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56332018

13756332018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788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8-29 15:29:08 +08:00
9 G 99 S 95 B
13756332018 的最新回复

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两种度量方式,设计一个探究活动,为学生留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达到 “在度量中发展学生量感” 的目标。教学设计新颖,以学生为主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丁老师在本节课开始以两次前测,为下面学习奠定基础,教学中突出重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思考、表达的空间。让学生经历估测、验证、思辨的过程,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深刻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背后的道理,让量感在数形结合之中逐步明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教学设计新颖,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孩子求知欲,在通过 “量周长” 和 “数周长” 两个活动,就像是把 “树叶一周”、“数学书封面一周”、“图形一周” 拎起来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直观的去量这一周有多长,去数这一周有多长。把抽象的概念尽可能的具体化,让孩子更直观的理解周长的含义,深化量感。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值得借鉴。

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开展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 “活动” 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怎样测量或数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发展量感。

本节课构思巧妙,在这节课中,操作体验、不断调整对周长的认识是发展学生周长量感的关键,学生在积累了丰富感知的基础上,经历这样的思考过程,从而学会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感受测量工具和方法会对误差造成影响,体验化曲为直的思想,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在测量的过程中突出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注重度量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在 “想、测、说” 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经历 “操作、观察、讨论” 的过程,形成基本经验,逐步发展量感。

老师以简单有趣的故事引入,引发孩子本质去思考,通过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教师要加强量感教学,引导学生进行 生活化感知、层次化体验、多向化厘析,促进学生 “量 感” 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

朱老师教学设计有效又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去测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在 “做中学” 让学生建立丰富的数学表征,发展学生 “量感”,促进学生量感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师通过让学生拼一拼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触觉、运动觉),不断丰富 “1 米” 的表象。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提高学生的量态感觉;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自主操作交流环节,让学生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再通过分析小熊的测量,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操作要领和正确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并通过巩固应用发展学生量感。

邱老师以测量金箍棒导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多种动手操作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来认识 1 厘米的长度,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意识,清晰认识 1 厘米的长度,深化学生的量感 。

薛老师开始以动画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学习欲望,又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老师身上一米,找一找老师身上的单位等活动,让孩子觉得数学就在身边,符合新课改要求,寓教于乐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老师在教学中将采用尺子找 1 厘米,用手比 1 厘米,画出 1 厘米,最后找身边的 1 厘米等多种活动,去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培养孩子量感的认知,在教学中要重视孩子们测量方式方法的指导,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刘老师本节课的设计中,注重调动多种感官体验,最终帮助孩子们在头脑中建立 1cm 的长度观念,通过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画一画、移一移等活动,建立厘米的概念,在逐步深入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长度的量感。值得借鉴。

李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让学生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培养了学生测量的能力。老师又精心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唐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全程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解决问题,都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展开的自主探索活动,并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和发展量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值得我学习。

张老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主动地去探究,才能使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张老师采取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式,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发挥老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为你点赞。

老师在本课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现和培养量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实现真正的 “学会学习”,寓教于乐。

钟老师对教材挖掘透彻,在本课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 通过比,做,看,想,估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并借助直观模型、结合生活实际和丰富的操作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掌握多种测量方法,发展学生量感。值得我们大家借鉴和学习。

张老师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 “猜想 — 验证 — 操作 — 归纳” 这一过程并通过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操作、比较、表达等学习过程中发展量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积累丰富的工具测量经验,感悟度量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形成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教学设计合理科学,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0:27 · PVG 18:27 · LAX 03:27 · JFK 06:2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