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娟

许丽娟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4591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15 21:37:18 +08:00
10 G 0 S 0 B
许丽娟 的最新回复

这节课老师让绘本教学进入课堂,让学生发现量感是空间观念在测量领域的精细化和具象化,老师在教学中关注了学生量感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在量感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 “体验‘量’的丰富直观 —— 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 标准量产生的必要性 —— 用标准量去测的过程 —— 测量结果的优化” 。在学生独立操作中慢慢发现,推导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增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如果在后面的教学中能更多的加以应用,学生理解的会更加透彻。

以谜语导入课堂,增加学生的兴趣。老师让学生在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的基础上,并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

本节课老师联想旧知,引出新知。并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可见长方体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方式。在感知中总结长方体的体积,在量感中运用长方体的体积解决问题。

这节课老师创设情景,通过情景引入课堂。我们知道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数学学习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老师正是运用这样的手段进行教学,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亲身感受去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想感觉会不一样。

课堂中,老师设计了丰富的数学活动。时间量感是指一种对时间量的感觉感知,是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时间量的大小进行推断,另一方面指推断某个时间量与哪个实际事件发生的时间量相互吻合。所以更应该重视建立 1 秒的时间量感,在数 5 秒、10 秒甚至 1 分钟的时候,要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感受数的节奏,将数数的经验迁移到时间的推断上。在最后可不可以设置一个听歌或者看动画片的环节,让学生估测这一小段歌曲或者视频用了多长时间,用以检测学生对于时间量的推断能力。课堂上老师老师让学生用心体会感知时间,体会分。

这节课老师直接入课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尝试、猜想、验证的过程。从用 “体积单位块” 量给定的三个长方体的体积,得到相等的结果,从而产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再老师又安排全班分小组摆出各不相同的长 方体进行验证,异中求同发现规律。找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学生们在动手中感知,在操作中感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长方体的体积。

这节课老师以问题激趣,直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计量单位的认识和实际问题有紧密的联系,需要在现实情境中引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掌握。” 测量单位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把建立表象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丰富对测量单位的感受,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 “量感”。

这节课以活动激趣,激发需求,课堂中老师引发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领会面积单位的意义。老师以具体感知为基础,通过简单推理和计算得出的结论,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他们对得出的结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更深深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教师在组织量和计量的教学活动中,应基于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线索,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比较中,感受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累加过程,建立相应的计量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加深认识、学会估测,培养了量感。

老师通过画画让学生切身体会封闭图形,理解面积,抽象出面积,把抽象的面积具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面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去,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解决问题要想策略的好习惯。在教学中培养了量感。

郝老师从提问引入课堂,直接激趣。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估一估,比一比,画一画,做一做,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感知面积单位。在认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设计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与同伴的合作探索中,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单位面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去。而这个过程,也是建立学生量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学习,认识了面积单位。

发展学生的量感从以下三点进行 1. 重视对量的深度体验,形成具身经验。重视让学生的身体深度参与认知。 2. 重视对单位量的感知,形成单位量感。 3. 加强对叠加量的感悟,建立不同量感。这节课老师从以提问的形式导入课堂,直接把学生引数学课堂。贾老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进行了宏观的把控,从国内到国外,不同版本进行了分析,这样的一波操作很好的运用了教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帮助。

这节课老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堂,直观感知日历,教学设计探究层次鲜明,又不乏趣味性,涵盖了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韩老师的设计将众多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让内容更加清晰。日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可以从提问孩子的生日,家人的生日,来理解日历,不仅加深学生对日历的理解,更较深了学生对家人的感恩。老师利用微课促进对日历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激趣引入,《时间像小马》音乐引入课堂,在音乐声中进入课堂,感知声音,感知时间的流逝。 “量” 是指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大小、长短、或者多少的物理属性,“量感” 则是对事物属性的 “感” 和 “悟”。量感是量化思维的体现,也是一种抽象思维,需要一个标准去衡量。培养学生感悟量感,则需要创建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感” 和 “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理解了一份有多长。

这节课玩魔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让学生获得了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比较方法,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 “统一标准”,从而顺利验证猜一猜的答案,体验了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在这样动手操作下,量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从而掌握并知道什么是面积。

罗老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堂,把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老师从实际出发,这一点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 “克” 这个环节老师利用丰富多样的现实素材和多种形式实际操作的让学生积累一些对这些质量单位的亲身感受,从而让学生建立起千克和克的具体概念。让学生通过掂一掂,量一量这种数感的具体化,为后面学习 “吨的认识”、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日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学习数学培养了新的技巧。

这节课,教师直接出示问题,由问题直接引入课堂,教师尊重了教材的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引入,在复习上节课知识的同时,为面积单位的顺利学习奠定基础。在新授环节,让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测一测感知面积。通过动手操作感知面积的表象,达到理解并应用面积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导入环节把运城盐湖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用 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长方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通过用面积单位不重叠也不留缝隙的铺满长方形,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在这样的感知下,在这样量感的促使下,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知识,并内化知识。

这节课老师很好的渗透量感,通过量感理解,感悟。因为量感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估测能力的培养,这节课采用了三个层次的体验活动首先让学生建立 1 厘米表征模型,其次是使用模型找到基于单位量去估测叠加量找到现实中的物品,再到从具体的量抽象出长度的感知画出叠加量的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量感在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

夏老师在教学伊始就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利用实物刺激,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对体积单位量的生活感知,在学生 “已有量感” 的基础上进行,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因为体积单位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夏老师把抽象的体积单位具体化,形象化,方便了学生通过量感的感知,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

从生活中的情景入手,课桌的长度有多长,这样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学生比较容易快速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当发现学生不会测量,不知道 1 厘米的大小时,这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估、量都能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及对身边事物的渴望,究竟是多长,想一探究竟。我觉得开头的导入设计挺好,没有华丽的语言,一下子就把量感融进教学。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0:25 · PVG 18:25 · LAX 03:25 · JFK 06:2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