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李青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春】山西运城稷山李青名师工作室李青五下《体积单位》

  •  
  •  
    李青 · 3年前 · 1015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157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山西运城稷山李青名师工作室的李青,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活动,同时非常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我们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接下来我将与我们团队的伙伴王锦慧、郭瑞红、刘秋芳老师一起结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一课,精心设计、深入研究、探索发展学生量感的有效学习策略。真诚的期待,各位专家与同仁对我们本节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并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1. 教材图片 https://bbs.xsj21.com/t/1788#r_74429

    2. 对量感的认识与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788#r_74430

    3. 选课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788#r_74431

    4. 一稿教学设计 https://bbs.xsj21.com/t/1788#r_74432

    5. 一稿教学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788#r_84817

    6. 一稿研讨总结 https://bbs.xsj21.com/t/1788#r_85361

    7. 二稿教学设计 https://bbs.xsj21.com/t/1788#r_85375

    8. 二稿教学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788#r_85381

    9. 二稿研讨总结 https://bbs.xsj21.com/t/1788#r_85383

    10. 三稿教学设计 https://bbs.xsj21.com/t/1788#r_85386

    11. 三稿教学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788#r_85390

    12. 三稿研讨总结 https://bbs.xsj21.com/t/1788#r_85393

    13. 四稿教学设计 https://bbs.xsj21.com/t/1788#r_96975

    14. 四稿教学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788#r_97038

    15. 四稿研讨总结 https://bbs.xsj21.com/t/1788#r_97039

    16. 终稿教学设计 https://bbs.xsj21.com/t/1788#r_97082

    17. 课堂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zODM5MDk3Ng==.html

    18. 活动综述 https://bbs.xsj21.com/t/1788#r_102500

    1015 次点击  ∙  4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955 条回复   2021-09-16 10:02:33 +08:00
    李青
    李青3年前
                         让量感为数学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
                                                    稷山县李青名师工作室
        说起 “量感” 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但说起 “量” 一定不陌生。常见的 “量” 有长度,面积,体积,时间,重量,角度等等。有关 “量” 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其实非常常见,比如身高,体重,教室的面积,一盒牛奶的容积,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都十分注重相同量之间的换算等一些考试的必考点或重点,但往往在教学 “量” 的时候忽略了学生 “量感” 的培养。
        “量感” 归根到底是一种 “感受”,它是对物体的大小,重量,规模,快慢等的感受。然而在数学教学中, “量感” 常常被忽略,因为要培养学生真实有意义的 “量感” 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时间或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做一些实验或者活动。这是一个比较费时的过程,因而老师们宁愿将这些时间花在大量的练习上面,比如单位之间的换算等等。
        1 . 导致学生” 量感 “缺失的原因
        一旦老师忽略了学生的 “量感” 的培养,一些看上去不可思议的错误也会随之产生,比如 “北京到上海的铁路全长大约是是 1463( )”,要求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单位,有很多学生会填写 “公顷”, “平方米” 等等,这些错误在老师们看来是有些想不明白的,但事实就是存在这样的情况。其实学生一旦出现这种单位之间的混乱就能说明他的 “量感” 的缺失,学生能否清晰的理解单位的含义其实是衡量 “量感” 形成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那么导致学生 “量感” 缺失的原因有哪些呢?
        (1) 缺乏对量的实际测量和操作
        缺乏对量的实际测量和操作,虽然教材上有提供这样的引导,但是考虑到各种因素,这些操作和测量往往被忽略了。比如五年级《认识公顷》一课时,教材是这样定义的:边长是 100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 公顷。对于这个定义学生是很好理解的,但是能否真切的感受 1 公顷的大小呢?教材上有这样一个题目 “28 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 100 平方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 1 公顷?”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会计算的,但是会算就能说明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 1 公顷有多大了吗?公顷是相对比较大的单位,学生对 1 公顷的理解比较抽象,如果老师愿意肯花时间能带领学生去操场实际操作一下,那么学生的理解就能与生活接轨。
        (2) 某些 “量” 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
        有些 “量” 是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比如身高,体重,但有些单位学生学生在生活中很难真实的感受到,比如吨,平方千米等等。有些量是比较直观的,比如厘米,分米等长度单位,元角分等钱数单位,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比较深刻的,而有些量是比较抽象的。
        2. 培养学生 “量感” 的策略
        (1) 在真实的活动中丰富培养学生的 “量感”
        例如,在教学时间单位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 “1 分钟” 有多长的活动,让学生在指定的 1 分钟里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多少道口算,能跳几下绳子等;在教学重量单位时,可以组织学生称量身边的物体,如自己的体重,书包,铅笔盒等;在教学长度单位是,可以组织学生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手臂的长度,脚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可以测量下身边的物体的面积,小到手指甲盖,大到操场的面积。在一次次的测量活动中,学生无形之中就加深了对 “量” 的意义的理解,才能真实的体会到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什么是体积,这样也就能减少乱用单位的现象。
        (2) 联系生活,提高估算和概算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时常常也会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感悟量的大小。例如,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南京明孝陵的面积,青藏高原的土地面积等等。但这些例子往往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学生难以获得真切的感受。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如校园的面积,公园的面积或体育馆图书馆的面积等等,这样学生才能能真实的感受到 “量” 的大小。在教学单位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能够选择一些参照物进行比较。比如:1 平方厘米我们可以参照大拇指指甲盖或者电脑键盘,1 平方分米可以参照手掌面的大小,1 平方米可以参照地砖的大小,有了这些实际参照物,学生就有了估计和概算的能力。
        (3) 拓展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有一个教学拓展的环节,教师可以藉此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例如,在学习重量单位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找有关秤和质量单位的前世今生,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古代称量的工具有哪些,古代的计量重量的单位有哪些。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丰富了课外知识,又进一步掌握了课内的知识。
        综上所述, “量” 的学习本来就贯穿于学生的生活的四周,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唤起学生对 “量” 的属性、大小、单位、工具使用上的真实感。学生只有在真实额感觉中学习,才能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量感” 的培养不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缺失和忽略的一部分。然而,数学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教师长期的坚持不懈引导和训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
    李青
    李青3年前❤️1
                                    打开量感之门  绽放思维之花
                                                 ——《体积单位》选课思考
       春回大地,绿满神州,聚焦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这一场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跨越时空的教研,让我们相约云端。此次有幸参与 “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活动,心情非常激动。作为参赛团队,首先要思考的是选什么课呢?脑海中冒出了无数个问题,什么是量感呢?影响量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发展学生的量感?有关量感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呢?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团队最终在众多课题中选取了《体积单位》一课。
       一、教海探航   初心致远
       根据以往教学经历,我们发现每届学生都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一根铅笔的长 20(分米),操场的面积大约是 2(平方米),集装箱的体积大约是 40(立方分米)…… 通过与学生交流,剖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发现:一是学生没有建立起长度、面积、体积等单位的表象;二是即使建立了表象,也没有估测的经验,不能对物体大小有较准确感悟。这些都源于学生 “量感” 的缺乏。
       二、寻真悟道   追本溯源
       学生为什么会对 “量感” 缺乏呢?体积单位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能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反思自我,寻找原因,发现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就是重视体积单位的换算和体积的计算,并没有对体积单位表象的建立加以重视。学生没有经历对常见物体体积估测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对量的感悟。找到根源,我们就大胆往前走,尝试挑战,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让学生经历 “1 个单位” 标准的建构过程,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三、辨感思中  培养量感
       我们想以这节课为载体发展学生的 “量感”。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小有感性的认知。学生量感的提升,就是学生成长最有价值的事情。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稿)
                                                山西省运城市稷王小学  李青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 38 页 “体积单位”
    教材分析:
    《体积单位》 是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 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点;理解了体积和容积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铺垫。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发展学生量感,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进而利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长方体体积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还是处于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对量的感知,仅仅停留在对物体长短、大小、轻重等浅性的认知上。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梳理迁移相关单位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量感,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 在操作交流中,实践活动中,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学生量感。
    教学重点:
    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建立体积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增强
    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教学准备: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橡皮、土豆、鞋盒、1 米长的塑料管等
    教学过程:
    一、辨 —— 在区别中建立量感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 “我比你说” 的游戏,看谁的想象力最强?
    课件出示:

    6.png

     问:1.(图 1)甲比乙长(    ),你是怎么想的?
     2.(图 2)甲比乙大多少呢,为什么?
     3.(图 3)甲比乙大(    ),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用大小大致相等的东西来描述甲乙相差的体积。
     小结:测量长度时,要用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测量面积时,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板书课题 —— 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感受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二、学 —— 在阅读中感知量感
     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呢?对于体积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38 页,阅读第一个问题串。
     想一想:它们分别有多大呢?
     试一试:用手比画比画。
    【 设计意图: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环节学生自学教材,初步在脑海中对体积单位形成表象,为体积单位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三、感 —— 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1. 认识 1 立方厘米。
    师:通过刚刚的阅读我们已经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也比划了它们的大小。 
    (1) 操作感知 1 立方厘米
     师:你能制作出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吗?想一想,利用手中的学具做一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完成的同学,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做的?
     学生展示作品,交流做法。
     预设:1. 用橡皮泥切或捏一个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
     2. 用硬纸板制作一个棱长为 1 厘米正方体。
    师:从学具袋中找出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动手摸一摸,比画比画。
    (2)生活感知 1 立方厘米
    师: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 1 立方厘米呢?
    预设:一节手指头,骰子、花生米等物体的体积接近 1 立方厘米。
    (3)实践感知多立方厘米
     出示一块橡皮、一个土豆
    师:请同学们估一估这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呢?
    同桌合作验证一下。
    学生展示汇报
    问:这个土豆的体积呢?
    2. 认识 1 立方分米
    师:(出示鞋盒)它的体积呢?
    预设:1. 用立方厘米做单位;2. 用立方分米做单位;
    (1)初步感知 1 立方分米
    师:1 立方分米有多大呢,学具中有没有 1 立方分米?
    师:你如何确定它就是 1 立方分米呢?
    预设生:量一量它的棱长。
    (2)生活感知 1 立方分米
    寻找生活中大约 1 立方分米的物体。
    (3)实物感知多立方分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大小需要用立方分米做单位呢?
    (学生举例)
    追问:它的体积约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用手比画比画吗?
    预设:1. 用体积单位预计大小。2. 估测长宽高预计大小。
    3. 认识 1 立方米
    师:同学们,我们制作出了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看到了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1 立方米的正方体有多大呢?想一想?
    (1)搭建 1 立方米空间
    师:如果要搭一个体积为 1 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你需要什么学具呢?
    师:为什么呢?
    预设生: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一米长的水管和连接材料,请四位同学搭出 1 立方米的空间。
    学生思考后,合作完成。
    (2)感受 1 立方米空间的大小。
    师:我们眼前的这个 1 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呢,估计一下里面可以容纳几位我们班同学呢?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
    师:这一试我们发现,原来 1 立方米可以容纳这么多同学,你现在明白知道 1 立方米占据多大空间了吗?
    (3)生活感知 1 立方米
    举例:找一找,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 1 立方米呢?
    【 设计意图: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四、思 —— 在内化中提升量感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量。
    今天,我要给大家做一个拿手好菜西红柿炒鸡蛋,首先我准备了一个(     )大的西红柿和一个(    )大的鸡蛋。系上我(      )的围巾,拿起长(     )的刀,在面积是(    )的案板上开始切菜,起锅烧油炒菜,炒好装盘,真香!
    【以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区别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三类单位大小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量感。】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
                         长度: ㎝     dm     m
                         面积: ㎝2    dm2     m2
                         体积:  ㎝3    dm3     m3
                  棱长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记作 1 厘米 3(㎝3)
                  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记作 1 分米 3(dm3)
                  棱长 1 米的正方体,  体积是 1 立方米,  记作 1 米 3(m3)
    焦建红
    焦建红3年前

    在生活当中找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 1 立方厘米之后,可让学生再找一找身体当中有没有接近 1 立方厘米的?

    张新菊
    张新菊3年前

    让学生尽量多找找身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物体,发展学生的量感。

    任新娟
    任新娟3年前

    学生在感知体积单位时,引导多在身边的实际生活中找,比如人的身体上也有。

    郭瑞红
    郭瑞红3年前
    1. 让学生除了感知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再感知 2、5、10 立方厘米的大小,体会测量标准的变化在具体测量时的作用。
    2. 板书应该突出重点,简单明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板书是否考虑可以去掉?
    任琰
    任琰3年前

    导入处小结可以加上 “而进行像图 3 这样的比较时我们要使用体积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积单位”,之后再板书体积单位

    张洁玉
    张洁玉3年前

    应该多搜寻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 沟通线面体这个环节放在收尾的前面应该更好一些。

    yao
    yao3年前

    引导多在身边的实际生活中找,比如人的身体上也有。

    吴
    3年前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让学生猜测,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杨玉平
    杨玉平3年前

    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

    王凤娟
    王凤娟3年前

    应该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联系生活实际。

    宁梦霞
    宁梦霞3年前

    加强学生对周围物体体积的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实验二小闫爱萍
    实验二小闫爱萍3年前

    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小有感性的认知。学生量感的提升,就是学生成长最有价值的事情。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杨国联
    杨国联3年前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先让学生猜测,再验证。

    刘秋芳
    刘秋芳3年前

    让学生建立表象,不仅仅限于 1 立方厘米,也可以是 5 立方厘米或 10 立方厘米,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估测物体的体积。

    马福珍
    马福珍3年前

    能不能让学生在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以后,继续让学生感知几立方厘米,几立方分米,几立方米的大小,进行一个过渡,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估测西红柿,鸡蛋等实际物体的体积。

    段江娟
    段江娟3年前

    在感知 1 立方分米的物体时,让学生多找一找身边的实物,将 1 立方分米的表象建立好。

    黄梅红
    黄梅红3年前

    建立表象后,让学生充分感知,提升量感。

    马晓慧
    马晓慧3年前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找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物体,让学生深刻感知。

    冯香娟
    冯香娟3年前

    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才能让知识扎根到学生心中。

    13453998835
    134539988353年前

    多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物观察、感知、建立深刻的表象。

    王倩
    王倩3年前

    应该让学生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

    孙淑玲
    孙淑玲3年前

    通过摸一摸、生活中找一找、建立单位体积的表象

    什么都可以003
    什么都可以0033年前

    数学教学应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课堂中感觉学生与生活有点脱节,在教学中应多加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东西。

    高蓉
    高蓉3年前

    在让学生感知橡皮和土豆的体积后,再与生活结合,训练学生估测的能力

    yangjunmei
    yangjunmei3年前

    尽可能地让学生从生活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获取知识的学习

    王冰
    王冰3年前

    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从一维到二维到三维,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完整知识体系。

    稷王小学侯秀丽
    稷王小学侯秀丽3年前

    李青老师课前对孩子们进行了学情调研,并且对比了各版本教材关于 “体积单位” 的编排,并对量感做了解读,这些工作都将为发展学生的量感奠定基础。本节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 1cm³,1dm³,1m³ 都分别有多大?能建立这 3 个体积单位的表象,在孩子的脑海里能牢牢地印刻出它们的大小。我觉得关键是通过哪些活动或策略能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大小,记住了它们的大小,就形成了体积单位的量感。

    段少良
    段少良3年前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首先让学生猜测,再带领学生进行验证,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性。

    赵满良
    赵满良3年前

    板书内容太多,可否粘贴,可以节约上课时间。

    刘晓敏
    刘晓敏3年前

    加强体积概念的渗透,提高学生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的能力。

    靳国霞
    靳国霞3年前

    学生在感知体积单位时,引导多在身边的实际生活中找,比如人的身体上也有。

    张洁
    张洁3年前

    导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应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吴晓芳
    吴晓芳3年前

    以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区别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三类单位大小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量感。

    段婷琴
    段婷琴3年前

    多引导学生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培养应用意识。

    杨瑞芳
    杨瑞芳3年前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课,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杨瑞芳
    杨瑞芳3年前

    在感知体积单位时,学生通过亲手摸一摸更有感觉。

    杨贞红
    杨贞红3年前

    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来完成。

    15567078709
    155670787093年前

    在我们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对量感的认识,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能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就是重视体积单位的换算和体积的计算,学生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唐喜荣
    唐喜荣3年前

    能不能让学生在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以后,继续让学生感知几立方厘米,几立方分米,几立方米的大小,进行一个过渡,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估测西红柿,鸡蛋等实际物体的体积。

    wjj19801213
    wjj198012133年前

    李青老师的教学设计,觉得每一个环节都在渗透学生量感的培养,刚开始导入部分就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出体积单位,学生在心中建立了初步的量感。接着学生实践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在心中建立清晰的量感,最后巩固。个人建议可以再多放手一些。

    李婷
    李婷3年前

    教学这一方面的课,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知道这几个单位大小,学生的体验活动设计很少,认为太浪费时间,殊不知只有通过多种活动参与,学生的量感意识才能得到提高。在生活中才会把这些基本单位作为标准量,为实物体积选择合适的单位!

    张翠玲
    张翠玲3年前

    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李老师能够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

    姚晓娜
    姚晓娜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李老师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过程中认识体积单位,建立对体积单位的认知表象,并且感知各体积单位的大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量感。

    莹
    3年前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 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倡导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 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 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莹
    3年前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 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倡导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 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 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莹
    3年前

    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教学。 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 知识的应用。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讲解新知,联系生活举例子,使学生 容易明白、掌握新知识。

    樊芳芳
    樊芳芳3年前

    在本课中,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老师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

    18149368009
    181493680093年前

    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方面的实际大小的体积概念。

    马婷婷
    马婷婷3年前

    李老师目标制定和教学过程详细具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学生的自悟与发现。激趣引入,重视小组合作活动结构合理。

    18149368009
    181493680093年前

    体积单位” 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个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是没有基础的,它是立足于已有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这节教学设计中,老师先出示了长度比较、再出示了面积比较,最后引入体积比较,从线过渡到面在过渡到体,新课引入顺理成章,感受到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18149368009
    181493680093年前

    李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让学生捏一捏、比一比、找一找等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建立 1 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同时在捏橡皮泥的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其目标的完成淡无痕迹,水到渠成。

    莹
    3年前

    老师对教材做了分析,对量感做了解读。本节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 1cm³,1dm³,1m³ 都分别有多大?能建立这 3 个体积单位的表象,在孩子的脑海里能牢牢地印刻出它们的大小。我觉得关键是通过哪些活动或策略能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大小,记住了它们的大小,就形成了体积单位的量感。

    lihaiwei
    lihaiwei3年前

    在认识 1 立方厘米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通过操作感知、生活感知、实践感知等环节让学生从不同层次感知和制作 1 立方厘米,提升了学的量感

    南凡司秀茹
    南凡司秀茹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将 “量感” 这一新课程理念,巧妙地设计在课程环节中,新颖且十具创意,使学生在感受 “量感” 在数学学习中的必要性。

    陆继成
    陆继成3年前

    在区别中建立量感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能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线段、正方形和正方体,通过比较长短、大小,回顾已学的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然后类推到 “体积单位”,为学生搭建了已知和未知的桥梁。学生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已知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感觉判断、类比推理等形式感知和认识了未知的 “体积单位” 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的 “体积单位” 的表象。

    zqy@123
    zqy@1233年前

    数学教学中注重了数感的培养,而量感的培养容易忽略。因此李老师精心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来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付佳宇
    付佳宇3年前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与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清楚这几类单位,教者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作了精心的安排。专门设计了专项练习来比较,并让学生用手比划这些单位。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陆继成
    陆继成3年前

    在阅读中感知量感时,教师能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通过想象 1 个标准体积单位的大小,用手比划 1 个标准体积单位的大小等活动,促使学生初步在脑海中对体积单位形成表象,为体积单位的进一步学习做好了铺垫。

    陆继成
    陆继成3年前

    在体验中丰富量感时,教师能开展丰富的实践操作活动,如:寻找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个标准体积单位的物体,尝试制作不同的 “体积单位” 实物,感受不同的 “体积单位” 空间里能放多少同学等等,让学生亲历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谢福琼
    谢福琼3年前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与区别。很多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在新课的学习中没有注意长度、面积、以及体积的实际意义和本质含义。在区别中建立量感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能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线段、正方形和正方体,通过比较长短、大小,回顾已学的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然后类推到 “体积单位”,为学生搭建了已知和未知的桥梁。学生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已知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感觉判断、类比推理等形式感知和认识了未知的 “体积单位” 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的 “体积单位” 的表象。

    董静
    董静3年前

    能建立这 3 个体积单位的表象,在孩子的脑海里能牢牢地印刻出它们的大小。我觉得关键是通过哪些活动或策略能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大小,记住了它们的大小,就形成了体积单位的量感。

    董静
    董静3年前

    通过对已知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感觉判断、类比推理等形式感知和认识了未知的 “体积单位” 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的 “体积单位” 的表象。

    董静
    董静3年前

    在区别中建立量感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能通过课件直观演示线段、正方形和正方体,通过比较长短、大小,回顾已学的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然后类推到 “体积单位”,为学生搭建了已知和未知的桥梁

    董静
    董静3年前

    让学生充分体验 1 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建立 1 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同时在捏橡皮泥的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其目标的完成淡无痕迹,水到渠成。

    陆继成
    陆继成3年前

    在内化中提升量感时,教师以生活故事为载体,将长度、面积和体积三类单位融入一个故事之中,引导学生通过区别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这三类单位大小的感知,帮助学生构建了准确的量感模型,以此发展学生的量感。

    姚英楠
    姚英楠3年前

    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慢慢建立量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吉林德惠张丽丽
    吉林德惠张丽丽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该多搜寻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 先感知后实践,把线面体这个环节放在感知后

    吉林榆树李艳梅
    吉林榆树李艳梅3年前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让学生构建对量的认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卫冰冰
    卫冰冰3年前

    学生摸一摸感受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再自己用橡皮泥捏出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形状不同的物体。

    吉林榆树李艳梅
    吉林榆树李艳梅3年前

    创设情境有效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情境中发展学生对量的认知,帮学生将生活量感转化为数学量感!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李野
    李野3年前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区分清楚这几个单位,教者在设计导入时,精心做了安排,让学生比划着说,这样设计让学生将这些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吉林榆树李艳梅
    吉林榆树李艳梅3年前

    鼓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 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会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有效的量感经验!

    吉林德惠张海英
    吉林德惠张海英3年前

    本节课设计了 “我比你说” 教学活动,先从长度单位入手,再到面积单位,再到体积单位,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在活动中学生观察对比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环节是自学教材,学生对于体积有了一个表象的认识,为进一步的学习体积单位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体积的量感。

    sym
    sym3年前

    学生在李老师的课堂中通过亲自感知,理解了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实践活动可以更丰富一些。感觉板书设计有点繁琐,可否简洁一些。

    ylf123456
    ylf1234563年前

    本节课教师主要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堂上老师问引导着学生操作,学生学的轻松,有目的也直观的感受了体积单位的大小。个人建议,最后一道题让学生填数量的时候,能不能老师提示一下数值,然后让学生填单位,这样是不是更具体一些呢?

    qdy12345
    qdy123453年前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清楚这几类单位,教者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作了精心的安排。专门设计 1 厘米,1 平方厘米,1 立方厘米的比较练习,并让学生用手比划这些单位。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整合在 - 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张翠玲
    张翠玲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本节课中,只有清晰的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概念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李老师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了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许丽娟
    许丽娟3年前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抽象概念,如何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许丽娟
    许丽娟3年前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抽象概念,如何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35773645
    357736453年前

    李青老师注重让学生展开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进而利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长方体体积奠定基础。

    王新悦
    王新悦3年前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中,李青老师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王新悦
    王新悦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中,认识到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体会感知量感。

    王新悦
    王新悦3年前

    《体积单位》一课中,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感受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让学生构建对量的认知,提高能力。

    四川成都叶
    四川成都叶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中通过辩、学、感、思四个层次的活动,学生从区别中初步感知量感,爱阅读中感知量感,在活动中体验量感,学生在这样丰富又有层次的活动的状态下进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

    焦建红
    焦建红3年前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杨国联
    杨国联3年前

    李老师注重让学生展开动手操作活动,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zdw197330
    zdw197330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很要紧,涉及的知识点全面,尤其是动手操作环节,有效的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知单位体积的大小。从这点上也渗透了量感的培养,值得借鉴。

    冯春波20210324
    冯春波202103243年前

    应该多搜寻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 沟通线面体这个环节放在收尾的前面应该更好一些。

    lj
    lj3年前

    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进而利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长方体体积奠定基础。

    lj
    lj3年前

    学生对量的感知,仅仅停留在对物体长短、大小、轻重等浅性的认知上。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温冬雪
    温冬雪3年前

    体积单位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维度提升,那么体积量感也需借助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来进行建立。通过阅读,可见李老师所在的团队在设计这节课前在 “量感” 上进行深入研究,什么是量感,培养量感有哪些策略,本节通过切橡皮泥、搭 1 立方米空间,估测一些物体积让学生用实物切实感受到体积单位大小,将感觉具体化,提升空间观念。

    原莉荣
    原莉荣3年前

    李老师本次设计通过感知量感,丰富量感,提升量感而组织教学,教学过程重实际比划,与生活中实物对比去感知,这些都促进了学生量感的形成,我想请教下李老师,过程一中,游戏的过程中怎能建立量感,3 个问题我感觉学生不易

    1hupangpangjie
    1hupangpangjie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很要紧,涉及的知识点全面,尤其是动手操作环节,有效的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知单位体积的大小。从这点上也渗透了量感的培养,值得借鉴。

    武锐
    武锐3年前

    李老师的课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sym
    sym3年前

    小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李老师的课堂没有直接把书本上体积的概念告诉学生,而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刘立娟
    刘立娟3年前

    李老师对教材做了分析,对量感做了解读。每一个环节都在渗透学生量感的培养,刚开始导入部分就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出体积单位,学生在心中建立了初步的量感。接着学生实践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在心中建立清晰的量感,最后巩固。

    黑龙江大庆倪婵娟
    黑龙江大庆倪婵娟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感受到不同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真实地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的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ljh319
    ljh3193年前

    李老师通过大小比较初体量感,再到亲身操作经历形成量感,并通过找生活中 1 立方米的物体进一步感知量感,在对比练习中提升量感。

    高春娥
    高春娥3年前

    李老师的课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wdm6666
    wdm6666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了知识的联系,学生从已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知识入手引入体积单位,量感的建立重在体验,从 “辨”“学”“感”“思” 中形成量感。最后的练习题比较抽象,不利于量感的形成,我认为老师填入数字让学生填单位便于学生准确把握。

    wdm6666
    wdm6666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了知识的联系,学生从已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知识入手引入体积单位,量感的建立重在体验,从 “辨”“学”“感”“思” 中形成量感。最后的练习题比较抽象,不利于量感的形成,我认为老师填入数字让学生填单位便于学生准确把握。

    wdm6666
    wdm6666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了知识的联系,学生从已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知识入手引入体积单位,量感的建立重在体验,从 “辨”“学”“感”“思” 中形成量感。最后的练习题比较抽象,不利于量感的形成,我认为老师填入数字让学生填单位便于学生准确把握。

    wdm6666
    wdm6666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了知识的联系,学生从已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知识入手引入体积单位,量感的建立重在体验,从 “辨”“学”“感”“思” 中形成量感。最后的练习题比较抽象,不利于量感的形成,我认为老师填入数字让学生填单位便于学生准确把握。

    张慧叶
    张慧叶3年前

    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就是重视体积单位的换算和体积的计算,更应重视对体积单位表象的建立

    ylf123456
    ylf1234563年前

    老师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学习体积单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探究环节,通过阅读操作丰富学生的量感,建议练习题可以设计更丰富全面一些,便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ylf123456
    ylf1234563年前

    整堂课的设计中,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比较多。建议在认识体积单位后,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找一找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体积单位,让学生估一估身边物体的体积大约是几个体积单位,相对体积单位的理解。

    菩公英
    菩公英3年前

    很认可文中的一个观点 " 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就是重视体积单位的换算和体积的计算,并没有对体积单位表象的建立加以重视。" 这也是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后我会更加注重学生此方面的培养。

    bxy1010w
    bxy1010w3年前

    李老师紧扣量感主题巧妙地设计了这节课,非常成功。他是基于什么是量感,量感的影响因素,量感学习方式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缺乏估测的经验,建立单位表象。在构建 “1 个单位” 的标准过程中,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

    bxy1010w
    bxy1010w3年前

    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并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通过学生量感的提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bxy1010w
    bxy1010w3年前

    教师课堂上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梳理迁移相关单位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量感。​辨中建立量感,学中感知量感,体验中丰富量感,内化中提升量感。通过摸一摸,比划比划,估一估,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杨芳
    杨芳3年前

    在教学中,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杨芳
    杨芳3年前

    我觉得,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能通过感知量感,丰富量感,提升量感而组织教学,教学过程重实际比划,与生活中实物对比去感知,这些都促进了学生量感的形成。

    杨芳
    杨芳3年前

    李青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展开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进而利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长方体体积打下了基础。

    黄老师
    黄老师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在渗透量感的培养。导入通过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出体积单位,建立初步的量感。在实践体验中建立量感模型。

    lihong123
    lihong123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李老师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数学源于生活,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就是在认识体积单位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多找一找接近体积单位的物体,在估测中提升学生量感。

    菩公英
    菩公英3年前

    团队很有文采,尤其喜欢这四句话。 1 辨 —— 在区别中建立量感 2 学 —— 在阅读中感知量感 3 感 —— 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4 思 —— 在内化中提升量感。这四句话也直接阐释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量感的方法。

    焦亚媛
    焦亚媛3年前

    李老师的团队注重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五年级学生顺利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17684720732
    176847207323年前

    教师起始环节设计新颖,整节课都在让学生在充分的感知中体会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大小,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

    吉林德惠李松策
    吉林德惠李松策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李老师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李青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展开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吉林德惠李松策
    吉林德惠李松策3年前

    在有些摸一摸,握一握的活动更好!能不能让学生在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以后,继续让学生感知几立方厘米,几立方分米,几立方米的大小,进行一个过渡,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估测西红柿,鸡蛋等实际物体的体积。

    武锐
    武锐3年前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感受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非常好,可让学生找一找、摸一摸,充分感知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形成正确建模。

    张馨予20502
    张馨予205023年前

    通过阅读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李老师对于学生的分析非常透彻,学生对量的感知,仅仅停留在对物体长短、大小、轻重等浅性的认知上。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梳理迁移相关单位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量感,显得尤为重要。

    焦亚媛
    焦亚媛3年前

    李老师的课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是由量变到质变逐渐累积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李老师很好的抓住了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了知识。

    ljh319
    ljh3193年前

    李老师通过想一想、试一试、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搭一搭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亲身经历 “做中玩、玩中学”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直观感知,形成量。

    ljh319
    ljh3193年前

    李老师以生活为载体,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三者进行对比沟通,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量感,内化知识之间的本质,既能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也能让量感进一步落实。

    XYL
    XYL3年前

    在生活当中找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 1 立方厘米之后,可让学生再找一找身体当中有没有接近 1 立方厘米的?

    XYL
    XYL3年前

    让学生除了感知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再感知 2、5、10 立方厘米的大小,体会测量标准的变化在具体测量时的作用。 板书应该突出重点,简单明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板书是否考虑可以去掉? 让学生尽量多找找身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物体,发展学生的量感。

    XYL
    XYL3年前

    学生在感知体积单位时,引导多在身边的实际生活中找,比如人的身体上也有。 导入处小结可以加上 “而进行像图 3 这样的比较时我们要使用体积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积单位”,之后再板书体积单位

    XYL
    XYL3年前

    李老师本次设计通过感知量感,丰富量感,提升量感而组织教学,教学过程重实际比划,与生活中实物对比去感知,这些都促进了学生量感的形成,我想请教下李老师,过程一中,游戏的过程中怎能建立量感,3 个问题我感觉学生不易

    XYL
    XYL3年前

    体积单位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维度提升,那么体积量感也需借助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来进行建立。通过阅读,可见李老师所在的团队在设计这节课前在 “量感” 上进行深入研究,什么是量感,培养量感有哪些策略,本节通过切橡皮泥、搭 1 立方米空间,估测一些物体积让学生用实物切实感受到体积单位大小,将感觉具体化,提升空间观念。

    吉林长春史佳琪
    吉林长春史佳琪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吉林长春史佳琪
    吉林长春史佳琪3年前

    我觉得,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能通过感知量感,丰富量感,提升量感而组织教学,教学过程重实际比划,与生活中实物对比去感知,这些都促进了学生量感的形成。

    吉林长春史佳琪
    吉林长春史佳琪3年前

    教师起始环节设计新颖,整节课都在让学生在充分的感知中体会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大小,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

    吉林长春史佳琪
    吉林长春史佳琪3年前

    李老师的团队注重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五年级学生顺利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吉林长春史佳琪
    吉林长春史佳琪3年前

    李老师紧扣量感主题巧妙地设计了这节课,非常成功。他是基于什么是量感,量感的影响因素,量感学习方式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缺乏估测的经验,建立单位表象。在构建 “1 个单位” 的标准过程中,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

    fgg13509799855
    fgg13509799855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在最后的练习题,以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区别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三类单位大小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量感。

    fgg13509799855
    fgg135097998553年前

    本节课让学生探索体积单位额过程,充分感受和体验,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抓住知识的关键。李老师注重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从已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知识入手引入体积单位,量感的建立重在体验,从 “辨”“学”“感”“思” 中形成量感。最后的练习题设计,我认为对学生来说,这样设计有一点难度,应该出示数量,填计量单位。

    xuli721214
    xuli7212143年前

    面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

    18792560576
    18792560576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soleil
    soleil3年前

    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后,在头脑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soleil
    soleil3年前

    教师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个例子等学习活动,并学习 1 立方厘米。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 1 立方厘米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活动探究 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

    soleil
    soleil3年前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数学知识,通过例举与体验,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每个体积单位大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华晋徐珍珍
    华晋徐珍珍3年前

    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从一维到二维到三维,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完整知识体系。

    17735916006
    177359160063年前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17735916006
    177359160063年前

    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17735916006
    177359160063年前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听这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概念性的课有一定挑战性,教学中,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才能很好地为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观念。

    17735916006
    177359160063年前

    在教学活动中,李老师充分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实际操作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17735916006
    177359160063年前

    让学生发挥想像,说一说生活中物体占据空间的现象,比较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后得出体积的概念,并让学生运用概念说一说什么是身边物体的体积。

    孝义侯海燕
    孝义侯海燕3年前

    面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数学知识,通过例举与体验,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每个体积单位大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山西运城刘晨霞
    山西运城刘晨霞3年前

    “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是本课的难点。那么理解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就必然是重点。可以看到,李老师结合课件即直观图像,以 “我比你说” 的游戏,从学生熟悉的一维空间 -- 长度到二位空间 -- 面积入手,让学生的直观量感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以此推测比较甲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在推测之后又通过比划,制作实体体积单位不断去深化学生对体积单位大小的感知程度,最后的练习使全课的内容重难点得以解决并运用。

    黑龙江大庆倪婵娟
    黑龙江大庆倪婵娟3年前

    培养学生良好 的 “量感” 需要我们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构建、估测、体验 “物体的量”,从而形成对 “物体的量” 的亲身感受,进而促进学生良好 “量感” 的形成。

    songxiyan
    songxiyan3年前

    本课可以再多搜寻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 沟通线面体这个环节放在收尾的前面应该更好一些。起到串联知识,点破重点的作用。整体来说感觉还不错,收获良多

    刘红丽
    刘红丽3年前

    学生量感的提升,就是学生成长最有价值的事情。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刘红丽
    刘红丽3年前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数学知识,通过例举与体验,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每个体积单位大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黑龙江大庆倪婵娟
    黑龙江大庆倪婵娟3年前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发展学生量感,教师能够设计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杨丽杰
    杨丽杰3年前

    教者首先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让学生们在操作交流实践活动中体验,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从而让学生们建体积量感。

    无花果
    无花果3年前

    体积单位这一刻是量感非常丰富的一课,学生在认识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分米,一立方米的过程,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些活动,在认识一立方厘米后,让学生估一估比一比再量一量,比如十个一立方厘米是多大?一个长方体的小盒子,需要多少个一立方厘米的?一个长方体的小盒子,需要多少个一立方厘米的单位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去操作,去体验感受量感单位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去操作,去体验感受量感

    无花果
    无花果3年前

    本课重点在于认识体积单位,那为什么要统一体积单位呢?就是在建立 “量 “的标准,对标准要有充分的认识,看、摸、摆、拼等过程都可以发展学生的量感

    xinxin_187
    xinxin_1873年前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感受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肖海燕
    肖海燕3年前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还是处于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学生对量的感知,仅仅停留在对物体长短、大小、轻重等浅性的认知上。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所以要多加强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zhanggaohong
    zhanggaohong3年前

    在教学活动中,李老师充分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实际操作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王薇
    王薇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李老师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我读完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受益。

    丁敏敏
    丁敏敏3年前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让学生猜测,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lihaiwei
    lihaiwei3年前

    用橡皮泥捏一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时宜操作,所以可以想捏稍微大一点的然后再去切,在切的过程中学生就要从不同的方向去切,可以再一次感受体积是针对立体图形的

    lihaiwei
    lihaiwei3年前

    通过比较线段与线段的长度、正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让学生在区别中建立量感,在比较中感受长度、面积、体积的度量单位是完全不同的

    xiaoxia123
    xiaoxia1233年前

    李青老师注重在多样的活动中,建立表象,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发展量感。整个教学设计有新意,比如在辩中通过区别建立量感的设计非常好,不但复习了之前所学的知识,而且在比较中感受到了 “一维”“二维”“三维” 的不同。

    吴玉梅
    吴玉梅3年前

    李老师带领学生建立起了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连成串,充发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3年前

    注重在多样的活动中,建立表象,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发展量感。整个教学设计有新意,比如在辩中通过区别建立量感的设计非常好。。。

    halo454513673
    halo4545136733年前

    李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直观依赖性,比较容易感知的是图形的外显性属性特征。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3年前

    通过比较线段与线段的长度,正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让学生在区别中建立量感,在比较中感受长度面积体积的度量单位是完全不同的。

    halo454513673
    halo4545136733年前

    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三个体积单位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并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halo454513673
    halo454513673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个例子等学习活动,认识并学习 1 立方厘米。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杨红13033447786
    杨红130334477863年前

    李老师看似淡化了概念,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播在关键处,李老师一节课无论学生动手操作,举例说明,都是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进行,环环相扣,循序善诱完成教学目标。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3年前

    用橡皮泥捏一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时宜操作,所以可以想捏稍微大一点的然后再去切,在切的过程中学生就要从不同的方向去切,可以再一次感受体积是针对立体图形的特点。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孙金柱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孙金柱3年前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看一看、触摸、比划、摆一摆、搭一搭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方面的实际大小的体积概念。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陈媛媛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陈媛媛3年前

    李老师让学生通操作感知、生活感知实践感知等环节,让学生从不同层次感知和制作 1 立方厘米,提升学生的量感。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吴丽琳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吴丽琳3年前

    应该多搜集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现与生活中的表现在心中建立起联系,引导多在身边的实际生活中找,比如人的身体上也有。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王晶霞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王晶霞3年前

    李青老师首先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让学生们在操作交流实践活动中体验,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从而让学生们建立体积量感 。

    zgl15261872273
    zgl152618722733年前

    李老师导课从学生出发,先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入体积单位,学生在心中建立数感。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贾文霞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贾文霞3年前

    李老师对于学生的分析非常透彻,学生对量的感知,仅仅停留在对物体长短、大小、轻重等浅性的认知上。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梳理迁移相关单位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量感,显得尤为重要。

    卫志平
    卫志平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样就重视了体积单位的换算,若在建立体积单位表象多重视效果更好,量感更容易建立起来。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张根莲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张根莲3年前

    李老师导课从学生出发,先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入体积单位,学生在心中建立数感。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城区中心校范利娜
    城区中心校范利娜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通过看一看、 摸一摸、 摆一摆 、拼一拼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感受量感 。学生亲历做中学 ,玩中学的学习过程, 强化对体积单位的直观感悟 ,她更注重从身边的数学知识入手,通过让学生体验并感受量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宁登娟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宁登娟3年前

    李老师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liujiayao
    liujiayao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周可可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周可可3年前

    整堂课李老师从认一认,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通过建立 1 立方厘米、5 立方厘米、10 立方厘米的表象,让学生充分感知体积单位。练习部分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分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用法,形式新颖,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董银霞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董银霞3年前
    1. 设计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2. 评价语多,提问面广
    3.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4. 引导学生得出概念形成的过程
    5. 课程语言用词准确
    lihong123
    lihong1233年前

    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平时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只是简单的给予,而李老师这课的设计,给我们以指引,她以学生在 “辨中建立量感,学中感知量感,体验中丰富量感,内化中提升量感” 为线,通过让学生摸、比划、估等活动,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山西稷山西北街小学刘玉琛
    山西稷山西北街小学刘玉琛3年前

    李老师的这节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让学生具体感受到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让学生对这节课印象很深刻

    吉林榆树宋艳华
    吉林榆树宋艳华3年前

    体积单位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抽象的新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是没有基础的,它是在已有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这节教学设计中,老师先出示了长度比较、再出示了面积比较,最后引入体积比较,从线过渡到面在过渡到体,新课引入顺理成章,感受到知识学习的必要性。李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让学生捏一捏、比一比、找一找等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建立 1 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同时在捏橡皮泥的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其目标的完成非常完好。 教师让学生通过操作感知、生活感知、实践感知等环节让学生从不同层次感知和制作 1 立方厘米,提升了学的量感。

    zhong456123789
    zhong4561237893年前

    @李青 在教学中,李青老师能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分米,一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王小珍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王小珍3年前

    李老师整节课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在真真切切的丰富的实践操作活动中,一步步让学生自主地形成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认知,并及时把学生的认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体积单位的再认知、再理解。

    sunli
    sunli3年前

    李老师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从一维的线到二维的形再到三维的体,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同时又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图形体现,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很大的意义与作用。

    sunli
    sunli3年前

    看:比大小,头脑中形成初步的量感体验; 学:自读文本,比划感知,培养量感; 感:动手操作,在 “估” 中 “估” 出量感,在 “量” 中体验单位量感的叠加,在实物 “感” 中深化量感; 简单的操作,扎实有效的方法,对孩子们量感的培养处处可见。

    xiaoxia123
    xiaoxia123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的围绕 “量感”,通过动手制作标准的体积让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对学生今后地发展 “量感” 积累了经验。特别喜欢最后一个作业的设计,通过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对三类单位的感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pj112358
    pj1123583年前

    李老师重视让学生对册来那个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通说动手操作、寻找生活中相应体积的物体等活动,引导学生把体积、容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李倩倩
    城区中心校南街小学李倩倩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这节教学设计中,老师先出示了长度比较、再出示了面积比较,最后引入体积比较,从线过渡到面在过渡到体,新课引入顺理成章,感受到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ll13935901980
    ll13935901980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通过感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练习题又设计了小朋友写的日记里用错单位,让学生找单位,很好的起到了练习的作用,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dulu11122
    dulu11122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让学生深刻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从小正方体到学具盒再到自己搭建的正方体,学生初步认识之后,让学生找寻生活中差不多大的物体,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练习题的设计中小朋友的日志用错了单位,学生细心发现并改正,及时的练习巩固。

    15535962197
    155359621973年前

    李老师的课,教学设计条理清晰,环环紧扣,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摸一摸,摆一摆,估一估找一找等多种活动,让孩子们建立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概念,并从生活中寻找应用,使学生明白学习每个单位的必要性。

    王丹芬
    王丹芬3年前

    李老师先出示了长度比较,再出示了面积比较,最好引出体力单位,从线到面再到体,新课引入特别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必要性。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一稿教学反思
                                                         运城市稷山县李青名师工作室
        在执教这节课时,由于体积单位比较抽象,所以我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既突出了重、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由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想到比较长方体的大小(体积)也需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与想象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2. 合作探究,在学生进行共同制作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过程中,学生既感知了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又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联系实际, 通过找一找,想一想,找出生活中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物体,让学生在心中建立起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表象的联系。 
        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环节不够紧凑,问题的指向性不够明确, 导致学生思维不够具象,课堂氛围不太活跃,最终导致了超时的情况。
        2. 学具准备不足,学生在想一想环节中无法建立 3 个体积单位的具体量感,从而无法准确解决生活中实际的估算体积之类的问题。
        3. 板书内容过于繁琐,应当精炼以节约授课时间。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薛苗红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薛苗红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从线、面、体入手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并且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米,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受益匪浅。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薛苗红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薛苗红3年前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发展学生量感,教师设计了摸一摸、找一找、想一想等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让学生在心中建立起标椎的表象。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薛苗红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薛苗红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精华学校吴小燕
    精华学校吴小燕3年前

    李老师的课,教学设计条理清晰,环环紧扣,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

    18792560576
    18792560576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精华学校王珊
    精华学校王珊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

    精华学校裴丽珍
    精华学校裴丽珍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本节课中,只有清晰的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概念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

    精华学校薛红果
    精华学校薛红果3年前

    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精华学校李淑平
    精华学校李淑平3年前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与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清楚这几类单位,教者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作了精心的安排。专门设计了专项练习来比较,并让学生用手比划这些单位。

    cyy1165218787
    cyy11652187873年前

    学生对于量感的缺失主要是学生对于生活中涉及 “量” 的物体感触不够,老师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提升量感,感悟量感,从而获得一定的进步与收获,把抽象概念鲜活的表现出来。

    zhaohy
    zhaohy3年前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和体验,积累丰富的 “量” 的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把其应用于生活,在建立量感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的生活价值。

    王忠敏
    王忠敏3年前

    在我们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对量感的认识,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能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展开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 第一稿团队研讨总结
                                              运城市稷山县李青名师工作室
         在第一次试课之后,磨课团队成员对课堂设计进行了研讨,对课堂环节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细化和调整。
         

    image.png

         王锦慧老师提出导入用了十分钟,所用的时间太长。孩子们对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认识还处在原有的知识水平,需要在课前了解学情。另一方面,比划完 1 分米后,直接提问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不要让学生过多重复和比划。
         

    image.png

       刘秋芳老师提出 “板书设计” 的内容写在右边。学生自学完成之后,说一说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多大,而不是直接提问体积单位有多大,可以把用字母如何表示去掉。
        
        

    image.png

       段江娟老师提出应该对立体图形如何比划,课前给予引导。学生比划出来的都是长度,而体积是一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在认识 1 立方厘米过程中,李老师的问题是:你能做一个 体积为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吗?段老师认为可以这样提问,观察学具箱,利用学具箱中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个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个时候就要让学生明白制作小正方体不仅仅可以通过折叠,还可以通过捏、切等方式。
        
        

    image.png

       郭瑞红老师提出在小组合作中,请你选择学具箱中的某个物体,估一估这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再用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摆,验证一下。在这里,学生们不理解摆一摆是怎么摆,有的是摆的面,就说这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这时,要给学生指出现在摆出的是底面,还要看高度。
       张洁玉老师说培养量感最重要的是建立 “1” 的标准,在建立 1 立方厘米的标准的时候,学生的感受不太强烈。在摆一摆的过程中也很迷茫,在这里事先可以先给学生摆一摆,指令明确,这样这个活动才能更有效率。
       
       

    image.png image.png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二稿教学设计
                                                运城市稷山县李青名师工作室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 38 页 “体积单位”
      教材分析:
      《体积单位》 是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 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点;理解了体积和容积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铺垫。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发展学生量感,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进而利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长方体体积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还是处于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对量的感知,仅仅停留在对物体长短、大小、轻重等浅性的认知上。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梳理迁移相关单位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量感,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 在操作交流中,实践活动中,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学生量感。
      教学重点:
      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建立体积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教学准备: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橡皮、鞋盒、1 米长的塑料管等
      教学过程:
         一、辨 —— 在区别中建立量感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 “我比你说” 的游戏,看谁的想象力最强?
      课件出示:

    image.png

      问:1.(图 1)甲比乙长(    ),你是怎么想的?
         2.(图 2)甲比乙大多少呢,为什么?
         3.(图 3)甲比乙大(    ),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用大小大致相等的东西来描述甲乙相差的体积。
        小结:测量长度时,要用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测量面积时,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板书课题 —— 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感受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板书课题 —— 体积单位
        二、学 —— 在阅读中感知量感
            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呢?对于体积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课本 38 页的第一个问题串。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还可以记作成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
       【 设计意图: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环节学生自学教材,初步在脑海中对体积单位形成表象,为体积单位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三、感 —— 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1. 感知 1 立方厘米。
       (1)初步感知 1 立方厘米
        师:你能在学具箱中找出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进行验证。
        学生测量棱长后汇报                         
       (2)建立 1 立方厘米的表象
        师:请同学们拿起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摸一摸,看一看,闭上眼睛感知它的大小,试着比划出它的大小。                       
       (3)寻找生活中的 1 立方厘米
        师: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呢?
       (4)感知多立方厘米
        课件出示:

    image.png

        问: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小结:一个立体图形有几个 1 立方厘米,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摆出一个体积是 10 立方厘米的立体图形。
        学生展示(相同的  不同的)
        追问:观察它们所摆的立体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体积相同的立体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5)估一估物体的体积
        学生小组合作
         a 选出其中的一个物体
         b 估一估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c 用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的小正方体摆一摆,验证一下。
         学生汇报
         小结:要估出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大约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可以通过估一排摆几个,摆几排,摆几层来估,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去估。
         2. 感知 1 立方分米
         师:用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度量这个学具箱的体积?
        (1)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a 说一说:什么是 1 立方分米。
         b 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感受并比划 1 立方分米的大小。
         c 找一找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的物体。
         学生汇报
         估一估
         学生估学具箱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并说是怎么估的。     
         3. 感知 1 立方米
        (1)搭建 1 立方米空间
         师:如果要搭一个体积为 1 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你需要什么学具呢?
         师:为什么呢?
         预设生: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一米长的水管和连接材料,请四位同学搭出 1 立方米的空间。
      学生思考后,合作完成。
         (2)感受 1 立方米空间的大小。
          师:我们眼前的这个 1 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呢,估计一下里面可以容纳几位我们班同学呢?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
          师:这一试我们发现,原来 1 立方米可以容纳 6 名同学。
         (3)生活感知 1 立方米
          举例:找一找,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 1 立方米呢?
         (4)感知多立方米
          问:我们所处的教室的空间有多大呢?我们这间教室所在的教学楼的体积约是多少呢
          【 设计意图: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四、思 —— 在练习中提升量感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今天,爸爸在家辅导弟弟做作业,只见弟弟慢腾腾地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根约 15(     )的铅笔,翻开封面约 20(     )的练习册,刚准备写,又停下来,摸了摸自己约 2(     )的脑袋,转头对爸爸说,我想上厕所,爸爸顿时火冒三丈,我劝爸爸消消气。
          【以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区别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三类单位大小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量感。】
                           体积单位
                     长度: ㎝     dm     m
                     面积: ㎝2    dm2     m2
                     体积:  ㎝3    dm3     m3
                     棱长                   体积
                     1 厘米                1 立方厘米,记作 1 厘米 3(㎝3)
                     1 分米     正方体     1 立方分米,记作 1 分米 3 (dm3)
                     1 米                  1 米,      记作 1 米 3(m3)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第二稿教学反思
                                                      运城市稷山县李青名师工作室
        经过研讨修改,本次上完课后感觉有以下几个亮点:
        1. 本节课注重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2. 流程清晰,详略得当。本课主要学习三个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厘米作为首个体积单位,我将它要作为重点认知对象。为了让学生深入感知,也为后面学习另外两个单位提供经验依托。在立方厘米的学习上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从 1 立方厘米的认识、感知,寻找生活中的 1 立方厘米,到几立方厘米等不同表象的建立,最后让学生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让立方厘米在活动中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 1 立方厘米的大小的同时为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寓学于乐,氛围融洽。丰富的教学活动让一节枯燥的概念教学充满活力。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动手验证,去体验,在生活中找一找,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体积单位的认识,更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融洽。
        4.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还需改进的地方: 
        1. 在认识 1 立方厘米中,应先让学生量一量小正方体的棱长,直接给出 1 立方厘米是如何规定的,然后再让学生拿着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感知,去想象,去比划,让学生找到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验证,对于还没有认识到 1 立方厘米有多大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2. 在认识完 1 立方厘米后,接着让学生认识几立方厘米,采取了课件出示的形式来问体积是多少,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所以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2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就是 2 立方厘米… 从而得到一个立体图形有几个 1 立方厘米,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再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体积相同的立体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3. 在认识 1 立方分米的过程中,让学生估学具箱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后,应及时反馈学生估的到底对不对,动手跟学生一起摆一摆,看一看,估计与实测的差距,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 1 立方分米的表象。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二稿研讨总结
                                                  运城市稷山县李青名师工作室
        在李青老师《体积单位》的第二次试讲之后,团队老师就本次讲课再一次地进行了研讨,以下是本次研讨的过程与总结。

    image.png

        李青老师在讲课之后,自己首先便发现了许多问题:讲课过程中,用在摆一摆与测一测验证的时间过多,学生们无论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还是 1 立方米,学生们都进行了感知,但是结果好像又都没有感知,另外,本节课的的重点虽然是建立 1 立方厘米的表象,但是 1 立方分米的表象学生们无法进行一个准确的感知。

    image.png

        团队其余老师从旁观者的角度对本节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郭瑞红老师认为课堂中的环节不紧凑,尤其是 1 立方厘米的应该如何比划才建立一个准确的表象,要明白比划的目的会为了建立这个表象;贾海燕老师提出了要让学生们通过猜、找、比划鞥多种方式进行感知,进行估测,而沟通点线面这个环节呢,泽可以放在收尾之前进行;王锦慧老师则从生活实际出发,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所以要让学生沟通标准的体积单位与生活中的例子,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薛云霞老师说出了课堂拖延的原因是由于每个环节要做什么指令不明确,而且要让学生们明白为什么要建立标准的体积单位与测量什么物体要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黄鲜梅老师最后提出,课堂巩固部分,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有区别,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起到巩固的作用。

    image.png

        通过本次研讨,团队成员一致认为李青在下一次试讲时,《体积单位》会变得更加成熟,讲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成竹在胸。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三稿
                                                运城市稷山县李青名师工作室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 38 页 “体积单位”
         教材分析:
           《体积单位》 是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 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点;理解了体积和容积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铺垫。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发展学生量感,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进而利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长方体体积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还是处于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对量的感知,仅仅停留在对物体长短、大小、轻重等浅性的认知上。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梳理迁移相关单位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量感,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 在操作交流中,实践活动中,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学生量感。
        教学过程:
           一、辨 —— 在区别中建立量感
           课件出示:
           1 厘米的线段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计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计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体积单位”
           板书课题 —— 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感受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二、感 —— 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1.1 立方厘米
          (1)认识 1 立方厘米
           课件出示:1 厘米,1 立方厘米。
           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1 厘米,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学生口述
          (2)感知 1 立方厘米
           a. 建立 1 立方厘米的表象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体积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请你在学具盒中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跟你的同桌比划比划的大小。将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自己比画的空间里,再次感受它的大小,将它的大小记在你的脑海中。
           b. 做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学生用橡皮泥制作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生活中的 1 立方厘米
           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的物体。
          (3)感知多立方厘米
           学生从学具盒里任意拿出几个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并想一想,你所摆图形的体积是多少呢?为什么
           小结:1 个立体图形有几个 1 立方厘米组成,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体积相同的立体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估一估
           师:那这根笔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学生同桌合作验证。
           2.1 立方分米
          (1)认识、感知、寻找 1 立方分米
           师:那要计量这个文具箱的体积,用它(1 立方厘米)方便吗?为什么?看来需要更大的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板书:立方分米   分米 3   dm3
           小组合作
           a. 想一想,什么是 1 立方分米?
           b. 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感受并比画 1 立方分米的大小。
           c.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
           学生汇报
           感知多立方分米
           出示:多立方分米搭成的立体图形。
           师:这个图形是由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搭成的,它的体积是多少呢?为什么?
           小结:一个立体图形里有几个 1 立方分米,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分米。
           (3)估一估
           师:这个文具箱体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学生汇报
          (预设:1. 一排有 3 个,有 2 排,一共 6 个。2. 它和 6 立方分米的大小大致相等)
           3.1 立方米
           师:我们现在所处的博悦厅的空间有多大呢?用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方便吗?
           板书:立方米   米 3       m3
          (1)认识 1 立方米
           师:什么是 1 立方米呢?学生回答
          (2)感知 1 立方米的大小
           师:你能想象 1 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试着比划比划?想办法搭一个 1 立方米的空间吗?
          (预设:1.12 根 1 米长的小棒 2. 四个人围在一起)
           学生汇报
           师:1 立方米的空间这么大,如果让咱班的同学进入这个空间,你觉得它可以容纳几位同学呢。试一试。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3)生活中的 1 立方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 1 立方米呢?
          【 设计意图: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练 —— 在练习中提升量感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2. 数学日记
                                   2021 年 3 月 15 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学习了体积单位,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cm3,dm3,m3。
           回家之后,我跟妈妈聊天,提到了我家新买的房子面积有 120 立方米;最近我也长个了,我的身高已经 1.5 平方米;爸爸今年还买了一辆小轿车,体积大约 6 立方分米。妈妈还给我买了录音机,我估计它的体积大约是 3 立方分米。
           师:看来,我们学知识一定要学精,否则就会笑话百出。
          【以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区别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三类单位大小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量感。】
           四、思 —— 在收获中内化量感
           那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请同学们课下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其他物体的体积,并与你的家人和朋友交流交流。
    
                             体积单位
                    立方厘米     厘米 3           ㎝3
                    立方分米     分米 3           dm3
                    立方米       米 3            m3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三稿教学反思
                                                运城市稷山县李青名师工作室
        量感的培养与生活密切联系,贴近生活教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经过做一做,找一找,估一估,摆一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获得对生活中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成功之处:
        1.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学生真正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2. 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我先引导学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例子等学习活动,认识并学习 1 立方厘米。这样不仅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了准确的感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3. 分层中及时匹配练习,使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地巩固。学生学完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后,我设计了一组填合适的单位的练习,及时加以巩固。“一封数学日记” 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及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不足之处:
        1. 语言不够精炼,课堂比较平淡,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在复习完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时,可直接接入 “那么测量体积呢”;在学生找生活中的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时,可以有节奏的快速的多个同学进行阐述。
        2. 在比一比的活动中,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学生是明白的,但是比不出来,或者比出来的不规范,基于以上思考,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感知,让学生自己闭眼想一想,再睁眼仔细看一看,慢慢的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表象。
        3. 在让学生进行 “摆一摆” 活动之前,没有明确要求,导致学生展示完进行总结时,比较混乱,且不完整。所以明确摆一摆的目的十分有必要,目的包含了两个层次:①一个物体包含了几个 1 立方厘米,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②体积相同但形状可能不一样。学生展示并进行对比观察,最后再总结,为认识几立方分米,几立方米等后续知识进行铺垫。
        4. 在让学生搭一搭的活动中,由于给学生留的场地较小,导致学生搭建缓慢。五年级的孩子身高已经远远超过一米,在钻的时候比较费劲,用的时间也比较长。在这里应该让学生先想一想如何去搭建 1 平方米的框架,再让他们动手去操作。1 平方米的框架站多少人能站满,可以由幼儿园身高大约 1 米的小朋友钻进去,拍成视频的形式来展现出来。不但解决了问题,还节省了时间。
        5. 板书过于简单。由于担心学生误认为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 是体积单位,所以板书上只写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导致学生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描述不清。不应该害怕学生出错而减少了必要的板书。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第三稿团队研讨总结
                                                    运城市稷山县李青名师工作室
        在第三稿教学设计之后,李青老师又进行了一次磨课。磨课后团队成员再次进行了研讨,提出了需要修改的地方。

    image.png

        黄鲜梅老师提出导入环节可以先出示一条 1 厘米的线段,再出示一条更长的线段进行对比,追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学生有 3 个 1 厘米的回答中为后面估测某个物体的体积做铺垫。

    image.png

        张青娟老师提出可以将捏橡皮泥的环节省略并替换到课前准备中,以便提前感知标准的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同时也节省了教学时间。黄鲜梅老师也提出了在认识体积单位概念时,可以手拿提前制作的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向学生揭示立方厘米的概念,通过连续追问加深印象。接着,薛云霞老师提出找生活中 1 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时,可以精简语言,加快节奏,师生互动展示生活中的 1 立方厘米。

    image.png

        在摆一摆的环节,王冰老师提出可以对学生进行温馨提示:
        1. 从学具盒中拿出几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2. 用拿出的小正方体摆出一个立体图形;
        3. 说一说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在估橡皮体积的环节中再给个温馨提示:拿出你的橡皮结合刚才的摆一摆,估一估你手中的橡皮有多大。薛云霞老师补充到在摆一摆环节要明确体积的大小与形状无关,有几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那么摆出的物体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建立多个表象,培养量感等内容。在感知 1 立方分米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

    image.png

       张青娟老师又说道,在估完学具箱的体积后应进行验证,在搭 1 立方米的框架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与追问:“你准备怎么搭?” 以便节省教学时间。最后王冰老师提出可以用一个短视频来展示 1 立方米的框架里能容纳大约多少个小朋友。
        

    image.png

    dongfang5518
    dongfang55183年前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cyy1165218787
    cyy1165218787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份设计,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常常教学,只分析学生应该掌握什么,而忽略了学生缺乏什么,这堂客前,老师便分析了学生的缺失点,从此入手,更能帮助学生对症下药,建立量感。同时,从后面的设计中看到,老师们在一起探讨,研磨,因此这堂课一定是千锤百炼 一定是出彩的。感谢这么优质的分享。

    18636361851
    186363618513年前

    让学生经历 “1 个单位” 标准的建构过程,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18636361851
    186363618513年前

    可以将捏橡皮泥的环节省略并替换到课前准备中,以便提前感知标准的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同时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425483032
    4254830323年前

    倡导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 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 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让学生体验并感受量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山西汾阳栗家庄中心校王凯平
    山西汾阳栗家庄中心校王凯平3年前

    李老师详细形象的阐述了量感, “量感” 归根到底是一种 “感受”,它是对物体的大小,重量,规模,快慢等的感受。然而在数学教学中, “量感” 常常被忽略,因为要培养学生真实有意义的 “量感” 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时间或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做一些实验或者活动。这是一个比较费时的过程,但也是需要老师着重把握的。

    cyy1165218787
    cyy11652187873年前

    李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很多,每一个点都是精雕细琢。尤其作业 布置了数学日记,往往日记都是在语文课上体现,但是数学上面,通过梳理,填空,回归生活。在巩固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方法,今后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课堂。感谢。

    段洋洲
    段洋洲3年前

    李老师的这节课设计的很棒,整个课堂安排的井井有条,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做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卫苗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卫苗3年前

    李老师的课设计很棒,课堂气氛活跃。从小正方体到学具盒到大方框,层层导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zsy123456
    zsy1234563年前

    李老师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认识,同时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zsy123456
    zsy123456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穆丽婷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穆丽婷3年前

    李老师的课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从 1 立方厘米到 1 立方分米再到 1 立方米,一步步导入,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寻找实际生活中差不多大的物体,让数学融于生活。

    zsy123456
    zsy1234563年前

    本节课引导学生利用观察、触摸、举例等各种活动,将 3 个体积单位结合起来,对比教学

    城区西校景秦晓
    城区西校景秦晓3年前

    李老师的课引导学生摸一摸,比一比,划一划,想一想等多种活动,在初步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实际生活中差不多大的物体,再而让学生对于体积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zsy123456
    zsy1234563年前

    让学生积累感知,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概念,使学生在脑海里能够真正形成表象,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zsy123456
    zsy1234563年前

    利用数学日记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学好数学的必要性

    13623448842
    136234488423年前

    李老师引导学生摸一摸,比一比,划一划,想一想等多种活动,初步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实际生活中差不多大的物体,再而让学生对于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空间大小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东王陈邵茹
    东王陈邵茹3年前

    教学的过程中,李青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概念。

    bshzll8899
    bshzll88993年前

    在情境中发展学生对量的认知,帮学生将生活量感转化为数学量感!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bshzll8899
    bshzll88993年前

    在情境中发展学生对量的认知,帮学生将生活量感转化为数学量感!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bshzll8899
    bshzll88993年前

    在情境中发展学生对量的认知,帮学生将生活量感转化为数学量感!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zsl24929
    zsl249293年前

    课堂中感觉学生与生活有点脱节,在教学中应多加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东西。

    zsl24929
    zsl249293年前

    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 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让学生体验并感受量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zsl24929
    zsl249293年前

    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 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让学生体验并感受量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东王赵晶晶
    东王赵晶晶3年前

    让学生在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以后,继续让学生感知几立方厘米,几立方分米,几立方米的大小,进行一个过渡,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估测西红柿,鸡蛋等实际物体的体积。

    东王赵晶晶
    东王赵晶晶3年前

    李老师的课,教学设计条理清晰,环环紧扣,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

    东王赵晶晶
    东王赵晶晶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东王陈邵茹
    东王陈邵茹3年前

    让学生尽量多找找身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物体,发展学生的量感。

    东王陈邵茹
    东王陈邵茹3年前

    让学生建立表象,不仅仅限于 1 立方厘米,也可以是 5 立方厘米或 10 立方厘米,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估测物体的体积。

    zsl24929
    zsl249293年前

    在本节课中,只有清晰的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概念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积木知客
    积木知客3年前

    这老师让学生在摸一摸,划一划,比一比,做一做,等多种活动,初步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实际生活中差不多大的物体,教学设计条理清晰,环环紧扣,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

    太阳中心校何文生
    太阳中心校何文生3年前

    李老师的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由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各种结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印象深刻。

    bshzll8899
    bshzll88993年前

    整个课堂安排的井井有条,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做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

    东王栗翠霞
    东王栗翠霞3年前

    李老师的这节课设计的很棒,整个课堂安排的井井有条,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做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

    东王栗翠霞
    东王栗翠霞3年前

    李老师的这节课设计的很棒,整个课堂安排的井井有条,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做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

    wt13554472812
    wt135544728123年前

    将 “量感” 进行了诠释,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强化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不拘泥于课堂,而量感的培养也绝对不能够只靠课堂,孩子们一定要在生活中大量的感知。

    东王栗翠霞
    东王栗翠霞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从线、面、体入手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并且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米,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受益匪浅。

    bshzll8899
    bshzll88993年前

    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东王栗翠霞
    东王栗翠霞3年前

    李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让学生捏一捏、比一比、找一找等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建立 1 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同时在捏橡皮泥的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其目标的完成非常完好。

    太阳中心校赵国蕊
    太阳中心校赵国蕊3年前

    李青老师的《体积单位》一课教学设计合理有序,由旧知到新知衔接自然。教学过程中更是注重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到新知。

    13623448842
    136234488423年前

    在实际操作中,认识体积单位,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加深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卫志平
    卫志平3年前

    二稿中李老师注重从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出发,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很好地迁移到新知的探究。在知识和情感态度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13623448842
    136234488423年前

    教学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由表象认识到深层次的理解体积单位。

    贝贝妈咪
    贝贝妈咪3年前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一节课,教者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举例出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教学。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穆丽婷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穆丽婷3年前

    教学中,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于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认识的表象。

    太阳中心校赵国蕊
    太阳中心校赵国蕊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李老师的《体积单位》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生活中的大量情景,采用视频播放 “1 立方米能站多少个小朋友”,让学生直观感受 1 立方米有多大,学生学的快乐,老师教的快乐。

    谭艳
    谭艳3年前

    老师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体积单位,培养学生量感。

    msj
    msj3年前

    多搜寻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更好的认识。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穆丽婷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穆丽婷3年前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同时理解体积相同的立体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贝贝妈咪
    贝贝妈咪3年前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贝贝妈咪
    贝贝妈咪3年前

    教学中教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太阳中心校赵国蕊
    太阳中心校赵国蕊3年前

    数学概念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没有直接把具体概念告诉学生,而是创造机会让感官参与学习,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穆丽婷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穆丽婷3年前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课堂中学生积极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wangrong5217
    wangrong52173年前

    @李青 我认为将三个体积单位分开认识,感知,估计比三个一起开展的办法好,更能让学生清晰的认识不同大小的物体,是该用较大的体积单位,还是较小的体积单位,这点非常认同,但是没有涉及长度面积和体积之间的描述,不知道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能不能清晰无误的分别使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来描述相应的量。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卫苗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卫苗3年前

    李老师的课让学生通过寻找实际生活中相似大小的物体,使得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卫苗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卫苗3年前

    李老师的课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让学生从 1 立方厘米到 1 立方分米再到 1 立方米,加深学生认识。

    太阳中心校段稳平
    太阳中心校段稳平3年前

    李老师的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出新的知识体积单位,让学生充分认识 1 立方厘米有多大,通过估一估建立学生的估算意识,各环节衔接有序,水到渠成。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卫苗
    城区中心校西街小学卫苗3年前

    李老师的课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了新时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

    太阳中心校段稳平
    太阳中心校段稳平3年前

    李老师的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到位,评价语言丰富,如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后李老师说 “你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

    太阳中心校段稳平
    太阳中心校段稳平3年前

    李老师的课堂由浅到深,从立方厘米到立方分米再到立方米,老师针对不同的单位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活动,学生学的轻松自在。

    赵彤
    赵彤3年前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体积单位》这一节课中,李青老师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实际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内容来说,整堂课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无形之中教授了学生各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吸收。

    wangrong5217
    wangrong52173年前

    二稿的第一板块建立量感上较一稿有所提升,能让学生在上课初就对本节课的体积单位有了一个空间上的认识,对区别长度,面积和体积有了一个认识,对接下来体积单位的开展有好处,通过第二个环节摆一摆,让学生对一立方厘米和二立方厘米,无立方厘米都有了基础的认识,接下来按照相同的思路,说定义,感受,估一估,让学生对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并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体积进行了估算,解决了考试方面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学生是否对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纵向使用上有困惑,我建议可以尝试课上加入描述三者量的一部,测试学生对这三个概念的区分

    lll123l3
    lll123l33年前

    李老师教学立方米时,引导学生先利用学具自主搭建 1 立方米空间,再利用 1 立方米所容纳的人数让学生感受 1 立方米空间的大小,最后寻找生活中的 1 立方米,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卫志平
    卫志平3年前

    李老师经过做一做,估一估,摆一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获得对生活中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wangrong5217
    wangrong52173年前

    第三版教学设计较前两版多了对长度,面积,体积的量感的区分,让学生能清楚的认识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所描述的对象分别是线段,平面,以及空间,帮助学生对三类量的区分,最后的数学日记非常有特点,既能吸引学生,又能起到训练的作用。

    燕子
    燕子3年前

    老师这节课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让学生经历 “1 个单位” 标准的建构过程,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太阳中心校卢学杰
    太阳中心校卢学杰3年前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李老师的课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太阳中心校卢学杰
    太阳中心校卢学杰3年前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经历不同的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习得新知。

    太阳中心校卢学杰
    太阳中心校卢学杰3年前

    1 立方米比较大,李老师就设计小组合作搭建 1 立方米的框架,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能站几个幼儿园小朋友,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wlcc
    wlcc3年前

    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体积单位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概念。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管村中心校郝笑笑
    管村中心校郝笑笑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节课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一节课,施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举例出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教学。 倡导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 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太阳中心校朱秦娇
    太阳中心校朱秦娇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每个体积单位时,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有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管村中心校 王丽娟
    管村中心校 王丽娟3年前

    李青老师知识过渡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从长度单位导入,让学生明白体积单位产生的意义,循序渐进,逻辑清楚。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形成很好地量感和空间感知能力。

    太阳中心校朱秦娇
    太阳中心校朱秦娇3年前

    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活动,倾听他人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学习自信心。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太阳中心校朱秦娇
    太阳中心校朱秦娇3年前

    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讨论、探究、类推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管村中心校闫建良
    管村中心校闫建良3年前

    李青老师从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开始,让学生回忆长度、面积的形象,由教材上静止的文本课程转化为课堂中的动态的体验课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人人参与。

    小阳学校       薛红果
    小阳学校 薛红果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节课,先从长度单位入手,层层递进,导出体积单位。通过猜测、实践活动,帮学生建立了表象认识。

    管村中心校王慧芳
    管村中心校王慧芳3年前

    李老师通过共同探究,自主探究,小组搭建模型来让学生感知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大小,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告知学生体积单位是立方,由点线面体的描述,学生会更好的理解空间感,以及体积这一词。

    小阳学校       薛红果
    小阳学校 薛红果3年前

    李老师经过,猜一猜,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动脑又动手,获得对生活中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管村中心校王慧芳
    管村中心校王慧芳3年前

    李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学,调动学生的额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 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

    小阳学校       薛红果
    小阳学校 薛红果3年前

    李青老师教学一立方米时,通过视频短片,让学生感知一立方米的大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管村中心校王慧芳
    管村中心校王慧芳3年前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习中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在新的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察和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同时的、,对课件的使用简洁明了,体现了常态下的学校课堂教学。

    管村中心校杜新红
    管村中心校杜新红3年前

    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有意识的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并且将操作实践活动向课前、课后延伸。提前安排好学生自治学具,做到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东王段晓红
    东王段晓红3年前

    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才能让知识扎根到学生心中。

    东王段晓红
    东王段晓红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节课,先从长度单位入手,层层递进,导出体积单位。通过猜测、实践活动,帮学生建立了表象认识。

    东王段晓红
    东王段晓红3年前

    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体积单位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概念。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管村中心校赵世哲
    管村中心校赵世哲3年前

    李青老师认真分析了学生 “量感” 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唤起学生对 “量” 的属性、大小、单位、工具使用上的真实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紧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学生对生活中的 “量” 也就从抽象化变具体,自然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感性的认知.

    13223696116
    132236961163年前

    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学生对生活中的 “量” 也就从抽象化变具体,自然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感性的认知.

    gushuyun123456
    gushuyun1234563年前

    李老师对于学生的分析非常透彻,学生对量的感知,仅仅停留在对物体长短、大小、轻重等浅性的认知上。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实物展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体积单位的表象和梳理迁移相关单位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量感。同时李老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很好的抓住了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了知识。

    13223696116
    132236961163年前

    让学生们能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小有感性的认知。,学中感知量感,体验中丰富量感,内化中提升量感。

    段静雅
    段静雅3年前

    教师在讲课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老师不断的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必知点。

    13223696116
    132236961163年前

    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做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段静雅
    段静雅3年前

    在学中感知物体大小,联系生活。数中显生活,生活连数学。无形中串联在一起。可以更有效,学生学习

    13223696116
    132236961163年前

    让学生经 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让学生体验并感受量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做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

    段静雅
    段静雅3年前

    该老师,分析特别透彻,引导也特别好。孩子们的兴趣足。可以很好的抓住了重点,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下迪中心校赵毅倩
    下迪中心校赵毅倩3年前

    李老师从长度单位 1㎝到面积单位 1㎝² 再到体积单位 1㎝³,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了新课,让学生对陌生的体积单位有了更形象具体的理解。

    下迪牛晓青
    下迪牛晓青3年前

    通过让学生估一估橡皮、学具盒、桌子的大小,引出立方分米、立方米,告诉学生用合适的单位。从生活实际入手,加深学生的理解。

    赵彤
    赵彤3年前

    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入手,引入新知,很好的运用知识的迁移。整个课堂备课精心,设计新颖,让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身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东西,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

    下迪中心校蔡子健
    下迪中心校蔡子健3年前

    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拿起小正方体感知,自己动手操作,更好的直观感受,加深学习记忆

    nini80986
    nini80986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让学生在认知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基础上,体会体积单位的含义,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强化学生对生活实物的估算能力,更好地掌握体积的大小。

    小阳学校    高彩虹
    小阳学校 高彩虹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很好的抓住了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了知识。

    小阳学校    高彩虹
    小阳学校 高彩虹3年前

    李老师,分析特别透彻,引导也特别好。孩子们的兴趣足。可以很好的抓住了重点,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小阳学校    高彩虹
    小阳学校 高彩虹3年前

    学生在新的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察和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同时对课件的使用简洁明了,体现了常态下的学校课堂教学。

    nini80986
    nini809863年前

    李青老师本节课的亮点在于将比较抽象的体积单位直观化,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利用生活实例,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数学变得生活化。

    Tia
    Tia3年前

    教学设计注重了知识的联系,学生从已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知识入手引入体积单位,量感的建立重在体验,从 “辨”“学”“感”“思” 中形成量感。

    zjh123456
    zjh123456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合理,条理清晰,环环紧扣,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圆满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nini80986
    nini809863年前

    在教学中利用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体积这一抽象的内容,在学完新内容后,能及时地让学生进行分层练习,由易到难,让学生能更好得将所学内容应用起来。

    lijuan222
    lijuan2223年前

    李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体积观念,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

    zjh123456
    zjh123456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让学生在认知长度单位,从长度是长度单位的叠加,面积是面积单位的叠加,体积是体积单位的叠加。学生动手用体积单位测量体积的大小,一环套一环,水到渠成的认识了体积单位。

    太杜小学闫红霞
    太杜小学闫红霞3年前

    体积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体积,也许有过体验,却难以有体积的意识。因此在上课伊始,李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摸一立方厘米的模型,在感知一立方分米,立方米,由此让学生感知物体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一说生活中物体占据空间的现象,比较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后得出体积的概念,并让学生运用概念说一说什么是身边物体的体积。

    太杜小学闫红霞
    太杜小学闫红霞3年前

    整堂课从教学的设计来看,过程严谨,逻辑性强,各环节过渡也比较自然。

    太杜小学闫红霞
    太杜小学闫红霞3年前

    首先是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对比处理得不够,这部分理解不到位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时容易产生混淆。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回顾长度、面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两个单位的理解,通过对比学生也很容易想到如何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为今后学习体积的计算打基础。

    zjh123456
    zjh123456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节课能从以往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测量较小物体体积的用立方厘米,测量较大的用立方分米,更大的用立方米。

    lijuan222
    lijuan2223年前

    李老师引导学生列举生活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太杜小学李春鲜
    太杜小学李春鲜3年前

    在学生初步理解体积的意义之后,李老师出示两个大小很接近的长方体,让学生明确为了应用的方便,需要给物体的体积确定单位。

    太杜小学李春鲜
    太杜小学李春鲜3年前

    为了让学生能掌握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李老师设计了摸,说,找,估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掌握 1cm³,1dm³,1m³ 的大小。

    太杜小学李春鲜
    太杜小学李春鲜3年前

    找体积大约是 1cm³ 的物体时,学生想到了自己一截手指头,一颗大牙……1m³ 有多大学生是最不容易掌握的,因此李老师在教室里用几根米尺搭了一个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让学生蹲进去看可以蹲几个学生,并追问如果换成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或是换成六年级的学生又能蹲几个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突破这个难点。

    下迪中心校宁红苗
    下迪中心校宁红苗3年前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感知身边那些物体的空间大小是 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的,在一起结合实际进行验证,总结。发展学生的数感。

    gushuyun123456
    gushuyun123456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使学生逐步的从形象思维转换到空间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gushuyun123456
    gushuyun1234563年前

    李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学生真正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下迪中心校杨田垒
    下迪中心校杨田垒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设计了摸 说 找 估一系列,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单位的意义,既给学生学生提供了思维策略,又提供了具体手段。

    lijuan222
    lijuan2223年前

    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lijuan222
    lijuan2223年前

    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下迪中心校杨田垒
    下迪中心校杨田垒3年前

    李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向同学们参透数学思想,能感悟方法。

    下迪中心校杨田垒
    下迪中心校杨田垒3年前

    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单位得大小,从而得到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王一兵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王一兵3年前

    李青老师的设计科学合理,直观的图形让学生认识由线到面再到体,且设计的练习题也很有代表性,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学习借鉴。

    下迪中心校宁红苗
    下迪中心校宁红苗3年前

    李老师的课堂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王一兵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王一兵3年前

    在课堂的设计中联系了实际生活,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各个体积单位的大小,在比较中对体积单位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这对学生理解体积单位很重要。

    下迪中心校宁红苗
    下迪中心校宁红苗3年前

    学生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gushuyun123456
    gushuyun1234563年前

    在认识 1 立方厘米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通过操作感知、生活感知、实践感知等环节让学生从不同层次感知和制作 1 立方厘米,提升了学的量感

    gushuyun123456
    gushuyun1234563年前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课堂中学生积极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gushuyun123456
    gushuyun1234563年前

    体积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体积,也许有过体验,却难以有体积的意识。因此在上课伊始,李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摸一立方厘米的模型,在感知一立方分米,立方米,由此让学生感知物体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一说生活中物体占据空间的现象,比较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后得出体积的概念,并让学生运用概念说一说什么是身边物体的体积。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该多搜寻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 先感知后实践,把线面体这个环节放在感知后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3年前

    在学生初步理解体积的意义之后,李老师出示两个大小很接近的长方体,让学生明确为了应用的方便,需要给物体的体积确定单位。

    梁赛泽
    梁赛泽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根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做实验,让学生体会物体都要占据空间。非常捧!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3年前

    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的围绕 “量感”,通过动手制作标准的体积让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对学生今后地发展 “量感” 积累了经验。特别喜欢最后一个作业的设计,通过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对三类单位的感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3年前

    李老师引导学生列举生活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3年前

    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 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让学生体验并感受量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节课能从以往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测量较小物体体积的用立方厘米,测量较大的用立方分米,更大的用立方米。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节课能从以往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测量较小物体体积的用立方厘米,测量较大的用立方分米,更大的用立方米。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3年前

    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 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让学生体验并感受量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3年前

    让学生经 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让学生体验并感受量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做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季莎婕3年前

    李青老师本节课的亮点在于将比较抽象的体积单位直观化,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利用生活实例,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数学变得生活化。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3年前

    李老师引导学生列举生活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
    下迪中心校阳史小学宁二娟3年前

    李青老师认真分析了学生 “量感” 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唤起学生对 “量” 的属性、大小、单位、工具使用上的真实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紧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学生对生活中的 “量” 也就从抽象化变具体,自然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感性的认知.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3年前

    李老师的课堂由浅到深,从立方厘米到立方分米再到立方米,老师针对不同的单位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活动,学生学的轻松自在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3年前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课堂中学生积极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3年前

    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入手,引入新知,很好的运用知识的迁移。整个课堂备课精心,设计新颖,让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身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东西,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3年前

    李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很多,每一个点都是精雕细琢。尤其作业 布置了数学日记,往往日记都是在语文课上体现,但是数学上面,通过梳理,填空,回归生活。在巩固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方法,今后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课堂。感谢。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3年前

    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有意识的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并且将操作实践活动向课前、课后延伸。提前安排好学生自治学具,做到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huanghongxian
    huanghongxian3年前

    我非常同意李青老师说的 “量感” 这一说法,学数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测量单位的大小感也很重要,可以快速、准确的选择正确的单位。李老师通过 “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 等环节初步感知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这两个较小体积单位的大小,进而引出较大的立方米,基于想象的难度,李老师又用了 “搭一搭” 的方法,让学生具体感受较大体积单位。每一个环节都给出具体的模型,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模型,运用起来更准确。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
    下迪中心校 阳史小学 杨普静3年前

    李老师经过做一做,估一估,摆一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获得对生活中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下迪师思照
    下迪师思照3年前

    @李青 先呈现线、面、体,让学生体会规定体积单位的必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体积单位

    下迪师思照
    下迪师思照3年前

    @李青 二稿的设计重在感受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三个体积单位的大小,估计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体积

    丁丽婧
    丁丽婧3年前

    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让学生先测测这些物体的大小,培养量感。

    梁赛泽
    梁赛泽3年前

    我认为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从中找答案。

    丁丽婧
    丁丽婧3年前

    二稿重在让学生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可以制作一些小立方体,帮助学生感知。

    3136195247@
    3136195247@3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老师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这点很好。

    阳史小学卫少波
    阳史小学卫少波3年前

    我认为可以让学生通过从现实生活中多多举例来更深刻的认识和感知这些体积单位的大小。

    下迪师思照
    下迪师思照3年前

    三稿导入部分变得更加精炼,更直观的展示出体积单位的必要性。不过课堂中没有对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进行辨析,最后练一练填单位学生容易出错。

    阳史小学卫少波
    阳史小学卫少波3年前

    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丁丽婧
    丁丽婧3年前

    培养学生的量感在数学中及其重要,因此,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上多多渗透。

    gaoshujuan123
    gaoshujuan1233年前

    师为引导者,生为主体者,引导者应让主体者多动手操作,从而顺利完成目标。

    pingan
    pingan 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设计层层递进,有效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学生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头脑中形成体积单位表象,在辨中感知量感,在感知中体验丰富量感,在练习中提升量感,在反思中内化量感

    931563581
    931563581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真的是 “教海探航,初心致远”,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寻真悟道,追本溯源!

    zhmk1027
    zhmk10273年前

    李老师引导学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学习活动,认识并学习了体积单位这样不仅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了准确感知,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阳史小学卫少波
    阳史小学卫少波3年前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阳史小学卫少波
    阳史小学卫少波3年前

    在教学中利用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体积这一抽象的内容,在学完新内容后,能及时地让学生进行分层练习,由易到难,让学生能更好得将所学内容应用起来。

    阳史小学卫少波
    阳史小学卫少波3年前

    找体积大约是 1cm³ 的物体时,学生想到了自己一截手指头,一颗大牙……1m³ 有多大学生是最不容易掌握的,因此李老师在教室里用几根米尺搭了一个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让学生蹲进去看可以蹲几个学生,并追问如果换成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或是换成六年级的学生又能蹲几个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突破这个难点。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马泽英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马泽英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先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然后让学生自主操作,通过操作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很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加雅琳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加雅琳3年前

    李青老师课堂上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东西进行学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例如:橡皮大约是多大?而且学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从立方厘米入手,层层递进,利于学生理解,逐步建立学生的量感。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马泽英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马泽英3年前

    李老师通过我来比划你来说,让学生通过复习感知对长度和面积的量感,紧接着引出本节课课题。 牢牢抓住量感,贯彻整节课,通过量一量,估一估,找一找丰富对体积单位的感知。

    下迪中心校武秀成
    下迪中心校武秀成3年前

    李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口、心,让学生从多方面感悟数学,体会数学,同为五年级的数学老师,自己只注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没有带领学生发散到生活中去,这点要学习!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马泽英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马泽英3年前

    鉴于前面已经对长度和面积的单位有了清晰的认识,本节课可以基于已有的知识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设法在已有的知识上经过教师引导自己完成本节的探索。。

    吉林榆树高平 33@
    吉林榆树高平 33@3年前

    教师在本次设计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微课 3.0 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交流得到量感思维的构建。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周鹏丽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周鹏丽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由浅到深善于引导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下迪中心校武秀成
    下迪中心校武秀成3年前

    各位老师认真钻研、配合、打磨,为学生上好种子课扎进了深厚的土壤。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任艳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任艳3年前

    这节课在磨课过程中能做到删繁就简,将大量的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放到了课前。对这节课的准备细致周到,充分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周鹏丽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周鹏丽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做、找、搭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感知和积累。

    下迪中心校武秀成
    下迪中心校武秀成3年前

    李老师带领学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也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翟店中心校袁睿君
    翟店中心校袁睿君3年前

    李青老师将学生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相联系,由线到面再到体积,知识由浅入深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任艳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任艳3年前

    三稿在一些过度环节更加精炼,更直观的展示出体积单位的必要性。在重点环节加深了引导、交流、动手、探索,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散。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周鹏丽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周鹏丽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准备充分,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

    下迪中心校马志英
    下迪中心校马志英3年前

    觉得每一个环节都在渗透学生量感的培养,刚开始导入部分就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出体积单位,学生在心中建立了初步的量感。接着学生实践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在心中建立清晰的量感,最后巩固。个人建议可以再多放手一些。

    下迪中心校马志英
    下迪中心校马志英3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老师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这点很好。

    下迪中心校马志英
    下迪中心校马志英3年前

    在教学中利用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体积这一抽象的内容,在学完新内容后,能及时地让学生进行分层练习,由易到难,让学生能更好得将所学内容应用起来。

    翟店中心校袁睿君
    翟店中心校袁睿君3年前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与体积相关的物体,感知不同的物体体积不同。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任艳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任艳3年前

    培养学生的量感,首先要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入手,充分感受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所感知。李青老师的设计结合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体积单位的大小,为学生量感的培养很到位。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加雅琳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加雅琳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堂来源于生活,教学过程中敢于放手,让学生小组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注重知识的完整体系,1 厘米,1 平方厘米,1 立方厘米,这样能让学生将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翟店中心校袁睿君
    翟店中心校袁睿君3年前

    李青老师让学生做一做,认一认,估一估,摆一摆,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多感官的参与,将知识潜移默化的教授给学生。

    下迪中心校贺红娟
    下迪中心校贺红娟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紧紧抓住对学生量感的培养,从一开始的让学生对已学过的长度、面积单位入手,感知量感,紧接着引出体积中的单位,通过看、比、找感知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最后通过习题巩固对本节的认识。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加雅琳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加雅琳3年前

    李青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且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意识加强数学语言训练。挖掘生活素材,橡皮,垃圾桶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下迪中心校贺红娟
    下迪中心校贺红娟3年前

    在已经学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先复习这两个单位,再在此基础上引导,让学生去感知它们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体积的单位。这样会与前面知识起到很好的链接。

    smile205
    smile2053年前

    通过线、面比较需要单位,引出体积也单位,为后续体积单位学习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设计很好,符合学生的认知。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张泽亚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张泽亚3年前

    李青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多感官的参与,将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理解。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张泽亚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张泽亚3年前

    李青老师将学生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相联系,由线到面再到体积,知识由浅入深。

    下迪中心校贺红娟
    下迪中心校贺红娟3年前

    在立方厘米这一块,教师引导,可以展示出来学习的流程。紧接着的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让学生同桌讨论或者小组讨论会不会更好。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大小感知,通过估或者摆或者列式计算也是对量感的丰富感知。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张泽亚
    下迪中心校马家巷小学张泽亚3年前

    李老师通过操作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zhmk1027
    zhmk10273年前

    李老师设计合理的教情境,让学生在实验和估测中感受体积单位实际意义,建立体积单位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zhmk1027
    zhmk10273年前

    在教学中,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忆 1 厘米,1 平方厘米,迁移到 1 立方厘米,进而认识体积单位。

    renxiuli
    renxiuli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 1cm³,1dm³,1m³ 都分别有多大?能建立这 3 个体积单位的表象,在孩子的脑海里能牢牢地印刻出它们的大小。我觉得关键是通过哪些活动或策略能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大小,记住了它们的大小,就形成了体积单位的量感。
    renxiuli
    renxiuli3年前

    李老师带领学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每一个环节都在渗透学生量感的培养,刚开始导入部分就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出体积单位,学生在心中建立了初步的量感。接着学生实践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在心中建立清晰的量感,最后巩固。个人建议可以再多放手一些。

    renxiuli
    renxiuli3年前

    本节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首先让学生猜测,再带领学生进行验证,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性。

    翟店中心校吴创
    翟店中心校吴创3年前

    引导学生在感知体积单位时,从身边的熟悉的东西去找,体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翟店中心校吴创
    翟店中心校吴创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李老师的在教学 “1 立方米到底有多大” 时,为了让学生直观,采用视频播放 “1 立方米能站多少个小朋友”,让学生印象深刻。

    下迪中心校薛斌
    下迪中心校薛斌3年前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

    下迪中心校薛斌
    下迪中心校薛斌3年前

    在引导学生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上做的非常好!

    翟店中心校吴创
    翟店中心校吴创3年前

    教学中,李老师先是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划一划,想一想等多种活动,初步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大小之后,再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和它们差不多大的物体,从而达到加深学生对于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空间大小的认识。

    ninghuixia345
    ninghuixia3453年前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真切体会到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体验到了体积单位的概念的意义,建立了体积单位的表象。

    ninghuixia345
    ninghuixia3453年前

    课堂中利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的物体,学生即理解了体积单位的大小,知道大的物体要用大单位,小的物体要用小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学生的量感得到了培养。

    ninghuixia345
    ninghuixia345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种新的量 ,学生只有在看、找、摸、量等具体的环节中,不断的深化认识理解体积单位。老师设计的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一步一步的体验中掌握了体积单位。课堂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H1213
    H1213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李老师在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为了突破每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李老师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数学。

    H1213
    H12133年前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不容易理解。李老师能很轻松的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

    蔡村中心校王强
    蔡村中心校王强3年前

    数学的知识联系比较紧密,比如说长度、面积、体积,看似三个不同类型的单位,但是当深究其本质时,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度对应着线段,面积对应着面,体积对应着体,线构成面,面构成体,每一个都是不可或缺的。从点到线到面再到体,随着维度的增加,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体积是一个三维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不仅要结合生活实际去感知,更重要的是理清空间几何图形之间的变化形成关系,理解点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去感知空间物体。感知体积的大小,基础还是要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由长度单位感知,引向面积单位感知,进而引向体积单位的感知,这样水到渠成,学生理解会更深刻,而且学生学习到的不光只是一个体积单位,而是一个空间几何的体系。所以在上课之前最好引导学生多去感知一下长度、面积,课上引导学生感知体积,这样课上会得心应手。有些学生如果没有建立起长度的表象,没有更好的感知,那么让他们直接去感知体积的时候就会很吃力。体积单位这节课看似内容单一,但是其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比较抽象。为了让一节课时间能够突出重心,有些辅助环节可以课前做好。另外,课上已经让学生通过摆一摆,估一估的方式建立了体积单位的基本概念和表象感知,在练习之前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从小的到大的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在感知体积单位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去估测物体的体积,会加深对体积单位的理解。

    管村中心校赵世哲
    管村中心校赵世哲3年前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的理解了体积单位,尽可能打开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五个通道:眼、耳、口、手、鼻,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从而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

    谭艳
    谭艳3年前

    李老师设计的导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应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找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物体,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

    lqf123456
    lqf1234563年前

    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从一维到二维到三维,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完整知识体系。

    lqf123456
    lqf1234563年前

    李老师设计的导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应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找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物体,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

    lqf123456
    lqf1234563年前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的理解了体积单位,尽可能打开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五个通道:眼、耳、口、手、鼻,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从而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

    翟店中心校李巧风
    翟店中心校李巧风3年前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感受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翟店中心校李巧风
    翟店中心校李巧风3年前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课堂中学生积极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翟店中心校李巧风
    翟店中心校李巧风3年前

    这节课先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然后让学生自主操作,通过操作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很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翟店中心校张红霞
    翟店中心校张红霞3年前

    加强学生对周围物体体积的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翟店中心校张红霞
    翟店中心校张红霞3年前

    加强体积概念的渗透,提高学生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的能力

    翟店中心校张红霞
    翟店中心校张红霞3年前

    这节课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做、找、搭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感知和积累。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郭元元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郭元元3年前

    在研究大的体积单位立方米时,因为体积太大了,制作时间太长了,孩子们不易在现场一一制作,应先做个示范。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体积为 1 立方米的物体。

    15735996420
    157359964203年前

    李老师的能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一看,摸一摸,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并从生活中寻找这样体积大小的物件,从而加深了对体积单位的理解,掌握了体积单位。

    翟店中心校孙改平
    翟店中心校孙改平3年前

    培养学生的量感在数学中及其重要,因此,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上多多渗透。

    翟店中心校孙改平
    翟店中心校孙改平3年前

    通过操作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翟店中心校孙改平
    翟店中心校孙改平3年前

    让学生做一做,认一认,估一估,摆一摆,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多感官的参与,将知识潜移默化的教授给学生。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郭元元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郭元元3年前

    板书应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这几个体积单位用不同颜色标注,这样孩子们对体积单位会更好的建立表象。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郭元元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郭元元3年前

    通过几次修改后,李老师通过认一认,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等一系列活动,让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紧扣主题。

    蘑菇头上长了棵草
    蘑菇头上长了棵草3年前

    李老师的这堂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先引出体积单位的必要性,再利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体会、区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尤其是后面感知 1 立方米,由于学生在感知较大的体积单位时遇到困难,让学生去观看视频中的幼儿可以清晰地感知到 1 立方米究竟有多大。

    管村中心校高秀平
    管村中心校高秀平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方面的实际大小的体积概念。

    下迪中心校王天峰
    下迪中心校王天峰3年前

    这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是一堂很好的课。

    太杜小学孙秀平
    太杜小学孙秀平3年前

    在学生初步理解体积的意义之后,我出示两个大小很接近的长方体,让学生明确为了应用的方便,需要给物体的体积确定单位。

    太杜小学孙秀平
    太杜小学孙秀平3年前

    为了让学生能掌握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李老师设计了摸,说,找,估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掌握 1cm³,1dm³,1m³ 的大小。

    太杜小学孙秀平
    太杜小学孙秀平3年前

    体积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体积,也许有过体验,却难以有体积的意识。因此在上课伊始,李老师设计了让学生摸一立方厘米的活动。通过对比摸感受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再感知一立方分米让学生感知物体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一说生活中物体占据空间的现象,比较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后得出体积的概念,并让学生运用概念说一说什么是身边物体的体积。

    城关中心校常虹
    城关中心校常虹3年前

    李老师由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直接揭示课题《体积单位》,比较简单直接,学生容易接受。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采用比画比画、做一做、摸一摸等活动让学生感知 1 立方厘米有多大。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实物橡皮、土豆等,以及生活故事,都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

    管村中心校黄姣惠
    管村中心校黄姣惠3年前

    李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管村中心校黄姣惠
    管村中心校黄姣惠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

    管村中心校黄姣惠
    管村中心校黄姣惠3年前

    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城关中心校常虹
    城关中心校常虹3年前

    李老师设计的估一估环节,不仅让学生深刻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的大小,更培养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去估,提升估算能力,把估算运用生活实际。

    城关中心校常虹
    城关中心校常虹3年前

    李青老师由线到面再到体,由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继而到体积单位,从最初的种子开始,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学生认识了 1 立方厘米的大小,接着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感知多立方厘米,真正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无关。

    均安小学张宇霞
    均安小学张宇霞3年前

    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小有感性的认知。学生量感的提升,就是学生成长最有价值的事情。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均安小学张宇霞
    均安小学张宇霞3年前

    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均安小学张宇霞
    均安小学张宇霞3年前

    接着学生实践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在心中建立清晰的量感,最后巩固。个人建议可以再多放手一些。

    杉莳
    杉莳3年前

    李老师的这节课,让作为教师的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 “量感” 的重要性,但在常规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忽略学生 “量感” 能力的培养,怕耗时,怕影响教学进度,宁愿将这些时间花在大量的练习上面,造成了学生 “量感” 的缺失!

    下迪中心校吴城小学王锋英
    下迪中心校吴城小学王锋英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堂严谨充实,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学习中感悟,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是知识,收获的除了知识,还有方法和思维。

    均安小学黄慧娟
    均安小学黄慧娟3年前

    认识体积单位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李老师注重学生感悟。比如:用手握一下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感受它的大小,认识立方米时,老师采用 1 立方米的空间能站多少小朋友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快乐体会。

    均安小学黄慧娟
    均安小学黄慧娟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老师在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突破每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非常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

    均安小学黄慧娟
    均安小学黄慧娟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注重 1 厘米、1 平方厘米、1 立方厘米的比较练习,并让学生用手比划这些单位。这样设计让学生能将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帮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杨赵小学王青
    杨赵小学王青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突破每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非常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管村中心校马荣坤
    管村中心校马荣坤3年前

    李老师在学生小组合作时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围绕三方面来认识体积单位。比如 1 立方米厘米有多大?感知 1 立方米厘米有多大?生说中的 1 立方厘米的物体有哪些?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太阳中心校吕晓青
    太阳中心校吕晓青3年前

    “量感” 是抽象的,学生的 “量感” 缺乏是我们急需关注的问题。李青老师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度思考才开展本课,追本溯源,对准症结开展课堂。

    太阳中心校吕晓青
    太阳中心校吕晓青3年前

    从线到面,再到体。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步步引导,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接用直观事物橡皮泥,硬纸板制作,手指头,骰子,花生米,橡皮,土豆等多种具体事物让学生实实在在感知体积的大小。

    太阳中心校吕晓青
    太阳中心校吕晓青3年前

    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各种具体的事物,建立清晰鲜活的表象。强化直观感悟的同时,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对体积的量感。

    太阳中心校张英娟
    太阳中心校张英娟3年前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量感。我们在以后教学中应该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能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发展学生 “量感”。

    cqx18035921208
    cqx180359212083年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数学 “量感” 的形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个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的学习潜能就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数学学科来说,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青老师在这方面做的特别突出,这一点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借鉴。

    太阳中心校张英娟
    太阳中心校张英娟3年前

    李青老师在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感受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为了突破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李老师利用大量的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建立体积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太阳中心校张英娟
    太阳中心校张英娟3年前

    李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让学生在 “玩中学,玩中悟” 自然而然达到教学目标。

    太阳中心校杨爱玲
    太阳中心校杨爱玲3年前

    李青老师带领学生探索 “体积” 这一抽象概念,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入许多生活实物,建立丰富的表象后发展学生 “量感”。

    太阳中心校杨爱玲
    太阳中心校杨爱玲3年前

    结合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体积单位,从直观过度到抽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

    太阳中心校杨爱玲
    太阳中心校杨爱玲3年前

    李老师课前认真分析学生 “量感” 缺乏的原因,针对病症进行逐个击破,利用感受估量再到应用,步步深入使学生的 “量感” 得到很好的发展。

    cqx18035921208
    cqx180359212083年前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是小学兴趣。本节课李青老师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们都能沉浸在思考当中,值得我们学习。

    cqx18035921208
    cqx180359212083年前

    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李青老师本节课中能够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讲解新知,联系生活举例子,使学生容易明白、掌握新知识。

    育英小学刘珊
    育英小学刘珊3年前

    在生活感知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建立了各个单位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大小,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

    下迪中心校吴城小学王锋英
    下迪中心校吴城小学王锋英3年前

    李老师本节课从数量入手,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例子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感悟,一步步对体积单位有更准确的感知。

    下迪中心校吴城小学王锋英
    下迪中心校吴城小学王锋英3年前

    从设计中可以看出李老师的用心、细心,同时也能感受到她背后团队的力量!

    育英小学刘珊
    育英小学刘珊3年前

    1 立方米不好感知,通过实际操作搭建 1 立方米的空间,再通过实践发现 1 立方米可以容纳 6 个小朋友,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育英小学刘珊
    育英小学刘珊3年前

    可以让孩子课前多观察周边物体,累积生活经验,使我们的教学不至与生活脱节。

    杨艳霞
    杨艳霞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了知识的联系,学生从已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知识入手引入体积单位,量感的建立重在体验,从 “辨”“学”“感”“思” 中形成量感。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zhaowentong6797
    zhaowentong6797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yh123
    syh1233年前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让体积单位这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zhaowentong6797
    zhaowentong67973年前

    结合生活中的物品,从直观过度到抽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

    育英小学杨瑞珊
    育英小学杨瑞珊3年前

    上课之前最好引导学生多去感知一下长度、面积,课上引导学生感知体积,这样课上会得心应手。有些学生如果没有建立起长度的表象,没有更好的感知,那么让他们直接去感知体积的时候就会很吃力。

    育英小学杨瑞珊
    育英小学杨瑞珊3年前

    本节课李青老师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们都能沉浸在思考当中,值得我们学习。

    育英小学杨瑞珊
    育英小学杨瑞珊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zhaowentong6797
    zhaowentong67973年前

    李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活动,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syh123
    syh1233年前

    课堂上引导学生摸一摸,比一比,划一划,想一想,举例子等,让学生体会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太阳一小高坤秀
    太阳一小高坤秀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应该让学生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

    太阳一小高坤秀
    太阳一小高坤秀3年前

    我认为咋・在比一比的活动中,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学生是明白的,但是比不出来,或者比出来的不规范,基于以上思考,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感知,让学生自己闭眼想一想,再睁眼仔细看一看,慢慢的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表象。

    太阳一小高坤秀
    太阳一小高坤秀3年前

    李老师的课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了新时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先从长度单位入手,层层递进,导出体积单位。通过猜测、实践活动,帮学生建立了表象认识。这老师让学生在摸一摸,划一划,比一比,做一做,等多种活动,初步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实际生活中差不多大的物体,教学设计条理清晰,环环紧扣,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

    yczh123
    yczh1233年前

    李老师的课化抽象为具体,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知各种 “量”。重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猜测,验证各种活动得到结论,学生感知更透彻,印象也更深刻。

    yczh123
    yczh1233年前

    李老师在讲授《体积单位》这节课通面和体的对比,让学生对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更不易混淆。再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物体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yczh123
    yczh1233年前

    李老师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适时点拨,轻松达到教学目标,在讲述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过程中联系具体实物,提升学生的量感。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宁珊珊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宁珊珊3年前

    为了让学生能掌握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李老师设计了摸,说,找,估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掌握 1cm³,1dm³,1m³ 的大小。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宁珊珊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宁珊珊3年前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让学生猜测,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宁珊珊
    翟店中心校翟西学校宁珊珊3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老师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

    tyyxlxt3
    tyyxlxt33年前

    李老师通过做一做,估一估,摆一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获得对生活中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tyyxlxt3
    tyyxlxt33年前

    李老师通过做一做,估一估,摆一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获得对生活中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tyyxlxt3
    tyyxlxt33年前

    李老师通过做一做,估一估,摆一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获得对生活中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tyyxlxt3
    tyyxlxt33年前

    李青老师的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都在渗透学生量感的培养,刚开始在导入部分就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出体积单位,从而建立学生初步的量感。接着学生实践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建立清晰的量感,最后再加深巩固。

    tyyxlxt3
    tyyxlxt33年前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与区别。李老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专门设计了专项练习来比较,并让学生用手来比划。让学生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syh123
    syh1233年前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物体体积的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育英小学杨霞
    育英小学杨霞3年前

    体积和容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李青老师在课上设计了通过摸一摸,比划一下,想像一下一立方厘米的大小,再到找生活中的一立方厘米等一系列活动给孩子们建立了一立方厘米的表象,理解了一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为后面一立方分米,一立方米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育英小学杨霞
    育英小学杨霞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该多搜寻一些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充分建立表象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育英小学朱垚
    育英小学朱垚3年前

    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高而有效,通过充分的让学生动手操作, 举例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知什么是 1 立方米,什么是 1 立方分米,什么是 1 立方厘米,符合新课标中所说的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

    育英小学薛雅敏
    育英小学薛雅敏3年前

    李老师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尤其感受 1cm3 ,1dm3 ,1m3 的实际大小是个难点。因此,利用形象教具,建立空间观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如:找出 1cm3 的正方体摸一摸,演示 1dm3 的正方体教具,同时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学生说出了很多身边物体的体积接近 1cm3 和 1dm3 。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对 1cm3 和 1dm3 实际大小有了较深度的认识;对 1m3 大小认识时,李老师让学生拼做了 1 立方米的框架,放在墙角,通过视频,1 立方米大小的框架居然能容纳 12 个幼儿园小朋友。使学生真真切切地对 1m3 的大小有了明确的认识,教学效果非常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

    育英小学朱垚
    育英小学朱垚3年前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李老师专门设计的 1 厘米,1 平方厘米,1 立方厘米的比较,让学生能将这些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3年前

    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建立起来。通过做一做,估一估,摆一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获得对生活中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3年前

    李老师能引导学生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育英小学朱垚
    育英小学朱垚3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一是理解体积,二是了解和掌握体积,通过感知生活中的黄豆,樱桃,魔方,冰柜以及集装箱等,感知体积的大小,并通过练一练填合适的体积单位和数学日记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育英小学杨霞
    育英小学杨霞3年前

    摆一摆这一活动环节,学生活动要求应该明确,目的应包含两个层次:①一个物体包含了几个 1 立方厘米,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②体积相同形状是怎么样的?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3年前

    作业布置了数学日记,通过梳理,填空,回归生活。在巩固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方法,今后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上。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3年前

    李青老师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分米,一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3年前

    在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体积单位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概念。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育英小学  薛倩妮
    育英小学 薛倩妮3年前

    李老师先从长度单位入手,层层递进,导出体积单位。让学生在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做一做,等多种活动,初步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之后,让学生总结概念,再让学生说一说实际生活中差不多大的物体,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
    城关中心校刘彦枝3年前

    李青老师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米,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受益匪浅。

    育英小学薛雅敏
    育英小学薛雅敏3年前

    李老师教学时注重比较,区别 1cm 、1cm2 、1m3 时,让学生说出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区别,练习题中,也注重了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育英小学  薛倩妮
    育英小学 薛倩妮3年前

    李老师让学生经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感受不同测量单位,联系实际认识体积单位。

    城关中心校武惠玲
    城关中心校武惠玲3年前

    让学生们能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小有感性的认知。学生量感的提升,就是学生成长最有价值的事情。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城关中心校武惠玲
    城关中心校武惠玲3年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清楚这几类单位,教者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作了精心的安排。专门设计了专项练习来比较,并让学生用手比划这些单位。

    育英小学  薛倩妮
    育英小学 薛倩妮3年前

    李青老师的设计结合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体积单位的大小,为学生量感的培养很到位。

    育英小学  薛倩妮
    育英小学 薛倩妮3年前

    李青老师的设计结合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体积单位的大小,为学生量感的培养很到位。

    育英小学  薛倩妮
    育英小学 薛倩妮3年前

    李青老师的设计结合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体积单位的大小,为学生量感的培养很到位。

    育英小学薛雅敏
    育英小学薛雅敏3年前

    李老师在知识的设计上(即教师教什么),充分预设了学情,知识点的设计根据年级特征设置不同达标要求,可以说前有铺设、后有展望,所以新旧衔接、温故知新很重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让课堂目标更加明确,重点突破更有效。

    城关中心校武惠玲
    城关中心校武惠玲3年前

    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是小学兴趣

    城关中心校武惠玲
    城关中心校武惠玲3年前

    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直观依赖性,比较容易感知的是图形的外显性属性特征。

    城关中心校武惠玲
    城关中心校武惠玲3年前

    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姚家庄小学卫吉红
    姚家庄小学卫吉红3年前

    作为教师的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 “量感” 的重要性,但在常规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忽略学生 “量感” 能力的培养,怕耗时,怕影响教学进度,宁愿将这些时间花在大量的练习上面,造成了学生 “量感” 的缺失

    姚家庄小学卫吉红
    姚家庄小学卫吉红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能通过感知量感,丰富量感,提升量感而组织教学,教学过程重实际比划,与生活中实物对比去感知,这些都促进了学生量感的形成

    姚家庄小学卫吉红
    姚家庄小学卫吉红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能通过感知量感,丰富量感,提升量感而组织教学,教学过程重实际比划,与生活中实物对比去感知,这些都促进了学生量感的形成

    姚家庄小学卫吉红
    姚家庄小学卫吉红3年前

    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点;理解了体积和容积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铺垫。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发展学生量感,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姚家庄小学卫吉红
    姚家庄小学卫吉红3年前

    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梳理迁移相关单位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量感,显得尤为重要

    太阳一小——宁晋芳
    太阳一小——宁晋芳3年前

    一堂课 40 分钟要让学生认识和感知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分米、一立方米的大小,学生操作活动时间过多,容易造成拖堂现象,建议插一些学生操作的视频,节省时间。

    育英小学兰茹
    育英小学兰茹3年前
    体积单位这节课最重要的是建立 1cm³,1dm³,1m³ 这 3 个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让孩子们在脑海里可以想象出它们的大小,也就是量感。本节课李老师通过 “我比你说” 等活动,以及通过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呢?让孩子感知它们的大小,记住了它们的大小,形成了体积单位的量感,初步建立了三个体积单位的表象。
    太阳一小——宁晋芳
    太阳一小——宁晋芳3年前

    巩固练习部分要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迁移的过程,达到学习和教学效果。

    育英小学兰茹
    育英小学兰茹3年前

    认知 1 立方厘米时,在摆一摆环节,学生拿出实现准备好的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通过小组活动真切的感知了 1 立方厘米的大小,掌握了要摆出 2 立方厘米、5 立方厘米、9 立方厘米甚至是 43 立方厘米的图形时需要多少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太阳一小——宁晋芳
    太阳一小——宁晋芳3年前

    李老师导入部分由学生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引入体积单位,帮助学生建立这三者之间的练习,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蘑菇头上长了棵草
    蘑菇头上长了棵草3年前

    本节课,教师充分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单位的概念,帮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获得了空间单位的感知。

    蘑菇头上长了棵草
    蘑菇头上长了棵草3年前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但是操作活动太多,稍显拖沓,可能是造成拖堂。

    稷山县育英小学卫晓亚
    稷山县育英小学卫晓亚3年前

    通过用直观图创设长度、面积、体积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感受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本质区别。

    稷山县育英小学冯艳丽
    稷山县育英小学冯艳丽3年前

    导入部分采用比一比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游戏中复习了长度和面积单位,并引出学习体积单位的必要性。言简意赅值得借鉴。但是体积单位的出现较为困难。还需思考……

    稷山县育英小学卫晓亚
    稷山县育英小学卫晓亚3年前

    让学生通过摸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闭上眼睛感知它的大小,并试着比划出它的大小。, 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受。

    稷山县育英小学冯艳丽
    稷山县育英小学冯艳丽3年前

    探究新知部分,自学体积单位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3 个体积单位理解成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米,解释清楚是 1 个这样的单位。

    稷山县育英小学卫晓亚
    稷山县育英小学卫晓亚3年前

    最后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让学生记录今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一是对知识进行了梳理,二是以生活为载体,进一步深化体积单位大小的感知,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育英小学刘亲瓜
    育英小学刘亲瓜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为学生建立了清晰而鲜活的表象,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3年前

    让学生猜测并验证这样更好。

    稷山县育英小学冯艳丽
    稷山县育英小学冯艳丽3年前

    导入部分经过修改后,比第一稿更简练,沟通了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更突出了体积单位出现的必要性。为后续整节课知识学习做好了铺垫。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3年前

    从线到面再到体,这样设计的很好!

    育英小学刘亲瓜
    育英小学刘亲瓜3年前

    课后练习以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区别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三类单位大小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量感。

    育英小学刘亲瓜
    育英小学刘亲瓜3年前

    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例子等学习活动,认识并学习 1 立方厘米。这样不仅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了准确的感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设计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值得我们学习。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设计井井有条,循序渐进。真的很棒!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3年前

    李青老师将日记融入数学课堂,体现了学科整合,值得我们学习!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
    下迪中心校姚家庄小学 薛建英3年前

    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了体积单位。值得我们借鉴!

    xqx123456
    xqx1234563年前

    让学生具体感知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使学生建立了空间观念。

    北东小学辛安定
    北东小学辛安定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设计井井有条,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设计很好。

    北东小学辛安定
    北东小学辛安定3年前

    李老师的这堂课很精彩,每个知识点都是精雕细琢,教学设计能很好的启发学生思维。

    北东小学辛安定
    北东小学辛安定3年前

    李青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给予学生丰富的体验。

    管村中心校陈引红
    管村中心校陈引红3年前

    李老师在学、感、思三个方面让学生来理解,感受提升量感,学生的量感需要培养,更需要我们老师的注重!

    管村中心校陈引红
    管村中心校陈引红3年前

    李老师在导入部分简练,也注重学习方法的感知,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教学中层层递进。

    zhaowentong6797
    zhaowentong6797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例贯穿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管村中心校陈娟
    管村中心校陈娟3年前

    李老师这堂课十分精彩,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了体积单位,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管村中心校陈娟
    管村中心校陈娟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紧贴实际出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zhaowentong6797
    zhaowentong67973年前

    李老师这堂课非常精彩、符合学生的需求,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能通过分组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zhaowentong6797
    zhaowentong67973年前

    李老师的这堂课知识点很多,每一个点都值得深究。在与学生交流中,让学生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管村中心校张丽红
    管村中心校张丽红3年前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首先让学生猜测,再带领学生进行验证,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性。

     兰云
    兰云3年前

    老师对量感的认识深刻。开课新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感受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李燕
    李燕3年前

    关于课堂上学生的自学,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这位老师提出两个主线问题,给学生自学提供了方向,很有实效! 找生活中的体积是 1 立方米的物体,建立 1 立方米的清晰的表象,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 内化中提升量感的环节,一定要抓住学生的错误时机,辨析中提升量感。

    赵丽琴
    赵丽琴3年前

    李老师通过辨,学,感,思几方面来培养学生 “量感”,在认识各个体积单位的环节中,都采用认一认,做一做,估一估等活动不断加深学生感知,形成表象,在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体积单位时可以再丰富些。

    代益梅
    代益梅3年前

    李青老师团队进行磨课非常地认真,过程也详实记录下来,图文并茂。为李青老师团队这样扎根于课堂,扎实研究的老师点赞。平时教学中,不断体验才是培养量感的王道。

    clw123456
    clw1234563年前

    李青老师短视频的加入,很直观的让学生们感受到 1 立方米有多大,为今后练习合适的单位有了认知基础。

    翟东  孙树瑜
    翟东 孙树瑜3年前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在节课中真切感受到 1 立方米所占空间大小。再次加深学生对容积单位定量的大小。

    小梁
    小梁3年前

    这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通过估、看、摸、量等让学生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翟东  孙树瑜
    翟东 孙树瑜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紧密联系生活,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接触到实物的体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各个体积的实际大小,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lj123456
    lj123456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设计层次清楚,教学目标明确,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翟东  孙树瑜
    翟东 孙树瑜3年前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真切感受到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小梁
    小梁3年前

    李青老师这堂课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

    蔡村中心校任俊妍
    蔡村中心校任俊妍3年前

    李老师课的设计很用心,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知识的回顾,激发孩子们对体积单位学习的欲望,紧抓新课程理念,大胆放手让孩子们自学第一个问题串,通过 “摸一摸,比划比划,做一做,找一找” 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在这里,我有一个小建议:是否可以把做和找放在课前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这样可节省课堂时间。

    蔡村中心校任俊妍
    蔡村中心校任俊妍3年前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李老师在处理知识点时,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1、体积单位学习的必要性;2、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3、根据体积单位的大小估计生活中物品的体积。设计非常条理,但同时,又感觉有点枯燥,是否可调整一下方式。

    蔡村中心校任俊妍
    蔡村中心校任俊妍3年前

    李老师最后以数学日记作为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检测,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这样的检测学生是非常有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管村中心校+刘倩
    管村中心校+刘倩3年前

    李老师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引入体积单位,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再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充分感知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接着通过找一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最后通过学习日记进行课堂检测,非常有趣,值得我们学习。

    蔡村中心校宋红娟
    蔡村中心校宋红娟3年前

    李老师的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在认识了 1 立方厘米有多大后,可以让孩子们多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用立方厘米做单位,并且让学生们估一估大概是多少立方厘米,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管村中心校+任晓亭
    管村中心校+任晓亭3年前

    李老师的设计真正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通过估、摸、看、量等感受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空间大小,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均安小学杨敏
    均安小学杨敏3年前

    这堂课虽然很抽象,但老师设计巧妙,环环相扣,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带领学生进行验证,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性。

    均安小学杨敏
    均安小学杨敏3年前

    李老师通过辨,学,感,等几方面来培养学生 “量感”,在认识各个体积单位的环节中,都采用认一认,做一做,估一估等活动不断加深学生感知,形成表象,做得非常好

    均安小学杨敏
    均安小学杨敏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能通过感知,丰富,提升量感而组织教学,过程重实际比划,与生活中实物对比去感知,这些都促进了学生量感的形成

    lj123456
    lj1234563年前

    李老师的课,我更深刻体会到教学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趣味性。

    城关中心校韩梁
    城关中心校韩梁3年前

    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教学。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教师能够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 知识的应用。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讲解新知,联系生活举例子,使学生容易明白、掌握新知识。

    城关中心校韩梁
    城关中心校韩梁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老师在这节课中增加了很多生活的素材,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稷山县翟店中心校 李汶卿
    稷山县翟店中心校 李汶卿3年前

    体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别叫抽象的理解,李老师在课堂中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班助同学理解,值得我去学习,我的建议是刚上课的时候加入长度和面积的定义的由来,对比着学习。

    城关中心校韩梁
    城关中心校韩梁3年前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讲解新知,联系生活举例子,使学生容易明白、掌握新知识。

    稷山县翟店中心校 李汶卿
    稷山县翟店中心校 李汶卿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紧密联系生活,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接触到实物的体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各个体积的实际大小,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稷山县翟店中心校 李汶卿
    稷山县翟店中心校 李汶卿3年前

    李老师通过辨,学,感,思,这节课准备的很充分,学生在这节课中也感受到了体积这个感念的意义。是一节精心准备的课

    葛根龙
    葛根龙3年前

    多用实物让学生感知体积的概念。

    Hlp13835
    Hlp138353年前

    李老师 让学生通过比一比、做一做、想象力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感知量感。找一找,想一想、生活中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建立体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了体积单位。

    Hlp13835
    Hlp138353年前

    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 的活动。李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体积的单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高。

    王晓娟
    王晓娟3年前

    李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lj123456
    lj1234563年前

    李老师在学生初步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实际感受,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很好完成了教学目标。

    王晓娟
    王晓娟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

    王晓娟
    王晓娟3年前

    李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还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他们的大小。

    城关中心校史晓康
    城关中心校史晓康3年前

    李老师的设计注重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五年级学生顺利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城关中心校史晓康
    城关中心校史晓康3年前

    李老师设计的丰富的教学活动让一节枯燥的概念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体积单位的认识,更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融洽。

    城关中心校史晓康
    城关中心校史晓康3年前

    李老师 “一封数学日记” 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及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小梁
    小梁3年前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提升量感,感悟量感,从而获得一定的进步与收获,把抽象概念鲜活的表现出来。

    刘建丽
    刘建丽3年前

    李老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体会单位体积的大小。让学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刘建丽
    刘建丽3年前

    李老师让学生亲身摆一摆,看一看,通过对物体的估计与实测的差距,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积单位的表象。

    刘建丽
    刘建丽3年前

    李老师给学生充分动手、思考和感受的时间。同时教会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积极交流自己的观点。李老师在教学知识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办法。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侯婕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侯婕3年前

    通过摸一摸、找一找,让学生感知橡皮和土豆的体积,加强学生对体积概念的渗透,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18220548077
    182205480773年前

    李老师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侯婕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侯婕3年前

    李老师的这节课,从长度单位入手,层层递进,引出体积单位,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管村中心校李曼
    管村中心校李曼3年前

    这节课李青老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估一估,找一找等多个活动感受了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的实际大小。

    18220548077
    182205480773年前

    李老师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让学生经历 “1 个单位” 标准的建构过程,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

    管村中心校段美娟
    管村中心校段美娟3年前
    李老师通过小组合作,以知识传授为主改为了自主探究,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了以学生为中心。给了学生最大的自主参与,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侯婕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侯婕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李老师这节课,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让知识更好的扎根在学生心中。

    翟东孙振瑛
    翟东孙振瑛3年前

    体积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体积,也许有过体验,却难以有体积的意识。整堂课从教学的设计来看,过程严谨,逻辑性强,各环节过渡也比较自然。

    华赟
    华赟3年前

    6、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翟东黄旭平
    翟东黄旭平3年前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知识,发现问题,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张雪娟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张雪娟3年前

    让学生建立表象,能够更好的感知体积单位。

    管村中心校段美娟
    管村中心校段美娟3年前
    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教学,在教学中,李老师能够观察学生的生活,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了数学知识的应用。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张雪娟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张雪娟3年前

    从旧知导入新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张雪娟
    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张雪娟3年前

    让学生自主动手自主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994989350
    139949893503年前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整堂课上李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表象,寻找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量感进一步加强。如能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构建知识联系,便可让学生加深印象,区分三者的不同。

    樊美珍
    樊美珍3年前

    让学生多感触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一立方米的重要性。

    翟东邵桢媚
    翟东邵桢媚3年前

    李青老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引导、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翟东邵桢媚
    翟东邵桢媚3年前

    在理解 “1 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这一问题时,李青老师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通过视频验证,让学生产生对 1 立方米的空间概念。

    翟东邵桢媚
    翟东邵桢媚3年前

    李青老师针对小学生思维特点,创造性地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杨赵小学王青
    杨赵小学王青3年前

    课堂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实际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樊美珍
    樊美珍3年前

    让孩子们能够有效地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

    樊美珍
    樊美珍3年前

    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13223696294
    132236962943年前

    李老师的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管村中心校           罗淑平
    管村中心校 罗淑平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城关南阳何丹丹
    城关南阳何丹丹3年前

    让学生充分利用直观学具,调动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的。

    翟东孙振瑛
    翟东孙振瑛3年前

    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卫亮琴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卫亮琴3年前

    以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引入体积单位,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摆一摆,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有多大。

    管村中心校李俊果
    管村中心校李俊果3年前

    李老师课堂上无论让学生动手操作,举例说明,检测学习效果等,都是紧紧围绕着两个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正因为有了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才会更轻松,学生学的更快乐的,发现数学课也是一种享受。

    13223696294
    132236962943年前

    李老师的课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为以后填单位做了铺垫。

    翟东孙振瑛
    翟东孙振瑛3年前

    李老师注重知识迁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翟店中心校翟东学校王丹
    翟店中心校翟东学校王丹3年前

    本科的内容较为抽象,不易理解,李青老师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让学生积累感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卫亮琴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卫亮琴3年前

    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很好。

    城关南阳何丹丹
    城关南阳何丹丹3年前

    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闭上眼睛感知它的大小,并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把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卫亮琴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卫亮琴3年前

    老师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状况,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管村中心校李红叶
    管村中心校李红叶3年前

    李老师通过线段,长方形分别让学生感受了长度,面积的概念,从而提出如果要知道长方体的大小,我们要知道什么。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物体的体积是有大小的,同时引出物体的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小,激发学生对难点的迁移。

    翟店中心校翟东学校王丹
    翟店中心校翟东学校王丹3年前

    针对李青老师本节课,我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学生在感受物体大小的时候,应在放慢一些,PPT 上多呈现一些,或者是课堂上多带些实物让学生去体验,内化。

    翟店中心校翟东学校王丹
    翟店中心校翟东学校王丹3年前

    李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导入时精心安排了对比训练,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13223696294
    132236962943年前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学习的内容,孩子们亲身体会,记忆深刻。

    城关南阳何丹丹
    城关南阳何丹丹3年前

    李老师通过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为基础,趣味引入体积单位,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动手验证、去体验,让学生在玩中学。

    13994989350
    139949893503年前

    李老师本节课流程清晰,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城区中心校翟红玲
    城区中心校翟红玲3年前

    “量感” 常常被忽略,因为要培养学生真实有意义的 “量感” 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时间或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做一些实验或者活动。这是一个比较费时的过程,因而老师们宁愿将这些时间花在大量的练习上面

    城区中心校翟红玲
    城区中心校翟红玲3年前

    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时常常也会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感悟量的大小。例如,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南京明孝陵的面积,青藏高原的土地面积等等。但这些例子往往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学生难以获得真切的感受。

    13994989350
    139949893503年前

    相比之下第三稿更加成熟,流程更加顺畅,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特别是对 1 立方米空间的大小认知,使学生头脑中有了准确的模型。很棒!

    城区中心校翟红玲
    城区中心校翟红玲3年前

    教师引导孩子们认识体会立方厘米,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体会立方分米,立方米

    管村中心校           罗淑平
    管村中心校 罗淑平3年前

    李老师通过直观演示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容积单位定量大小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加深了理解。

    城区中心校翟红玲
    城区中心校翟红玲3年前

    测量长度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用面积单位,计量体积则需要用到体积单位,体会体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城区中心校翟红玲
    城区中心校翟红玲3年前

    “量” 的学习本来就贯穿于学生的生活的四周,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唤起学生对 “量” 的属性、大小、单位、工具使用上的真实感

    下迪中心校王天峰
    下迪中心校王天峰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了丰富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好

    下迪中心校王天峰
    下迪中心校王天峰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一开始让学生从已学过的长度、面积单位入手,感知量感,紧接着引出体积中的单位,通过看、比、找感知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最后通过习题巩固对本节的认识。过程很完整。

    城中心校李素霞
    城中心校李素霞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设计的很细腻,也能突出重难点和关键,非常值得借鉴!

    翟东黄旭平
    翟东黄旭平3年前

    李老师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精神。

    翟东黄旭平
    翟东黄旭平3年前

    教师适时点拨,循循善诱,注重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来思考方法。

    李素霞
    李素霞3年前

    李青老师导入很好,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过渡到体积单位,过度自然流畅,值得借鉴!

    宋新燕
    宋新燕3年前

    孩子们对于量感的积累一定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经验的,所以应该让孩子多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

    李素霞
    李素霞3年前

    李老师在认识了 1 立方厘米之后,让孩子们才橡皮的体积大约是多少,设计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李素霞
    李素霞3年前

    李老师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让学生经历 “1 个单位” 标准的建构过程,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很值得借鉴。

    宋新燕
    宋新燕3年前

    李老师的第一个环节 “辩”,让学生在思辨中通过对比 “1 厘米的线段 ,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 来建立体积的感知。后又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这个过程进一步加深体积的概念。

    宋新燕
    宋新燕3年前

    整节课李老师能够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

    宋新燕
    宋新燕3年前

    李老师的练习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使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地巩固。“一封数学日记” 的设计,更是有利于学生及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宋新燕
    宋新燕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他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例子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并学习 1 立方厘米。这样不仅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了准确的感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lxr000106lxr
    lxr000106lxr3年前

    课前老师对学生量感缺失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谈到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从选课中也看出老师费了心思,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数学信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从一维 —— 二维 —— 三维,教师能较好处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好学生的认知链条,感受到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不断发展学生量感。 山西运城梁雪荣

    太阳中心校白池小学王苏敏
    太阳中心校白池小学王苏敏3年前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对体积单位有了直观的感悟,而且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了体积单位的概念。

    太阳中心校白池小学王苏敏
    太阳中心校白池小学王苏敏3年前

    李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段秀转
    段秀转3年前

    李青老师整节课都在让学生通过实物感知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大小,让学生对三个体积单位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段秀转
    段秀转3年前

    李青老师在讲述立方米的大小时,通过让学生利用 1 米长的木棒拼大正方体,让学生感知到 1 立方米的空间大小,再通过可以将 12 个幼儿园小朋友放进 1 立方米的空间里,再次加深学生对 1 立方米的空间大小感知。

    段秀转
    段秀转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理解空间大小时,可以多从生活入手,多多联系实际。

    qinzhuan
    qinzhuan3年前

    体积单位相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来说过于抽象,比较难于理解,李老师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来理解,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达到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目的!

    翟东高腊梅
    翟东高腊梅3年前

    李老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通过活动让学生对每个体积单位形成具体的表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翟东高腊梅
    翟东高腊梅3年前

    李老师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设计练习时做了精心安排,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翟东高腊梅
    翟东高腊梅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讲解新知,联系生活举例子,使学生容易明白、掌握新知识。

    冷
    3年前

    学生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已知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感觉判断、类比推理等形式感知和认识了未知的 “体积单位” 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的 “体积单位” 的表象。

    冷
    3年前

    通过对已知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感觉判断、类比推理等形式感知和认识了未知的 “体积单位” 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的 “体积单位” 的表象。

    冷
    3年前

    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就是重视体积单位的换算和体积的计算,并没有对体积单位表象的建立加以重视。" 这也是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后我会更加注重学生此方面的培养。

    太阳一小朱志勇
    太阳一小朱志勇3年前

    在让学生搭一搭的活动中,由于给学生留的场地较小,导致学生搭建缓慢。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如何去搭建 1 平方米的框架,再让他们动手去操作。1 平方米的框架站多少人能站满,可以由幼儿园身高大约 1 米的小朋友钻进去,拍成视频的形式来展现出来。不但解决了问题,还节省了时间。

    太阳一小朱志勇
    太阳一小朱志勇3年前

    在认识 1 立方厘米中,我认为可以先让学生量一量小正方体的棱长,直接给出 1 立方厘米是如何规定的,然后再让学生拿着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感知,去想象,去比划,让学生找到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验证,对于还没有认识到 1 立方厘米有多大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太阳一小朱志勇
    太阳一小朱志勇3年前

    在认识完 1 立方厘米后,接着让学生认识几立方厘米,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2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就是 2 立方厘米… 从而得到一个立体图形有几个 1 立方厘米,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再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体积相同的立体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辛春莲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辛春莲3年前

    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来说过于抽象,难于理解,李老师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来理解,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辛春莲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辛春莲3年前

    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例子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并学习 1 立方厘米。这样不仅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了准确的感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辛春莲
    城区中心校西北街小学辛春莲3年前

    李老师让学生充分利用直观学具,调动学生的感官,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duanhongjuan123
    duanhongjuan1233年前

    李老师本节课由把学生扶着走到放开手,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水到渠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是一节难得的好课。

    duanhongjuan123
    duanhongjuan123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有哪些,唤起学生学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经验,接着用做一做、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

    蔡村中心校东蒲小学李亚妮
    蔡村中心校东蒲小学李亚妮3年前

    李老师《体积单位》一课的教学设计内容充分,关注细节。着重体现测量对于量感养成的必要性,在生活中用已知的小物体的体积测量大物体的体积,对学生的量感进行基础的锻炼。

    蔡村中心校东蒲小学杨平
    蔡村中心校东蒲小学杨平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一定要感知到知识的必要性。李老师的这节数学课通过学生大量的动手操作,不断激发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也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真正的设计出了让学生会思考,有思想的数学课堂。

    蔡村中心校东蒲小学姚杰霞
    蔡村中心校东蒲小学姚杰霞3年前

    通过阅读,可见李老师所在的团队在设计这节课前在 “量感” 上进行深入研究,什么是量感,培养量感有哪些策略。围绕 “培养学生量感” 下了很大功夫。还期待李老师如何让学生深刻记住体积单位的大小有怎样的创新!

    蔡村中心校东蒲小学宁贺苗
    蔡村中心校东蒲小学宁贺苗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从学生个人实际经验出发,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生活,感受体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在动手操作中制定统一的体积单位,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柴村贺姝琳
    柴村贺姝琳3年前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柴村贺姝琳
    柴村贺姝琳3年前

    李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认知

    柴村贺姝琳
    柴村贺姝琳3年前

    注重培养学生的量感,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柴村杨伟霞
    柴村杨伟霞3年前

    李老师 让学生在 实际操作中 培养学生的量感,理解常用体积单位的意义及生活中的实际大小。课堂上学生轻松获得知识。

    柴村杨伟霞
    柴村杨伟霞3年前

    学生感知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建立了体积单位的表象,实际生活中会运用合适的体积单位。

    柴村杨伟霞
    柴村杨伟霞3年前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了感性认识。

    蔡村小学尤蓉
    蔡村小学尤蓉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严谨,注重孩子动手操作,有效的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知单位体积的大小。从这点上也渗透了量感的培养,值得借鉴。

    管村中心校赵世哲
    管村中心校赵世哲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李老师准确把握各个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学生脑海中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把老师要让学生的明白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结合,完全由学生自己动手、感知,很值得学习借鉴。

    蔡村小学尤蓉
    蔡村小学尤蓉3年前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认知

    蔡村小学尤蓉
    蔡村小学尤蓉3年前

    李老师教学设计由浅入深、水到渠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值得借鉴

    宁秀红
    宁秀红3年前

    李老师先引导学生认识 1 立方厘米,然后放手让学生认识 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扶有放。

    宁秀红
    宁秀红3年前

    李老师先引导学生认识 1 立方厘米,然后放手让学生认识 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扶有放。

    wxy123
    wxy1233年前

    体积单位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维度提升,那么体积量感也需借助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来进行建立。李老师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印刻出它们的大小。

    wxy123
    wxy123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层次清楚,学生易操作。无论是动手操作、举例说明、课堂检测等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正因为教学目标定的适切,一节课学生学的轻松、快乐。

    wxy123
    wxy1233年前

    李老师通过摸一摸、捏一捏、摆一摆,建立单位体积的表象,尽可能的让学生从生活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获取知识的学习 。

    清河小学贾温琴
    清河小学贾温琴3年前

    李老师通过让学生看一肯、摸一摸、量一量、找一找感知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 1 立方厘米,培养了学生的量感,为后续学习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做了很好的铺垫。

    清河小学贾温琴
    清河小学贾温琴3年前

    李老师能借助学具感受并比划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大小,让学生动手搭建一个 1 立方米空间大的正方体,再通过微课视频让 12 个幼儿园小朋友挤进这个空间里,可以清晰的再次让学生感知 1 立方米的空间究竟有多大。

    清河小学贾温琴
    清河小学贾温琴3年前

    通过猜测、验证、应用让学生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究竟有多大。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知一个物体的体积究竟有多大。

    清河小学冯淑艳
    清河小学冯淑艳3年前

    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李老师安排了关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复习。唤起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清河小学冯淑艳
    清河小学冯淑艳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老师在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为了突破每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李老师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清河小学冯淑艳
    清河小学冯淑艳3年前

    李老师专门设计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比较联系,并让学生用手比划这些单位,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将这些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清河小学  杨秋红
    清河小学 杨秋红3年前

    李老师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充分感知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

    卫彩莲
    卫彩莲3年前

    李老师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顺利完成了模糊不清到建立表象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的课上应坚持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薛风云
    薛风云3年前

    李老师的课环环相扣、衔接紧凑,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建立起对 1 平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感受,渗透了对学生体积量感的培养,非常值得学习!

    宁秀红
    宁秀红3年前

    把数学故事与练习巧妙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化及有趣。

    曹雨霞
    曹雨霞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李老师的课从生活开始,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体积单位,在生活中感受体积单位,非常值得我学习

    AA
    AA3年前

    用生活知识学数学。李老师在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为了突破每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李老师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AA
    AA3年前

    李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体积的单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高。

    狄旭苗
    狄旭苗3年前

    李老师能借助学具感受并比划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大小,让学生动手搭建一个 1 立方米空间大的正方体,再通过微课视频让 12 个幼儿园小朋友挤进这个空间里,可以清晰的再次让学生感知 1 立方米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狄旭苗
    狄旭苗3年前

    体积单位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维度提升,那么体积量感也需借助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来进行建立。李老师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印刻出它们的大小。

    育英小学段欣
    育英小学段欣3年前

    本节课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后找身边的物体,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对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育英小学段欣
    育英小学段欣3年前

    体积单位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所以学起来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李老师恰好利用了这一点,让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了这些体积单位

    育英小学段欣
    育英小学段欣3年前

    本节课的数学日记是一大亮点,学生们能从修改日记中再次深刻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的体积单位,并学会正确使用这些体积单位

    西社中心校+刘玉欢
    西社中心校+刘玉欢3年前

    由于体积单位比较模糊,一定让学生多摸一摸,多联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加强空间思维。李老师在这一方面做的很好,值得借鉴。

    西社中心校+刘玉欢
    西社中心校+刘玉欢3年前

    李老师在这节课中,注重了学习方法的迁移,主要引导了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学习活动,来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西社中心校+刘玉欢
    西社中心校+刘玉欢3年前

    在这节课中,李老师特别设计了将三个体积单位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并举列生活中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西社中心校闫晖兰
    西社中心校闫晖兰3年前

    李老师导课从学生出发,先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入体积单位,学生在心中建立数感。

    西社中心校闫晖兰
    西社中心校闫晖兰3年前

    课堂中的环节不紧凑,学生还处于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应多让学生联系实际。

    zhp12345678
    zhp123456783年前

    李老师这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通过估、看、摸、量等让学生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量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体会单位体积的大小,让学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体积单位的认识,更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融洽。

    zhp12345678
    zhp123456783年前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且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意识加强数学语言训练。挖掘生活素材,橡皮,垃圾桶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西社中心校闫晖兰
    西社中心校闫晖兰3年前

    课堂比较平淡,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没有特别亮点。可以让学生多点互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xiaoxuemei1001
    xiaoxuemei10013年前

    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培养学生得量感,操作是一方面,眼睛得观察也是很重要得一方面,建议减少 PPT 对体积单位大小得展示,因为图片得大小和实际区别很大。

    cqh123456
    cqh1234563年前

    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培养学生得量感,操作是一方面,眼睛得观察也是很重要得一方面,建议减少 PPT 对体积单位大小得展示,因为图片得大小和实际区别很大。

    cqh123456
    cqh1234563年前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整堂课上李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表象,寻找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量感进一步加强。如能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构建知识联系,便可让学生加深印象,区分三者的不同。

    cqh123456
    cqh1234563年前

    李老师《体积单位》一课的教学设计内容充分,关注细节。着重体现测量对于量感养成的必要性,在生活中用已知的小物体的体积测量大物体的体积,对学生的量感进行基础的锻炼。

    清河小学  杨秋红
    清河小学 杨秋红3年前

    李老师充分利用教具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cqh123456
    cqh1234563年前

    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才能让知识扎根到学生心中。

    清河小学  杨秋红
    清河小学 杨秋红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从学生个人实际经验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cwg123456
    cwg1234563年前

    李老师这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通过估、看、摸、量等让学生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量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体会单位体积的大小,让学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体积单位的认识,更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融洽。

    cwg123456
    cwg123456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老师在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为了突破每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李老师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cwg123456
    cwg123456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李老师准确把握各个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学生脑海中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把老师要让学生的明白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结合,完全由学生自己动手、感知,很值得学习借鉴。

    zpr123456
    zpr1234563年前

    在我们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对量感的认识,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能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就是重视体积单位的换算和体积的计算,学生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zpr123456
    zpr1234563年前

    李老师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充分感知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

    zpr123456
    zpr123456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zpr123456
    zpr1234563年前

    李老师通过线段,长方形分别让学生感受了长度,面积的概念,从而提出如果要知道长方体的大小,我们要知道什么。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物体的体积是有大小的,同时引出物体的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小,激发学生对难点的迁移。

    清河小学  王茹婷
    清河小学 王茹婷3年前

    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例子等活动,认识并学习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清河小学  王茹婷
    清河小学 王茹婷3年前

    李老师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爱上数学。

    清河小学  王茹婷
    清河小学 王茹婷3年前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李老师将本节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张丽娜
    张丽娜3年前

    李老师复习了长度,面积单位之后引出了体积单位,让学生 有个过度的过度的过程,从而对体积有一定的兴趣。

    张丽娜
    张丽娜3年前

    体积单位很是抽象,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去感知。

    张丽娜
    张丽娜3年前

    多从生活中找一些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这样孩子们可能会对本节课的内容更容易接受,毕竟数学来源于生活嘛。

    管村中心校王慧芳
    管村中心校王慧芳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有哪些,唤起学生学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经验,接着用做一做、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

    管村中心校王慧芳
    管村中心校王慧芳3年前

    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点;理解了体积和容积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铺垫。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发展学生量感,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清河小学  贾武红
    清河小学 贾武红3年前

    李老师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观察,自己验证,自己发现,自己表达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太杜小学闫红霞
    太杜小学闫红霞3年前

    李老师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让学生经历 “1 个单位” 标准的建构过程,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

    清河小学  贾武红
    清河小学 贾武红3年前

    李老师课堂上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先让学生猜想,再进行探究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设计就是在渗透数学思想,使教学环节看起来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太杜小学闫红霞
    太杜小学闫红霞3年前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整堂课上李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表象,寻找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量感进一步加强。如能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构建知识联系,便可让学生加深印象,区分三者的不同。

    浅浅
    浅浅3年前

    本节课教师主要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堂上老师问引导着学生操作,学生学的轻松,有目的也直观的感受了体积单位的大小。

    浅浅
    浅浅3年前

    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聂宏辉
    聂宏辉3年前

    通过对已知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感觉判断、类比推理等形式感知和认识了未知的 “体积单位” 的概念,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的 “体积单位” 的表象。

    清河小学  贾武红
    清河小学 贾武红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老师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后找身边的物体,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对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聂宏辉
    聂宏辉3年前

    李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很多,每一个点都是精雕细琢。尤其作业 布置了数学日记,往往日记都是在语文课上体现,但是数学上面,通过梳理,填空,回归生活。在巩固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聂宏辉
    聂宏辉3年前

    李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很多,每一个点都是精雕细琢。尤其作业 布置了数学日记,往往日记都是在语文课上体现,但是数学上面,通过梳理,填空,回归生活。在巩固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方法,今后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

    聂宏辉
    聂宏辉3年前

    李老师在这节课中,注重了学习方法的迁移,主要引导了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学习活动,来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聂宏辉
    聂宏辉3年前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课堂中学生积极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清河小学——裴会青
    清河小学——裴会青3年前

    李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清河小学——裴会青
    清河小学——裴会青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严谨,注重孩子动手操作,有效的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知单位体积的大小。从这点上也渗透了量感的培养,值得借鉴。

    清河小学——裴会青
    清河小学——裴会青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教学方法,加强实际操作,发展空间概念。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3年前

    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来完成。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3年前

    李老师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认识,同时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3年前

    老师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体积单位,培养学生量感。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3年前

    李青老师的课从线、面、体入手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并且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米,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受益匪浅。

    清河小学郝雅蓉
    清河小学郝雅蓉3年前

    李老师在课堂上准备的比较练习,让学生将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3年前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一节课,教者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举例出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教学。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
    管村中心校兰朝晖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清河小学郝雅蓉
    清河小学郝雅蓉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老师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真正体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管村中心校秦楠
    管村中心校秦楠3年前

    学生建立表象,不仅仅限于 1 立方厘米,也可以是 5 立方厘米或 10 立方厘米,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估测物体的体积。

    清河小学郝雅蓉
    清河小学郝雅蓉3年前

    李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管村中心校秦楠
    管村中心校秦楠3年前

    李老师带领学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每一个环节都在渗透学生量感的培养,刚开始导入部分就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出体积单位,学生在心中建立了初步的量感。接着学生实践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在心中建立清晰的量感,最后巩固。个人建议可以再多放手一些。

    管村中心校秦楠
    管村中心校秦楠3年前

    李老师的这节课设计的很棒,整个课堂安排的井井有条,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做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

    太杜小学李春鲜
    太杜小学李春鲜3年前

    李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很多,每一个点都是精雕细琢。尤其作业 布置了数学日记,往往日记都是在语文课上体现,但是数学上面,通过梳理,填空,回归生活。在巩固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方法,今后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

    管村中心校秦楠
    管村中心校秦楠3年前

    老师这节课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让学生经历 “1 个单位” 标准的建构过程,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太杜小学李春鲜
    太杜小学李春鲜3年前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真切感受到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管村中心校秦楠
    管村中心校秦楠3年前

    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管村中心校秦楠
    管村中心校秦楠3年前

    让学生在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以后,继续让学生感知几立方厘米,几立方分米,几立方米的大小,进行一个过渡,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估测西红柿,鸡蛋等实际物体的体积。

    管村中心校吴平叶
    管村中心校吴平叶3年前

    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才能让知识扎根到学生心中。

    管村中心校段美娟
    管村中心校段美娟3年前

    李老师为了帮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比如 “握 1 立方厘米” 的小正方体,感受它的大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在快乐中体会。

    管村中心校吴平叶
    管村中心校吴平叶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李老师的《体积单位》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生活中的大量情景,采用视频播放 “1 立方米能站多少个小朋友”,让学生直观感受 1 立方米有多大,学生学的快乐,老师教的快乐。

    管村中心校吴平叶
    管村中心校吴平叶3年前

    李老师的课堂由浅到深,从立方厘米到立方分米再到立方米,老师针对不同的单位设置了不同的教学活动,学生学的轻松自在。

    管村中心校吴平叶
    管村中心校吴平叶3年前

    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体积单位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概念。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管村中心校段美娟
    管村中心校段美娟3年前

    李老师一节课无论是学生动手操作,举例说明等,都是围绕两个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所以学生学得很轻松,快乐。

    管村中心校梁丽娟
    管村中心校梁丽娟3年前

    应该让学生充分将标准的表象与生活中的表象在心中建立起联系,联系生活实际。

    管村中心校梁丽娟
    管村中心校梁丽娟3年前

    教学的过程中,李青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概念。

    管村中心校梁丽娟
    管村中心校梁丽娟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先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然后让学生自主操作,通过操作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很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15735996420
    157359964203年前

    李老师的课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搭一搭,确实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同时明白 1 立方分米就是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以此类推,明白 1 立方厘米就是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等,加深了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管村中心校梁丽娟
    管村中心校梁丽娟3年前

    在本节课中,只有清晰的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概念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管村中心校梁秀红
    管村中心校梁秀红3年前

    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小有感性的认知。学生量感的提升,就是学生成长最有价值的事情。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管村中心校梁秀红
    管村中心校梁秀红3年前

    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课堂中学生积极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朱丽娟
    朱丽娟3年前

    李青老这节课认一认,感受感受,说一说三个方面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管村中心校梁秀红
    管村中心校梁秀红3年前

    引导学生在感知体积单位时,从身边的熟悉的东西去找,体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管村中心校梁秀红
    管村中心校梁秀红3年前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课堂中学生积极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15735996420
    157359964203年前

    李青老师的这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大小,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15735996420
    157359964203年前

    李老师放手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大约 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大小的物体,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朱丽娟
    朱丽娟3年前

    李青老师上课能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学情,让学生自己去表达感受什么是 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5735996420
    157359964203年前

    李老师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出发,引出体积单位,让学生明白这三者之间的联系,避免混淆,特别是最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合的量词,加深了学生对长度、面积、体积等单位了解。

    杨赵小学王青
    杨赵小学王青3年前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李青老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感受到不同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真实地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的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杨赵小学王青
    杨赵小学王青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了知识的联系,学生从已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知识入手引入体积单位,量感的建立重在体验,从 “辨”“学”“感”“思” 中形成量感。最后的练习题比较抽象,不利于量感的形成,我认为老师填入数字让学生填单位便于学生准确把握。

    杨赵小学王青
    杨赵小学王青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李老师的《体积单位》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生活中的大量情景,采用视频播放 “1 立方米能站多少个小朋友”,让学生直观感受 1 立方米有多大,学生学的快乐,老师教的快乐。

    太杜小学孙秀平
    太杜小学孙秀平3年前

    体积单位” 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个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是没有基础的,它是立足于已有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这节教学设计中,老师先出示了长度比较、再出示了面积比较,最后引入体积比较,从线过渡到面在过渡到体,新课引入顺理成章,感受到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太杜小学孙秀平
    太杜小学孙秀平3年前

    相比之下第三稿更加成熟,流程更加顺畅,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特别是对 1 立方米空间的大小认知,使学生头脑中有了准确的模型。很棒!

    管村中心校黄姣惠
    管村中心校黄姣惠3年前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不容易理解。李老师能很轻松的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

    管村中心校黄姣惠
    管村中心校黄姣惠3年前

    李老师这节课紧密联系生活,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接触到实物的体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各个体积的实际大小,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13100198010
    131001980103年前

    在我们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对量感的认识,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就是重视体积单位的换算和体积的计算,学生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

    13100198010
    131001980103年前

    教师能够设计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清河小学贾喜朵
    清河小学贾喜朵3年前

    李老师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管村中心校杨赵小学刘文慧
    管村中心校杨赵小学刘文慧3年前

    李老师的课堂,学生动手较多,自己获取知识,记忆深刻,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清河小学贾喜朵
    清河小学贾喜朵3年前

    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管村中心校           罗淑平
    管村中心校 罗淑平3年前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李老师通过让学生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

    清河小学贾喜朵
    清河小学贾喜朵3年前

    课程流程很顺畅,学生积极性充分被调动,值得借鉴!

    管村中心校高秀平
    管村中心校高秀平3年前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通过活动让学生对每个体积单位形成具体的表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管村中心校高秀平
    管村中心校高秀平3年前

    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出发,引出体积单位,让学生明白这三者之间的联系,避免混淆,值得借鉴。

    管村中心校高秀平
    管村中心校高秀平3年前

    先让学生猜想,再进行探究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设计就是在渗透数学思想,使教学环节看起来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管村中心校           罗淑平
    管村中心校 罗淑平3年前

    李老师通过直观演示,实验操作等方法,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出发,类推出新知,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管村中心校杜新红
    管村中心校杜新红3年前

    李老师的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管村中心校郝笑笑
    管村中心校郝笑笑3年前

    讲课过程中,教师注重训练学生的复述分析评价等口头表 达能力。

    管村中心校郝笑笑
    管村中心校郝笑笑3年前

    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教学。 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中, 教师能够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 知识的应用。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讲解新知,联系生活举例子,使学生 容易明白、掌握新知识。 现提出共同探讨的地方: 上课期间,能及时评价、表扬、鼓励学生。上课过程中既关注学生数学 学习的结果、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同学们情感与态度的 形成和发展、关注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

    管村中心校+任晓亭
    管村中心校+任晓亭3年前

    李老师能够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使我们学习的榜样。

    管村中心校+刘倩
    管村中心校+刘倩3年前

    李老师最后通过学习日记进行课堂检测,这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都应该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我们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去写学习日记,既可以巩固课本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西社中心校 黄晓刚
    西社中心校 黄晓刚3年前

    @李青 借助实物教学有利学生理解

    西社中心校薛佳
    西社中心校薛佳3年前

    李老师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渗透了学生量感的培养,刚开始导入部分就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出体积单位,学生在心中建立了初步的量感。

    西社中心校解明青
    西社中心校解明青3年前

    李老师能够由空间到物体所占空间再到每一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多少不一样。能够体验概念是有区别的

    西社中心校薛佳
    西社中心校薛佳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量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体会单位体积的大小,让学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西社中心校 黄晓刚
    西社中心校 黄晓刚3年前

    1 个 单位,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让数学在体验中完成。

    西社中心校薛佳
    西社中心校薛佳3年前

    李老师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印刻出它们的大小,培养学生的量感。

    西社中心校解明青
    西社中心校解明青3年前

    李老师在我比你说的这个游戏环节中通过长度的比较到面积的比较再到体积的比较引出体积单位。

    zsq15903483232
    zsq159034832323年前

    通过孩子们的操作交流、实践活动理解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建立表象,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西社中心校解明青
    西社中心校解明青3年前

    李老师在数学日记里让学生体会体积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更明白体积单位的含义。

    西社中心校郑素琴
    西社中心校郑素琴3年前

    通过实践操作,孩子们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了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表象。

    西社中心校郑素琴
    西社中心校郑素琴3年前

    课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通过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复习,趣味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探究欲望。

    西社中心校郑素琴
    西社中心校郑素琴3年前

    利用直观教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数学日记” 练习设计巧妙,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及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wangchunxia1231
    wangchunxia12313年前

    李老师设计了做一做,找一找,估一估,摆一摆等学习活动,利用直观教具,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获得对生活中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廖金萍
    廖金萍3年前

    体积单位是从长度单位的一维,到面积单位的二维,再到体积单位的三维,所以从一维到三维的这个过渡就很重要,这节课充分考虑到了这样的情况,通过实践操作,再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建立了体积单位的表象

    胡亚琴
    胡亚琴3年前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一节课,李老师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举例出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倡导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胡亚琴
    胡亚琴3年前

    在认识体积单位时,为了帮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李青老师注重学生的感悟。比如:用手握一下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感受它的大小,认识立方米时,采用 “1 立方米的空间能站多少个小朋友” 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在快乐中体会。

    胡亚琴
    胡亚琴3年前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清楚这几类单位,老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作了精心的安排,专门设计 1 厘米,1 平方厘米,1 立方厘米进行比较。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孙兰芳123
    孙兰芳1233年前

    李老师的课从一开始的飞花令开始,关注学生的学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

    孙兰芳123
    孙兰芳1233年前

    加深学生对估量的印象,为日后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并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孙兰芳123
    孙兰芳1233年前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建立空间观念,李老师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去拼一拼,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印象。

    清河小学史雨涛
    清河小学史雨涛3年前

    在本节课中,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很好的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赵凤仙
    赵凤仙3年前

    老师设计了现实有趣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的必要性。在实验探索中,经历观察、猜想、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逐步从模糊走向清晰,体验与感悟体积与容积的意义,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清河小学史雨涛
    清河小学史雨涛3年前

    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 “辩”,让学生在思辨中通过对比 “1 厘米的线段 ,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 建立体积的感知,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这个过程进一步加深体积的概念。

    清河小学史雨涛
    清河小学史雨涛3年前

    李老师的设计注重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五年级学生顺利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讲解新知,联系生活举例子,使学生容易明白、掌握新知识。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李偶霞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李偶霞3年前

    学生的量感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李青老师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通过一个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 1 立方米的大小。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李偶霞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李偶霞3年前

    李青老师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为我们的量感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李偶霞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李偶霞3年前

    数学日记设计的很好,完美地检测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掌握程度!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贺彩红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贺彩红3年前

    李老师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很好的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为我们做了个好的示范课。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贺彩红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贺彩红3年前

    李老师的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课过程中,教师注重训练学生的复述分析评价等口头表达能力。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贺彩红
    蔡村中心校大李小学贺彩红3年前

    李老师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量感课。

    薛继霞
    薛继霞3年前

    李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薛继霞
    薛继霞3年前

    课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通过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复习,趣味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探究欲望。

    薛继霞
    薛继霞3年前

    尽可能地让学生从生活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获取知识的学习

    张奇奇
    张奇奇3年前

    多从身边去寻找,比如身体上去寻找。

    蔡村中心校郝壁学校黄孟水
    蔡村中心校郝壁学校黄孟水3年前

    李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认识和感知体积单位,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体积单位,并会利用体积单位去估计和度量生活中物体的体积或者容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体积观念。

    蔡村中心校郝壁学校王亦芝
    蔡村中心校郝壁学校王亦芝3年前

    李青老师能在创设情境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紧密联系生活,挖掘生活素材,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的知识结构。

    蔡村中心校郝壁学校解春蕊
    蔡村中心校郝壁学校解春蕊3年前

    李老师,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不仅建立了学生的量感,更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去理解体积单位,让学生对空间有了基本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对空间以及体积单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杜琦
    杜琦3年前

    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教学。 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在本堂课中, 李青老师能够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讲解新知,联系生活举例子,使学生容易明白、掌握新知识。并且上课期间,能及时评价、表扬、鼓励学生。上课过程中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关注同学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等,值得学习。

    shilinjing0507
    shilinjing05073年前

    建立起学生的空间标准,体会 “量感”,借助身边熟悉的物体,深刻理解体积单位,日后学习生活中不会将体积单位理解错、用错。

    suhong
    suhong3年前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环节学生自学教材,初步在脑海中对体积单位形成表象,为体积单位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ljy123456
    ljy1234563年前

    李老师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情境,并设计了做一做、找一找、估一估、摆一摆等学习活动,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测等交流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管村中心校张丽红
    管村中心校张丽红3年前

    李老师的这堂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先引出体积单位的必要性,再利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体会、区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尤其是后面感知 1 立方米,由于学生在感知较大的体积单位时遇到困难,让学生去观看视频中的幼儿可以清晰地感知到 1 立方米究竟有多大。

    管村中心校张丽红
    管村中心校张丽红3年前

    李老师的教学层次清楚,学生易操作。无论是动手操作、举例说明、课堂检测等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正因为教学目标定的适切,一节课学生学的轻松、快乐

    郭丽丽
    郭丽丽3年前

    李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园区裴美红
    园区裴美红3年前

    整节课李老师都在让学生感知体会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大小,然后找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

    园区小学占梦雪
    园区小学占梦雪3年前

    李老师关注学生的学情,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陈丽杰
    陈丽杰3年前

    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小有感性的认知。学生量感的提升,就是学生成长最有价值的事情。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加俊平
    加俊平3年前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李老师,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不仅建立了学生的量感,更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陈秀朝
    陈秀朝3年前

    本节课李老师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体积单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本节课中,只有清晰的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概念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李老师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了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huanghongxian
    huanghongxian3年前

    “量感” 是一种 “感受”,它是对物体的大小,重量,规模,快慢等的感受。然而老师们在数学教学中, “量感” 常常被忽略,这是一个比较费时的过程,但也是需要老师着重把握的。

    huanghongxian
    huanghongxian3年前

    李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

    huanghongxian
    huanghongxian3年前

    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李老师设计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宁宁宁
    宁宁宁3年前

    “体积和体积单位”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宁宁宁
    宁宁宁3年前

    本节课中,李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 m3、dm3、cm3 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

    宁宁宁
    宁宁宁3年前

    李老师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

    娄
    3年前

    课堂上,李老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 “矛盾” 的机会,学生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去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用统一的标准去度量)。

    娄
    3年前

    李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

    娄
    3年前

    李老师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如:找出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物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大小。

    MATH小天使
    MATH小天使3年前

    李老师的设计注重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中感知体会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大小,然后找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

    MATH小天使
    MATH小天使3年前

    这节课的设让学生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并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宁宁宁
    宁宁宁3年前

    李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投入.

    13453395341
    134533953413年前

    对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一些同学遗忘、混淆,有必要重新整理,让学生熟记,以便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13453395341
    134533953413年前

    这节课李青采取了让学生通过计算推理出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利用媒体课件演示加强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的。

    13453395341
    134533953413年前

    本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在理解和掌握上难度并不大,多数学生学的比较轻松。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四稿)

    运城稷山县稷王小学 李青名师工作室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 38 页 “体积单位”

    教材分析:

    《体积单位》 是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 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点;理解了体积和容积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铺垫。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发展学生量感,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进而利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长方体体积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还是处于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对量的感知,仅仅停留在对物体长短、大小、轻重等浅性的认知上。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梳理迁移相关单位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量感,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 在操作交流中,实践活动中,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学生量感。

    教学过程:

    一、辨 —— 在区别中建立量感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

    (预设:有 3 个 1 厘米,所以是 3 厘米。有 2 个 1 平方厘米,所以是 2 平方厘米) 小结:计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计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体积单位” 板书课题 —— 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以及计量长度就是长度单位的叠加、计量面积就是面积单位的密铺,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为计量体积就是体积单位的累积做铺垫,同时感受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二、感 —— 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1.1 立方厘米

    (1)认识 1 立方厘米 学生拿起课前准备的 1 立方厘米

    师:像这样,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学生口述

    (2)感知 1 立方厘米 师:拿起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比划比划,感受 1 立方厘米的大小,闭上眼睛想象 1 立方厘米的大小。

    (3)生活中的 1 立方厘米 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的物体。

    (4)感知多立方厘米 课件出示: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小正方体,分别摆出体积是 2 立方厘米、5 立方厘米、10 立方厘米的立体图形。

    学生展示作品(体积相同,形状相同、不同的)

    问:为什么体积是 2 立方厘米、5 立方厘米、10 立方厘米?

    追问:如果想摆 20 立方厘米的立体图形,需要多少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43 立方厘米呢?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一个立体图形里含有多少个 1 立方厘米,它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 问:观察所摆图形,体积?形状?

    小结:体积相同的立体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估一估 学生估橡皮的体积,并验证。 学生汇报

    (预设:1. 用小正方体摆出橡皮的体积;2. 只摆一排和几排)

    小结:可以用一排摆几个,摆几排,摆几层来估测物体的体积。 2.1 立方分米

    师:那要计量这个文具箱的体积,用它(1 立方厘米)方便吗?为什么?看来需要更大的体积单位(立方分米)

    板书:立方分米 分米 3 dm3

    (1)认识、感知、寻找 1 立方分米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a. 想一想,什么是 1 立方分米?

    b. 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感受并比画 1 立方分米的大小。

    c.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 学生汇报

    (2)估一估 师:这个文具箱体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学生汇报 (预设:1. 一排有 3 个,有 2 排,一共 6 个。2. 它和 6 立方分米的大小大致相等) 3.1 立方米

    师:我们现在所处的博悦厅的空间有多大呢?用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方便吗?

    板书:立方米 米 3 m3

    (1)认识 1 立方米

    师:什么是 1 立方米呢?学生回答

    (2)感知 1 立方米的大小

    师:你能想象 1 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试着比划比划?想办法搭一个 1 立方米的空间吗? (预设:1.12 根 1 米长的小棒 2. 四个人围在一起) 学生汇报

    师:1 立方米的空间这么大,如果让幼儿园的小朋友进入这个空间,你觉得它可以容纳几名小朋友呢。 播放视频

    (3)生活中的 1 立方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 1 立方米呢?

    【 设计意图: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清晰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的同时,感受不同测量单位因需而生,真实的在学生心中建立体积单位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练 —— 在练习中提升量感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2. 数学日记

    2021 年 3 月 15 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学习了体积单位,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cm3,dm3,m3。 回家之后,我跟妈妈聊天,提到了我家新买的房子面积有 120 立方米;最近我也长个了,我的身高已经 1.5 平方米;爸爸今年还买了一辆小轿车,体积大约 6 立方分米。妈妈还给我买了录音机,我估计它的体积大约是 3 立方分米。

    师:看来,我们学知识一定要学精,否则就会笑话百出。

    【以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区别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三类单位大小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量感。】

    四、思 —— 在收获中内化量感 那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请同学们课下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其他物体的体积,并与你的家人和朋友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

    棱长是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立方厘米 厘米 3 ㎝3

    1 分米 1 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分米 3 dm3

    1 米 1 立方米 立方米 米 3 m3

    景
    3年前

    新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猜想开始,根据已掌握的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为 10,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 100,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导学生联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研究方法展开探究,验证猜想。

    景
    3年前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 “体积单位间的及率” 这部分知识后的巩固练习课。本节课综合了学生前一节课的知识,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

    景
    3年前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统一单位这个知识点包含在其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计量单位间进率的相关知识,通过较大难度的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任丽
    任丽3年前

    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加到课堂中。

    任丽
    任丽3年前

    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生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任丽
    任丽3年前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也很到位。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四稿教学反思

    运城稷山县稷王小学 李青名师工作室

    通过前面几次的研讨与修改,此次上完课后,感觉教学过程比较顺畅,学生表现积极,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亮点:

    1. 知识的 “发生” 以孩子的 “好奇 “为起点,使得课堂充满吸引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都是从 “好奇” 开始的。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情境,激起孩子的思维波澜,引入新课的设计不仅要与新知识的紧密联系,而且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在课堂上,用做实验体验体积的概念,动手 “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 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体积单位的大小,我会辨认这一环节无疑为孩子探索知识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时空。

    2. 知识的 “获取” 以孩子的 “生活” 为基石,以 “活动” 为源泉,体验 “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学生充分发现思考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变 “知识接受” 为 “知识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轻装上阵,大胆创造。

    仍需改进的地方:

    1. 学生在叙述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时,还是比较拗口,原因在于上课时直接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 的大小告诉了学生,而这些学生通过课本也是可以知道的。而为什么将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规定体积单位,是学生不清楚的,也是我本节课所欠缺的。应该普及正方体也叫做 “立方体”,测量面积用平面的正方形,所以用平方厘米等做单位,测量体积需要用立方体,所以用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来做单位,加深学生印象并与其他单位做了区分。

    2. 在搭建一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时,问到学生需要什么来搭建?学生回答出需要棍子,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只要棍子吗?导致部分学生混乱,如果能够提问,只要是棍子就可以吗?棍子有没有什么要求?学生会很容易的想到需要有 12 根一米长的棍子。上课的提出的问题要精准有效。 3. 课堂小结时总结出测量较小的物体,体积时要用到立方厘米。测量较大的物体体积时,要用到立方分米。测量更大的物体体积时,要用到立方米。再说到测量较大,物体体积时要用到哪个体积单位,学生有的说立方米,有的说立方分米,此时如果将 “较大” 改为 “稍大”,学生应该就能准确得知道要用到立方分米。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四稿研讨总结

    运城市稷山县李青名师工作室

    3 月 26 日,我们有幸邀请到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莅临我校,对李青老师《体积单位》一课进行指导。

    俞老师对于本堂课的教学给予了肯定,特别是体积单位表象的建立,让学生通过 “摸”、“看”、“想”、“摆”、“估” 等多种感知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体积单位的大小。俞老师说李青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俞老师针对本节课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本节课在三个维度单位的沟通上稍欠火候,应加重力度,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与类推,真正理解体积单位的意义;同时对于体积单位的认识,建议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出本节课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让孩子寻找生活中用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做单位的物体,只通过课上简单的几样物体的体积,就总结出较小物体的体积用立方厘米做单位,稍大物体的体积用立方分米做单位,较大物体的体积用立方米做单位,没有更大的触动学生的思维。

    针对俞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终稿。

    李青
    李青3年前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终稿)

    运城稷山县稷王小学 李青名师工作室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 38 页 “体积单位” 。

    教材分析: 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都将 “体积单位” 一课安排在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教材安排在六年级上册,除了年段的不同,课时安排及重难点知识方面皆有差异。

    通过对比,“体积单位” 存在以下共同点:

    1. 充分利用学具,建立空间感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体积单位的生活性,各版本教材都利用了学生熟悉的学具来引导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借助多种感觉器官刺激渗透量感的积累,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空间感。

    2. 由具体到抽象,经验逐渐深刻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量感,各版本教材都安排了做、比、摸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多种活动的刺激之下,形成丰富的体积概念,积累活动经验。
    《体积单位》 是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 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点;理解了体积和容积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铺垫。体积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对体积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量感,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建立 “体积单位” 的表象,进而利用体积单位会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长方体体积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已经建立了一定的量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体积单位。学生虽然已经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但是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表象建立不是甚好,学生对于长度的感悟好于对面积的感悟。因此,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和梳理迁移相关单位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量感,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 在操作交流中,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 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教学重点:理解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 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 的表象,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教学准备: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1 立方米的正 方体框架、一块橡皮、一个长方体盒子、绿豆、红豆等。

    教学过程:

    一、辨 —— 在区别中建立量感

    举起长方体的盒子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从这个长方体上能看到什么?

    (预设:棱、长宽高、面、顶点、空间等)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师:线有长有短,线是论什么的?面呢?空间呢?

    师:要知道线的长短就是要知道它的什么?为了描述线的长短我们需要什么呢?

    小结:线是论长短的,要知道线的长短就是要知道它的长度,为了描述线的长短需要长度单位。 师:同样的,面的大小呢?以此类推,空间的大小呢?

    小结:要知道面的大小就要知道面积,为了描述面的大小需要面积单位。要知道空间的大小就要知道体积,为了描述空间的大小就需要体积单位。

    板书课题 —— 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长方体入手,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一个知识框架,使学生明白计量单位的目的就是为了度量一个对象一种属性的,并将计量单位、对象、属性一一对应起来。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 “体积单位” 的必要性,感受到 “体积单位” 的本质。】

    二、感 —— 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1.1 立方分米

    (1)认识 1 立方分米。

    师:什么是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怎么规定的?

    引导学生回忆,学习面积时,是用什么测量面积的?测量长方体盒子的正面的面积,用多大的正方形? (预设:用尺子测量,用正方形测量,用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测量。)

    追问:测量空间的大小呢?

    (预设:正方体测量,用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测量。)

    师:同学们说的对,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一个体积单位,它是 1 立方分米。 学生举起课前准备的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师边指边说,共同认识 1 立方分米。

    (2) 感知 1 立方分米 师:把 1 立方分米放在手上,看一看,发现我们的手刚好 将它? (预设:捧起来,托起来、举起来等。) 师:摸一摸,想一想它的大小?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呢? 学生例举生活中的例子。

    (3)感知多立方分米。 师:同学们生活经验很丰富,刚才大家所说得都是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的物体,这个长方体的盒子体积大约是多少 呢?估一估。 学生回答。 追问:你是怎么估的? 学生上台边说边摆。 小结:一排摆 3 个,摆两排,正好一层,一共有 6 个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体积大约是 6 立方分米。

    【 设计意图: 体积单位是一个抽象概念,通过学生回忆面积单位的规定,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出体积单位,进而梳通了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同时让学生经历体积单位的产生过程,真实理解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2.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

    (1)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米。

    师:想知道橡皮的体积,用 1 立方分米测量?如果想知道教室空间的大小,用 1 立方分米?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橡皮太小了,1 立方分米比较大;1 立方分米测教室空间的大小,又太小了,太麻烦。)

    追问:那该怎么办呢? (预设:用 1 立方厘米、1 立方米的正方体测量;需要更大的体积单位和更小的体积单位。)

    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立方厘米、立方米的呢? 学生回答。

    小结:体积、面积单位的规定都是随着长度单位的规定走的,以此类推,前面还有更小的体积单位,后面还有更大的体积单位。

    师:什么是 1 立方厘米?什么是 1 立方米呢? 学生回答。

    (2)感知 1 立方厘米

    a. 学生找课桌上的 1 立方厘米,说一说为什么?

    b.1 立方厘米放在掌心,摸一摸、想一想,感知大小。

    c. 学生动手做一个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的物体。 学生展示。 得:体积相同的物体,形状不一定相同。

    d. 寻找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的物体。

    e. 估一估橡皮的体积,感知多立方厘米。

    (3)感知 1 立方米

    师: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大小我们已经知道了,那 1 立方米有多大呢?想象一下?你能搭一个 1 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吗?

    a. 观察 1 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初步感知大小。

    b. 学生猜测 1 立方米的空间能容纳多少名幼儿园的小朋友,播放视频,验证猜测,再次感受大小。 c. 播放视频,1 立方米的空间能容纳大约多少物体,充分感知 1 立方米的大小。

    d. 寻找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米的物体。

    e. 介绍教室空间的大小,感受多立方米。

    【 设计意图: 将三个维度的单位进行联结,增强对数学知识理解的灵活性和延展性,实现在知识系统中的自由穿插,达到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借助图形直观与具体实际操作,通过 “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找一找”“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多感官参与体验,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积累有效的数学经验,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空间观念,真正建立起体积单位的表象,体会体积单位的大小。】

    三、思 —— 在内化中提升量感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哪些体积单位?橡皮的体积用什么做单位呢?长方体盒子的体积呢?教室空间的大小?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做单位呢?

    学生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发现呢?

    得:较小物体的体积用立方厘米做单位,较大物体的体积用立方分米做单位,更大物体的体积用立方米做单位。

    【 设计意图: 学生建立单位表象后,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物体 “量身定位”,在头脑中建立起各自的表象,并形成独立的测量单位体系。】

    四、用 —— 在应用中升华量感 师:带着对体积单位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来填一填。

    1. 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2. 我是小法官,对的打 “√”,错的打 “×”。

    (1) 汽车的体积大约是 6 平方分米。( )

    (2)

    这个图形是用 1cm3 的正方体搭成的,它的体积是 7cm3。( )

    【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经建立的 “标准模型”,灵活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加深对计量单位意义的理解,积累更加丰富的量感经验。】

    五、谈 —— 在收获中内化量感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践作业 课后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其他物体的体积,与家人和朋友交流交流。

    【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交流收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深化了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课上建立了 “1” 的表象,找到了自己心目中 “1” 的表象,课后走进生活,去寻找 “n” 的表象,丰富学生的量感。】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

    …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厘米 3 cm3) (分米 3 dm3) (米 3 m3

    苏红梅
    苏红梅3年前

    李青老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想一想,看一看,感受体积单位的大小,并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物体,充分体现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明白体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西社王丽
    西社王丽3年前

    在本节课中,只有清晰的把握各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清晰而鲜活的概念表象,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与估测。李老师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亲历 “做中学”,“玩中学” 的学习过程,强化了对体积单位直观感悟,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yangxiuhong1989
    yangxiuhong19893年前

    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多形式认识体积单位,和实物建立紧密联系,快速有趣的完成本节课任务

    zhaojie0209
    zhaojie02093年前

    李青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经过做一做,找一找,估一估,摆一摆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获得对生活中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吉林九台李红影
    吉林九台李红影3年前

    课堂教学能以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区别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三类单位大小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量感。

    mao1016
    mao10163年前

    课堂上,李老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 “矛盾” 的机会,学生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去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用统一的标准去度量)。

    xzw971112
    xzw9711123年前

    李老师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让学生经历 “1 个单位” 标准的建构过程,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fumin325108
    fumin3251083年前

    “体积单位” 是一节概念课,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之一。李老师这节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抓住重点,迁移难点,让学生在辩、感、思的过程中,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13460069375
    134600693753年前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加深学生的直观体验,从具体到抽象逐渐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单位的表象和量感。

    13460069375
    134600693753年前

    将三个维度的单位进行联结,增强对数学知识理解的灵活性和延展性,学生建立单位表象后,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物体 “量身定位”,在头脑中建立起各自的表象,并形成独立的测量单位体系

    南山基地陈红艳
    南山基地陈红艳3年前

    李老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

    南山基地陈红艳
    南山基地陈红艳3年前

    李老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想一想,看一看,感受体积单位的大小,并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物体,充分体现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明白体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南山基地陈红艳
    南山基地陈红艳3年前

    这节课的设让学生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并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南山基地陈红艳
    南山基地陈红艳3年前

    课堂教学能以生活故事为载体,将三类单位置于一处,通过区别比较与沟通联系,进一步深化三类单位大小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量感。

    diweiman2021
    diweiman20213年前

    体积单位很抽象,学生要先区分开长度、面积、体积,再建立体积的 “量感”,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再到抽象符号的建立,层层递进,给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wwey123
    wwey1233年前

    沟通不同版本教材是我要向您们学习的,对比内容,才能深挖教材,真正落实育人功能,培养量感。

    wwey123
    wwey1233年前

    通过辨、感、练中不断培养量感,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循序渐进。

    四川成都  唐雪梅
    四川成都 唐雪梅3年前

    面从体上,本节课从立体图形开始引入面,思维逻辑更加严密,并且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发展量感

    四川成都苏涵
    四川成都苏涵3年前

    在初学体积时,李老师的设计里设计的 1 立方厘米,分米,米的不同大小,能让学生在初步的直接观察中感受体积的量感,直接点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青
    李青3年前

    很荣幸能参加本次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三届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活动,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提供的良好平台,让我们对 “量感”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团队选择了北师大版五级下册《体积单位》作为研讨课题,按大赛要求在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开贴。 活动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准备,每个过程的积累,每个成果的形成无一不是团队的结晶。团队经历了 4 次试讲,每一次试讲结束后,团队和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就会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在反复的磨课和研讨中,逐步完善本节课的教学;而答辩活动更是让我们成长。此次比赛让我们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促进了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grass3768
    grass37683年前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都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一根铅笔的长 20(分米),操场的面积大约是 2(平方米),集装箱的体积大约是 40(立方分米)…… 李老师很好地地剖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发现:一是学生没有建立起长度、面积、体积等单位的表象;二是即使建立了表象,也没有估测的经验,不能对物体大小有较准确感悟。这些都源于学生 “量感” 的缺乏。 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对 “量感” 缺乏呢?体积单位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能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反思自我,寻找原因,发现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就是重视体积单位的换算和体积的计算,并没有对体积单位表象的建立加以重视。学生没有经历对常见物体体积估测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对量的感悟。李老师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大胆尝试挑战,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让学生经历 “1 个单位” 标准的建构过程,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3540779860
    135407798603年前

    “量感” 是一种 “感受”,它是对物体的大小,重量,规模,快慢等的感受。然而老师们在数学教学中, “量感” 常常被忽略,这是一个比较费时的过程,但也是需要老师着重把握的。

    陕西西安张博
    陕西西安张博3年前

    在课堂上,用做实验体验体积的概念,动手 “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 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体积单位的大小,这也是非常好的体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是作为数学老师难能可贵的品质,我希望我的课堂也可以充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喜欢数学。

    wangjing
    wangjing3年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感知的材料越丰富,活动的体验越充分,建立的表象就越清晰、越持久。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对计量单位有正确的表象,通过活动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这些计量单位的意义,在各个活动环节中积累自己对计量单位的感知,在活动交流中完成抽象到形象的过渡。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如:做一做、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等,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sxjcl
    sxjcl3年前

    帮助学生建模是很关键的,让学生做中学,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发展量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5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58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8ms · UTC 11:02 · PVG 19:02 · LAX 04:02 · JFK 07:0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