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九台郭海英

吉林九台郭海英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729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21 20:27:27 +08:00
10 G 0 S 0 B
吉林九台郭海英 的最新回复

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又通过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唤起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到物体都是占空间的,通过小故事让学生体会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在教学中,廖老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感性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有趣的测量》这节课,非常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内容紧贴生活,能有效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横向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体验 “转化” 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旨在从量一维的长,宽,高中体会与长方体体积的关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三组长方体体积的大小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通过动手摆不同的四种长方体,记录数据观察得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从而产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建立二维与三维间的联系,设计合理,凸显了对学生量感的培养。

本节课,教师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中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自我构建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坚持让学生在观察、拼摆操作、合理推想等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教师注重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看日历认识年、月、日,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发展了学生的 “量感”。

《一天的时间》的教学老师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理解了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

《长方形面积》这节课的设计抓住了测量本质,根据孩子爱动手、好操作的特性,积极寻求突破方法,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直观体验来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使知识形成建构。

面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教学中杨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走一走,比一比,画一画等方式的活动对学生概括出概念很有帮助,再加上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有效突破了新知的生长点。

本届教学首先从实际中充分认识物体的面,通过直接摸一摸,直观感受什么是面,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进一步认识面,体会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老师准确的把握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涵,充分体现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这一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将枯燥的几何概念课上的生动有趣,对小学生而言,概念教学可以适当的淡化它的定义,而要注重感知和体验,在丰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

教学设计中,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联系生活实际中物品的周长。借助蚂蚁和铅笔行走的路线,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建立周长的概念。本节课通过看、描、量、数等的操作中感受周长的实际概念,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合作技能的同时,感受不同工具可以用来测量不同的物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活动中提炼概念发展量感。

时间量感无法像测量长度、称量质量的方法来进行实物测量,只能靠外界事物的运动来感知时间的长短。周老师设置了多个体验感知活动,让学生建立 1 分钟的长度概念。教师通过 “画”“算” 将学生思维显性化,“拨” 钟面表针,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东西,这样的深度体验使儿童的量感初步建立。

本节教学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估测、自主测量、合作交流、找生活中的 1 分米和 1 毫米长的物品等活动,充分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直观模型,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感受分米、毫米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发展学生估测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量感。

本节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充满了趣味性。值日生比身高不仅深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复习了旧知。新知部分通过估,测,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了分米和毫米的实际长度,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直观模型,并以这种直观模型做为标准去估计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突出。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体会到 1 分有多长,能让学生真正感知自己在 1 分钟能干多少事情,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多次积累活动经验。学生在自己亲历的体验过程中,更好地感知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建立起抽象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时间量感。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面积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中通过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帮助学生区分面积与周长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比较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时,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给学生动手操作和表达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时间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时间比较抽象。本节课在设计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己说出几个大格、几个小格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可能更能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帮助学生建立起量感。

本节课采用了三个层次的体验活动首先让学生建立 1 厘米表征模型,使用模型找到基于单位量去估测叠加量找到现实中的物品,再到从具体的量抽象出长度的感知画出叠加量的过程。让学生对标准量 1 厘米的产生过程更加明晰,对标准的选择依据更加明,对学生量感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教学让学生体会 1 元的使用价值,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构建新知的体验,逐步发展量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7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0:08 · PVG 08:08 · LAX 17:08 · JFK 20:08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