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guai629

xiaoguai629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764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8-20 18:40:11 +08:00
10 G 2 S 45 B
xiaoguai629 的最新回复

二稿反思:

《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

《课桌有多长》是学习测量的第二节课内容,是让学生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感受 1 厘米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大量的动手操作,拉近数学与生活的练习,所以本人采用了 “思维型课堂” 的教学模式教授本节课。

首先,利用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课桌进行导入,很自然的利用上节课的知识,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引发对结果可能不同的思考与质疑,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从冲突中自然而然的引出对 “统一长度单位必要性” 的深刻体会。本节课导入环节的顺利进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还为本节课做好了铺垫,使后面环节的进行水到渠成。

其次,是引入刻度尺。生活中不少孩子已经见过刻度尺,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观察手中的刻度尺,于是设计了 “自探静思”,让学生仔细看看刻度尺上都有什么,由学生总结出到刻度尺上的刻度线、0 刻度、数字等信息,这就为接下来学习测量物体打下基础。并且设计了找身体上 “1 厘米” 的活动,很好的让学生利用身体感知长度。本人还在考量的是,是否与 “让学生用食指与拇指卡出 1 厘米” 的活动有所重复。

然后,在动手操作环节,提前为孩子们准备的材料包让学生进行测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的过程。在本环节中,对于 “利用身体估计长度” 有所设计,由于学生年龄特点,估计的能力较弱,估计环节在课堂的实践不够有效,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强化学生估计长度的能力。

接着,在练习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训练测量、绘图。设计题目时,对于平面的线和立体物体的测量都想顾及到,所以此处占用时间较长,考虑是否要精简习题。在后面小老鼠过桥的思考中,希望让学生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来估计是否能通过,但是对于立体空间想象较弱的同学,是否应该准备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是一个思考。

本节课环节设计连贯,细节思考到位,能够很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习题设计上有点贪多过满,导致时间较长,有点超时,需要改进。在最后设计的思考内容本意是为以后较大长度单位做铺垫,但是设计可能有点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还需斟酌。

教学反思:

《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

《课桌有多长》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节课《教室有多长》的自选单位测量。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积累中,学生已经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本节课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阶段,对于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着本次活动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而开展。通过 “预习引思 —— 创境启思 —— 自探静思 —— 合作辩思 —— 训练慎思 —— 回归拓思” 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学会学习,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把自己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从学生的课桌引入,通过观看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不同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结果不同。紧接着创设买课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自然而然就引出尺子。在尺子上找 1 厘米,再试着比划一厘米,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把 1 厘米的小棒夹住,再把小棒轻轻地抽出来,仔细观察拇指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 1 厘米,再举起来自己看一看,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这样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条理,动作到位,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认识几厘米这一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去发现:①从 0 到几就是几厘米②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③用后面的大数字减前面的小数字,得几就是几厘米。由于二年级年龄特点,表达能力有限,因此,本环节有些耗时,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和引导。合作辩思环节,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包充分动手操作,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因为每位学生学情不同,因此这个教学环节也是格外要注意引导和巡视的。训练慎思环节中,练习题层层递进,但是有点多,应该考虑去掉重复练习,留下值得学生慎重思考的习题。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时间和空间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敢于放开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教案终稿: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桌有多长》

—— 认识厘米

阿房路一校 马欣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发展空间观念。

4、激发学生好奇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测量物体和线段长度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物体和线段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投影、小木棒、小纸条、铅笔、订书针、笔记本、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预习引思

1、大家把桌面可收拾的真整齐啊,但是我发现录播室的课桌和教室里的课桌不一样,那谁能给老师比划比划教室里你的课桌有多长呢?

2、除了用手比划,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呢?你看这几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播放视频)

①我用手拃一拃挨一拃的量,这课桌有 6 扎长

②我用铅笔一下挨一下的量,这课桌有 4 支铅笔长

③不对不对,课桌有 3 个文具盒那么长

3、同学们想一想,同样的课桌啊,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呢?

(因为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的标准不同,她用拃作标准测量,他用铅笔来做标准,她用的文具盒。)

二、创境启思

4、如果我们到家具店购买课桌的时候,你说我买 6 扎长的课桌,她说我买 3 个文具盒那样长的课桌,售货员阿姨该怎样处理呢,这显然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那么同样的课桌怎样能让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呢?

(用统一的工具,统一测量标准)

5、看来,在生活中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那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都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尺子)

6、(播放尺子图片)瞧,这各种各样的尺子,尽管它们形态各异但是却有着相同的长度单位,分别用在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主要通过学生尺来认识长度单位。(拿出尺子示意)

三、自探静思

7、拿出你的尺子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尺子上的线一样长吗?尺子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还有些什么啊?

8、(出示放大的尺子)老师把尺子放大请到了黑板上,尺子上这些长短不同的小竖道是刻度线,较长的刻度线下面还标有数字,这些数字叫做刻度,它们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最左端标有 0 的就是 0 刻度。你知道 0 刻度在尺子上有什么作用吗?(它表示尺子的起点)

cm 就是我们经常用的厘米,这是一个长度单位(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尺子上从 0 刻度到 1 刻度,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1 厘米又被分成相等的 10 小格我们以后会学到。

9、现在请你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 0 刻度和 1 刻度,用拇指和食指对准,比划一下 1 厘米有多长。让你的同桌看一看;请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棒,轻轻的放在食指和拇指之间,然后再轻轻的抽出来,快告诉我现在你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 1 厘米有多长,睁开眼睛让同桌看一看,好,手放下收好小棒。

10、一二三快速比划出 1 厘米有多长,真好看来大家已经记住了 1 厘米的长度,那请对照你的尺子想一想,还有哪段的长度也是 1 厘米?谁还有?还有吗?一起说。这些都是 1 厘米,那我想问问你怎么知道 9 到 10 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

(因为有 1 大格,0-1 之间的距离也是 1 大格,9-10 和它的距离一样长,所以也是 1 厘米)

11、请你想一想,通过找这些 1 厘米,你们发现了什么?

①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②相邻刻度之间的距离是 1 厘米

12、请同学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自己的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你是善于发现的孩子,请坐,谁还有其他的发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 1 厘米)

13、(1)请你仔细观察你的尺子,找一找,从哪到哪是 2 厘米?

(从刻度 0 到 2 是 2 厘米)为什么呢?(因为有两个 1 厘米)两个 1 厘米,都是谁?(0-1,0-2)谁有不同发现?(刻度 2-4)说说你的想法?(有两大格)还有吗?

(2)那从哪到哪是 3 厘米长?(刻度 0-3)说说你的想法?(因为有 3 大格)谁有不同的想法?(刻度 4-7)还有其他想法吗?

(3)从哪到哪是 5 厘米?(快速的和你同桌说一说)

(4)思考一下,通过在尺子上找这些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①从 0 到几就是几厘米

(你真会思考,从 0 到 2 就是 2 厘米,从 0 到 3 就是 3 厘米,从 0 到 10,从 0 到 20,说明从 0 到几就是几厘米)

②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你总结的太好了,有 3 大格就是 3 厘米,7 大格呢?几厘米就包含了几个 1 厘米)

③用后面的大数字减前面的小数字,得几就是几厘米

(说不出来要引导学生,提问:那么从刻度 6 到刻度 10 是几厘米,你怎么知道的?那 5 到 9 呢?)

四、合作辩思

14、你们都是善于思考会总结的孩子,那 4 厘米大约有多长呢?请大家比划一下,在你的尺子上比一下看准不准。5 厘米呢?用尺子校准一下。10 厘米大约有多长?同桌两人互相用尺子校准一下,看看差的多不多,谁估的更准确。

15、老师这里有一张绿色的小纸条,想要请你帮我估一估这个小纸条大约有多长,大家拿出材料包里的小纸条试着估一估,想一想该用什么方法估呢?刚刚在身体上找了那么多尺子。好谁来说一说?(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 1 厘米,我估计纸条是 4 厘米)能给大家比一下你是怎么估的吗?(学生示范)你真是会学以致用啊!

16、那这个小纸条究竟有多长呢?请你用尺子量一量吧,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和同桌商量,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谁来说说你的测量结果?那你是怎么量的,能来展示一下吗?你们同意她的方法吗?谁和她的方法不一样?

17、有四只小熊也在测量他们的铅笔,可是他们遇到了难题,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测量方法对不对?我们先来看第一只小熊,它的方法对不对?你有什么想对它说的。再来看看第二只小熊……

(第 1 幅图的主要错误是铅笔的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第 2 幅图是比较规范的测量铅笔的方法;第 3 幅图的错误是因为从刻度 1 开始量,最后到 6 应该是 5 厘米,而误认为铅笔的长是 6 厘米;第 4 幅图中铅笔的一端虽然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但数出从 5 到 10 一共有 5 个格,所以铅笔的长度是 5 厘米,这样测量也是可以的。)

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也可以从其它刻度开始测量,计算出这个物体经过了几大格,它就是几厘米。大家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了吗?

五、训练慎思

18、那老师这有一道难题,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铅笔、订书针、笔记本大约有多长,再测量出来它们到底有多长。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并记录下来,开始吧!谁在测量中遇到问题了,可以向老师求助。

19、我们在美术课上用石头作画,请你观察这些石头快速说出它们的长度?为什么它长 4 厘米呢,谁能来说一说?

20、这条线呀,让老师犯了难,我不知道它有多长,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帮老师量一量,并把测量结果标在线的上方。好,谁来告诉我结果。能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吗?最后别忘了标上结果。

21、老师还想请大家帮忙,在旁边画一条 4 厘米的线,线画好后要让大家都知道这条线是 4 厘米,该怎么办呢?说的真好,大家开始。谁愿意上台来画给大看一看,他画的好不好,能说说他是怎么画的吗?

刚才我们量了一条线又画了一条线,不管是量线还是画线,都要从 0 刻度开始,量线时线的另一端指到几就是几厘米,画线时要画几厘米就到几停止。最后都不要忘记在线的上方标出结果。

22、小老鼠正在指挥交通,它站在用积木搭的桥上,哪辆小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呢?我们先来看看图上的数学信息好不好?(积木高度,桥有几层)

究竟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呢,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并在作业纸上记录你们的思考过程。开始吧!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思考过程。

六、回归拓思

2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了厘米,知道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 cm 来表示,那请你比划一下 1 厘米大约有多长?真好,手放下。还知道了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那关于这节课的知识你还有疑问吗?(没有)那我有疑问,如果我想测量从学校到家的距离我用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合适吗?(那就需要更长的长度单位)如果我想测量西安到北京的距离还能用厘米吗?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更长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好,下课。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长度单位 cm 厘米

教案二稿: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桌有多长》

—— 认识厘米

阿房路一校 马欣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发展空间观念。

4、激发学生好奇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测量物体和线段长度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物体和线段长度

【教学过程】

一、预习引思

1、咱们班的课桌可真整齐啊,仔细观察桌面是什么形状?请你摸一摸桌面的长,谁能比划比划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除了用手比划,你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呢?你看这几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播放视频)

①我用手扎一扎挨一扎的量,这课桌有 4 扎长

②我用铅笔一下挨一下的量,这课桌有 6 支铅笔长

③不对不对,课桌有 3 个文具盒那么长

3、同学们想一想,同样的课桌啊,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呢?

二、创境启思

4、如果我们到家具店购买课桌的时候,你说我买 6 扎长的课桌,她说我买 3 个文具盒那样长的课桌,售货员阿姨该怎样处理呢,这显然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那么同样的课桌怎样能让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呢?

5、看来,在生活中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那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都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6、(播放尺子图片)瞧,这各种各样的尺子,尽管它们形态各异但是却有着相同的长度单位,分别用在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主要通过学生尺来认识长度单位。(拿出尺子示意)

三、自探静思

7、拿出你的尺子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尺子上的线一样长吗?尺子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还有些什么啊?

8、(出示放大的尺子)尺子上这些长短不同的小竖道是刻度线,较长的刻度线下面还标有数字,这些数字叫做刻度,它们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最左端标有 0 的就是 0 刻度,cm 就是我们经常用的厘米,这是一个长度单位(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尺子上从 0 刻度到 1,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1 厘米又被分成相等的 10 小格我们以后会学到。

9、现在在你的尺子上找到 0 刻度和 1,用拇指和食指对准,比划一下 1 厘米有多长。让你的同桌看一看;请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棒,轻轻的放在食指和拇指之间,然后再轻轻的抽出来,快告诉我现在你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 1 厘米有多长,睁开眼睛让同桌看一看,好,手放下收好小棒。

10、一二三快速比划出 1 厘米有多长,真好看来大家已经记住了 1 厘米的长度,那请对照你的尺子想一想,还有哪段的长度也是 1 厘米?谁还有?还有吗?一起说。这些都是 1 厘米,那我想问问你怎么知道 9 到 10 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那 5 到 6 呢?

11、我们通过找这些 1 厘米,你们发现了什么?

①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②相邻刻度之间的距离是 1 厘米

12、请同学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自己的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13、请大家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到哪是 2 厘米?从哪到哪是 3 厘米?从哪到哪是 5 厘米?思考一下,通过在尺子上找这些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①从 0 到几就是几厘米

②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几厘米就包含了几个 1 厘米)

③用后面的大数字减前面的小数字,得几就是几厘米(说不出来要引导学生,提问:那么从刻度 6 到刻度 10 是几厘米,你怎么知道的?那 5 到 9 呢?)

四、合作辩思

14、那 4 厘米大约有多长呢?请大家比划一下,在你的尺子上比一下看准不准;5 厘米呢?用尺子校准一下;10 厘米大约有多长?同桌两人互相用尺子校准一下,看看差的多不多,谁估的更准确。

15、老师这里有一支小铅笔,想要请你帮我估一估这只小铅笔大约有多长,大家拿出材料包里的小铅笔试着估一估,想一想该用什么方法估呢?刚刚在身体上找了那么多尺子。好谁来说一说?

16、那这支小铅笔究竟有多长呢?请你用尺子量一量吧,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和同桌商量,也可以向老师求助。谁来说说你的测量结果?那你是怎么量的,能来展示一下吗?谁和她的方法不一样?

17、有四只小熊也在测量他们的铅笔,可是他们遇到了难题,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测量方法对不对?我们先来看第一只小熊,它的方法对不对?你有什么想对它说的。再来看看第二只小熊……

(第 1 幅图的主要错误是铅笔的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第 3 幅图的错误是因为从刻度 1 开始量,最后到 6 应该是 5 厘米,而误认为铅笔的长是 6 厘米;第 2 幅图是比较规范的测量铅笔的方法;第 4 幅图中铅笔的一端虽然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但数出从 5 到 10 一共有 5 个格,所以铅笔的长度是 5 厘米,这样测量也是可以的。)

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也可以从其它刻度开始测量,计算出这个物体经过了几大格,它就是几厘米。大家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了吗?

18、那老师这有一道难题,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铅笔、橡皮、文具盒大约有多长,再测量出来它们到底有多长。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并记录下来,开始吧!谁在测量中遇到问题了,可以向老师求助。

五、训练慎思

19、我们在美术课上用石头作画,请你观察这些石头快速说出它们的长度?为什么它长 4 厘米呢,谁能来说一说?

20、这条线呀,让老师犯了难,我不知道它有多长,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帮老师量一量,并把测量结果标在线的上方。好,谁来告诉我结果。能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吗?最后别忘了标上结果。

21、老师还想请大家帮忙,在旁边画一条 4 厘米的线,线画好后要让大家都知道这条线是 4 厘米,该怎么办呢?说的真好,大家开始。谁愿意上台来画给大看一看,他画的好不好,能说说他是怎么画的吗?

刚才我们量了一条线又画了一条线,不管是量线还是画线,都要从 0 刻度开始,量线时线的另一端指到几就是几厘米,画线时要画几厘米就到几停止。最后都不要忘记在线的上方标出结果。

22、小老鼠正在指挥交通,它站在用积木搭的桥上,哪辆小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呢?我们先来看看图上的数学信息好不好?究竟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呢,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并在作业纸上记录你们的思考过程。开始吧!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思考过程。

六、回归拓思

23、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了厘米,知道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 cm 来表示,那请你比划一下 1 厘米大约有多长?真好,手放下。那关于这节课的知识你还有疑问吗?我有疑问,如果我想测量从学校到家的距离我用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合适吗?(那就需要更长的长度单位)如果我想测量西安到北京的距离还能用厘米吗?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更长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好,下课。

@梁桂华 利用多种方式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 “量感” 经验,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本节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机会,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层层深入。

教案一稿: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桌有多长》

—— 认识厘米

阿房路一校 马欣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发展空间观念。

4、激发学生好奇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测量物体和线段长度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物体和线段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境启思

1、咱们班的课桌可真整齐啊,仔细观察桌面是什么形状?请你摸一摸桌面的长,谁能比划比划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除了用手比划,你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呢?你看这几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播放视频)

①我用手扎一扎挨一扎的量,这课桌有 6 扎长

②我用铅笔一下挨一下的量,这课桌有 4 支铅笔长

③不对不对,课桌有 3 个文具盒那么长

3、同学们想一想,同样的课桌啊,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呢?

4、如果我们到家具店购买课桌的时候,你说我买 6 扎长的课桌,她说我买 3 个文具盒那样长的课桌,售货员阿姨该怎样处理呢,这显然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那么同样的课桌怎样能让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呢?

二、自探静思

5、看来,在生活中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那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都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6、(播放尺子图片)瞧,这各种各样的尺子,尽管它们形态各异但是却有着相同的长度单位,分别用在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主要通过学生尺来认识长度单位。(拿出尺子示意)

7、拿出你的尺子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尺子上的线一样长吗?尺子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还有些什么啊?

8、(出示放大的尺子)尺子上这些长短不同的小竖道是刻度线,较长的刻度线下面还标有数字,这些数字叫做刻度,它们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最左端标有 0 的就是 0 刻度,cm 就是我们经常用的厘米,这是一个长度单位(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尺子上从 0 刻度到 1,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1 厘米又被分成相等的 10 小格我们以后会学到。

9、现在在你的尺子上找到 0 刻度和 1,用拇指和食指对准,比划一下 1 厘米有多长。让你的同桌看一看;请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棒,轻轻的放在食指和拇指之间,然后再轻轻的抽出来,快告诉我现在你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 1 厘米有多长,睁开眼睛让同桌看一看,好,手放下收好小棒。

10、一二三快速比划出 1 厘米有多长,真好看来大家已经记住了 1 厘米的长度,那请对照你的尺子想一想,还有哪段的长度也是 1 厘米?谁还有?还有吗?一起说。这些都是 1 厘米,那我想问问你怎么知道 9 到 10 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那 5 到 6 呢?

11、我们通过找这些 1 厘米,你们发现了什么?

①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②相邻刻度之间的距离是 1 厘米

12、请同学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自己的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13、请大家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到哪是 2 厘米?从哪到哪是 3 厘米?从哪到哪是 5 厘米?思考一下,通过在尺子上找这些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①从 0 到几就是几厘米

②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几厘米就包含了几个 1 厘米)

③用后面的大数字减前面的小数字,得几就是几厘米(说不出来要引导学生,提问:那么从刻度 6 到刻度 10 是几厘米,你怎么知道的?那 5 到 9 呢?)

三、合作辩思

14、那 4 厘米大约有多长呢?请大家比划一下,在你的尺子上比一下看准不准;5 厘米呢?用尺子校准一下;10 厘米大约有多长?同桌两人互相用尺子校准一下,看看差的多不多,谁估的更准确。

15、老师这里有一支小铅笔,想要请你帮我估一估这只小铅笔大约有多长,大家拿出材料包里的小铅笔试着估一估,想一想该用什么方法估呢?刚刚在身体上找了那么多尺子。好谁来说一说?

16、那这支小铅笔究竟有多长呢?请你用尺子量一量吧,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和同桌商量,也可以向老师求助。谁来说说你的测量结果?那你是怎么量的,能来展示一下吗?谁和她的方法不一样?

17、有四只小熊也在测量他们的铅笔,可是他们遇到了难题,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测量方法对不对?我们先来看第一只小熊,它的方法对不对?你有什么想对它说的。再来看看第二只小熊……

(第 1 幅图的主要错误是铅笔的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第 3 幅图的错误是因为从刻度 1 开始量,最后到 6 应该是 5 厘米,而误认为铅笔的长是 6 厘米;第 2 幅图是比较规范的测量铅笔的方法;第 4 幅图中铅笔的一端虽然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但数出从 5 到 10 一共有 5 个格,所以铅笔的长度是 5 厘米,这样测量也是可以的。)

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也可以从其它刻度开始测量,计算出这个物体经过了几大格,它就是几厘米。大家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了吗?

四、训练反思

18、那老师这有一道难题,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铅笔、橡皮、文具盒大约有多长,再测量出来它们到底有多长。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并记录下来,开始吧!谁在测量中遇到问题了,可以向老师求助。

19、我们在美术课上用石头作画,请你观察这些石头快速说出它们的长度?为什么它长 4 厘米呢,谁能来说一说?

20、这条线呀,让老师犯了难,我不知道它有多长,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帮老师量一量,并把测量结果标在线的上方。好,谁来告诉我结果。能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吗?最后别忘了标上结果。

21、老师还想请大家帮忙,在旁边画一条 4 厘米的线,线画好后要让大家都知道这条线是 4 厘米,该怎么办呢?说的真好,大家开始。谁愿意上台来画给大看一看,他画的好不好,能说说他是怎么画的吗?

刚才我们量了一条线又画了一条线,不管是量线还是画线,都要从 0 刻度开始,量线时线的另一端指到几就是几厘米,画线时要画几厘米就到几停止。最后都不要忘记在线的上方标出结果。

22、小老鼠正在指挥交通,它站在用积木搭的桥上,哪辆小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呢?我们先来看看图上的数学信息好不好?究竟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呢,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并在作业纸上记录你们的思考过程。开始吧!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思考过程。

五、回归拓思

23、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了厘米,知道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 cm 来表示,那请你比划一下 1 厘米大约有多长?真好,手放下。那关于这节课的知识你还有疑问吗?我有疑问,如果我想测量从学校到家的距离我用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合适吗?(那就需要更长的长度单位)如果我想测量西安到北京的距离还能用厘米吗?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更长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24、老师这里还用一道思考题,请大家课后和你的好朋友讨论讨论,下节课我们揭晓答案,看看谁是小小智多星。好,下课。

选题思考:

耶鲁大学塞格尔儿童研究所经过 40 余年的研究,发现七岁是孩子们抽象思维开始发展的一年,这正是发展学生量感的黄金时期。结合本次活动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我们选择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一课。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有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一次是在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另一次是在上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对长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学会了用 “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 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

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感知、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比较准确的测量一个较短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他们对长度的感知需要借助外部活动,在 “做” 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累沉淀。所以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机会,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选择本课内容,尝试培养和发展学生量感。

活动主题解读:

“量与计量” 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应当具备的数学 “核心素养”,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 “量感”。所谓 “量感”,简而言之,就是对 " 量 " 的感受,它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对物体大小、轻重、厚薄、时间、速度等量态的感性认识。“量感” 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正是由于量感是一种感觉,教学效果不明显,因而在教学中容易为教师所轻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引领学生经历物体的量的意义的学习建构,努力将 “量感” 培养植入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体验 “物体的量”,形成学生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促进学生 “量感” 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那么量感的教学当如何开展?如何依托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培养量感?如何用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展这种能力?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23ms · UTC 03:11 · PVG 11:11 · LAX 20:11 · JFK 23:1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