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吉吉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0

【2020春】大连刘悦红名师工作室盛雪三下《分一分(一)》

  •  
  •  
    吉吉 · 5年前 · 20118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667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24 20:57 编辑


    bg9.png

    【2020 春】大连刘悦红名师工作室 盛雪 三下《分一分(一)》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行:

    大家好!

    我来自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的盛雪老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近 20 年,可以说从我毕业的那年起,就和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一路同行,对北师版教材有着别样的感情。非常荣幸,能作为大连基地的代表参加 “第十五届全国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 活动。非常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片更广阔的研究空间,期待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和专家同行的帮助,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我的团队来自大连高新园区。在市研训教师刘悦红和高新区研训教师孙旭东两位名师的指导下,组成了由王萍萍老师、于超老师、张楠楠老师和我四人的团队。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一课,围绕 “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 度量”,展开本次活动。数学的本质是度量,它是人类创造出来认识数学、认识世界的工具。度数学本质,激学生量心。相信在即将开启的研究之旅中,我们会通过表象探究本质,从明晰走向深刻。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目 录

    (请点击链接,快速跳转至对应版块)


    1.教材电子版(2楼)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181112



    2.对教材的理解和选题的思考(3楼)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181179

    3.教学设计第一稿(4-10楼)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181180

    4.教材中“分数”知识的思维导图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181255

    5.网络教研纪实及第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184452

    6.教学设计第二稿(188-196)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184459

    7.板书设计(197楼)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184515

    8.问题与反思一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186336

    9.学前测学情分析(521#)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189017

    10.学前测(二版)原稿研讨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193072

    11.试教后教学反思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212101

    12.教学设计(终稿)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212102

    1. 课堂教学视频 http://i.youku.com/i/UNzk3OTE1MjY0OA==

    14.答辩环节——预设问题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215678

    15.答辩环节——追问问题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215679

    16.答辩PPThttps://bbs.xsj21.com/forum.php?...d=126056&pid=215681

    17.活动综述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6056&pid=215682


















    20118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050 条回复   2020-11-25 08:00:23 +08:00
    吉吉
    吉吉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14 编辑


    bg3.png105571055810559

    图片:

    e1044c2dd804fe5bdbdbd567d7c3d64.jpg 6e05bf9be5b03489ffb702e5d129095.jpg 3c06c761b9a7819be5682f8e16c5958.jpg

    吉吉
    吉吉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bg3.png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

    大连・刘悦红名师数学工作室


    从准备报名参赛伊始,我们便进入了本次大赛的主题 ——“度量” 的学习和研究之中。在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中,度量都是课程发展的主线,数学的本质是度量,在 “数与代数” 领域,度量思想也是贯穿始终的,如何在分数领域引导学生感悟度量思想,激活学生的量心呢?下面通过《分一分(一)》一课谈谈我选课的初衷。


    分数作为 “数与代数” 内容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分一分(一)》是小学阶段分数认识的起始课,也是在分数领域内感悟 “度量” 思想的第一课,因此它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是从二分之一的教学开始的,进而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虽然只是在初步认识阶段,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单位,也就是度量单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可以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


    史宁中教授认为 “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现事物某些指标的顺序。” 在学习几分之几的时候是通过数分数单位的方法认识的,在数的过程中体会指标的顺序性,这是学生感悟度量思想的一种先天本能,同时关注了学生素养的形成。


    吉吉
    吉吉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bg8.png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认识分数(分一分)”

    教材简析

    “认识分数(分一分)” 是分数认识的起始课,其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新课标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在同学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知识,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也是第一次接触的全新概念。无论在意义的理解上,还是在读写方法的掌握上,都有很大的难度。

    2. 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平均分概念的建立和经验是分数认识和理解的基础。学生们在正式接触分数以前,已经会运用 “一半”“0.5” 来表示,只是还不曾提升到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其次,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生接触过简单的分数。

    3. 学情预测:由于 “分数” 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加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对抽象的分数意义的理解无疑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学习的重点,因为它不仅是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更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分数概念的建立直接影响小学高段的数学学习。

    吉吉
    吉吉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1 编辑


    bg8.png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初步

    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 :在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将数的认识从整数扩充到

    分数,发展数感;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在认识分数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了解分数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分数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分数,掌握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信封、小棒

    吉吉
    吉吉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bg8.png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人们都会赏一轮圆月,观各色彩灯。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吃月饼。

    2. 师:对!月饼代表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两个小伙伴在分月饼了,把 4 个月饼,分给两个小伙伴,你想怎样分?生:每人分两个,4÷2=2。

    3. 师追问:为什么这么分?生:这样分很公平。

    4. 师:每个小伙伴都分到了同样多的月饼,这种分法叫什么?生:平均分。

    5. 师:把 2 个月饼,平均分给 2 只小伙伴,每人分几个?生:1 个。

    6. 师: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伙伴,每人分几个?生:半个(师板书:半个)

    7. 师追问:“半个” 还能用像 1、2、3…… 这样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你想用什么数表示 “半个”?

    8. 师:可以用 0.5 这个小数表示 “一半”,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国际上用二分之一表示一半。

    9.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 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吉吉
    吉吉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49 编辑


    bg8.png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果我们用圆形表示月饼(师出示一个圆形),怎样得到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呢?请同学们拿出圆形先折一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我把这个圆形对折,两边变成一样大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这个圆形的二分之一了。

    11. 师:把你们的作品展示一下。(学生举起作品)

    12. 师:对折就是怎样分?(板书: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几份?(板书:分成两份)二分之一就是其中的几份?(板书:一份)

    13.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的?

    14. 生结合教师板书回答: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形的二分之一。

    15. 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用手指一指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在哪里?另一份呢?

    16. 师:如果这样分呢?(出示不是平均分),其中的一份还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预设:生发现不是平均分进行质疑 - 不是平均分!)

    17. 师追问:为什么不是平均分?(预设:没有从月饼的中间分,分得两份不一样大!)

    18. 师顺势而导:这么 “分” 把月饼分成了大小不同的两份,其中的一份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预设:不能。

    19. 师小结:看来,要想得到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必须怎样分?生:平均分。

    吉吉
    吉吉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7 编辑


    bg8.png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瓶和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呢?(课件出示:图片)请你找到下面图形中的一个,折一折,并用阴影画出他的二分之一。学生根据要求自主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

    21. 师:展示你们的作品。(教师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2. 师:月饼、花瓶、长方形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 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议一议。

    预设:因为都是把他们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3. 师:看来你们对二分之一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了。

    24. 师:(出示一个月饼)如果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 4 分,其中的 1 份是几分之一?生:四分之一。

    25. 你还想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能找到几分之一?

    26. 一群小伙伴在分蛋糕时也遇到了一些和分数有关的问题,让我们去看一看。

    师:同学们,这段小广告让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师:“一掰” 你想到了什么?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议一议。

    预设 1:如果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预设 2:如果是平均分,想到一份的二分之一。

    预设 3:小朋友很关爱。

    27.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师引导思考:为什么上面的数字都是 “1”?预设:都取了其中的 1 份。师提炼并板书:对!上面的数字表示取几份。

    师:太好了,善于思考。你还发现了什么?预设:下面的数字都不一样?

    师追问:为什么?预设: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师:太棒了!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成了几份。





    吉吉
    吉吉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07 编辑


    bg8.png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29.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还能再举一些分数吗?(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0. 关于分数,还有哪些知识呢?老师相信通过自学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打开书 67 页,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生自学后汇报。

    31. 学生自学:中间的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字叫分子,下面的数字叫分母。(师再指几名学生重复,深化记忆。)

    师追问:黑板上的这些分数,分母是 4 的分数有哪些?

    师再问:分子是 1 的分数有哪些?

    32. 师:我们怎样读这个分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读分数时,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

    预设: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教师出示一组分数:谁来读给大家听?

    33. 师:怎样写分数呢?老师写一个数,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观察后汇报: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师引导学生练写几个分数。

    吉吉
    吉吉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bg8.png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面我们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你们有信心做对吗?生完成教材 65 页第 1、2 题

    35. 师:同学们,你们前面表现得这么好,老师忍不住想奖励一下你们,给你们变个魔术,喜欢吗?

    36. 师出示一个信封:老师的信封里面有什么呢?我抽出了红色小棒的三分之一,我又抽出黄色小棒的二分之一,现在老师将露出的部分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生:露出的小棒一样长。师:请你猜猜哪根小棒长,为什么。

    预设:因为红色的小棒抽出三分之一信封里就有三分之二,黄色的小棒抽出二分之一,信封中还有二分之一,黄色一共有两份,红色一共有三份,所以红色长。

    师:你利用分母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好,还有不同方法吗?

    预设:根据分子也能判断,因为黄色小棒露出二分之一,信封里有 1 份,红色小棒露出三分之一,信里还有 2 份,所以红色小棒长。

    师:太好了,你们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意义来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提炼新知


    37.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我会读写分数了。

    预设:我知道二分之一就是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 1 份。

    预设:我认识了很多分数……

    吉吉
    吉吉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8:05 编辑


    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

    10900

    图片:

    64df5b507e798c08662e350d772bfab.jpg

    焦-N次方
    焦-N次方5年前

    这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思维。此外,这节课也充分表现出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对学生的训练很到位。

    wangguimei
    wangguimei5年前

    教学思路清晰

    孟杰
    孟杰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l 刘悦红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认识分数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又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徐晓辉
    徐晓辉5年前

    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质的飞跃。 盛老师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体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分数的存在。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实践活动,尤其是涂一涂月饼、花瓶、长方形等图形时,老师适时的提问: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各抒己见,从而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小广告的设计应该是点睛之笔,作用也是激发学生对几分之一的深入理解,如果教学设计中能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小广告里的内容简述就更棒了。 简而言之。盛老师的教学设计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是不可多得的好课!

    晓岚
    晓岚5年前

    本课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把抽象的分数,使用图形的分解进行讲授,清晰易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容易理解。

    ☆晶岩☆
    ☆晶岩☆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教学中,盛老师能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学生不再是课堂上的 “听客 " 和”“看客”,而是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亲身参与课堂的探索活动。真正做到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没有理由
    没有理由5年前

    本节课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体验,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参与中,完成学习过程。

    梅妍
    梅妍5年前

    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能看出盛雪老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非常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补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拓展训练也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能够充分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概念,主动建构新知,学生通过操作(这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理解新概念,符合现阶段孩子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课堂容量很大,对于现阶段孩子来讲,是否能完成呢?另外,教学设计中有个环节引导孩子自主看书学习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这个环节用一个小微课形式来呈现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孟凡晶
    孟凡晶5年前

    本次活动围绕 “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 度量” 进行,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孟凡晶
    孟凡晶5年前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分数的相关知识,能够更清晰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无所不能
    无所不能5年前

    教育观念比较新,注重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张楠楠
    张楠楠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从数学的本质出发,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发展的客观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李彤
    李彤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老师组织、引导、放手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展示学生作品,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小木
    小木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导入从中秋节分月饼出发,贴近生活。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分整块到分不到整块,循序渐进,引发了孩子探求新知识的愿望。

    槐树花
    槐树花5年前

    变魔术的小游戏设疑激趣,将学生引入深度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分母和分子意义的理解,发散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吉吉
    吉吉5年前
    [徐晓辉发表于2020-3-512: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088&ptid=126056)
    
    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 ...

    谢谢理工的小辉主任,在动手操作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悟分数的 “度量” 属性,是我努力的方向。

    张楠楠
    张楠楠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1 编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 ...

    本节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于他们而言,是数学学习旅途中一次重大的飞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数域扩大到分数,对 “数” 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对数学的运用与掌握也空前的扩大,所以学好本节课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蜗牛
    蜗牛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教师用月饼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强调 “平均分”,继续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巩固理解二分之一,进一步直观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继续分月饼,认识分数,这样层层深入,学生接受得自然流畅。为了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教师还设计了小组合作的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思考,得到锻炼。最后,变魔术的练习把本课气氛推向高潮,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学生理解了本课的重难点。本课教学设计值得学习。

    张楠楠
    张楠楠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从中国传统节日入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贴近生活,又将传统文化与数学课有机结合,点赞!

    wx_QCQZ82TF
    wx_QCQZ82TF5年前

    课堂上学生多次动手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首先从孩子们熟悉生活中食物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分数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

    张楠楠
    张楠楠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悟分数与平均分的关系,从而达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

    wyxbq0336
    wyxbq03365年前

    度量即标准,有标准,有数值,有比较,有应用。数学本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从选题,就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并且把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让学生建立新的数学概念,此课意义非凡,起着重要的迄始课作用 。

    wyxbq0336
    wyxbq0336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选课很关键 ,着眼于教材的前后衔接,发展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更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

    liyuliyuliyu
    liyuliyuliyu5年前

    老师从生活情境出发,并能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体验感受以及展示的机会。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5年前
    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中,老师引领小朋友动手操作,切身感受分数是平均分后,用以前的书无法表达了,从而衍生出来的新的数字。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数学学习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王丽_g6FFF
    王丽_g6FFF5年前

    这堂课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由整数的除法到分数进行过渡。教师强调了 “平均分” 这个概念,并且用了错误的例子让学生正确认识 “平均分” 跟分数的关系。采用动手操作 “折一折”,数形结合让学生理解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

    找月饼的二分之一时,我觉得教师可以在黑板直接演示:将月饼的二分之一用彩笔涂一下,为学生后面的独立动手 “折一折,画一画” 打好基础。

    徐晓辉
    徐晓辉5年前

    盛老师在课程安排上利用和发展学生的先天本能,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体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分数的存在,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如设计折一折、涂一涂等实践活动。而又结合人固有的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辨析,如涂一涂月饼、花瓶、长方形等图形时,老师适时的提出数学问题: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各抒己见,从而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度量单位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数感,形成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咚哩咯锵
    咚哩咯锵5年前

    预祝盛老师及其团队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handshake:handshake

    wx_HV8gy8Q9
    wx_HV8gy8Q95年前

    本课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数学教学方式,值得提倡。课上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层层递进,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符合学生认知,也对教学学生初次接触的数学概念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借鉴!变魔术的小游戏在激发孩子兴趣的同时引发孩子深度思考!为老师的精心设计点赞!

    wx_pw1P1s1P
    wx_pw1P1s1P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由已经学过的旧知平均分 4 个,2 个月饼过渡到平均分 1 个月饼,再导入到新知识 “分数 “过度自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分数的意义。

    张延航
    张延航5年前

    本节课盛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畅所欲言、体会分数的意义。通过为学生的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了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素心若雪
    素心若雪5年前

    课前由传统节日导入自然贴近生活,吸引学生。便于学习新知。学习新知时,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在实践中体会到分数的意义以及与平均分的关系。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讲解,对于分数的认识逐步明朗。

    范薇
    范薇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在做中学,让学生直观地去感知,亲身去折一折,指一指,具体明确平均的意义,从而再顺势引出不平均,学生大胆质疑后更加深刻地发现并体会出平均分的意义,对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西林
    西林5年前

    度量的教学始于学生的活动,是学生从活动到活动经验的提取、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所以数学活动与度量的理解是难舍难分的。

    度量来源于生活,产生于生活中的比较,需要对比较的差异进行量化,因此要让学生经历度量产生的过程,形成观念,其内涵的解释完全是人类心智的产物,经历了数学思维中的抽象、类比过程。

    《分一分(一)》是小学阶段分数认识的起始课,本课是通过描述 “月饼的一半” 引出 “二分之一” 的教学开始的,进而认识 “几分之一” 和 “几分之几”。虽然只是在初步认识阶段,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单位,也就是度量单位。

    这段话点出了分数概念的产生是基于任务的产生。如何描述 “月饼的一半”, 激发了认知冲突,学生发现用学过的数无法描述 “月饼的一半”,感受到建立比较标准(度量)的必要性。

    师:可以用 0.5 这个小数表示 “一半”,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国际上用二分之一表示一半。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 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利用人类的心智活动,产生了分数概念。

    度量概念的获得过程不是多种情境抽象概括的结果,而是人类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建构创造的过程。原有的度量无法满足需要,需要一种新的度量的介入,使对度量的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生成的主动诉求。通过认知冲突的激发,让学生获得度量产生的实际需要,在认知冲突下发自学生内心的。当度量的产生学生无法类比时,教师需要创设引发认知冲突的情境,通过指向发问引导学生的思考。

    度量性概念的获得始于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思考,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建构概念,形成表象。本课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探究空间,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他们主动接受或是积极 “创造” 的愿望。

    分月饼,引入二分之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这一方面作了铺垫。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讲一步感悟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在看图说分数、写分数的教学中,以及练习中,学生进一步感悟分数,理解分数,应用分数。在活动之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建构。

    度量性概念的建构与组织高质量、合适的数学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建构度量性概念需要强化感知和体验,感知是体验的前提,体验是感知的深化。

    本课教师通过创设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各个维度丰富对分数概念的认识,在活动过程中,有观察、有操作、有猜测、有验证,这些富有实效、充满情趣的体验,让学生不断与分数 “亲密接触”,学生正是在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接感受、体验中逐步获得,在动手的操作中获得了知识,丰富了个人的数学活动经验。

    吉吉
    吉吉5年前
    [西林发表于2020-3-516: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223&ptid=126056)
    
    度量的教学始于学生的活动,是学生从活动到活动经验的提取、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所以数学活动与度量的理 ...

    “度量概念的获得过程不是多种情境抽象概括的结果,而是人类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建构创造的过程。原有的度量无法满足需要,需要一种新的度量的介入,使对度量的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生成的主动诉求。通过认知冲突的激发,让学生获得度量产生的实际需要,在认知冲突下发自学生内心的。当度量的产生学生无法类比时,教师需要创设引发认知冲突的情境,通过指向发问引导学生的思考。”

    ———— 陈老师的这段文字对我启发很大,学生在初学分数之时,原有的度量概念无法满足孩子解决问题的需求,所以需要分数单位的介入,来认识分数。:)

    李璐璐
    李璐璐5年前
       这节课的内容是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盛老师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展开,就是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了解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根据一些物体平均分的份数写出几分之一,根据分数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同时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这样一份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能说明几分之一的含义,盛老师还通过有梯度的提问,以及适时地追问拓展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积累学生数学学习的经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等思维能力。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盛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生动精彩的数学课堂。
    吉吉
    吉吉5年前
    [咚哩咯锵发表于2020-3-516: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199&ptid=126056)
    
    预祝盛老师及其团队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指导,我们一定全力以赴,认真研讨,把 “度量” 思想深入到每一节课。

    珍惜当下
    珍惜当下5年前

    盛老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感受分数的存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产生碰撞,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日芳
    高日芳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盛老师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分月饼开始,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动机,吸引孩子们开展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使得开课知识生成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同时这个教学活动始终以激发学生思考为主。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半个” 还能用像 1、2、3…… 这样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你想用什么数表示 “半个”? 这样的数学问题指向性明确,使学生从数的角度来思考不到 1 个如何用数来表示?体会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通过观察一组分子都是 1 的分数让学生谈谈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上面的数字都是 “1”?为什么下面的数字都不同?这些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深入理解分数分子分母的含义

    唐羽甜
    唐羽甜5年前

    本节课盛雪老师由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吃月饼导入,把 4 个月饼分给 2 个小伙伴应该怎么分,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体验几分之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在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的同时,也逐步使学生养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只要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用分数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高日芳
    高日芳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分数的度量指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积累,可见分数单位的重要,课上老师对分子是 “1” 的分数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问题引导,如:你还想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能找到几份之一,通过广告强调要平均分,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加快学生对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为下节课分一分(二)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从度量的角度认识分数做好充足准备。

    刘君明
    刘君明5年前

    《分一分(一)》是小学阶段分数认识的起始课,也是在分数领域内感悟 “度量” 思想的第一课,因此这节课的分量相当重。开课的时候,盛老师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几分之几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并初步认识分数,也初步理解分数。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盛老师的教学结构清晰,在学生对分数单位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几分之几,而几分之几正是由一个个分数单位累积而成,正是度量的意义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秋晨
    秋晨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1 编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 ...

    本课教学设计理念清晰,目标明确、切实有效。能够抓住重点,突出方法、策略的运用;如能抓住关键,体现解决难点的具体措施,会更好些!

    yxlm
    yxlm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首先盛雪老师用孩子非常喜欢的中秋节进行导课,通过分月饼提出这节课的关键问题,这节课同学们的兴趣因为分月饼会变得非常浓厚,抓住了学生,学生有了研究的动力,这就是成功的开始。

    jingjing_day
    jingjing_day5年前

    分数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新知识内化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很重要,盛老师找准了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从 “一半” 入手,符合孩子的认知;教学环节也是层层递进,步步提升,还能抓住孩子的心理,设计魔术等,非常值得学习。

    徐聪
    徐聪5年前

    教学中,盛老师多次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多感官,孩子们说、画、折贯穿课堂,鼓励学生去做,去表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tong
    tong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在应用练习部分,通过一个小魔术让同学更形象直观的体会分数,使学生印象跟深刻,利用分子与分母的意义解决问题

    繁星
    繁星5年前

    情境导入环节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怀。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半个月饼认识二分之一,再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认识到 “平均分” 这个要素对于分数意义的重要性。教师注重启发式提问,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lishi6927
    lishi69275年前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本节课开启了他们认知领域中从整数到分数拓展的新篇章。分数与他们之前学习的整数,在意义,读法,写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 “平均分” 的意识作为知识储备,但是仍会有部分学生在初识分数时存在困难。本节课盛老师在开课伊始,以传统节日作为导入,通过平均分 4 块月饼,两块月饼和一块月饼,引导学生多层次感知平均分,同时询问学生平均分一块月饼的结果,创设认知冲突,凸显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自然性。我在思考此处是否可以结合感官进一步感受引入分数的必要性呢,只是一些个人思考,尚不成熟。

    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5年前

    本节课思路清晰,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认识二分之一入手,逐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wx_zB6Nj8eY
    wx_zB6Nj8eY5年前

    在理解二分之一这个环节,老师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识圆的二分之一,随后,在折一折、画一画的过程中,找到不同图形的二分之一其实各不相同,通过老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明白都是把它们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一份,因此都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这样的设计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为下一个环节学习其他分数,奠定扎实的基础。

    Z,yanan
    Z,yanan5年前

    从头到尾认真的学习了盛老师设计的《分一分》一课,整体思路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来设计。

    尤其在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环节,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和机会,充分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新知。如:“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几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激发了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在体验中抽象出了分数,并悄无声息的带领着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完美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杨微
    杨微5年前

    本节课从三年级学生学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吃月饼这个情景入手,吸引学生注意力,顺势引出分月饼 —— 怎么分 —— 怎么表示 —— 分数。成功引出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下来顺势利导,学生们认识分数,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平均分,认识 1/2,又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学生巩固理解 1/2. 再通过粉蛋糕学习其他几分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最后进行拓展练习。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充分调动学生在做中学,成功完成教学目标。

    范薇
    范薇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三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受限,在理解分数的意义上是个难点,本环节在认识几分之一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明确分子的意义,再去主动发现分母的意义,回过头学生整体把握几分之一就容易多 了,对于分数的教学,通过这种从部分到整体的认识过程更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点赞!

    宝贝鱼
    宝贝鱼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用贴近生活的吃月饼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新颖别致。

    党党
    党党5年前

    用小魔术的方式展开练习,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寓教于乐,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的身影,在运用中巩固提升!

    哒哒哒
    哒哒哒5年前

    教学过程完整,既有教师的引入,又有学生的交流讨论;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学生的自学。教学内容逐步深入,学生在老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下理解掌握知识,主要是学生的探索,环节设计真正实现了教师是课堂引导者的目标。

    xiaocheng
    xiaocheng5年前

    在 “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这一环节,老师不但通过折一折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二分之一,更通过学生的质疑总结出 “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3842671225
    138426712255年前

    从熟悉的话题月饼入手,孩子能更快进入学习。层层递进的问题,孩子们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进一步认识了分数。孩子们举一反三,自主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而不是一言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为高年级学习分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吉吉
    吉吉5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3-613: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425&ptid=126056)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本节课开启了他们认知领域中从整数到分数拓展的新篇章。分数与他们之前学习的整数 ...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是的,在低段的孩子感官的学习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已于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感官加深理解是非常好的方法。

    吉吉
    吉吉5年前
    [Z,yanan发表于2020-3-617:1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497&ptid=126056)
    
    从头到尾认真的学习了盛老师设计的《分一分》一课,整体思路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要让学生在观察 ...

    感谢亚楠主任的关注,相信经过一番研磨,我们会在《分一分》一课把度量思想体现的更好。

    Double
    Double5年前

    盛老师的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遵循了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在 “做中学,在合作中体验”,通过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动手操作能力。

    wyxbq0336
    wyxbq03365年前

    本帖最后由 wyxbq0336 于 2020-3-8 18:18 编辑


    又仔细看了盛老师的教学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多角度设计,多感官参与,将多个知识点再学生操作中逐一落实,很有想法与思考,体现了度的不同,量的提高的理念。在拓展提高中,是否可以加入,比较大小月饼的二分之一一样大吗?渗透了同一整体,或整体 1 相同的必要性,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wyxbq0336
    wyxbq03365年前

    从生活情境中需要分数,激发了数的范围的扩大,实际上也是学生度量观念的培养与训练。从一份的表示,到几份的表示,就是度量的发展,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分数的意义所在之一:个体和整体的比的关系,而不是表示具体的大小,所以教者需了解这一点,是否可以告诉孩子这一点呢?或者放在延伸扩展环节?一点浅谈,抛砖引玉啊。

    傲雪红_Tn1E1
    傲雪红_Tn1E15年前

    教师设计合理值的我学习

    1206
    12065年前

    本帖最后由 1206 于 2020-3-9 11:29 编辑


    盛老师在教学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熟悉的 “一半” 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本节课,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且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活跃学生的思维。

    小木
    小木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木 于 2020-3-9 10:11 编辑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分一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课,这部分教材是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因此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吃月饼出发,贴近生活。在分月饼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平均分成整数和平均分成 “半数” 的过程,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到寻求新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一设计抓住了以学生为主体,符合新课标中学生的主体要求。

    伊瞳
    伊瞳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1 编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 ...

    本节课在设计之前理顺了小学六年关于分数学习的逻辑,三年级是分数学习的开始,本课更是这开始中的第一节课。“分数” 是把什么数分开?【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看作单位 “1”。把单位 “1” 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样一句话,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抽象、晦涩,难懂。但盛老师却从生活中开始,用一块月饼拉近了孩子们与分数的距离!

    江锦_kWWF8
    江锦_kWWF8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以传统节日中秋节传统习俗吃月饼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与传统文化相联系,增强了数学的实践性和文化韵味,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开课即揭示平均分的概念,是不是早了些?

    &安心&
    &安心&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分数本是比较抽象的部分,盛老师能引导孩子动手操作折纸,亲自实践,玩中学学中体会分数的意义,认识平均分要从图形的中间部分分,并强调月饼的分法不是平均分,不能称作二分之一,学生直观易懂,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亚男
    亚男5年前

    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 “最近发展区”,教学时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创设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有效的开展建构活动。

    13904086327
    139040863275年前

    以传统节日中秋节传统习俗吃月饼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与传统文化相联系,增强了数学的实践性和文化韵味,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3904086327
    139040863275年前

    数学的本质是度量,在数与代数的领域,度量的思想也是贯穿始终的,它是人类创造出来认识数学、认识世界的工具。度数学本质,激学生量心。相信在即将开启的研究之旅中,我们会通过表象探究本质,从明晰走向深刻。

    13840800486
    13840800486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中秋节作为桥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 “公平” 分月饼,进而巧妙的引出平均分,但如果学生说不出这种分法叫 “平均分”,教师的预设应该是什么?

    XINYI1234
    XINYI12345年前

    导入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zzywh
    zzywh5年前

    刘悦红老师这节课引领 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和充分的探究,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实物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全过程。

    wx_LNJ6FFD9
    wx_LNJ6FFD9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平均分的过程及分数的意义,再次加深了印象。在第(三)环节,引导学生去发现以上分数的特点,从而让学生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所表示的意义。

    孟杰
    孟杰5年前

    本节课刘老师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实践活动,适时的提问: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孟凡晶
    孟凡晶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课的结构清晰,准备充分,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佟欢欢
    佟欢欢5年前

    本节课中,盛老师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提升,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一点也不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盛老师紧扣本课核心,以 “平均分” 引入,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从而引入新课。让学生用 “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 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学生不在是课堂上的 “听客” 和 “看客”,而是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亲身参与课堂的探索活动。

    Cindere_u110P
    Cindere_u110P5年前

    以传统节日中秋节传统习俗吃月饼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课学生动手操作较多,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增强了数学的实践性和文化韵味。

    吕青
    吕青5年前

    分数学习的意义,关键在于理解平均分,这里教师通过分月饼、分花瓶、分长方形、分蛋糕层层递进,让学生动手实践,将平均分与分数的意义趣味性的连在了一起,语言精练,过渡自然。但建议教师丰富评价语言,让孩子更能得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满足感。

    Cindere_u110P
    Cindere_u110P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以传统节日中秋节传统习俗吃月饼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课动手操作较多,寓游戏与教学中,增强了数学的实践性和文化韵味。

    wangguimei
    wangguimei5年前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感受了分数,认识的分数,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体验。

    杨智慧
    杨智慧5年前

    在小组交流的环节,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的素材,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新知。

    绣一颗温柔的心
    绣一颗温柔的心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在本节课的最后,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对前面学过的知识做了一个拓展和延伸,使学生能够根据分子和分母的意义来解决问题,知识会掌握的更加扎实。

    无所不能
    无所不能5年前

    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qq438315606
    qq4383156065年前

    这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老师能够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紫玉冰晶
    紫玉冰晶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这节课课堂上充分表现出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达的重视,知识目标落实比较到位。

    郑维
    郑维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去感知平均分,让学生首先形成表象进而抽象出了分数、平均分,循序渐进,非常值得借鉴。

    沐夏
    沐夏5年前

    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刘老师有较高的处理教材的能力,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教材资源,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ddgg
    ddgg5年前

    课堂教学围绕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充满童趣,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充分理解问题,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操作比较多,寓教于乐,是一堂非常优秀的课。

    杨微
    杨微5年前

    教学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很多预设,课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充分,非常值得学习

    千树
    千树5年前

    教师能结合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学习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意义 。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很直观。

    桃李芬_s8hhS
    桃李芬_s8hhS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通过充分” 分一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进而有效体现数学的应用意识!

    xinshiji123
    xinshiji123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这节课课堂上充分表现出老师对数学语言的重视,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地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

    王芳_QdPHb
    王芳_QdPHb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教案里没有预设单数作为分母的分数,学生操作确实有困难无法进行折一折,是否老师可以拓展这样的分数,如三分之一,七分之一,拓展对于分数的认识。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此处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在原有生活经验 —— 分月饼的主情境的引导下,逐步抽象出利用圆形来平均分,成为由生活实际向抽象数学概念的桥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最后引导学生一步步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分数完美地从实际生活中剥离出来、抽象出来。

    6666
    66665年前

    本帖最后由 6666 于 2020-3-11 13:55 编辑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09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充分运用了小组活动,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学习并运用知识是数学活动的结果。

    党党_g2qjd
    党党_g2qjd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将分月饼的情景贯穿于课堂的各个环节,不仅让学生体会了知识获取的连续性,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识的获取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袁老师
    袁老师5年前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分数,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大部分孩子都会对分数有个初步的印章,把西瓜平均分成两半、把文具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家里吃饭的时候给每个家人分碗筷等等。本课盛老师以分月饼入手,让孩子们一下子就联想到生活经验,容易接受,易于学习!

    姜女士
    姜女士5年前

    从学生的角度,以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传统习俗吃月饼导入,激发学生对分数的学习兴趣。课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平局分等概念。课堂中采用多种游戏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分数的学习,且讲后必总结,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牢固。

    涵0810
    涵08105年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感知分数的意义,同时注重在学生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涛声依_cp39s
    涛声依_cp39s5年前

    平时老师们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大多停留在教学定义和分辩谁的分数单位是谁上,未能真正体现出分数单位的价值及分数 “度量” 意义的作用,盛老师这节课让学生真正地从度量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了分数。

    qq438315606
    qq4383156065年前

    “折”“剪”“拼” 是度量有效的学习手段,能够激活学生度量之心,深入理解分数概念

    Dora
    Dora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用折一折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学本课重点,自己探究分数各部分名称,教师适时追问,加深对各部分名称的印象,自然过渡到分数的读法,教师写分数,学生观察也是让学生自主发现分数的写法,本环节中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小孙老师
    小孙老师5年前

    从熟悉的话题月饼入手,孩子能更快进入学习。层层递进的问题,举一反三。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不是一言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为高年级学习分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吉吉
    吉吉5年前
    [wyxbq0336发表于2020-3-818: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772&ptid=126056)
    
    从生活情境中需要分数,激发了数的范围的扩大,实际上也是学生度量观念的培养与训练。从一份的表示,到几份 ...

    感谢云霞老师的点评,关于在总结评价性的语言中引入度量的内容的确非常必要,在第二稿的教学设计中我会进行修改。:handshake

    宝贝鱼
    宝贝鱼5年前

    开课以学生熟悉的中秋节分月饼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平均分复习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知认识分数,过度自然。在探究过程中运用了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分数二分之一。之后小组合作联系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学习。拓展练习有层次。初步认识分数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静致远
    静致远5年前

    以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学习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意义 。在折一折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认识 ½ 到在图形中画出 ½,再到后来认识几分之几,再到动手折一折几分之几,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很直观,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通过充分 “分一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进而有效体现数学的应用意

    wyxbq0336
    wyxbq03365年前

    又学习到了理论,与大家分享: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认识数学、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度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另一类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也正因此,小学数学中将度量分为 “数量度量” 和 “工具度量”。而本课就是初步认识分数,实际上就是不太为人所知的数量度量。

    wyxbq0336
    wyxbq03365年前

    我在想:数的范围扩大,那么整数与分数是有联系的,二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学生能不能提问?还是能认为分数是和整体 1 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看来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还需强调,然后注重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其余内容,知识点可激发学生探讨兴趣,以上仅供参考

    sunshin_Zsv0G
    sunshin_Zsv0G5年前

    通过盛老师提供的有关度量方面的知识,让我进一步的感受到数量度量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分数这一新的度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为后续从度量角度学习分数加减法做好铺垫。

    yxlm
    yxlm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抽象的东西比较多,增加一个小活动,让两个学生真实的分一下月饼,一人一半,在这个过程体验一下平均分,感受平均分。

    qq438315606
    qq4383156065年前

    用动手操作的方法感受度量单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从而认识抽象的分数,将抽象知识运用到数学中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在应用知识拓展练习中,老师不忘对分数度量意义的深入理解,继续积累分数单位,同时体会分数的意义。

    xiaocheng
    xiaocheng5年前

    通过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由 “实物 —— 图形 —— 符号” 这个由具体到抽象的度量过程,体验分数这一数学符号的作用

    清欢
    清欢5年前

    盛老师从学生熟悉的 “一半” 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 “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党党_g2qjd
    党党_g2qjd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度量的基础是数,重点在于积累数感,对数有本质的理解和感觉,分数作为数的一个分支,在数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将抽象的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用于学习新的知识,是培养数感的好方法。

    徐聪_dHjoJ
    徐聪_dHjoJ5年前

    老师对学情的了解和预测比较充分,针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重点知识把握的很恰当,点赞!

    秋晨
    秋晨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在理解二分之一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理解不同的分数,学生在想象思考中不断加深理解,效果较好!

    刘君明
    刘君明5年前

    盛老师最开始从生活入手,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下一部分动手操作时,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了孩子,在其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在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能力。既学生们锻炼了能力,更学会了、理解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唐羽甜
    唐羽甜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唐羽甜 于 2020-3-13 20:10 编辑


    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忆具体的位置,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张楠楠
    张楠楠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度量性概念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各种度量单位的总和,反映不同事物的差异程度并予以量化表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概念性思维,使学生能准确理解与掌握各种度量性概念。

    一、设置认知冲突,引入度量性概念

    在进行度量性概念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度量单位的应用。本节课,盛老师通过设置 “分月饼” 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原有的度量单位已不适用,需要引入新的度量单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深入探究。

    二、引导探究学习,建构度量性概念

    在度量性概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十分重要,因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完成对度量性概念的自主建构。

    1、在探究活动中建构度量性概念。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感知度量性概念,丰富度量性概念的内涵,从而形成自身对度量性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在本节课节课中,盛老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是平均分的情况,让学生更深的认识了分数的内涵,必须是平均分。

    2、在体验活动中建构度量性概念。

    数学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十分重要,这样能促进学生对度量性概念的自主建构。本节课,盛老师设计了让学生亲手涂一涂不同图形二分之一,把分数的度量性质得以使用,长方形和花瓶的一半,虽然大小形状不同,但是却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

    史宁中教授说:“培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可能未来不从事数学,那培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终极目标就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那么学会用 “度量” 的眼光看世界,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世界的相同与不同,从而探究出隐藏在他们背后的规律!

    党党_g2qjd
    党党_g2qjd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学习分数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感受分数的由来,积累学习分数的经验,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目标!

    新年
    新年5年前

    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在同学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13904086327
    139040863275年前

    知识要学活,思维要活跃,要有有效的学生活动,要联系生活,启迪人生,引导学生创造未来生活。

    qq438315606
    qq4383156065年前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教师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初步养成度量意识,行程良好数学素养

    DOUBLE_VdGdh
    DOUBLE_VdGdh5年前

    本节课的课堂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盛老师把现实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学生一直处于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在于其他同学的小组合作交流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本节课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真正达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实,学生获得的经验扎实。

    伊瞳
    伊瞳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一一分月饼游戏,用 “半个” 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江锦_kWWF8
    江锦_kWWF8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东西,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

    小木
    小木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从学生熟悉的分物品这一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表示平均分,创设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把一半和 1/2 联系起来,使数域的扩充显得自然和必要。通过课件演示 1/2 的产生过程,学生形象感知了 1/2 的意义。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从对 1/2 的认识自然迁移到对其他简单分数的认识。引导学生再次寻找分数异同点的设计,是落实数学化的重要环节

    1206
    12065年前

    本帖最后由 1206 于 2020-3-16 11:31 编辑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盛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多项活动,比如剪一剪,拼一拼,涂一涂,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安心&
    &安心&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导入自然,中秋节贴近生活,通过分月饼孩子实际操作激发孩子兴趣,为新课做好的铺垫。

    雪素
    雪素5年前

    课上老师很注重学生数学用语和书写的规范性。最后的魔术小游戏也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分数中分母和分子的意义。

    砳砳
    砳砳5年前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在同学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孟凡晶
    孟凡晶5年前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初步建立分数这一概念。

    孟凡晶
    孟凡晶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初步建立分数这一概念。

    孟杰
    孟杰5年前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这堂课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勇于质疑,学会释疑。只有认真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才能切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wangguimei
    wangguimei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09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吕青
    吕青5年前

    “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节课教师以数学游戏活动构建知识,全员动手参与贯穿始终,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

    Cindere_u110P
    Cindere_u110P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本节节课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游戏认识分数,学生自主学习分数读法写法

    WXL_xO9r4
    WXL_xO9r4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活动过程中思想的碰撞,也会给学生启发

    郑维
    郑维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导入部分新颖并且联系了生活实际,采用分月饼的方式激发起了学生兴趣,并且了解了分数的重要性。

    ddgg
    ddgg5年前

    这节课课堂上充分表现出老师对数学语言的重视,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地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

    绣一颗温柔的心
    绣一颗温柔的心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使学生动手能力获得提升,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无所不能
    无所不能5年前

    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杨智慧
    杨智慧5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步步引导,让学生基本能够准确的表述二分之一的意义,教学目标落实的到位。

    王国明
    王国明5年前

    让数学宇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亲切感。在动手操作,体验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形成过程。

    colourful1130
    colourful11305年前

    分一分是三年级孩子首次接触到分数,照以往经验来说孩子们的兴趣都很浓厚,盛雪老师又是从实际出发,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数学学习中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节课从分月饼入手,引出一半,引出二分之一,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真是给没有接触过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沐夏
    沐夏5年前
    [郑维发表于2020-3-1011: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983&ptid=126056)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去感知平均分,让学生首先形成表象进而抽象出了分数、平均分,循序渐进 ...

    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沐夏
    沐夏5年前

    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林小秋
    林小秋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从均分事物结果能用整数表示,自然无痕的过渡到均分月饼结果无法用整数表示。课伊始曲趣亦生,形成新知的强大动力。

    13478917392
    134789173925年前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遵循了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在 “做中学,在合作中体验”,通过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动手操作能力。

    紫玉冰_T9Y04
    紫玉冰_T9Y04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吉吉
    吉吉5年前
    [党党_g2qjd发表于2020-3-1315: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329&ptid=126056)
    
    度量的基础是数,重点在于积累数感,对数有本质的理解和感觉,分数作为数的一个分支,在数感的培养中具有 ...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度量活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帮助学生积累度量的经验,从而为数感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吉吉
    吉吉5年前
    [张楠楠发表于2020-3-1416: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398&ptid=126056)
    
    度量性概念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各种度量单位的总和,反映不同事物的差异程度并予以量化表示。因 ...

    对于度量性概念的建立,本节课引导学生经理 “引入 - 感知 - 建立” 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积累度量经验,丰富度量思想,感悟度量的本质。

    吉吉
    吉吉5年前
    [wyxbq0336发表于2020-3-513: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136&ptid=126056)
    
    度量即标准,有标准,有数值,有比较,有应用。数学本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从选题,就有了一定的 ...

    第一次从度量的角度考虑分数的教学,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渗透度量思想,很大的挑战。

    吉吉
    吉吉5年前
    [wyxbq0336发表于2020-3-1214: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258&ptid=126056)
    
    又学习到了理论,与大家分享: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认识数学、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度量主 ...

    “数量度量” 确实在数学课堂中体现较少,很幸运参加这次研讨,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向学生诠释 “分数”,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本质就是度量。:)

    哒哒哒
    哒哒哒5年前

    盛雪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大量的动手操作、具体的教学情境、适当的课堂练习使得学生能够很容易的理解抽象的” 分数 “,为以后的分数学习打好基础。

    qq438315606
    qq4383156065年前

    盛雪老师的教学设计,能较好地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充分体现度量的概念和作用。

    xinshiji123
    xinshiji123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如果教师能够拿出月饼实物,并且把它穿插到某个环节中,可以动手分一分,并且奖励给变现好的孩子,可能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5年前

    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教学目标基本得到落实。

    6666
    66665年前

    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操作、观察、判断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caichong
    caichong5年前

    课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qq438315606
    qq4383156065年前

    度量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年级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困难,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咚哩咯锵
    咚哩咯锵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师:月饼、花瓶、长方形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

    这是一个好问题,能让学生去思考 1/2 的核心本质,即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1/2.

    高日芳
    高日芳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目标的制定老师找准了分数度量单位的重要性,通过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

    秋晨
    秋晨5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分数及其读写,针对性强且有效,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分享中加深了对分数相关问题的理解,教师点拨及时、到位!

    徐聪_dHjoJ
    徐聪_dHjoJ4年前

    在应用知识,拓展练习的环节,盛老师在出示小棒的时候没有直接出示,而是说给孩子变个魔术,这样让接近尾声的课堂变得更有活跃的气氛,充分提高了 l 孩子们的专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赞!

    吉吉
    吉吉4年前
    [咚哩咯锵发表于2020-3-1914: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915&ptid=126056)
    
    师:月饼、花瓶、长方形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
    
    这是一个好问题,能 ...

    感谢孙主任的点评,二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度量单位,引导学生理解度量单位的意义,建立学生的度量思想。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0:56 编辑


    bg3.png 2020 年 3 月 20 日,在高新区进修学校数学研训教师孙旭东的带领下,我们线上召开了赛课组核心团队成员碰头会。会上,孙主任总结了前一段时间赛课和研讨情况,各校参与评课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核心组成员对盛老师《分一分(一)》一课提出了修改建议。盛雪老师对本课一稿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对一稿进行修改,在团队的助力下形成二稿。

                                            11172

    图片:

    屏幕截图(54).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0:54 编辑


    bg3.png 第一稿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定位】

    数学的本质是度量,本节课属于数的度量。我第一次从度量的角度审视这节课,感觉一稿的教学设计中没有结合度量的理念进行说明,通过第一阶段的研讨和学习,对 “度量” 的认识逐渐深刻了,第二稿中会增加引导学生形成度量思想的活动,让学生在纸条上找分数,初步感悟分数的度量单位,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把含有分数单位的尺子,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创设引发认知冲突的情境感受度量概念产生的必要性】

    度量概念的获得过程不是多种情境抽象概括的结果,而是人类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建构创造的过程。原有的度量无法满足需要,需要一种新的度量的介入,使对度量的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生成的主动诉求。通过认知冲突的激发,让学生获得度量产生的实际需要,在认知冲突下发自学生内心的。当度量的产生学生无法类比时,教师需要创设引发认知冲突的情境,通过指向发问引导学生的思考。

    【在活动中感悟度量方法的多样性】

    数的度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结合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渗透度量的意识,通过操作或东莞让学生体验到度量方法的多样性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从感性认识出发,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尺模型,让分数符号联系起来,通过折、画、数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头脑中建立度量性概念。

    此次教研,在高新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研训教师孙旭东的带领下,全区教师积极参与,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浓厚的研究之风。疫情当下,老师们在忙着各种直播课、微视频的录制,这样积极的参与足以体现老师们对数学教学的热爱。感谢大家的回帖和宝贵建议。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9:17 编辑


    bg8.png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 第二稿


    【执教者】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 分一分(一)”

    教材简析

    “认识分数 —— 分一分(一)” 是学生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之后,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分数认识的起始课,其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新课标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运用度量思想理解分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只是在初步认识阶段,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单位,也就是度量单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可以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

    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知识,有了一定的数的度量经验,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继续运用度量思想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也是学生头脑中度量思想的丰富和延展。无论在分数意义的理解上,还是在读写方法的掌握上,都有很大的难度。

    2. 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平均分概念的建立和经验是分数认识和理解的基础。学生们在正式接触分数以前,已经会运用 “一半”“0.5” 来表示,只是还不曾提升到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其次,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生接触过简单的分数,接触过一定的分数度量单位。

    3. 学情预测:在整数和小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度量经验,通过指数的方式初步感知了 “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现事物某些指标的顺序”。由于 “分数” 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加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对抽象的分数意义的理解无疑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学习的重点,因为它不仅是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更是形成度量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分数概念的建立直接影响小学高段的数学学习。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28 编辑


    bg8.png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初步

    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 :在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将数的认识从整数扩充到

    分数,发展数感,丰富度量经验;会独立思考问题,进一步巩固度量方法。

    问题解决 :在认识分数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了解分数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度量思想是学习数学的本质。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情景运用度量思想初步认识分数,掌握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信封、小棒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bg8.png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人们都会赏一轮圆月,观各色彩灯。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吃月饼。

    2. 师:对!月饼代表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两个小伙伴在分月饼了,把 4 个月饼,分给两个小伙伴,你想怎样分?生:每人分两个,4÷2=2。

    3. 师追问:为什么这么分?生:这样分很公平。

    4. 师:每个小伙伴都分到了同样多的月饼,这种分法叫什么?生:平均分。

    5. 师:把 2 个月饼,平均分给 2 只小伙伴,每人分几个?生:1 个。

    6. 师: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伙伴,每人分几个?生:半个(师板书:半个)

    7. 师追问:“半个” 还能用像 1、2、3…… 这样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生摇头)你想用什么数表示 “半个”? 生 1:0.5。生 2:二分之一。

    8. 师:可以用 0.5 这个小数表示 “一半”,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国际上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一半。(板书:二分之一)

    9. 师:二分之一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 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将学生已有的整数的度量经验自然的过渡到分数,让学生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而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6:33 编辑


    bg8.png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对折圆形,感知 1/2

    10. 师:这个月饼的 1/2 是怎样得来的呢?如果我们用圆形表示月饼(师出示一个圆形),怎样得到这个圆的 1/2 呢?请同学们拿出圆形 先折一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我把这个圆形对折,两边变成一样大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这个圆形的 1/2

    11. 师:把你们的作品展示一下。(学生举起作品)

    12. 师:对折就是怎样分?生: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平均分成了几份?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圆形回答:两份。(板书:分成两份)

    1/2 就是其中的几份?生:一份。(板书:一份)

    13.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它的 1/2 的?

    14. 生结合教师板书回答: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形的 1/2。

    15. 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用手指一指这个月饼的 1/2 在哪里?另一份呢?在这个月饼上可以找到几个 1/2 呢?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如果这样分呢?(出示不是平均分),其中的一份还能用 1/2 表示吗?(生发现不是平均分进行质疑:不是平均分!)

    16. 师追问:为什么不是平均分?(生:没有从月饼的中间分,分得两份不一样大!)

    17. 师顺势而导:这么 “分” 把月饼分成了大小不同的两份,其中的一份能不能用 1/2 表示?-生答:不能。

    18. 师小结:看来,要想得到这个月饼的 1/2 必须怎样分?生: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认识 1/2 时,让学生用圆代替月饼(圆是所有图形中最容易表示 1/2 的图形)自己动手把圆形对折一下,找到 “月饼” 的 1/2。这种探究式的学习体现了动作 —— 图形 —— 符号的数学化过程,使学生对 1/2 的理解更深刻,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与老师一起数一数,一个月饼中有几个 1/2,初步引导学生感悟度量单位,体现度量指标的顺序性。而后面分别出示把桃子 “非平均分” 和 “平均分” 两种情况,有效的强化分数中核心内涵 “平均分”。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bg8.png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

    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 1/2,那么怎样表示出花瓶和长方形的 1/2 呢?(课件出示:请你找到下面图形中的一个,折一折,并用阴影画出他的 1/2。)

    学生根据要求自主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


    11162 11163

    学生代表到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汇报自己的做法:

    预设 1:我把这个花瓶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花瓶的 1/2。

    预设 2: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 1/2。

    20. 师:展示你们的作品。(教师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1. 师:月饼、花瓶、长方形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 1/2 这个分数表示? 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议一议。

    生:因为都是把他们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设计意图 这个练习小环节,让学生从两个图形中任选一个折一折、涂一涂,再次体会 “平均分”“分两份”“取一份”,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1/2 这个度量单位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已经比较深入理解 1/2 的基础上,让学生广泛地找生活中的 1/2,既激起学生兴趣,又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内容更加明晰,让 1/2 的意义得以内化。


    图片:

    1.jpg 2.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21:04 编辑


    教学设计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bg8.png

    (三) 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了。

    23. 师:(出示一个月饼)如果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 4 分,其中的 1 份是几分之一?生:四分之一。

    24. 你还想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能找到几分之一?

    生 1:我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 3 份,找到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

    生 2:我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 6 份,找到这块月饼的六分之一。

    生 3:我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 8 份,找到这块月饼的八分之一……

    25. 一群小伙伴在分蛋糕时也遇到了一些和分数有关的问题,让我们去看一看。

    师:同学们,这段小广告让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师:“一掰” 你想到了什么?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议一议.

    生 1:如果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生 2:如果是平均分,想到一份的 1/2。

    生 3:小朋友很关爱。

    生 4:想到 1/16

    26. 练一练:

    师: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分别找到 1/2、1/3、1/4。并说说纸条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


    11164


    27.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上面的数字都是 “1”。

    师引导思考:为什么上面的数字都是 “1”?

    生:都取了其中的 1 份。师提炼并板书:对!上面的数字表示取几份。

    师:太好了,善于思考。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下面的数字都不一样?

    师追问:为什么?

    生: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师:太棒了!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成了几份。

    师引导思考:为什么上面的数字都是 “1”?

    生:都取了其中的 1 份。师提炼并板书:对!上面的数字表示取几份。

    师:太好了,善于思考。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下面的数字都不一样?

    师追问:为什么?

    生: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师:太棒了!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成了几份。

    图片:

    屏幕截图(55).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9 编辑


    bg8.png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29.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还能再举一些分数吗?(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0. 关于分数,还有哪些知识呢?老师相信通过自学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打开书 67 页,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生自学后汇报。

    31. 学生自学:中间的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字叫分子,下面的数字叫分母。(师再指几名学生重复,深化记忆。)

    师追问:黑板上的这些分数,分母是 4 的分数有哪些?

    师再问:分子是 1 的分数有哪些?

    32. 师:我们怎样读这个分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读分数时,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

    预设: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教师出示一组分数:谁来读给大家听?(1/9、9/12、7/8、4/6)

    33. 师:怎样写分数呢?老师写一个数,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观察后汇报: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师引导学生练写几个分数。

    【设计意图 :分数的读写方法和分数各部分名称这些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学会。体现 “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就不要让老师教” 这一思想。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了解了分数的读写方法和分数各部分名称,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了解学情,夯实基础知识。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bg8.png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面我们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11169


    35. 师:同学们,你们前面表现得这么好,老师忍不住想奖励一下你们,给你们变个魔术,喜欢吗?

    36. 师出示一个信封:老师的信封里面有什么呢?我抽出了红色小棒的 1/3,我又抽出黄色小棒的 1/2,现在老师将露出的部分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生:露出的小棒一样长。师:请你猜猜哪根小棒长,为什么?

    生:因为红色的小棒抽出 1/3 信封里就有 2/3,黄色的小棒抽出 1/2,信封中还有 1/2,黄色一共有两份,红色一共有三份,所以红色长。

    师:你利用分母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好,还有不同方法吗?

    生:根据分子也能判断,因为黄色小棒露出 1/2,信封里有 1 份,红色小棒露出 1/3,信里还有 2 份,所以红色小棒长。

    师:太好了,你们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意义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 以教材中的习题为依托,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习题。具有典型性、覆盖全面的练习,并力求层层深入,省时高效,既夯实了课堂中的基础知识,又拓最展了学生的视野。而魔术题的设计既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一次呈现了度量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又符合学生 “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将知识拓展,提高。

    四、课堂小结,提炼新知

    37.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会读写分数了。

    生:我知道 1/2 就是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 1 份。

    生:我认识了很多分数……

    图片:

    3.jp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9:11 编辑


    板书设计


                               11171

    图片:

    屏幕截图(57).png

    13904086327
    139040863274年前

    在认识分数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了解分数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分数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1206
    12064年前

    盛老师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数学知识也是数学活动的结果。盛老师所设计的数学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可以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Double
    Double4年前

    教师在 "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这一阶段,通过变魔术这样的方式来奖励学生,这种特殊的奖励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接着,教师又通过操作红色小棒与黄色小棒,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红色小棒与黄色小棒的长短。使学生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巩固对分数的应用。在这一环节,很好地实现了学以致用,将分数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小木
    小木4年前

    这节课是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时运用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平均分,说明分数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 1/2 的理解;之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把分数表示出来。

    &安心&
    &安心&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理解了分,并且知道了必须要平均分才能称之为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由抽象变成了实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教学目标,并做到举一反三巩固新知。

    伊瞳
    伊瞳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新课标理念。

    XINYI1234
    XINYI12344年前

    教师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动手与实践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还充分发挥了小组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中,进一步感知。

    佟欢欢
    佟欢欢4年前

    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参与的条件,并积极引导孩子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亲历由动手操作做分数 —— 自主探索找分数 —— 合作交流说分数,将静态的知识改变为动态的研究,让每个学生体悟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在自主参与的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完成了对知识的构建。

    江锦_kWWF8
    江锦_kWWF8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解答问题。

    wx_bOzbu9B0
    wx_bOzbu9B0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紫玉冰_T9Y04
    紫玉冰_T9Y04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本节课教师能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从而引入新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知识体验。

    沐夏
    沐夏4年前

    导入形象生动,贴近生活,能很好的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教师语言严谨,授课思路清晰。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佟欢欢发表于2020-3-2311: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845&ptid=126056)
    
    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参与的条件,并积极引导孩子通 ...

    低年级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直观感知,所以盛老师将学生的参与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即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三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49&ptid=126056)
    
    感谢孙主任的点评,二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度量单位,引导学生理解度量单位的意义,建立学生的度量思想 ...

    二分之一是学生获得的第一把用分数度量的尺子,这把尺子可以用来度量瓶子的一半,也可以用来度量月饼的一半...... 可以用来度量所有整体的一半,虽然整体不同,但是都可以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看了盛雪老师关于 “数是由度量产生的认数学具应体现数的度量属性” 的阐述,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小女儿三岁半,她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在朋友圈抱怨,孩子不知道 “一半” 是多少。看到她朋友圈中,一张图,要孩子从 4 块积木中圈出 “一半”。在数学中这不正是拿出整体的 “二分之一” 吗?这个知识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是容易还是难呢?于是,我和女儿做起了分享积木的游戏。从一块积木开始,我说:“泥泥,我喜欢你的积木,给我一半呗?” 她装着切开,要分给我一半。我也装着接受她 “给我” 的一半。接着,我又拿出一块,放到一起说:“泥泥,现在有 2 块了,能分给我一半吗?” 她很爽快地把其中的一块,送给了我。接着是 4 块,我观察了她分的过程:一个给我,一个一个她,这样一个一个地分。然后我说:“现在咱们俩,一家一半了吗?” 她很认真地说:“对呀,你看,你 2 个,我 2 个。” 我说:“对呀,一家一半,每个人都要一样多。”

    在游戏中,孩子已经体会到了 “平均分” 和 “二分之一” 的意义。我们的 “认数学具” 不正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操作,不管是数还是分,不管是拨还是画,然后理解数的本质属性,并学会运用属性符号吗?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6&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6:33 编辑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 ...

    王智明教授在《小学数学中度量性概念的教学思考》中指岀:度量是因比较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度量。它始于学生的活动,是学生从活动到活动经验的提取、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盛老师在学生第一次认识 1/2 时,就通过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对比,让学生心中种下了比较的种子,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度量的准确性。

    沐树
    沐树4年前

    纵观盛老师的整节课,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循序渐进,通过将 4 个,2 个,1 个月饼一步一平均分,认识到一半是怎么得来的,从而引出 1/2 这一概念,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入新的度量方法分数,也为后续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5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0:54 编辑 
    
    第一稿设计反思                                         【 ...

    “度量概念的获得过程不是多种情境抽象概括的结果,而是人类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建构创造的过程。”

    特别赞同盛老师的这个观点,数学发展的原动力就是解决问题,所以从小就要在孩子心里埋下种子 —— 对任何新知识的探索都源于生活需要。当原有的知识无法解决现有的问题时,就需要我们去探索新的方法。

    吉吉
    吉吉4年前
    [春日细雨发表于2020-3-2415: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970&ptid=126056)
    
    看了盛雪老师关于 “数是由度量产生的认数学具应体现数的度量属性” 的阐述,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小女 ...

    您对孩子度量思想启蒙很早,说明您不仅是优秀的教师,还是好妈妈。在孩子玩积木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一个数的度量的启蒙,让孩子经历认知上的一个冲突,从而感悟到分数的度量的意义,真的特别棒。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4年前

    《分一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课。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拓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龚雪老师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在原有生活经验 —— 分月饼的主情境的引导下,逐步抽象出利用圆形来平均分,成为由生活实际向抽象数学概念的桥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最后引导学生一步步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分数完美地从实际生活中剥离出来、抽象出来,非常有助于学生认识、理解和把握。

    吉吉
    吉吉4年前
    [王萍萍发表于2020-3-2415:3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971&ptid=126056)
    
    王智明教授在《小学数学中度量性概念的教学思考》中指岀:度量是因比较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度量。它 ...

    分数是由于不能整次数度量产生的。这样一个对比的经历也可以让学生对度量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统一度量单位,才能够实现计数和大小比较。

    吉吉
    吉吉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3-2416: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975&ptid=126056)
    
    纵观盛老师的整节课,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循序渐进,通过将 4 个,2 个,1 个月饼一步一平均分,认识到一半是 ...

    在分物时,常常会出现不能正好量完而有剩余的现象,这就需要把剩余的部分再用另一种度量单位来进行度量和计数,这种新的度量单位和计数方法就是分数。

    吕青
    吕青4年前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学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深化记忆。再通过追问:分母是 4 的分数有哪些?分子是 1 的分数有哪些?巩固名称学习,符合三年级孩子的学习心理。

    吉吉
    吉吉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3-2416: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975&ptid=126056)
    
    纵观盛老师的整节课,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循序渐进,通过将 4 个,2 个,1 个月饼一步一平均分,认识到一半是 ...

    在分物时,常常会出现不能正好量完而有剩余的现象,这就需要把剩余的部分再用另一种度量单位来进行度量和计数,这种新的度量单位和计数方法就是分数。

    吉吉
    吉吉4年前
    [王萍萍发表于2020-3-2415:3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971&ptid=126056)
    
    王智明教授在《小学数学中度量性概念的教学思考》中指岀:度量是因比较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度量。它 ...

    正如萍萍老师所想,在设计此环节时,希望通过平均分与不平均分两种情况的比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对 1/2 的认识更深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度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ddgg
    ddgg4年前

    导入自然,中秋节贴近生活,通过分月饼孩子实际操作激发孩子兴趣,为新课做好的铺垫。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分物时每人不够分一个而分半个的情况,每人分一半,学生不能用已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一半,也就是在度量时不能正好得到整数,引出学习内容,过渡到分数的学习,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郑维
    郑维4年前

    课堂气氛好,很活跃,这样能充分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

    吉吉
    吉吉4年前
    [齐承妈妈发表于2020-3-2416: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981&ptid=126056)
    
    《分一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课。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 ...

    此处也正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把抽象的分数语言转化成直观的几何图形,通过 “以形助数”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hiang
    hiang4年前

    本节课盛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的空间与条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建立 “分数” 这一概念,使孩子在问题情境和操作活动中感受度量单位下蕴含的数学思想。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在理解 1/2 时,盛老师运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 “折一折”、“涂一涂” 的动手活动,架起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感悟 1/2 这个度量单位的意义,并逐步加深理解,强化新知。

    dlkq999
    dlkq999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本课由中国传统中秋节吃月饼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过渡自然。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当已有的度量单位无法满足人们需要时,新的度量单位就产生了,让学生自然而然思考,是否可以有新的计数单位来表示一半,进而引出课题,也渗透了分数的意义。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28 编辑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体 ...

    分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难点,而本节课又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认识分数,大部分学生对于分数背后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度量单位的形成不一定理解。本节课盛老师从生活情境入手,以传统佳节导入,设置分月饼环节,逐步理解月饼的 “半个” 与 “一个” 的关系,初步感知份数与整体的关系,以实际物体的原型进行定向分析,接着抽象为具体图形 — 圆形,再一次借助分数 1/2,理解 “半个” 表示把 “一个” 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并通过动手操作强化学生对于 “平均分” 的意识。之后在 “折一折”“涂一涂” 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并内化。最终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 1/2 的基础上迁移到其他分数进行拓展,个人觉得很精妙。
    高新区实验学校
    高新区实验学校4年前

    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身边生活入手,很自然地过度到分数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老师从中秋分月饼的情景开始,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伙伴,每人分到几个。你想用什么数表示半个?怎样得到圆的二分之一?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2 份取 1 份,就是二分之一。通过半个如何度量,引出分数,从而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度量的形成过程。

    惠明坤
    惠明坤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以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做为探究新知识的切入点,使学生能够更加放松地去接触新知识,从心理上一下子就削弱了对新知识的隔阂。凭借对整数平均分的这个基础,顺理成章的引入了分数,体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以及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这节课上,老师让孩子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形式来表示月饼(圆)、长方形、花瓶等图形的一半,体会 1/2 不仅可以表示圆,还可以表示长方形、花瓶等许多物体,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到分数的形成过程。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张楠楠发表于2020-3-2416:0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977&ptid=126056)
    
    “度量概念的获得过程不是多种情境抽象概括的结果,而是人类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建构创造的过程。”
    
    特别赞 ...

    心理学研究表明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 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 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而这种潜能的发挥、本能的反应,都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因此,每一个数学活动都要为学生需要而设计,让学生为需要而学习。对分数的学习,盛老师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秋晨
    秋晨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数学新知的建模,既在于对模型建立过程中的学习、理解,又要注意在拓展、应用中提升巩固。本节课这一部分的教学,很好的体现了相关理念的有效落实。能够再次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发展。同时,通过多种角度展示思考,促进学生内在的思维交流,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狂想曲
    狂想曲4年前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分数是较难理解的,盛老师这节课由中秋节分月饼导入新课,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引发学生思考,感受引入分数的必要性,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本节课在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时,老师让学生先学再汇报,再让几名同学重复,加深记忆,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的理念,通过几名同学的重复,让学生记忆深刻,学的扎实。

    吉吉
    吉吉4年前
    [于晶双发表于2020-3-2416: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992&ptid=126056)
    
    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分物时每人不够分一个而分半个的情况,每人分一半,学生不能用已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一半, ...

    感谢于老师的点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也是本节课一个教学目标,这样分月饼的设计,很自然的让学生经历从整数过渡到分数的过程,充分感受到分数度量产生的意义。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事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一分这一节课,盛老师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分数在活动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卓炎
    卓炎4年前

    "度数学本质,激学生量心",这节课盛老师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去探究分数的本质,这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个人非常喜欢最后的小魔术环节,让学生根据分子和分母的意义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真正帮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从明晰走向深刻!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盛老师对教材内容把握准确。对学情从知识层面、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很透彻。从分析到预测,为下面的展开教学做好准备。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教师创设分月饼这个熟悉的情境,从平分 4 个月饼到平分一个月饼,使学生经历能够分到不够分的过程,过渡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半个” 你想用什么数表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认识 1/2 这个分数度量单位。

    吴俊枝_Y3pl4
    吴俊枝_Y3pl44年前

    度量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将度量的意识从整数部分的学习迁移到分数的学习过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分数,教师适时地渗透度量的思想将会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明确分数的必要性和价值,明确分数的意义,为以后高年级的分数再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盛老师在每个环节都巧妙地向学生们渗透度量意识。我特别欣赏盛老师在折一折,涂一涂环节中的追问:说一说月饼,花瓶,长方形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这一追问让孩子们更加明确此时的二分之一是用不同的单位一进行度量。

    无所不能
    无所不能4年前

    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阎丽
    阎丽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分月饼情境导入,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分物品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更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从 “半个” 到二分之一,这一过程让学生经历了从运用自己符号表示到运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白沙~海浪
    白沙~海浪4年前

    画一画,折一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范丽红
    范丽红4年前

    分数是为了表达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看,分数的意义主要是表达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手、口、眼多种感官结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助探索。我有一点困惑想请教,分数是在整数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本节课认识的分数都是比 1 小或者等于 1 的分数。 “整体 1” 是用来讨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设定的。目前小学的课程里并没有给 “单位 1” 的概念,只是将整体赋予 1 的数学性质,从而研究分数的意义。所以我看到有的老师在认识分数的第一课,就不敢提及 “1”。因为学生对于整数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 1。有了 “1”,学生就有了比较分数内涵的标准。如果没有 “1” 的确定,对于我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学困生,分数可能有点天外来客的感觉,会觉得分数有点不亲近。本节课,我就让学生在月饼、圆形纸片、花瓶的旁边,用数字表示,学生很容易理解是 1,注明是 “1”,头脑中树立整体是 “1” 的印记。这样,有了整体 “1” 的确定,学生对于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比如 1 减真分数、1 与真分数的大小比较,都会水到渠成。当然,后续的学习,也涉及到把一个 “群体” 看成 “1”,用分数表示其中的部分。我认为输入整体 “1” 的概念很重要。总之,本课的教学环节非常自然贴切。

    千树
    千树4年前

    情境导入环节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怀。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半个月饼认识二分之一,再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认识到 “平均分” 这个要素对于分数意义的重要性。教师注重启发式提问,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吉吉
    吉吉4年前
    [范丽红发表于2020-3-2511: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205&ptid=126056)
    
    分数是为了表达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看,分数的意义主要是表达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盛老 ...

    从范老师对《分一分(一)》的思考中能感受到您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和丰厚的教学经验。对于 “整体 1" 这个概念我是在五年级分数再认识的时候向学生提出的,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课程标准》中要求达到” 知道、了解 “的维度,所以在授课时重点强调的是” 一个物体 “” 一个图形 “,这也是对”1“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感知。《分一分(二)》中会把 “整体 1” 从一个图形发展到” 一组图形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确实很有难度。通过动手操作去感知,便成为理解整体 1 的突破口。

    吉吉
    吉吉4年前
    [吴俊枝_Y3pl4发表于2020-3-2419: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052&ptid=126056)
    
    度量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将度量的意识从整数部分的学习迁移到分数的学习过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 ...

    正如吴老师所说,引导学生经历在不同的图形物体中找 1/2 这个度量单位,便是把分数度量概念拓宽,让学生感受到度量单位生活中无处不在,度量才是数学的本质,每一个物体或图形都可以用度量单位来测量,激活学生心中的量的概念属性。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5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9:17 编辑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 第二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 ...

    看了盛老师的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让我有所思考,分数学习的困难性很大程度是由于分数的抽象性所造成的,从数学发展史来说,分数是第一个由人规定的数,由于人为规定性,分数的抽象性,分数内涵的丰富性都给学生认知分数带来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要在教学中一定找准学生认知的着力点,像长度,面积中厘米,米,平方米平方厘米等度量单位的学习,这些都是有实际固定大小的。而像分数单位这样的度量单位,却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因此教学中可以尝试丰富一下感性认知,盛老师借助半块月饼的表示法,以及各种图形的 1/2 来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不仅强调了分数这种度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也符合认知的发展规律。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度量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量,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来说,没有实际操作就很难理解并形成度量概念。度量活动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度量是课后生活中也很容易接触与应用的数学,所以学生容易感受 “数学的有用性”。盛老师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等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非常有利于学生构建 “分数” 这一全新的度量概念。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教学中,盛老师安排了各种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 “动” 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这种外在 “动” 的形式,使学生对分数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9 编辑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28. 师 ...

    这一环节盛老师是在学生充分学习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几分之几的,拓宽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我在思考此处是否可以由学生在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由学生说出几分之几而不是由教师给出,使学生在创造及比较中建构度量性概念;通过平均分,取这样的几份,初步体验几分之几就是几个几分之一,体会分数是由度量单位的累加得到的 —— 度量的本质,使学生能够从度量的角度认识分数。之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读写教学。

    于超
    于超4年前

    在孩子的印象里,分数始终就是个数,是把整数细化的结果,说明我们的教学中忽视了分数甚至是 “数” 的度量属性的探究,本设计教学起点具深刻性;另一方面,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加,此意义对三年级孩子又较为抽象,是初次接触分数概念时难以理解的,不能强塞给孩子,所以本节课中,数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度量意识保持在渗透水平,对于度量的存在要润物无声地渗透,而不大张旗鼓地聚焦,当度量观念被提及和重视之后,把握好尺度,不过度偏颇是教学中现实的难点!

    于超
    于超4年前

    我个人来看,度量的味道稍微有点淡,平均分再取其中的某部分就是度量么?比如在得到二分之一后,是不是可以有比较的过程,这一块月饼中包含了几个二分之一块呢?—— 两个;不直接说度量,却在度量。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分数这节课是学生对数一次拓展,又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从分月饼引出分数是怎样产生?为什么要学习分数,这是学生的问题。本节课让学生亲身经历 “分数” 的探索过程,并创造出分数,切实感受分数的内涵。 同时要怎么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度量意义是比较难理解的。老师通过对分数单位的处理,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度量意义。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中提到了 “几何直观” 这个词,我对于这个词的理解是看图想事,看图说理,我觉得挺形象。盛老师这节课在 “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这一教学环节中,由学生熟悉的 “月饼” 延伸到数学中的图形 —— 圆形,感受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将圆形折一折,不仅是在感受平均分,也是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二分之一的存在,并且在此基础上涂出二分之一,更加深了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同时由圆形拓展到长方形、花瓶等其他图形,在其他图形中继续寻找二分之一,做到了举一反三,可以说运用图形,学生记住了二分之一,那么后续的四分之一等其他分数也会轻松理解。借助几何直观,让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本帖最后由 wx_HV8gy8Q9 于 2020-3-25 15:24 编辑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本节课根据学生对分数知识了解几乎为零的低认知起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认识分数,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同时充分应用了直观教学,降低了认知的难度。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月饼、花瓶、长方形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 这个问题问的好,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 1/2 这个度量单位不会因为花瓶、月饼、长方形的大小形状而变化,从而认识到度量单位的不变性。

    吉吉
    吉吉4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3-2513: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252&ptid=126056)
    
    看了盛老师的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让我有所思考,分数学习的困难性很大程度是由于分数的抽象性所造成的,从 ...

    看了李老师的回复感觉很有启发,三年级的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正待发展中,对分数这种抽象的度量性概念理解起来确实有很大难度,这也是许多老师在公开课愿意选择此课的原因之一吧。意图探究一个更科学有效的帮助孩子深度理解的教学方法。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学习,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直观,在大量的活动经验中引导学生感悟分数,我觉得特别好。感谢您的提议。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盛雪老师的情境和问题设计一环套一环,由 1 块月饼不能平均分而导入新课分数的认识。在导入新课时曾经把 4 块、2 块月饼平均分,然后是分一块月饼。我的想法是,在学习完本课后,能不能再回到开课的环节,2 块月饼每人 1 块,你能不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说,每人得到的是这些月饼的几分之几?这样既能使这一课情境更完整,同时也为下节课,“把多个物体看做整体,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做铺垫。

    吉吉
    吉吉4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3-2514: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278&ptid=126056)
    
    这一环节盛老师是在学生充分学习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几分之几的,拓宽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

    学习不是老师的牵引,而是学生自然而然的过程。在几分之几的学习中也应该如此。几分之一的学习如果非常扎实,我想几分之几的迁移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多谢您的提议。

    qq438315606
    qq4383156064年前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老师能够从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将这一抽象的概念融入生活,这非常有利于孩子们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特别强调 “平均”,反问学生如果不平均,是否能用分数来表示,这个环节更加加深了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特别值得我们借鉴

    吕红
    吕红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盛老师开课创设学生熟悉的分月饼教学情境,并在分的过程中引出分数,让学生体验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同时经历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感性一般的过程, 体验数学抽象的层次性, 而经历这个过程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新课标指出: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发挥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盛雪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多次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的内驱力,而且使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概念的目的,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新知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平均分” 这一知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机会很多,有了粗浅的接触,脑海中也有浅略的表象,但是还没有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要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盛雪老师能够抓住儿童心理,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具体 “分” 的过程,体会 “平均分” 的意义,实现学生的认识从 “感性 — 理性” 逐步抽象、逐步发展。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感悟度量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盛老师运用了知识迁移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二分之一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月饼的一半,还可以表示其他物体的一半,但在操作过程中,让孩子折一折花瓶的一半,这个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在教学目标中提到结合生活实际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那么这个设计在生活中其余运用不到吧!既然是这是迁移那么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提出一些生活中二分之一使用的例子,并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注意孩子用词的准确性亦可达到本环节设计的目的!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3-2516:1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323&ptid=126056)
    
    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盛老师运用了知识迁移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二分之一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月饼的一半,还 ...

    赞!让孩子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的物体,还原数学的本质。但我觉得放在后面总结拓展更好一些。因为,孩子们除了分苹果、分香蕉之外,更可能分的不是一件物品,因为以现在孩子的生活经验,很可能出现的是多个物体的一部分。

    dlkq999
    dlkq9994年前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盛雪老师在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 “一半” 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 “ 一半 ”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在小魔术的设计之前,能否加个小微课,介绍一下分数的起源?让学生再次深入地体会学习新的 “度量单位” 的必要性,产生探究度量单位的内在动力。

    狂想曲_K5bId
    狂想曲_K5bId4年前

    在探究分数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用圆形代替月饼的过程,通过把圆形对折,找到 “月饼” 的 1/2,以数形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分数。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4年前

    盛雪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激趣导入。本节课根据学生对分数知识了解几乎为零的低认知起点,精心创设 “分月饼” 的导入情境,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情境贯穿始终,自然无痕地过渡到均分 1 个月饼无法用整数表示。这样制造数学矛盾,引发认知冲突,激起 “半个用什么数表示” 的探究欲望。

    吉吉
    吉吉4年前
    [高日芳_nrnyl发表于2020-3-2515:1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295&ptid=126056)
    
    分数这节课是学生对数一次拓展,又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从分月饼引出分数是怎样产 ...

    分数单位的理解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要将分数单位的理解引入度量的属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上加难。所以在引导学生折一折、画一画中,增加数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分数度量单位的顺序性和叠加性。从而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走向数学学习的本质 —— 度量。

    吉吉
    吉吉4年前
    [于超发表于2020-3-2514: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284&ptid=126056)
    
    在孩子的印象里,分数始终就是个数,是把整数细化的结果,说明我们的教学中忽视了分数甚至是 “数” 的度量属 ...

    于老师润物无声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对于分数中的度量属性的理解,要停留在感知层面,所以在 “数感” 的培养和度量思想的渗透两方面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握好呈现的尺度尤为重要。

    吉吉
    吉吉4年前
    [王萍萍发表于2020-3-2516: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328&ptid=126056)
    
    在小魔术的设计之前,能否加个小微课,介绍一下分数的起源?让学生再次深入地体会学习新的 “度量单位” 的 ...

    萍萍老师的建议非常好,在分数启蒙阶段渗透数学文化,可以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在认识分数中的重要性。

    卓炎
    卓炎4年前
    《中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条主线 —— 度量》中说度量是用单位探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量,小学数学中不应只有 “数” 与 “形”,量也是数学的研究对象,度量也应该凸显自己的地位。对于盛老师这节课,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量感。     个人认为 “一半” 实际上是个相对概念,1 个月饼的一半是 1 个月饼的 1/2,2 个月饼的一半是 2 个月饼的 1/2,4 个月饼的一半是 4 个月饼的 1/2…… 如果课堂上学生能用多种方式表示 1/2,相信学生就会更好的理解 1/2 的意义。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度量虽作为数学课程中的一条主线,但由于内容分散于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之中,没有系统教学,往往被授课者忽视,学生对其认识更是停留在度量长度、时间等狭义范围。可是纵观盛老师的教学设计,她从度量的视角,通过各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剥茧抽丝地让学生认识新的度量单位产生的必然性,为学生敞开了一扇度量 “数” 的大门,这样的设计值得倡导。

    秋晨
    秋晨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此课的教材内容简析,前学后续把握准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系统学习要求及相关学习内容重要地位领悟透彻。基于以上,学情分析能充分体现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化,无论是助力学生数感的建立,应用意识的发展,还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都能拿捏到位,课堂教学中必定会灵活运用多种数学教学方法,讲策略、求实效!

    吉吉
    吉吉4年前
    [卓炎发表于2020-3-2517:5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362&ptid=126056)
    
    《中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条主线 —— 度量》中说度量是用单位探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量,小学数学中不应只有 ...

    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正因如此教材把 “分一分” 分成两节课来进行,《分一分(一)》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作为 “1”;《分一分(二)》则是在这一节课的基础上把 “整体一” 的概念扩充到一组图形和一组物体。

    惠明坤
    惠明坤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把抽象的分数,通过现实形象的表达,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中的分母所指的是 ---- 平均分的份数。那动手操作过程中,会有学生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教师在这里通过预设的情况讨论和讲解,再次巩固了平均分就是每份都是一样大这个重点,为以后理解其他分数打下基础。

    杨晶岩
    杨晶岩4年前

    盛老师通过设置分蛋糕的活动,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原有的度量单位已不适用,需要引入新的度量单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探究。

    李彤
    李彤4年前

    老师组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尊重学生意见,发扬学生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吉吉
    吉吉4年前
    [DLPL杨虹发表于2020-3-2518: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374&ptid=126056)
    
    度量虽作为数学课程中的一条主线,但由于内容分散于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之中,没有系统教学,往往 ...

    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经历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和表达形式,从而把握度量单位的数学功能和本质特征。正如史宁中教授分析的那样,学生能够对度量单位得到广泛共识,是基于人的两个先天本能,这就是对数量多少的感知和对距离远近的感知。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庞加莱曾论述:“如果没有测量空间的工具,我们便不能构造空间。” 可见,度量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度量是数学的本质。盛老师本课的设计理念则基于此,从度量的角度出发,通过各种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度量的观念,渗透度量意识。反思自己的教学,想起了二年级的教学内容 “生活中大数”,我们可以把数位看作度量单位,这样对数的组成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 5000 里面有 5 个千,千看作这个数的度量单位。如果我们从低年级开始逐步渗透度量的意识,那么等到学习分数、小数的度量单位时,便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今天学习了关于《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的材料,结合本节课的设计我想到了孩子们的知识生长点是模糊地认识到用分数表示的前提应该是平均分,盛雪老师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接着和孩子们一起交流,通过体验学习进一步感知,认识了二分之一这一新的度量单位。我有些拿捏不准,跟大家一起研究一下,这里对于二分之一的认识达到什么层次合适呢?大月饼和小月饼都有各自的一半,圆和正方形或是其他对称图形的几何形体也有各自的一半,也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对于这个点是否该做一些处理呢?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史宁中教授在其文献中曾指出,度量是人们认识数学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度量,并且能够对度量单位得到广泛共识,是基于人的先天本能。这一理论就启示我们,学生也同样存在这种对于认知度量单位的先天本能和特殊能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牢牢把握这一优势并应用于教学中,此处盛老师正是充分结合这一特点,让学生带着自我认知的 “一半”,进行经验、思考与原认知的碰撞,再出现 1/2,能够更好的实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过渡到知识经验,再到 1/2 这个分数的数学意义的探索与构建,使这个抽象的数学符号能够较为容易的被学生接纳。

    李梅
    李梅4年前

    在 “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这个活动中,运用直观比较,让孩子理解二分之一表示平均分,平均分之后,可以用二分之一来度量每一部分,经历这个活动,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分数,并形成分数的直观概念,体会分数这个新的度量单位。

    吉吉
    吉吉4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3-2613: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538&ptid=126056)
    
    史宁中教授在其文献中曾指出,度量是人们认识数学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人之所以能够进 ...

    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其实度量包含了 “度” 和 “量” 两个方面,“度” 是度量单位,“量” 就是测量;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叫做数量。本质就是要找一个单位去比,然后求出单位的个数。可以说,所有度量内容的学习,都可以用 “单位” 一以贯之,其核心活动是用 “单位(标准)” 去做 “比较”。分数和自然数实则都是单位的积累,它们的区别在于,自然数的单位只有 “1”,而分数的单位却有无数个。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6&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6:33 编辑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 ...

    课上盛老师大大胆放手,改变过去将抽象的概念直接告知孩子们,要求记住和模仿的传统教法,而是让学生通过问题自主发现和感知分数形成,让孩子们尝试、探究、发现,将孩子们参与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观点、生成、经验整合为教资源,根据每一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内容。值得我学习。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课上盛老师大胆放手,改变过去将抽象的概念直接告知孩子们,要求记住和模仿的传统教法,而是让学生感知分数形成,让孩子们尝试、探究、发现,将孩子们参与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观点、生成、经验整合为教学服务,根据每一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内容。值得我学习。

    卓炎
    卓炎4年前

    今天读了盛雪老师分享的《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使我对盛老师的这节课以及度量和度量单位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此表示感谢?正如文章中所说,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设计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睛看,会用数学的思维想,会用数学的语言说。

    曾经看过华应龙校长的《我就是数学》中写道,他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快结束时,让一个小男孩说说 3/5 表示什么意思?结果小男孩却说出了令他出乎意料的答案 ——“把 5 平均分成 3 份”。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在盛老师这节课的第四部分: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这一环节,是否能把学生可能出现的这一错误也考虑进去呢?盛老师在课程中强调了 “平均分”,强调了分子是 1,代表取 1 份。如果能再强调一下 “是把什么平均分”,也就是渗透一下单位 “1”(虽然对三年级的孩子早了些)是否能更好一些呢?或者像华校长一样把 “五分之三” 改写成 “五份之三”,但在没有充分论证的情况下这样做确实太冒险了些。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在看盛雪老师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时,心里总是有个疑问,《分一分》怎么和度量扯上关系了呢?看了盛雪老师推荐的学习材料,真是醍醐灌顶。“基于度量单位,那么 5 就是 5 个 1,50 就是 50 个 1。因为是十进制,因此自然数的数位依次相差 10 倍,可以用现代数学语言表示为 104,103,102,101,100,10-1,10-2,10-3,10-4, 在一般的意义上,可以把数位也看作度量单位。比如,人们通常把 5000 读作 5 千,这是 5 个 103 的语言表述;把 0.05 看作 5 个 0.01,这是对 5 个 10-2 的理解。 这样认识度量单位的方法,对于分数度量单位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可见,盛雪老师在研究教材时不仅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还探索了 “知识的本质”,非常钦佩。

    吉吉
    吉吉4年前
    [卓炎发表于2020-3-2615:1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561&ptid=126056)
    
    今天读了盛雪老师分享的《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使我对盛老师的这节课以及度量和度量单位的小 ...

    看到张老师确实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针对这节课查阅了华老师的公开课,对您的学习精神非常敬佩,确实也给我的课堂设计打开了另一扇窗。在分母分子的理解中,重点强调了 “分几份” 和 “取几份”,缺少对 “整体 1” 的把握,也就是说无论是分或是取都是基于 “整体 1” 来进行的。“五份之三” 可以更好的让孩子理解五份中的三份,从而使度量的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打下烙印。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盛老师这《分一分》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度量的由来,度量单位虽然是人为规定的,但是我们不能这么直接告诉孩子们,那应该怎么做呢?

    盛老师在设计中,充分的体现了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让孩子在一步步的探究活动中,发现分数的表述方法,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规律的总结,抽象出分数这一度量单位。

    并在后续的设计中,将这一抽象的度量单位使用的生活中去,充分的体现了数学中的度量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这一本质。

    吉吉
    吉吉4年前
    [DLPL杨虹发表于2020-3-2611: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509&ptid=126056)
    
    庞加莱曾论述:“如果没有测量空间的工具,我们便不能构造空间。” 可见,度量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 ...

    正如杨老师所说:度量思想应该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不仅仅是 “图形与几何” 更应该在 “数于代数” 之中。我们很少从度量角度研究 “数” 的概念,从自然数的学习开始,计数单位的学习就是对自然数度量单位的学习,从度量的角度去学习自然数,为后续的分数、小数学习打下基础。分数概念的学习与自然数概念的学习又有区别:分数概念教学需要从过程与对象两个维度来实施和把握,既要充分凸显分数产生的过程,同时也需引导学生感悟分数的本质特征,从基础到提升,借助图形分割,巩固概念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在学习了几分之一后,盛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看看还能得到哪些分数,这是老师给学机机会,让学生在 “创造” 其它的分数,亲自动手感知度量的内涵和价值,学生在动手中拓宽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中,积累度量的学习活动经验,理解分数的意义,感悟分数就是单位个数的累加是教学的关键,建立和形成度量单位的观念。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舍得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同时,让学生将创造过程充分与他人交流。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可以概括为 “用变以突出其中不变的因素” 来引导学生认识分数:作为平均分的对象,先通过具体的月饼引入概念,接着是圆形纸片、花瓶、长方形……;除了正例,也引入了反例(不是平均分的月饼);作为进一步的抽象,由 1/2,逐步扩展到 1/3、1/4……,这样既将 “月饼” 作为变化的对象,也将平均分成两份中的 “两份” 以及其中的一份作出适当的变化;最后,通过红色小棒 1/3 和黄色小棒的 1/2 猜哪根小棒更长,以 1/3 和 1/2 作为选定标准来度量整根小棒,将着眼点由平均分这一实际活动转移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这几条变化的线索中,学生对分数的本质逐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今天认真研读了盛老师分享的文章,对度量单位有了新的认识:一类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另一类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它必须能够揭示度量的本质。同时也感受到教分数不仅是教数学知识,也是在为学生提供一种度量工具,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秋晨
    秋晨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的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同时,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因而学生熟悉的,真实的生活背景总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盛老师本节课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环节能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并潜移默化渗透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数学活动机会,并且有利于解决数学高度抽象概括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对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度量单位就是把不同个体的度量方法标准化,是为了对度量的结果进行传播和交流的需要。因此,度量单位的制定必须能够表达度量的本质,方法科学、表达准确、相对稳定,能够得到广泛共识。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要理解这种 “本质”,实践活动必不可少。在盛雪老师的这节课中,设计了分月饼、分花瓶、分长方形、分蛋糕等多种活动,层层递进,让学生动手实践,将平均分与对分数的 “本质” 认识连在了一起。

    繁星_Suus0
    繁星_Suus04年前

    从度量的意义上来说,分数的单位是几分之一。这不是本课要教学的内容。我们可以怎样渗透呢?首先,可以让同桌二人平均分 1 个圆,每人手中分得 1 小块。老师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一块?(1 个单位)。如果学生看着手中的半个圆,问老师,这明明是一块,也可以用 1 来表示。这样就激发了认知矛盾。然后,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讨论,“1” 是整个圆,半个圆虽然是 1 块,如果也用 1 表示的话,就与原来的整圆无法区分,所以产生了新的数。同学们看怎样来表示半这 1 块为好?学生可能自然地说出,因为二人来平均分,所以 1 块是二分之一。然后,同桌 2 人把 2 块合在一起,就凑成了整 1 ,也就渗透了分数单位,2 个二分之一凑成 1。对于四分之三的认识,同学们看看每一块是多少,是由几小块拼成的,这样就有了度量的意味(渗透分数单位)。

    李洋
    李洋4年前

    今天读了盛老师分享的《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受益匪浅。分数是整体等分的表达,平均分是人们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度量是人们认识数学,认识现实世界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本质的培养,注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坚持关注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学生就能用建模的思想解决问题。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从认识二分之一再到四分之一以及其他分数,盛老师继续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从图形中得到几分之几。对小学生来说,没有实际操作就很难理解并形成度量概念。度量活动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让初次接触分数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探究的过程,也是一种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从操作中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 “数学的有用性”。

    吴俊枝_Y3pl4
    吴俊枝_Y3pl44年前

    这几天在区内各位优秀老师们的带动下,重新深入地学习了数学课程中有关度量性的概念,对如何把握数学学科中 “数量” 的本质有了再认识和再思考。在反复的对照学习盛老师课例的一稿和二稿后感受到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有一点小建议:在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盛老师这里略写了。是否应该完善一下师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将所表示的分数表示什么说清楚。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9 编辑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28. 师 ...

    28 条是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几分之几的教学,而几分之几不正是几分之一度量而来的吗?我认为此环节正好能够体现 “量”,是否在这个环节再思考一下。

    阎丽
    阎丽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对于度量和度量单位的小学数学教学,盛老师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每个环节设计,都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引导。不仅关注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最后应用拓展环节我很喜欢。不仅紧扣本课的重点,而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这门学科的功能,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整节课,都在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感受生活。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人类对分数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浅到精细。最初的分数是为了表达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主要表达两种关系,一种关系是整体的等分,另一种关系是两个线段长度的比。显然第一种关系是分数更原始的更本初的体现,也更能体现分数的度量属性。
    
    所有的数都是从 1 衍生而来,10 表示 10 个 1,200 表示 200 个 1,那么如果将 1 再平均分,就会出现新的度量单位,2 个 1/2 是 1,3 个 1/3 是 1,4 个 1/2 是 2,3 个 1/4 是 3/4...... 这里的 1/2,1/3,1/4 就像尺子一样度量着原来只能用整数 1 去度量的量,同时还能度量整数无法度量的量。本节课是分数的起始课,只是让学生直观感知像 1/2、1/3 等这样分数,盛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等具体学习活动,逐步构建分数的学习框架。在最后老师给出几个分子不是 1 的分数,以 7/8 为例,能不能提问:7/8 与 1/8 有什么关系?你能数一数说一说吗?(指着图数:一个 1/8,2 个 1/8......7 个 1/8,原来 7/8 里有 7 个 1/8)那么你能猜一猜 9/12 里有多少个 1/12 吗?这样会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分数的度量属性。也无形中让学生感受到为什么要先学习分子都是 1 的分数,如果他是一个特别擅于思考的孩子,他甚至还会想到这些分子都是 1 的分数可以归为一类,然后用这一类分数可以表示出其它所有分数。分子是 1 的分数就像 1 厘米、1 分米、1 米一样,可以用来度量其他长度,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纵向比较。
    吉吉
    吉吉4年前
    [勤劳的翅膀发表于2020-3-2613:0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534&ptid=126056)
    
    今天学习了关于《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的材料,结合本节课的设计我想到了孩子们的知识生长点是模 ...

    本节课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的学习达到了解、知道的维度即可。通过找不同物体、图形的 1/2 去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对 1/2 本质的探究,除了月饼的 1/2 还有花瓶的 1/2、长方形的 1/2。学生在不同物体、图形中找到 1/2 这个分数时需要追问引发学生思考:它们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能用 1/2 这个分数表示?对于分数的感知正是通过不同的整体等分所表达的分数。理解 “度量单位”(分数单位)的意义,再数出单位的个数,个数累加起来的结果就是度量值(分数)。

    吉吉
    吉吉4年前
    [张楠楠发表于2020-3-2618: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626&ptid=126056)
    
    人类对分数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浅到精细。最初的分数是为了表达 ...

    特别赞同楠楠老师的观点,“数一数 “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分数度量单位的过程,只有通过数才能让学生充分经历分数单位的叠加过程,进而产生不同的分数。比较 1/8 和 7/8 两个分数,则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悟分数的度量属性。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实现质的飞跃。

    吉吉
    吉吉4年前
    [吴俊枝_Y3pl4发表于2020-3-2618: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611&ptid=126056)
    
    这几天在区内各位优秀老师们的带动下,重新深入地学习了数学课程中有关度量性的概念,对如何把握数学学科中 ...

    好的,吴老师,在三稿中将会详细呈现。:)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通过问题:你还想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能找到几分之一。让学生亲自去创造分数,认识分数,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认识,对分数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通过问题:你还想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能找到几分之一。让学生亲自去创造分数,认识分数,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从直观上升到抽象,对分数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盛老师,您好,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学生对于分数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应该很到位了,但知识的学习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也是十分重要是,这样使知识更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结构。从” 分月饼 “到” 分数 “,学生的生活经验转化成一种新的数,分数也是数,是对数系的扩充。在此想请教您,能不能在小结处或其他处加一个环节 :分数和我们以前认识的 1、2、3、4…… 这样的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以此让学生把分数和整数建立联系。期待您的解答。

    吉吉
    吉吉4年前
    [于晶双发表于2020-3-2710:4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740&ptid=126056)
    
    盛老师,您好,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学生对于分数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应该很到位了,但知识的学习建立概念之间的 ...

    与老师,您好!你思考的问题确实非常有价值,分数的学习是对学生数域的一次扩充,从整数过渡到分数是非常重要的,“导入” 部分从分 4 快月饼到分 2 块月饼到分 1 块月饼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过程,通过 1 块月饼不能用整数来分,引发学生思考,过渡到分数,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也阐明了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还记得看过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这一节课,在课堂最后的总结环节,学生总结了今天的收获后,吴老师让孩子结合生活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孩子们有的说 “我家有 3 口人,我占全家人的三分之一”,有的说 “爸爸买了 100 个鸡蛋,打碎了一个,打碎的占全部鸡蛋的一百分之一”------ 孩子们的思维顿时打开,再也不仅仅是课堂上学到的几个分数了,在孩子们久久不愿意下课的抢答中,他们真正地理解了 分数的本质 ,那就是对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的 均分与度量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9 编辑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28. 师 ...

    度量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一点教师在几分之一的教学中已经设计了折一折、分一分等体验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对度量性概念的自主构建。除此外,度量教学的核心还包括引导学生经历度量单位的累加过程即数出度量单位的个数,我认为在学习几分之几这一环节中就是数度量单位的过程。此环节当学生找到几分之几的分数后,可否让学生也说一说它包含几个几分之一,从而经历数分数单位的过程,积累度量的学习活动经验。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新授部分盛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学生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度量单位形成的全过程,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在学习几分之一的环节中,老师延续了分月饼的情景,让学生将月饼分成不同等份,从而得到了 1/4、1/6、1/8 等一组分数度量单位,通过比较这组分数的异同,进一步巩固了分数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并使学生理解分数是整体等分的一种表达,对新的度量单位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处,以分四份为例,一块饼用 1/4 表示,教师如果再追问一句,“剩余三块饼用几分之几表示?为什么?” 这样设计能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呢?

    卓炎
    卓炎4年前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研讨,我感受到了 “度量” 的重要作用。回想起平日的教学,也确实忽略了对学生度量思想的引入,就更不用说在分数领域去渗透度量思想了。非常感谢盛老师带领我们从思想上走进度量的世界!

    这也使我想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中的数学思考这一目标,能否也让学生们走进度量,感悟度量思想呢?既然这节课是围绕 “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 度量” 展开的教学,如果把 “感悟度量思想” 加进去会不会更加紧扣主题呢?仅是我的一点粗浅的想法,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合适。

    沐树
    沐树4年前

    盛老师在这节课的整体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对度量单位 -- 分数这一概念的形成抽象化形成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认识并理解了分数这一新的度量单位,

    也了解了分数的形成过程,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在巩固练习几分之一的过程中,老师让孩子们在纸条上分别找到 1/2、1/3、1/4。并说说纸条上有几个

    这样的分数。这一环节在后续的学习中就舍弃掉了,个人觉得其实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巩固几分之几的过程中,再次出示这幅图,让孩子找到同一副图中的不同分数,

    从而引起孩子们的思考?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本节课 —— 分一分(一)是度量性概念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分数的起始课,盛雪老师已经深刻意识到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起点,也是数学思维的节点,尤为重视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教学设计始于学生的活动,学生从活动到活动经验的提取、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水到渠成,注重在恰当的探究空间中感知度量性概念,在充分的数学活动中建构度量性概念,在应用中丰富度量性概念的表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来日可期。
    lvhong_314
    lvhong_314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 “四基” 的培养,本节课中教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体现得很充分,在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方面建议在点评或小结中也适当提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让学生回顾探究的过程,在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的同时也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秋晨
    秋晨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快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引导学生主动认识事物,获取新知。也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去积极探索,就能积极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真理,对于学生的探究学习而言,尤其如此。在之前良好情境的创设下,盛老师能顺势利导,通过让学生动手 “折一折、分一分” 及恰如其分的点拨下,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探究兴趣,深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与价值,充分体会 “量” 的标准。

    惠明坤
    惠明坤4年前

    度量是因比较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度量,因而度量性概念的产生大都来源于某种比较任务,在任务的解决中建立比较标准(度量)的必要性。本节课,老师通过分月饼,涂花瓶和长方形这几个学习任务,来体会以前学习过的整数无法来表示它们的大小,从而引入 1/2 这个度量概念,在学生已经对平均分有所了解,把握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况下,进一步地理解 1/3,1/4 等多个度量单位,为以后更好的理解分子不是 1 的分数,就是由多个度量单位累加而来的道理做了铺垫。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本帖最后由 lishi6927 于 2020-3-27 16:20 编辑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9 编辑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28. 师 ...

    本节课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第一次操作是让学生说明什么是一半。第二次操作让学生从两个图形中任选一个折一折、涂一涂,再次体会 “平均分”“分两份”“取一份”,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1/2 这个度量单位的意义。本节课在教学中学生以具体实物为依托,借助对 1/2 的理解,自主迁移到对几分之一及几分之几的学习,通过几次的操作,学生思维越来越清晰,对分数定义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我在思考此处是否可以引入第三次操作是建立在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创造出喜欢的分数,既是对学生本节课知识的反馈,也是对学生思维的一次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心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本节课中盛老师如让学生借助学具(比如纸片等)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自己创造二分之一的写法等。是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自己发现、理解、掌握新知识。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起点,也是数学思维的节点。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尤为重要。有幸通过每日分享学习对数学概念性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本节课给我感触深刻的一点是盛老师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感知概念的形成。 新课标强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分月饼” 开始,并且把这种生活的体验应用到求知过程中,逐步从整数过渡到分数,从分具体实物过渡到分抽象图形,在活动中建构活动经验,形成对数学概念的完善表象。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本节课由研究 1/2 入手,初步构建分数学习的模式,然后通过活动操作、类比迁移进一步深化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最后进行拓展应用,通过比较信封里两根小棒的长度,进一步深化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整个过程中,学生对 “分数” 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面到深入,为后续学生对分数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李洋
    李洋4年前

    度量性概念的获得始于学生在探究空间的感知,在数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建构概念,形成表象。盛老师的《分一分》一课就是这样,通过多维的全面的教学活动,深化学生知识,从而获得度量概念。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王萍萍发表于2020-3-2713: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791&ptid=126056)
    
    还记得看过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这一节课,在课堂最后的总结环节,学生总结了今天的收获后,吴老师让孩子结合 ...

    “举例子” 是数学学习特别重要的方法,学生在获得一个新知识之后,能正确地进行举例就是他将知识内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和体现。吴正宪老师的这个做法充分体现了她的教学智慧,感谢萍萍主任的分享,又一次学习了!

    吴俊枝_Y3pl4
    吴俊枝_Y3pl44年前

    度量性概念的教学有着共性的一面,教学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同时概念的学习也是数学抽象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为了降低概念学习的抽象程度,老师要设计直观的可操作性的形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建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对数学概念的完善的表象。盛老师本节课通过设计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实践操作性的活动中,层层深入,逐步感受分数的必要性,抽象出分数的共同特征,了解分数的意义。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对于研讨的主题 “度量” 起初是 “茫然” 的,所以自己也一直处于 “观摩学习” 状态。很感谢群里各位老师分享的学习资料,通过学习各种理论资料,再加上各位老师在群里分享交流研讨心得,让我对 “度量” 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天的学习中我知道度量概念作为数学概念的一种,它的教学始于学生的活动,是学生从活动到活动经验的提取、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盛老师这一课中在对折圆形,感知二分之一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觉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折一折,找到圆形的二分之一,学生在活动中建构概念,形成表象,得到二分之一的过程就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也为下面学习其他分数做好铺垫。所以说,数学活动在度量概念的学习中是难舍难分的。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概念的学习是数学抽象的过程,为了降低概念学习的抽象程度,化抽象为形象直观,就需要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建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对数学概念完善的表象。
    
    度量性概念更是如此,分数作为度量单位的首次出现,它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创造出来的一个合理的、优越的标准。所以度量性概念更为抽象,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想办法变抽象为一般直观,再变一般直观为具体,才能实现学生的内化学习。纵观盛老师的整节课的教学,创设情境、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小组讨论等渗透在各个环节,很巧妙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度量性概念来源于生活实践活动,是对生活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在教学中,盛雪老师积极创设认知冲突,使学生非常自然地进入新知学习环节,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凸显了生活应用,让学生产生原有的度量单位如果已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需要一种新的度量单位介入的意识。由此学生产生学习诉求,从而感受到度量性概念的必要性,产生探究度量单位的内在动力,进而使本节课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完整、和谐、有效。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4年前

    盛雪老师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充分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新知。如: “折一折”“涂一涂”、 “练一练” 等几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激发了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在体验中理解数学。充分应用了直观教学,降低了认知的难度。

    吉吉
    吉吉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3-2715: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825&ptid=126056)
    
    盛老师在这节课的整体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对度量单位 -- 分数这一概念的形成抽象化形成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过 ...

    在纸条上找一找 1/2、1/3、1/4 这些分数,对于第一次接触分数的三年级学生是否会有一些拔高了呢?这个环节是我在二稿中增加的环节,可以更好的体现 “度量” 思想在认识分数过程中的重要性。转念一想会不会因为凸显主题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情呢?我想在课前需要增加一个前测内容,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吉吉
    吉吉4年前
    [惠明坤发表于2020-3-2716: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840&ptid=126056)
    
    度量是因比较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度量,因而度量性概念的产生大都来源于某种比较任务,在任务的解决中 ...

    几分之几是由分数单位叠加产生的,所以对于几分之一的学习更重要一些,分数度量单位是学生认识分数的桥梁。通过在不同物体、图形中找 1/2 这个分数,让学生充分理解 1/2 的意义。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吉吉
    吉吉4年前
    [逗留_bSATO发表于2020-3-2714: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806&ptid=126056)
    
    度量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一点教师在几分之一的教学中已经设计了折一折、分 ...

    这个提议特别好,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学习分数单位的重要性,在应用中深化度量性概念的认知。

    于超
    于超4年前
    [王萍萍发表于2020-3-2713: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791&ptid=126056)
    
    还记得看过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这一节课,在课堂最后的总结环节,学生总结了今天的收获后,吴老师让孩子结合 ...

    真正的理解在于应用,学生能够在任何情境下抽象出分数,才能说明思维触碰到分数本质,而基于学生自由表达也就能判断出学生对分数概念度量属性的倾向性,这样我们能够把数学课呈现的更加大气、有内涵。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教学中需要通过创设多种 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各个维度丰富对度量性概念 的从识,促进学生个体对概念的理解与建构。盛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折一折、比一比等形式调动学生的感官,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盛雪老师给学生搭建了这个 “突破” 过程的平台。通过分月饼的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 “分数” 的必要性,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 “做” 数学的机会,也使 “分数” 这个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整个过程,以构建理念为依托,使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盛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了 1/2 这个分数单位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去创造分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学生的生成中大部分学生估计会对折再对折,可能没有 1/3,1/5... 这样的分数单位出现,怎么办?另外,在接下来的交流发现中,学生有可能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也就是分母越大,每一份越小。

    徐聪_dHjoJ
    徐聪_dHjoJ4年前

    “分数” 这个概念贯穿小学中高段的数学学习,这节课是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 “分数” 的概念,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相对抽象一些,也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学生对概念和意义的理解无疑是有难度的,盛老师的这节课,可谓是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9 20:26 编辑


    问题与反思(一)



    【问题 1】第四部分: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这一环节,是否能把学生可能出现的这一错误也考虑进去呢?盛老师在课程中强调了 “平均分”,强调了分子是 1,代表取 1 份。如果能再强调一下 “是把什么平均分”,也就是渗透一下单位 “1”(虽然对三年级的孩子早了些)是否能更好一些呢?

    【问题 1 反思】吴正宪老师说过,小学数学中关于 “单位” 这件事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度量内容的教学核心是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单位的累加过程(数出度量单位的个数),建立和形成单位意识,积累度量活动经验。每一个 “整体 1” 中都可以找到不同的度量单位,不同的度量单位的累加就可以找到不同的分数,我想这就是本节课教学的本质和初心。



    【问题 2】在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走进分数时,可否有数学文化的渗透,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小魔术的设计之前,能否加个小微课,介绍一下分数的起源?让学生再次深入地体会学习新的 “度量单位” 的必要性,产生探究度量单位的内在动力。

    【问题 2 反思】在原始社会,分数起源于分,人们劳动要分配果实和猎物,逐渐有了分的概念。以后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通常用分数来表示。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分数,从而产生对分数深入研究的兴趣,了解如何分,需要找到一个标准量,就是分数单位。了解分数的起源也可以让学生把已有的整数知识迁移类比到分数中,从而提升学习品质。

    【问题 3】《中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条主线 —— 度量》中说度量是用单位探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量,小学数学中不应只有 “数” 与 “形”,量也是数学的研究对象,度量也应该凸显自己的地位。 “一半” 实际上是个相对概念,1 个月饼的一半是 1 个月饼的 1/2,2 个月饼的一半是 2 个月饼的 1/2,4 个月饼的一半是 4 个月饼的 1/2…… 如果课堂上学生能用多种方式表示 1/2,相信学生就会更好的理解 1/2 的意义。

    【问题 3 反思】度量性概念的获得始于学生在探究空间的感知,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建构概念。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构建度量性概念。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示 1/2 可以促进学生对度量性概念的自主建构。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丰富的活动唤醒学生以后的生活体验是学习本节课的关键,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活动经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度量性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深化 1/2 这个度量单位理解。



    【问题 4】在最后老师给出几个分子不是 1 的分数,以 7/8 为例,能不能提问:7/8 与 1/8 有什么关系?你能数一数说一说吗?(指着图数:一个 1/8,2 个 1/8......7 个 1/8,原来 7/8 里有 7 个 1/8)那么你能猜一猜 9/12 里有多少个 1/12 吗?这样会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分数的度量属性。也无形中让学生感受到为什么要先学习分子都是 1 的分数,如果他是一个特别擅于思考的孩子,他甚至还会想到这些分子都是 1 的分数可以归为一类,然后用这一类分数可以表示出其它所有分数。分子是 1 的分数就像 1 厘米、1 分米、1 米一样,可以用来度量其他长度,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纵向比较。

    【问题 4 反思】建构度量性概念需要强化感知和体验,感知是体验的前提,体验是感知的深化,教学中应该在每一个情境中引导学生感悟分数单位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累加产生了分数,从各个维度丰富对度量性概念的共识,促进学生个体对概念的理解与建构,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有意识的自觉唤醒,促进问题的解决。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课上能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于分数的认识是通过整体等分得到。从度量的角度认识 “分数” 的含义,我们在度量中需要先有 “度量单位”(分数单位),再数出单位的个数,最后把个数累加。分数与自然数类似,是数单位的个数 “数” 出来的,这样也使得分数与自然数的构成与结构就都一致了,更有助于学生认识分数。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盛老师在新授环节充分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了月饼的 1/2 所代表的含义,在第二环节中学生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的数学活动,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操作活动以及交流,积累感性认识和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初步理解 1/2 的意义。从处,盛老师能够巧妙地处理了导与学的关系,既放手让学生充分操巧妙设问,引领学生横向比较,从对不同图形的切分操中抽象出 1/2 的三要素 “平均分”“分成 2 份”“取其中 1 份”, 进而舍去 1/2 的非本质属性,慢慢凸现了其分数度量本质,从数学化的层面初步认识分数意义。

    但若此处教师的设问不是先肯定他们形状的不同,再去设问,而是直接通过提问 “我们通过涂一涂,都得到了图形的 1/2,这些 1/2 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信孩子们一定都能清楚表达出来,也能潜移默化的发展学生类比思想,慢慢感悟,厘清分数背后的度量概念,从而走向高阶思维。我想数学之美正是在于这种思维的律动吧!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盛老师在教学中格外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即让学生了解知识 “从哪里来” 也让学生明白知识 “到哪里去”。从开始分月饼,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到这一环节通过露出小棒长度相同,但是由于度量单位的选择不同,从而判断出哪个小棒的长度最长。从逆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现事物某些指标的顺序。

    13904086327
    139040863274年前

    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 “最近发展区”

    1206
    12064年前

    在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发现、理解、掌握新知识,鼓励学生思考,努力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Double
    Double4年前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处处都会用到与数学有关系的知识或经验,所以学生对生活中的 “数学” 并不陌生,真实的生活情境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更愿意去参与和发现。 在盛老师的这节课中,设计了分月饼、分花瓶、分长方形、分蛋糕等多种活动,层层递进,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从图形中得到几分之几,将平均分与对分数的 “本质” 认识连在了一起,使孩子们在尝试、探究、发现的过程中感知分数的形成。

    江锦_kWWF8
    江锦_kWWF84年前

    给学生留够充足的讨论的时间。

    小木
    小木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分一分》(一)这一课时是同学认识分数的开始,是同学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同学熟悉的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 -----“分月饼” 动身,引导同学认识 “一半可以用 1/2 表示”,并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 1/2 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同学通过一系列操作与描述活动,理解简单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的各局部名称

    &安心&
    &安心&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通过分月饼同学们直观的找出一块月饼在二分之一,老师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孩子们动手找出长方形和花瓶的二分之一,并通过折纸的方式动手操作,孩子们明确了对称图形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即平均分成两份。达到了预期效果

    伊瞳
    伊瞳4年前
    [惠明坤发表于2020-3-2418: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028&ptid=126056)
    
    以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做为探究新知识的切入点,使学生能够更加放松地去接触新知识,从心理上一下子就削弱 ...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也不止一次的闪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导入新课环节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分月饼,说出平均分,这是学生创新的第一次显现。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数学及其应用曾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传统科学之一。以实用性和问题解决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数学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达千余年之久。我国有关分数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的《左传》中。由于生活中测量和均分的需要,人们引出并使用了分数。在钦佩祖先伟大智慧的同时,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和科学性,数学真的是 “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本课盛老师创设的情景正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均分月饼的需求下,巧妙地引出新的度量单位。学生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分数的出现是度量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吉吉
    吉吉4年前
    [伊瞳发表于2020-3-3012: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521&ptid=126056)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 ...

    分数的教学是建立在 “平均分” 基础之上的,只有将物体和图形均分才可以用分数表示。课前的情境创设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唤醒,通过分月饼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在意识冲突中引出度量性概念的学习,感悟度量性概念产生的必要性。

    吉吉
    吉吉4年前
    [DLPL杨虹发表于2020-3-30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538&ptid=126056)
    
    数学及其应用曾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传统科学之一。以实用性和问题解决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数学曾处于世界领先地 ...

    分数产生的本身源于分物中的度量需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同样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也先于其他国家,任何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源于生活,将数学文化发扬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920: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336&ptid=126056)
    
    问题与反思(一)               
    
    <br />
    
    
    
    <br />

    “分数的度量” 指的是可以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但在当前的分数教学中,以这一定义进行教学的极少。华应龙老师曾提出 “单位” 是重要的,“1” 是重要的,“单位 1” 是不重要的。可以不讲 “单位 1”,但要讲 “分数单位”,强调的正是分数的 “度量” 定义。分数的 “度量” 定义正是强调分数与自然数、小数一样都是数,同样遵循 “数源于数” 的规律。“度量” 定义视角下分数的教学会更简单、更具体、更系统。
    
     盛老师总结的这四个问题仿佛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分数,站在度量的角度去审视分数,很显然更本源、更符合数的一般发展顺序!
    沐树
    沐树4年前

    分数这一度量单位的产生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让孩子们切身的感受到分数这一单位的生活必要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盛老师体现出来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但在最后的课末总结的过程中,是否可以让其更加切实的感受呢?例如分数的历史

    小故事等等这样的实例为引导,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在生活中那些地方见过分数,让孩子们真正的体会数学与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卓炎
    卓炎4年前

    今天的分享让我们了解了分数的历史。实际上,当学生对知识的简单发展史和知识的本质有所了解时,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也会随之产生。个人非常赞同之前王萍萍老师说的,可以在教案中加入让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画去介绍分数的由来,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案最后,老师问学生你有什么收获时,如果学生能说出分数是由度量的需要产生的,或者和度量有关的回答,相信能更加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度量性概念的产生大都来源于某种比较任务,在任务解决中感受建立比较标准的必要性”。让我想到了盛老师在这节课中的一个游戏环节 —— 小魔术。露在外面的黄色小棒的二分之一和红色小棒的三分之一是一样长的,让学生猜一猜信封里面的部分哪种颜色的小棒长。学生根据分子分母的意义进行比较判断得出结论,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 “比”,产生了度量性概念,因此度量是因比较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度量。同时这样巧妙的设计也为以后学习分数比较奠定基础。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高日芳发表于2020-3-2010:1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064&ptid=126056)
    
    目标的制定老师找准了分数度量单位的重要性,通过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 ...

    建立计数单位的概念。度量教学的核心就是单位的构建。本节课教师从 1/2 开始,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花瓶,长方形的 1/2 虽然形状不同大小不同但都可以用 1/2 来表示逐步深化和构建分数单位,又结合 1 块月饼还能得到它的几分之一?长方形纸条涂出它的几分之一,以及长方形中有几个这样的几分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逐渐的体会用分数单位去量的过程。盛老师既重视分数分数单位的产生及发展的过程,也重视分数单位累加的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很好的建立和形成度量单位观念,值得我学习。

    惠明坤
    惠明坤4年前
    [兰菲儿发表于2020-3-3016: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581&ptid=126056)
    
    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度量性概念的产生大都来源于某种比较任务,在任务解决中感受建立比较标准的 ...

    盛老师设计变魔术这个环节,也是本节课的结尾部分,整个训练难度提升了一个层次,在学生较好理解了几个的度量单位以后,初步体验了几个度量单位的累加的结果,一方面对本课知识掌握是一个思路上的检验,感受今天学习的度量单位对整体 “1” 来说是个什么的角色,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生逆向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最终为后续的分数运算打下伏笔。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学习今天的分享资料想到一个小问题,数学书中《你知道吗?》这部分数学文化板块,可以做个小视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一些分数的历史背景,感知数学史的魅力,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以上仅是我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3014:0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543&ptid=126056)
    
    分数产生的本身源于分物中的度量需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同样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也先于其他国家,任何数 ...

    分数的起源与文化,令我们感到骄傲,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也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职责,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分数的起源与发展,为以后的分数学习,奠定兴趣基础,每每再提起抽象的分数学习,都会以一种积极饱满的心态去面对。在本课,哪个时机,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来讲述这段数学文化效果最佳,还需要我们细细琢磨。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分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并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非负整数),以后在度量和平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盛老师在导入本课时,还原了分数产生的情境,让孩子经历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李洋
    李洋4年前

    分数和负数一样,都是因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数不够用了,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在历史上,分数几乎与自然数一样古老。早在人类文化发明的初期,由于进行测量和均分的需要,所以人们引入并使用了分数。 可以把分数的来由通过课堂引入情景,或者作为课外小阅读出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和生活密不可分。

    秋晨
    秋晨4年前

    通过盛老师 “分一分” 这节课和相关资源学习,让我对分数的起源、“量” 的再认识,如何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后者。学生普遍具有一种探索、创造并取得成就的需要,当孩子们通过努力在某个方面取得那怕一点点成就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盛老师这节课恰恰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也很好达成了相关学习目标。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在本环节中,盛老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呈现学生身边的事物以引出数学知识,自然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感到自然亲切。无论度量单位的称谓如何,人们善于用 1 来表示一个度量单位,这是数学研究最为基本的概念。盛老师在不断追问中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表示方法,每一步设计都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质疑问难,从而自然引入分数度量单位,将刚接触的抽象问题变得似乎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6&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6:33 编辑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 ...

    "老师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用手指一指这个月饼的 1/2 在哪里?另一份呢?在这个月饼上可以找到几个 1/2 呢?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这个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从度量的角度认识 “分数” 的含义,有助于强调分数的单位,分数与自然数类似,是数单位的个数 “数” 出来的。

    吉吉
    吉吉4年前
    [惠明坤发表于2020-3-3017: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592&ptid=126056)
    
    盛老师设计变魔术这个环节,也是本节课的结尾部分,整个训练难度提升了一个层次,在学生较好理解了几个的 ...

    惠老师对这个环节的把握和解读正是我设计的初衷。魔术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分数单位的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再次感悟分数的度量属性。

    吉吉
    吉吉4年前
    [李洋发表于2020-3-3017:4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604&ptid=126056)
    
    分数和负数一样,都是因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数不够用了,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在历史上,分数几乎与自 ...

    对于分数的起源还是以数学文化的方式在课堂中呈现比较好的,正如李老师所说。放在课程的最后,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跟着微课的脚步追溯古人创造分数的过程,对本课内容是一个深化理解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铺垫的过程。

    繁星_Suus0
    繁星_Suus04年前

    分数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追寻数学知识产生本源的欲望,同时引起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兴趣。盛雪老师对于分数意义的挖掘特别深。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分数的产生,或者咨询家长,都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今日学习了《分数是谁发明的》文章,不禁让我想到了在教学数对一课时,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数对形成的过程,在最后得出结论的一刹那仿佛自己就是伟大的数学家笛卡尔。盛雪老师本节课何尝不是如此呢?三年级孩子虽小,但是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开动脑筋,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困惑,通过发现问题、动手操作等多种手段解决问题,得出二分之一,孩子亲身经历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发明创造的过程呀!在某个节点,加入一两句这样的赞赏和数学文化浸润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4年前

    盛雪老师紧扣本节课的核心,以 “平均分” 引入,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从而引入新课。 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亲身参与课堂的探索活动。如果学生能帮助学生对分数各部分的意义理解更深刻一些,想必这堂课会更精彩!

    孟杰
    孟杰4年前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提问,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沐树
    沐树4年前

    学生以前学的整数都是围绕计数单位、十进制、数位、位值等要素展开的,而一到分数,就脱离了这种认识数的模式,学生感受到这是一种全新的、与过去毫无联系的数。其实,这是人为割裂了分数与自然数及小数的关系。分数源于测量,是由于物体的量无法用整数表示而产生的,其实 质是一种新的计数单位。如果教师教学分数时只提 “数”,不提 “计数单位”,就容易导致分 数的学习与前面的学习脱钩。教师可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 “一”“十”“百” 等来计 量数量不足 1 的物体,发现这些 “标准量” 都太 大了,需要小一点的 “标准量”。小到什么程度 呢?比 “1” 小。这需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一个计数单位。

    在盛老师这节课中就很好的体现了分数与整数的联系,在引入环节由平均分月饼这个环节引入,很好的有整数平均过度到了分数这一度量单位,但在引入分数这一名称时候是否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想一想一半除了小数的表示方法外还有什么表示方法,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课题参与度,并相信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是否能更好的过度到分数呢?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纵观当前小学分数意义的教学以分数定义、商定义和比定义为主。而基伦的研究提出分数的五个构想,即部分 / 整体、比率、商、度量和运作。这一研究增加了 “度量” 这层意义,但在当前的分数教学中,以这一定义进行教学的极少。而盛雪老师则另辟蹊径,愿意尝试以全新的角度审视本课。她以 “度量” 为切入点,通过分饼得到 1/2、1/3、1/6 等 “分数单位”,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 “度量” 定义。盛老师在 “度量” 定义视角下进行分数的教学,其实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的设计没有割裂分数与自然数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它们其实都是数,只不过度量单位不一样而已,分数同样遵循 “数源于数” 的规律。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分数源于测量,是由于物体的量无法用整数表示产生,其实是一种新的计数单位。” 盛老师在导入新课时,让孩子感受到比 “1” 小的数。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让学生体会 “学习” 的过程,就是这样 “简单”。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从度量角度分析,本课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自然数具有相同意义,也就是用来表示量的。有些量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分数就是用来表示无法用自然数的量,是通过分割产生的度量数的单位,分数正是为了比较精确地测量这类可以分割的量而引入的。在认识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平均分和除法的学习经验,因此,从分月饼引入并以二分之一为中介是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和认知心理的。分数是一个过程性概念,虽直接源于生活,但本质不是一个自然概念,从 “一半” 到 “二分之一” 的产生过程是隐性的,此处盛老师能够巧妙引导,产生问题冲突,继而激发学生感受分数是平均分出来的。

    晓岚
    晓岚4年前

    这节课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使用便于他们理解的分月饼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分的意思。又通过让学生对图形的分,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思。从简到难,从浅入深,课程设计的非常好。

    杨智慧
    杨智慧4年前

    盛老师本节课在教学中分的过程中引出分数,让学生体验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吉吉
    吉吉4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3-3112:5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812&ptid=126056)
    
    从度量角度分析,本课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自然数具有相同意义,也就是用来表示量的。有些量可以用自然数来 ...

    对于一半的表示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你想怎样表示 “一半”?通过学生已有学习和生活经验的激活,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 “一半”,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导入分数知识的学习。

    吉吉
    吉吉4年前
    [晓岚发表于2020-3-3113:0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817&ptid=126056)
    
    这节课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使用便于他们理解的分月饼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分的意思 ...

    从生活中引入月饼,从月饼抽象出图形,通过” 对折 “找到圆形的 1/2,引导学生经历从” 生活 - 图形 - 分数 “的过程。引导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吉吉
    吉吉4年前
    [DLPL杨虹发表于2020-3-3111: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774&ptid=126056)
    
    纵观当前小学分数意义的教学以分数定义、商定义和比定义为主。而基伦的研究提出分数的五个构想,即部分 / 整 ...

    数学的本质是度量。度量不仅仅在 “图形与几何” 领域,同样,在 “数与代数” 中透度量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华应龙老师说:在分数的教学中,可以不讲 “整体 1”,但是对于分数单位的理解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可见分数的度量属性对于理解分数的的重要性。

    绣一颗温柔的心
    绣一颗温柔的心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学生边做边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直观易懂。

    Cindere_u110P
    Cindere_u110P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由生活中常见事物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让学习不会成为负担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平均分” 意味着公平,而认可 “公平” 是人的天性(杜威)。认识平均分不是学生的难点,学习分数时 “为什么要平均分” 倒是个难点。“为什么要平均分” 这个问题,教师在初步认识分数的教学中一般不强调。而盛老师恰到好处引入了不是平均的例子,并且追问:其中的一份还能用 1/2 表示吗?为什么不是平均分? 这样由测量引入分数,让学生从 “不平均分” 的角度直观地看到了平均分的价值:若不平均分,用哪一份作为测量的单位呢?即若不平均分,这个月饼的 1/2 就不唯一,由此,学生能够初步地直观感知 “平均分” 对分数概念的价值。

    李洋
    李洋4年前

    《》“度量” 定义视角下小学分数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 郑美玲

    李洋
    李洋4年前

    刚刚学习了郑老师的《度量定义视角下小学分数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文,文中指出真假分数的理解可以用分数加法的情景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让我受益匪浅,开拓了思路 —— 在真假分数的教学中也可以用几何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同时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通常情况下把分数的定义看成是四种。定义 1:分数是一个单位平均分之后的一份或者几份。在基伦的研究中也提出了分数的五个构想,其一是部分 / 整体。“度量” 指的是可以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盛雪老师这节课,把小学阶段最复杂的数 —— 分数,运用以上理论深入浅出地加以诠释。当单个的物体平均分之后,无法用以往的数字来表达,分数应运而生。与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 “一”“十”“百” 等可以相提并论,来计量物体的数量。从而完成新旧知识的转化,迅速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水到渠成。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学生认识数的过程,以及逐步理解 “一”“十”“百” 等这些计数单位的过程,其实也是建立 “单位” 意识的过程,包括解决问题中的单位名称,不同单位的数不能列式计算,也是计数的 “标准” 不一样,所以,“单位” 意识的渗透和明晰,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盛雪老师的这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 “月饼、花瓶、长方形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呢?” 这个问题,使学生逐步明晰 1/2 实质上是一个 “单位”,它具有不变性。

    秋晨
    秋晨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本课的情景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亲自体验在分月饼的情景中产生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发展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卓炎
    卓炎4年前

    《度量定义视角下小学分数教学的思考与建议》使我对分数的度量属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分数看成是 “单位的积累”,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而分数的单位量与整数,小数不同,它的 单位量是相对的 ,动态的。

    突然想到盛雪老师的这节课。在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 / 涂一涂,看能得到哪些分数时,如果能出现一个图形的同一部分,既能用 1/2 表示,也能用 1/4 表示。就能让学生体会观察的角度不同,同一部分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因此学生就知道在解释分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谁的几分之一。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 “最近发展区” 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 “实际发展水平” 向 “潜在发展水平” 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盛雪老师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 “一半” 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一个新的度量单位来表示所有事物的 “一半”, 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 在第二个环节中,盛雪老师积极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小组合作学习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dlkq999
    dlkq9994年前

    分数的 “度量” 定义正是强调分数与自然数、小数一样都是数,同样遵循 “数源于数” 的规律。盛雪老师的课中,学生与老师一起数一数,一个月饼中有几个 1/2,初步引导学生感悟度量单位。度量视角下的分数教学会更简单、更具体、更系统。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教学中,我们通常只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而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实质 “分数是度量分数单位累积的个数”,建立单位概念,培养单位意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数的知识的融会贯通。盛老师的课,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中感受,为什么不同物体的一半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因为它是一个度量单位,这样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分数。自己在日后分数教学中也会思考这些问题,谢谢分享!

    无所不能
    无所不能4年前

    教学中,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放手,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精讲多练,学以致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很到位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开课能联系生活实际。这种联系生活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最直接的途径,也是学生乐于参与的,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生活化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分数源于测量,是由于物体的量无法用整数表示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一种新的计数单位。从 “度量” 的角度考虑,可以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盛老师在这节课中让学生先从熟悉的月饼的二分之一入手,接着是花瓶、长方形的二分之一,虽然它们一半的形状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三年级学生学习分数,教学目标在于理解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而这节课中出现的这几个物品的二分之一,其实质就是在向学生渗透分数计数 “单位量” 的产生。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了二分之一的存在,这也是 “度量” 概念形成的过程,因此在 “度量” 定义视角下分数的教学会更简单、更具体、更系统。

    吕青
    吕青4年前

    平均分这一知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机会很多,但是还没有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要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从三年级的学生的经验出发,抓住儿童心理,实现学生的认识从 “感性 — 理性” 逐步抽象、逐步发展。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直观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盛老师先让学生看到整体,然后再去感受整体中的各部分。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二分之一呢?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践和交流中引导学生逐步明确二分之一的表示意义,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容易。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于晶双发表于2020-3-3114:1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842&ptid=126056)
    
    “平均分” 意味着公平,而认可 “公平” 是人的天性(杜威)。认识平均分不是学生的难点,学习分数时 “为什么 ...

    平均分是分数能作为度量单位的根本。因为平均分,才实现了单位的累加;也因为平均分,才让每一个分数单位更有意义。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勤劳的翅膀发表于2020-3-3115: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861&ptid=126056)
    
    通常情况下把分数的定义看成是四种。定义 1:分数是一个单位平均分之后的一份或者几份。在基伦的研究 ...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难在分数的定义多,学生容易混淆。分数有哪些定义呢?一般地,有以下四种。定义 1(分数定义):分数是一个单位平均分之后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定义 2 (商定义):分数是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定义 3(比定义):分数是 q 与 p 之比;定义 4(公理化定义): 有序的整数对(p, q),其中 p≠0。 
    
    显然这四个定义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这就意味着学好前一个定义会为下一个分数定义奠定基础。本节课是分数的起始课,从平均分的角度第一次认识分数,所以对于学生走进整个分数王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度量的角度出发,学习分数,显然是直击数学本质,更直接、更有效。
    惠明坤
    惠明坤4年前
    通过今天的学习材料,真的感觉到分数是小学阶段最难理解的数,学生以前学的整数都是围绕计算单位,十进制、数位等展开的,而一道了分数,就脱离了这种认识数的模式,学生感受到这时一种全新的,与过去毫无关心的数,其实分数的功能远远大过与自然数和小数,学生却意识不到,甚至到了高年级接触分数那么多年还是显得那么陌生,就如五,六年级的学生有时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除法,结果得出一个多位的小数甚至是无限小数也不愿意用个分数来表示结果,这点我想便是学生自己把分数和自然数及小数给分裂了。盛老师的课做为分数学习的起始课,通过现实某些量无法用整数表示,而引入分数,又通过多个任务驱使学生理解多个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分数,最后利用分数来解决魔术中的小问题,培养了学生深入理解分数,运用分数的意识。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920: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336&ptid=126056)
    
    问题与反思(一)               
    
    <br />
    
    
    
    <br />

    看了盛老师总结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真正地感觉到这些天,自己参与研究的价值与收获。同意盛老师的观点,学生第一次学习分数,分数学习又是学生今后学习的一个难点,那我们从度量的角度,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分数的本质就至关重要。让学生在课堂的操作体验活动中,建构度量性概念,在每一个情境中引导学生感悟分数单位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累加产生了分数,从各个维度丰富对度量性概念的共识,为学生的今后学习铺好路!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三年级学习分数时,教学目标在于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其实质是理解分数计数 “单位量” 的产生。分数的单位量与整数小数不同,分数的单位量是相对的、动态的,分母不同的分数单位量不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 1/2 的含义后又借助分长方形纸条活动来认识 1/3,1/4.1/5------ 继续体会分的份数不同,单位量也不同。教师将抽象的单位量的认识以具体的动手操作形式来引导学生认知理解。使学生对单位量的认知更深入了。

    孟凡晶
    孟凡晶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体验几分之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在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的同时,也逐步使学生养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只要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用分数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吉吉
    吉吉4年前
    [张延航发表于2020-3-3116:0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876&ptid=126056)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 “最近发展区” 是重 ...

    看到小张老师的回帖越来越精彩,对教学的理解、对分数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这就是教研的意义和老师们乐此不疲的原因吧。看着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你每天都在成长真心为你高兴,希望这次研讨能让你对数学教学有更清晰的认识。

    吉吉
    吉吉4年前
    [兰菲儿发表于2020-3-3117: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899&ptid=126056)
    
    分数源于测量,是由于物体的量无法用整数表示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一种新的计数单位。从 “度量” 的角度考虑, ...

    整数有计数单位,小数有单位,分数有单位,在数与代数领域里,数的产生是度量单位的累加,所以我们说数学的本质是度量,没有度量就没有数的产生。本课可以将整数的度量思想迁移到分数,通过类比,学习分数单位。

    沐夏
    沐夏4年前

    教学目标明确的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的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3119: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930&ptid=126056)
    
    看到小张老师的回帖越来越精彩,对教学的理解、对分数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这就是教研的意义和老师们乐此不 ...

    感谢盛雪老师的鼓励!能够参与如此优质的教学设计研讨,每天阅读大家的分享,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更给我打开了新的数学视角。在感受度量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逐步强化了理论学习。每天参与其中学习,收获满满,对我个人来说真的是一大步。盛雪老师不仅是优质课的分享者,对于职业发展道路上初为人师的我们更像是一盏明灯,任重道远,我会继续加油努力!

    紫玉冰_T9Y04
    紫玉冰_T9Y04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在课堂中,教师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通过涂一涂,折一折等实践活动,在思维活跃和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吉吉
    吉吉4年前
    [范薇发表于2020-3-3118: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908&ptid=126056)
    
    直观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盛老师先让学生看到整体,然后再去感受整体中的各部分。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二分 ...

    祝贺范老师刚刚录制了一节精彩的微课并通过市里的审批,这是作为数学教师生涯第一次在全市亮相真的很了不起。我想这种成长来自于你对学习的追求,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大家一起研究一节课,能抓住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为你的好学精神点赞。

    桃李芬_s8hhS
    桃李芬_s8hhS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教师能够从学生熟悉整数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一半 “入手,找准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从” 实际发展水平 “向” 潜在发展水平 “过渡,从而将抽象的分数意义简单化。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4年前

    盛雪老师本节课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以 “分月饼” 为主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发现、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5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9:17 编辑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 第二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 ...

    本节课盛老师引领学生经历 “用数表示物体数量” 的过程,了解分数也是一个数,是表示物体 “多” 和 “少” 的数。并在教学中没有急于向学生揭示分数的概念,而是不断引导学生经历 “怎么分” 与 “怎么表达” 的过程,并以学生已有的分物经验及生活中 “一半” 这样的表达作为知识生长点,从中生长出新的知识,即从整数的学习过渡到分数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水到渠成,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

    反思自己的教学,也给了我如下启发:在教学中找到分数” 概念” 与学生 “已有经验” 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使 “数学” 与 “经验” 无缝对接,并将新知作为旧知和今后所学知识的节点来看待,让新知始于旧知,长于未来。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盛雪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请同学根据分月饼、折纸等形式认识了分数,并初步了解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表示的是什么。体现了 “类比” 的思想。因为有了分的体验,学生也初步感知了分数是怎么得到的,那么在 “第(四)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可不可以这样设计:

    让孩子通过前面的学习,自己涂一涂,说一说,自己所涂的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

    在下面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习写分数时,可以把自己 “设计” 的分数再拿出来,写一写,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分数的意义。

    在孩子设计、书写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错误,或理解不对的地方,但老师有时候是希望孩子能够出现错误的,因为,往往正式因为 “错” 才能够求 “真”。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小学数学学习有两条主线,其一是数学知识,其二是数学思想,而后者是前者学习的基石,类比思想是数学思想中的一种,如何利用类比思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数学老师一直探究的课题,盛老师本节课就很自然地渗透类比的思想。开课通过学生熟悉的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导入新课,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从 “把 4 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伙伴”,再到 “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伙伴”,将学生已有的整数的度量经验自然地类比迁移到分数,让学生明确它们 “分” 的要求都是 “平均分”。这种导入环节运用类比迁移思想,激发调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旧知识迁移到新内容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本节课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很好的运用了类比方法开展教学。通过操作活动,学生不断认识了 1/2,1/3,1/4--- 教师引导学生类比这些分数的特点,学会很容易就发现分子 1 表示的是取了 1 份,而分母表示的是平均分成几份。这样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类比来实现,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通过自己类比发现,自

    己探索之后,不但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还有了知识点之间的架构联系。

    的能力。

    繁星_Suus0
    繁星_Suus04年前

    盛老师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分月饼”,引导学生认识几分之一,情境贯彻始终,后加上涂一涂分一分的环节,增加了学生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感受到 “分数的产生对于度量的意义”。在认识几分之几的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我在想,可不可以继续利用 “分月饼” 的情境,一家三口,平均分一块月饼,爸爸和妈妈一共分得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看谁能用分数表达出来。这样认识几分之几也许更自然一些。可能这样处理之后,对于学生看书自主学习的体现有所冲淡,但也许更能体现情境的统一性,有效性。在学生表达出三分之二之后,再让学生看书自学,不知这样做是否可以商榷。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在认识了二分之一之后,又认识了其他几个分数,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思想方法,是否可以继续延伸,让学生举例说一说想到的分数及表示的意义。但是有一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出现零分之几啊?如果出现了该怎样处理?如果没有出现又该不该讲一下呢?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熟悉的、已有的生活经验,那么学生学起来就有趣、易懂了。盛雪老师的课,从 “分月饼” 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激起学生兴趣,但同时又不局限于此,而是逐步打破学生已有经验,引发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强烈的认知愿望。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发挥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一开课,老师便抓住儿童心理,老师又利用了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 f 分月饼的事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故事对于这个年级的学生来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整个调动起来了。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充分感知 “分” 的过程。

    沐树
    沐树4年前

    《课程标准 (2011 版)》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数学推理是根据已知的判断得出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数学学习内容、教学环节、数学活动、知识应用都离不开数学推理,推理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标志,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推理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做到思之有源、推之有据、言之有理,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在本节课中盛老师,多处体现了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但在最开始的引入环节提出中秋节的时候是否可以进行一下推理培养,例如出示一首与中秋有关的古诗,让孩子猜一猜这是描写的什么节日,这个节日都有什么习俗,既能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也能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桃李芬_s8hhS
    桃李芬_s8hhS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818: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255&ptid=126056)
    
    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

    本课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相关思维导图,很好展示了关于分数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充分体现了 “一缸水” 的思想,教者心中装有全局,“部分” 相关的教学自然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秋晨
    秋晨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818: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255&ptid=126056)
    
    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

    本课相关知识点思维导图清晰、全面。能很好体现各相关知识点的关联性,对整体把握 “分数” 相关学习目标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也能看出盛老师研究教材之全面透彻,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看到盛老师昨天在对我发的帖子的回复中提到 “将整数的度量思想迁移到分数,通过类比,学习分数单位”。数学中有些知识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倘若在教学中,讲授新知识时联系旧知识,将新旧类比分析,将能让学生更加理解知识,同时也能突破难点,降低教学难度。三年级的孩子刚接触分数,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教学中结合学过的 “平均分” 的知识,让学生明确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学习新知识时联系旧知识,我想,这就是盛老师这节课中 “类比” 思想的一种体现吧。

    卓炎
    卓炎4年前

    类比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思想探究新知、构建知识网络、激发创新思维、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让我想到对于盛雪老师这节课,是否可以利用这一思想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在第三环节,应用知识拓展练习的小魔术之后,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校园、生活中的常见素材(如:奔驰车标、意大利国旗、伏羲八卦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哪些分数。再举一些不能用分数表示的素材,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张丹教授曾指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应关注两个基本维度和四个具体方面,在 “比的维度 “和 “数的维度” 两个基本维度之下,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完成对分数丰富性的认识,即比率,度量,运作和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学生对分数意义丰富性认识的建构。本节课盛雪老师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中发现分数蕴含的丰富内容,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从度量的角度感悟分数,拓展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真正体现出分数单位的价值及分数的度量意义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3121: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983&ptid=126056)
    
    祝贺范老师刚刚录制了一节精彩的微课并通过市里的审批,这是作为数学教师生涯第一次在全市亮相真的很了不 ...

    谢谢盛老师鼓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正,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感谢老师们能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进行交流分享,真的很受益,每天都有新收获!

    dlkq999
    dlkq9994年前

    作为数学老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类比就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式,特别是在探索新知时,类比之前学习的知识对新知进行探索,可发现新旧只是之间的联系,可以将一个个知识点连成线,线交织成网,那么在学生头脑中呈现的就不再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个知识网,这样的学习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引入分数、数一数有几个 1/2,其实也是类比整数,将分数作为度量的工具,让学生从度量的角度理解分数。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如果能够把新知识和新问题与已有的相类似的知识进行类比,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正迁移。本节课由整数的平均分过渡到单位 1 的平均分,激发兴趣,引发认知冲突,也使分数知识和旧知有了前后统一和新旧整合。

    李洋
    李洋4年前

    通过类比的方法将分数和除法建立起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间的关联,更好的内化吸收知识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在学生折一折,画一画的过程中,盛老师及时关注学情,即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掌握程度,以 “学生发展为中心” 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二分之一到几分之一的迁移学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继续强调渗透平均分这个概念,以此让学生对分数有了更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吉吉
    吉吉4年前
    [dlkq999发表于2020-4-118:1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249&ptid=126056)
    
    作为数学老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类比就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式 ...

    类比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需要从自然数的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类比迁移,学习分数的知识,对分数单位的度量属性,也可以通过自然数的计数单位的经验迁移过来。运用类比法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吉吉
    吉吉4年前
    [繁星_Suus0发表于2020-4-113: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131&ptid=126056)
    
    盛老师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分月饼”,引导学生认识几分之一,情境贯彻始终,后加上涂一涂分一分的环节,增 ...

    这是一个建立在教材基础上又结合生活实际的想法,特别好。其实 1/2 和 1/3 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过程是一样的,我想教材设计初衷是想通过 “一半” 这个概念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已经学过用 0.5 这个小数表示一半,1/2 这个分数则是另一种表示一半的方法。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焦-N次_JMRMb发表于2020-3-2807: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5949&ptid=126056)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盛雪老师给学生搭建了这个 “突破” 过程的平台。通过分月饼的过程,让学 ...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东西,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盛老师在课堂上多次让学生直观操作能够刺激学生对分数的感官认知,手脑结合,并验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下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吉吉
    吉吉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4-114:3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156&ptid=126056)
    
    《课程标准 (2011 版)》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 ...

    在情景导入部分,在传统佳节中引入国学经典真是非常好的想法。推理的思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其思维过程是以 " 联想 “为前提,以” 相似 “为向导,以提出” 猜想 “为使命,以发现” 新规律 “为目的。关注学生的逻辑推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齐承妈妈发表于2020-4-110: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074&ptid=126056)
    
    盛雪老师本节课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 ...

    是的,非常赞同您的说法,盛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本位的思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课堂的主导,学习内容为课堂是主线,看似淡化了教师课堂的作用,实则更考验的是教师背后的付出和努力,是我们学习的方向!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春日细雨发表于2020-4-111:4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093&ptid=126056)
    
    盛雪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请同学根据分月饼、折纸等形式认识了分数,并初步了解了分数的分子和分 ...

    高老师非常重视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反馈,课堂上学生的 “错误” 有时显得更可贵,点赞!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6&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6:33 编辑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 ...

    分数概念的学习对于学生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儿童从具体运算水平向形式运算水平过渡。但分数概念由于本身的抽象性,却一直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所在。研究表明分数建构的起点源于生活中分割与计数的日常经验,本课中盛老师导入环节就是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研究结果,从分月饼这一日常生活情境入手,充分利用教具以及学生动手实践,帮助学生构建分数概念。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盛老师的课让我感悟到:书上的数学概念是平面的,现实却是丰富多彩的,照本宣科,简单学习自然无法让这些数学概念成为孩子们数学知识的坚固基石。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书本知识变得多维、立体,让孩子们的感觉和思维同步,相信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吉吉
    吉吉4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4-210: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449&ptid=126056)
    
    分数概念的学习对于学生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儿童从具体运算水平向形式运算水平过渡。但分数概念 ...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作为教材的实施者 —— 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则是是我们一直追求并乐此不疲的。我想这是建立在我们对课表有清晰的理解,明晰自己的教学目标,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自己的思想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便可以创造与时俱进的崭新课堂,我想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吉吉
    吉吉4年前
    [李洋发表于2020-4-118: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268&ptid=126056)
    
    通过类比的方法将分数和除法建立起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间的关联,更好的内化吸收知识 ...

    是的,将分数与除法,分数与自然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使已有学习经验类比迁移到本节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度量性概念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分数用来表示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同属于有理数,具有数的度量属性,同时任何一个分数都可以改写成一个除法算式,分数又可以表示除法运算,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分数的定义中找到答案。对于三年级的分数初步认识更需要把握教学的尺度,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1 编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 ...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而且学生建立起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需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实际生活,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逐步理解分数意义。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在网上看了俞正强老师的这节课,他认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难就难在分数表示的量和分率同时呈现给学生,学生易混淆。他认为解决之道可以让学生先深刻经历关于量的分数的认识,谂熟之后再经历关于分率的分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比较两个认识的差别。我觉得这也为我们认识分数打开了另一扇窗。对于分数的认识也可谓是百家争鸣,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收获非常大。

    杨晶岩
    杨晶岩4年前

    度量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量,对小学生来说,实际操作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并形成度量概念,盛老师设计的 “分一分”“折一折” 等动手操作环节,恰好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儿童在接受分数教育之前,就具备了有关的个人日常经验 —— 分割和计数。如分披萨的实验,儿童会根据分享的人数来确定披萨分割的份数,再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分配。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儿童将一个整体等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并将每个部分看做 “1”,这样把分数问题转化为整数问题。由此看来课前导入分月饼的环节的创设就是基于孩子们的分割和计数的生活经验,从平均分 4 块到平均分 1 块学生都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但 “半块” 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矛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中认识到当我们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时,我们可以用分数 1/2 来表示,学生体验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分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生对数概念认识的一次扩展,不管在数的意义上、读写方法上还是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以前的整数是单位 1 的叠加,而分数是把单位 1 均分,对学生来说是对数认识的飞跃。而概念的建立基本依赖于与直观图形之间建立的联系,盛雪老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首次接触分数的这节课重视数形结合,从现实中的 “半个月饼” 实物引出 “半个圆形图”,最后抽象得出分数,让学生经历了 “形象 — 表象 — 抽象” 的过程,初步感知了分数产生的意义。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今天,在学习资料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 “动作 — 效果关系反省抽象理论。” 动作是数学概念建构的起点,而反省抽象是儿童数学构建的主要机制。盛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很好地利用了孩子的这一认知规律,先通过在同一活动中把不同的物体平均分成 2 分,得到分数 —— 二分之一,然后再通过活动把对分数的认知范围扩大。进而学习分数的意义。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分数” 概念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困难环节,如何让学生从度量的角度,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盛老师首先做了详细的学情分析,她从知识基础、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以及学情预测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和预测了学生学习分数概念建构的起点,基于此,教学环节的设计才能有的放矢,提升课堂效率。

    教学设计中,盛老师将数学新知和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有机的统一,首先,学习之初(情境导入),依靠整数度量经验自然过渡到分数;学习之中(学习几分之一),基于已有的平均分经验,强化分数中的核心内涵,引导学生感悟度量单位。总之,盛教师时刻从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角度,构建学生的经验体系,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明确,学生并非一张白纸走入课堂,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经验,是课堂教学之前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如何提升经验、拓展经验、沉淀经验,并不断地丰富经验的内涵和本质,是我们的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沐树
    沐树4年前

    学生在掌握整数的基础上学习分数.虽然同称为 “数” ,但整数概念与分数概念之间具有 许多差异:整数使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而分数符号包括两个数字和一个分数线,看上去更像一个算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强调整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孩子们知

    道分数与整数是一样的。

    在盛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从导入开始就帮助孩子将整数与分数联系在了一起,让孩子们知道分数是为了解决物体平均分后不能用整数

    表示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但在第四环节小组合作过程中,是否可以再次将这一关系特殊强调一下,以防产生歧义。

    于超
    于超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920: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336&ptid=126056)
    
    问题与反思(一)               
    
    <br />
    
    
    
    <br />

    反思中,很难得看到 “度量意识” 的提及,不是方法,而是意识,是从思维层面对学生学习提出要求,既然要培养意识,只有大量的学习操作才能实现内化,实现自主、自觉地从度量角度思考问题的倾向。

    吉吉
    吉吉4年前
    [DLPL杨虹发表于2020-4-215: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542&ptid=126056)
    
    “分数” 概念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困难环节,如何让学生从度量的角度,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 ...

    杨老师反复强调 “经验”,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助推数学思考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有的学习都是基于前人经验基础上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使所学知识形成网络、建构体系,才能触类旁通,启发思考,这不仅是解决日常生活中大量问题的基础,更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有力工具。

    卓炎
    卓炎4年前

    分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都是数,可以留个问题请孩子们课后思考:既然有了整数,为什么还要有分数呢?如果没有分数,行不行呢?

    吉吉
    吉吉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4-216: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549&ptid=126056)
    
    学生在掌握整数的基础上学习分数.虽然同称为 “ 数” ,但整数概念与分数概念之间具有 许多差异:整数使用 ...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整数与分数之间既有联系也有不同,教学时准确把握知识的生长点,及时对概念进行比较区分是非常必要的,本节课的最后想增加一个微课环节,展示分数的产生,既渗透数学文化,也将再次引导学生经历从整数到分数的过程。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分数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本节课老师通过设计分月饼情境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活动切入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体系,有效突破重难点。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分数概念的学习对于儿童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概念的建立在孩子们学习分数之前,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日常生活经验。在学习材料中看到的匹萨分割这个案例,孩子们将一个整体等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并将每个部分都看作一个 “1” ,通过分割和计数操作,就可以在原有整数知识基础上初步理解分数概念。这是

    儿童理解分数概念的重要个人经验基础。所以在盛老师的这节课中,通过分月饼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割,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理解分数的概念。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这节课上,盛雪老师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认识分数,并充分应用直观教学,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使学生在各种活动和感知中理解分数的意义,从而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dlkq999
    dlkq9994年前

    学生在真正学习分数概念之前,其实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经验,学者认为这些经验其实才是学生建构分数概念的起点。在教学设计时,如何能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经验,自然的引入分数,是值得思考的。本节课盛雪老师的导入部分的情境就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也是学生都经历过的事情,很好的利用了学生已有经验引入分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于超发表于2020-4-216:1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551&ptid=126056)
    
    反思中,很难得看到 “度量意识” 的提及,不是方法,而是意识,是从思维层面对学生学习提出要求,既然要培 ...

    学生对整数的学习更多的源自生活实际,仿佛是到了一定年龄水到渠成,但是对于分数的掌握却显得没那么轻松,很多学生甚至会割裂分数与整数的内在关系。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 “度量意识”,那么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它们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很容易的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合。

    李洋
    李洋4年前
    吉吉 发表于 2020-3-21 20:52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6:33 编辑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 ...

    利用折一折的方法,通过几何直观引导学生进行分割体验,不仅符合婴幼儿时期基于倍比法则进行分割的体验,还可以发展学生对于相对量

    的精确认识能力。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兰菲儿发表于2020-4-216: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570&ptid=126056)
    
    分数概念的学习对于儿童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概念的建立在孩子们学习分数之前,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 ...

    情境是学生兴趣的关键,分月饼的生活情境,贴近于学生生活,同时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特别好,那整节课是不是也可以在 “分” 的引领下,创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呢。在接下来的反复磨课中,盛老师在修改教学设计时,不是不可以把对学生的预设及对学生的评价也加上。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4年前

    因孩子刚接触分数,加上分数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时,盛雪老师没有单纯讲解知识,而是创设一些适合孩子的情境,给孩子提供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如通过折纸、涂颜色等活动,引导他们理解分数的含义。

    繁星_Suus0
    繁星_Suus04年前

    盛雪老师非常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来看,分数的数字符号形式非常简洁地表示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高年级学习百分数的时候,让学生说出 “一件衣服羊毛含量 80%,80%表示什么?” 羊毛含量 80%就是一种数学符号化思想的是体现。本节课,如果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 3 份,笑笑吃了其中的 2 份,你能用一个数简洁地表达笑笑吃了多少吗?” 学生说出 “笑笑吃了月饼的 2/3”,这时候,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一个简洁的分数就能表达出一个较复杂的的平均分和取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分数表达的简洁性。然后让学生说出,“涂出一张纸的 1/4 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叙述操作过程,就能更加进一步地感受分数这种数学符号表达的简洁性、必要性、有效性。这也是数学符号化思想的渗透。感谢盛雪老师的分享。

    秋晨
    秋晨4年前

    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教学过程渗透并运用了多种数学思想,比如由实物分一分过程中逐渐让学生内化的符合意识、转化思想,再比如经历 “分一分” 过程之后,运用的归纳思想;低年级知识看似简单,实则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数学的思想渗透难度更大,盛老师这节课则运用的较为灵活、顺畅!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研究一般性问题之前,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归纳思想。

    归纳思想在盛老师的教学中多处体现了,在最后的课末总结的环节中,是否可以将归纳实现与发散思维进行一下融合运用,让孩子不只是简单的对

    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而是主动的进行思考,让课末总结更加有收获性。

    徐聪_dHjoJ
    徐聪_dHjoJ4年前

    引导学生从操作入手,使其通过操作和观察,把对知识的思考和穴居的操作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初步建立分数概念。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结合今天的分享内容,盛老师的课让我想到了数形结合思想。老师引导学生理解 1/2、1/4 时,让学生利用圆形纸片、长方形、花瓶形状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进行平均分,说一说 1/2、1/4 的意义,从而真正理解其意义。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形不离,抽象的数学概念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

    卓炎
    卓炎4年前

    盛雪老师这节课当学生经历了将一块月饼平均分成 2 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 1/2 表示;将一个圆形平均分成 2 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 1/2 表示的时候,学生就理解了只要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2 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 1/2 表示;进而也就理解了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归纳思想应用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数学化的过程。

    李洋
    李洋4年前
    吉吉 发表于 2020-3-21 20:58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盛老师的《分一分》一课,通过动手操作,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用符号化的语言来描述数学的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符号思想是将复杂的文字叙述用简洁明了的字母公式表示出来,便于记忆,便于运用。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 “形” 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 “形” 的。盛老师能够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是非常难得的。本课中观看分月饼广告这一环节,盛老师引导学生从 “平均分” 和 “非平均分” 这两种情况下讨论,其实这一过程就是分类讨论思想的学习过程。数学思想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过程。通过近期的学习,让我感悟到,教学中关于数学思想的部分要循序渐进,反复训练。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本节课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体现了归纳思想。通过分月饼活动,分长方形纸条等活动,学生不断认 1/2,1/3,1/4--- 教师引导学生这些分数的特点,学会很容易就发现分子 1 表示的是取了 1 份,而分母表示的是平均分成几份。这样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现了归纳的数学思想。学生通过自己发现,自己探索之后,不但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还有了知识点之间的架构联系。

    卓炎
    卓炎4年前

    今天看了史宁中先生主编的《学科教学核心问题研讨》中写 “如何认识分数”,想和大家们一起分享:我们虽然可以把分数看成除法运算的一种表示,但分数本身是数而不是运算。分数有两个现实背景:一个是表达整体与等分的关系,一个是整比例关系。

    整体与等分关系,问题的关键是对整体的等分:把整体看作 1,通过等分得到分数单位。如:1/5 是分数单位,2/5 表示 2 个分数单位。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意味着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这样就比较容易比较大小和进行加减运算。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意味着它们的分数单位不相同,因此必须对两个分数的原有分数单位进一步等分,使得两个分数能够在相同的分数单位上进行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运算。 分数是一种无量纲的数,也就是说无论是一块小月饼还是一个大蛋糕,如果分成 5 份的话,那么每一份都是 1/5,这与整体本身的大小无关。正因为如此,现实生活中一些看来无法比较的事情用分数就可以进行比较了。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分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盛老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结合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因素,让学生通过进行大量图形的动手操作,即分饼、折纸、涂色等活动将分数转化为几何图形,最终抽象出分数的意义。这样的设计实现了数到形,形到数的转化。数形结合思想也为下一步继续学习多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以及分数的计算都奠定基础。

    吉吉
    吉吉4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4-315: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807&ptid=126056)
    
    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 “形” 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 ...

    最近在做学生的前测分析,想从数学思想方面找到一些好的建议,数形结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在分数认识起始课,更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形去理解 “数”。1/2 是通过圆形的一半抽象出来的,在对折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平均分、分两份、取一份。

    吉吉
    吉吉4年前
    [卓炎发表于2020-4-316:0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814&ptid=126056)
    
    今天看了史宁中先生主编的《学科教学核心问题研讨》中写 “如何认识分数”,想和大家们一起分享:我们虽然 ...

    是这样的,《分一分(一)》是要引导学生从数的角度去认识理解分数,它表示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要是把整体 1 等分,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部分量。也正因如此,可以将自然数的学习类比迁移过来,为分数的学习奠定基石。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繁星_Suus0发表于2020-4-309:0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704&ptid=126056)
    
    盛雪老师非常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来看,分数的数字符号形式非常简洁地表示出两个量 ...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数学思想的渗透又不像知识那样直接明了,她需要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wx_HV8gy8Q9发表于2020-4-313: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778&ptid=126056)
    
    结合今天的分享内容,盛老师的课让我想到了数形结合思想。老师引导学生理解 1/2、1/4 时,让学生利用圆形纸片 ...

    数形结合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把直观的图形用简洁的数学符号化语言表达,又可以把不宜理解的数学符号化语言通过图形直观的反应,二者相互辅助,共筑学生的数学王国!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数学知识本身非常重要,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盛老师这节课中,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 1/2,让学生利用圆形纸折一折,涂一涂,我认为这也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形不离,抽象的数学概念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兰菲儿发表于2020-4-116: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188&ptid=126056)
    
    看到盛老师昨天在对我发的帖子的回复中提到 “将整数的度量思想迁移到分数,通过类比,学习分数单位”。数学 ...

    “类比” 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像这位老师所说,本节课中盛雪老师运用类比的方法联系新旧知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 “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一切学习都是凭借已有经验同化、顺应、迁移、加工来获得知识。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探明学生赖以建构新知的已有相关知识经验。学生们在正式接触分数以前,已经会运用 “一半”“0.5” 来表示,只是还不曾提升到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其次,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生接触过简单的分数,学生对分数并不陌生。在激活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揭示用一种新的表示方法表示一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在这节课中,老师注重鼓励学生思考倾听学生发言,赞美学生创造,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思考交流、畅所欲言,唤起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数学上的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从而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

    盛雪老师正是运用孩子通过分月饼、折纸等活动中相同的地方 “平均分成 2 份。” 让知识与知识间建立联系,从而获得新知。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在这些天的学习中,我们都知道了分数是在实际度量和均分中产生的。数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中国数学史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已经开始重视让学生了解、欣赏数学史,在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这一课中,中国数学史中的一些思想、做法和应用十分值得孩子们去学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数学的来龙去脉,体验数学的思想过程,既要为中国古人的创造而喝彩,也要让自己体验创造的乐趣。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4年前

    本课教学设计 “玩中学 —— 学中做 —— 做中得 —— 乐中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学习方法。盛雪老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孟凡晶
    孟凡晶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老师的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统一,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理解更加深刻。

    孟杰
    孟杰4年前

    分数认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本节课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繁星_Suus0
    繁星_Suus04年前

    本帖最后由 繁星_Suus0 于 2020-4-7 11:44 编辑


    因为本节课是分数认识的起始课,所以盛雪老师特别注重对于分数单位 “几分之一” 的认识,这也是以新的度量单位的认识为基础的考量。因为有了牢固的几分之一的认识,所以学生也能够自然地认识了几分之几。对于几分之几意义的表达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操作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可以适时追问,比如 “你得到的三分之二,里面有几个一份?就是有几个三分之一?” 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过程胜于任何更多的非操作性的语言表达。当然,动手操作和数学语言的表达一定要相结合。为盛雪老师 “数形结合动手操作” 的教学理念点赞。

    梅妍
    梅妍4年前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本节课盛雪老师通过引导孩子 “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 等操作活动,通过测量激活学生的度量经验,使学生体会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卓炎
    卓炎4年前

    分一分(一)是分数认识的起始课。盛雪老师从度量角度入手,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使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

    郑维
    郑维4年前

    本节课体现了教学做合一。孩子在中学,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样更能帮助孩子自己去理解本节课知识点。

    沐树
    沐树4年前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

    在盛老师的这节课中,就很好的体现了分数是由整数演化过来的,以及分数是如何用于描述实际物体的。

    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数学的整体性,以及是如何发展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创新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盛老师设计了多种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如在认识 1/2 时,盛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同学这个分数单位的意义,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分数单位的意义,从而体会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绣一颗温柔的心
    绣一颗温柔的心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教学时,从学生的数学实际出发,由学生熟悉的 “一半” 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一个新的数来来表示所有事物的 “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度量就是用统一的单位去测量。本节课分一分(一)是分数的认识,属于抽象度量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着力于数感的培养。教材呈现的是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意义,可否在练习部分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 体现出抽象度量对孩子数感的培养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增加运用分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DLPL杨虹发表于2020-4-713: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8809&ptid=12605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 ...

    “教学生学” 是我们教师毕生的追求!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度量就是用统一的单位去测量。分一分(一)是分数的认识,属于抽象度量,着力于数感的培养。分数的度量就是指这个分数包含多少个分数单位。北师大版教材在本节课重在演绎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否在课后练习时,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添加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简单的现象。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体现度量的价值。使课堂容量更加厚重。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麻省理工学的认科学家 StevenPinker 说 :“ 数是每个人最早的玩具,在婴儿的大脑里天生就有简单的算术能力 。简单计数 、大于 、小于、简单的算术和几何等数学概念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数学是我们天生就具有的能力 。” 数的概念是儿童应具的重要数学知识之一 ,它的重要性是被数学教育界所认同的 。而分数自身就 是数的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分数也是连接整数和小数之间的纽带 ,对初中阶段的有理数和分式学习也起着铺垫作用 。小学分数是数学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它不仅是数学思维真正进入学生脑海的地方,而且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真正困难的起点 ,分数的教学也随之变得困难。因此 ,非常有必要 对分数学习进行详细地研究 。作为起始课更是意义重大,从度量的视角重新审视分数,无论是从知识层面还是数学思想方法层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沐夏
    沐夏4年前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关注点放在了课堂上,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对学生来说,分数度量性的掌握依靠的是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本节课盛老师正是以此激活学生经验,丰富了分数度量性的感性体验。课中,盛老师设计了将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这一环节,学生都回答说要每人半个,那么半个怎么表示呢?“一半” 的表达以及小数 “0.5” 表示法都是孩子们固有的经验,此时盛老师顺势引入分数概念,并继续强化对于分数 1/2 的认识。学生非常自然的进入新知学习环节,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了与分数有关的感性体验。
    
    今日研读盛老师的课,给了我如下启发:关于概念性教学,特别是有共性的概念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概念是抽象的,需要我们教师巧妙的创设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经验,强化应用,降低概念的抽象性,从而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表象,建构完整知识体系。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度量的核心要素是度量单位和度量值。因此,从度量角度教学分数,关键是建立 “分数单位” 和 “数出分数单位的个数”。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度量活动,体会到当 “1” 不能测量时,需要更小的单位去度量,于是想办法创造出更小的度量单位,也就是分数单位。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9 编辑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28. 师 ...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本节课,盛雪老师设计了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操作活动,通过操作活动激活学生的度量经验,使学生体会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认识分数的意义。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今天学习了《把握度量本质,拓展分数意义》,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培养学生的量感也要从不断的度量经验中产生。盛老师设计的小魔术环节,当学生猜哪根小棒长的时候,一定在拿露出外面的小棒度量。比如,红色的小棒露出的 1/3,用这一个分数单位去想像,信封里面还有 2 个这么长的长度。这里也体现了度量的价值。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本节课 教学中结合分月饼活动,让学生在逐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分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就需要产生一种新的数来度量结果,因此在认知冲突中体会分数这个度量单位的产生。

    WXL_xO9r4
    WXL_xO9r4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教师能够从小学数学整体出发,整合教材的内容,深刻分析学情。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对我的教学有所启发。应该从整体出发。

    吕青
    吕青4年前

    老师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生成点出发,由浅入深,将新授知识自然地渗透给孩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

    李洋
    李洋4年前
    吉吉 发表于 2020-3-21 20:58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盛老师的这节课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索、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度量中感受分数,理解分数。

    惠明坤
    惠明坤4年前

    文章中提到分数的度量可以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加,但教师大多关注的的分数单位的意义以及分辨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忽略了分数单位的价值和度量的意义。在我理解就是教师过多关注了是怎样形成的和一个分数是由怎样的分数单位组成的,侧重了结果,而更应该侧重于为什么要产生这样的分数单位,这样的分数单位能解决怎样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度量的实际应用价值就被展现出来了。

    Cindere_u110P
    Cindere_u110P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课程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知识由难变简单,由抽象变具体

    吉吉
    吉吉4年前
    [鱼儿_SmP4b发表于2020-4-716:4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8874&ptid=126056)
    
    今天学习了《把握度量本质,拓展分数意义》,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培养学生的量感也要从不断的度量经 ...

    度量的本质是指度量的对象包含多少个单位。最后的魔术题,旨在引导学生再次经历度量单位在理解分数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学生通过猜测遮挡部分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从而比较小棒的长度。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分数是在分物、度量和计算中产生的。盛老师这节课作为学习分数的起始课,通过分月饼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分数,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形成度量的概念。因为在北师大版教材的 “分数的再认识(二)” 则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阐明分数的意义,因此初次接触分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度量的概念,高年级学习分数再认识的时候,通过测量激活学生的度量经验,使学生体会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吉吉
    吉吉4年前
    [惠明坤发表于2020-4-718: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8901&ptid=126056)
    
    文章中提到分数的度量可以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加,但教师大多关注的的分数单位的意义以及分辨一个分数的分数 ...

    华应龙老师曾经说过,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老师可以不讲 “整体 1”,但是对于分数单位的理解怎么强盗都不过分。足见在分数中引领学生感悟度量的意义,形成度量思想的重要性。

    吉吉
    吉吉4年前
    [兰菲儿发表于2020-4-718:5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8908&ptid=126056)
    
    分数是在分物、度量和计算中产生的。盛老师这节课作为学习分数的起始课,通过分月饼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

    五年级 “分数的再认识” 中对于 “度量单位” 有系统的学习,教材中是通过不同的分数单位度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充分感受分数单位的度量属性。如果在学生初次接触分数时没有建立清晰的度量思想,对于后续的学习理解起来会造成很大的阻碍。

    吉吉
    吉吉4年前
    [张延航发表于2020-4-318: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7859&ptid=126056)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 “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一切学习都是凭借已有经验同化、顺应、迁移、加工来获得知识 ...

    小张老师的认识真的太深刻了,知识的迁移和建构是一种数学能力的体现,学习之初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情境导入” 部分将学生从整数引入分数,激活 “平均分”,用 0.5 表示一半,都是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迁移类比,引导学生在数的王国中感悟分数产生的意义。

    吉吉
    吉吉4年前
    [勤劳的翅膀发表于2020-4-714: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8832&ptid=126056)
    
    度量就是用统一的单位去测量。分一分(一)是分数的认识,属于抽象度量,着力于数感的培养。分数的度量就是 ...

    数学源于生活,在本课的最后引导学生用分数去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一个特别好的提议,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深化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 分数是在分物、度量和计算中产生的。盛老师在授课时遵循这一规律,让学生在分物活动中发现 “分数”,了解分数。如果在练习中能够再继续分,是不是能够更加理解分数的意义呢?

    如:认识分数后,让学生把月饼平均分成 3 块、4 块、5 块等,取其中的一块,学生既能了解分的过程,又能够从感官上体会,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张琳
    张琳4年前

    在认识整数时,我国采用个、十、百、千、万等计数单位,都是十进制。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 今天我们是将 “一” 分成更小的单位去度量,如用 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 这样的分数单位去度量。因此,分数单位是计数单位的一个拓展、一个延伸。

    无所不能
    无所不能4年前

    通过练习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的选择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4-8 09:08 编辑


    学生学情分析

                                            11275

    图片:

    屏幕截图(70).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4-8 08:36 编辑


    1. 了解学生是否会使用分数表示数量。

    11276


    1. 了解学生对分数单位的理解情况。

    11278


    1. 了解学生是否已经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和读法 。

    11280


    图片:

    lADPDgtYsixo6QXNAQ3NAxo_794_269.jpg_720x720q90g.jpg lADPDh0cK2RJaQnNAQvNAuo_746_267.jpg_720x720q90g.jpg lADPDh0cK2RJaQvNAeDNAnQ_628_480.jpg_720x720q90g.jp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4-8 08:48 编辑


    部分学生课前测情况展示

    112841128311282


    图片:

    4f5b13f2cb563ca82fc6ad81f485264.jpg 7cdd88b03776f573117e75c41aa82c2.jpg 0514696dc1daf3e2e76764067d8dc27.jp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4-8 08:58 编辑


    112871128611285

    图片:

    0ed4eb8e9e7d0c66e10e4d85f1b71eb.jpg 0514696dc1daf3e2e76764067d8dc27.jpg baee45e30489e84943748fc5afe5a26.jp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4-8 09:10 编辑


    学前测数据分析


                11288

    图片:

    屏幕截图(81).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5-11 16:26 编辑


                                                         《分一分(一)》中所体现的主要的数学思想分析
    
                                                               11414

    图片:

    屏幕截图(115).png

    桃李芬_s8hhS
    桃李芬_s8hhS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为下面的合作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追问及时高效,化难为易,结合生活实例很好分散了本课难点。

    李梅
    李梅4年前

    度量作为度量生活中事物的手段,应该让孩子们感受到分数作为度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盛老师从分月饼入手,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分数产生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基于这一理念,盛老师对本班学生做了 “分一分” 的前测。通过前测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真实认知状况、知识经验,提高教学预设的实效性,有的放矢地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23&ptid=126056)
    
    学前测数据分析

    基于前测第三题,学生已经对分数各部分名称有所掌握,所以建议在此处将分数的起源和发展这部分知识以微课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尤其重视分数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发展,同时将中外分数各部分名称进行对比,感受各国对分数理解的侧重点的异同。

    秋晨
    秋晨4年前

    进行 “前测” 分析,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审慎的看待 “前测”,关注影响 “前测” 的多方面因素,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本课” 前测 “设置层次分明,目标明确,若能从多维度进行” 前测 “是否能更好一些。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23&ptid=126056)
    
    学前测数据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从这一说法来看,了解学生原有情况并能够站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盛老师精心设计,并围绕教学内容 “分一分”,安排了教学前测。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清晰的凸显出学生学习的起点以及问题所在,从学前测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储备了关于分数的知识,并能够想到利用分数表达事物的一半,或者 1/3。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可以适当从度量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单位意义。

    今日研读感悟:合理设计教学前测,可以充分了解学情,找到最近发展区,以便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23&ptid=126056)
    
    学前测数据分析

    课前测试能够很好地为教师提供准确的学生学习信息。盛雪老师精心设计的三道题目,分别从学生已有的分数生活经验、对分数单位的理解以及对分数各部分名称三个方面进行测试,对教学设计更能合理设计,突出重难点。也许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分数,体会分数产生的过程,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非常重要。

    梅妍
    梅妍4年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基于这一理念,盛雪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前测。这可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尽可能的做好课堂预设,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为处理生成性的问题做好准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盛老师设计的前测能较好反映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并呈现学生再认知、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通过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多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可否再设置一道开放性试题,例如:关于分数你还知道什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对学生前置学习的一种促进,教师更全面了解到学情?

    卓炎
    卓炎4年前

    盛老师设计的学前测试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分别是:用分数表示数量;分数单位的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法。感觉缺少对学生分数度量属性 / 度量概念方面的测试。如果加一道题,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1/4 表示的含义,不知道是否合适?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作为老师,我也是看了盛老师的课堂前测才知道,哦原来学生对知识点有这样的了解。课堂前测可以帮老师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本课,通过前测我们了解到学生能够从除法意义的角度理解分数,所以我们可以从度量单位的角度下功夫,揭示分数的本质。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盛老师精心设计的前测,让我们知道了,学生对于分数并不是一无所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更好地把握学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前测的第二小题和第一小题有点重复,是不是可以拓展一下第三小题,你是怎么理解 1/6 的呢?这样可以从度量的角度看看学生对分数有多少了解。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18&ptid=126056)
    
    1. 了解学生是否会使用分数表示数量。
    
    <br />
    
    
           
    
    <br />

    这 3 道前测题分别从学生对分数的认知情况,分数单位的了解情况、分数各部分名称进行了学情的了解。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水平。2、3 题可否结合起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来测评?在原有问题不变的基础上并让孩子们说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考查孩子们对分数概念的掌握程度。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23&ptid=126056)
    
    学前测数据分析

    盛雪老师的 3 道课前测能够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来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知识掌握情况,第 2 题中可以看出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对分数单位的了解情况的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掌握程度,可否让孩子们说说分数 1/3 中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本帖最后由 春日细雨 于 2020-4-8 17:04 编辑


    通过不同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预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通过课前测,了解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有哪些生活经验,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哪些影响。盛雪老师的课前测设计面面俱到,但个人认为,指向性太明确,孩子们可能知道分数,或者能够通过看书提前预习到相关知识,但到底掌握得如何,认识到什么程度,可能就不得而知了。课前测可以通过问卷、访问等形式进行,可不可以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进行呢?因为,我们的课前测的目的,不是想让孩子全部都会,做的都对而是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生活经验的学生的真实情况,也就是他们想到了什么。11289 让学生说说,从图上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用什么样的数或符号来表示。



    图片:

    微信图片_20200408165310.png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本节课的学前测中,盛老师围绕着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设计了三道问题,体现了盛老师的本课教材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十分到位。

    但个人认为这三道题更适合作为课后检测,放在学前测中的可行性有待商榷。学前测顾名思义是对在教学前对学生基本情况的摸底,而不是

    看看学生对这节课知识是否已经掌握。是否可以围绕本节课的学情分析设计循序渐进的前测题?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盛老师的学情前测可以看出,对于分数学生是有一定的前期认识,通过前测可以把握学情,根据学情选择适当地素材进行课堂教学,也能够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李洋
    李洋4年前

    一堂好课不仅要了解教材,更要了解学生,把握学情才能合理设置课堂环节,有效的前测很有必要。通过盛老师的前测,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数基础,认识分数,会读分数,能够用分数进行有效表示,因此教学可以侧重在对于度量的理解,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给学生打开新的大门。

    张琳
    张琳4年前

    要把握学情方法很多,如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阅读教学参考资料等等。但我认为是最好的方法还是用盛雪老师这种课堂前测的方法。通过调查,捕捉学情,学生已知的是什么?未知的是什么?学生的疑惑点在哪里?而且前测可量化,信息很清晰。所以我建议前测的内容不仅有客观题,还应该设计主观题,例如:对于分数,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出来吧。这样能够掌握学生处于怎样的能力水平。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本节课学生在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的过程中,抽象出了分数,直观理解 1/2 个月饼的大小和 1/2 表示的是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的关系,进一步深刻体会度量单位。通过折纸 “创造” 其它的分数,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表示如何得到分数,拓宽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总结提升,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23&ptid=126056)
    
    学前测数据分析

    盛老师设计的第三道前测题,通过量化的方式能清楚感知学生对于分数各部分名称以及读写方式的掌握程度,基本可以省去该班的自学环节,把教学重点转向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等内容。一切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建立新的经验体系,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也需要铺垫,在课前充分了解学情后再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合理安排课堂结构,能够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分数这部分知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盛雪老师学前测评的三道题,精准的对应这一要求,掌握学生的学情,从而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18&ptid=126056)
    
    1. 了解学生是否会使用分数表示数量。
    
    <br />
    
    
           
    
    <br />

    教学主体是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有不同的教学起点。本节课盛老师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了三道学前测评题,通过直观清晰的数据反馈,我们可以详细了解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个人觉得,前测中显示的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固然重要,暴露的问题以及反应出的学生求知内需同样重要,本节课是学习分数的起始课,那么教师是否要针对学生对于 “平均分” 的理解、折纸操作的能力、表述操作过程能力等方面设计相应问题,以开放式问题串形式,将上述方面涵盖其中,模拟创设一个小情境。所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否可以考虑以生动活泼的语言组织题目,用可爱的图画增加童趣,尽可能使前测过程更加生动、轻松。

    吉吉
    吉吉4年前
    [春日细雨发表于2020-4-817: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214&ptid=126056)
    
    通过不同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预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并提 ...

    学前测要关注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思考点设计教学内容这个观点特别好,符合北师版教材的编写意图,开放式的情境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打开学生思维,给学生思维更广阔的空间。

    吉吉
    吉吉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4-817: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220&ptid=126056)
    
    在本节课的学前测中,盛老师围绕着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设计了三道问题,体现了盛老师的本课教材的内容的理解 ...

    本次学前测主要基于教学设计修改为目的的学前测,了解学生对分数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将更多的内容放手给学生,课堂的深度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拓展。内容基于知识目标而定。由于疫情期间,这个假期比较长,很多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充足的提前预习,再加之在线上进行,整体准确率非常高,这也确实超出我的想象。可以在学生返校后再进行一次。

    吉吉
    吉吉4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4-909:3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382&ptid=126056)
    
    教学主体是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有不同的教学起点。本节课盛老师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了三道 ...

    是的,学前测需要基于学生的思考点进行,关注学生的想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二稿学前测将增加这些内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述能力。谢谢李老师的建议。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1 编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 ...

    分数无论是在数的意义,写法还是读法上面,分数都与学生之前接触的整数存在较大的差异,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分数和整数一样都具有数的本质特征,都可以表示物体数量的大小

    惠明坤
    惠明坤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18&ptid=126056)
    
    1. 了解学生是否会使用分数表示数量。
    
    <br />
    
    
           
    
    <br />

    个人感觉前测第二题放到第一题的位置,把问题改成你能用那些记数方式(“哪些数” 也可以,三年级的孩子可能不理解)来表示阴影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 1-3,3.1,0.3 等等。这样一开始不去限制学生的思维,然后后慢慢再将学生引入到分数上来,这样对整节课来说更能体现度量单位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

    白沙~海浪
    白沙~海浪4年前

    教学前测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学情,把握教学起点,实施有效教学。盛老师的前测题目能够准确的掌握学生对于 “分数” 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对于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很有帮助。

    同时,本课是基于 “度量” 思想的分数理解,在第二题中可否接着加入 2|3 图,或者将原 1|3 图换成 1|4 图,2|4,3|4,初步感知分数的渐变累加过程。前测是起点也目的。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说起课前测,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课前测的作用是什么?除此之外,在长期的实施过程当中,还要考虑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本节课面向的是三年级小学生,在实施课前测试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小朋友的情绪。题目不宜过难。盛雪老师精心设计了三道检测题,1、2 题思维含量较高,孩子需要深入思考。1 题的题目不加数学符号的约束,只要求孩子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分的结果,课堂上再解决优化的问题,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呢?

    卓炎
    卓炎4年前

    个人认为学情前测应该是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考察学生的学情,题目设置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三年级的孩子之前没有接触过分数,那么第一题能否从学生熟悉的自然数度量或小数度量出发,而后再延伸到分数呢。另外,学情前测的问题如果能追问一句:把你的思考过程写一写,这样是不是能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学情呢。一点粗浅的想法,不知是否合理,仅供参考。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分一分” 是学生学习分数概念的起始课,也是新的度量思维的一个起点,在数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数概念属于度量性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已有哪些认识?我们课堂教学的突破点放在哪?为此,盛老师设计了三道前测题,摸清学生认知状况和知识经验。正如盛老师自己分析的那样,由于疫情的原因,部分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课知识,以及受反馈方式的限制,可能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但是这种以前测的方式,进行学情分析的方式值得借鉴和推广。前测的内容需要老师精心设计,盛老师出的三道题中,我认为 “分数各部分名称” 这道题属于记忆性知识点,它不是本课难点,也不是思维碰撞点,所以第三题是否保留有待商榷。

    沐树
    沐树4年前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课堂教学,

    而不是挑选适合我们教育的儿童。所以个人认为盛老师的本次学前测的三个样本容量不足以说明问题,是否可以以一整个班级

    作为样本进行收集采样呢?另外在采样的时候是否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不要目的性特别明显的让孩子们意识到你要考察什么,

    加涅、布里格斯等人认为 “教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对题目进行适当的优化改造,使考察的内容不变,但知识指向性减弱呢?让老师可以真实的掌握孩子们的学情。

    从而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而不是让孩子们知道要学什么了再去回答问题,那样对本次教学设计的改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吧!

    以上是一些个人的拙见,不知道恰当与否,提出来大家探讨探讨!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度量的方法,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类的创造,是人类探究的结果,因此,度量性概念的获得过程,不是情境的抽象概括,而是人类自主的构建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度量性概念的获得,需要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进行概念的自我建构。盛雪老师的课中,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可以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确定一个比较的标准,而这种量化的标准实际上就是一个度量。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具体度量的方法,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类的创造, 是人类探究的结果,因此,度量性概念的获得过程,不是情 境的抽象概括,而是人类自主的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盛雪老师,先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然后提出问题,并想办法用分数这个符号来解决问题。

    梅妍
    梅妍4年前

    教学前测能够帮助我们对学生相关知识储备和相关方法进行预先测试,进而设计教学活动,除了问卷,我们还可以采用个别谈话,通过教师对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学生代表的谈话中了解他们的新知生长点的情况,确定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或类推,从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考虑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我们知道《课程标准》中所讲的 “数感”,是指对数的本质的理解和感觉,度量的基础是数,度量的本质就是数量的多与少。度量与数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从老师做的前测,我们知道了本课如何引导学生从度量的角度理解分数单位是重点,所以老师在修改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时,应该多从度量地角度出发。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18&ptid=126056)
    
    1. 了解学生是否会使用分数表示数量。
    
    <br />
    
    
           
    
    <br />

    数学课前测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充分地做好课堂预设,为处理生成性问题做好准备。有效的课前测是围绕课程重难点来预设的。本节课盛雪老师设置了分数单位及分数各部分名称的前测内容能有效的帮助老师了解孩子们对分数知识的掌握情况。本节课的难点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可以出示一个正方形,你能涂出正方形的 1/4 吗?如果说看图写出分数是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那么根据分数来涂色就属于运用分数的层面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生对分数掌握的不同水平。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度量性概念的获得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或者理解性接受的过程,它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本课设计中,盛老师注重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探究空间,逐步明晰概念,并进行运用巩固,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18&ptid=126056)
    
    1. 了解学生是否会使用分数表示数量。
    
    <br />
    
    
           
    
    <br />

    度量是比较而存在的,没有对两个事物差异的比较就没有度量。因此度量性概念的获得第一个环节,应该是呈现比较任务。从今天学到的度量性概念获得的教学思考来看盛老师的课,分数的意义都是从比较中获得的,比如 1/2 从一半与整体的对比中获得。那么建议前测部分也最好体现比较关系,比如第二题,了解对分数单位的理解。可以多 2 道题,让孩子试着用一个数表示阴影部分(不同的分数单位的题)。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度量性概念的获得过程,不是情境的抽象概括,而是人类自主的建构过程,也是人类探究的结果,因此,具体的度量方法,是在探究中获得。盛老师这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中进行探究分数的意义,由此也让我想到,如果再前测中也设计一道题目,让学生去进行探究,在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分数的不同理解。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23&ptid=126056)
    
    学前测数据分析

    课前测是老师根据学情制定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盛老师三道课前测题目,比较准确的摸清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认识,但是因为学生对数的学习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实践,所以课前测题目最好能创设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再有如果是更多的从度量的角度学习分数,那么课前测可不可以增加一些关于整数、小数的度量问题,如:请说一说 0.6>0.5 为什么?看看有多少学生能从度量的角度回答。

    吉吉
    吉吉4年前
    [白沙~海浪发表于2020-4-91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411&ptid=126056)
    
    教学前测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学情,把握教学起点,实施有效教学。盛老师的前测题目能够准确的掌握学生对于 “分 ...

    分母是 4 的分数学生较容易理解,1/3 的难度还是有些大,第一题到第二题的跨度有些大,我觉得您的提议非常好,通过图形让学生找分母是 4 的分数,感受分数单位的累加。

    吉吉
    吉吉4年前
    [勤劳的翅膀发表于2020-4-911: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430&ptid=126056)
    
    说起课前测,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课前测的作用是什么?除此之外,在长期的实施过程当中,还要考虑难易程度, ...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最开始设计学前测还是被教学设计束缚住了,目的相对也会单一一些,您的提议让我感受到学前测还可以成为课堂教学延申的一部分,为分数意义的理解服务。

    张琳
    张琳4年前

    看了盛雪老师的问题与反思,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其实质就是分数计数单位的产生,而分数计数单位与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不同,因为整数、小数的单位量是相对固定的 —— 如:一、十、百、千或者 1/10,1/100,1/1000……,而分数的单位量是相对的,是动态的。比如 7/8 的分数单位是 1/8 ,7/9 的分数单位是 1/9,分母不同的分数,计数单位也不同。

    吉吉
    吉吉4年前
    [梅妍发表于2020-4-916: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516&ptid=126056)
    
    教学前测能够帮助我们对学生相关知识储备和相关方法进行预先测试,进而设计教学活动,除了问卷,我们还可以 ...

    学前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这个提议非常好,关注开放性的问题也是问卷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吉吉
    吉吉4年前
    [逗留_bSATO发表于2020-4-916: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522&ptid=126056)
    
    数学课前测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充分地做好课堂预设,为处理生成性问题做好 ...

    学前测的题型可以多元一些,不仅写分数还可以在图形中涂出分数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在涂色的过程中感受分数单位的累加,形成度量思想。

    吉吉
    吉吉4年前
    [张楠楠发表于2020-4-919: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575&ptid=126056)
    
    课前测是老师根据学情制定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盛老师三道课前测题目,比较准确的摸清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 ...

    学前测增加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等题型,询问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是否能从度量的角度理解整数、小数的意义和度量单位,非常好的提议。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张琳发表于2020-4-919:4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583&ptid=126056)
    
    看了盛雪老师的问题与反思,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其 ...

    是的,这正是分数的难点所在,也是学生容易把分数不当 “数” 的原因之一。因为学生已有的认知中,整数、小数都是十进制,而分数一下就打破了这种位值制计数。从度量的角度出发,直达数的本质,可以把整数、分数、小数的本质联系建立起来。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教师通过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也通过此环节掌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本课中的发展情况。

    秋晨
    秋晨4年前

    本课的问题与反思全面、深入,有对单位 “1” 认识的探讨,也有对数学文化渗透的思考;有对度量 “数” 与 “形” 关系的分析,也有对分数度量属性的剖析,对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精准施策,具有重要意义!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本环节盛老师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 1/2 这个分数的意义。在这个活动中,为了让两部分相等,学生一定会用对折的方法。如果这个图在书上,不能对折怎么解决呢?教材中是在方格纸上涂出花瓶的 1/2,这样设计是否有它的用意。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5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9:17 编辑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 第二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 ...

    分数知识作为一个单元系统学习在小学阶段中共出现三次,第一次是在第六册(也就是本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初步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份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第二次出现在第七册第三单元,主要是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三次应该在五年级。本节课是通过具体直观的图形来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并将已有 “几分之一” 的概念迁移到离散量的情况。最后再通过对 “几个几分之一” 来认识几分之几,进一步认识分数概念。

    沐树
    沐树4年前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分数的一个起始课,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在本节课中能否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分数,以及知道分数的由来过程

    对后续的分数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为学生未来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计算打下基础,所有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

    重视对后续知识的渗透,在这一点上盛老师做的十分到位,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度,让学生切实的体验到

    分数的产生过程,从而认识分数这一基本概念。在教学中老师多处强调平均分得重要性,那么是否可以在前测环节中,就这一

    知识点孩子们的理解掌握情况,做一下简单具体情况搜集呢?

    卓炎
    卓炎4年前

    从今日分享这篇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 evm 教材更加强调分数的测量意义。它在数轴上定位分数,在数轴上表示 1/b,把 0——1 当做一个整体,将之分成 b 等份,知道其中一份的大小是 1/b 等等。感觉用数轴去理解分数确实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度量属性,以及理解分数与整数的关系。能否在分一分(一)这一课的最后也出一道数轴上的分数的思考题,帮助学生从熟悉的角度理解分数。

    梅妍
    梅妍4年前

    盛雪老师尝试着改变过去将抽象的概念直接告知孩子们,而从整体感知分数形成和含义入手,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尝试、探究、发现,将孩子们参与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观点、生成、经验整合为教学资源,根据每一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调整教学进程,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雨池
    雨池4年前

    度量的本质是指度量的对象包含多少个数学单位,分数的度量就是指这个分数包含多少个分数单位。在盛老师的课中,她强调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强调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概念。盛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和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实际度量中感受分数单位的产生和累加过程,从度量的角度体会,拓展分数的意义,为以后的分数学习打下基础。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今天阅读《中美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一文》,通过对比两个国家的教材,发现人教版教材非常重视对分数各个部分意义的理解,在内容的编排上,先学习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母的意义,再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在设计时比较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如折一折、涂一涂等操作下活动,这种活动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起有关分数的经验,而这种经验能帮助学生较好的从整数的学习过渡到分数的学习。再看盛雪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理解教材设计意图上进行的教学设计,设计中的平均分月饼引出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动手涂不同图形的 1/2,找长方形纸条中的几分之一,以及归纳不同的几分之一发现分数各部分的意义,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视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积累分数的经验,构建分数的意义。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方式。” 本节课盛教师创设情境,设疑激趣,让学生亲历了分数的产生过程,把原本复杂抽象的东西变得简单,直观易于观察。是否可以在课中考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相信孩子们的发言一定积极,精彩,让人欣喜。学习是主动的,感悟是深刻的,在这样一个有思考,有实践,还能分享的课堂,学习是一件美妙的事。

    徐聪_dHjoJ
    徐聪_dHjoJ4年前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形式之一,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起重要作用。这节课通过直观操作到理解分数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能看到学生思维在发展,盛老师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方面也很钻研。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通过中美两本教材有关 “分数认识” 的呈现方式的比较,显示美国 EVM 教材更常用直接呈现的方式,直接给出了核心概念以及重要的规律,而中国使用的教材则较少给出规律,更鼓励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和探究。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要用好教材,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让我国教材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引导学生在体验 “分数” 产生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而盛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很好地诠释出课改后的教学理念,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版)》中指出:“在分数教学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在学生对于分数度量单位二分之一有了深刻理解后,在此,盛老师从核心概念平均分与不平均分中入手,继续在分蛋糕活动设计中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讲练结合,在引导和质疑中,逐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分数的动机。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基本的数学概念往往是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来的。学生要借助具体的问题情境,才能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分数概念可以从多种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来,因而也具有多种理解方式。在以往的分数初步认识中,更多是从整体与部分的视角进行,而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特别是学习了盛老师的课例,从度量的角度来认识分数,好多困扰的问题慢慢有了答案。比如我们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无论使用哪一个原有的分数单位度量,都无法直接得到结果,需要寻求一个新的分数单位去重新度量,即通分。通过直观度量,从而更能推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好地理解分数。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从 “中美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来看,对于 “分数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 与美国教材相比,人教版在设计时比较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如折一折、涂一涂等操作性的活动,这种活动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起有关分数的经验,而这种经验能帮助学生较好的从整数的学习过渡到分数的学习,减少整数经验对分数学习的阻碍作用。我觉得盛老师这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从 “分月饼” 开始,到后来的折一折、涂一涂,在体验的过程中探究。这一点也很符合课改以后的小学数学的授课方式:强调学生的体验、自主探索。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盛老师注重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概念,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这正是新课程理念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充分体现。在科学探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形成。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比较不同国家教材对指导我们的教学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在分数的认识这部分,美国的数学教材比较注重分数是 “数”,从多角度的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度量性质;中国的教材更多的重视知识的生成,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分数的产生和各部分的名称。各有利弊,如果我们能融合不同版本教材,那么对于我们的教学将更加有的放矢。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美国 EVM 教材分数的认识第七节《整数和分数》

    问题:分数可以给整数命名吗?

    例题:Lucy 有一小盒饼干.她早上吃了 1/4,午饭后又吃了 1/4,晚饭前 吃了 1/4,临睡前又吃了 1/4(均是一盒子的 1/4).她一共吃了多少?

    解读:例题中给出两种解题方法:一种是分数条,一种是数线,结果都发 现 4 个 1/4 等于 1,也就是整数也有分数的名称.4/4=1.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案例,用分数去度量整数,非常简捷直观地建立起整数与分数的度量关系,美国教材用一节课的时间去处理这个问题,显然对这个问题还会有更深入的讨论和学习,值得借鉴。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今天学习了阅读资料,是因为文化的差异还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三年级对份数的学习首先,方式和范围是不同的。人教版的是一个整体,平均分,不能用整数表示,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更多是把一张纸、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而美国 EVM 版的,更多的是吧一个群体,平均分,表示其中的几份,用分数。个人认为,把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今天学习了阅读资料,是因为文化的差异还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三年级对份数的学习首先,方式和范围是不同的。人教版的是一个整体,平均分,不能用整数表示,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更多是把一张纸、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而美国 EVM 版的,更多的是把一个群体,平均分,表示其中的几份,用分数。个人认为,把一个群体平均分,在生活中运用的更加普遍,其实孩子理解起来可能更容易一些。

    13904086327
    139040863274年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Double
    Double4年前

    盛老师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建构出对分数概念的认识,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 感受到了数量度量的乐趣以及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206
    12064年前

    盛老师的教学过程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开展学习活动,也让他们所学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

    惠明坤
    惠明坤4年前

    今日分享的文章之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教材都采用了份数定义,它的好处是直观强调了 “平均分”,但恰恰因为过分强调份数的分和取,强调直观性,却给了学生认知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个人认为,从小学生的角度上看,平均分的确是便于操作,有助于孩子理解,而另一种做为除法的商来说,一是涉及到除法计算,二是操作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很麻烦,再加上教师也经常在学生不理解分数意义的情况下,用了平均分的方法给学生解释,所以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对分数的意义(平均分)有着根深蒂固的理解。盛老师的这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分数,既要体现度量单位存在的价值,又要兼顾分数意义的存在(并不是全面的),所以从平均分这个角度来理解分数意义这一块应该把握适度,以免影响下一步的学习理解。

    江锦_kWWF8
    江锦_kWWF8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这一环节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吉吉
    吉吉4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4-1016: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802&ptid=12605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 ...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冲过认知的冲突让学生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但真正的分数起源是在土地测量、产品分配中,当得不到整数结果,需要将整数扩展而引入新的数而产生的。同样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

    吉吉
    吉吉4年前
    [DLPL杨虹发表于2020-4-1016: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805&ptid=126056)
    
    通过中美两本教材有关 “分数认识” 的呈现方式的比较,显示美国 EVM 教材更常用直接呈现的方式,直接给出了核 ...

    杨老师的点评正好触动到我的一点想法: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分,把四分都涂满,这时学生会找到 4/4 这个分数,此处应该重点引导学生 4/4 还可以用整数 1 表示,从而再次引导学生寻找整数与分数的联系。教材改版后引导学生经历 1/4、2/4、3/4、4/4=1 这四个分数的过程放到第二课时,所以在二稿中将其删掉。

    梅妍
    梅妍4年前

    分数是一个过程性概念,虽直接源于生活,但本质不是一个自然概念,从 “一半” 到 “二分之一” 的产生过程是隐性的,需要老师引导,产生问题冲突,继而激发学生感受分数是平均分出来的。本节课教师从生活中孩子们熟知的情境入手,帮助学生感悟 “1” 是自然数的单位,为接下来理解分数单位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盛雪老师设计的非常贴近生活,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也引发学生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通过让学生在纸条上找分数单位,并观察分数单位的相同点,总结出分子表示的意义,观察分母的不同,总结出分母表示的意义。不过因为在下一环节才学习各部分名称,所以用上面的数字、下面的数字来表达。建议用上面的数、下面的数来说。在下一环节学习分子分母以后,用不用在说一下分子表示的意义,分母表示的意义,上下环节沟通起来。

    卓炎
    卓炎4年前

    今日分享中我们知道既然分数作为一个数,就应该能 “数”。,不管是自然数还是小数的学习,学生都会经历数物体的过程。而要让学生理解 “分数是一个数”,主要让学生理解 “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 组成的,其实也就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分数的度量属性。而正如这篇文章所言,对于分数的 “量” 与 “率” 确实容易混淆。教材和盛老师这节课实际上都是以 “量” 引入,半个是量。然后撇开 “量”,直接进入 “率” 的分数教学,月饼的 1/2 是率。这样看的话,教材确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小学阶段,分数的学习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得来的。

    而第二阶段是再次认识分数,是系统的对分数的知识进行学习,包括分数 “单位 1” 与单位一的关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的分数单位等等知识。所以本节课的初步认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节课中,盛老师在多个环节的设计中体现了,

    对后续知识的渗透,例如分月饼、折一折,涂一涂等环节都可以让孩子们切实的体会到分数的形成过程,以及为后续学习分数

    的再认识打下基础。但在教学中过分重视了分数 “率” 的方面,而忽略了分数的 “量” 的渗透,是否可以在认识几分之几的环节中

    增加带有单位的表示实际量的分数,孩子们知道分数与整数小数其实是一样的都可以表示 “量” 呢?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在数的认识中,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数的认识中的一个难点。本课 “分一分” 是分数学习的第一阶段即认识分数,也是学生学习分数的起始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知识迁移的角度考虑,盛老师先从 “量” 的角度来认识分数。创设了分月饼的情景,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到 1/2 块。让学生明白分数其实和整数一样,可以表示一个 “量”,它是由一个一个计数单位叠加而成的。因此,我们教学中,也应该遵循这种认识规律,把 “量” 的分数作为认知的起点,逐步认识 “率” 的分数,循序渐进,这样才会降低认识分数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平均分” 是分数意义的基础,如果不是平均分,就谈不上分数。“平均分” 是由整数进入分数的必要条件是分数的重要属性。讲好平均分,有助于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有助于对后面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因为平均分是除法的一种情况,

    这样我们就很自然地把分数与除法联系起来、讲解时,可举例来帮助理解。

    如 1 米 = 1 0 分米,也就是说 1 0 个 1 分米加起来是 l 米,因而得出 1 分米 = 十分之一米,

    1 分米是把 l 米平均分成十份后当中的一份。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分数贯穿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但两个学段分数教学各有侧重,第一学段是初步认识,第二学段是理解应用分数。根据史宁中教授的观点 “分数量与率,一个是数的维度,一个是比的维度”。从这一视角来看,本节课盛老师在细节处理非常到位,在平均分物中引入分数表示半个时添加单位,这一细节表明分数在于数的维度,表示一个具体的数,而非书写问题。从 “量” 的视角引入分数,然后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他的 1/2。在 “率” 的维度下进一步在直观操作中,各种变式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感悟分数单位。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列举,从形式上定义分数。这也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多关注细节。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作为 “量” 的分数在小学阶段确实没有足够强调,实际学习中,学生对三分之一千米,三分之一千克等分数作为一个具体的量的理解不够透彻,课上可以增加这样的相应的练习。

    范薇
    范薇4年前

    在这一环节,盛老师由 “量的分数” 引入,符合学生对于数的认知规律,当无法用整数、小数去表示一个数时,自然引入新的度量单位 —— 分数,在后面的教学中,再用 “份数的定义” 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大小,降低了学生理解分数的难度,对分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使得这节课也更加高效。

    吉吉
    吉吉4年前
    [范薇发表于2020-4-1317:3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0671&ptid=126056)
    
    在这一环节,盛老师由 “量的分数” 引入,符合学生对于数的认知规律,当无法用整数、小数去表示一个数时,自 ...

    范老师对分数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相信经过这一阶段的研讨,你也可以出一节有关于分数知识的公开课,期待。:)

    吉吉
    吉吉4年前
    [巧克力发表于2020-4-1315: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0643&ptid=126056)
    
    “平均分” 是分数意义的基础,如果不是平均分,就谈不上分数。“平均分” 是由整数进入分数的必要条件是分数的 ...

    于老师把分数的初步认识从图形扩展到长度单位的领域,确实拓宽和丰富了本节课的内容,长度单位的引入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度量思想,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

    吉吉
    吉吉4年前
    [DLPL杨虹发表于2020-4-1315: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0639&ptid=126056)
    
    在数的认识中,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数的认识中的一个难点。本课 “分一分” 是分数学 ...

    杨老师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做了深刻的分析,分数既有 “量” 的含义,也有 “分率” 的意义,就本节课而言,分数认识的起始课,应该引导学生从量的认识开始,以便降低本节课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设计中,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对 “量” 的概念的体现似乎是不够明显的,一些问题在 “量” 和 “率” 之间徘徊。对分数精准的定位的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数的认识中的一个难点,不管认识自然数,还是小数,通常是先认识 “量”,而后认识 “率”,因为 “量” 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由一个一个计数单位叠加而成的。因此先 “量” 后 “率”,是数的认识规律。盛老师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月饼开始,把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这种 “平均分” 的结果,表示的就是一种量,所以盛老师这节课由 “量的分数” 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分数,降低学生理解分数的难度。

    吉吉
    吉吉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4-1314: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0635&ptid=126056)
    
    在小学阶段,分数的学习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得来的 ...

    是的,您说的很有道理,这也是我今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还是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能不能兼顾两者?今天分享的文章给了我太多的思考。希望您能继续分享您的观点。非常感谢。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1318: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0685&ptid=126056)
    
    范老师对分数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相信经过这一阶段的研讨,你也可以出一节有关于分数知识的公开课,期待 ...

    谢谢盛老师鼓励,我一定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谢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互相交流研讨的平台,在您的课中和大家的交流中每天都有收获,我会继续努力!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818: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255&ptid=126056)
    
    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分数相关知识的联系与沟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系统。从中能看出盛老师对分数知识了解的很全面,教学中自然胸有成竹。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在小学阶段,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 “部分与整体” 之间的倍数关系的基础上,是把分数当作 “分率” 来理解的,强调了平均分的对象单位 “1” 发生变化,由 “1 个” 变 为 “群体” 时,使得同一分数所对应的量也跟着发生变化,但部分与整体的比率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分数跟单位 “1” 所表示的数量无关。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北师大版教材在编写时,重视呈现分数的产生过程,而盛雪老师在本节课就很好地解读了这一编写理念,盛老师将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在真正认识到分数的起源与本质的同时,都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
    雨池
    雨池4年前

    盛老师从现实的半个苹果,到形象化的半个图形,抽象出分数二分之一,从规则的圆形到不规则的花瓶,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经历 “形象 — 表象 — 抽象” 的过程。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小学阶段对于分数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从三年级开始初步认识分数时的 “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再到后来五年级学习分数的再认识的时候

    “将一个整体平均分”,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对单位 “1” 意义的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因此在初次接触分数的时候一定要将分数的 “平均分一个物体”

    这一性质理解清楚,在这一点上盛老师完成的非常好,在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类比推理,建模等方法让孩子无形中了解了 “单位 1” 的概念。

    另外昨天提到的分数的 “量” 和 “率” 的问题,在这节课中其实教材规避了这一问题,只是单纯的再讲解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怎么演化而来的,如若老师

    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对这些知识能够快速的掌握,是否可以适当拓展 “分数的量和率的相关知识” 在拓展提升这一环节中,例如给孩子一句文字描述:

    小明吃了一块月饼的二分子一,小红吃了同样大小的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个・・・・・・・・・让孩子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二分之一一样吗?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以此来拓展分数 “量” 和 “率” 的关系,但在这一环节不要花费太多精力,毕竟只是拓展不是本课的必学内容。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低年级在开始分数教学之前要先认识 “若干份”。分数是通过平均分得到的。既然要分,就必须要涉及到份数,单位 “1” 究竟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呢?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只看到过平均分成两份、三份、四份…… 简单的几份的数,还没有引入 “若干份” 的概念。如果不弄清这个意义,就将直接影响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教学前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能平均分的物体,上课时指导学生对该物体进行平均分,看谁分的份数多。究竟能平均分成多少份?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因为单位 “1” 可以无限制地平均分,根据需要可以分成任意多份,即若干份。从而抽象出 “若干份” 这一属性。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9 编辑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28. 师 ...

    在小学阶段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所在。本节课作为分数认识的起始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自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及建模思想,促进学生构建分数的意义。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盛老师在本节课的分数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整个教学过程都体现了数学结合的思想,增强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效果。在认识分数单位的环节,学生对不同的分数单位进行比较,体现了类比思想。

    梅妍
    梅妍4年前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盛雪老师以分月饼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为学生在分数是在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做了铺垫。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在魔术信封的游戏中,学生充分的活动进一步感悟分数,理解分数,应用分数。在活动之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建构。教学内容的呈现以 “问题情境 ----- 建立模型 ------ 解释应用与拓展” 的基本模型展开,受益!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分数知识点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知识。为了加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效果,本节课盛老师借助两个小朋友分月饼这一情境引入分数概念,以数形结合思想为引导,化繁为简,引入新知。为了巩固学生对于分数 1/2 的理解,盛老师在此处将实物 “月饼” 抽象为圆形纸片,并借助 “折一折” 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 1/2,很好的渗透了数学建模思想,而这思想的渗透可以引导学生产生知识逻辑性。在学习几分之几时,继续分月饼情境,平均分成 3,6,8 份等,在类比中体会分数单位的意义。可见在小学分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分数概念理解,也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孟杰
    孟杰4年前

    “将一个整体平均分”,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对单位 “1” 意义的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因此在初次接触分数的时候一定要将分数的 “平均分一个物体”

    这一性质理解清楚,在这一点上盛老师完成的非常好,在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类比推理,建模等方法让孩子无形中了解了 “单位 1” 的概念。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 把 “基本思想” 作为 “四基” 之一,这就明确了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盛老师本节课就很自然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类比的思想。导入时,从 “把 4 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伙伴”,再到 “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伙伴”,将学生已有的整数的度量经验自然地类比迁移到分数,这种导入环节运用类比迁移思想,将旧知识迁移到新内容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在接下来学习几分之一时,多次通过图形来认识分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简单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率的学好本课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吉吉
    吉吉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4-1409:1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0806&ptid=126056)
    
    在小学阶段对于分数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从三年级开始初步认识分数时的 “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再到后来五年 ...

    感谢您的细致详细的分析,对于一个月饼或圆形的 1/2 个,就是对量的理解,“平均分”、“分两份”、“取一份” 的分析过程也是求取量的过程,问题在后面半句 “就是这块月饼的 1/2” 我觉得这个表述是对于 “率” 的表述,可以改成 “就是 1/2 块月饼”。对于分析问题语言的严谨性,还需要细细琢磨。:)

    吉吉
    吉吉4年前
    [巧克力发表于2020-4-1410: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0833&ptid=126056)
    
    低年级在开始分数教学之前要先认识 “若干份”。分数是通过平均分得到的。既然要分,就必须要涉及到份数,单 ...

    这个环节可以放到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分数的意义以后,用一个正方形多次对折,找到不同的分数单位,从而表示出不同的分数,这是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的延申,引导孩子在更广阔的分数王国中徜徉。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对分数的本质意义得到更深得理解。

    吉吉
    吉吉4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4-1412: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0878&ptid=126056)
    
    分数知识点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知识。为了加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效果,本节课盛老师借助 ...

    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得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 “光明之路”。事实上,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但对学生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卓炎
    卓炎4年前

    在数学教学中,通常说的 “等量代换、数形结合、类比、建模等,可以称为数学思想方法,但不是数学基本思想。因此,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还是有不严谨的地方。

    史宁中教授在《数学基本思想 18 讲》中谈到数学的基本思想有三个核心要素:抽象、推理、模型。盛雪老师的课实际上贯穿着数学基本思想。通过抽象,人们把现实事物抽象到数学内部【月饼一半 —— 分数 1/2】;通过推理,数学的自身得以发展【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推理),学习几分之一】;通过模型,人们从数学回归现实【用分数表达世界】。实际上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是一种隐性的东西,但恰恰是这种隐性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方法。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盛老师,将四份之一分别用正方形、圆形表示,可强化学生对分数表达形式的认知。借助多种数学模型,表达分数所代表的实质意义,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数据形式,产生对分数表现形式的联想和探讨。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数学基本思想在小学分数教学中出现的比例较高,具体表现为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建模思想等。盛老师这节课中,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 1/2,让学生利用圆形纸折一折,涂一涂,我认为这就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加强学生对分数概念、分数运算、分数规律特征的总结,进而加强学生对分数概念及分数算理的理解,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6&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6:33 编辑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 ...

    在这一环节中,盛老师通过用圆形表示月饼,让学生在多次动手操作中,直观清晰地感知在圆形中如何得到二分之一的具体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很好地将核心概念” 平均分 “引出,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化繁为简,加强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效果,同时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加深了学生对于分数概念的理解,为后续分数运算、分数规律特征等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数和形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内容上相互联系,方法上相互渗透,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盛老师的课让学生利用各式图形、面积模型来理解分数意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结合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因素,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同时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沐夏
    沐夏4年前

    刘老师的课预设很贴近学生思路,可见长期以来,对学生很了解,才能把 “平均分 “讲的这么透彻。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德国人再描述一个人陷入困境迷茫时用 “如坠分数中” 来表达,分数是一个让很多人 “迷茫” 的数,小学生理解起来更难,我觉得难就难再量与分率的混淆,这种混淆一直在困扰学生。盛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先有意设计引导学生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一半,这里的二分之一是一个具体的量。接下来,教师追问:这个月饼的 1/2 是怎样得来的呢?这里可以不可以换一种问法:1/2 块月饼是怎样得来的呢?强化一下学生对于分数表示量的认识?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本课是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分数,作为初步认识分数,从数学的角度看,整数、小数、分数都属于数",而贯通所有数"的核心是什么呢?数学大师华罗庚说:"数,起源于数"。依此来看,以单位"1"为标准量度量,结果如果满了若干个单位"1",即可用整数表示:如果不满一个单位"1",即可用真分数来表示;如果超过了 1 个或几个单位"1",但又不满整数个单位"1",此时用假分数或带分数来表示更合适。也就是说:整数是 1 的” 积”,而分数是 1 的” 分”。这样的理解,能将整数与分数很好地勾连。学生此前对数的认识都限于自然数 (整数),认识逻辑是:有 1 个” 东西”(如实物、图形、一米长度等),记为 1,几个这样的 1 记为几”。这种由 1 到几的增量变化的整数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而分数的认识,需要建立的是将 1 均分到几分之一的减量思维,突破了原有的思维逻辑,改变、丰富、完善着对"数 “的计量方法。从盛老师做的教学前测来看,三年级学生对分数的感知也井非一张白纸,有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听到、看到过分数,甚至有意无意中还使用过分数。所以,教学要贴近儿童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课堂上数形结合,建立整体思维,渗透模型思想。

    绣一颗温柔的心
    绣一颗温柔的心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亲身参与课堂的探索活动。

    无所不能
    无所不能4年前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Cindere_u110P
    Cindere_u110P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己动手去发现分数其中的奥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郑维
    郑维4年前

    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吉吉
    吉吉4年前
    [王萍萍发表于2020-4-1419:0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0990&ptid=126056)
    
    本课是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分数,作为初步认识分数,从数学的角度看,整数、小数、分数都属于数",而贯通所 ...

    王主任的分析独到而且透彻,把分数与自然数的关系阐述得通透,本课中数形结合和模型思想都是建立在自然数和小数学习基础之上的,对于分数的学习也并非 0 经验,如何更好的了解学前学生的知识储备,我想是前测得目的所在,全面掌握学生知识经验,可以使教学设计的目标指向性更明确,环节更易于学生接受而不繁琐。

    桃李芬_s8hhS
    桃李芬_s8hhS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818: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255&ptid=126056)
    
    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

    本课运用思维导图能将复杂的知识点条理化,能够帮助学生把知识框架在脑中形成清晰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知识体系,在答题时也能灵活运用。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盛老师设计了多个动手操作环节让孩子们切身的参与到学习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从认识几分之一类比推理到几分之几的学习过程,等等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很恰当和到位。咱们这一版教材中

    对每节课的学习都是,通过情景和问题串的形式呈现的,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前半段对教学情境紧扣的非常好,但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是否有脱离问题教学情境的倾向啊,而且本课的课题名称是 “分一分” 那么落到最后,是否可以

    问题孩子们什么是分一分,怎么分一分,为什么要分一分呢?从而考察一下孩子什么真的知道分数是为何产生的!

    秋晨
    秋晨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认真阅读了今天关于找准 “概念胚胎” 的生长点一文,对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 “概念胚胎‘的生长点有了进一步认识,结合之前的” 最近发展区 “理论,其根本在于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不能建立在” 空中楼阁 “上,而应从学生之前数学活动经验中寻找最佳经验生长点,盛老师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通过对 “平均分” 的理解,二分之一的认识,很好的体现了这样方面。、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读了今天的学习材料,收获颇丰。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全面地阐述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可以使 “初步认识” 走得更深更远。回顾盛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值得借鉴和学习。例如: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认识新的数字来表达新的数量关系。文章中提到的大小的渗透以及拓展的对比也可以考虑一下,为课堂学生的深度思考,制造一个契机。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分一分” 的教学建立在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知识的基础之上,是学生与分数的第一次接触。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讲不仅是知识面的拓展,更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如何找准 “分数概念胚胎” 的生长点呢?到底应该从 “量” 的角度认识分数,还是先理解 “率” 的意义呢?这是备课时应思考的关键问题。盛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开课提出 “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伙伴,每人分几个?” 通过学生的回答 “半个”,来引出新的计量单位 1/2。明显,盛老师是先把分数作为 “量” 出现在学生视野中,再来探究 1/2 的意义。她找到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佳经验生长点,即在自然数学习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引出分数,使新知与学生原来经验相吻合,学生易于接受,有实效。

    梅妍
    梅妍4年前

    结合今日学习材料,要完整准确的把握分数这个概念的本质,最终还是要让其转化成一个对象,即 “分数本身是一个数”,让学生体会分数也是可以数的,分数也是有大有小的。在教学设计时是否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孩子去数一数,并落到数轴上,充分体现分数作为数的本质属性呢。

    槐树花_E9J9J
    槐树花_E9J9J4年前

    加入你知道吗?,可以让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历程,对分数的意义加深了解,也体会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学生经历分数漫长的演化过程,体会简化思想。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分数作为一个过程性概念,它的原始意义产生于 “等分割及再合成其份数的活动”,这是分数概念发展的基石。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或心理操作等分割及再合成其份数的活动。特别是分数的初步认识阶段,要充分运用直观和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动手操作,感悟意义。

    本节课盛老师在操作活动中格外注意 “三变三不变”:一是改变分割的方式,不改变平均分的实质。如平均分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2 份,可以横着对折,也可以竖着对折,还可以沿对角线斜着折,但只要分的每份的大小都相等。二是改变分割的对象,不改变整体的实质。三是改变平均分的份数,不改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这些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的操作活动,经历平均分一个量,建立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完善对分数的认识,正确建立分数的概念。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4年前

    本节课设计合理,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课堂上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关于分数的认识历程,柯朗在 《什么是数学》中写道:“很难想象直到17世纪的欧洲,其合法性还不能像正整数那样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当有必要而用到它们时,人们是相当犹豫和不安的。人的天性倾向于依附 ‘具体’。” 柯朗的话告诉我们,从具体到抽象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盛老师的这节课的设计上能够从整体与部分、度量这两个维度,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一系列的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特别是度量的维度,能够唤醒学生在分数的再认识时的度量经验,感受度量标准的重要性,体会标准的价值,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卓炎
    卓炎4年前

    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方向对盛老师这节课非常有借鉴价值。分一分(一)实际上研究的是分数的概念。这篇文章提醒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1. 寻找衔接概念经验的生长点。(盛老师从学情前测入手,探寻学生的已有经验,寻找分数认识的新的生长点。紧抓分数和整数一样,都是” 数 “的特点切入)2. 寻找凸显概念本质的生长点。(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触碰概念的本质)3. 寻找深化概念理解的生长点。(应用知识,拓展练习。其实可以加入分数的数轴表示,强化分数是数的特点及分数概念的理解)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盛老师让学生亲自折纸、涂色,通过这些操作学生自己去创造分数,认识分数,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分数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本次文章提到的分数初步认识的案例,更侧重从分数是一个数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1、为什么学习分数?盛老师找准学生在自然数学习中积累的活动经验从平均分 4 块月饼开始逐渐到分一块月饼将教学的起点建立在 “一半” 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半个不能用 1、2、3--- 这样的数表示所以要引入一种新的数表示事物的量,引导学生从量的角度认识 “1/2”. 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分数。2、数可以表示物体的 “多” 和 “少”,盛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们折一折涂一涂等操作活动来建立 1/2 和 1/( ) 的模型,同时也是在感受到分数也是一个数,它和以前的自然数一样,能表示物体的 “多” 和 “少”。3、数有大小,此环节是否可以在学生分长方形时得到的分数中感受一下?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认识分数单位和几分之几,单位 “1” 可以平均分成若干份,而其中一份个表示什么意思?这又是分数意义作出概括前必须掌握的又一概念。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一列分数整理分成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两类,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几份之一,即分数单位。而其中表示几份的数叫做几分之几。此时,分数意义抽象概括已经水到渠成,引导学生在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用准确的术语从分数诸属性中抽象出本质属性,从而概括出分数意义。

    雨池
    雨池4年前

    分数,先分再数。在盛老师的课中,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教学,在生活中,学生对 “一半” 并不陌生,盛老师将教学的起点建立在 “一半” 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分饼,找到饼的一半,就是饼的 1/2,将 “经验” 与 “数学” 衔接,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感知 “分数” 产生的实际意义。然后引入图形,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找到图形的 1/2,由形象到抽象。但要准确的把握分数概念的本质,还要理解 “分数本身是一个数”,要让学生体会分数是可以数的,分数是有大小的,是否可以引入数线或用图形直观演示,数形结合,感知分数也是数单位的累积,也就是度量的本质所在。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本节课重视从学生已有的自然数的经验出发,自然过渡到把一个月饼平均分该怎么表示?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 “1” 的认识,抽象出分数概念,理解分数意义。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今天学习了找准 “概念胚胎 “的生长点,里面讲到一个概念初始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到底认识到哪?这就要求老师对后续知识的学习生长点把握得准。盛老师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既抓住了生活经验概念的生长点,对 1/2 这个数的理解很到位,又从多个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 1/2 作为率的意义。比较少的就是对分数单位理解以后,对分数单位大小的比较,为后面比较分数大小奠定基础。

    惠明坤
    惠明坤4年前

    通过今天文章的学习,理解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如果新知识与原来经验吻合的,那么学生就容易接受,反之如果需要另起炉灶,学生的学习就会相对慢一些。那么,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的已有经验是什么?学习新知的生长点再哪里?显然,学生在自然数学习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新知的最佳经验生长点。盛老师本节课恰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分月饼,认识 1/2,学生具有 “分一半” 的这种活动经验,(因为分一半,里边就暗含了 “平均分”),在这里体会无法用过去的 1、2、3 的这样的数来表示了,需要引入新的数表示事物的量,如此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感知 "分数" 产生的实际意义。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在巩固理解 1/2 的过程中,盛老师通过让学生找出月饼的 1/2,再经历表示花瓶和长方形的 1/2 的过程,在 “不同” 中寻找 “相同”,即都是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是 1/2, 是 “率” 的分数,在此过程中,是否能再紧接着 “率” 的分数后明确这几个物体分得到的是 1/2 个图形或物体,以此达到 “量” 与 “率” 之间的转换,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在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 “一半” 并不陌生,所以盛老师这节课将教学的起点建立在 “一半” 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 “分月饼” 找到 4 个月饼的 “一半” 是 2 个,2 个月饼的 “一半” 是 1 个,1 个月饼的 “一半” 是半个。 “半个” 不能用 1、2、3…… 这样的数来表示,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数表示事物的量,如此让学生感知 “分数” 产生的实际意义。结合学生的 “经验” 与 “数学” 衔接,正如今天文章中所说,找到了学生学习分数的 “最佳经验生长点”。在此基础上盛老师从分实物到分图形,从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甚至其他的分数,学生通过操作、归纳、抽象,对 “分数的认识” 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对几分之一的含义掌握得也比较扎实。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将 “经验” 与 “数学” 衔接,“半个” 不能用 1、2、3…… 这样的数来表示,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数表示事物的量,如此,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感知 “分数” 产生的实际意义。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数轴对于数的学习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在北师大教材中,几乎所有涉及到数和运算的部分都有关于数轴的应用和表达,但是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确没有应用,所以适当的把数轴引入对分数的理解十分必要,在数轴上学生更容易把分数理解为一个 “数”,同时能将分数与整数、小数建立起直接联系。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盛老师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秋节分月饼。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意义奠定基础。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分数具有多重意义:一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是表示两个量除的结果 (商), 三是表示子集与集合的关系,四是表示两个量的比较结果 (比值), 五是表示数轴上的一个数值或点。分数具有多重意义,但并不意味着要让学生一下子认识。本课 “分一分” 涉及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分数的基本意义,为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的领会分数意义,盛老师巧妙运用教材,夯实基础,突出重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并分步扩展、逐步抽象概括分数概念。一点小建议,是否可以在课的最后简单涉及一点分数的文化因素。如介绍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一个分数。后来,印度人用和我国相似的方法,以上下两部分的数字表示一个分数。再往后,阿拉伯人借用除号中间的短横线,放在上下两部分数字的中间,变成现在这样形式的分数。这样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史,有利于学生知道分数是不断简化、优化的,分数是表现较为复杂过程最简明的符号。

    卓炎
    卓炎4年前

    分数主要表达自然数之间的两种关系:一种是整体与等分,一种关系是数量的比例。在初步认识分数阶段,采用 “整体等分” 是比较合适的。而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分数 “量” 和 “率” 的分歧。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在此处纠结,不论是 1/2 块月饼还是一块月饼的 1/2,只要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到分数的本质,达到初步认识分数的目的即可。但教师一定要知道数的双重含义,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梅妍
    梅妍4年前

    结合今日学习材料,分数与生俱来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分数可以表示一个某个量实际的具体的值,我们称之为量的意义。这时把分数看作是一个绝对意义的数;另一方面,分数又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倍比关系,我们称之为率的意义。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分数既可表示实际数量,还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就是分数所具有的 “量” 和 “率” 的双重意义。从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学生很难区分分数的 “量” 和 “率” 的意义,当两者处在一个题目中时学生最容易将两者混淆。本课是认识分数的起始课,目标是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将数的认识从整数扩充到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达成教学目标,我认为先从 “量” 的角度认识分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当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老师可以从 “率” 的角度再次认识分数,并通过两类题的对比练习,让学生正确区分分数 “量” 和 “率” 的双重意义,我认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数学教学中的 “小” 问题,往往蕴含着 “大” 智慧,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不断丰富自身数学实践知识,熟悉小学数学内部的系统结构和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的学生轻松解决知识。
    沐树
    沐树4年前

    分数教学过程中,一个特别容易引起学生混淆的知识点就是分数的量与率的问题,例如五年级分数再认识的时候会出现 “5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 6 段,每段是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这样的题历来都是孩子们的易错点,及其原因就是孩子们对于分数的量与率的关系区分不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另外分数的产生是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个人认为是应该先有了分数的率

    的概念之后才产生的率,所有咱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可以在孩子已经通过分一分,认一认等活动中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分数之后,使用对比的方法,对分数进行一下分类呢?例如在拓展中可给出:

    1、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是 50 克。2、另外一块月饼的一半是二分之一千克。这两句话让孩子找出其中的数,并进行分类。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初次教学中就为后续的分数再认识扫清障碍。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分数与生俱来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分数可以表示某一个量实际的具体的值,我们称之为量的意义;另一方面,分数又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倍比关系即率的意义。纵观本节课,1/2 块月饼的呈现是从量的角度的,接下来通过动手操作得到的分数,我注意到教师在设计时都是以分率的形式进行提问和研究的。分数量和率的意义区分到了高年级对学生来说也是难点易错之处,所以作为分数认识的起始课,是不是把重点放在认识和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我在想用刻意区分分数两个不同的意义吗?

    吉吉
    吉吉4年前
    [范薇发表于2020-4-1518: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1230&ptid=126056)
    
    在巩固理解 1/2 的过程中,盛老师通过让学生找出月饼的 1/2,再经历表示花瓶和长方形的 1/2 的过程,在 “不同 ...

    范老师这个提议特别好,我也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是否要去掉,范老师的方法另辟蹊径,可以讲 “量” 与 “率” 进行转换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但是这样处理容易把本来就不容易理解的问题搞复杂,在设计上还需巧妙一些,期待范老师的 “妙招”。:)

    吉吉
    吉吉4年前
    [张楠楠发表于2020-4-1520:0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1252&ptid=126056)
    
    数轴对于数的学习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在北师大教材中,几乎所有涉及到数和运算的部分都有关于数轴的应用和表 ...

    我特别赞同张老师的观点,数轴可以比较直观地让学生感受数的度量属性,引导学生感受度量单位的叠加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数,它贯穿于数与代数的全部内容。

    吉吉
    吉吉4年前
    [DLPL杨虹发表于2020-4-1615: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1438&ptid=126056)
    
    分数既可表示实际数量,还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就是分数所具有的 “量” 和 “率” 的双重意义。从以 ...

    分数 “量” 和 “率” 的双重意义确实使本身就很难理解的分数难上加难了,小学阶段,“量” 和 “率” 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但是作为 “分数初步认识” 的起始课,该如何做好双重意义的区分,既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学生易于理解,确实需要教学中的 “大智慧”。

    范薇
    范薇4年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分数逐渐产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即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在认识分数之初就对分数的双重意义(即绝对和相对意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渗透,并不是说要重点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这对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分数度量单位有一定的好处,能有效降低理解的难度。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本节课先接触到的是平均分一块月饼,老师出示一块月饼,用数字表示并板书 “1 块”;分过之后,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得到的一半月饼,二分之一块,强调单位是 “块”。这就是量的意义了。率的意义就要强调是谁的二分之一了,总要强调整体 “1”,而这个整体 “1”,又可大可小、可多可少了。
    吉吉
    吉吉4年前
    [逗留_bSATO发表于2020-4-1616:1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1449&ptid=126056)
    
    分数与生俱来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分数可以表示某一个量实际的具体的值,我们称之为量的意义;另一方面, ...

    分数的意义就包含了 “量” 和 “率” 两方面的内容。我想,学生到高年级对 “率” 的理解产生困难,其主要原因是一开始意义的理解就是糅杂在一起的,但是区分开来无疑增加了三年级学生学习分数的难度,我想在一些问题的设计上还需要更严谨一些,对分数意义的表达上还要再准确一些。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分月饼的情境,从实物的一半,到图形的一半,再到用符号(分数)来表示一半,经历了由 “实物 —— 图形 —— 符号” 这样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符号,再把抽象符号做直观解释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感受到分数出现的必要性,充分理解二分之一的实际意义。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分数是个过程性概念。分数学习困难不仅与整数知识有关 ,还与分数自身内容有关 。例如,2/5 可以看作是 2 ÷ 5 的商或 2 :5 的比值 (过程) ,也可以看作是有理数集合的一 个对象( 概 念 )。过程性概念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从过程压缩为对象的抽象过程 ,即要把一个动态的过程压缩为一个静止的心理对象 。分数虽然源于现实生活 ,产生于实际问题 ,但它本质上是数域的扩大,因此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压缩成为一个静止的数概念 ,这是一个不自然的过程 ,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盛老师把这一过渡做的不留痕迹水到渠成,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4-1615: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1443&ptid=126056)
    
    分数教学过程中,一个特别容易引起学生混淆的知识点就是分数的量与率的问题,例如五年级分数再认识的时候会 ...

    远老师给出的这两道题虽然很好的强调了分数 “量” 与 “率” 的区别,但是对于初学分数的学生来说会不会适得其反,冲淡了本课的重点。小学阶段对于分数的学习、分数 “量” 与 “率” 的认识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wx_C5Q5WrzE
    wx_C5Q5WrzE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盛老师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导入新课,不但能提高学生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分数的认识一课对于第一次接触分数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是抽象的。对于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是难以理解的,本节课以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导入引出新课,顿时会让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今天学习了《谈谈数的双重意义》,再看这节课,盛老师对分数的双重意义:量的意义(即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值,带单位),和另一个率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设计了充分的探究活动。尤其是率的意义,突出一个图形的 1/2,再加上其他图形的几分之几,都体现的很充分。那么在第一环节量的意义体现的是否充分呢,希望在学生说出用 1/2 这个分数表示一半时,老师总结可以强调我们可以说每人分到了 1/2 个月饼,把单位跟上,体现具体的数量。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认识分数” 的目的是引进一种新的数,来表示那些用自然数无法表示的数的大小,它与自然数一起在数轴(数直线)上按大小有序排列着。即分数的本质是用来表示大小的。而教材中认识分数是从这里开始: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里突出的是 “率” 的意义。这里的 “一份或几份”,所指的还是某个具体事物(如月饼)中的一部分。而任何 “数” 所表示的只能是对某对象的大小,和该事物的具体属性无关。一个具体的事物或其部分,是不可以用 “数” 来表示的,只有这个具体事物或其部分的大小,才能用数来表示。按照这种解释,我好像有点理解学生为什么总是在分数 “量” 的意义上理解得困难了。

    wx_C5Q5WrzE
    wx_C5Q5WrzE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6&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6:33 编辑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 ...

    在新授这一环节,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看一看,摸一摸,亲自去度量 1/2 的大小。这个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从度量的角度认识 “分数” 的含义,有助于强调分数单位的重要性。并通过老师的引导在一系列活动的牵连下和老师共同感受分数的意义。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关于分数的概念,教材中这样给出:一半可以用 1/2 表示,读作二分之一。1/2 是分数。但是这里的一半既可以理解为表示具体数的 1/2 个物体,也可以理解为物体的 1/2。一种是作为 “量” 的含义,一种是作为 “率” 的含义。盛老师在备课时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疑惑:如何从 “半个月饼” 过渡到 “月饼的 1/2”?个人觉得这里不妨加一句:“每人分得的半个月饼也就是 1/2 个,这个结果也可以说成每人分得的是一个月饼的 1/2.” 将 “量” 的含义与 “率” 的含义在同一个直观的背景中统一起来,有助于在后续学习中慢慢加以分化,逐步建立结构化的认识。这也是我以往在分数教学中的缺失。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分数的双重意义是后续学习的生长点,但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起始课,确实没有必要理得那么清。今天学习了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编排与教学建议,瞬间领悟到今天的 1/2,无论学生理解为量也好,率也好,只要能在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 2 份,其中一份用 1/2 表示这样的意义就很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到了分数的再认识,当整体不是一个物体,变成多个物体或多组物体,自然就会对量和率产生不同理解的必要。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 “量” 和 “率” 的区分,我们在讨论过程中总是忽略了课程标准的设计,其实在本节课中,我们没有必要过分的去深究分数的

    “量” 和 “率” 的关系,正如盛老师所说的分数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材设计时候也是这样的。本节课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只要求孩子们认识

    什么是分数。为什么要有分数,以及认识分数的读写即可,而分数作为 “量” 的关系,其实是在五上的分数与除法之和才出现的,故而前期学习的基本上

    都是关于分数 “率” 的相关学习,所以在本节课中,是否可以对分数的 “量” 和 “率” 的问题做淡化处理,只要在个别位置出现带有单位的分数即可,不去过分

    的强调这一知识,以免引起学生的思维认知混乱。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的扩展,具有 “量” 和 “率” 的双重意义,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老师授课时一个思考点。之前一直纠结作为分数认识的起始课,到底应该从哪个角度来认识分数,才更利于学生理解。读了今天分享的文章,让我豁然开朗。其实这两者不必刻意地区分,在本课 “分饼” 的情境中,分数既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也可以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把一块饼平均分成 2 份,一方面每份饼的多少可以表示为 1/2 块,另一方面分成的每一份都是这块饼的 1/2。反观盛老师的设计,我认为处理得还是比较合理的,在导入部分从 “量” 的意义入手,让学生将 “数” 的概念拓展到分数,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在 “认识 1/2” 的环节中,盛老师则重点从学生 “平均分物” 的经验出发,从 “率” 的角度进一步探究了分数的意义,盛老师将分数 1/2 “量” 的含义与 “率” 的含义在同一个直观背景中都有呈现但没有对比强化,是否需要把分数的两种意义统一起来?这种设计会让学生对分数 “双重意义” 的理解更加明晰还是更容易混淆呢?由于没有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经验,现在还不能断言,但期待在实践中找寻答案。

    徐聪_dHjoJ
    徐聪_dHjoJ4年前

    提问有智慧,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我总难免把重点放在提问的技巧上,在问题的指向性和精确性下功夫,为了牵引而问、为了衔接而问,真正为了不教而问、不问而问的研究很少。通过对这节课对盛老师提出的问题细细品读,我领会了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问题引导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处理问题,能否高质量精准的提出问题。

    秋晨
    秋晨4年前

    此课内容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盛老师这节课便注意有易到难、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中逐步建立对分数的概念,并注意在 “平均分” 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加深;与此同时,盛老师也特别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并敢于大胆放手,促进学生思考、内化,从而整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wx_i6dF3e8q
    wx_i6dF3e8q4年前

    在初步认识阶段,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单位,也就是度量单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可以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值得深入学习!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盛老师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盛老师在学生认识了 1/2 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繁星_Suus0
    繁星_Suus04年前

    本帖最后由 繁星_Suus0 于 2020-4-17 14:15 编辑


    分数的意义,主要是表示分率,也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数表示数量,应该是从分数表示分率的基础上演化来的。所以,本节课,分数认识的第一节课,应该着重让学生体验分率的意义,具体来说,本节课主要是体验,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盛雪老师深度研究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重点是认识几分之一,再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体验到图形的每一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形式为内容服务。大道至简。在以后的教学中,再慢慢拓展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9 编辑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28. 师 ...

    分数符号由三部分组成,它包含了分法、总份数、表示的份数这三个要素,比较形象、直观地体现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写法是与分数形成的程序及意义是一致的,写分数不能按照汉字书写笔顺从上往下写,而应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这样写有三个好处:一是与分数意义相一致,先要表示平均分,再表示平均分了多少份,最后表示取了多少份,有利于理解分数的意义;二是与分数的读法 (顺序) 保持一致,便于读得准,读得快。三是便于确定分数线的位置,易于居中,在一行中不会因写得偏上或偏下而不美观。本课盛老师在教学分数读写的时候另辟蹊径,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是放手交给学生,由他们来发现,总结这些知识规律,特别赞同盛老师的教育思想 “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就不要让老师教”。反思自己的教学,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学会放手。

    雨池
    雨池4年前

    从今天分享的学习资料来看,三年级下所学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 重点帮助学生从直观层面感知分数的基本内涵,为进一步建立相对完整和抽象的分数概念积累经验提供支持。也就是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分数的 “率”,在盛老师的课中,能够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分饼,分图形等帮助学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建立分数的概念。而对于分数的 “量” 的把握,个人认为,可以点到为止,也可作为知识的拓展,不必作为课堂重点,因为还有后续的分数学习,这节课只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理解概念、分析关系、解决问题时常常需要借助直观的材料或图形。盛老师和小学生一起观察、操作、探究、发现,在此过程中积累感性经验,丰富已

    有认识。使本来抽象的分数概念和意义变得具体、形象起来。考虑一下,是否需要在此基础上添加比较每个图形二分之一有所不同,是否组织小学生形成有效的合作沟通交流,从而在反思中培养初步的理性思维。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本节课从 “” 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该怎样表示?这一认知冲突出发,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从 “平均分物” 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体会分数的不同内涵,一半月饼既可以表示为二分之一块,也可以表示为一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盛老师通过设计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分数内涵,抽象出分数模型,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wx_V0YTTPTw
    wx_V0YTTPTw4年前

    本节课,盛老师在课堂上能从学生已有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意义。让学生从度量的角度认识 “分数” 的含义,并认识分数的 “度量单位”—— 分数单位,向学生渗透了度量意识。

    吉吉
    吉吉4年前
    [勤劳的翅膀发表于2020-4-1715:2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1747&ptid=126056)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理解概念、分析关系、解决问题时常常 ...

    比较是一种用来确定客观事物或现象相同、相似、差异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物体或图形的 1/2 有所不同,在比较 “量” 的不同的基础上让学生丰富对 “率” 的理解,从而更加透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内涵,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培养初步的理性思维。

    吉吉
    吉吉4年前
    [繁星_Suus0发表于2020-4-1714: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1722&ptid=126056)
    
    分数的意义,主要是表示分率,也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数表示数量,应该是从分数表示分率 ...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于分数的认知维度在 “知道、了解” 的程度即可。所以本课的重点不在于 “量” 与 “率” 的区分,而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的认识一种新的数 —— 分数。在折一折、涂一涂中初步感悟分数的意义。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起始课不能太复杂,大道至简,让学生永葆探索的兴趣,在后续的分数的学习中,对分数的概念,学生会越来越明晰。而不是一节课解决所有问题。

    吉吉
    吉吉4年前
    [秋晨发表于2020-4-1712: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1676&ptid=126056)
    
    此课内容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盛老师这节课便注意有易到难 ...

    数学永远是课堂的主人,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的,数学思想的渗透,探究精神的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良好的逻辑思维的形成,这些都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孜孜不倦追求着的。在动手操作中引导学生认识感悟分数,才能达到形式数学能力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今天阅读了分享文章,终于解决了昨天的疑惑。对于分数的双重意义作为一节认识分数的起始课到底是否进行区分辨别,文章给了很好的答案。对于分月饼分图形,因为单位 “1” 是一个完整的图形或物体,所以学生既可以从 “量” 的角度表达平均分的结果,也可以从 “率” 的角度表达平均分的结果,分数作为 “量” 与 “率” 的结果是相同的,因此他们无需对这两种结果进行区分。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梅妍
    梅妍4年前

    “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要面对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体验成功。这节课盛雪老师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参与面广,动手操作并在操作中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实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个教学意图。向您学习!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在这一环节中,盛老师由半个、0.5 个来表示月饼的一半,自然引入新的度量单位分数来表示月饼的 1/2, 将分数的双重含义有效渗透出来,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将二者加以分化。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本节课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参与的条件,并积极引导孩子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等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亲历由动手操作做分数 —— 自主探索找分数 —— 合作交流说分数,将静态的知识改变为动态的研究,让每个学生体悟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在自主参与的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完成了对知识的构建。

    郭燕
    郭燕4年前

    盛老师在教学几分之一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

    郭燕
    郭燕4年前

    数学的本质是度量,它是人类创造出来认识数学、认识世界的工具。度数学本质,激学生量心。相信在即将开启的研究之旅中,我们会通过表象探究本质,从明晰走向深刻。

    王XJ
    王XJ4年前

    看完盛老师的教学设计后,自己收获很多。“数与代数” 领域学生度量意识的培养亦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而《分一分》作为分数单元的起始课,盛老师能够从学生熟知的问题情境入手,层层递进,让学生明白几分之几表示的含义,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拆一拆、涂一涂,真切感受到了 “度” 和 “量” 的过程,并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13904086327
    139040863274年前

    这节课创设了有效教学情境和策略,使学生 产生了学习的需要。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从数学发展史看,认识分数是从认识分数单位开始的;对于后续学习来看,几分之一是理解分数单位与分数、分数与分数、分数与整数间联系的关键。本节课从认识二分之一开始,而认识二分之一的基础是物体的 “一半”,学生只要明白了一半的意思,1/2 的教学便水到渠成。盛老师能够从度量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体现出分数是度量数(分数单位)的累加,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十分有意义。

    吉吉
    吉吉4年前
    [于晶双发表于2020-4-2009:3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2641&ptid=126056)
    
    从数学发展史看,认识分数是从认识分数单位开始的;对于后续学习来看,几分之一是理解分数单位与分数、分数 ...

    感谢于老师的点评。对于自然数的学习我们是从有 “1” 开始的,对于分数的学习我们是从 “1/2” 开始的,这遵循了一般的对于数的认识规律,"1"、"0.1”、“几分之 1“既是最简单的数,易于学生理解,也是数的度量单位,通过累加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所以,它是学习一切数的基础。

    吉吉
    吉吉4年前
    [逗留_bSATO发表于2020-4-1716: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1760&ptid=126056)
    
    今天阅读了分享文章,终于解决了昨天的疑惑。对于分数的双重意义作为一节认识分数的起始课到底是否进行区 ...

    假期里,我们 “停课不停研”,在新世纪的平台上,我们一起对度量、对分数、对度量思想下的分数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边学边研,边研边思考,边研边明晰,这就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吧。拨开云雾见本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Double
    Double4年前

    盛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盛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多次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感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的过程,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同时,学生通过对分数的读与写来体会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06
    12064年前

    在本节课中,盛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本节课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分数起源于分,当平均分配出现的不是整数结果的 时候,逐渐就有了分数的概念。许多学者都认为分数在 不同情景问题中有不同的意义,总的来说,对分数概念 的理解应关注两条主线和四个维度。两条主线即是 “比” 和 “数”。“比” 是指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的关系; “数” 是指以有理数形式出现的分数。这节课,老师在授课时渗透了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的关系,学生初步建立了分数的概念。

    丫丫老师
    丫丫老师4年前

    盛雪老师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进行前测,通过学生反馈情况,利用数据来分析学情,有理有据,做到因材施教!!值得借鉴学习!

    丫丫老师
    丫丫老师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盛老师在新授环节充分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了月饼的 1/2 所代表的含义,在第二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的数学活动,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操作活动以及交流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和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初步理解 1/2 的意义。

    沐树
    沐树4年前

    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的时候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分数既属于数,又是一个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新概念,

    所有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会很生涩难懂,因此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参与度,运用各种不同模式的环节,让孩子们

    参与其中,在这一点上盛老师做到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另外既然是属于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让引入环节的知识迁移做的更具体一些,

    让孩子通过整数,小数的相关知识和特征,去推测一下分数的特征,然后在后续的环节验证这些猜测呢?从而培养孩子们的推理验证能力。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由于分数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被认为是小学阶段学生最难理解、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数学概念之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教师授课时选择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本课,盛老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借助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有关的各种直观模型,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概念模型。如开课盛老师在 “分月饼” 以及接下来 “涂一涂” 等环节,建立了用面积的 “部分 — 整体” 表示分数,是 “比率” 意义的一种体现。让学生在面积模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与该整体相比较的结果。通过运用分数概念模型,对学生来说更直观,也更容易理解分数的意义,十分可取。

    雅蕊如梅
    雅蕊如梅4年前

    盛老师的教学设计突出: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可以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分数起源于分,当平均分配出现的不是整数结果时,逐渐就有了分数概念,本节课盛老师从分月饼的情境中自然的向学生诠释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使得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应运而生。在初学 1/2 这个分数时盛老师通过直观演绎数学知识所蕴涵的思维发展过程,让学生进行自我释疑体验,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也不包办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而是通过 “折一折” 来驱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力,感悟 “平均分” 的内涵与重要性,通过建立区域或面积模型,帮助理解分数背后蕴含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让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再拘泥于常规,思维实现跳跃式的发展,盛老师的课值得作为新手教师的我多多学习。

    繁星_Suus0
    繁星_Suus04年前

    分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的过程,应该放慢认识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本节课,盛雪老师在分数概念的引入上,有一个充实而丰富的引入、归纳、概括过程,适当拉长分数的引入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丰富感知 “二分之一”。在直观认识的前提下,在认识 “几分之一” 所反映的这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的基础上,再引出 “几分之几”。这样,才能循序渐进,了解分数的意义。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分数概念具有多重含义,且分数的书写形式、计数单位和计算法则与自然数相差很大,因此学生学习分数要困难的多。因此教师借助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直观模型,使学生感受到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概念模型。本节课教师借助分月饼,分长方形等活动,在分一分涂一涂等操作的基础上有效地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分数建立分数概念模型。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盛老师不仅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个数学活动,还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数学交流环境。比如,让学生折纸时,先让学生自己折纸、涂色,再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折纸涂色方法,却可以得到同一个分数;再如,在学习比较分子都是 1 的两个分数大小时,也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就扩充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了学生赏识他人的良好心态,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意义做了重要基础。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分数是小学阶段较难理解、容易出现错误的概念之一,盛老师通过让学生涂一涂折一折月饼、花瓶、长方形这些直观模型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用面积的部分 ---- 整体表示分数,使学生感受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分数概念。

    梅妍
    梅妍4年前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 “最近发展区” 是重要的,它是促进学生从 “实际发展水平” 向 “潜在发展水平” 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过渡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我建构过程。教学时,盛雪老师从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 “分月饼” 入手,明确平均分,从而引入一个新的数来表示 “一半”,激发了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了他们有效的学习。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在学习几分之一这一环节中,盛老师通过让学生在纸条上分别找到 1/2、1/3、1/4,并说说纸条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将单位 “1” 平均分成几份后,通过数分数单位的 “个数”,能让学生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加,为后面学习几分之几也做好了铺垫。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盛雪老师的课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描述,理解了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认识了分数之后,又让学生自己举一些生活中的分数的例子,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在对意义的理解上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盛老师带着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满的探究过程,而且每个环节都有直观模型的辅助。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小纸条的应用更是恰到好处。这个小纸条用处恨到,到后面的学习中,会用纸条中的几分之一去度量,进一步巩固认识分数单位。所以虽说是起始课,但对后面的学习的生长点都抓得很准。

    吉吉
    吉吉4年前
    [繁星_Suus0发表于2020-4-2016:2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2892&ptid=126056)
    
    分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的过程,应该放慢认识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

    是的,本节课的环节应该是先学习 1/2,在学习几分之一,最后学习几分之几,这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知识的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孟杰
    孟杰4年前

    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参与的条件,并积极引导孩子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亲历由动手操作做分数 —— 自主探索找分数 —— 合作交流说分数,将静态的知识改变为动态的研究,让每个学生体悟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在自主参与的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完成了对知识的构建。

    槐树花_E9J9J
    槐树花_E9J9J4年前

    盛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练跟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问题进行驱动,引领学生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活动中体会分数的概念。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4-21 09:50 编辑


      学前测一版的分析,得到了老师们许多匠心独具的见解和点评,对我们团队的启发很大,在集体智慧之下,形成了二稿前测,希望再次得到老师们宝贵的建议。

                                                       11317


    图片:

    IMG_5719.PNG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从整数到分数这一次数概念的扩展,是小学阶段学生经历的第一次数系扩展。很显然无论是在数的意义、写法和读法上面,分数都与学生之前接触的整数存在较大的差异。盛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够遵循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通过折、画等方式认识分数。

    紫玉冰_T9Y04
    紫玉冰_T9Y044年前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沐夏
    沐夏4年前

    活动设计巧妙,能实现有效互动,体现了以 “学生为主体”。

    繁星_Suus0
    繁星_Suus04年前

    这一份课前测,对于优秀学生来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挑战性,第一题,寻找比 1 小的数来表示线段,学生可能会用小数(0.2,0.4,0.6,0.8)表示。怎样迁移到用分数表示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我感觉这一份课前测,难度挺大,毕竟是平面化的纸面测,不是立体直观的实物引导。是让学生采取独立思考的形式完成,还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更合适呢?感觉这个台阶有点高。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认识分数的意义,重点在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探究意义,掌握规律,完善分数知识体系。盛老师的课把握很到位:

    1、在活动中探究,这是个开放的过程,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他们经历学习的过程,在操作中体会分数的意义。 
    
    2、在参与中构建,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与核心之所在。分数的意义应该是学生主动构建的,学生有了操作活动,有了对具体分数的认识,更有了单位 “1” 的概念,那么对于分数的意义则完全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只要说得有理,说得恰当,不必纠缠于标准的定义。 
    雨池
    雨池4年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引入数轴,能大大提升孩子们对数的感知,用好数轴,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数轴结合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盛老师的课中,导入生活中 “分饼” 的情境,让学生感知 “一半”,进而得出二分之一,接着画出圆形,花瓶等的二分之一,有形象到抽象,数形结合,充分理解分数的概念。此时可否引入数轴,让学生感知数可以用图表示,也可以用点表示,也可以用相同的线段来表示相同的数,帮助学生完成从整数的认识到分数的认识的跨越过程,进而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分数也可以在数轴上数出来。

    马艳君
    马艳君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621: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1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14 编辑

    分数的理解,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从度量的角度去认识分数也是一个突破口。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2109: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072&ptid=126056)
    
    学前测一版的分析,得到了老师们许多匠心独具的见解和点评,对我们团队的启发很大,在集体智慧之下, ...

    与第一版学前测相比,这一版的学前测增加了从数轴角度测评学生对于分数的认知,第一题中在数轴上对 5 进行五等分,感知整数度量,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接下来对 1 进行五等分,让学生初步感知在数域中还存在着比 1 小的度量单位,我想学生在此处大部分会想到用小数来表示,这个地方是否可以给出两个数轴,让学生用两种方式表示 0-1 的五等分线段长度,使得学生在本能的写出小数表示法之后,再思考一种新的表示法,激发思维。第二题与第一版基本保持一致,增加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思维的环节,鼓励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其实说一说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筛查思维逻辑性的过程,个人很喜欢这个环节的加入。第三题盛老师换掉了第一版中关于分数各部分名称和读法的测评,而是开放性的选择学生动手涂一涂,然后自己想办法用数表示出来,但是个人感觉如果学生在第三题中涂了两个方块,那么二三题相似度就很高了,所以是否二三题就可以保留其中一道,然后添加一个关于 “平均分” 的问题如下图。

    图片:

    B51816E8-24BA-4645-AAB3-3948DF1C35F1.jpeg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盛老师及其团队很明显的做了很多工作,使得第二版学前测较第一版有了很多的改进。

    第一题的数轴题个人是很喜欢的,这种数形结合的使用能够很清晰的让学生直观的认识整数和比一小的数,

    在分一的时候,做了对单位 1 的渗透,虽然在学前测的时候可能有的学生会在这个数轴上填上小数,但这也是

    学生对平均分这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基础体现,而且其实分数和小数都是对应的,在后续的

    学习中会有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一课,所以在道题的出现亦可为后续学习 “分数小数的互化” 埋下伏笔,只需老师

    在后续处理的时候,引导学生去对比一下,用分数和用小数两种表现形式即可。总之个人认为第一题非常好,无需

    在做改动。

    范薇
    范薇4年前

    二版前测的第 1 题第一个数轴中,盛老师通过让学生在同一条数轴上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展现整数,第二条数轴让学生明确了其实在 0 和 1 这两个相邻整数间也存在一种数,从而自然引入分数概念,比较符合学生对于数的认知规律,从中也能清晰地感知到只有线段长度相同我们才能数出一共被分成了几份,渗透出核心概念 “平均分”,做到了将分数单位与数轴上的线段有机结合,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由这道题,也深刻体现出昨日分享中 “分数是度量数的累加” 的观点,即把单位 “1” 平均分成几份,就是几个几分之一的累加。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数的认识离不开数轴,数轴有利于学生自然地形成对数及数与数、甚至数与数量关系的进一步直观、形象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与内涵。在数轴上表示分数,最难的就是数轴中的单位 “1” 在哪儿。单位 “1” 和分数单位,“单位” 是其核心词。单位的重要作用就体现在能计量上。因此,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单位 “1” 或分数单位在数轴上的计量过程,经历分数先分后数的过程,是策略的核心。

    绣一颗温柔的心
    绣一颗温柔的心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教师善于发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孟凡晶
    孟凡晶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1 编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 ...


    老师的课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实物进行展示,加强学生理解,教学方法灵活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本知识。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盛老师对前测的题目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看了修改后的题目,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盛老师除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外,更加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如第一题,让学生填写数轴中相应的数字后,在下面增加了 “我是这样想的”。第二题和第三题也都有让学生写出自己想法的要求。盛老师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做法,我非常赞同。因为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和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方向,使授课老师更准确地把握本课的教学起点。

    再者,我认为第一题设计得非常巧妙,用数轴的方式引出 “新的数”,使学生明白分数也是数,是我们学过的整数的扩展,而非新的抽象概念,消除学生的陌生感,降低认识分数的难度,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2109: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072&ptid=126056)
    
    学前测一版的分析,得到了老师们许多匠心独具的见解和点评,对我们团队的启发很大,在集体智慧之下, ...

    看到学前测第二版耳目一新的感觉。与第一版相比

    1、问题更开放了有思维深度;

    2、每一道题中都有 “我是这样想的 / 我的想法是” 更关注孩子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来了解他们思考问题的过程;

    1. 数轴的引入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个人感觉比较难。通过对第一条数轴是把 5 平均分 5 份的填写孩子们能够明白第 2 个数轴的含义,但如果设计意图是想让孩子们呈现分数的结果个人感觉是有难度的。我想到前一段时间我们的一份材料《中美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中,美国的教材是在《分数初步认识》一单元中的第 5 节课呈现数轴上定位分数一课,是在学习表示一个整体、一个区域、一个群体的一部分之后进行的。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数轴上准确填写出分数,首先孩子已经建构了分数模型并能理解分数的意义,然后才能准确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将这个环节放到课前测我感觉有难度。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2109: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072&ptid=126056)
    
    学前测一版的分析,得到了老师们许多匠心独具的见解和点评,对我们团队的启发很大,在集体智慧之下, ...

    看到学前测的第一题,出现了数轴。数的认识离不开数轴,数轴是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与内涵。然而在分数的学前测中出现这个题是否过难。是否有点操之过急。 学生学习分数的过程中,往往是以生活经验,平面图形、封闭图形或固定范围的圈来表示,或通过平均分的份数,以涂色部分色块、颜色的不同来表示含有 几个分数单位。学生是借助先平均分,再数份数的过程来学习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表面要将看起来并不复杂的分数放到数轴中去,学生则需要从不同的维度重新去认识分数,即将分数排列在数轴上。这里需要学生掌握并理解分数的意义,所以开始就出现数轴是否是合理的,是否超出了大部分学生能理解的范围。如果我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在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尤其是对 “单位 1” 的认识已经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再应用数轴可能会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

    梅妍
    梅妍4年前

    看到了盛雪老师第二版学前测,对比第一版,更加关注到孩子的思维过程,我是这样想的:——、写一写你的想法,更能够看出不同层次,不用类型学生的想法和思考深度。个人认为第一题数轴题的第二小题有点难度。或者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数轴题放在最后一道,把图形,涂色问题放在前面。想法尚不深入,共同研究。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本帖最后由 鱼儿_SmP4b 于 2020-4-21 18:46 编辑


    [吉吉发表于2020-4-2109: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072&ptid=126056)
    
    学前测一版的分析,得到了老师们许多匠心独具的见解和点评,对我们团队的启发很大,在集体智慧之下, ...
    
    ``` 这一版的题目设计很有高度,也更关注了学生的想法。在第一题引入了数轴,并且从原来整数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但感觉第二个数轴比较难。或者把数轴这道题放在第二题之后出现,从生活经验到抽象的数。第三题如果在一个格子里涂,是不是不够用,比如涂完 1/2,想涂 3/4,会不会颜色重合。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数轴第二小题改成只留一个空,平均分成两份,难度会大大降低。最后一题感觉会很开放,把方格里的实线改成虚线是否会好一些。

    Cindere_u110P
    Cindere_u110P4年前
    吉吉 发表于 2020-2-27 14:57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教师通过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盛老师这一版的前测引入了数轴,我觉得更有利于学生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直观感受解分数与自然数所具有的相同意义,也就是都可以表示一种量。分数也可以表示量,可以是一种比 1 小的一种量。数源于数(几个几),如果以 1 为计数单位,数着数着就形成了自然数,如果以一个分数单位为计数单位,数着数着就产生了一个同分母分数家族,分数可以看作是度量数(分数单位)的累加。这个设计我觉得非常好。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4年前

    盛雪老师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充分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新知。如:“折一折”“涂一涂”、 “练一练” 等几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激发了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在体验中理解数学。充分应用了直观教学,降低了认知的难度。

    桃李芬_s8hhS
    桃李芬_s8hhS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5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9:17 编辑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 第二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 ...

    本节课教师能够牢牢抓住分数意义这个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突破,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今后高段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 “1” 的含义?盛老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 “1” 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王芳_QdPHb
    王芳_QdPHb4年前

    思维导图的使用和我们学校的理念不谋而合,我感觉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习的更加有条理,让学生的数学思路更加清晰。

    吉吉
    吉吉4年前
    [高日芳_nrnyl发表于2020-4-2117: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406&ptid=126056)
    
    看到学前测的第一题,出现了数轴。数的认识离不开数轴,数轴是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与内 ...

    高老师认为,数轴在学前测中出现确实比较难,学生还没有对分数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建构、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不够深入,放到学前测中无疑设置障碍。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数轴确实引导学生经历了分数单位累加的过程,放到新授课中可以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吉吉
    吉吉4年前
    [逗留_bSATO发表于2020-4-2116: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381&ptid=126056)
    
    看到学前测第二版耳目一新的感觉。与第一版相比
    
    1、问题更开放了有思维深度;
    
    2、每一道题中都有 “我是这 ...

    您能联系国内外数学教材中分数知识的内荣来探讨数轴在学前测出现的难度,我觉得很有启发。其实我是想引导学生在第一个数轴上填整数,第二个数轴上填写小数,从而引入本课分数的认识。可能在问题的设计上不够严谨明确,如果是这样您觉得如何呢?

    吉吉
    吉吉4年前
    [lishi6927发表于2020-4-2114: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293&ptid=126056)
    
    与第一版学前测相比,这一版的学前测增加了从数轴角度测评学生对于分数的认知,第一题中在数轴上对 5 进行 ...

    李老师得提议特别好,谢谢:)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表征是利用某一种形式,将事物或者想法重新表现出来,以达成沟通的目的。在初步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最容易出现把分数仅仅与几何图形联系建立意义的认识局限。本课盛老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努力沟通分数表征与现实活的联系,注意引导学生在大量材料中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和提取抽象。在认识二分之一时,盛老师让学生通过平均分圆片、长方形、花瓶等,并涂一涂,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断地具体感知这些活动的共同之处,即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当这样的操作活动不断地被学生个体通过具体实物或在头脑中重复运算时,就会逐渐形成自动化,内化、凝聚成为一种固定的内部构造,即 “对象”。今日感悟:数学学习应该要注重不同表征系统之间的连结,并且能利用多样化的表征方式来代表数学概念。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了吗?在顺利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在进行数学本质的思考吗?学习者需要通过内化概念的多种表达形式并与已有的内在表象发生相互作用,以此促进或影响学习者的数学理解。”

    看了盛雪老师对学前测的修改,感受到,一位老师想要走进孩子思维的深处、“窥视” 孩子思维的发展,通过让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 “一张笑脸的一半” 最大程度地引发孩子的思考,为学习 “分数” 铺设了思维轨道,因为只有孩子在学习前或学习时有疑问、有思考,才能习得。

    秋晨
    秋晨4年前

    在本课教学中,盛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渗透与指导,能让学生在操作、感悟中学会学习:比如在导入新课时注意将新知与学生生活经验、已有知识相联系,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对 “分一分”“平均分” 有了较好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时,能够注意倾听来自同学和老师的想法,并注意独立思考,与自身已有知识相结合,在做中学,学中悟,能够达成较好的学习效果。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理解概念的关键在于将数学概念的抽象定义的含意转换成易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的适当的心理表象。分数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是代数学习的基础。由于分数难学,多次引起各方面的讨论甚至争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这一概念,盛雪老师创设分月饼的问题情境,更可贵的是,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分数概念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有层次的联系。在操作活动中,经历了真实的数学思维过程,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真正体会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关注操作活动后面的数学思考,促进学生在分数的视觉化表征与言语化表征之间的转换与转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情境走向数学,把活动与思考数学结合起来。盛雪老师的课中,学生操作得出二分之一之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得到二分之一的过程,并追问” 怎样得到圆的二分之一?” 其意图都是在活动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进而促进学生在分数的视觉化表征与言语化表征之间进行转换。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盛老师将 “涂一涂、折一折” 等数学活动与 “几等分,取其一” 所表达的几分之一之间很自然地建立了转换与转译关系,引导学生从情景走向数学,把活动与思考数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起真正反映概念本质的内在表征。

    沐树
    沐树4年前

    通过对今日分享可怜的研究,发现在盛老师的这节课中对学生的表征操作运用的很合理,在设计的时候是从实物操作 -- 分月饼,过度到模型操作 -- 折一折,这一遵循孩子思维逻辑的设计很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鉴。但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是否是限定性的提问语句太多,是否可以放权给孩子们,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去回答问题,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通常来说,孩子们之间的语言才是他们最易懂的,我们老师可以在后期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语言进行优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孩子们对比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维的意识。

    繁星_Suus0
    繁星_Suus04年前

    分数不同于整数、小数都是十进制的,分数是一种全新的数,结构复杂,意义双重。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盛雪老师创设了分月饼的生活情境,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发现已经学过的自然数不够用了,需创造一种新的数来表示 “一半”。学生对于 “一半” 的表示一定是多种多样富于创造性的,老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当有学生说出用 1/2 表示一半以后,教师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方式表示得更加简便且完整。学生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蕴伏了模型思想。

    13438987635
    134389876354年前

    盛老师在学生折一折,画一画的过程中,一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掌握程度,以 “学生发展为中心” 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很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向你学习!

    xionghaizi
    xionghaizi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808: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9018&ptid=126056)
    
    1. 了解学生是否会使用分数表示数量。
    
    <br />
    
    
           
    
    <br />

    老师您好,做前测,心中一定是有一定的答案的。会有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但是测试第二题,我的预测只有 1,3,1/3,请问老师出示这道题目的意义是什么?这道题能体现出分数单位吗?

    xionghaizi
    xionghaizi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208: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513&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8:13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 ...

    最后这个小魔术非常吸引眼球,魔术题的设计既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一次呈现了度量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分数。

    高日芳_nrnyl
    高日芳_nrnyl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2109: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072&ptid=126056)
    
    学前测一版的分析,得到了老师们许多匠心独具的见解和点评,对我们团队的启发很大,在集体智慧之下, ...

    看到盛老师的回复,感觉盛老师真的十分优秀,对分数这课研究的也十分透彻,是的,用数轴让学生感知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累加的过程,对分数的理解就更深入了。数轴可以让学生打破 0-1 之间不可以再分的思维定势,同时发现 0-1 这两个很接近的数之间还存在着无数种不同的分法,而每一种不同的分法都将产生一个分数单位,通过分数单位的累加,从而产生许多不同的数 --- 分数,这样的理解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所以我同意盛老师的说法,如果不把它放到学前测,放到新授中,可否让学生由形象的图中抽象出数轴,这样由平面图形到数轴,无疑给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提升了高度,感受到数轴中分数的魅力,如果能够达到,显然会成为本课的亮点。

    xionghaizi
    xionghaizi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认识数学、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度量可以是因人而异的.度量单位就

    是把不同个体的度量方法标准化,并且能够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6&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6:33 编辑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 ...

    盛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初步理解 1/2 的过程中,关注到了操作活动后面的数学思考,即把一个物体 “平均分” 或 “非平均分” 得到的结果会是怎样?学生能够从这样的具体情境中主动走向数学,最终发现 “只有做到平均分,才能得到相同的两块月饼”,充分理解 1/2 的概念,能将具体活动与思考数学有机结合是我要向盛老师学习的地方。

    xionghaizi
    xionghaizi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创设情境环节,首先用中秋节引入数学课堂,有数学文化。然后顺理成章引入半个,引入分数,非常恰到好处。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分数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是代数学习的基础。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需要通过内化概念的多种表达形式,并与已有的内在表象发生相互作用,以此促进或影响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因此,盛老师在前侧中,就让学生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记录和表达自己头脑中对 “一半” 的理解与思考,为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xionghaizi
    xionghaizi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在学情分析这块,教师可以提前做一个前测, 更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情基础。

    xionghaizi
    xionghaizi4年前

    数学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数学知识也是数学活动的结果。老师所设计的数学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可以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xionghaizi
    xionghaizi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9 编辑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28. 师 ...

    第四部分,小组合作,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抓住学生特点,让学生学会学习。

    xionghaizi
    xionghaizi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818: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255&ptid=126056)
    
    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细化,体现教师的细心与善于归纳整理的好习惯。

    xionghaizi
    xionghaizi4年前

    数的度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结合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渗透度量的意识,通过操作或东莞让学生体验到度量方法的多样性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从感性认识出发,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尺模型,让分数符号联系起来,通过折、画、数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头脑中建立度量性概念。

    xionghaizi
    xionghaizi4年前

    通过老师反复思考与修改,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度量在本节课的应用。

    梅妍
    梅妍4年前

    结合今日学习材料,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属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具体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为此,盛雪老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特别注重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试图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过程过渡到抽象的逻辑,使学生在直观的观察和体验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理解书本的知识。因此,上课刚开始盛老师设计了活动,让学生通过 “分一分” 去创造分数,而后在 “折一折”、“涂一涂” 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最后在 “想一想” 中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精炼自己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分母、分子的含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回归生活。

    吉吉
    吉吉4年前
    [梅妍发表于2020-4-2309: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939&ptid=126056)
    
    结合今日学习材料,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 ...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学习分数,对以后的分数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数学学习中,不应该让学生的认知只停留于表面特征,而应该是一种结合了动作、听觉、视觉,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 “思维运动”。为了实现数学多元表征的融合,本课通过情境创建、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进行分数意义的感悟和理解。

    吉吉
    吉吉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4-22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695&ptid=126056)
    
    通过对今日分享可怜的研究,发现在盛老师的这节课中对学生的表征操作运用的很合理,在设计的时候是从实物操 ...

    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的确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践行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授课中,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没有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对于很多自己的想法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所以在数学课中训练学生有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也是重要的数学能力的训练点,在教学分数初期,需要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引导学生准确表达。

    放飞的风筝
    放飞的风筝4年前

    本节课 教学中结合分月饼活动,让学生在逐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分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就需要产生一种新的数来度量结果,因此在认知冲突中体会分数这个度量单位的产生,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亲身参与课堂的探索活动。

    放飞的风筝
    放飞的风筝4年前

    在第二个活动中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操作活动以及交流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和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初步理解 1/2 的意义。第三个活动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俗易懂,是教学过程的亮点。经过学习又能进行图形的分解,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提升,从图形到数的演化,对分子分母进行对比说明表示的意义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放飞的风筝
    放飞的风筝4年前

    在活动四中教师让学生在举个分数,让学生通过小组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来得出不同的分数,上台演示比直接像说出分数要理解的深刻,教师可以以故事引入,一块蛋糕平均分成 8 份,一个小朋友吃了 3 份应该怎么来表示呢?通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的出不一样的分数吗?

    放飞的风筝
    放飞的风筝4年前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分数的读法。让学生来读,其他同学点评得出读法和注意事项。写法也可让学生来板写并说出自己是怎么写的,学生共同总结出写法及注意事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放飞的风筝
    放飞的风筝4年前

    最后一个环节应用知识中,学生必须充分、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才能根据理解比较出两根小棒的长短。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分数的理解,但个人感觉对于第一节课学习分数的同学来说是不是有些难度了?可以把小棒改成其他物体降低点难度。

    放飞的风筝
    放飞的风筝4年前

    盛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最后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给我的震撼很大,做为一名好的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刻把握,做到深度学习深度备课。一个知识点在小学各个阶段的体现是如何体现的,把握好教材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我们都应该向盛老师学习这种对教材认真专研的精神。

    陌色青青
    陌色青青4年前

    盛老师利用中秋节分月饼的情景引入,遵循数的来源,让学生体会不能用整数表示时,需要 “半个” 用分数来表示,并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身边的事物中找一找 ½,加强学生对于分数平均分的理解。

    陌色青青
    陌色青青4年前

    盛老师从基础的二分之一开始,让学生通过情景和平均分深入理解意义,接着继续借助情景拓展 研究几分之一,体会分的份数不同,用来表示的分数就不同,接着又利用小组合作,研究几分之几,但只是自学书本上的内容,要是能够让学生体会表示份数的数量不同,分数就不同的话,就更能够充分体现出用分数来度量物体数量多少的意义了。

    陌色青青
    陌色青青4年前

    本课盛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时,抓住重点通过寻找不同物品的二分之一,对比发现不同的物品,为什么都是二分之一这个关键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二分之一的本质是对事物一半的表示,是使用了一种不同于整数的数的方式,来对物品进行的度量,它既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陌色青青
    陌色青青4年前

    盛老师对于学习前测的设计既有思考的深度,又具有思维的可视化,不仅要求学生写出答案,更要求学生呈现出自己思考的过程,从而更加精准地确定出学生的学前水平,以便能够具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为后续新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陌色青青
    陌色青青4年前

    “分数的度量” 实际上指的应该是对分数单位的累加,教学中可以通过联系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关系,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体会到数量几分之几与标准量几分之一的联系,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在历年的 PISA 测试中,新加坡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名列前茅,这与小学数学教科书的设计理念息息相关。新教材设计理念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带着好奇阅读完今天分享的材料。文中通过对比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和新加坡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关于 “分数” 知识内容,阐述了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侧重。新加坡更加注重在内容呈现形式上不断引入数学模型。其实我国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11 版)》中明确提出: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这与新加坡教材理念不谋而合,盛老师的设计也恰恰体现出这一理念。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多种数学模型,将具体的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逻辑。在导入环节,通过对 “分饼” 问题情境进行抽象,建立 “圆” 模型,并用 “圆” 模型引发学生思考。随着探究的深入,又呈现了长方形模型及花瓶模型,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 比一比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与操作,思考与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最终抽象出分数概念。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 发表于 2020-3-21 20:41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9:17 编辑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 第二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 ...

    从整数过渡到分数的学习,是一次学生思维层次的飞跃,也是未来学习更高级知识的必经之路。学生最早接触分数概念及其术语可能与空间有关,而且更多是三维的,而不是二维的,如半杯牛奶、半个苹果,学生最早是通过 “部分 — 整体” 来认识分数的。因此,在教材中分数概念的引入是通过平均分某个饼、蛋糕、或者正方形、圆、长方形,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涂上阴影) 来认识分数的,这种直观模型即为分数的面积模型。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 “行为的分数”,本节课盛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与活动为模型,建立分数的概念。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课标》中有提到: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本节课,直观形象的操作活动充分体现了知识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盛老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解决类似问题。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4-2109: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3072&ptid=126056)
    
    学前测一版的分析,得到了老师们许多匠心独具的见解和点评,对我们团队的启发很大,在集体智慧之下, ...

    从今天学习的教材对比一文中学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离不开事物的支持。因此,引入数学模型很有必要。盛老师在此次问卷调查中能够引入数轴、笑脸、正方体模型,在教学中也有具体模型的支持。在题型设计上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了开放式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结合今天的学习材料,作者建议在进行教材编写和分数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引入数学模型,并加强开放式问题的设计。而盛雪老师的课,恰恰很好的契合了这几个方面:学生各种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用圆表示月饼,注重了数学模型的运用;而整个教学设计中各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更是一步步引导学生打开思维。

    沐树
    沐树4年前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纵观中国和新加坡的数学教材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我们的教材编写上还是偏应试教育,而新加坡的教材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参与度和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故而在这些方面我们作为教师要扬长避短,发挥我们教材的优势,同时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教学思路,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尽量去规避这些我们教材中的不足之处。总览盛老师的这节课的设计,就做到了很好的扬长避短,把我们教材中的模型思维发挥的很好,同时也通过各种多样的学生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的教学中借鉴。

    翅膀
    翅膀4年前
         教科书是承载课程内容、传递课程文化、渗透课程思想的工具。不同文化背景下,其设计理念、内容编排、学业评价方式等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但是,同一年龄段的儿童认知水平应该是相近的。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涉猎相关的理念和经验,善于传承、借鉴和发扬。新加坡小学数学教科书较之我国的数学教科书编写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在内容呈现形式上更多地展示数学模型;更好地体现了开放式问题的设计。盛雪老师本节课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学习情境创设的优势;引入了多种模型;而且多次创设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 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可以尝试在后面环节适当添加开放式练习题。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教科书是承载课程内容、传递课程文化、渗透课程思想的工具。不同文化背景下,其设计理念、内容编排、学业评价方式等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但是,同一年龄段的儿童认知水平应该是相近的。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涉猎相关的理念和经验,善于传承、借鉴和发扬。新加坡小学数学教科书较之我国的数学教科书编写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在内容呈现形式上更多地展示数学模型;更好地体现了开放式问题的设计。盛雪老师本节课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学习情境创设的优势;引入了多种模型;而且多次创设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 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可以尝试在后面环节适当添加开放式练习题。
    wx_qNUL4EuG
    wx_qNUL4EuG4年前

    盛老师的课重在数学思考: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将数的认识从整数扩充到分数,发展数感,丰富度量经验;会独立思考问题,进一步巩固度量方法。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在理解巩固 1/2 的过程中,先找到月饼的 1/2,再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操作活动找出花瓶与长方形的 1/2,盛老师通过引入数学模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于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个过程能让学生主动地在直观中观察和体验分数,加强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

    吉吉
    吉吉4年前
    [放飞的风筝发表于2020-4-2312: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4036&ptid=126056)
    
    盛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最后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给我的震撼很大,做为一名好的教师 ...

    感谢您对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深度的点评。教学中,锦上添花易,从无至有难,学生第一次接触,在知识储备上是 “0” 起点的,在 40 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充分认识一种 “数” 确实难度很大,这也是很多老师愿意选择这节课作为公开课的原因,它其中有太多可以挖掘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师必须在深度解决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行之有效。

    吉吉
    吉吉4年前
    [DLPL杨虹发表于2020-4-2314:1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4077&ptid=126056)
    
    在历年的 PISA 测试中,新加坡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名列前茅,这与小学数学教科书的设计理念息息相关。新教材设 ...

    通过模型建构直观直观形象,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数学思维的过程,在多元性课堂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吉吉
    吉吉4年前
    [勤劳的翅膀发表于2020-4-2317: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4180&ptid=126056)
    
    教科书是承载课程内容、传递课程文化、渗透课程思想的工具。不同文化背景下,其设计理念、内容编排 ...

    数学教师需要以教材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我们走进不同国家的分数教学的时候,无疑在取其精华,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数学课堂永远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空间意识、符号意识、观念意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己任,涂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喻海游
    喻海游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不够分了怎么办,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认识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

    喻海游
    喻海游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学生会说出 “一半”“0.5” 这些内容,既然都可以表示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分数呢?可以通过举例,产生认知冲突,体现分数度量单位出现的必要性。

    吴冲霄
    吴冲霄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分一分” 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分数认识的第一课,是从生活中的分物经验转换为数学知识的学习,认识分数单位的形成过程,为分数的学习打开窗口。

    吴冲霄
    吴冲霄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学生已经有平均分的意识,并且会说 “一半”、“0.5”,在这些经验基础上怎样建立分数的概念是值得深思熟虑的。“分一分” 作为分数学习的起始课,需要为学生建立分数度量单位打好地基。

    吴冲霄
    吴冲霄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在引导学生得到圆的二分之一时,教师是不是只需要问到 “怎样得到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就可以了,不需要给学生提供 “折” 的思考方向,学生自己选择方法进行探究。有可能是通过画一画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但是学生在操作中就可以发现问题,这样是不是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吴冲霄
    吴冲霄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在学习 “几分之一 “” 的环节,学生一般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偶数份比较好理解,操作起来也简单,老师是不是也可以举出 “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奇数份” 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应该 “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盛老师教学时举出大量实例或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 “1” 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 “1” 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通过读课本上的定义使学生明确分数的意义。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十大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来说其实是很陌生的,在课改之前,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像是一种应试教育工具,单纯的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解题能力,而进行灌输式教学。在课改之后,从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就能看出,教材编者对于培养孩子学习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正如怎么现在使用的北师大 2013 版数学教材为例,引入 “情景 + 问题串” 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契合生活的情景,并配以层层深入的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问题,对情景进行探索,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让孩子们无形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盛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也很好的运用了情景教学法,以分物体为情景一步一步的引出后续的分数学习内容,通过分一分,折一折的等操作,让孩子们沉浸于分物体的情景中学习新知,是课堂充满活力和思维的碰撞,这种对教材的把握和运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秋晨
    秋晨4年前

    《数学课程标准》主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盛老师这节课在创设情境中多方面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 “做数学” 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我觉得这种教学情境就可能是最有效的情境。

    梅妍
    梅妍4年前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 那么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 —— 语言,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现实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发现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尤其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书面表达也缺乏条理。纵观盛雪老师的这节课,她非常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比如: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的?你发现了什么?.... 在操作中重视学生说过程,在应用时鼓励学生说思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离不开语言,它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向您学习!

    徐聪_dHjoJ
    徐聪_dHjoJ4年前

    我们的数学教材是用规范、严谨的书面语言来表达知识体系的,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反复推敲,经过选择和提炼,力求做到突出重点、条理分明,最后再用简洁明确的口头语言使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概念。这节课盛老师的语言既形象,又好记,学生印象自然深刻,让学生感到亲切有简洁。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到底 “初步” 到什么程度应该是我们深入研究这节课的思考方向,在盛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仅仅只体现 “认识”,而是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直观操作、直观表象,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逐步抽象、归纳概括的过程,从中直观感悟几分之一的数学内涵;创设生动的分月饼场景,引导学生参与到场景中来,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互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你想用什么数表示 “半个”?这个月饼的 1/2 是怎样得来的呢?… 用问题引领教学,与学生对话,将学生思维逐步引入深处。

    吉吉
    吉吉4年前
    [徐聪_dHjoJ发表于2020-4-2412: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4526&ptid=126056)
    
    我们的数学教材是用规范、严谨的书面语言来表达知识体系的,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 ...

    今天我们分享了 “请境教学法”。情景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本质就是对话,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大连本土的老教育家冷冉先生的” 情知教学 “,课堂中这种信息的立体式传递,就是一种对话的模式。课堂中,教师设计行之有效的问题串,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的内容和机会,将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快乐的” 对话 “之旅。

    吉吉
    吉吉4年前
    [梅妍发表于2020-4-2412: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4518&ptid=126056)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 ...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准确的数学语言的表达,本身就是对思维严谨性的一种训练。在我们尊重学生个体想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教是为了不教,“不教” 是以 “教” 为前提,所以无论课改如何变化,我们所承担的任务和使命是不变的。

    lijian1980
    lijian19804年前

    在应用练习部分,通过一个小魔术让同学更形象直观的体会分数,使学生印象跟深刻,利用分子与分母的意义解决问题,用贴近生活的吃月饼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新颖别致。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把 “问题情境” 生活化,就是把 “问题情境” 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师创设了 “分月饼” 的生活情境,这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平均分 4 块、2 块、1 块月饼,通过分月饼的活动体验到当 1 块月饼不能分到整数块时要产生一种新的数即分数。使学生亲身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雨池
    雨池4年前

    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的重要方法,其能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思考价值。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 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找出学生在一堂课中的问题所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处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盛老师的课堂上,教师设计了行之有效的问题串,“你想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你想用什么数来表示 ' 半个 '?” 引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你能完整地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的吗?”” 怎样得到二分之一就是怎样分?“…… 并通过 “折一折”“涂一涂” 等过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用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用数学语言去表述 “二分之一”,正确理解” 二分之一 “的概念,强调” 平均分 “的重要性,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值得借鉴。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价值日显重要。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乐于动手。情境教学法能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盛老师巧用生活中的分月饼情境,在分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实现从整数到分数的过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设计恰到好处。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把数学教学根植于生活,建构生活的课堂,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盛老师开课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中秋节分月饼的情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促使学生对 “怎样表示半个月饼” 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参与了 “分数” 产生的全过程。盛老师的课堂让学生体验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今天看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与情境教学法深度融合探讨》一文,情境教学法的引入确实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直截了当讲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本节课盛老师通过创设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从分月饼的实际情境中体会分月饼过程中的平均分,体会一个月饼的一半没有办法用学过的整数表示 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这样能够有效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也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课标指出: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本节课中,盛雪老师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新知,例如” 折一折 “” 涂一涂 “等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在体验中理解数学。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中的先进教学理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目前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单纯的学生成绩与理论知识的累积,而是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创设或者构建具有情感色彩和身心体验的场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意识。本课盛老师从传统文化入手创设了一个分月饼的情境并询问学生要怎么分,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平均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将要学习知识的背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实现知识的由繁变简,由抽象变具体的完美转化,进而提升 “教” 与 “学” 的效果。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数学提出了更明确的教学要求,情境教学法符合新时期教育的要求。盛雪老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多次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将枯燥、复杂、 逻辑性较强的分数知识以较为直观的表现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虚拟的教学场景,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 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自主探究。例如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分月饼的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以及问题设计;创设实践性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数学基本素养。
    范薇
    范薇4年前

    在这一环节中,盛老师通过引入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吃月饼来创设情境,导入分数的学习,有效地强化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脑海中转换为具体问题,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度量思想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王夫人
    王夫人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积累感性认识和活动经验。

    王夫人
    王夫人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6&ptid=126056)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29. 刚才我们一起认 ...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王夫人
    王夫人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设置拓展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作为数学本身应该关注什么?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难题,比如:圆的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体积与体积单位、小数的认识等,很多时候,过于关注了数学的定义,而淡化了概念本身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就本节课而言,帮助学生理解 “单位 1”、“若干份”、“一份或几份” 等抽象名次,可是这些真的就仅仅是孩子们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吗?让学生建立起分数的数感、引导他们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不是也重要呢?所以本节课淡化定义、强化心像是我们教学时努力探索的一个问题。

    吉吉
    吉吉4年前
    [巧克力发表于2020-4-2612: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5249&ptid=126056)
    
    作为数学本身应该关注什么?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难题,比如:圆的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体积与体积单位、 ...

    于老师的 “淡化定义、强化心像” 把握的准确到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身就困难重重,加上定义的死记硬背无疑是颠覆数学思维训练的初衷。感悟和了解是本节课的定位,不要求学生准确表达分数的意义,但是准确的数学语言的训练是需要适当进行的。

    吉吉
    吉吉4年前
    [雨池发表于2020-4-2414: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4570&ptid=126056)
    
    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的重要方法,其能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思考价值。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思想是从 ...

    您的建议非常好,有效的提问 (质疑)是最有思维含量的数学语言,学生通过质疑可以使学习更有方向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好的学习是从提问开始的。如果在揭示 “分数” 主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问 “对于分数的学习你想知道什么呢?” 我想,这节课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会更全面一些。

    沐树
    沐树4年前

    最近几日我们经常在探讨和对比中外教材的异同点,其实无论是哪种教材对于最终要达成的目标都是相同的,揭示为了让孩子能够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一知识为生活服务,故而让教学贴近生活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盛老师的这节课做的不错,值得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借鉴。另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有一个特点,每节课的题目不是同于直接人教版初中教材一样给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而是以一个生活问题命名,例如本课的题目就是《分一分(一)》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将这一题目用到实处,无时无刻不体现分一分,让学生知道,分数与分一分这一生活情境的联系,从而无形中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景明瑜
    景明瑜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818: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255&ptid=126056)
    
    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

    分一分(一)是小学生认识分数的第一节课,刘老师在教学前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了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了解,教学中自然胸有成竹。

    景明瑜
    景明瑜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刘老师从中国传统节日 —— 中秋节,导入新课,通过吃月饼的有趣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一半可以怎么表示,从而引发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景明瑜
    景明瑜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刘老师的课堂环节设计细致,周到,从动手折一折的形象感知到使用分数记录,并将分数与图形对应起来,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做到了数形结合,让学生对抽象的分数理解的更加透彻。,

    景明瑜
    景明瑜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920: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6336&ptid=126056)
    
    问题与反思(一)               
    
    <br />
    
    
    
    <br />

    刘老师在教学后能针对教学环节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在一次次实践中提升教学技能,在一此次及时反思中加强对专业知识技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苏、沪、港小学数学教材中 “分数的认识” 比较研究》,学术性比较强,文中从内容体系、例题设计、习题安排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出三版教材的异同,总结其特点和不足。虽然没有对比我们正在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但是作者为苏、沪、港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提出的建议,也给我们很多思考的方向。在三版教材的建议中,都有一条类似的建议,就是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鲜活例题情境”。正如课程标准中所述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更想知道数学知识从哪来?我们情境创设就要很好的体现数学的 “真实性”。盛老师创设的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建议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能注重设置习题背景,加强应用类练习,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梅妍
    梅妍4年前

    盛雪老师的这节课设计的大胆,开放。给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合理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习题是帮助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以巩固提高的最好途径。本节课,盛老师以魔术的形式设计了猜小棒长度的习题,既有趣味性,又用度量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的习题很适合三年级小学生,但只有一道练习题,在形式上是否有些单一?可否再这之前设置一点比如图形结合形式的练习题或者其他形式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分数是一个典型的过程性概念,它虽然直接源于现实,但本质上不是一个自然概念。要把一个动态的过程压缩为一个静止的心理对象,并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本课中从半个到 1/2 的产生过程是隐性的,是需要教师去挖掘的,盛老师的案例非常值得借鉴。盛老师从用学过的数表示饼的个数,引发 “半个还能用像 1,2,3… 这样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表示么” 的冲突,接着以 “你想怎么表示半个?” 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表示半个,自然地介绍 1/2,感受分数是平均分分出来的。

    钟传清
    钟传清4年前

    分一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在这一环节中,盛老师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的方式去理解巩固 1/2, 直观感知既是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有效地避免了灌注式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产生了良好的情绪体验。

    13904086327
    139040863274年前

    知识要学活,思维要活跃,要有有效的学生活动,要联系现实生活。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创造性。怎样的学习才是更有效的?根据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只有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再创造中学习,学生才会真正的理解知识,同时创造力也在不断的得到培养。盛老师的这节课,基本是把所谓的新知与巩固融为一体的,想办法让学生在各种想象、交流、画图、猜测、操作中去体验并创造分数的意义,新知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的、不知不觉的内化到孩子们的认知结构中,同时孩子们的学习具有了鲜明的个性与创造性。

    小木
    小木4年前

    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达到了百分之百动手参与,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

    1206
    12064年前

    盛老师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达到了百分之百动手参与,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

    江锦_kWWF8
    江锦_kWWF84年前

    前测的目的是什么?孩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一定会有预习,头脑中已经有了分数意识,拿到前测单,一定会想到分数

    冷艳波
    冷艳波4年前

    教师在新授环节充分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了月饼的 1/2 所代表的含义,在第二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的数学活动,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操作活动以及交流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和数学活动经验。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盛老师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亲生参与到教师的形成过程中,切身感受分数的由来,

    这一点也是近几年提出的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之一,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孩子身动,心动,神动,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身动已经

    很好的达成了,那么心动和神动我们做得了吗?是否真的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否让每个孩子都认真思考了呢?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5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9:17 编辑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 第二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 ...

    结合苏,沪,港小学数学教材关于分数的认识对比分析研究,又查阅了我们经常接触的关于人教版以及北师版教材进行分数教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各版本教材在关于分数内容的编写上都注意分散难点,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将 “分数的认识” 相关知识点进行细化。以北师版为例,分数学习跨越三年级到六年级,教材的 “螺旋式” 编排其实强调的是一种 “积累”,因此,我们数学教师也必须注意 “积累” 的思想,即一种在反复中 “螺旋式” 上升的思想。本节课盛老师在教学中就非常注意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本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为了便于概念引入,盛老师十分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经验,注意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迁移,随着学生思维扩展到一定深度,自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今天研讨群中预告了晚上有华应龙老师的直播课《让天下没有难学的数学》,期待之余,我赶紧找出几年前买的《我这样教数学 —— 华应龙课堂实录》,翻看起来。书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专家对他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每一个数学案例都值得反复咀嚼。华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刻,“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感叹大师的境界之余,也思考着我们创设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学习变得如此简单,如呼吸一般。我想,我们最近一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研讨盛老师的课例,在评课的过程中不断丰盈自己数学理论,希望以这种方式慢慢地营造华老师那样 “像呼吸一样自由” 的数学课堂。

    雨池
    雨池4年前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 在盛老师的课堂,给予学生很多的参与,交流,合作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适时引导,发挥主导作用。比如,“你想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月饼,花瓶,长方形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 1/2 表示呢?” 课堂老师采用启发式提问,用所提问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交流。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效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或质疑,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梅妍
    梅妍4年前

    盛雪老师的教学设计层层推进,步步提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以 “平均分” 引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动用学生多种感官,再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说一说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盛老师的这堂数学课,充分体现了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学习,体现孩子主体作用。本节课中,盛老师很好地运用了学生动手操作来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内容,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领会到了分数与平均分的重要关系。本课很好地处理了思考与操作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历探究的经验。

    馨香
    馨香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更多的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藏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如果将分数知识系统比作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表现为若干节 “课”,那么本节分数的初步认识就是一节种子课,需要充分理透脉络。通过最近一段时间跟随盛老师学习,最大的进步就是有了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意识,整体来把握分数知识的前生今世及后延。精雕细琢一节课,磨课的力量在于生长,花力气去磨出其中的味道,我和我的学生受益匪浅。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在这一环节中,盛老师让学生从分月饼、分蛋糕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其中的数学知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才能用分数来表示,以及分母和分子各表示的意义,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深入探究的欲望,真正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瑜凤
    瑜凤4年前

    教师善于发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冷艳波
    冷艳波4年前

    教师引导学生从分物逐步得到几分之几,让学生感知几分之一是分数度量的单位,使得学生记得扎实又能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

    wx_GqJEUvQ8
    wx_GqJEUvQ84年前

    盛老师引导学生通过 “折一折”、“涂一涂” 等操作活动,用分数表示出度量结果,选用丰富的 “待分物体”,在 “度量情境” 中动手操作,经历分数单位和分数的产生过程,充分感知同样是几分之一,当待测物品不同时,结果也是不同的,为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做铺垫,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单位化意识,感悟度量思想。

    wx_Y87fVYz6
    wx_Y87fVYz64年前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 “最近发展区” 是最重要的,所以从一般入手,明确一般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一个人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般,这样的引入自然和有效。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通过盛老师设计的这节课,使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也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孟杰
    孟杰4年前

    让学生用 “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 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学生不在是课堂上的 “听客” 和 “看客”,而是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亲身参与课堂的探索活动。

    刘丽萍
    刘丽萍4年前

    《分一分》一课,老师不仅关注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关注到了他们是否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

    沐树
    沐树4年前

    昨日观看了华应龙老师的 “让天下没有难学的数学” 讲座,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华老师给老师们的十条建议:

    一是要居高临下驾驭教材;二是要每天让学生进行 5 分钟的口算;三是要每周让学生写一篇数学周记;四是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五是要倡导学生的个性思维;六是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活动;七是多让学生表达交流;八是在组织学生合作时要突出思维碰撞;

    九是要加强对少数差生的辅导;十是作业设计要新颖有效。

    其实看到第一条我们就很多人做不到,我们最多能做到的是熟练的使用教材,这就是我们与大师的差距,不过随着最近一段时间

    的评课,让我感觉到自身的理论知识在不断的充实,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期望随着评课活动的不断进行,能够企及大师的高度。

    夏沫烟雨
    夏沫烟雨4年前

    这节课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和充分的探究,借助正方形、长方形、圆这些直观模型,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全过程。

    夏沫烟雨
    夏沫烟雨4年前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层层深入,学生都能很熟练的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所解决问题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且能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15590282699
    155902826994年前

    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她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旧知引发新知,首先出现分月饼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半个怎么表示?“再用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如画图、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引入 “一半可以用 1/2 来表示并让学生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 1/2 表示一半 "的优越性,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的写法和读法,理解分数表示的具体意义。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使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学生人人能参与,发现,既能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又能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挖掘出学生的创造力。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节课上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刘老师在这节课上,点燃出了这" 发现之火,“研究” 之火,“探索” 之火。课堂上学生多次动手操作,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力求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在这一环节,盛老师让学生在纸条上找到其他的分数单位,相信学生们通过折一折的操作活动,能够数形结合,更好的理解分母、分子的意义。如果在黑板上呈现学生找到的这些分数时,把相应的纸条也呈现上去,一条条纸条对应着分数单位,相信在孩子们心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分数单位的比较大小方面也会有收获。

    liutingting
    liutingting4年前

    老师从两个角度阐述了选课思考,本课属于数量的度量,本身就趋近于抽象的理解,但正因为如此更能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积累数学方法。本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与分数的第一次接触,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面的拓展,更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选择本课的教学充满着挑战。

    梅妍
    梅妍4年前

    今年执教六年级,经常遇到解方程或是解比例的问题,结果是除不尽的。有些孩子总是喜欢用循环小数也不愿意选择分数作为结果(即使经常强调分数也是数),也想起有个孩子曾经问过我:既然 1/2=0.5,为什么超市里一支笔是 1.5 元而不写 1 又 1/2 元呢?其实这恰恰都说明孩子们的生活中不经常 “感受” 到分数,所以才导致孩子们对 “分数” 的数感始终不好。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借助一个小微课讲述一下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呢?比如在音乐中的节拍等等。想法粗浅,尚不成熟。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最近在集体学习之余,自己也会抽空看看关于儿童分数概念发展的研究综述,其中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文章中除了帮助教师系统探究分数概念的教学策略,还特别指出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错误概念。学生的错误概念通常来自于感官体验、语言经验、文化背景、大众传媒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经验。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盛老师在本课开课之前精心开展的学前测活动,从学前测题目的筛选与设计,到后期数据的对比与分析,都可以看出盛老师团队的用心,细心。这也启示我们在开展新知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和水平,以及与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冲突的认知观念,从错误着手,逐步瓦解那些产生错误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从而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概念。

    王萍萍
    王萍萍4年前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盛老师这节课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理解概念、分析关系、解决问题时常常需要借助直观的材料或图形。另一方面,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数大都是整数或小数,这就使得分数概念的建立缺少了相应的经验和基础。盛雪老师组织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感性材料入手,借助分月饼的情境,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操作中自然产生认知需求,体会平均分的结果有时可以用学过的整数来表示,有时不能用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为了表示 “每人分得半个” 这一结果,就要引入一种新的数,而这种新的数就是分数,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和操作逐步体会分数的含义,从而为分数概念的抽象概括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818: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255&ptid=126056)
    
    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多数学生都无法独立完成回顾知识、梳理知识并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知识体系的任务。同时,一些知识复习间隔时间较长,已经开始遗忘。因此,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甚至会面临重新学一次的困境,知识点理解不清,知识点的疏漏是无法避免的。盛雪老师对教材中 “分数” 知识体系分析后制作的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知识模块,并运用关键词加以替代,以形成数学知识图谱,在后期的学习和复习中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数学知识掌握程度、重点概念理解状况等。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从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莹莹The_OQ7O6
    莹莹The_OQ7O64年前

    分数知识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和接触,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分数的概念也较为抽象。让学生理解分数背后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度量单位的形式是男的。而在盛老师的二稿中,加入了让学生表示 “一半” 的这一环节,我认为恰到好处地由 “整数” 过渡到了 “分数”。后面通过学生的 “折”、“涂” 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了 “平均分” 是分数产生的前提,“是谁的” 是今后学习单位 “1” 的基础。所以说教师给予学生,不如学生自己获取。

    王晶
    王晶4年前

    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从整数的度量经验自然过渡到分数,让学生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新知环节通过多种方式深刻理解分数二分之一的含义,创造分数、对比理解、变式分数

    绣一颗温柔的心
    绣一颗温柔的心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本节课课堂上充分表现出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的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到位。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盛老师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程强调的体验性学习,创设了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情景。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生提供 “做” 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再次感悟平均分的概念,结合平均分,充分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 从而认识几分之一,同时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5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09:17 编辑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 第二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 ...

    观看了华应龙老师《让天下没有难学的数学》的讲座,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 “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历知识生长的过程。的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就像盛老师的课中一样,通过分月饼、分蛋糕等具体情境,将教学活动引向学生心灵深处,无需教师过度明显的牵引痕迹,作为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深入浅出地让学生通过度量思想去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让初步接触分数的学生感到学习分数不是一件难事。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盛雪老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学习情境;同时,又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有层次地呈现出各个知识点,整节课脉络清晰,浑然一体。因为本节课是分数的起始课,是从分物的活动中慢慢提炼出来的,是否考虑保留把 2 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 1 个,的分物活动,以体现教材所要表达的知识的延续性的理念。
    卿卿
    卿卿4年前

    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质的飞跃。 盛老师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体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分数的存在。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实践活动,尤其是涂一涂月饼、花瓶、长方形等图形时,老师适时的提问: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各抒己见,从而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小广告的设计应该是点睛之笔,作用也是激发学生对几分之一的深入理解,如果教学设计中能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小广告里的内容简述就更棒了。 简而言之,盛老师的教学设计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是不可多得的好课!

    王丹_bPe0P
    王丹_bPe0P4年前

    教师深度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wx_rDtll39z
    wx_rDtll39z4年前

    盛老师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不够分了怎么办,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盛老师也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比如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感觉乐趣多多,没有那么枯燥无味。

    卿卿
    卿卿4年前

    在理解二分之一这个环节,老师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识圆的二分之一,随后,在折一折、画一画的过程中,找到不同图形的二分之一其实各不相同,通过老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明白都是把它们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一份,因此都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这样的设计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为下一个环节学习其他分数,奠定扎实的基础。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昨天收看了华应龙老师的直播课《让天下没有难学的数学》公益讲座,华老师由三个数学案例入手,谈了如何让数学不难学的三个策略:先深入,再浅出;想错了,更好玩;喜欢了,就不难。在华应龙老师的讲座中,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研究和思考的地方,其中触动最大的是我意识到平日教学中的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可以掌握的部分。华老师指出,这种视野狭窄的过程使我们看不到解决问题的整个系统,而当我们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先看到整个系统,再回头进人细节时,我们对各个部分的重要性就有了更好的理解。华老师点醒了我,作为数学老师要习惯于感知性思维,着眼于全局,而不仅仅是局部。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我们说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思考的重要方法,能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思考价值。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找出学生在一堂课中的问题所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纵观盛雪老师的课,其中不乏恰到好处的提问,例如导入新知时的:“' 半个 ' 还能用像 1、2、3…… 这样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例如认识二分之一时的:” 如果这样分呢?(出示不是平均分),其中的一份还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引导学生关注分数表示时的本质特征 —— 平均分,等等。向盛雪老师学习!

    沐夏
    沐夏4年前

    分数的理解,对孩子们来说比较抽象,刘老师化繁为简,很好的在课堂上引导了孩子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记忆........
    记忆........4年前

    挖掘学生已有的认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从分物得到二分之一 —— 平均分 —— 几分之一 —— 几分之几,让学生逐步感知几分之一是分数度量的单位,扎实又有思维含量。

    ZHAXIAOFAN
    ZHAXIAOFAN4年前

    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自己 “创造” 更多的分数,在前面的基础上拓宽并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孟凡晶
    孟凡晶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老师的课让人耳目一新。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怎么样表示 “一半” 的过程,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会读写分数。通过折纸活动,创造分数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测量、分物、计算时对得不到整数结果的情况学生已有体验,所以在分数的产生内容的处理上很简单,只是让踩了一下,后边简短的一句 “国际上用二分之一表示 0.5” 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链接点,再借助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数学文化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有效地 “起跑”。

    姚婷婷
    姚婷婷4年前

    盛老师这节课让学生在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的过程中,抽象出了分数,直观理解 1/2 个月饼的大小和 1/2 表示的是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的关系,进一步深刻体会度量单位。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姚婷婷
    姚婷婷4年前

    盛老师在本节课的最后,通过小游戏互动的方式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使学生能够根据分子和分母的意义来解决问题,知识会掌握的更加扎实。课堂效果良好。

    梅妍
    梅妍4年前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创造。盛雪老师把生活中的一些图片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我们可以惊喜的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

    沐树
    沐树4年前

    分数这一度量单位的产生是因为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在生活中遇到了无法用已有数表示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故而我们在进行

    课程导入的时候,是否可以为孩子设计更有代入感的、更加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 ---“现在我们学的数已经无法表示了” 让学生产生这种疑问的引入呢?

    从而在课程伊始就充分的调动孩子的探究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呢?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当下对于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以 “量” 引入,已成基本共识。主要源于自然数的认识,从数物体的个数起步,从 “量” 而来,把分数纳入数的体系比较顺。但是,当下我们使用的教材三年级的分数单元,整个单元均以 “率” 为主在进行教学。再实际教学中,就是先 “量” 后 “率”,还少先 “率” 后 “量”,还是同时呈现给学生?哪种序列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可以实验研究,抱团取证,我们的幸福就是试验田就在身边,有想法,有疑惑,走进去 “实验” 看看。

    刘洁_R8678
    刘洁_R8678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有关度量,从概念上看,度量是用一个数值去度量事物的某一属性。从行为上看,度量就是一个待测量和一个标准量进行比较,“标准” 的个数就是度量的结果。

    天天_gr358
    天天_gr3584年前

    盛老师这课从孩子们熟悉的整数、小数开始着手,让孩子们感受到分数也是数,分数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本课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很符合孩子们的认知思维,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史宁中教授在《小学数学基本思想》报告中指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就是数学的产生与发展必须依赖的思想。学习过数学与没有学习数学的思维差异就是在 “抽象、推理、模型” 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数学教学的责任就是让学生会抽象、会推理 、会一般性地思考问题…… 这些观点进一步明确了我们课堂教学的任务。纵观盛老师的课堂,从开课伊始具体形象的半块月饼到最终出示的 1/2,盛老师引导学生实现了从现实世界到数学内部的转换,巧妙的将研究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4&ptid=126056)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二分之一。
    
    10. 师: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来的呢?如 ...

    如何让抽象的分数可观、可感、可悟,需要借助于形象化的物体、图形,然后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一步步认识、理解分数。 本节课盛雪老师通过结合直观物体月饼和图形圆形,分数抽象的本质属性让学生在形象图形平均分的过程下看得清清楚楚,在一连串的问题结构模式下,对分数的认识深入浅出,理解透彻。同时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每人分得的半个月饼也就是 1/2 个,这个结果也可以说成 “每人分得的是一个月饼的 1/2”。1/2 既表示每人分得的蛋糕的数量,也表示每份数量与相应整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数作为 “量” 和 “率” 的结果是相同的,学生既可以从 “量” 的角度表达平均分的结果,也可以从 “率” 的角度表达平均分的结果。这样,就能将分数 “量” 的含义与 “率” 的含义在同一个直观背景中统一起来,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慢慢加以分化,逐步建立结构化的认识。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通过学习史宁中老师关于度量的讲座,使我对度量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史教授指出度量教学的三个原则之一是 “把握学生认知度量单位的先天本能和特殊能力”。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度量,是基于人对数量多少的感知,这个先天本能是学生学习数学、度量和度量单位的思维基础。盛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先天本能,让学生了解新的度量单位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新的分数及其意义。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9 编辑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28. 师 ...

    在这一环节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盛老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几分之几以及读法写法,充分体现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体验性学习 “,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地去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分数的理解,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知识的构建,课堂活动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的中介,阅读文本,放手让学生感悟、质疑、辨析真正的走进 “分数的世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 “加速” 。

    梅妍
    梅妍4年前

    盛雪老师很注重渗透度量的意识,几分之一的认识从思考到操作理解意义,为后面学习几分之几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在操作中形成一种比较意识,慢慢地把借助直观来理解意义与度量单位的形成做了合理搭建,潜移默化地把计量单位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做了比较,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去体会度量的本质。向您学习!

    wx_SrjPztll
    wx_SrjPztll4年前

    本课是从二分之一的教学开始的,进而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虽然只是在初步认识阶段,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单位,也就是度量单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可以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昨天学习了史宁中教授讲座《小学数学中的度量》感受颇深,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史教授对数的运算一贯性的讲解,他指出无论是整数、分数、小数,虽然有区别,但是在运算法则上他们是一致的,史教授反复强调 “数学永远只有一个理”。课后自我理解一番,拿加法运算为例,无论是整数分数还是小数,都是相同的度量单位相加,如整数与小数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分数强调通分相加。这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需要学生学完这些相关知识后自我体悟和反思,但是我们教师心里必须有这个认识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把握教学。盛老师对于分数的教学把握就十分到位,整节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很自然流畅,但是却为以后的学习深深埋下伏笔,这正是小学阶段多次学习分数的本意。

    沐树
    沐树4年前

    史宁中教授指出:数学不是研究某一个有具体背景的东西,数学研究的是一般的规律性的东西,反过来,人们又可以把一般性的结果应用于某一个具体的事物,这就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是否也可以让我们的设计称为一个从生活抽象到度量再从度量回归到生活实际,从而让我们的教学设计形成一个双向的联系呢?这节课中盛老师对了从生活中

    抽象处分数这一知识运用的非常好,不过在分数回归于生活这一环体现的不明显。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度量性概念有着多样化的数学背景和生活特色,获得并理解概念是一个抽象性过程。在以往的度量性概念教学中,往往都是以 “去头去尾” 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不会讲解概念的来源和应用,而是直接将概念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知道概念从何而来,为何而学,概念的形成原因在哪。但在本节课中盛老师却能借助度量冲突的创建,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概念的意义,在处理全新问题的同时,如果原本的度量单位无法满足需求,就需要一种全新的单位进行描述,帮助其对度量概念的学习变成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自身需要。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5:29 编辑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34.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能采用的有及时评价、延时评价和体态评价等策略,实践证明这些评价的介入都能为学生学习服务,且效果显著。盛雪老师在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对分数的分子分母意义的理解,设置了一个变魔术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猜猜哪根小棒长,并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学生通过利用分母和分子不同的方法进行判断,在思考和表达中明晰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要得出结论时,盛雪老师才介入,给予学生必要的教学评价。这时,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已经较为深层。盛雪老师抓住介入时机,以一句 “你利用分母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好,还有不同方法吗” 和 “太好了,你们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意义来解决问题。” 介入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对学生思维的顿悟、思路的清晰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生有所得,从而推动课堂教学。

    赵亚楠
    赵亚楠4年前

    在本节课中,盛雪老师分别从数量与关系两方面让学生感受分数这个新的数。分数是一类数,可以表示数量,例如一半月饼在数量上是二分之一,数量上也等于 0.5,此外,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半个月饼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又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分数的本质,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应用。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分数” 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但 “物体或图形的一半” 却是学生熟悉的。盛老师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亲自经历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单位的累加过程,形成单位概念的观念,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感,累积了度量活动的经验。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在巩固理解 1/2 的过程中,盛老师始终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月饼、花瓶和长方形的一半各不相同,却都可以用 1/2 来表示,从不同中找相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是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创造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的。

    小熙_VAG5Z
    小熙_VAG5Z4年前

    史宁中教授说:“分数可以表达量的多少,但分数更重要是表达等分和比例。” 在本节课中,盛老师在学生回答完如何分月饼时,适时的进行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分,也就是在强调平均分,过渡自然又起到了重点强调的作用。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史宁中老师在《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这样的论述,虽然度量单位都是人规定的,但就形成过程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另一类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分一分” 一课的分数的度量单位,属于通过抽象得到的,盛老师让学生经历了抽象出分数单位的全过程,这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有效突破难点。

    幸福没有终点!
    幸福没有终点!4年前

    本节课教师设计以传统节日中秋节吃月饼生活情境引入课题,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首先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开启学习之旅亲切自然。

    幸福没有终点!
    幸福没有终点!4年前

    本节课上教师注重学生在认识分数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能力。通过分月饼的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王玉勇
    王玉勇4年前

    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不够分了怎么办,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充分体会

    汪彦婷
    汪彦婷4年前

    设计了 4 个环节,通过分月饼,引入分数,接着继续学习巩固分数,最后练习运用。

    繁星0727
    繁星07274年前

    盛老师结合学生日常经验,从 “半个” 的表示方法切入课题,通过对折强调平均分,引出二分之一,在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我的建议:拓展题对个别学生可能有点难度,可以让学生们先进行讨论再交流。

    紫叶
    紫叶4年前

    教师注重学生的生活情境的利用,同时利用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度量意识的转变。在度量思维的转变过程当中,再结合折一折体会 1/2,将直观的数据度量单位一转变成了分数,借助形象化的物体,在分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体会度量方法的多样性。和度量单位的多样性的必然性。

    岳银
    岳银4年前

    老师的课让人受益匪浅,以 “分月饼” 引入,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从而引入分数。课堂上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过程,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认识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

    王妮Icy
    王妮Icy4年前

    盛老师整节课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体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分数的存在。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本节课非常值得我学习!

    吉吉
    吉吉4年前
    [沐树发表于2020-4-3014:5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7685&ptid=126056)
    
    史宁中教授指出:数学不是研究某一个有具体背景的东西,数学研究的是一般的规律性的东西,反过来,人们又可 ...

    你说的非常好,在分数的学习之后要回归生活,让学生将所学分数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对新知进行巩固和拓展的训练。后面的几道题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吉吉
    吉吉4年前
    [于晶双发表于2020-4-2915: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97178&ptid=126056)
    
    当下对于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以 “量” 引入,已成基本共识。主要源于自然数的认识,从数物体的个数起步,从 ...

    经过前一轮讨论,感觉在学生初次接触分数时候,还是不要用 “量” 和 “率” 这样明确的意义来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老师的我们想通过一节课给学生最准确最全面的知识,但很多时候都很难实现,在备课过程中理性取舍非常重要。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对于分数意义教学设计是让学生操作手中学具,表示出一些分数,然后展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分数,在此基础上揭示单位 “1” 的概念。之后,具体介绍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在有具体形象依托的情况说个别分数的意义,这样就直接拔高到了一个抽象的层次,分别抽象分子、分母的意义,最后完成整个分数意义的构建,这样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沐树
    沐树4年前

    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其本质上是对分数这一度量单位的基本认识和初步使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紧紧抓住生活实际这一点,用生活中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学习。故而在分苹果和表示一半的过程中多让孩子说,不要认为三年级的孩子太小了,语言组织能力不行,吴正宪老师曾经说过:“” 其实孩子们之间的语言才是他们最容易理解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为何不尝试这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去参与到教学中呢?若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言能力确实无法达到预期水平,那时候我们老师再主导教学未尝不可。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开展教学,是启动学生思维活动的良好时机。学生因 “疑” 引思,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求知内驱力大大增强,思维便会长期处于积极的状态。盛老师对与课前测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设计,对学生既有启发,又能为老师教学提供帮助。

    fhqdfe1988
    fhqdfe19884年前

    情境导入环节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怀。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半个月饼认识二分之一,再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认识到 “平均分” 这个要素对于分数意义的重要性。

    梅妍
    梅妍4年前

    从度量角度分析,本课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自然数具有相同意义,也就是用来表示量的。有些量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分数就是用来表示无法用自然数的量,是通过分割产生的度量数的单位,分数正是为了比较精确地测量这类可以分割的量而引入的。盛雪老师将学生对分数的认知拓展到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丰富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体验感悟分数的本质意义。向您学习。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当学生思考 1 块月饼平均分给 2 个人,发现 “半块”“一半” 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需要新的数来表示 “半个” 的认知需要。接下来孩子们就会从需要出发 “创造” 出各种各样的 “儿童化分数”。认识分数从整数分物开始,到激发学生需要创造分数、认识分数、运用分数的欲望,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直观明了,这是值得经历的一个学习过程。接下来,盛老师还用丰富的学习材料,借助数分数和度量等活动,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分数的产生,感受分数的意义,学生形成、完善认知结构,而且在数的过程中,为后续的分数单位、同(异)分母加减法等后续分数知识的学习埋下了利因。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课堂 “前测” 的目的是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及思维状态,为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依据。今天分享的前测第五题给我新的启发,“对于分数,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 这道题并不是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测试,而是在学生经过前面 4 道前测题的铺垫后,用问题激发学生内心对 “分数” 知识的求知欲,从而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觉得可以借鉴。

    wx_qkV4KUHc
    wx_qkV4KUHc4年前

    在《数学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这样一句话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做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并在建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盛老师的课中,先以实物模型呈现,通过学生平均分月饼的情境引出分数二分之一的认识,并以此类推,认识四分之一;学生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说清 “平均分” 和 “每份”,分 “谁” 就是 “谁” 的四分之一。多样化的折法不是目的,异中求同,揭示分数的本质 —— 平均分、部分与整体才是活动的目的。在实物模型的基础上借助面积模型 —— 圆和正方形,认识更多的分数。让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建立数学模型。

    dlkq999
    dlkq9994年前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虽然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没有分数的概念,但通过教学前测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分数的学习起点并非是零。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思维的脉络,有效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盛老师利用教学前测,了解学生学情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值得学习。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有以下两点特征:第一,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第二,它必须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要做到这两点,必须做好前测。设计有效的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开展适合自己的学习。分数作为学生新接触的数学概念,盛老师从旧知和新旧的连接点处设计前测问题,通过前测了解学生新知生长点的掌握情况,确定怎样引导学生迁移或类推,从而选择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值得学习!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由此可知,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情前测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思路,通过合理的学情前测,教师可以合理地优化教学模式和内容。本节课盛老师精心设计了课堂前测题目,从多维角度仔细了解了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还给出了相应的学情分析已经对应的教学策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范薇
    范薇4年前

    在初步认识分数前,开展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快速地走进学生的思维,增强求知内驱力,通过自主思考,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真正地做到了心中有学生,而且教师可通过学生的真实认知状况适时调整教学设计,加强了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效性。

    卓炎
    卓炎4年前

    今日分享的文章中,作者设计了 5 道前测题目。个人感觉这 5 道题设计的很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题:开门见山,唤醒学生对分数的浅层印象。第二题:考察学生均分图形的能力,这里的 “份数” 两字提的巧妙!这不就是份数中的分母么。第三题:没记错的话应该和原来盛老师的前测一的第一题相似。第四题: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学生心中的四分之一,可以看出学生的份数理解漏洞以及学习难点。第五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认为盛老师的这一课前测题目立足于自己对本堂课的定位和设计,突出分数的度量属性进行了有针对性问题设置。前测第一题的第一个数轴换成 0——10,会不会降低难度呢?其他题目可以借鉴这篇文章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0&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17 20:31 编辑 
    
    《分一分》教学设计第一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学情预测和课堂前测,对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有着重要作用。学情预测、学习前测的介入和有效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得扎实。本节课盛老师课前对学生学习 “分数” 概念进行了学情预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并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突破学习重难点,更提高了课堂练习针对性,从而切实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盛雪老师的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分月饼”,引出分数,在活动和操作中层层深入,了解、理解、内化分数的意义,整个设计可谓有理有据。

    兰菲儿
    兰菲儿4年前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开展教学,是启动学生思维活动的良好时机。因此新授课之前教学前测必不可少,它是教学预设的 “奠基石”, 是教学行为的 “风向标”。盛老师在这节课之前也对学生进行了教学前测,根据前测把握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程度,根据前测也能够很好地找到课堂的定位和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才真正的有效。因为这样的设计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有效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xuan
    xuan4年前

    盛雪老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而且在操作过程中重点强调了 “平均分” 这一概念。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吴正宪老师说过,小学数学中关于单位这件事,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度量的教学深刻体现了这一点,度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单位的累加过程,建立和形成单位的观念,积累度量的学习活动经验。这节课是分数认识的初始课,也是学习新的度量单位的开始,盛老师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认识、探索、了解这一新的单位,从而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这堂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课堂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设想。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能用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李梦杨
    李梦杨4年前

    分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生对数概念认识的一次扩展,不管在数的意义上、读写方法上还是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以前的整数是单位 1 的叠加,而分数是把单位 1 均分,对学生来说是对数认识的飞跃。而概念的建立基本依赖于与直观图形之间建立的联系,盛雪老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首次接触分数的这节课重视数形结合,从现实中的 “半个月饼” 实物引出 “半个圆形图”,最后抽象得出分数,让学生经历了 “形象 — 表象 — 抽象” 的过程,初步感知了分数产生的意义。

    沐树
    沐树4年前

    分数的认识即是一次全新知识的探索,又是一次让孩子将已有生活经验归纳总结为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传授给孩子们对于分数的基本认识的知识,同时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如果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数学相互联系的方法。即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总结出数学知识。

    秋晨
    秋晨4年前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盛老师能够从度量角度整体把握数的运算教学,不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但又能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注重从所学内容的 “生长点” 与 “延伸点” 出发,把相关知识置于 “分数” 教学的整体中,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教师在关注到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是否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在盛老师的教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知识的传授、思维的碰撞以及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在巩固 1/2 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展示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实践、探究与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懂得分数度量的价值与意义。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进一步建立分数概念的基础,也是学生数概念扩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只有解读出教材的意图,才能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感知,逐步递进,不断建立分数意义的表象,为分数意义的理解积累经验。盛雪老师深入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指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教学起点,灵活设计活动展开思路。一块月饼是学生最熟悉、最形象,也是实实在在的物体,显然也是学生最易理解的素材;一个图形,是生活中物体的简单抽象,是一种数学 “符号”;计量单位,在抽象的基础上又有了提升。整节课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数的概念顺利完成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他们的数学素养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本节课,盛老师从度量的角度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分数单位的产生、单位的累加过程 (数出度量单位的个数), 积累度量的学习活动经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度量不仅仅是 “图形与几何” 领域的内容。 其实,度量与 “数与代数” 领域也是有联系的,我们也可以从度量的角度来帮助学生认识数与运算,这是深度学习的一种价值体现,其本质既是对计数单位、 数位、 十进位值制、 整数、 小数、 分数等核心概念的认识,又是对加、 减、 乘、 除四则运算意义的丰富认识与理解,不妨一试。

    梅妍
    梅妍4年前

    结合今日学习材料,盛雪老师本课设计结构清晰,从度量的角度认识 “分数” 的含义,有助于强调分数的单位,分数与自然数类似,是数单位的个数 “数” 出来的,这样分数与自然数的构成与结构就都一致了,更有助于学生认可分数是个 “数”。教学中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和充分的探究,借助直观模型,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全过程。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关键的度量含义有两个。其一是 “度”,即统一度量单位。小学分数度量意识培养和度量观念的建立主要表现为理解分数作为度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纵观本课,盛老师设计 3 个活动先是通过依次平分 4 个、2 个再到 1 个苹果,从分得到整个到分不到整个,突显了分数的度量本质以及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第 2 个活动异中求同,找到一个共性:只要把一个物体、一个平面图形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2 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第三个活动:存同求异就是同一个月饼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突出分数概念的核心,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1 份分子就是 1。此种教学思路值得我学习。

    卓炎
    卓炎4年前

    分数单位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从度量的角度认识分数单位,能从整体上把握分数最本质的特点。从抽象到直观,几何直观模型的选取不可或缺,盛老师借助丰富的直观模型,让抽象的分数变得直观、可操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从度量的角度认识分数,理解分数。

    dlkq999
    dlkq9994年前

    度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单位的累加过程 (数出度量单位的个数), 建立和形成单位的观念,积累度量的学习活动经验。 而在数与运算都学中,建立计数单位的概念,感悟数及数的运算就是单位个数的运作变换过程 是都学的关键。 由此可见,无论是度量都学还是运算教学,其核心的东西都是 “单位”, 其本质都是 “单位的运作和转换”。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度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小学数学中关于 “单位” 这件事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一直从度量的角度,评说 “分一分” 一课。今天的分享则跳脱出单纯 “度量” 范畴,与另一个小学数学核心内容 “运算” 联系起来,再谈 “度量”。本节课是形成度量思维的一个起点,也为今后帮助学生从度量的角度认识数与运算打下基础。今日学习再次让我体会到,作为老师确实需要不断丰富自身数学实践知识,熟悉数学内部的系统结构和内容之间的勾连,学无止境。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本节课确定了基础与发展并重的教学目标:

     以人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在本节课中,教师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十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展示,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学习交流、动手实践等数学学习活动来发现知识,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本节课是小学分数教学的起始课,是学生认识分数的起点。而追溯分数产生的历史,我们发现它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知识领域。从分数的起源与发展来看,不管是中国古代算术还是巴比伦的倒数表,都是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主要目标,体现其实用性。盛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重视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其实用性,不仅能帮助理解分数的本质,还能领悟到数学富有理性魅力的美感。

    沐树
    沐树4年前

    分数的本质是为了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度量工具,为了凸显分数的实用性,这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盛老师充分的联系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问题分月饼出发,思考如何表示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呢?这里可以提倡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然后让孩子说一说为什么自己要这么表示呢?从而调动孩子们的思考和创新意识。然后在出示已有的分数形式,对比孩子们自己想出的和规定的形式的异同,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梅妍
    梅妍4年前

    盛雪老师引导孩子在参与中构建知识。分数的意义应该是学生主动构建的,学生有了操作活动,有了对具体分数的认识,更有了单位 “1” 的概念,那么对于分数的意义则完全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只要说得有理,说得恰当,不必纠缠于标准的定义。向您学习!

    秋晨
    秋晨4年前

    正如分享材料所介绍,“分数” 的发展史便是中华文明傲立世界的成长史、辉煌史。让学生经历分数产生、发展过程,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本节课盛老师在情境创设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在观察、探索中,逐渐理解了 “分一分” 的本质,于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于晶双
    于晶双4年前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理解概念、分析关系、解决问题往往要借助直观具体的材料或者图形,并且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他们能够接触的大多数是整数或者小数,这就使分数概念的建立缺少了相应的经验和基础。分数产生的真正根源在于测量,测量就离不开分东西,有些物体不能整份,所以就产生了分数。也正因如此,盛老师创设了分月饼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感性材料入手,引导他们通过具体的观察和操作逐步体会分数的含义,从而为分数概念的抽象概括打下坚实基础。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读了今日分享,我感触颇多,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通常人们认为数学是科学(自然科学)的典范,意在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样说来,数学文化甚至是数学发展历史似乎作用不大,但我觉得,却恰恰相反。以今日的分享分数的历史为例,我觉得对于分数的发展不仅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了然于心,其实也可以在课堂中渗透给学生,以微课的形式,以放手给学生查资料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分数发展史,帮助学生了解分数是不断简化、优化的,分数是表现较为复杂过程最简明的符号。此外可以渗透传统文化因素如分数的读法隐含了古汉语的知识,如 “二分之一” 就是一个古汉语词语,其中 “分” 是 “等分” 的意意思,“之” 是 “的” 的意思,整个词语就是 “等分成二份中的一份” 的意思,教学时可以先说具体完整的意思,再用 “二分之一” 来概括,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真正了解 “二分之一” 的含义,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古汉语的意义。在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时,借用本文中孩子与母亲之间关系比喻帮助学生记忆与理解都是一种好办法。本课盛老师在导入部分就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结合在一起,这点我觉得非常可贵,既挖掘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又在潜移默化中将数学知识倾囊相授。

    逗留_bSATO
    逗留_bSATO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今天阅读了《分数的历史》一文,感觉到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历史。因为了解其发展历史能有助于了解知识的本质,还能领悟到数学富有理性魅力的美感。同样,在课堂上也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去了解,即了解知识是在不断简化优化的过程,也增强民族自豪感。本节课盛雪老师对分数本质属性把握的非常好,即当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了就产生了分数。通俗易懂,亲切自然,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也非常自然。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71&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7 编辑 
    
    (三)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 ...

    回顾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古埃及人对分数单位的情有独钟,我国的以 “法” 量 “实”,都可以古人看出对分数单位理解的必要性,以及度量的思想。说明理解度量的思想顺应人们发展的需求。盛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充分体现了对分数的单位的探究和认识。

    卓炎
    卓炎4年前

    丘成桐曾说过:“数学史除了有它肩负的历史意义外,也说明了数学的有机发展,不只注意于数学本身,也要顾及数学的外缘,要问数学发生在怎样环境之下,如何扩散出去。” 把分数的历史作为补充材料介绍给学生,可以使学生了解 “分数 “名字的由来、分数书写形式的演变,分数的计算与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数产生于度量,度量思想变化至繁,但有一定的轨迹可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数学文化。最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在分数演变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分数的形式在变,分数的本质不变!

    徐聪_dHjoJ
    徐聪_dHjoJ4年前

    数学学科本身对语言的表述就是非常精炼的,每一个数学知识概要上都不会出现一个多余的词语,盛老师在这堂课中为我们展现了精炼、准确的数学语言,赞?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学科教育息息相关,而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探索课程资源中的有利因素。本节课盛雪老师教学中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丰富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以中国的传统佳节 —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导入新课,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使数学教学通过教学内容实现对学生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传统文化素养。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在很早以前人类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不能用整数表示结果的问题,就已经开始用分数来表示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们对于分数的应用也变得更熟练更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人的伟大数学智慧。在课堂伊始,盛老师通过分月饼活动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当质疑如何用一个数表示 “半个” 时,顺势引出新知 “分数” 度量单位,突出 “平均分”,真切地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分数来源于生活,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数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知识之一,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与数、形与形、以及数与形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在磨砺中也得以不断地成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数学文化。三年级小学生仍旧依赖于具体形象思维,不需要讲解理论繁杂的数学文化。本节课中,孩子们在老师创设分月饼情境中,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老师的匠心设计,忽而数、忽而形、忽而数形结合,不知不觉地也渗透了数学文化,提升了数学素养。

    雨池
    雨池4年前

    从今天分享的资料来看非常有意思,分数是怎么产生的,为何叫分数,它的度量意义…… 就我而言,都是从好奇到到恍然大悟,如果可以拓展给学生的话,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尝试运用。盛老师的课堂其实也是有意无意的渗透着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从各种活动中让孩子们理解度量的意义,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当数学史作为一个领域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智慧的无比强大的力量。数学的每一个概念、定理都有它背后深远的发现史,对于同一个数学概念的探索,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给出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不同的,但是数学本质都惊人的相似,各有特色又殊途同归。在对分数的发展史解读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它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中本不相关的事物以其本质紧紧关联在一起,向无数探索数学的先人们致敬!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自主探索学习的步骤,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研究内容、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相互质疑等学习活动,获得了快乐数学知识,学生的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得到了激发。体现在两大特点;一是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两种学习方式,重视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判断、交流、动手操作抽象出分数的意义。二是做到了学生能自主探索的知识,教师决不替代。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平均分;让学生看到分母就想到平均分,看到分子就知道表示这样的份数,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自己弄清楚分母、分子的含义,并能用分数表示;对不懂的地方和发现与别人不一样的,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加以解决。这样就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有了发挥创造的空间,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维果茨基理论中提出概念分为两类: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来自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主要通过儿童与家人、朋友、社区的交流所获得,儿童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它,并无意识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使用它。本课开课,盛老师就从分数的日常概念引入,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拉近分数概念和学生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经历分数产生的全过程及其产生必要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盛老师经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学生活动,逐步由日常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让学生对分数概念有了更科学的理解。

    另外,考虑到分割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关系最密切,盛老师以分割方式引入分数,这样做是合理的。在新授部分,盛老师重点研究了分割分数,即部分和整体的比例关系,没有强化数量分数。个人认为作为认识分数的起始课,盛老师这样的设计足矣,否则两个分数概念一起出现,容易让学生混淆。但分数的本质是数系的扩张,分数是一种数,因此分数的数量属性才是它的本质属性,我想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还是需要老师继续思考如何将分割分数向数量分数转化。

    魏鸿莹
    魏鸿莹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分数,但生活中,学生已经有平均分物的经验,盛老师从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入手,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魏鸿莹
    魏鸿莹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盛老师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和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梅妍
    梅妍4年前

    盛雪老师让学生充分经历 “一半” 的产生,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在教学时,选用丰富的 “待分物体”,在 “度量情境” 中动手操作,经历分的过程,培养学生建立单位化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分数的本质特征,从基础到提升,借助图形分割,巩固概念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 "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之前应了解自己的学生正处在哪一认知水平阶段,从这一点来看,本节课盛老师在开课之前的学前测评就显得格外重要,根据学前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用分数表示图形,三道题都有超过半数的孩子能完成,此时就可以考虑为学生提供原有知识水平之上的新知识。当然新旧知之间是需要有联系的,比如本课中,盛老师没有直接平均分一块月饼,突兀的引入分数概念,而是先从均分 4 块,2 块月饼开始,从学生熟知的整数过渡到无法用整数表示时,分数的产生过程变显得自然而有必要。

    彩虹_CMSm9
    彩虹_CMSm9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5&ptid=126056)
    
    (二) 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二分之一。
    
    <br />
    
    
    20.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么怎样表示出花 ...

    度量本身就是活动,盛老师在认识分数的教学环节设计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度量的过程,感知分数的意义,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爱思考的能力。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儿童在发展日常概念和数学概念的过程中,这两种概念是相互依赖的,因为概念的发展是通过他们之间的这些矛盾和冲突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盛老师在进行学前测时,既是对学生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也会引起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在导入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引起新旧知识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沐树
    沐树4年前

    分数的学习是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分数的学习主要分布在三、五、六年级的教材中,而作为这一知识的起始课 —— 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单位 “1” 的认知其实只需要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即可,即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个物体即现阶段学生需要认识的单位 “1” 的概念。而后续的对单位 “1” 知识的拓展是在五年级 “分数的再认识” 时候涉及的知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不必一味的追求知识的全面性而做过度的拓展,只需让学生掌握现阶段一个物体既是单位 “1” 这一概念即可,在这一点上盛老师的设计就非常好。简洁明了,突出现阶段的重难点。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倡教学应该注重儿童的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 是指儿童的已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已有发展水平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是指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下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在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分一分(一)》这节课,虽然是分数部分的起始课,但是在之前接触了对称图形和除法的平均分,学生可能对分数概念和意义的理解有些模糊,但是不能否认,孩子们有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盛老师没有急于求成,在找准孩子们的知识生长点之后,陆续提供了崭新的数学学习资料 —— 分数、二分之一、分子、分母、分数线、分数的意义等等。在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下,小朋友顺应了新知识,充实了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了自我的发展。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8&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51 编辑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 ...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于单位 “1” 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很容易停留在只表示一个物体的认识阶段,在以后的分数学习中,其实单位 “1” 还可表示一个整体或一些物体,是一个变化的量。在盛老师的活动设计中,我们不但可以找到月饼的 1/2, 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等找到长方形、花瓶的 1/2,在此探究过程中,感知单位 “1” 以及 " 平均分 “的概念以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所以课堂练习设计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盛雪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在 “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环节中通过变魔术的趣味活动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层次的练习,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及时将所学知识深化和扩展,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做练习获得最大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及时捕捉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调控教学过程,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单位 “1” 是一个变化的量,是一个根据你需要而选择的标准量。本节课,盛老师举出多元化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可变的单位 “1”。并通过变化的单位 “1” 来理解为什么不同物体的一半都可以用分数表示,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卓炎
    卓炎4年前

    “单位 1” 很重要,它不只是分数的意义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也要提及。在分数的认识中不仅要重视分数的三要素 —— 平均分、分几份、取几份 —— 的归纳,也要引导学生说出是把 “什么” 平均分,向学生渗透单位 1。 为了避免学生对单位 1 的理解固化,教师可以灵活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可变的单位 1. 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什么” 灵活应用,多元可变。

    张楠楠
    张楠楠4年前

    在三年级儿童的心理,“1” 只能是一个物体,而数学中的 “单位一” 是一个整体,它可以代表一个,也可以代表几个,这个理解是一个逐渐渗透逐步理解的过程。

    光小程洋洋
    光小程洋洋4年前

    本课是从二分之一的教学开始的,进而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虽然只是在初步认识阶段,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单位,也就是度量单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可以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盛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较强,有着深厚的研究功底,能够抓住教材的本质内容。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这节课从一开始到结束,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学习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课堂的积极氛围,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获取,充分展露老师的思维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对话、相信学生、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二是注重课堂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的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懂得如何与他人融洽地协作学习,真正懂得正确对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难。学生面对新知识,敢于提出一连串想知道的新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广泛地探讨,使概念内涵充分揭示,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化对分数的理解。整节课都在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数学,获取知识。

    梅妍
    梅妍4年前

    本节课从度量角度出发,通过动手分、动手画、对比、归纳、总结等一系列的思考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分数其实是一个数,是和自然数一样都是用来表示量的,分数的第一层意义与自然数相同。为之后更深层次地认识分数做好铺垫。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分数的学习中,因为三年级孩子是初次接触分数,并且前面一直在学习关于整数的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候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式,从而造成 “整数偏向” 的分数迷失,学生会很自然的用学习整数时候的经验对分数进行学习,从而造成思维的误导。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人为的引导,让学生区分分数与整数的不同,在这一点上盛老师的引入环节的分月饼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伊始就让学生清楚分数是整数的一种补充,是为了填补整数无法表示的数而产生的过程性的度量单位。

    范薇
    范薇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几乎是全新的,受 “整数偏向” 现象影响,学生对于分数的学习理解起来会有困难,将这部分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的确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盛老师注重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去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网络,激发学生兴趣点,步步推进,引领学生逐步走进分数的世界中,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 “一半”,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众所周知,分数是小学阶段比较难学的一部分内容,而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其一是学生预备知识不足。如果学生对之前除法及平均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则大大阻碍了新知识的学习。再加之分数不同于整数的一些特殊属性,造成已有认知结构障碍,需要学生重组和整合一个新的认知结构来容纳分数,这对学生的挑战性非常大。那么老师如何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呢?我认为,首先扎实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已学知识成为新知识的有力支持,从而对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如盛老师导入部分,先从整数的平均分入手,既复习了旧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又巧妙地引出新的数。其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渗透分数也是数的思想,它和整数一样都是由一个一个计数单位叠加而成,找到分数和整数的联系与差异,逐步帮助学生重组认知结构。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本节课盛雪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分工合作, 人人参与, 获得成功的体验, 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看得见, 摸得着的实物, 理解了单位 “1” 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 更重要的还可以表示由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如此,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将隐性问题显性化,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意识识,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wx_HV8gy8Q9
    wx_HV8gy8Q94年前

    分数是一个过程性概念。因此,在分数概念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或心理操作等分割及再合成其份数的活动。特别是分数的初步认识阶段,要充分运用直观和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动手操作,感悟意义。盛老师设计改变分割方式、改变分割对象、改变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等活动,通过这些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的操作活动,经历平均分一个量,建立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完善对分数的认识,正确建立分数的概念。如此,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一些。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分数学习困难的原因?这也是我最近想去思考的问题。文中这样一个词引发了我的注意 “整数偏向”,通俗的说就是学生先前的整数学习经验会对即将进行的分数学习,在认知上造成一种阻碍。如被除数可能比除数小,或者分数乘法越来越小。这些对于本课教学尚不涉及。我想本课中学生更多的是会惊讶的发现,呀,原来在 0~1 之间还存在着数,而且很多很多!这种新的认知是与学生的日常概念相冲突的,但这种冲突不是一件坏事。维果茨基认为数学概念发展的实质是一种概括性结构向另一种概括性结构过渡或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日常概念要被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并最终统一于数学概念之中。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认知冲突,创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顺水推舟的表明分数产生的合理性,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这一点盛老师导入部分处理的非常好。

    吉吉
    吉吉4年前
    [巧克力发表于2020-5-1108: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1295&ptid=126056)
    
    这节课从一开始到结束,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学习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课堂的积极氛围,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 ...

    于老师一直关注、点评,积极交流自己的观点。从点评中感到于老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乐学、学生的活动...... 于老师的课堂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于老师的数学课一定基于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

    wx_qkV4KUHc
    wx_qkV4KUHc4年前

    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数学学习更是如此,很多前后内容都有密切的关系 ,很多多后面的内容都是前面所学知识上的扩充和加深,因此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分数学习是在整数、小数学习基础上进行的,“整数偏向” 也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分数的迷失。原来除了整数可以数出来,分数也可以数的,学生不适应在 0——1 之间还可以数出数来,理解比较困难。而在盛老师的课中,创设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分饼的情境,顺理成章地进入分数的学习,进而让学生去 “数” 分数,让学生感觉分数的学习并不困难,原来这样的数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在分饼中有,在折纸中有,在正方形、圆形中有…… 让学生感到分数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它并不陌生,分数概念的引入水到渠成。

    焦-N次_JMRMb
    焦-N次_JMRMb4年前

    盛雪老师的这节课中,首先通过旧知引发新知,分月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半个怎么表示?”,顺理成章引出分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而在探究阶段,学生多次动手操作,实现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力求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为了一体。

    dlkq999
    dlkq9994年前

    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最近在批作业时也发现,学习了分数乘法后,学生还是喜欢用之前学习的除法先求每份是多少再乘份数去计算,而不愿意用新学的分数去解决问题,通过今天的分享知道了,这是 “整数偏向” 造成的分数迷失。由于分数学习所需的认知结构与学生已有的自然数认知结构差异很大,要接受分数就要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重组和整合一个新的认知结构来容纳分数,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数学自我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

    鱼儿_SmP4b
    鱼儿_SmP4b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6&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2 16:33 编辑 
    
     二、  顺势利导,认识分数(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 ...

    小学学习分数的困难,就像今日推荐文章中所说有知识本身的原因,分数概念本身是一个过程性概念,本质上是数系的扩充,但这个数却又数不出来,分数在生活中对应的实际具体数量少,往往用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盛老师这节课作为分数概念的起始课,能够运用生活中学生熟知的 " 一半 “导入,学生容易理解,也不会畏惧。自然而然去探索去发现,就不会那么难。所以学习分数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卓炎
    卓炎4年前

    这篇分享分析了学生学习分数困难的原因,确实,有些问题同时也恰恰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向学生讲解的。通过这段时间参与的学习,个人认为 “整数偏向” 问题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对分数度量属性的渗透。分数也是数,是可以数出来的;分数与除法都是平均分分出来的,但分的对象不同。数学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如果教师能把握住学习的方向,学生的学习就不会偏向。

    勤劳的翅膀
    勤劳的翅膀4年前

    数学是一个整体,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应当沟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因为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是相对独立的,教学又是以课为单位设计教学内容,加上小学生又受到认知发展的限制,所以,小学生在没有引领的情况下,往往不容易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分数、小数和百分数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分数还可以认为是除法算式的另一种呈现形式。教材主题图出示两个小朋友在分两个苹果,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回忆除法所学的知识,作为新授课的铺垫;在分一个苹果的时候,助力孩子们继续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得到结果是每人一半的时候,发明用一种崭新的数字来表示一半。接着通过各种形式巩固和加深理解抽象出来的二分之一。教学中,盛老师运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展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学习方法的一般性。

    春日细雨
    春日细雨4年前

    分数的产生是由于测量和均分的需要,因此,盛雪老师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并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数学来自生活,因此数学的教学也应回归生活,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数学很有用,数学很亲切,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

    孟杰
    孟杰4年前

    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分数,掌握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梅妍
    梅妍4年前

    盛雪老师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活动中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的内驱力,而且使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使得平均分的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概念的目的,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新知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

    孟凡晶
    孟凡晶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79&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8 17:55 编辑 
    
                《分一分(一)》教材理解和选课思考大连・刘悦 ...

    本节课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体验,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参与中,完成学习过程。

    沐树
    沐树4年前

    分数的产生是产生生活的需要,而且它与小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整数过度到小数再过度到分数,在这一点上盛老师的导入环节设计的非常好,从 “4÷2=2→2÷2=1→1÷2=0.5→我们能用 0.5 表示一半,还能怎么表示?” 这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导孩子们思考生活中用什么方法解决,很自然的让生活与数学产生了联系,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分数由来的认识。

    lishi6927
    lishi6927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3-212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4464&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3-21 21:31 编辑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 ...

    小学阶段要求掌握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对于本课面对的学生群体来说,百分数是陌生的,小数却是熟悉的。导入部分盛老师从能分到整数月饼入手到最后平分一块月饼,每人一半,学生用 0.5 表示,再引入分数 1/2。这样一个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萌生出新的知识,让新知生于旧知中的做法,不禁让我想到了俞正强老师提到的种子课。本课不正是打开了学生认识分数的大门么,当之无愧的种子课。种子课学扎实了,后续的分数运算,以及分数小数等互化自然势如破竹。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对学生而言,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一次丰富和挑战,也是认知过程的一次飞跃和突破,更是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深化。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充分再创造,激励学生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本节课盛老师让学生通过操作、感知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索和发现的状态,充分体现了 “学习数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再创造 “。同时学具的使用贯穿课堂,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同步的发展,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弘扬了个性, 培养了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宗旨。

    DLPL杨虹
    DLPL杨虹4年前

    分数的产生是由于测量和均分的需要,因此盛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其来源于生活,这也是数学课改的最大亮点。但是分数的产生除了有测量与均分的需要以外,最本质的来源是整数除法的推广,即数系的扩张。因此,后续教学仍需要强调分数 “量” 的概念,如张景中所说 “我们需要将分数的认识从具体的实物世界升华到理性把握的理念世界,那样才是永恒的”。

    绣一颗温柔的心
    绣一颗温柔的心4年前
    [吉吉发表于2020-2-27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2&ptid=126056)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2-27 14:40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r />

    教师紧扣本节课得核心,以 “平均分” 引入,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从而引入新课。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但在生活中有所体验。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阶段关于分数主题的第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所以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认识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学习时,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是很困难的,因此,必须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后续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课堂教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开始,创设了中秋节分月饼的情景,通过这一系列问题,一是唤起学生对 “平均分” 的回忆,为认识分数打下基础;二是通过 “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数表示?” 给学生造成悬念,为探索新知识创设了情境,也使教案从整数很自然地过渡到分数。

    齐承妈妈
    齐承妈妈4年前

    盛雪老师的《分一分》这节课,课程开始,创设了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从平均分月饼出发,分成大小相同的两半和分成大小不同的两瓣,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感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沐树
    沐树4年前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盛老师通过生活中常用的 “一半” 这一情节引入分数,在这一点上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多处使用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参与到知识的演化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先巩固二分之一这一概念的各种表述和图形表示。再推广到其他分数的学习中,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值得我们借鉴。

    张延航
    张延航4年前

    教学前测对于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及时查漏补缺以及唤起学生旧知,生成教学所需有着重要作用。课堂观察、学生作业、既往经验固然也能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但其针对性、全面性不及前测那样准确,特别是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了解,教学前测是更为有效的手段。本节课盛雪老师通过教学前测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做好必要准备,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得课堂中的学生思考过程层次清晰,最终达到切实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直观:直观的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本节课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动手实践:数学应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在课堂上,盛老师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 “动的过程” 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wx_u3Ljd3tR
    wx_u3Ljd3tR4年前

    思维导图,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形象直观!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本课内容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自然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分数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巧克力
    巧克力4年前

    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情境是问题的外衣。同时,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 “分月饼” 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开始,当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 “半个月饼” 时,体现了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建构主义教案理念。而当学生觉得半个不能用学过的自然数表示时,产生了认知上冲突,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使之富有亲切感,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6 14:13 编辑


    试教后研讨照片


                                           12364        

    图片:

    屏幕截图(137).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5 08:53 编辑


    试教后反思

    分数是一个典型的过程性概念,它虽然直接源于现实,但本质上不是一个自然概念。要把一个动态的过程压缩为一个静止的心理对象,并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本课中从半个到 1/2 的产生过程是隐性的,是需要教师去挖掘的,从用学过的数表示饼的个数,引发 “半个还能用像 1,2,3… 这样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表示么” 的认知冲突,接着以 “你想怎么表示半个?” 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表示半个,自然地介绍 1/2,感受分数是平均分分出来的。

    “等分割及再合成其份数的活动”,这是分数概念发展的基石。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或心理操作等分割及再合成其份数的活动。特别是分数的初步认识阶段,要充分运用直观和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动手操作,感悟意义。

    在操作活动中格外注意 “三变三不变”:一是改变分割的方式,不改变平均分的实质。如平均分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2 份,可以横着对折,也可以竖着对折,还可以沿对角线斜着折,但只要分的每份的大小都相等。二是改变分割的对象,不改变整体的实质。三是改变平均分的份数,不改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这些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的操作活动,经历平均分一个量,建立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完善对分数的认识,正确建立分数的概念。

    分数的度量可以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加,但教师大多关注的的分数单位的意义以及分辨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忽略了分数单位的价值和度量的意义。教师过多关注了是怎样形成的和一个分数是由怎样的分数单位组成的,侧重了结果,而更应该侧重于为什么要产生这样的分数单位,这样的分数单位能解决怎样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度量的实际应用价值就被展现出来了。

    将数学新知和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有机的统一,首先,学习之初(情境导入),依靠整数度量经验自然过渡到分数;学习之中(学习几分之一),基于已有的平均分经验,强化分数中的核心内涵,引导学生感悟度量单位。时刻从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角度,构建学生的经验体系,形成度量思想,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4 10:06 编辑


    1.jpg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 终稿



    【执教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盛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 分一分(一)”

    教材简析

    “认识分数 —— 分一分(一)” 是学生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之后,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分数认识的起始课,其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新课标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运用度量思想理解分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只是在初步认识阶段,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单位,也就是度量单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可以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


    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知识,有了一定的数的度量经验,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继续运用度量思想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也是学生头脑中度量思想的丰富和延展。无论在分数意义的理解上,还是在读写方法的掌握上,都有很大的难度。

    2. 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平均分概念的建立和经验是分数认识和理解的基础。学生们在正式接触分数以前,已经会运用 “一半”“0.5” 来表示,只是还不曾提升到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其次,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生接触过简单的分数,接触过一定的分数度量单位。

    3. 学情预测:在整数和小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度量经验,通过指数的方式初步感知了 “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现事物某些指标的顺序”。由于 “分数” 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加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对抽象的分数意义的理解无疑是学习的难点,也是学习的重点,因为它不仅是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更是形成度量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分数概念的建立直接影响小学高段的数学学习。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4 11:26 编辑


    1.jpg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 :在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将数的认识从整数扩充到分数,发展数感,丰富度量经验;会独立思考问题,进一步巩固度量方法。

    问题解决 :在认识分数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了解分数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度量思想是学习数学的本质。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情景运用度量思想初步认识分数,掌握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信封、小棒、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4 11:22 编辑


    1.jpg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 —— 中秋节。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人们都会赏一轮圆月,观各色彩灯。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吃月饼。

    2. 师:对!月饼代表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两个小伙伴在分月饼了,把 4 个月饼,分给两个小伙伴,你想怎样分?生:每人分两个,4÷2=2。

    3. 师追问:为什么这么分?生:这样分很公平。

    4. 师:每个小伙伴都分到了同样多的月饼,这种分法叫什么?生:平均分。

    5. 师:把 2 个月饼,平均分给 2 个小伙伴,每人分几个?生:1 个。

    6. 师:把 1 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伙伴,每人分几个?生:半个(师板书:半个)

    7. 师追问:“半个” 还能用像 1、2、3…… 这样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生摇头)你想用什么数表示 “半个”? 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半吧。把你的想法在任务单上写一写、画一画。

    8. 师:同学们都积极开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了 “一半”,非常了不起!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国际上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一半”。(板书:二分之一)

    9. 师:二分之一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 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将学生已有的整数的度量经验自然的过渡到分数,让学生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而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4 11:25 编辑


    1.jpg

    二、顺势利导,认识分数

    (一)折一折,初步理解 1/2。

    (1)对折圆形,感知 1/2。

    10. 师:这 1/2 个月饼是怎样得来的呢?如果我们用圆形表示月饼(师出示一个圆形),怎样得到这 1/2 个圆形呢?请同学们拿出圆形先折一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我把这个圆形对折,两边变成一样大的,其中一部分就是 1/2 个圆形。

    11. 师:把你们的作品展示一下。(学生举起作品)

    12. 师:对折就是怎样分?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几份?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圆形回答:两份。(板书:分成两份)1/2 个圆形就是其中的几份?生:一份。(板书:一份)

    13.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 1/2 个圆形的?

    14. 生结合教师板书回答: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1/2 个圆形。

    15. 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用手指一指 1/2 个月饼在哪里?另一份呢?在这个月饼上可以找到几个 1/2 呢?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如果这样分呢?(出示不是平均分),其中的一份还能用 1/2 表示吗?(生发现不是平均分进行质疑:不是平均分!)

    16. 师追问:为什么不是平均分?(生:没有从月饼的中间分,分得两份不一样大!)

    17. 师顺势而导:这么 “分” 把月饼分成了大小不同的两份,其中的一份能不能用 1/2 表示?-生答:不能。

    18. 师小结:看来,要想得到 1/2 个月饼必须怎样分?生: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认识 1/2 时,让学生用圆代替月饼(圆是所有图形中最容易表示 1/2 的图形)自己动手把圆形对折一下,找到 “月饼” 的 1/2。这种探究式的学习体现了动作 —— 图形 —— 符号的数学化过程,使学生对 1/2 的理解更深刻,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与老师一起数一数,一个月饼中有几个 1/2,初步引导学生感悟度量单位,体现度量指标的顺序性。而后面分别出示把桃子 “非平均分” 和 “平均分” 两种情况,有效的强化分数中核心内涵 “平均分”。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4 11:20 编辑


    1.jpg

    (二)折一折、涂一涂:巩固理解 1/2。

    19.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 1/2 块月饼,那么怎样表示出 1/2 个花瓶和 1/2 个长方形的呢?(课件出示:请你找到下面图形中的一个,折一折,并用阴影画出他的 1/2。)


    学生根据要求自主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

    11915 11916



    学生代表到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汇报自己的做法:

    预设 1:我把这个花瓶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1/2 个花瓶。

    预设 2: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1/2 个长方形。

    20. 师:展示你们的作品。(教师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1. 师:月饼、花瓶、长方形他们的一半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 1/2 这个分数表示? 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议一议。

    生:因为都是把他们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小环节,让学生从两个图形中任选一个折一折、涂一涂,再次体会 “平均分”“分两份”“取一份”,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1/2 这个度量单位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已经比较深入理解 1/2 的基础上,让学生广泛地找生活中的 1/2,既激起学生兴趣,又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内容更加明晰,让 1/2 的意义得以内化。

    图片:

    1.jpg 2.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4 10:40 编辑


    1.jpg


    (三) 继续分月饼,学习几分之一

    22. 师:看来你们对 1/2 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了。

    23. 师:(出示一个月饼)如果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 4 分,其中的 1 份是几分之一?生:四分之一。

    24. 你还想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能找到几分之一?

    生 1:我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 3 份,找到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生 2:我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 6 份,找到这块月饼的六分之一。

    生 3:我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 8 份,找到这块月饼的八分之一……

    25. 一群小伙伴在分蛋糕时也遇到了一些和分数有关的问题,让我们去看一看。

    师:同学们,这段小广告让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师:“一掰” 你想到了什么?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议一议.

    生 1:如果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生 2:如果是平均分,想到一份的 1/2。

    生 3:小朋友很关爱。

    生 4:想到 1/16

    26. 练一练:

    师: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分别找到 1/2、1/3、1/4。并说说纸条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

    11925

    27.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上面的数字都是 “1”。

    师引导思考:为什么上面的数字都是 “1”?

    生:都取了其中的 1 份。师提炼并板书:对!上面的数字表示取几份。

    师:太好了,善于思考。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下面的数字都不一样?

    师追问:为什么?

    生: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师:太棒了!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成了几份。

    图片:

    3.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4 11:21 编辑


    1.jpg

    (四)小组合作,学习几分之几。

    28. 师: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29.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还能再举一些分数吗?(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0. 关于分数,还有哪些知识呢?老师相信通过自学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打开书 67 页,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生自学后汇报。

    31. 学生自学:中间的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字叫分子,下面的数字叫分母。(师再指几名学生重复,深化记忆。)

    师追问:黑板上的这些分数,分母是 4 的分数有哪些?

    师再问:分子是 1 的分数有哪些?

    32. 师:我们怎样读这个分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读分数时,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

    预设: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教师出示一组分数:谁来读给大家听?(1/9、9/12、7/8、4/6)

    33. 师:怎样写分数呢?老师写一个数,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观察后汇报: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师引导学生练写几个分数。

    【设计意图】:分数的读写方法和分数各部分名称这些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学会。体现 “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就不要让老师教” 这一思想。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了解了分数的读写方法和分数各部分名称,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了解学情,夯实基础知识。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4 11:22 编辑


    1.jpg

    三、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1.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下面我们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11928

    35. 师:同学们,你们前面表现得这么好,老师忍不住想奖励一下你们,给你们变个魔术,喜欢吗?

    师出示一个信封:老师的信封里面有什么呢?我抽出了红色小棒的 1/3,我又抽出黄色小棒的 1/2,现在老师将露出的部分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生:露出的小棒一样长。师:请你猜猜哪根小棒长,为什么?

    生:因为红色的小棒抽出 1/3 信封里就有 2/3,黄色的小棒抽出 1/2,信封中还有 1/2,黄色一共有两份,红色一共有三份,所以红色长。

    师:你利用分母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好,还有不同方法吗?

    生:根据分子也能判断,因为黄色小棒露出 1/2,信封里有 1 份,红色小棒露出 1/3,信里还有 2 份,所以红色小棒长。

    师:太好了,你们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意义来解决问题。

    师:如果老师从信封中抽出紫色小棒的 2/3,现在你能比较出三根小棒的长度吗?

    师追问:紫色小棒的 1 份和其它两根小棒的 1 份一样长吗?

    11929

    【设计意图】: 以教材中的习题为依托,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习题。具有典型性、覆盖全面的练习,并力求层层深入,省时高效,既夯实了课堂中的基础知识,又拓最展了学生的视野。而魔术题的设计既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一次呈现了度量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又符合学生 “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将知识拓展,提高。



    四、课堂小结,提炼新知

    37.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会读写分数了。

    生:我知道 1/2 就是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 1 份。

    生:我认识了很多分数……


    图片:

    4.jpg 5.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1.jpg

    板书设计

    11931


    图片:

    屏幕截图(128).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24 20:41 编辑


    答辩环节 —— 预设问题

    度量 的视角看,教材中问题串 2 是涂出给定图形的 1/2,而贵团队将其改为折花瓶和长方形的 1/2,请问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


    首先非常感谢贵团队给了我们对分数这一教学内容又一次深刻思考的机会。

    分数作为 “数与代数” 内容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认识分数 —— 分一分(一)” 是学生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之后,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分数认识的起始课,其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新课标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运用度量思想理解分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只是在初步认识阶段,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单位,也就是度量单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一份,可以充分感知分数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数的读、写感悟分数度量单位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到分数度量单位是认识分数的基本工具和表达语言。

    1/2 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分数,也是第一个认识的分数单位,因此在整个分数度量性概念的构建中,1/2 是最重要的,有了对 1/2 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其它分数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首先,设置认知冲突,引入度量性概念。

    分数是一个典型的过程性概念,它虽然直接源于现实,但本质上不是一个自然概念。要把一个动态的过程压缩为一个静止的心理对象,并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本课中从半个到 1/2 的产生过程是隐性的,是需要教师去挖掘的,从用学过的数表示月饼的个数,引发 “半个还能用像 1,2,3… 这样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表示么” 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接着以 “你想怎么表示半个?” 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表示半个,自然地引入 1/2。

    其次,引导探究学习,建构度量性概念。

    “等分割及再合成其份数的活动”,这是分数概念发展的基石。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或心理操作等分割及再合成其份数的活动。特别是分数的初步认识阶段,要充分运用直观和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动手操作,感悟意义。教材中问题串 2 是涂出给定图形的 1/2,而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将教材中的图形提取出来,使其操作活动更具灵活性,我们既尊重了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在图形的选择上,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图形,即直边图形 —— 长方形、曲边图形 —— 花瓶。长方形是学生最熟悉的基本图形,花瓶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容易等分的实物图形,一个抽象、一个具体,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最后,创设体验活动,构建度量性概念。

    数学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十分重要,这样能促进学生对度量性概念的自主建构。本节课我们将涂出给定图形的 1/2,改为先折一折,再涂一涂,大大加深了学生对 1/2 的体验程度。通过对折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均分的过程。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2 份,学生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不同的分发,通过比较发现:无论怎样分,1/2 都是平均分成两份中的一份,加深了直观感受。将花瓶图均分成 2 分,如果只涂一涂的话会有一部分孩子将花瓶上下分成两份,错误的认为那就是平均分。而三年级的学生已有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为经验,通过折一折的活动就会避免这种错误发生,很快就能找到花瓶图形的对称轴进而找到它的 1/2。

    史宁中教授说:“培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可能未来不从事数学,但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那么学会用 “度量” 的眼光看世界,世界一定大不同!最后,感谢对方辩友的提问,感谢新世纪给我们提供一次深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定当在教学研讨的路上不懈努力!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24 20:42 编辑


    答辩环节 —— 追问问题

    我们的教学设计中生成了很多好的资源,是教材中所没有的,有一些资源与分数再认识有相交叉的地方,例如:分数墙、猜小棒的长短等,请问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执教时,是如何进行取舍的?对分数初步认识与再认识有哪些区别与联系,是如何来定位的?


    首先非常感谢贵团队给了我们对分数这一教学内容又一次深刻思考的机会。问题高水平地从课程内容架构、辩证解读教材的角度引领我们的讨论。我们对此问题的看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三年级学习分数,首要地是学生能接受分数的存在,体会引入分数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分数。借助分月饼的情境,学生能体会到用 1/2 表示半张饼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然后能够正确读写,“初步认识” 的目的就达标。

    其他的包括 “度量” 属性在内所希望传递给孩子的理解全部可以维持在 “渗透” 水平。所以,所有的 “增加” 都是 “渗透”。比如,设计中在一张纸条上涂出 1/4,然后数一数,这张纸条上有几个 1/4。

    似乎与五年级分数再认识第一课时第二个问题串神似,但从设计目的和对学生的要求上看,存在本质区别:本设计的意图是 “涂 1/4”,理解分数意义,“数 1/4”,渗透 “4 个 1/4 凑成一个整体” 的度量内涵。而五年级已知两个小正方形是整体的 1/4,整体可能是什么样子,画一画,则不是数那么简单,而是创造和重构,目标指向也不是度量,而是 “深刻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另外,感谢贵团队在提问时用了一个极其恰当的词语,“生成”,包括教材里有的也好,教材里没的也罢,只要是学生在探究学习时呈现的真问题,就应该得到关注。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依据标准、尊重教材、依托学情,课标和教材给我们指明方向、提供素材,而微观上最客观的依据仍然应该是学情。比如,练习的最后一道题,用信封遮住小棒,猜猜哪根最长的问题,是可以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前提下,借助几何直观的基础上,靠 “数” 和 “画” 的策略解决的。在对理工附小的孩子的前测中,反馈为 “跳一跳,够得到”。

    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再认识的关系,我想可以是递进地提升,同时也是修正地提升。五年级的 “再认识”,包括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深刻体会、度量的结果、分数单位的累加以及更为本质的 “分数作为除法的商”。

    一方面,初步认识分数时被分的那块月饼,在认识分数乃至运用分数的全过程中,功不可没。从分月饼当中得到的分数模型,始终是学生接受分数、理解分数的起点,为下一学段更为深入的探究奠定基础,所以它们是递进地提升。

    另一方面,这一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定义存在缺点:“一份”、“几份” 的描述,靠近自然数,容易和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运算混淆;表示的份数总比原来的单位 1 少,容易让学生产生分数小于 1 的误解;

    容易产生 “仅能将整体看作单位 1” 的误解,而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是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抽象出分数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定义分数,分别克服以上缺点,所以它们也是修正地提升。

    以上理解不免偏颇,希望可以大致回应答辩问题,更希望可以引发两个团队的更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愿我们能在新世纪的引领下勠力前行,愿新世纪越办越好!


    吉吉
    吉吉4年前

    12602126011260012603126041260512606126071260812609

    图片:

    屏幕截图(159).png 屏幕截图(160).png 屏幕截图(158).png 屏幕截图(161).png 屏幕截图(162).png 屏幕截图(163).png 屏幕截图(164).png 屏幕截图(165).png 屏幕截图(166).png 屏幕截图(167).png

    吉吉
    吉吉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吉吉 于 2020-7-31 15:07 编辑


    “度数学本质,激学生量心”—— 度量主题研讨活动综述

    非常荣幸能代表大连刘悦红名师工作室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二届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大赛活动。研课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疫情期间,更让这次研讨与众不同。从两个月延长至六个月,让我们每一个团队在新世纪的平台上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从开始的迷茫到现在的明晰,从度量思想在 “数与代数” 领域的建立,到在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使我们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教师满心收获。很多老师更一边录制微课,一边教学研究,一边在平台上交流思想,一边在微课录制中实践。我们团队的老师们就是在这样一个充实而忙碌的氛围中成长着。

    一、边学习边研究

    在主题帖建立后,高新区研训教师孙旭东老师第一时间成立了高新区赛课研讨群,老师们一边录制微课,一边在平台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提升老师们对度量的认识,使大家的观点对课例的修改更有指导性,每日在群中分享文章,一个寒假共分享 30 多篇国内著名数学教师发表的文章,老师们边学习边思考,积极地将自己的观点发表于平台之上,和全国的老师们分享。在学习中我们逐渐明晰了度量的本质,在学习中我们成为了一个具备学习能力的、会思考的数学教师。

    研讨期间和高新区 40 位教师分享学习的文章:

    12677

    12676

    高新区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到研讨中来:

    126931269412695

    每天,老师们优秀的帖子都会在群中得到肯定和鼓励:

    12696

    12698

    感谢新世纪的平台,让更多的老师走进研究的队伍,感谢新世纪的 “度量” 专题,让老师们真切地知道数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二、精心准备,录课、答辩。

    在之前的学习和研讨中,我们一起研究了关于 “量”、“率” 在本节课的处理;研究了分数起源是否要通过微课的方式呈现;更多的是研究面对一节比较成型的课,如何有效落实度量思想。我们团队的老师们一起经历了迷茫→ 思考→矛盾→合作研讨→明晰→教学设计的三稿修改→反复试讲→ 录制公开课。 在老师们的建议中、在一起研读专家的文章中、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我们终于形成了一节在分数初步认识中能够比较充分体现度量思想的数学课。答辩环节团队的老师们更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将课例研究与度量思想紧密结合,辩出水平,更辩出精彩。

    12755

    本次活动即将接近尾声,但对 “度量” 这一主题的研究只是一个开始,感谢新世纪教材编委会、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举办了这次 “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 度量” 教研活动,给每一位数学教师一个不断研究思考的契机,在数学课中我们必将引导学生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的思维思考世界。”


    图片:

    微信图片_20200727210728.jpg 微信图片_20200727210720.png 微信图片_20200727231441.jpg 微信图片_20200727231432.jpg 微信图片_20200727231448.jpg 微信图片_20200727231410.jpg 微信图片_20200727231419.png 微信图片_20200729205041.jpg

    师海丽
    师海丽4年前

    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情境是问题的外衣。同时,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 “分月饼” 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开始,当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 “半个月饼” 时,体现了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建构主义教案理念。而当学生觉得半个不能用学过的自然数表示时,产生了认知上冲突,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使之富有亲切感,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实验二小刘亚莉
    实验二小刘亚莉4年前

    课堂气氛好,很活跃,这样能充分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

    实验二小刘亚莉
    实验二小刘亚莉4年前

    课堂气氛好,很活跃,这样能充分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0ms · UTC 11:49 · PVG 19:49 · LAX 04:49 · JFK 07:4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