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张博

陕西西安张博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48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9-05 10:48:47 +08:00
9 G 98 S 50 B
陕西西安张博 的最新回复

孙老师本节课经过几次磨练,更加贴近学生,教学的梯度、层次非常好,更加突出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的符号意识的培养与渗透也更加有思考。当然,有必要让学生经历符号抽象的过程, 学生对数学符号抽象的接受就是人类在数学发展历史中对数学符号接受的一个缩影,因此,在符号意识形成的初始阶段,应该尽可能提供现实情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只有当学生接受了从客观事物到数学符号的抽象,才能更好地将数学 符号有效内化。

孙宝芳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属于四年级的内容。本节课孙老师深入课堂,以学生为主,每个环节设计精巧,对于学生的引导非常棒,对教材的挖掘也比较深入,同时拓展了相关坐标系的知识。不仅如此,本节课还践行核心素养的 “符号意识”,尤其是对于坐标系中出示字母,用字母表示数对,效果很好。我自己也有一些思考,比如拓展中是不是可以加入用距离和角度确定位置呢?这也是为后续的再次学习确定位置打下基础,也可以展开出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联系。总而言之,孙老师本节课是一节非常有想法、有设计、有深度的数学课。

整节课通过 “通过抓概念、促理解、重实践 、巧迁移” 四个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寻求到了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从摸一摸,描一描物体的周长,学生逐步对周长有一定的感知,由一点点的感觉逐步能够画出来周长,真正理解什么是周长,是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由感量建立起量感。

本节课区别周长的意义设计的很好,充分体会了 “量感” 思维,接着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感受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再有尤其是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对封闭图形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易到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用做实验体验体积的概念,动手 “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 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体积单位的大小,这也是非常好的体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这是作为数学老师难能可贵的品质,我希望我的课堂也可以充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喜欢数学。

本节课孙老师通过走一走,手拉手,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这是很好的量感体现,这也是数学该有的样子,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这节课的时间是不是能够完整的上完呢?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俗易懂、知识点全面,通过当地特色的作息时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且结合自身习惯、特点与他人合作形成合理化建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有效的拓展了教学时间与空间。也联系实际,非常不错。

谭老师的课堂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比较好,每次互动都有针对性的环节,从实际中来,到数学中去,每一步都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非常好,我也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多多互动,帮助学生建立数感,量感。

本节课,老师的设计突出了量感,在第二稿在探究怎样求长方形面积?通过亲自参与测量活动,亲身去体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更细化更有条理性,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养成了良好的探究习惯。这也是我日后教研,上课中学习的地方。

老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有层次地练习。通过一些环节,动手操作,动眼观察,不但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更让学生建立多个长度单位的表象,有效培养学生的量感。学生通过估计物体的长度,有了量的意识,在得到量的结果就表示出物体的长度,这样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课教学,老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本节课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成功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对于量感提升的环节,我觉得特别棒,这个环节的存在使得学生对于长方形的周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在两个计算方法,确实缺乏量感,孩子们掌握周长公式可能是因为孩子们本身知道这个给公式的存在,但是不知道有这个公式的本质,可以再借助实物操作,加深学生的印象,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通过 “比、看、想、估、测” 的活动中,直观感受厘米的实际意义,这也是体现量感的环节,学生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很好的认识,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在自己的课堂中多多渗透。

王老师通过摸一摸,秒一秒,量一量,数一数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印象,特别好的活动,尤其是首尾相连,这样对周长的细节把握更加细致,让学生也有更多的思考,封闭图形才有周长,所以再判断周长的时候这也就是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及理解能力有限,对 “长度” 这个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在本节课将开始学习 “定量刻画” 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究竟有多长。老师在几厘米的认识中,教学扎实,让学生明白几厘米,它里面就包含了几个 1 厘米,这对于直尺的使用包括断尺子的使用学生都很容易理解

董老师的课堂对于量感的把我非常到位,设计的测量环节是真的体现了量感,让学生亲身动手测量周长,这才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我以后在这节课的处理上,也可以像董老师学习,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本节课先复习以前的图形面积的学习方法,以此可以进行类比学习,当遇见圆的面积时,学生就会想到分割的思路去测量面积。活动环节中,学生们将圆转化为已学过的方法经验,这个环节体现了 “量感”,培养了学生的 “量感” 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好的记住了圆的面积公式。

梁老师本节课的很好的利用 “量感” 将复杂的圆的面积巧妙的和平行四边形相结合,让学生在不断动手分割圆的同时,变成面积大小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这样的活动体现了 “量感”,能够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元的面积公式的来源,正所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本节课通过先估后量的模式,突出了 “量感” 的主体地位,并且以学生为主导,一步一步的寻找测量单位,最终得到 1 米的长度,最终再利用 1 米去测量生活中的长度,由抽象再次到具体,积累经验,培养学生对长度的量感意识。

本节课通过先估后量的模式,突出了 “量感” 的主体地位,并且以学生为主导,一步一步的寻找测量单位,最终得到 1 米的长度,最终再利用 1 米去测量生活中的长度,由抽象再次到具体,积累经验,培养学生对长度的量感意识。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06:02 · PVG 14:02 · LAX 23:02 · JFK 02:0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