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萍

廖金萍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6171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03 09:02:49 +08:00
10 G 0 S 0 B
廖金萍 的最新回复

我认为一分有多长还可以设计更多的体验活动,比如拍一下手,跺一下脚就是一秒,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能读多少个字?能唱多久歌等等,这样丰富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时间的量感更具体。

本节课在把握变与不变中做的很好,让学生体会当长宽高发生变化时,它的体积是否会发生变化,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认识分米和毫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入对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 和 “毫米” 的认识。所以对厘米知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毫米和分米是用厘米来沟通和联系的。

本节在类比,推导想象中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推导过程,才能有效地理解知识,认识知识的本质。

@安然 安老师的回复,让我明晰了可以将面积和周长量化,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确面积大小和形状周长无关,突破知识误区。

生在 “猜”、“看”、“比”、“画” 的多种活动后,应该尝试让学生来总结,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对学生的学情把握到位,学教材的分析到位,设计了多个体验活动,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去理解抽象的面积,这样就将抽象的物体具象化了。

我认为对量感的培养,除了深度体验和操作,还应该建立量的标准,这样学生心中有了尺子,才能够借助工具去测量,去度量。

由 “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 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抽象性也比较强。本节课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面积是最基本的度量几何概念之一。面积的认识是学生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中一次非常重要的飞跃,也为以后三维空间 “体” 的认识做好铺垫。所以本节课老师重点突出从线到面的转变,设计合理贴合实际。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用面积单位摆一摆,再得到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摆的过程中,学生就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长和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则可以推导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看日历》注重了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日历。 从生活入手,直观地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还可以回到生活中去。

《课桌有多长》一课是从知识的角度看,这是小学阶段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是一节 “种子课”,是对建立 “量” 的标准的初体验,是首次建立度量单位的模型;所以,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是后续课程的基础,本节课一开始让学多种方法测验,最后发现结果不一,学生在碰撞中统一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是 “底面积 × 高” 对探索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有正迁移作用。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 “猜想与验证” 的探索过程,在探索中理解、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经历了完整的探索过程,学生会对圆柱的体积形成更深刻的感悟。

本节课学生通过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切开,可以拼成近似的长方体,通过化曲为直,分割拼组的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的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能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所以本单元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时间的度量就更是抽象的,所以刘老师从生活情境入手,带着学生体验,感悟,丰富表象,将一分钟看得见摸得着。

量感是需要多种感官,反复体验,深度体验才能逐渐建立的,秦老师正是深知这一点,在设计上变化铅笔的长度,让学生探,练,思,逐渐形成学生对分米,毫米的感知。

体积单位是从长度单位的一维,到面积单位的二维,再到体积单位的三维,所以从一维到三维的这个过渡就很重要,这节课充分考虑到了这样的情况,通过实践操作,再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建立了体积单位的表象

对于重量的量感,比较难以感受,而反复体验则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在对比中体验,在体验中再去对比重量,为学生建立良好的 “量感” 做足了准备。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09:21 · PVG 17:21 · LAX 02:21 · JFK 05:2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