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6361851

18636361851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404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11 13:20:40 +08:00
9 G 98 S 30 B
18636361851 的最新回复

可以将捏橡皮泥的环节省略并替换到课前准备中,以便提前感知标准的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同时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让学生经历 “1 个单位” 标准的建构过程,感悟体积单位的本质,通过做、找、搭、摸等活动,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从而提升自身的 “量感”。

在交流中精化测量方法,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叙述培养学生从头至尾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在实验中体验虽然测量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个实验都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了规则物体进行测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是相通的。

通过已有的标准进行量的累加能够更准确的感知 1 分,以此更精确地提升学生感知 “量感”。

以学生亲身的经历和搜集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明白每一分的宝贵。这种通过实际操作,既可以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明白 1 分的概念,以自身的体会强化时间观念。在操作中深度感知 “量感”,又通过量的累加,从数的大小上深度感知 “量感”。

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不但引出计时工具产生的必要性,了解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认识 “秒” 和 “分”,还知道了 1 分 = 60 秒并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

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是非常有益的,老师的眼界决定孩子的眼界,这个尝试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实际操作过程,探究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对学生的量感培养落到实处。

学生的量感,不是靠记忆,而是借助周围熟悉的事物或工具,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提供材料,学生借助这些材料进行估计和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量感。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比较、思索,才能更加深刻地领略到知识的真谛。

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是如何体现的,建议教师以设计意图的形式呈现。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积、容积的意义,加强对体积、容积概念的理解。

建议乌鸦喝水的故事可以请学生复述,学生复述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更是引发其它学生思考的教程。

以 “可视化” 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量感

在操作中,学生有了更多直观体验,“量” 在 “量” 中感悟,通过不同的形式,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更能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培养量感。

应用生动有趣的微课 3.0 动画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也能强化学生头脑意识中圆柱的概念。之后出示教材情境图,既能通过观察柱子与水杯的体积大小发展空间观念与量感,也能感受学习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老师的设计水到渠成,启发孩子运用对量的感知进而大胆猜想,从而验证猜想,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趣味性,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量感的形成,并且掌握了将 “未知问题” 转化为 “已知问题” 的数学思想。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测量活动过程,在动手操作中增进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安排大量的操作活动,通过学生交流,使学生丰富对侧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同时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充分地体验 “量”,在体验中才能发展学生对 “量” 的切生感受,促进量感的建立与发展。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14:05 · PVG 22:05 · LAX 07:05 · JFK 10:0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