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黄老师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373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24 20:23:40 +08:00
10 G 0 S 0 B
黄老师 的最新回复

本课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领会面积单位的意义。以具体感知为基础,通过简单推理和计算得出,帮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累加过程,建立相应的计量观念和量感必要性。

本课使学生经历 “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 的过程,逐步培养 1 厘米的量感。在各个活动设计上逐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这逐步引导学生经历度量的过程,发展量感。

本课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建构,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建立直观量感;通过不断抽象化的度量方式提升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此课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然启发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拼一拼、摆一摆,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做出量感。

此课让学生在经历 “合作 、 探究 、 操作、质疑、验证” 的过程后,对自己探究出来的结论印象更深,理解更透。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造了契机,有了量感的触摸,学生理解更透彻。

此课以面积含义为基础,以度量的本质为核心,层层深入地设计了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研究建立数学模型的抽象思维过程,明确了 “数” 与 “量” 是不可分割的本质。让量感在儿童心中拔节生长。

通过具体活动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时间存在及意义,通过建立小标准感知时间,然后通过量的累加建立大标准作为新的标准,再用新的标准去刻画时间的长短,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 “量感”。

本课通过摸一摸、比一比,体验 “面” 的真实存在,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与体验,有效地建立面积的表象和空间量感。再抽象出封闭的平面图形,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法解释相邻的面积单位为什么可以这样换算。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体会面积单位之间换算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此课让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对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清晰的表象。建构了量感本质。再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创设了不同层次的活动过程,发展了学生 “量感” 能力。

此课在交流、讨论、思考中明确测量方案,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测一测,多角度的发展学生量感,培养了学生对于体积大小的感知。

此课通过引入 、猜想、验证的方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课堂学生自主性强,让学习真实发生,能充分给与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有助于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此课充分体现了问题意识,利用真问题,引导学生真解决问题。教师指导也针对性强,及时点拨,师生互动性强,激发了学生学生量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此课通过微课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柱无处不在,继而通过 “类比,猜想与验证” 推导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变中不变的量感体验。。

此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习真实发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尝试完成验证猜想。在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中发展量感,加深了对圆锥及体积的认识。

付老师此课量感丰富。在操作实践中,通过积累度量活动,发展量感,整个环节环环相扣,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 “量感”。为我们的量感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王老师此课操作丰富,量感培养处处皆宜。在操作观察建立中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模型,将 “数” 与 “量” 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数量实际意义,在实践体验中 “做” 出量感、拓展量感。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在渗透量感的培养。导入通过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再引出体积单位,建立初步的量感。在实践体验中建立量感模型。

白老师此课量感体验充分,通过自主操作交流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让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操作的要领,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唐老本课在 “类比” 中,探索圆柱的体积,并在疑思导学中,把课堂交给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动,让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掌握。。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1:19 · PVG 19:19 · LAX 04:19 · JFK 07:1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