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罗辉英名师工作室的梁桂华。很荣幸代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罗辉英名师工作室参加全国新世纪小学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 主题专场大赛。非常感谢新世纪教材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及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专家、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研讨、交流的平台!我们是一个 “聚力赋能砥砺求是,弦歌不辍创新发展” 工作室团队,我们以 “笃行求是,创新致远” 为理念核心,以 “精研启智・善导燃慧・求实育行” 为教学态度,创建 “兴趣以情境激发→智慧按次序生长→思维以规律发展→行为显有序规范→童真以个性彰显” 呈现具有 “生本自主、齐思共究、开放多元、成果共享” 的 “童趣・童慧・童真” 课堂。立足数学本质,聚焦数学课堂,实现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接下来我将与团队老师们紧密合作,一起研究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室有多长》一课,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学习,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测量活动中思考,在测量活动中感悟,在测量活动中使学生慢慢生成对度量的感悟。期待在参赛中能得到各位专家、评委和同仁们的指点,我们会认真阅读、思考每一位老师的点评,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在这里先向大家真诚地道一声:感谢!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各位参赛选手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各位专家、同仁们身体健康,工作顺意!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84#r_114217
【主题活动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84#r_103133
【选题思考】https://bbs.xsj21.com/t/1984#r_103134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84#r_103139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84#r_114231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84#r_115319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84#r_121877
【团队磨课照片】https://bbs.xsj21.com/t/1984#r_122390
【教案终稿】https://bbs.xsj21.com/t/1984#r_121884
【课堂实录视频】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wNjQ3ODUzNg==.html
活动主题解读
量感是对量的感觉,是对物体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也是一种数学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量感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等数学知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量感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种不同方式来培养。通过操作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量感,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亲自感受到量的变化。
《教室有多长》一课紧扣 “量感” 主题,首先教室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环境。这么熟悉的环境也很少有人去过问它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当老师通过课堂设计唤起同学们对 “教室有多长?” 的问题后,容易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学习欲望。
教室到底有多长呢?同学们会形成很多的疑惑的问题。有的会想教室有几个孩子手拉手拉起来那么长;也有同学会借助地面的瓷砖说有几块瓷砖那么长;还有同学用自己熟悉的学习工具、用尺子去比划有几个尺子那么长…… 所有这些相法都是长度单位量感的一个萌芽。
在同学们产生探究疑惑以后,这样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物体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为进一步学习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
1、二年级的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的:如用不同的书去摆,记号没标好,量着量着会量歪...... 2、活动应让学生对 “长度” 概念有感觉,对 “长度可量性” 有感悟,为量长度有经验积累,培养一维空间观念。
选题思考
有关测量,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第一课时,就要让学生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在重要性。这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所要求的。学生只有亲自经历了测量活动,对测量的体验才是真实的,理解才是深刻的。设计的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还要揭示数学的本质,体会长度在可加性和运动不变性,让学生的数学思考有生长。
1、横向对比,把握知识本质
表 三套教材对测量相关教学的具体安排
从年级课时的安排看,长度单位的教学内容均出现在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和苏教版都设置了 4 个课时,北师大版设置了 3 个课时。三个版本教材中,只有北师大版有 “自选工具测量” 这一课时,北师大版更注重测量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学生借助测量工具感受相同单位的累加,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从而发展量感。
2、纵向勾联,形成知识结构
北师大版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关于 “量” 的相关知识交叉分布在图形与几何版块的 “几何量” 与数与代数版块的 “常见的量”。几何量中,我们从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度量工具及方法三个维度进行了梳理。其中,度量对象的感知尊重了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儿童认知规律;在测量的过程中突出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注重度量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在 “想、测、说” 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经历 “操作、观察、讨论” 的过程,形成基本经验,逐步发展量感。
《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案一稿设计:
罗辉英名师工作室 梁桂华 二上 《教室有多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 “测量”《教室有多长》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比较,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等,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对于实际测量 “教室有多长” 的学习活动,二年级的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和空间都相对受限,因此,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是必要且高效的。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引导学生自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相互交流中积累基本的与测量活动相关的活动经验。在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过程中,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增进对 “量感” 的理解,真正实现从 “量” (liáng) 中体会到 “量”(liàng),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一、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三、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探索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学习单、彩带。
学生准备:数学书、尺子、橡皮、文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国庆节到了,热心家长们准备帮我们买彩带布置课室,我们就要告诉家长们我们的课室有多长。那我们的课室究竟有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教室有多长。
1. 解决哪里是课室的长:
课室的长是指哪呢?
生 1:就是从教室从面到后面的这一段。
生 2:(学生手指)从前面墙到后面墙的长度就是课室的长。
2. 测量课室的长度:
(1)提问:你怎么量教室的长度?
预设:生 1:用尺子量,看看有多少把尺子
生 2:用书本量,看看有多少本书。
生 3:用脚量,看看有多少个脚印。
师:有没有同学选择用橡皮进行测量的呢?(没有)为什么呢?
生 1:因为橡皮太小了,不好量。
【设计意图】提出生活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学生学习的激情。
(2)小组合作:测量教室长度:
A、PPT 出示活动要求:
a 小组讨论:选择哪种测量工具。
b 小组成员分工:分好测量人员、记录人员
B、实际测量、填好记录表
C、小组汇报。
三、活动总结与反思
1. 观察记录表,结合测量工具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 测量工具的不同,结果也不同。
2. 用大脚测量,记录的数量少;用小脚测量,记录的数量多。
3. 不能刚刚好测量完的,做好标记中间不留空隙。
……
总结方法:选择同一种度量工具,一个一个挨着摆,做好标。
【设计意图】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因此,本环节设计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实践操作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四、应用拓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对同一单位累加越多,量就越大。单位不同,数量不同,量也就不同;通过比较,得出总量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学习 “倍” 埋下伏笔。
@梁桂华 1、二年级的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的:如用不同的书去摆,记号没标好,量着量着会量歪...... 2、活动应让学生对 “长度” 概念有感觉,对 “长度可量性” 有感悟,为量长度有经验积累,培养一维空间观念。
梁老师能紧扣 “量感” 主题,选取的教室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环境。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以提问的方式开场,用测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这个问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教室有多长》一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量感是对量的感觉,是对物体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也是一种数学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量感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等数学知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量感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种不同方式来培养。通过操作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量感,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亲自感受到量的变化。
这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从头到尾参与了学习过程,学生在 “量” 中体会到 “量”,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本节课在测量的过程中突出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注重度量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在 “想、测、说” 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经历 “操作、观察、讨论” 的过程,形成基本经验,逐步发展量感。
北师大版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关于 “量” 的相关知识交叉分布在图形与几何版块的 “几何量” 与数与代数版块的 “常见的量”。几何量中,我们从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度量工具及方法三个维度进行了梳理。其中,度量对象的感知尊重了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儿童认知规律;在测量的过程中突出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注重度量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在 “想、测、说” 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经历 “操作、观察、讨论” 的过程,形成基本经验,逐步发展量感。
梁老师的课堂中,通过不断丰富学生认识测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增进对 “量感” 的理解,真正实现从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相互交流中积累基本的与测量活动相关的活动经验。在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过程中,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增进对 “量感” 的理解,
《教室有多长》一课,重在让学生体会到度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感知呢?教师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尝试,实践操作,再统计汇报,深刻感知相同的长度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不便于大家交流,所以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物体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为进一步学习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梁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在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过程中,学生能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增进对 “量感” 的理解,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学习米、厘米奠定基础。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引导学生自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相互交流中积累基本的与测量活动相关的活动经验。在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过程中,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增进对 “量感” 的理解,真正实现从 “量” (liáng) 中体会到 “量”(liàng),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提出生活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以提问的方式开场,用测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这个问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陈丽玲 本节课紧紧围绕重,难点,通过引发不能精确测量的矛盾点,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学习,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测量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发展量感。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因此,本环节设计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实践操作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本节课的设计很好地为后面学习长度单位做铺垫,梁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在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手段、结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到统一度后面正式学习长度单位打好基础。
本节课中,重在让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这样的感知呢?教师在通过引导学生自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在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测量手段、测量结果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 “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 等环节,发展学生的量感,为后续学习 “米”、“厘米” 这些具体的长度单位做好铺垫。
本节课梁老师的教学设计,在 “学数学” 中以 “做数学” 为驱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通过操作体验,去感悟测量的意义,从直观到抽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产生 “量感”,也是为后续学习长度单位奠定基础。
梁老师所选择的这节课是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起始课,通过引导学生自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相互交流中积累基本的与测量活动相关的活动经验。
梁老师设计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实践操作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通过 “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 等环节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梁老师紧扣书本内容,提出生活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以提问的方式开场,用测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这个问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梁老师的教学设计,谈话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思考。在 “学数学” 中以 “做数学” 为驱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测量,通过操作体验,去感悟测量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产生 “量感”。
“量感” 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类实践的结果。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在量感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以及对统一的度量单位的理解和感知,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估计或得到度量的结果。
量感也是一种能力,对量的一种感悟力。何为量感?“量感” 指的是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厚薄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是对量的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是人们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地理解并运用量的态度与意识。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量感,最后达到让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就能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的效果,并且帮助学生能对不同的量进行估测和预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课程标准 (2011 年版)》指出:“计量单位的认识和实际问题有紧密的联系,需要在现实情境中引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掌握。” 测量单位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把建立表象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丰富对测量单位的感受,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 “量感”。本节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梁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引导,体现在测量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做了关于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的确定等方面,使学生养成先思考再行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体会到完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前思考 " 教室有多长 " 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 测量 " 的内容,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体会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在这之前,学生有两次与长度单位相关的直接体验,第一次是一年级上学期 " 比长短 ", 第二次是本单元第一课时 " 教室有多长 ", 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积累中,学生对长度概念已有了初步体验和直观认识。
@liangguiqing 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量感,最后达到让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就能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的效果,可操作的情境 本节课是小学阶段所有测量课中的起始课。教材创设了学生身边熟悉的 “教室有多长” 的情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 " 量感 " 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一,借助问题培养学生 " 量感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数学 " 量感 " 的形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个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的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数学学科来说,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师设计测量 “教室有多长” 的活动,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入手,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 “你怎么量教室的长度?,体会测量工具的多样化,也为后面测量时工具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建议:在遇到教学难点或者是需要冲击出思维火花时,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但是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小组合作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性有点难,因为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小组合作的节奏,将开展的细节充分考虑进去,并能起到实效性,为自己的教学课堂助力。小组合作能达到实效性,或许能成为本节课的亮点。
量感作为感性认识是感觉器官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不稳定的,需要反复积累活动体验来发展量感。本节课,学生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在对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分析中丰富了 “量感” 直觉,帮助学生在没有测量工具时,能以某种方法推测出测量结果,促进量感的发展。
量感是一种关于现实世界中量的直觉,它需要在生活体验中建立,在动手操作中形成与发展,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强化,梁老师在这节课都体现了以上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测量教室长度,学生亲身体验量的直觉。
量感的相关知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适应未来的生活都是很有用的,它蕴含的方法和思想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梁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感知测量的意义,创造使用工具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体会工具上的刻度的单位属性与精确度概念。
《教室有多长》一课,重在让学生体会到度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感知呢?本节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梁老师的教学设计,谈话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思考。在 “学数学” 中以 “做数学” 为驱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测量,通过操作体验,去感悟测量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产生 “量感”。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积累了比较直接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想出很多测量的方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活动课组织纪律、引导学生小组内互助解决问题也很重要。
本课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害怕上的,因为学生不易把控,经常一节课热热闹闹但收效甚微。而通过学习梁老师的设计,我发现以下亮点:一是课堂教学以提问的方式开场,用测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这个问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二是先解决好如何测量教室的长度及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这两个问题,再去进行小组合作。三是合作前又说清要求,那么学生在动手实践时则会更有序,不会无所事事。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 “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本节课是小学阶段所有测量课中的起始课。教材创设了学生身边熟悉的 “教室有多长” 的情景:如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场所,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生活中的可测量的物体;测量教室的长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发展的测量工具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用书本量、可以用身体量、可以用步长量,可以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任何工具去量;正是因为有学生丰富的测量工具,所以对产生统一测量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达到了统一测量单位的学习目的。
本课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以及为学习厘米和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梁老师的教学设计围绕 “测量绳子” 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积累测量活动的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体会成功的乐趣。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范老师活动设计连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绳子的长度,并设计了层层递进的 3 个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积极体验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梁老师的教学设计为我们示范了一个优质课的范本。
测量单位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把建立表象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丰富对测量单位的感受,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 “量感”。本节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 “学数学” 中以 “做数学” 为驱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测量,通过操作体验,去感悟测量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产生 “量感”。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积累了比较直接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想出很多测量的方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活动课组织纪律、引导学生小组内互助解决问题也很重要。
@18080838371 对于低年级的教学,学生的课堂纪律及专注力是最考验老师基本功的一个方面。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们组织了学生进行课室的测量体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活动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先明确小组内每位孩子应该负责的工作是什么,事先商量好合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把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在测量上。
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创设了 “买彩带布置教室” 的情景,所以必须知道教室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用不同的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教室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 整节课,梁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达到共同学习的效果,是一节值得学习的优质课。
在这节课之前我是这样操作的,供梁老师参考:第一:为了学生有序地测量,课前我根据分组在教室里布置好 10 个测量起点,并标上每组序号;第二:为了能让学生规范地测量,我请一个小组上来示范测量过程引导学生注意测量时要 “直着量,紧挨着、要计数准确”。
在这节课之前我是这样操作的,供梁老师参考:第一:为了学生有序地测量,课前我根据分组在教室里布置好 10 个测量起点,并标上每组序号;第二:为了能让学生规范地测量,我请一个小组上来示范测量过程引导学生注意测量时要 “直着量,紧挨着、要计数准确”。
其实测量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要用规范的方法准确的测量却是第一次要求。我认为要让学生习得测量的正确方法步骤,可以在学生操作后准备一个微课,通过小视频的方式提醒学生测量时要 “直着量,紧挨着、要计数准确”。
本节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紧扣 “量感” 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发展学生 “量感”,何为 “量感”,说不清道不明,只有让学生在量的实践活动中真真切切感受,才能领悟到 “量感”。梁老师本节课巧妙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体验 “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 “量感”。
一稿反思
一、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 “探究教室有多长” 环节中,在学生已经明白课室的 “长” 是指哪一部分之后,教师直接抛出问题:“你怎么量教室的长度?”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操作经验、测量经验、长度概念基本没有的情况下提出这个问题,或许会难倒一大片学生,有测量经验的学生或许只是凤毛麟角。所以,在此稿的设计中,没有贴近学生的真实情况。
设计中预设学生会说到用 “橡皮擦去测量,会不好量”。这一环节中,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用橡皮去测量,没有感受测量的过程是不能接受 “用橡皮测量不好量” 这一结论的。只有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过,再做对比,或许更能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测量方法的总结要有层次性
在第一稿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学生进行测量后,再组织学生根据数据进行测量方法的总结。而在预测学生总结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总结出来的事项进行归类:这里指的总结除了找出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之间的关系之外,还应该有进行测量方法的总结或测量中要注意的事项。也就是说,总结出来的方应该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测量的正确方法;第二个层次是:测量工具与测量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该如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所以,在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所得的测量数据进行总结时,板书时要在将孩子们凌乱的经验进行归类,从而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练习要有层次性
在第一稿的设计中,选取了书本上的三个练习题做为本节课的练习题。而这三道题不仅需要学生去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用语言进行表达。例如第一道,孩子们叠同一种长度的易拉罐,然后比比谁叠得高。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同一测量单位,数量越多,长度越长。如果老师只点到这,感觉还没有突出本题的多面性。还可以继续用同一个数量,但不同单位的易拉罐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感知:同一单位,不同数量,总长度是不一样的;同样,同一数量,不同单位,总长度是也不一样的。从而渗透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这样修改,一题多面看,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创设了 “买彩带布置教室” 的情景, 整节课,梁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达到共同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充分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充分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相互交流中积累基本的与测量活动相关的活动经验。在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过程中,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增进对 “量感” 的理解,真正实现从 “量” (liáng) 中体会到 “量”(liàng),
教学设计二稿
《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罗辉英名师工作室 梁桂华 二上 《教室有多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 “测量”《教室有多长》。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比较,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等,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对于实际测量 “教室有多长” 的学习活动,二年级的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和空间都相对受限,因此,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是必要且高效的。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 100 以内的数数,对测量教室有多长所需要的同一单位数量的叠加的数数已经有丰富的经验,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类似 “妈妈的身高相当于我的两个身高” 这样的话语,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课测量教室有多长的基础。
【教材分析】
“量感” 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类实践的结果。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引导学生自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相互交流中积累基本的与测量活动相关的活动经验。测量教室的长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使用的测量工具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用书本量、可以用身体量、可以用步长量,可以用尺子量…… 可以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任何工具去量,感知到:选定一物(一物之 “边”,一段长度),便可以度量!而所谓长度,就是同一度量单位不断累加而已!本课通过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过程中,使学生切实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以及对统一的度量单位的理解和感知,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估计或得到度量的结果,真正实现从 “量” (liáng) 中体会到 “量”(liàng),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量感,为后续学习厘米、分米、米、千米这些统一的度量单位,用这些度量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 经历用不同的物品作为测量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感受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合理性,体会测量就是同一长度单位的累加,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借助多次的实际测量,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3. 在多次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体会用同一度量单位的累加进行测量,积累测量的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
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学习单。
学生准备:数学书、学习单、尺子、橡皮、文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 “量感” 生长
师:同学们每天坐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教室有多长吗?
师:哪里是教室的长?谁来指一指。
师:很好,你能在教室的右边找到了教室的长。还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教室的长吗?
生分别指出左右中三条长,教师规范教室的长:从前面墙到后面墙之间的距离就是教室的长。
【设计意图】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场所,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环境。在老师的谈话中,用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引发学生思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此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起点低,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合作探究,丰富 “量感” 直觉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有了测量窗户的长的经验,现在你打算怎么量教室的长?
预设:
生 1:用尺子量。
师:你的意思是看看教室的长相当于多少把尺子的长,对吗?
生 2:用书本量,看看有多少本书。
生 3:用脚量,看看有多少个脚印。
生 4:……
师:同学们想法真多,能借助身边熟悉的物品作为测量教室长度的工具,下面我们就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
【设计意图】在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的时候,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可能首先想到用尺子量教室的长度,但说不准用尺子怎样量;也会想到用身边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 还有学生想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去量教室,比如把两手伸开,用自己的脚长…… 这些都是孩子们测量的已有经验。让孩子们感受测量工具的多样性,感受测量活动就在身边,能调动学生参与测量活动的积极性,积累更多的测量活动经验,发展量感。
师:测量之前,我们要明确一下测量要求,请看。
师:1. 组长组织,小组讨论:用什么物品,怎样测量教室的长?
2. 小组分工:谁负责量,谁负责数数,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汇报。
3.实际测量。
4.填写表格。
师:都明白活动步骤了吗?组长开始组织讨论。
师:都选择好测量工具、分好工了吗?那就开始测量吧。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有序地进行测量活动。下面我们就进行汇报。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你们小组的测量工具,要给同学们演示测量过程,最后要把测量结果说给大家听。
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教室有几个什么那么长(测量工具贴在黑板上或放在旁边)
预设:
(1)为什么一个紧挨着一个?—— 引出减少误差
(2)拿铅笔做标记,这样做有什么优点?—— 突破方便数数
(3)没有使用统一的度量单位进行测量(很多同学手拉手)。
师:你对这种测量方法有什么想说的?
师:这种方法也可以知道教室有多长,但每个同学张开手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像前面用同一个长度的工具测量会比这种方法准确一些。
【设计意图】虽然度量结果本身就是一个近似的数量,测量过程中无法避免误差,但可以减少客观的人为的因素。在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测量时,通过实践,借助对比,让学生感受减少测量误差,方便与人沟通,进一步体会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是重要的教学的目标。
师:每个小组都是测量教室的长度,为什么测量出来的数都不一样?
师:是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测量工具长度不同,测出的数据也不同。
师:扫把这个工具比较长,测出的数据就比较小。
尺子这个工具比较短,测出的数据就比较大。
师:如果用这个橡皮测量教室的长度,那测出来的数据将比这些数都( )。
师:为什么?
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不同的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你最喜欢哪个测量工具?为什么?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在注重多样化教学的同时要注意优化意识的培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学生选择了身边不同的物品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后,通过对比,感受测量工具的合理性,渗透测量的策略,体会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
师:回顾课前以及刚才的测量过程,你认为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预设:
1:做好标记;
2:一个紧挨一个;
3:记住一共量了多少次。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教学要重视直观和体验,要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本环节学生通过测量教室长度的实践操作活动,加深了对单位长度的体验,通过对不同测量结果的对比、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积累活动经验,发展量感。
三、应用提升,渗透 “量感” 价值
1. 搭一搭,比一比。
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和总结。下面,我们进行 “搭一搭,比一比” 的活动。
(1)说一说搭了多高?
(2)比一比谁搭的高?
(3)都是 5 个积木装到盒子里,怎么盒子的长度不同?
【设计意图】把教材练习中的第 1、第 1 题进行了整合,用一个活动实现学生对测量两个层次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测量就是同一长度单位的累加,单位累加越多,量就越大;单位不同,即使数量相同,量也不同。
2. 估一估,画一画。
师:刚才我们测量出身边物体的长度,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下人的身高。
(1)估一估:下面两个人的身高分别大约是各自的几个头长?
(2)画一画:在书本上画一画,发现左边的小学生身高大约相当于自己的 6 个头长;右边的成人身高大约相当于自己 7 个头长。
(3)量一量:实际测量 3 个学生与 1 个老师的身高大约相当于自己几个头长。
(4)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积累学生使用同一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经验,巩固测量是同一长度单位的累加。通过比较,得出总量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学习 “倍” 埋下伏笔。
四、拓展视野,建立 “量感” 延伸
师:要知道物体有多长,离不开测量,下面我们跟随小视频了解测量的发展。
师:测量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善于思考的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中要体现数学文化,弘扬人文精神,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把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联系起来,使数学课堂浸润数学文化,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2972260604 量感的培养,不是只是空口告诉孩子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长度单位就可以了,必定要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测量过程,积累了一定的测量经验,自然而然就会在孩子脑子留下印象。这是不能教师或家长代办的。
@18080838371 对于低年级的教学,学生的课堂纪律及专注力是最考验老师基本功的一个方面。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们组织了学生进行课室的测量体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活动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先明确小组内每位孩子应该负责的工作是什么,事先商量好合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把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在测量上。
“量” 源于 “量”,“量” 是 “量” 的结果,要让学生很好地形成长度这一 “量” 的概念,需要让每个学生有操作,让每个学生有个体的独特感受及表达权,在开放的学习活动中初步经历和体验标记、比较、相等、单位复制、可加性这五个测量活动的基本性质,体会量的长度是由多个度量单位累加起来的,也就是说用与度量相同的较小的量,看看被度量的量有几个较小的量,这就是度量的本质,让学习在实践测量中真实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也是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中产生的,因此,学习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实际的应用。在明确实际测量的对象后,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测量工具及方法关系到测量能否方便、可操作地进行,影响着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测量中选择合适的 “度量单位” 是关键,“度量单位” 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反映了人类测量活动的发生、发展历程,反映了测量的本质 —— 包含多少个度量单位。
度量本质的揭示需要载体。测量活动中的现场性和开放性,并不能利于学生抽象个人的经验,在揭示度量本质的这一难点问题上,教师通过课件演示的策略,将每一个工具的长度抽象为度量的标准,将测量活动抽象为就是要数一数某一长度中有多少个度量标准,揭示度量的本质,实现数学活动中操作经验向思维经验的提升和发展。无论用哪种工具,都是以一定的长度作为标准去度量教室的长,教室包含多少个这样的度量标准就是教室的长。把孩子动手操作的结果用抽象的数学符号、图示表示出来,即实现从三维到二维之间的空间转化,提升孩子的思维经验。
儿童已有的测量经验是多样而且并不标准规范,这是他们的经验起点。好的教学活动就是要暴露这个经验。测量后,教师提出:你是怎么测量的?在测量时有什么好的小妙招吗?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活动经验。这样有针对性的提问,就是让孩子学会反思,学会思考,发现问题,想出解决办法。如,测量工具的首尾相接,不要留空隙。做标记,沿着直线测量等。在分享交流时明确了测量方法,积累了活动经验。只有孩子自己亲身经历了他才会有深入的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学习就有了内驱力!经验的梳理以及方法的总结为学生在第二次测量过程中扫清了活动经验不足而带来的障碍。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经历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度量单位发展的过程,也体悟到测量物体长度方法的科学性 (挨着摆放,做好标记,计数准确等)。同时,这个过程使得长度的有限可加性,这一抽象的特征得到形象具体化的表达。
所有的测量结果都是以 “数 + 工具 (标准)” 的形式表达的,学生不仅对自己小组的测量结果有所了解,对其他小组的测量结果也会形成表象,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在 “量” 的活动中,感受到了 “量” 的长短,积累了活动经验,对 “度量单位” 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形象具体的感知,对于度量的本质一 “度量单位的累加” 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量感是对量的感觉,是对物体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也是一种数学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量感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等数学知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量感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种不同方式来培养。
张老师不仅仅注重度量工具和方法的选择,而且最关键的地方是充分给予时间让学生去经历探索的过程。就是这个亲身经历的过程,学生就能够形成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悟,从而积累空间想象的经验。
教室有多长》二稿导入的情景是直接开门见山的:师:同学们每天坐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教室有多长吗?哪里是教室的长?谁来指一指。这样设置更能节省时间,但是缺少了趣味性。原来一稿是迎国庆布置教室的,估计原来的设想是贴近生活实际,上这一节课的时间应该在国庆前,是符合时间节点的。
测量单位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把建立表象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丰富对测量单位的感受,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 “量感”。
本节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以提问的方式导入,用测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这个问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量感” 指的是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厚薄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是对量的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是人们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地理解并运用量的态度与意识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中第一课时内容,现代教学需要经历 “直接比较、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运用标准长度单位测量” 三个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标准长度的意义有充分的理解。
《教室有多长》这一课是学生学习测量的第一课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比长短”,并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以此为基础,第一节课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学习长度单位,而是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以及为学习厘米和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正式学习厘米之前专门设计的一节课,目的是通过学生用非标准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学会度量的方法,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度量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梁老师组织了 “选用身边的工具测量教室有多长” 这一活动,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用文具盒,数学书,自己的脚长等等亲身测量,经历选用工具、利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的过程,实现了活动经验的累积。活动中,梁老师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测量,学生合作得愉快。在得出测量结果时,将小组汇报的结果进行小结,提炼出测的工具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的活动体会,潜移默化地渗透了 “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在经验积累的同时,有所感,有所悟,实现了过程性结果与知识获得并重的双赢。
本节课《教室有多长》中的情境引入环节感觉比较生硬,彩带和教室的长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交代清楚,按照布置教室的实际经验来讲,不应该是考虑教室周长吗? 另外在第三个环节活动总结与反思中 —— 学生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结果不同。这里边的设计意图要达到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整个的设计要达到这样的意图,感觉有些欠缺,能不能设计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教室的长,有人说是 35,有人说是 42,有人说是 41,有人说是 5,明明都是量的一个教室的长度,这结果五花八门的,怎么回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呢?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梁老师注重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得出测量结果,在小组汇布过程中呈现小组间结果的不同,引发思维冲突,最后通过方法的总结达到 “统一单位” 的必要性。建议梁老师在活动总结与反思中把学生思维冲突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得具体一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室有多长》这一课是学生学习测量的第一课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比长短”,并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以此为基础,第一节课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学习长度单位,而是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以及为学习厘米和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教学时,梁老师创设了 “想知道教室有多长”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作测量标准去量教室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二、 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发展学生的量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教师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习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教室有多长》一课,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让学生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习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教室有多长》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室有多长》这一课是学生学习测量的第一课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比长短”,并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以此为基础,第一节课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学习长度单位,而是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以及为学习厘米和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教室有多长》这一节课是度量的种子课,让学生建立一种概念:需有有统一的单位,才能去度量,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室有多长》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是 1、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3、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学生在经历学习活动后能直接亲身经历测量过程,感知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度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发展测量意识。
《教室有多长》这一课是学生学习测量的第一课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作测量标准去量教室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测量》的第 1 课时。本课作为这单元的第 1 课,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建立不同测量工具,教室长度的过程以及为学习厘米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这节活动课,课堂的掌控、学生的突发奇想,都是难以预见的,而通过关键问题的引导,可以极大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测量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课是在学生正式学习厘米之前专门设计的一节课,目的是通过学生用非标准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学会度量的方法,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度量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本节课以 3 个问题贯穿始终,为学生创设了思考、操作的空间,提供了经历、体会、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
梁老师的课实在有效。关于度量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的痛点。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实操性的活动。教师对于这类操作活动在心里有害怕的情节,所以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往往是忽略了实践而花费了很多时间去讲授知识点。梁老师的课堂是站在学生怎么学习的的基础上去考量的。帮助孩子建立积累活动经验的平台,给予孩子的机会去触碰测量的要点,才能使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场所,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环境。本节课在老师的谈话中,用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引发学生思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此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起点低,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梁老师通过 “直接比较、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运用标准长度单位测量等活动,充分帮助学生对标准长度的意义有的深刻的理解。通过自选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在” 量 “中体会” 量 “。充分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动手操作的时间。
量感的培养是一个较长期的,反复体验,不断矫正的过程。量感是一种自我感性认识,而这种认识是感觉器官对事物片面的的认识,学生起始阶段对量的感性认识可能是片面的,不稳定的,需要通过反复体验来积累经验。梁老师在这节课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在教学中,多次让学生深刻体验,往往这样学生才能快速地在头脑中形成单位量的表象,并建立单位量感,切实让学生的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细读了梁老师的教学设计后,个人有以下感悟与大家共商榷: 一、沟通经验与知识之间的桥梁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本课《教室有多长》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就是要通过自选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在 “量” 的过程中体会 “量” 的存在。并初步感知 “量” 的大小或长短。 二、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 本课设计从怎么量教室的长度,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测量,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三个环节步步紧扣,层层递进, 三、联系生活凸显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学生在测量教室的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 “怎么量” 的活动学会思考,“选什么测量工具” 学会分析,“量的过程要注意什么” 学生表达。本课重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体验量感的存在。 四、个人几点小建议: 1.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课堂情境安排是否可以更有趣些。 2. 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测量体验教室有多长后,是否安排足够的时间给予学生分享讨论对比测量的结果,从而更加强烈感受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 当学生有一定测量经验后,引导培养学生 “估一估” 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量感。
首先梁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合理的,通过让学生动手量,小组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其次,我也想就第二稿,想向梁老师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 1、本节课是第六单元学习测量的第一课时,学生只有生活经验,还没有真正学习长度单位的。我记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②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③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会用不同物体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我的问题是 “为什么这节课就要体会统一度量单位呢?” 我记得是要到《课桌有多长》这节课要需要统一度量单位,从而引入尺子,引入 “厘米” 2、看到第二稿中提到 “孩子已经具有测量窗户的经验”,不知道是怎样的测量经验呢?是孩子已经学会测量方法?(我这里的测量方法指的是:一个挨着一个,做好标记)如果孩子已经有这样的经验,这节课还需要讨论测量方法吗? 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顺德龙江实验学校 张丽仪
量感的建立离不开测量的过程,多样的测量工具可以给学生带来多样的测量体验,并且得到多种测量结果,让学生充分地测量,对比,感知不同测量工具带来的优势与弊端,从而感知到要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是” 以生为本” 的核心所在。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薄弱的特点,本节课以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动手操作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梁老师用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打开学生思路展开自己的思考,数学活动经验” 是在 “做” 中积累起来的。此阶段的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很多时候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放手让学生实地测量不仅累积了活动经验而且在 “量” 的过程中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感知了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测量过程感知测量工具的多样性,方法的多样化,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渗透 “数形结合” 的思想,发展了测量意识。
《教室有多长》这一课,梁老师的教学设计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测量加以理解,从体验中感受合作、交流和学习的乐趣,在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的探讨中,孩子的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 厘米的空间概念,并能估计一定的长度,拉近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距离。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积累了比较直接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一定的认识。拜读了梁老师的教学设计后,个人感觉先让学生在 “观察、讨论、操作、概括和应用” 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最后的拓展训练,可以通过学生生活上的例子,比如:牛奶盒,笔盒等让学生摆长和短,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实验学校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梁老师教学设计中通过布置课室的生活情境中引出 “我们的课室究竟有多长” 这个生活问题,巧妙地引发学生对生活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积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这一课让孩子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同时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游戏的设计注重低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数学活动经验” 是在 “做” 中积累起来,深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梁老师引导学生自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增进对 “量感” 的理解,真正实现从 “量” 中体会到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细读了梁老师教学设计二稿,教学设计紧扣 “量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让学生知道统一测量物品、规范测量方法,为统一测量长度单位埋下伏笔。但有些细节值得思考: 1、本节课是测量的起始课,在这之前,有关长度方面,学习只是认识了长短、高矮,没有测量的任何经验。“课前,同学们已经有了测量窗户的长的经验” 这样安排合理吗?这里是不是说明了学生已经会测量了? 2、本节课主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但由于学生对测量是零基础,直接放手让学生测量,学生可能会蒙圈,不知如何入手。 另外,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出现选择的测量的物品不够,测量无法进行,找不到方法;用不同的物品进行同一次测量;没有一个紧挨着一个等问题。老师这时该怎么处理?是否在小组里引导他们,还是在全班汇报时再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 3、在发现:“测量工具长度不同,测出的数据也不同” 时,是不是先强调 “同样是测量教室长度” 或 “教室长度不变” 呢?
在上课时,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操作活动空间,建议将教室中的课桌椅移出,学生坐在小凳子上,在地面上画出 6 条表示教室长度的线,再加上教室本身的 2 条长,共 8 条,方便各小组有序活动。
这一课是学生学习测量的第一课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比长短”,并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以此为基础,第一节课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学习长度单位,而是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以及为学习厘米和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请学生先思考怎么测量教室有多长,然后小组合作测量,此环节中教师的小组合作要求明确,学生活动才有序,很值得学习。而且在注重多样化教学的同时要注意优化意识的培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学生选择了身边不同的物品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后,通过对比,感受测量工具的合理性,渗透测量的策略。
在测量中选择合适的 “度量单位” 是关键,“度量单位” 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反映了人类测量活动的发生、发展历程,反映了测量的本质。因此,在引出长度单位之前,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相互交流,积累基本的与测量活动相关的活动经验。在 “教室有多长” 教学过程中,梁老师组织学生操作,通过交流,使学生丰富了对测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同时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这样做实际上就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测量活动过程,在动手操作中增进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教室有多长》一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教室有多长》这节课是学生学习测量的第一课时,这是孩子们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一节准备课,本节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感受思维的多样性)。选取的教室也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环境,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我可以借助身边事物,建立表象量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量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整体把握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梁老师的第二稿比第一稿的小组测量的表格比之前更简化了,建议如果学生出现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时,得到的结果不一样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本课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在学生正式学习厘米之前专门设计的一节课,目的是通过学生用非标准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学会度量的方法,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度量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城区中心小学欧阳换群)
学习了梁老师的教学设计,受益匪浅,有两点感触很深,记录在此与各位同行分享,如果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 一、数学与生活的综合应用 《教室有多长》让孩子动用了身边的物品对熟悉的课室进行测量,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物品对于学习也是有重要作用的,用数学书、铅笔甚至用脚,直接地感知到课室有多长。梁老师从生活入手,将学生的量感逐步发展为数学量感。 二、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主题地位 整节课,老师就是一个学生的引路人,为孩子前进提供一个方向,把课堂的主人地位还给了孩子们。让学生选出自己方法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组织孩子们交流讨论,再让孩子们进行汇报。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增强了,合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团队合作的精神,此外,每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独立思考了,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教室有多长》本节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操作、比较、表达等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
本节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现代教学需要经历 “直接比较、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运用标准长度单位测量” 三个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标准长度的意义有充分的理解。梁老师的这节课通过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量的概念,为后续正式学习长度单位做好准备。因为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中,梁老师不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而是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体会到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 “再创造” 过程。梁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去量教室的长,学生用他们的 “尺子” 去量,测量过程经历了由复杂到相对简单的过程。这是多么精彩的体验活动,这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经验积累。有了这样的体验,梁老师再引出新的度量单位边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梁老师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以及为学习厘米和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如何上好活动课,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课堂的掌控,学生的突发奇想,都是难以预见的。经过反复思考,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为以下几点:一、以提问的方式开场,用测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这个问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二、思考:如何测量教室的长度;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经过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实际测量的经验,不知道该如何测量,所以先让学生预习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再去测量。
在梁老师的教学设计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让学生经历用测量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就是同一长度单位的累加,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基本经验,逐步发展了学生的量感。~龙江城区中心小学周艳青
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切身实地的让学生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从而感受到 “量”,进而体会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通过小组自主选择测量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间接引导学生思考统一单位的必要性问题,为后面单位学习和空间感搭建很好的基础。梁老师这个课堂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加强了学生实操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龙江城区中心小学周艳青
在课程设计中,我有一方面很赞同。 现在的孩子们太缺乏生活经验了,这节课的设计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手段的认识,在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过程中,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什么是 “量感” ,孩子们短时间内可能不能理解,但是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这个思想进去,逐步实现从 “量” (liáng) 到 “量”(liàng) 的过程。此外,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积累了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以 “操作中感悟、讨论中理解、估测中修正、应用中发展” 为主线,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动中悟,在悟中强化体验、张扬个性。在组织学生自选工具测量课桌有多长时,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想到了许多方法,如:有的用尺量,有的用书本量,有的用脚印量…… 不同的测量方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体验进一步深化。教师创设了大量的形式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让学生到动手用自己的方法 “量一量” 教室长,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引导,体现在测量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做了关于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的确定等方面,使学生养成先思考再行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体会到完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进行操作体验,让每一名学生对测量都有最直接的体验,在测量过程中体会到度量的本质 —— 度量单位的累加,为进一步的交流与反思积累足够的素材。 3、注重活动之后的交流与反思,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在交流与分析中对测量方法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在交流中,设置了足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明确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梁老师《教师有多长》这一课是根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内容设计的,是在学习了 “比长短”,并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 “测量内容的开始”,是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的准备课,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测量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积累测量方法,理解度量单位的意义,感知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梁老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了寻找学生身边最生活化的测量活动 ——“教室有多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知识,了解和掌握测量的相关知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设计中安排了三个测量活动,“测量我们的教室” 这个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确测量方法,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在练习设计中,梁老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不断深化并内化所学新知。与此同时,梁老师设计注重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学习活动经验。纵览全课,本课的教学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学习所需,有利于构建丰实、有效而灵动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以 3 个问题贯穿始终,为学生创设了思考、操作的空间,提供了经历、体会、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第一个问题,通过观察测量教室有多长的情境,讨论怎么测量教室的长,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初步知道度量的一些方法。第二个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测量,并交流测量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第三个问题,反思测量活动中发现或存在的问题,总结测量要注意的问题,渗透正确度量的方法,为学生下一步的相关学习奠定基础。 我认为把教材中的说一说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这个环节提前到学生开展测量活动之前进行,一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学生没有实际测量的经验,不知道该如何测量;二是为了检查学生这节课前的预习情况、准备情况。 然后在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时 有这样的预设:若时间充足,可以引申用同一物品做标准测量不同物体,量出的结果不同;用同一物品做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相同,为下节课学习统一的长度单位做铺垫。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城区中心小学 欧阳换群)
梁老师的《教室有多长》是在学生正式学习厘米之前专门设计的一节课,目的是通过学生用非标准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学会度量的方法,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度量的结果。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本节课以 3 个问题贯穿始终,为学生创设了思考、操作的空间,提供了经历、体会、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第一个问题,通过观察测量教室有多长的情境,讨论怎么测量教室的长,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初步知道度量的一些方法。第二个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测量,并交流测量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第三个问题,反思测量活动中发现或存在的问题,总结测量要注意的问题,渗透正确度量的方法,为学生下一步的相关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课中,梁老师注重度量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在 “想、测、说” 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经历 “操作、观察、讨论” 的过程,形成基本经验,逐步发展量感。本课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体验一系列活动,发展量感。本课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展量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通过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量的概念,为后续正式学习长度单位做好准备。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梁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流程清晰,有引导的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在测量的体验活动中,教材选择的是让学生测量教室,梁老师考虑到学生的测量经验非常有限,有些可以说是他们的” 第一次”。教室的长度太长了,测量起来会有许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对测量活动的体验,对于 “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这个问题,教材是把放在测量活动之后,让学生先经历测量的操作体验,再归纳得出测量应注意的的问题,梁考虑到学生测量实际操作很少,很多学生对测量的方法一无所知,于是让学生在测量前思考讨论这一问题,先明确测量的方法,注意事项,这样为后续测量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学生对简单的判断是没问题的,但具体到有多长,多重,以及两个很接近的物体相比时就有一定的困难了,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量感尤其重要。梁老师精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教室,用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学生对简单的判断是没问题的,但具体到有多长,多重,以及两个很接近的物体相比时就有一定的困难了,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量感尤其重要。梁老师精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教室,用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麦转英)
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学生对简单的判断是没问题的,但具体到有多长,多重,以及两个很接近的物体相比时就有一定的困难了,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量感尤其重要。梁老师精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教室,用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学生对简单的判断是没问题的,但具体到有多长,多重,以及两个很接近的物体相比时就有一定的困难了,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量感尤其重要。梁老师精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教室,用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麦转英)
老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利用多种方式方法组织学生去亲身体验测量教室和其他物体的过程,训练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整节课师生配合非常出色,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新知,值得本人学习。(刘妙芬)
梁桂梁老师通过让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为学生搭建探索的支架,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教室的长的概念,帮助学生建构量感。通过测量,让学生更对地关注身边的事物,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 “量”,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及感受数学的魅力,爱数学,学数学。 (麦转英)
梁老师注重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1 米的观念,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进而可以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应该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了解 1 厘米、1 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本节课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自选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在多维活动体验中发展对 “量” 的切身感受,逐步形成量感。学生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在对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分析中丰富了 “量感” 直觉,帮助学生在没有测量工具时,能以某种方法推测出测量结果,促进量感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测出教室的长度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汇报项目活动成果。一方面,基于学情,展示的每组汇报体现本组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倾听者、观看者可以提出问题,汇报组要解释说明。学生共享实践的流程、结果,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作的多样性,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初步感受身体上存在的、隐含的尺子。
二稿反思
《教室有多长》二稿反思
第二稿的教学设计,在内容和教材的深度研究,与第一稿相比,有了一定的提升。特别是在探索环节,更加详细和深入地预设学生探索测量活动的过程。对于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过程出现的预设、测量的结果也进行了一定的筛选。但是,通过团队的再次探讨和在磨课过程中的不断地碰撞,第二稿上还是有一定的完善和优化空间。
一、引入激趣环节,更应突出 “测量” 的必要性
新课标指出 “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产生的必要性”。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设计第二稿的引入中,直接开门见山指出了测量对象 —— 教室。本着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让学生能快速进行课堂教学。然而,我们忽略了课题的重要一词 —— 测量。教室有了,为什么要测量呢?又该怎样表示出测量的结果呢?在设计稿中并没加以引导。所以,此处的引入还是较为肤浅的。可以修改为 “教室要进行装饰,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知道教室的长呢?” 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从而产生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结果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环节, 测量之前方法优化的重要性
在探索新知环节,学生说出用什么工具、如何测量的方法后,没有及时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例如:学生说了 “用数学书”,此处应该处理好三种层次:第一:用很多本数学书一本挨着一本进行量。第二:很多本不同的书一本挨着一本进行测量。第三种:只有一本数学书,用笔做好标志进行测量。这三种方法,都是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中产生的现象。我们应该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进行优化,通过演示、讨论等过程,让学生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优化,知道第二种方法是不方便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便的,从而为学生下一步进行正确的测量做好铺垫,让学生的测量更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提升小结环节,讨论测量方法及结论的多样性
当学生通过亲身测量教室,得出不同的测量结果时,再让学生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这一环节是较为顺畅的,因为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测量过程,对这些测量结果是有感觉的。在总结时,可能孩子总结的内容和语言并不完整,但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并注意对各种总结进行梳理和板书。
四、巩固练习环节,感受物体长度的抽象性
在练习的设计中,第一题通过两位同学在同一时间,搭出不同高度的易拉罐,从而对比出同一单位长度,数量越多的,总长度越长。此时不应该只是关注到这一知识点,更应逐步将两个易拉罐搭出的高度抽象成细条的长度,形象地从实物抽象成细线的长度,在细线中进行感受物体的长度,从具体的实物逐步过渡到线,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为后面学习线段的长度奠定基础。
教案终稿
《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案终稿设计:
罗辉英名师工作室 梁桂华 二上 《教室有多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 “测量” 第一课时《教室有多长》,书本第 49、50 页。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比较,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等,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对于实际测量 “教室有多长” 的学习活动,二年级的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和空间都相对受限,因此,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是必要且高效的。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 100 以内的数数,对测量教室有多长所需要的同一单位数量的叠加的数数已经有丰富的经验,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类似 “妈妈的身高相当于我的两个身高” 这样的话语,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课测量教室有多长的基础。
【教材分析】
“量感” 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类实践的结果。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引导学生自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相互交流中积累基本的与测量活动相关的活动经验。测量教室的长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使用的测量工具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用书本量、可以用尺子量、可以用身体量、可以用步长量…… 学生身边熟悉的任何工具,感知到:选定一物(一物之 “边”,一段长度),便可以度量!而所谓测量,就是同一度量单位不断累加而已!本课通过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过程中,使学生切实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以及对统一的度量单位的理解和感知,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估计或得到度量的结果,真正实现从 “量” (liáng) 中体会到 “量”(liàng),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量感,为后续学习厘米、分米、米、千米这些统一的度量单位,用这些度量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 经历用身边熟悉的物品作为测量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感受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合理性,体会测量就是同一度量单位的累加,积累测量的活动经验。
2.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测量活动过程,切实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动手操作中增进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3. 在多次测量活动中与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度量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经历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手段测量教室的长度的过程,体会用同一度量单位的累加进行测量,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积累测量的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
在讨论、交流、测量等活动中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测量记录表、易拉罐、线绳、学生全身照图片、2 个圆片。
学生准备:数学书、尺子、橡皮、文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 “量感” 生长
1. 师:同学们知道下周二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为了营造节日气氛,爸爸妈妈想给我们的教室做节日装饰。可是,爸爸妈妈们不知道教室有多长。(PPT) 一个小朋友们回答说:“教室很长很长。” 另一个小朋友回答说:“教室比我家客厅还长。” 你们觉得爸爸妈妈们能从这两个回答里知道教室有多长吗?
2. 师: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
3. 揭示课题并板书:测量教室有多长。
【设计意图】结合临近的传统节日,创设 “生活化的情境”,提取 “生活化的问题”,印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从已有的、对长度的感觉入手,借助三个难以感受到教室具体长度的回答,以问题驱动揭示本课学习内容,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引发学生思考。此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起点低,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小组合作探究,丰富 “量感” 直觉
1. 师:哪里是教室的长?谁来指一指。
(明确可以从前面的墙量到后面的墙,也可以从后面的墙量到前面的墙。贴上标志)
2. 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量,怎么量?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说一说)
3. 交流汇报
汇报预设:
(1)追问:怎样一把接一把?请你示范一下。(明确不重叠、不分开 、 紧接着)
(2)追问:加一本语文书、一个本子接着量,可以吗?(这样要说清楚一共是几本数学书加几本语文书加几个本子,交流起来没有只用同样的数学书去量那么方便。)
(3)追问:只用 1 把尺子怎么量?(明确做标志)
(板书:尺子、数学书、铅笔、跳绳、脚长等的图片)
4. 师:同学们想法真多,下接下来我们准备测量。请看活动要求(PPT):
(1)只选择一种测量工具;
(2)小组分工:摆、数数、记录、汇报;
(3)测量 —— 填表。
测量的时候请 1、3、5 小组在这里从前往后量;2、4、6 小组从后往前量。还有疑问吗?那就组长组织先确定工具和分工,再合作测量并填表。开始吧!
【设计意图】虽然度量结果本身就是一个近似的数量,测量过程中无法避免误差,但可以减少客观的人为的因素。在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测量时,通过讨论交流,借助对比,让学生感受怎样的测量能减少误差,方便与人沟通,进一步体会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让学生先想后做,体现 “从头到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感悟 “数形结合” 与 “类比” 这两个数学思想方法。
5. 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有序地进行测量活动。下面我们进行汇报。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怎么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什么(PPT)。
汇报预设:
(1)一本紧接一本,不够就把前面的移过来继续摆:老师我拍下了你们测的过程,一起看看(播放视频)。他们测得怎样?(板书:37 本数学书)
(2)拉直绳子,固定绳子一段再转动绳子:你们组测的过程我也拍了,来看看(播放视频)他们怎么使用绳子测的?(板书:5 根绳子)
(3)用尺子做标志:来看看怎么只用一把尺子量(播放视频)?(板书:48 把尺子)
(4)用 1 个文具盒做标志量。(板书 47 个文具盒)
(5)用数学本一本接一本量。(板书:60 个)
(6)用脚量。(板书:45 只脚)
……
【设计意图】学生亲身经历了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积累了用身边熟悉的物品或身体的某个部位,如书本、文具盒、跳绳、脚长…… 测量的活动经验。汇报的过程中再次让孩子们回顾与感受测量工具的多样性,不断反思与提升,积累更多的测量活动经验,体会测量就是相同单位的累加,发展量感,体会 “数形结合” 的数学思想方法。
6.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测量方法,现在我们看看测量结果。每个小组都是测量教室的长,为什么测量出来的数都不一样?
这个发现很有价值:测量工具长度不同,测出的数据也不同。(手势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绳子这个工具比较长,测出的数就比较小。尺子这个工具比较短,测出的数就比较大。
7. 师:如果用这个固体胶测量教室的长度,那测出来的数将比这些数都(大)。
8. 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不同的工具测量教室的长,你最喜欢哪个测量工具?为什么?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教学要重视直观和体验,要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本环节学生通过测量教室长度的实践操作活动,加深了对单位长度的体验,通过对不同测量结果的对比、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测量与数、量都有关。度量单位不同,度量单位累积的数也不同;度量单位大,测出度量单位累积的数的数小;度量单位小,测出的度量单位累积的数大。进一步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数学教学在注重多样化教学的同时要注意优化意识的培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学生选择了身边不同的物品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后,通过对比,感受测量工具的合理性,渗透测量的策略。
9. 师:通过同学们的测量,相信爸爸妈妈们能更好地感受我们教室的长。因为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所以测出的输就不同;如果选择的测量工具相同,那测出的数也就相同。
10. 师:回顾刚才的测量过程,你认为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汇报预设:
(1)做好标记;
(2)一个接一个;
(3)记住一共量了多少次
……
(板书:做标志、一个接一个、认真数……)
【设计意图】活动后的交流反思,既是对测量活动的总结,也是对测量方法的讨论,为后续测量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量 (liàng) 起源于量(liáng),整个合租探究环节对于 “量” 的意义建构的 “体验” 活动贯穿至终,以选择的测量工具单位为重心,从感量的重心移至量感的建立;学生通过想一想、看一看、指一指、量一量、说一说等丰富的活动,逐渐体会量,建立量感,提高了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意识,在体验中达成培养目标。
三、应用新知提升,渗透 “量感” 价值
1. 搭一搭,比一比。
(1)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和总结。下面,我们进行 “搭一搭,比一比” 的活动(PPT)。
①比一比,谁搭得高?(相同的长度单位,数量不同进行比较)
分别说一说你搭了几个易拉罐那么高。
谁搭得高?为什么?
(用绳子抽象出搭的高度,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每个易拉罐高度相同,但数量不同,总高度也不同;数量越多,搭得越高。)
②听指令搭一搭。(不同的长度单位,数量相同进行比较)
师:每人搭一个,再搭一个。搭了几个啦?再搭 2 个,几个啦?再搭 1 个。搭了几个易拉罐那么高?
师:都是搭了 5 个易拉罐那么高,为什么高度不一样?
(突出:虽然都是 5 个易拉罐那么高,但由于易拉罐的高度不同,搭的总高度肯定是不相等的。)
【设计意图】把教材练习中的第 1、第 2 题进行了整合,用一个活动实现学生对测量两个层次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测量就是同一长度单位的累加,单位累加越多,总量就越大;单位不同,即使数相同,总量也不同。
2. 估一估,量一量。
(1)师:刚才我们测量出身边物体的长度,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下人的身高(PPT)。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谁来估一估这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
(PPT)演示量的过程
(2)师:那我们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请拿出信封,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量一量,比一比,谁又快又安静。
师:请这个同学来量一量,看看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实物投影)
师:你量到自己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3 学生说)
(3)师:老师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呢?请看(PPT)
师:原来,成人与儿童身高与头长的关系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积累学生使用同一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经验,巩固测量是同一长度单位的累加。设计学生量自己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更能体现数学就在身边。通过比较,得出总量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学习 “倍” 埋下伏笔。
四、拓展思维视野,建立 “量感” 延伸
1. 师:看来同学们今天收获不少,谁来分享一下你学到了什么?
2. 师:要知道物体有多长,离不开测量,下面我们跟随小视频了解测量的发展(PPT 出示测量发展微视频)。
3. 师:测量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善于思考的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中要体现数学文化,弘扬人文精神,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把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联系起来,使数学课堂浸润数学文化,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4. 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选择合适的工具量出教室的另外一条边长、家里一些物体(如餐桌、床、客厅……)的长。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