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述良

李述良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393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24 22:03:23 +08:00
10 G 0 S 0 B
李述良 的最新回复

杨老师,注重孩子们已有经验,在原认知上生成教学,环节自然!

本节课,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学生多感官体会什么是面积,但是可能由于方式太多,学生可能找不到活动的目的,可不可以通过精简活动强调主要目标。

听了杨老师的课收获颇丰,学生在整个课堂上表现的非常活跃孩子是真正的在课堂上去思考,是有有效的学习。能否在认识面积开年之后,更多的不是比较面积的大小,而是用数衡量大小!

杨老师,借助已有周长学习方法和周长概念,迁移学习,并区分了面积周长概,能否用格子图画的方式或观察,一组周长一定面积不同的长方形!

本节课探索了量感培养教学方式,每一个环节设计的自然,符合小学三年级的认知!

杨老师,设计层次清晰,学生多感官感受,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也获得了学习的喜悦!

杨老师这节课,经过一次次磨课,已经上成了经典,只需要合理安排各环节衔接,控制时间,学习之楷模!

杨老师,一节课 40 分钟时间不够!能不能再压缩一下第一目标概念的时间,例如课前任务类,或者优化涂色方法!

杨老师采用手指打分制的评价,关注到了自己的自我评价,能否换种方式,设计一些有面积元素的评价图案,以面积大小来评价,例如版图大小,海洋大小,大洲的大小等

活动二中出现了三种比较的方法,前两种是对比,第三种是度量,有没有更多的可能,学生折成更小的单位量比较,或者画方格给予数量的比较?

杨老师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比较面积大小,但是量不能离开数,面积大小比较有很多方法,直观的那这两个图形进行比较,学生能有许多对比方法。大小除了直观的对比,还应该抽象到数的比较,例如第一个图形有 8 个小正方形大,两个手掌大等这样的 “数 + 单位量” 描述。这样也是比较面积大小,只是淡化了比较对象,回到了 “标准”,孩子们更好的衡量大小,理解面积大小含义!建议在第三情景比较大小时,不仅比较,更要量度!

杨老师根据三年级孩子们的特点,创设有趣的情景,结合生活中的实物感受面,通过说、摸、画、比、讨论等帮学生升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回到了量的发展。

杨老师的教学很好的引导学生区分周长与面积,学生学习这两节课时,都摸但是两次的体验并不相同。

杨老师课前做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孩子们是已经学习了周长,学生已经学会测量长度,我想了解一下,在周长这一节课学习,在看似一维的学习中,学生有没有二维的思考,或者老师是否铺垫了二维的种子?两节课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北师大版教材在周长与面积两节课中情景十分相似,上册是周长,下册是面积,在这一个学期的成长中,我们有催生了那些知识与经验,推动一维向二维的发展!

杨老师的课,看一看,看清了周长与面积,涂一涂,涂出了面的直观感知,在感知中理解定义,同时,初步感受了面的大小,数一数,比一比,认识了面的大小衡量,有 “量”,激发学生思维 “比” 量,在去同留异中找大小。杨老师最后用学生的方式评价,评价的真实亲切!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01:30 · PVG 09:30 · LAX 18:30 · JFK 21:3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