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姣惠

黄姣惠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56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9-05 21:21:05 +08:00
9 G 98 S 70 B
黄姣惠 的最新回复

于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量感。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

“量感” 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本节课中,田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树叶入手,驱动了学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并且在通过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这一理念。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量感是对量的感受,是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杨老师从 “点 —— 线 ——— 面”,引导学生探究圆的面积公式,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图形变换的规律,并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多方面发展学生的量感。

量是对事物大小、长短、多少等物理属性的感性认识。《一米有多长》就需要学生去感知,如何去感知,唐老师通过观察、估计、测量等实践活动不断建立 1 米表象,深度体验,培养学生量感。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教师的设计中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具有现实意义,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量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起到了正向的推进作用。

本节课张老师借助具体实物和图形,让学生通过描一描、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等活动,准确指出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并且能够借助方格纸数出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在操作、交流活动中,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生发量感,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量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会用 “长、短” 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并积累了用自定义单位测量的经验,已初步建立对长度的感知,本课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吴老师设计符合学情的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发展量感。

从绘本故事《小鸡搬家》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索新知阶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反思 等活动,明确周长的量化内涵,活动是学生量感的生长点、生发点。在体验中发展周长 “量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量感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

本节课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联系数学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过度,尤其是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到得出数学体验,发展量感,使学生能够从操作中感知、总结出面积,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从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认识圆面积的含义,到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图形变换的规律,并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学生在观察、猜想、实验等数学活动中发展量感,渗透 “极限” 思想,学生体会 “转化” 的数学思想。

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发展量感的有效策略。创设恰当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量,形成感,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本节课王老师让学生初步体验建立长度 “量” 的标准,建立起关于度量单位的模型。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对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形成清晰的表象,同时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积累测量的经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杨老师让学生初步体验建立长度 “量” 的标准,建立起关于度量单位的模型。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对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形成清晰的表象,同时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积累测量的经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杨老师让学生初步体验建立长度 “量” 的标准,建立起关于度量单位的模型。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对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形成清晰的表象,同时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积累测量的经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杨老师让学生初步体验建立长度 “量” 的标准,建立起关于度量单位的模型。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对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形成清晰的表象,同时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积累测量的经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本课利用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发展量感,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指一指、描一描树叶面的一周、数学书封面的一周,指一指、说一说生活中物体面的一周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物体面一周的含义,建立了 “一周” 的表象,发展量感。

本节课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什么是一周。冯老师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发展量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47ms · UTC 03:24 · PVG 11:24 · LAX 20:24 · JFK 23:24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