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西安雁塔基地的杨晴,很荣幸能够参加 “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六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非常感谢平台给予的这次交流和展示的机会!接下来,我将与我们团队的黄甲、李蕾、彭晶三位老师一起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学习方式的探索”,结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什么是面积》这节课,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延伸,在认识 “面积” 的过程中探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量感” 的有效方法,努力实施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实践。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教学设计】
一稿: https://bbs.xsj21.com/t/1782#r_74353
二稿: https://bbs.xsj21.com/t/1782#r_78989
三稿: https://bbs.xsj21.com/t/1782#r_97241
四稿: https://bbs.xsj21.com/t/1782#r_97250
【研讨交流】 https://bbs.xsj21.com/t/1782#r_78917
https://bbs.xsj21.com/t/1782#r_97123
【课堂前测以及分析】 https://bbs.xsj21.com/t/1782#r_78953
【试讲,教研感悟】 https://bbs.xsj21.com/t/1782#r_84690
https://bbs.xsj21.com/t/1782#r_97123
【试讲、课堂后测及分析,教研】 https://bbs.xsj21.com/t/1782#r_8471823
【试讲课堂后测及分析,教研】 https://bbs.xsj21.com/t/1782#r_84718
【选课思考】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其中数与量,数量关系是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数是人类创造的用来代表表示量的文字符号,而 “量” 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事物的大小范围程度等属性,是一种客观实在,量感是空间观念在测量领域的精细化和具象化,关注学生量感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选择将《什么是面积》作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的研究课例,是因为本节课在小学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从数学的角度认识面积,是对前面学过的 “轻重,长短” 等量感的丰富。面积是对二维空间图形的度量,这节课也是小学段对 “度量思想” 的再次强调。
【教材分析】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学习了周长,会测量长度,这节课就是从一维空间的度量向二维空间图形的度量的起始。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以及理解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不仅如此,这节在比较图形的面积时候所用的 “剪拼法”、“数格子法” 也为后面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多边形面积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经验。总而言之,这节课在整个小学学段对二维空间的研究有着基础性作用。
在这节课中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实践活动:一是创设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活动中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通过画图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面积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此同时也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数学书。 问题:看看你们的数学书,它是什么图形呢?它有周长吗?用手指一指。
总结周长的概念(周长是一个长度)。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 “面”。请大家看看数学课本这个长方形,你知道它的面在哪里吗?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问题:看看你周围,还有哪里有面? 树叶的面(幻灯片出示)
出示幻灯片(课本、硬币、树叶)师:请你仔细观察,它们的面都在哪里呢?
2.(教师拿两个面)如果让你从数学的角度描述这两个面的关系,你会说吗? (大小、长短......)
预设:书的封面比桌面小、老师的手掌面比我们的大等等。
教师总结:我们对面的描述采用 “大小”。 (板贴 “大小”)
【设计意图】从实际中充分认识物体的面,通过直接摸一摸直观感受什么是面,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进一步认识面,体会物体的面有大有小,为后面的 “面积” 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授 1. 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的面积......(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桌面的面积、什么是地面的面积等等)
总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 “面积”(板书课题)。
2.A4 纸认识面。长方形的面通过裁剪、撕成不规则的图形,充分认识面是轮廓内部,撕剪的过程中面在变小,这些图形面的大小就是这些图形的面积。
活动一:涂一涂(学习单)。下面图形有没有面积?如果有面积请你涂一涂。
总结: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揭示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做面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涂一涂的过程中感受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不封闭的图形没有面积。
比面积。下面图形的的面积一样大吗?说说为什么?
活动二:(学具袋)小组合作,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想出多种方法比较图形的大小。
方法一:重叠比一比。
问题:为什么②比③面积大呢?
问题: ① ②这两个图形怎么比呢?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吧。小组讨论。
方法二:用剪刀剪开,割补比较。
方法三:我们用尺子量的是长度,如果不破坏原来的图形,面积是一个平面区域的大小,不能用尺子测量,可以用其他东西测量吗?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东西,你们想要什么呢?(同桌讨论)学生动手操作摆方格(密铺)并讲明谁大以及大的原因。
课件出示②号有 15 个小正方形,① 16 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所以① 号最大。
预设:如果学生出现了 “非密铺” 的方法,教师予以肯定,鼓励方法多样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我可以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不能凭肉眼观察了,得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从面的大小过度到数量的大小关系,培养量感。
三、巩固练习 1. 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三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 7 个方格的面积。
2.
【设计意图】再次体会图形面积的大小是由小方格数量决定的与图形的形状无关,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周长与面积没有决定性的关系。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纵观本课,杨老师以活动贯穿始终。首先通过描一描、涂一涂的活动,在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中引入面积,继而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猜一猜、涂一涂、画一画、摆一摆等多种有效而充实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面积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出面积的含义。
如何发展学生量感,量感是空间观念在测量领域的精细化和具象化,关注学生量感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从数学的角度认识面积,是对前面学过的 “轻重,长短” 等量感的丰富。面积是对二维空间图形的度量,通过在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比较中引入面积,通过一系列有效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面积的产生过程,加深学生队面积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问题:请看大屏幕上的,这是什么?(出示方格图上的一个点)
问题:让这个点向上平移 3 个,它走过的地方会形成一个什么图形呢?给你一把尺子我们能测量出这条线段的什么?
问题:想象这条线沾满了红色颜料,现在让它向右平移 3 格,它扫过的区域会形成什么图形呢?这个图形有多大?它的周长在哪里?
【设计意图】在开课之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观察欲望。在前测时发现学生对一维的长短与二维的大小区分度不够,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区分,一维的长度与面积的不同之处。
引出课题:这个正方形就是一个面,今天我门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 “面” 受。
问题:看看你周围,还有哪里有面?找一找,摸一摸。
树叶的面(幻灯片出示)
出示幻灯片(课本、硬币、树叶)师:请你仔细观察,它们的面都在哪里呢?
2.(教师拿两个面)如果让你从数学的角度描述这两个面的关系,你会说吗? (大小、长短......)
预设:书的封面比桌面小、老师的手掌面比我们的大等等。
教师总结:我们对面的描述采用 “大小”。
(板贴 “大小”)
【设计意图】从实际中充分认识物体的面,通过直接摸一摸直观感受什么是面,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进一步认识面,体会物体的面有大有小,为后面的 “面积” 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授
总结: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 “面积”(板书课题)。
问题:这些物体的面除了大小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
抽象出平面图形。
问题:物体表面有面积,那这些图形有面积吗?
总结:上面的平面图形都有面积,并且面积大小不一样。 (出示不规则图形)
问题:这个图形有面积吗?它的面积在哪里?
学生讨论,并回答。
揭示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做面积。
【设计意图】根据课表要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从熟悉的规则的平面图形入手观察其面积,再到不规则图形。最后,教师并没有给出什么样的图形没有面积,而是在学生动手 “涂一涂” 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进而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不封闭的图形没有面积。整个过程在引导学生在涂一涂的过程中得出平面图形有无面积与它的形状无关,只与其是否封闭有直接关系。
(1)
(2)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目的是结合方格图,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同时 “量化”,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总结图形的面积大小和形状以及周长无关。
活动二:(学具袋)小组合作,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下面的图形谁的面积最小呢?先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比,再动手试一试!
(1)重叠比一比。
问题:为什么②比③面积大呢?
问题: ① ②这两个图形怎么比呢?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吧。小组讨论。
方法一:用剪刀剪开,割补比较。
方法二:我们用尺子量的是长度,如果不破坏原来的图形,面积是一个平面区域的大小,不能用尺子测量,可以用其他东西测量吗?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东西,你们想要什么呢?(同桌讨论)学生动手操作摆方格(密铺)并讲明谁大以及大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我可以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不能凭肉眼观察了,得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从面的大小过度到数量的大小关系,培养量感。
三、巩固练习
1.(学习单)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三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 7 个方格的面积。
【设计意图】再次体会图形面积的大小是由小方格数量的累积决定的与图形的形状无关,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周长与面积没有决定性的关系。
2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杨老师首先能够利用创设情境,比比谁的眼力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环节中,教师能够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面积?然后再给出几个平面图形,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有没有面积,紧接着老师利用 2 个活动。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图形有面积?什么样的图形没有面积?通过比较有面积图形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充分感受度量的重要。
杨老师这节课,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从面的大小过度到数量的大小关系,培养量感。
杨老师注重了直观感知(摸物体的表面,观察物体表面的大小,从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操作感知(重叠、剪拼、拼摆、数方格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联系生活(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感知其大小)、设计图案等来层层递进认知概念。
量感是建立在学生的体验基础之上的,量感的培养,离不开参照物的建立与支撑。同时也要以实践活动为径,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发展量感提供经验基础。当然也要重视估测,在发展估测能力中提升量感。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对于面积的感知,学生并不陌生,而系统的学习探究却是第一次,所以感知就是最好的方法,课堂上从身边的物体开始,观察、触摸,感知面积的存在,面积的大小,效果良好。
本课从点到线,线动成面,引出面积。再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应用,完成 “面积” 的初步建构。整体设计清晰。我个人有个小建议,在课堂导入的第三个问题:“想象这条线沾满了红色颜料,现在让它向右平移 3 格,它扫过的区域会形成什么图形呢?这个图形有多大?它的周长在哪里?” 能否改成:“想象这条线沾满了红色颜料,现在让它向右平移 3 格,它扫过的区域会形成什么图形?观察这个图形,你有什么想说的”。此处一定会有学生说出周长和面积。通过已学过的周长,引出 “面积”,从而将问题显现,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往常经验,周长和面积学生很容易搞混。这个问题应该说是长期存在的,所以是否在设计时就做好预设,将问题消灭在课堂上。
杨晴老师的课前测,特别的有实效性,既掌握了学生的基本学情,又让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什么是面积。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顺其自然的把学生变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可以快速从课前测中了解到本节课的重点以及自己不了解需要掌握的内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数学的学习是需要体验的,体验在个人的认识中,可以分为基于体感的体验与基于数感的体验,学生关于面积的学习起源于实在的体感,但决不可以一直停留在体感,数学永远是用思考来解决问题的。
创设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活动中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通过画图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面积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此同时也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操作活动中去充分感知。真正做到了做中学,感知面积的相关概念。感悟到了面积的实际含义。体现了 “让学生经历学习时过程” 教学理念。在辨析中进行难点突破。发现面积与周长的大小无关。让学生在探索讨论中掌握知识。
杨老师,着力于学生学习的 “疑惑点” 实现儿童经验与意义理解的对接。 学生在学习面积时会有一些思维上的 “疑惑” 或 “困惑”,比如 “周长” 对于学生认识 “面积” 具有 “负迁移”,因为在一个平面图形中,“边” 属于强刺激源,“面” 属于弱刺激源,加之长度的学习在先,学生学习面积时,潜意识中会受到周长的影响,感到周长长的图形面积更大些。为此可以升级 “口” 字形于凹字形两个图形面积比较,展开讨论,逐步理清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教师在课的开始就用周长和面积进行对比,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和面积不一样,建立区别感知。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层层深入。个人建议:可以在练习巩固中加入封闭和不封闭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辨析,让学生更好的区别,量感更加清晰。
比较两个图案的大小的设计,体现了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杨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操作练习,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活动中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通过画图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面积的认识,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空间观念发展的过程中建构量的概念,让量感得以发展。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先让学生从熟悉的规则的平面图形入手观察其面积,再到不规则图形。最后,并没有给出什么样的图形没有面积,而是在学生动手 “涂一涂” 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进而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不封闭的图形没有面积。整个过程在引导学生在涂一涂的过程中得出平面图形有无面积与它的形状无关,只与其是否封闭有直接关系。
纵观本课,杨老师以活动贯穿始终。首先通过描一描、涂一涂的活动,在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中引入面积,继而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猜一猜、涂一涂、画一画、摆一摆等多种有效而充实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面积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出面积的含义。
面积是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培养学生量感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发展学生‘量感’学习方式的探索”,教师结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什么是面积》这节课,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延伸,在认识 “面积” 的过程中探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量感” 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量感。
教师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再次动手验证的方法来感知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想要更好的上好一节课,就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情,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杨老师进行了大量的课前准备,通过课堂前侧和分析,掌握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有效的进行设计,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 “面积” 的概念,并与周长相区分。教学中,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量感是建立在学生的体验基础之上的,量感的培养,离不开参照物的建立与支撑。同时也要以实践活动为径,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发展量感提供经验基础。本节课从实际中充分认识物体的面,通过直接摸一摸直观感受什么是面,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进一步认识面,体会物体的面有大有小,为后面的 “面积” 打下基础。
杨老师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态亲切自然,使用儿童化的语言,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操作活动中去充分感知。真正做到了做中学,感知面积的相关概念。感悟到了面积的实际含义。体现了 “让学生经历学习时过程” 教学理念。在辨析中进行难点突破。发现面积与周长的大小无关。让学生在探索讨论中掌握知识。
教师先让学生从熟悉的规则的平面图形入手观察其面积,再到不规则图形。最后让学生动手 “涂一涂” ,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深刻理解为什么不封闭的图形没有面积,引导学生在涂一涂的过程中得出平面图形有无面积与它的形状无关,只与其是否封闭有直接关系。
当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时,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不能凭肉眼观察了,那么得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结果,这时如何比较面积大小,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热情的时候。
这节课有两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1、在第一环节中老师提出了 “如果让你从数学的角度描述这两个面的关系” 这个问题,除了让学生体会面有大有小,其实关键是让学生体会面的本质是 “大小”。2、在比面积环节,第一稿的三个图形是有数据的,第二稿没有数据,第二稿更能让学生先观察比较,当大小差不多时,激发学生想办法,从面大小过渡到数量大小。
在培养学生 “量感” 的教学中,杨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 “量感” 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
【二稿试讲,教研感悟】
试讲感悟:
优点:
1. 开课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习观察屏幕上出现了什么?会形成什么?初步感受一维的长度与二维的平面大小的区别。学生找到了自己周围有无数的 “面”,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发现了这些面都在物体表面而且周长里面(被周长围起来了)。
2. 涂色的活动,学生能够说出涂色要没有空隙,涂完,并且不能涂出来,这说明学生对面的认识已经很充分了。对于不规则图形学生知道它也有面积。对于不封闭的图形个别孩子涂了颜色,大部分孩子发现了问题(无从下手),有学生提出 “把口封上就有面积了”。
3. 比面积大小的操作活动。
我并未设计 “工具袋”,给学生很多工具,我们更希望孩子能基于自己对面积的理解程度,找到自己的合理的方法。巡视后发现我们的孩子的方法让我们感到些许欢喜。
(1)有孩子有自己的手指作为 “中介” 在估测这三个图形的面积(如上图 3);
(2)也有孩子发现小方块不够,便想到了我们二年级在测量《教师有多长》时候的策略,做记号一个挨着一个摆放(如上图 4),将图形的边上的小正方形数量数出来用乘法解决了摆完整个图形的小正方形的数量进而比较了图形面积的大小,由这种方法可以看出来,学生用了尺子但是却没有用尺子测量 “长度”,而只是用尺子做标记,目的是精确 “密铺”。
(3)也有学生用 “重叠” 比较面积,重叠无法比较的时候用到了小正方形(中介),小正方形不够的时候能够想到摆出边上的用乘法进行计算这也为后面要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埋下了 “伏笔”,又或者有孩子想到了用剪刀剪掉 “多出来的部分”。比较 “多出来的部分”。个人认为:所谓比较策略多样化,并不是指用到小正方形,硬币,小三角形去铺又或者用方格纸这样的用的工具多,而应该是学生头脑中基于对面积概念的理解想出来的合理比较面积的不同方法,重点不是使用 “工具” 的多样化。
有待改进:
绝大多数学生知道 “面” 在哪里,也知道面有大有小,但是对于面积概念的语言表述不够完整和准确。课堂应该再多给孩子说的机会,在说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数学概念。同时,也要重视鼓励其他孩子学会倾听和合理的补充,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别人的说法,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重视培养的。在课堂时间安排上还需要再做调整。
分析:
1. 学生学习有些公式化,很多孩子问到了计算公式,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平时教学应该重视过程性学习,对于公式化结论以及结果应该是在理解并且熟练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从另一方面讲,显然孩子们是理解了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可以用数字或者单位 “量” 化,是可以 “度量” 的,但是又与一维的长度有所不同。
2. 孩子们提到了圆形的面积怎么测量,以及地球(曲面)的面积有多大。
从这第一个问题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课堂上的用相同的标准(小正方形)去铺的方法能够理解,于是想到了圆形的边框是曲线,如何密铺的问题。我们经常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因而我认为这节课也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
从第二个问题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知道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了曲面,知道曲面也是有大小的。
集体教研: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近日我们进行了集体教研,简单总结如下:
1. 基于课本,基于概念本身,找到真真切切的 “创新点”,不为了创新而创新,尊重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重视从发现到感受再到最后到操作并理解的过程。
2. 对于课程环节的设计,将概念分成两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让学生经过 “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的过程,找到身边物体的面并且看到面有大有小,理解 “面积” 的含义。其次,抽象成图形,通过 “看一看,涂一涂” 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对于涂色活动的组织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3. 这节课有动手操作环节,因而要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明确合作要求。重视对于合作的 “小组评价”。在小组汇报以及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
4. 基于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的主题,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对概念的探究更是如此,只有经过了探索的过程,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课堂中我们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变革,逐步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思维的碰撞,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试讲、教研以及反思:
经过试讲以及教研,我们发现,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课堂一定要富有趣味,孩子们乐于探索,敢于尝试才能达成真正的学习。基于学情,三年级的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备,但是并不是说孩子们对面积一无所知,有孩子对面积有感知,但是缺乏量感,甚至有孩子明白周长与面积是不同的概念,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信息加工、理解和应用的过程,已有的认知基础和认知方式对新的认知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良好的认知过程又可以促进和优化认知结构与认知方式的发展。儿童认知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儿童为主体的认知,需要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立足儿童已有的认知基础。教师应基于儿童的认知基础、认知逻辑、认知需要、认知水平和认知体验,有效地选择教学起点、设计教学线索、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化和活动经验的丰富,让学习活动自然而有效地开展,彰显教学过程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组织语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经过一次次磨课,抓住学生的共同问题,设计有层次的教学,可以从概念本身入手,让学生能说清楚并深有感受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都很高。
为学习图形面积而引入图形面积比大小,是否能体现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即图形面积概念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比较物体表面或图形大小,这需要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有关实例。 @杨晴
杨老师通过课堂前测活动,准确地把握学情。课始活动通过线的平移,帮助学生建立一维与二维间的联系,初步感知到周长与面积的区别。课中让学生从物体中感受面,又在涂的过程中充分体会面积的本质,概括面积的概念。
让学生学与儿童经验对接的数学,就是关注学生的经验积累,利用学生的经验辅助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杨晴老师的二次设计更加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与感受,操作与思考。
比面积大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可以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不能凭肉眼观察了,得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
概念课难的不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定义,更重要的是从动手操作中体会什么是面积。 但是,动手操作势必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如果换个度制定预习单,让孩子们自己先独立思考,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将自己好的方法录制成视频,教师筛选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又省了更多的练习时间。
面积 “量感” 是由一维空间转向二维空间的起始课,需要在活动操作中形成,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可以在涂色部分设计一个封闭的不规则图形和不封闭图形让学生体会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
让学生感受实物的表面时,选择的实物都是像课本的封面、硬币、树叶、黑板的表面等这些有局限性的物体,都是在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而在高年级学生将会学习计算物体的表面积,没有将这些知识联系在一起,这节课如过出示一些像桔子、茶杯等物体,让学生摸它们的表面,并想一想如果给它们穿上衣服,谁的衣服布料多?那么对于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会更透彻。
从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有很深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用多样化的方法体验比较面积大小,丰富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面积的认识。老师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感性的认识,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再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亲历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杨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涵,充分体现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这一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将枯燥的几何概念课上的得生动、有趣。
杨老师引导学生在涂一涂的过程中感受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不封闭的图形没有面积。最后,杨老师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我可以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不能凭肉眼观察了,得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从面的大小过度到数量的大小关系,培养量感。
杨老师,您在让孩子体会统一度量单位这里是这样处理的:用统一的大格去度量大纸,用统一的小格度量小纸,大格的数量比小格的数量少,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要统一度量单位。这里考虑用同样大小的纸,是不是更好呢?
杨老师注重了直观感知(摸物体的表面,观察物体表面的大小,从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操作感知(重叠、剪拼、拼摆、数方格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联系生活(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感知其大小)、设计图案等来层层递进认知概念。
杨老师设计通过摸一摸、涂一涂、比一比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面积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这一理念。
《什么是面积》这节课就是从一维空间的度量向二维空间图形的度量的起始。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以及理解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杨老师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体入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然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什么是面积》这节课就是从一维空间的度量向二维空间图形的度量的起始。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以及理解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杨老师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体入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然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物体或图形,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不能凭肉眼观察了,得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从面的大小过度到数量的大小关系,培养量感。
杨老师,重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设计比一比环节,使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这一环节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学生在课堂上有的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对剩余部分进行比较;有的用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有的用透明方格纸来拼摆,学生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这种资源共享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快乐,同时享受到积极思考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操作活动中去充分感知。真正做到了做中学,感知面积的相关概念。感悟到了面积的实际含义。体现了 “让学生经历学习时过程” 教学理念。在辨析中进行难点突破。发现面积与周长的大小无关。让学生在探索讨论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举例说说物体面的面积,比较书面与桌面和手掌面积的大小等,通过学生亲手动手实践,使学生对面积有了感性认识,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然后由观察物体表面面积逐步过渡到比较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杨老师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找生活中的面积,感知物体的面积有大有小,进行物体面的大小比较,通过物体面的大小比较揭示物体表面的面积,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面积的含义,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下来。
想要更好的上好一节课,就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情,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杨老师进行了大量的课前准备,通过课堂前侧和分析,掌握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有效的进行设计,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 “面积” 的概念,并与周长相区分。教学中,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要想比较出结果,需要确定方格的大小,也就是面积单位必须统一。杨老师设计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受到数学知识是从现实生活的需要中产生、发展的,并且激发起学生对学习面积单位的兴趣和内心的需求。
杨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找到了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猜一猜、涂一涂、画一画、摆一摆等多种活动不同的形式感受面积的含义及大小,再加上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有效突破了新知的生长点。同时,让学生亲历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从数学的角度认识面积,面积是对二维空间图形的度量,通过在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比较中引入面积,杨老师通过让学生涂一涂、比一比、小组合作等活动,通让学生亲身经历面积的产生过程,加深学生队面积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 “量感”。
杨老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能真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在经历、体验、探究中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获取基本知识和数学思想及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从面的大小过度到数量的大小关系,培养量感。
杨老师从实际出发,先让学生充分认识物体的面,通过摸一摸直观感受什么是面,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进一步认识面,体会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再通过涂一涂,比一比,议一议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面积” 是知识点,掌握这个知识点就必须比较大小、知道大与小,这 “大” 与 “小” 就是面积的 “量”,在比较、感受面积 “大小” 时就提升了 “量感”。数学核心素养 “量感” 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量感,不是靠记忆,而是借助其周围熟悉的事物,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形成。杨老师在教学设计前充分全面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并且对比各版教材的特点做出了严谨的思考。以 “面积是什么” 这一课为依托,培养学生对于 “量感” 的体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材料,鼓励学生尝试。
量感是空间观念在测量领域的精细化和具象化,关注学生量感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从数学的角度认识面积,是对前面学过的 “轻重,长短” 等量感的丰富。面积是对二维空间图形的度量,通过在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比较中引入面积,通过一系列有效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面积的产生过程,加深学生队面积概念的理解。杨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找到了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猜一猜、涂一涂、画一画、摆一摆等多种活动不同的形式感受面积的含义及大小,再加上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有效突破了新知的生长点。同时,让学生亲历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些熟悉物体跟数学是那样亲近。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面积的概念逐渐明晰了,杨老师的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大量的数学事实上。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面积感念的理解都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多表达,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学会倾听同学的表示,这样对概念的深化有很大的帮助。
杨老师在教学设计前充分全面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并且对比各版教材的特点做出了严谨的思考。以 “面积是什么” 这一课为依托,培养学生对于 “量感” 的体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尝试。
教学中,杨老师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此同时也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杨老师的设计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学生始终在参与一个个数学活动,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全体学生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杨老师这节课,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从面的大小过度到数量的大小关系,培养量感。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含义。
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是什么,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准备】
学习单、学具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问题:请看大屏幕上的,这是什么?(出示方格图上的一个点)
问题:让这个点向上平移 3 个,它走过的地方会形成一个什么图形呢?给你一把尺子我们能测量出这条线段的什么?
问题:想象这条线沾满了红色颜料,现在让它向右平移 3 格,它扫过的区域会形成什么图形呢?它的
周长在哪里(用手比划比划)?
红色这部分是个正方形的面,你能用手比划着摸一摸它在哪里吗?
问题:这个面有多大呢?
【设计意图】在开课之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观察欲望。在前测时发现学生对一维的长短与二维的大小区分度不够,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区分,一维的长度与面积的不同之处。教学中将 “点、线、面” 的知识结合起来,不仅能沟通知识内在的联系,而且能更好的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平移穿插进来,不仅能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而且能更好地认识面积的特征。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 “面”。
问题:看看你周围,还有哪里有面?找一找,摸一摸。
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面除了形状不同,还有什么不同的吗?(教师拿两个面)如果让你从数学的角度描述这两个面的关系,你会说吗? (大小、长短......)
预设:书的封面比桌面小、老师的手掌面比我们的大等等。
教师总结:我们对面的描述采用 “大小”。 (板贴 “大小”)
【设计意图】从实际中充分认识物体的面,通过直接摸一摸直观感受什么是面,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进一步认识面,体会物体的面有大有小,为后面的 “面积” 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授
总结: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 “面积”(板书课题)。
问题:这些物体的面除了大小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
从数学书,抽象出平面图形。 问题:我们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封面的面积,那么请大家看看这个图形,什么是它的面积呢?
总结:上面的平面图形都有面积,并且面积大小不一样。 (出示不规则图形)
问题:它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
揭示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做面积。
【设计意图】根据课表要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从熟悉的规则的平面图形入手观察其面积,再到不规则图形。最后,教师并没有给出什么样的图形没有面积,而是在学生动手 “涂一涂” 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进而更深刻的理解不封闭的图形无法涂出它的面积。
活动二:(学具袋)小组合作,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下面的图形谁的面积最小呢?先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比,再动手试一试!
(1)重叠比一比。
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吧。小组讨论。
方法一:用剪刀剪开,割补比较。
方法二:我们用尺子量的是长度,如果不破坏原来的图形,面积是一个平面区域的大小,不能用尺子测量,可以用其他东西测量吗?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东西,你们想要什么呢?(同桌讨论)学生动手操作摆方格(密铺)并讲明谁大以及大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我可以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不能凭肉眼观察了,得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从面的大小过度到数量的大小关系,培养量感。
三、巩固练习
1.(学习单)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三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 7 个方格的面积。
【设计意图】再次体会图形面积的大小是由小方格数量的累积决定的与图形的形状无关,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周长与面积不一定有决定性的关系。
2.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在点子图上数方格,鼓励学生方法多样化。其中第二幅图有半格的情况,需要拼着数,若学生能够先从这节课的内容出发,发现分成的部分面积相同用除法解决也是可以的。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面 积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 大小 叫做面积
面积与 形状 无关
周长 —— 长度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是什么,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准备】
学习单、学具袋、多媒体课件等
一、谈话导入
出示数学书。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要从再认识 “数学书” 开始。
问题:你能用你的手吧数学书完全盖住吗?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尝试,发现手掌面无法盖住数学书的面。初步建立面积大小的的表象,认识物体表面有大小。
问题:你说的数学书大指的是哪里大?摸一摸。
问题:你还能在数学书上找到其它面吗?(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找到的这些面的大小。)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 “数学书” 入手,充分观察。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面形成充分并且完整的认识,即面不仅仅在 “上面”,往往一个物体不只有一个面。
二、新课讲授
(1)学生找一找身边的面,摸一摸,跟同桌说一说。
(2)教师提出指甲盖的面与地面(天花板的面),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谈谈自己的感受再次体验面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找身边的面,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也能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设置大小对比明显的面(指甲盖和地面)让学生通过摸和看加深其体验 “大小”。
(1)出示课本封面面积的定义,学生仿照课本封面面积的定义说一说自己所找的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2)概括总结物体表面面积的定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计意识,同时渗透密铺的数学方法。在估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量感”。
(1)平面图形面积的初步认识。
(2)活动一:涂一涂,完成学习单的第一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3)总结封闭图形面积的定义。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并理解了面积的定义后再结合实际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实际意义。
(1)出示活动要求:
①4 人一组,议一议:怎样比较?用什么工具?
②做一做:尝试你选择的方法,比一比。
(2)汇报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我可以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不能凭肉眼观察了,得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从面的大小过度到数量的大小关系,培养量感。
三、巩固练习
2.(学习单第 2 题)请在方格纸上画出 2 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 7 个方格的面积。
【设计意图】再次体会图形面积的大小是由小方格数量的累积决定的与图形的形状无关,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面积相同时,周长可能不同。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面 积
物体表面
的大小叫它的面积。
封闭图形
杨老师在课堂通过活动体验,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尤其在练习环节,让学生画出 3 个不同的图形,面积等于 7 个方格的面积。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大小由图形数量决定的,与图形的形状无关。加深区分 “周长” 与 “面积” 的不同。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 杨晴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什么是面积》,课本 49 页 - 50 页。
【教材分析】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学习了周长,会测量长度,这节课就是从一维空间的度量向二维空间图形的度量的起始。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以及理解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不仅如此,这节在比较图形的面积时候所用的 “剪拼法”、“数格子法” 也为后面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多边形面积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经验。总而言之,这节课在整个小学学段对二维空间的研究有着基础性作用。在这节课中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实践活动:一是创设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活动中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通过画图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面积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此同时也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具准备】
学具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要从再认识 “数学书” 开始。
问题:你能用你的一个手掌把数学书完全盖住吗?为什么呢?
预设:手小,数学书大。
问题:你能具体说说是手的哪里大?摸一摸让大家看清楚你说的是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尝试,发现手掌面无法盖住数学书的面。初步建立面积大小的的表象,认识物体表面有大小。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 “面” 有关的知识。
问题:你能在你周围找到一个比数学书封面小的面吗?摸一摸。(摸完整)。(板书 “面”)
问题:你能在数学书上找到比数学书封面小的面吗?摸一摸。
问题:你能在教室里找到比数学书封面大的面吗?
2.(板书 “大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跟 “面的大小” 有关的问题。
(出示语文书封面)问题:这两个面比较呢?
小结:我们找到的每个面都有自己固定的大小。
出示数学书面积的概念,学生口述什么是语文书封面的面积。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面积”。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 “数学书” 着手,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面。以数学书为标准找到大大小小的面,引导学生体会物体的一个面有它自己的大小,也就是面积。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问题:老师也找了几个面。学生说一说,比较面的大小。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再次感受不同形状的面也有大小之分,让学生对面的认识更全面。
(2)总结:生活中的面有很多,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面都来自物体表面。
问题: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概括总结面积的第一层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
(1)问题:这个图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你能指一指或摸一摸吗?(封闭图形面积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圆、不规则图形。)
(2)演示用涂色的方式正确并清楚的表示出封闭图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辨析,封闭图形的面积是整个封闭图形的大小。
【设计意图】在涂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面的大小指的是它的边线内所有区域的大小,为引出不封闭图形做铺垫。从规则图形的面积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完善学生对图形面积的认识。
揭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封闭图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感受封闭图形边线内部的部分的大小,再通过涂色进行辨析。通过,摸、听、看加深对封闭图形面积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使学生经历概念的归纳和概括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1)在中国地图上找找陕西在哪里。
问题:在地图上,你知道陕西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吗?你能在地图上找一个比陕西面积大的地方吗?
(2)问题:从地图上看 (指台湾),台湾面积跟陕西面积相比呢?
(3)问题:我们祖国 “地大物博” 你知道 “地大” 是什么意思吗?
【设计意图】用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进一步巩固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同时进行爱国教育。
(1)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①4 人一组,议一议:怎样比较?用什么工具?
②做一做:尝试用你选择的方法,比一比。
(2)汇报并展示。
预设:
①剪拼。
小结: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比较出面积的大小,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②测量周长。
问题:用尺子量出周长进行比较行不行?(组织学生辨析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总结:这种情况下不能通过比较周长判断面积的大小。
③摆圆片。
小结: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比出面积的大小,但是不能准确的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
④摆正方形。
小结:与摆圆片的方法进行对比,摆正方形能正确表示出图形的大小。
出示方格纸的方法与摆正方形进行对比。
(4)小结每种比较方法,突出摆小正方形(数方格)的优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我可以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结果,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不能凭肉眼观察了,得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进而从面的大小过度到数量的大小关系,培养量感。在比较过程中辨析周长与面积的区别,再次强调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而面积是周长围起来的区域的大小需要用小正方形(面积单位)去度量。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采用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合作学习方法,易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智慧大闯关
第一关:(课本 49 页)请在方格纸上画出 3 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 7 个方格的面积。
(1)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
(2)汇报展示。
预设 1:所画图形虽然形状不同,但是面积相同。
预设 2:所画图形面积相同,但周长不同。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再次体会图形面积的大小是由小方格数量(面积单位)累积决定的,即面积是一个数量概念,不同形状的图形可能有相同的面积。
第二关:(课本 50 页)如图,用方砖铺满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最少?
(1)独立思考,数一数,写在课本上。
(2)上台讲解。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数量本质,即面积是单位正方形的累积,用的方砖最少就是空地的面积最小。
第三关:(课本 50 页)下面的图形面积等于几个方格?
(1)学生独立思考,在课本 50 页数一数。
(2)汇报方法。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初步渗透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转化成规则图形的面积。拼凑后数一数,感受随着数量的增加,面积在变大。
四、全课小结,强调重点
1.回顾这节课,我们是怎么认识面积的?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通过课堂自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反思),鼓励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感官,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课堂知识的重难点,使整个堂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杨老师,着力于学生学习的 “疑惑点” 实现儿童经验与意义理解的对接。 学生在学习面积时会有一些思维上的 “疑惑” 或 “困惑”,比如 “周长” 对于学生认识 “面积” 具有 “负迁移”,因为在一个平面图形中,“边” 属于强刺激源,“面” 属于弱刺激源,
在教学中,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中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实践、探索,学生可以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再进行观察,也可以用割补的方法,还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 这样更能丰富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杨老师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无论用手指还是小方块都是统一面积单位的体现。并且杨老师在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时还设计了涂一涂的活动,这个想法非常好,在涂色时也可以增加不封闭图形让学生试一试。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 “说一说 —— 摸一摸 —— 比一比” 的系列活动中,直观感知 “面在体上” 及物体表面的大小,激活学生对面积的 “量感” 意识,为学生进一步感受 “面积” 建立了感性认识。
通过让学生动手尝试,发现手掌面无法盖住数学书的面。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数学的乐趣。通过一系列问题串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感受面积的含义,教者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体入手,首先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了初步的面积概念。
杨老师注重注重直观感知,从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操作感知,重叠、剪拼、拼摆、数方格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联系生活,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感知其大小,设计图案等来层层递进认知概念。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课堂一定要富有趣味,孩子们乐于探索,敢于尝试才能达成真正的学习。基于学情,三年级的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备,但是并不是说孩子们对面积一无所知,有孩子对面积有感知,但是缺乏量感,甚至有孩子明白周长与面积是不同的概念,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堂上杨老师巧妙的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活动,合作交流,运用 “割补” 、“剪拼”、“数方格” 等方法来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堂上杨老师巧妙的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活动,合作交流,运用 “割补” 、“剪拼”、“数方格” 等方法来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堂上杨老师巧妙的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活动,合作交流,运用 “割补” 、“剪拼”、“数方格” 等方法来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初次接触面积,建立面积的概念非常重要,杨老师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各种物体表面,让学生了解我们研究的是图形表面的大小,区别于以前学过的周长,为建立面积的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
课堂上杨老师巧妙的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活动,合作交流,运用 “割补” 、“剪拼”、“数方格” 等方法来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让学生动手尝试,发现手掌面无法盖住数学书的面。初步建立面积大小的的表象,认识物体表面有大小,再以数学书为标准找到各个的面,引导学生体会物体的一个面有它自己的大小,总结了面积的第一层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又结合涂色过程引导学生感受面的大小指的是它的边线内所有区域的大小,引出封闭图形,从规则图形的面积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完善学生对图形面积的认识,加深了对封闭图形面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