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倩羽

蒲倩羽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60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26 15:15:28 +08:00
10 G 0 S 0 B
蒲倩羽 的最新回复

老师在设计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相当于是放手让学生完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了解学生对于面积的掌握情况

本节课老师的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在此过程中探索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更适合三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更有兴趣,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摆,同时,为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在最终进行反思总结,条理清晰。

本节课老师在开课时运用微课视频,让学生明确长方形里面包含有几个单位面积单位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这个概念,虽然学生知道什么是面积,但这个概念学生一开始没有了解过,微课的运用恰到好处,同时也增加了本节课的多元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导入时刘老师加入了估一估这个环节,能够一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看一下学生对量的感受在哪个程度。

本节课杨老师不仅有教学还有评价,在课堂最后杨老师让学生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用 10 根手指来表示,这样的方法很适合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值得我学习的方法。

什么是面积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面积的概念,而应该让学生有一个实在的探索过程,杨老师在这一点上把握的很好,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工具,让学生探索什么是面积同时由学生来总结,教学设计中,老师也大方的进行了错误展示,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面积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老师抓住了面积的关键词 —— 面,所以在课堂导入,老师巧妙的运用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周围的面,让学生对于面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总结出形容面积通常采用大小这个词语,老师很好的把握了教学细节。

本节课最有趣的设计在于让学生深度体验,强化量感时,肖老师让学生通过捏橡皮泥感受 1 立方厘米,观察寻找生活中和 1 立方厘米大小差不多的物体,再通过估计橡皮擦的体积,牙膏盒的体积,由小物体到大物体由一个单位体积到多个单位体积,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同时了解几个立方厘米,就是几立方厘米。

本节课的课堂导入运用的是回顾生疑,学生看到体积单位这个词语,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课堂最后总结反思,讲讲自己经过这节课的收获,我很喜欢这样的导入方式,前后呼应,让学生带着疑问开课,带着满满的知识结课。

肖老师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非常的有条理性,从最初的初建量感到强化量感最后进行总结,过程中有学习有反思,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体积单位一定有清晰的认识和掌握。

教师对于教学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还加入了很多生活中的其他物体,最巧妙之处在于最后留给了学生一个思考题,测量弹珠的体积应该怎么测量,这个思考题,弹珠是相对较小的物体,用课堂上所讲解的方法测量有难度,激发了学生对于体积测量的学习兴趣,同时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引导着学生,总结出来了三种测量石块的体积的方法,知识点教学具有条理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在强调转化这个词语,实际上就是想告诉学生石块是不规则图形,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可以将它转化为规则图形后进行测量,用这样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量感。

这节课的设计老师有一个巧妙之处,在让学生寻找测量石块的体积的时候,老师没有明确的告诉学生我们可以怎样测量,也没有直接让学生凭空想象,而是给了学生一定的工具,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问到学生能不能利用这些工具想办法测量出石块的体积,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更有方向性和目标性。

本节课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已经充分想到了,孩子们对于石块的体积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的估计方法,然后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可见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对于学生的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把握学情。

本节课教师对于教学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对于细节的把控,往往有的老师会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体积的公式的记忆上,付老师将重点放在他们体积的推导上,引导学生思考,用正方体在摆长方体时正方体摆了几层,每层一行摆几个可以摆几行,这样一步一步让学生了解到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用长乘宽乘高,了解公式的基础上,同时把握公式的意义。

本节课加入的一个小练习也很有意思,在未完成的长方体模型上让学生求出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通过这个题目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长方体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这个公式的认识,同时反过来让学生了解到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决定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同时可以决定长方体的体积,加深学生印象,正向和逆向思维培养学生对于长方体体积这个量的感受。

本节课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本节课的导入,执教老师想到了长方体的体积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抽象,然而学生对于线段和长方形足够了解,于是老师运用旧知识慢慢引导学生对于长方体体积的探究,同时老师在导入的过程中,并不是让学生直接回忆这条线段有多长,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而是引导着学生先回忆线段长度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和我们长方形的面积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像这样的推导过程回忆之后,有助于我们后面用正方体来推导长方体的体积的教学

我觉得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出示书当中出现的教学工具,还可以运用更多的生活物品,让学生测量这些生活物品的周长,生活物品中包含可以一些不规则图形和规则图形,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测量的方法,同时在板书设计中还应加入老师的总结,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周长的概念,由学生总结出测量周长的具体方法。

我觉得本课的设计老师缺少了一些试错的过程,周长这个知识点不难,但是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容易出错,课堂设计对于周长是指物体一周的长度,这个具体的知识点讲解和操作不够,没有达到对于量感的有效培养,所以我觉得需要有一些错误的示范,打破的错误观念。

本课的设计知识点完整,干净利落,条条递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周长这个知识点的印象,老师通过认识周长,学习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方法,到最后学习通过最简单的数一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周长,同时学习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7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5:11 · PVG 23:11 · LAX 08:11 · JFK 11:1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