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lixu

jtlixu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498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25 14:36:12 +08:00
10 G 0 S 0 B
jtlixu 的最新回复

整个教学环节教师都以培养学生的量感为目标。在圆柱体体积的推导过程中,教师首先把实物圆柱体模型进行分解,再组合成一个已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又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推导过程重新回顾一遍,这样就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再一起,突破了教学难点。

量感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的重要,培养学生初步发展估算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可以通过量一量,建立量感表象,发展学生的量感意识。

物是孩子并不陌生的事,但具体到怎么找钱是难点,教师虚拟购物场景让孩子亲身体验计算的乐趣,通过认一认、微课拓展、抢答游戏和分一分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了人民币,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和支付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尝试完成验证猜想。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懂得圆锥体积和圆柱之间的关系。在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知识中,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加深了对圆锥及体积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量感是抽象的,如何在估计,测量,研究长方形的面积中具象起来,教者做了细致又周到的设计,从任务驱动开始,给学生提供了空间和时间进行探究,三次测量活动,问题不同,但都指向引导学生寻找发现长方形面积的测量方法,归纳时从特殊到一般,感受公式计算的方法是最佳选择。

动手操作体验多,教师通过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算一算,学生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周长这一抽象模糊的概念,在学生心中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好的设计。

量感” 是人们通过对某个实际物体的观察或体验,对其大小、多少、厚重等方面进行的估测,是一种感性认识。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 “量感”,课堂上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构建 “体积单位” 模型,丰富 “体积大小” 的体验,进行 “体积大小” 的估测。

本节教学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探索出长方形的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的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归纳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主动探索的精神,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有效生成。

充分体现出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 “问题” 和 “问题解决” 的教学与设计理念。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陈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摆 “体积单位块”,用体积单位块来度量长方体的体积,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并使他们进一步感受:从长度的认识到面积的认识,再到体积的认识,都是从度量开始研究的。这个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量感,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 “课桌有多长” 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进行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厘米” 单位表象。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摆,拼等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总结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因为参与才能有所发现,学生不仅体会到参与教学获得知识的快乐,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他让学生明白时间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时间比质量更加抽象,而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较为复杂,所以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时间的变化。以及要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让人耳目一新。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找一找面积是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的大小,体会生活中的较小的面积单位,然后用报纸拼一拼、画一画、再找一找、做一做体会更大的面积单位 —— 平方米,为学生建立直观的知识表象,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为学生建立了单位面积的大小概念,教学效果很好。

节课教师采用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问题引领,初步感知圆面积的大小,进而启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然后教师又通过数学活动,在认定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后,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罗老师这节课充分让学生体会了克和千克的量感,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多种活动来发展学生的量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去感知,去体会并建立量感,整节课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感,值得学习!

量感起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本节课通过学生介绍柜台物品,让学生了解柜台物品及其价格,并让学生认识购物中的货币应用及量感,即不同钱数购买多种不同商品,使学生进入真实情境中体验,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

本节课能够在真实的活动中丰富培养学生的 “量感”,1 分钟拍球、1 分钟跳绳、1 分钟写字、记录 1 分钟心跳次数和数数等等,这些活动使无形的时间单位变得生活化,具体化,也增加了数学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量感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标准的单位长度的量,充分让学生认识标准量,建立标准量的表现,再借助标准量来估量和测量,因此,1 厘米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重点,还建议教师要设计多一些的数学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加深认识 1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现。

注重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感受到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让后对比度量的工具,感受度量工具上有长度单位才能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让学生在度量中培养学生量感。建议学生对一厘米的感受可以再加深一些,如给学生准备 1cm 长的小棒,更直观的加深 1CM 的认识,学生用手指做小鸟的活动认识 1 厘米感受并不深刻。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7:53 · PVG 15:53 · LAX 00:53 · JFK 03:5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