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雪叶子

十月的雪叶子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784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8-28 22:20:49 +08:00
9 G 99 S 80 B
十月的雪叶子 的最新回复

游老师的课重视学生的活动体验,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结,整堂课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建立了对厘米的认识,学会了测量的方法,发展了量感。

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些度量的经验,老师紧紧抓住学生的原有体验,设计了多种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到量感,培养了学生的量感意识。

柴老师的课从学生已有的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自然地转入到圆的面积计算,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还提升了数学思想,建立了数学模型,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学生对周长的本质有了充分的认识后,对于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不必局限公式的记忆,周老师的课基于这一点,通过多种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多种计算方法,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张老师的课设计了一些有意义的测量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到了测量的长度的具体方法,并且注意将估测与精确测量有机结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单位的正确表象,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汤老师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中,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看、听、说、思考。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发展了量感。

吴老师通过课前预测单和对以往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学生对周长的本质不求甚解,造成了只会计算有公式的图形周长的计算,周长与面积也混淆严重,所以对周长的表象的建立和量感的培养非常的重要。这节课也处理的很到位。

梁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特别提到只有北师大版的教材让学生自选测量工具,确实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用自选的测量工具测出不同的结果,突出了量感中的 “量”,逐步建立了量感,发展了量感。

让学生了解建立标准测量单位的现实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从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出发,对建立标准长度单位的意义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李老师的课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学生在测量中体会到了量感,建立了合理的量感意识。

魏老师这节课抓住了三年级学生感受量感最重要的两个感觉:视觉和触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了量感的对象:周长的本质,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杨老师的课与科学课进行了整合,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不同区域的时间差,从而引出新课,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反向思维,小组讨论交流,能应用时间知识计算经过的时间,使学生形成了时间的量感意识,发展了数学思维。

李老师的课突出了周长中量感的本质,掌握了什么是周长的本质,对于学生以后周长的计算,周长与面积的区分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吴老师的课充分利用量感的多种形式,使学生建立了米的长度单位,清晰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车老师的课以绘本阅读导入,非常新颖,讲授新课中加入了大量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对厘米有了深刻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谭老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策略,采用了科学的途径,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不仅会计算圆的面积,还运用了不同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面积量感得到了发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李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通过比较学习,学生对时间量感有了感知,小组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增加了对量感的积累。

季老师这节课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了 1 米的实际长度,建立了对 1 米长度的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形成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从而发展了量感、深化了量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

康老师的这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特别是用三种方法来求长方形的周长,让学生体会到量感能通过动手计算得到进一步的感悟。

通过赵老师的这节课,学生亲身体会了 “量”,动手感知了 “量”,建立了合理的量感。

毕老师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借助身边熟悉的物体,使学生形成和获得了度量单位的清晰表象,建立了 “量感” 意识。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07:50 · PVG 15:50 · LAX 00:50 · JFK 03:5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