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波

董波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第七小学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7359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22 10:44:38 +08:00
9 G 99 S 95 B
董波 的最新回复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他们对长度的感知需要借助外部活动,在 “做” 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累沉淀。所以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机会,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

本节课的厘米认识是学生对于量感培养的基础。从对 1cm 的认识到多个厘米的认识,以及上升到断尺的认识都是逐步提升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都在不断的变化和提升,采用小棒和 5 厘米的卡片让学生去体会 1cm 的长度并建立表象,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估计和感受 1cm 的物体长度和利用 1cm 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

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从而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当学生在探究圆的面积该如何转化时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往往是盲目探究,因此组织学习素材,让学生形成合理猜想,进行有方向的探究是教学中关注的问题。

量感” 是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要想培养学生的量感,就要让学生自己来亲身体验,到实践中来感受量,才能加深理解。在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个动手实践活动,通过微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参与探索周长计算的过程,发现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明白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算理。

任教师授课最大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目的。由于有了长方形周长的知识基础进行迁移,学生很容易就能总结出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从环节二到环节三,也体现了由扶到放的教学。

量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周长这个词语是较为抽象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周长的含义,在课堂上高老师将紧紧围绕 “什么是周长” 这一核心问题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实际的看、描、量、数、比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周长的实际意义,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发展量感。

高老师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描树叶边线及判断蚂蚁四次爬行路线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边线即一周,是首尾相连的,从哪开始就应该到哪里结束,理解一周的含义。紧接着介绍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初步体会周长的概念,建立周长的量感,揭示课题。

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以自身或周围的材料为主,帮助其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尽可能多地寻找参照物,如拇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使用的田字格边的长大约是 1 厘米等,帮助学生把厘米这个抽象的长度单位,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培养学生的量感,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

庞老师通过三个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 1 米的实际意义,并在不断体验的基础上,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从而建立 1 米的量感。

学生对 “米” 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特别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身高。上节 “课桌有多长” 的学习为本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此时再进行 “1 米有多长” 的教学,学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基础都已具备。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并认识了厘米,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认识米,知道米和厘米的关系。

杨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在尺子中找到 1 厘米,从而清晰地建立了 1 厘米的表象。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发现新知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梁老师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对同一单位累加越多,量就越大。单位不同,数量不同,量也就不同;通过比较,得出总量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学习 “倍” 埋下伏笔。

在 “探究教室有多长” 环节中,在学生已经明白课室的 “长” 是指哪一部分之后,教师直接抛出问题:“你怎么量教室的长度?”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操作经验、测量经验、长度概念基本没有的情况下提出这个问题,或许会难倒一大片学生,有测量经验的学生或许只是凤毛麟角。因此动手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

通过动手测量课桌有多长,发现不同的人测量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引起认知冲突,感受长度单位产生的现实需要,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动手测量课桌有多长,发现不同的人测量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引起认知冲突,感受长度单位产生的现实需要,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动手测量课桌有多长,发现不同的人测量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引起认知冲突,感受长度单位产生的现实需要,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更清晰的表象。小学生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有限,对量的把握不是十分准确,教师要注意耐心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及时修正学生对于量的把握失误,帮助学生培养量感。同时,通过观看度量发展史的小视频,用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提升学生量感培养的好感度。

量感的培养要从学生认识量开始。这节课通过复习旧知,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对 “米” 这个新单位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和之前所学内容联系起来,体会到 “米” 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一个标准单位的重要作用,进而自然的为认识 1 米做好铺垫。

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突破了重难点,为学生探索圆锥体积抓住了关键,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7:57 · PVG 15:57 · LAX 00:57 · JFK 03:5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