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qy@123 的最新回复

数学活动的多元化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 “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 等活动,自主探索知识;建立标准量,通过 “称一称” 感受重量 “量感”,加强对质量的实际感受;通过 “掂一掂” 等方式体验物体有多重,通过 “估一估” 继续培养 “量感”。这样的知识学习与发展学生 “量感” 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充分的操作和实验的素材,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学具去验证或说明自己的猜想。在操作中,让学生有了更多直观体验,“量”(liàng) 在 “量” (liáng)中感悟,通过不同的形式,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更能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培养量感。

从测量到估测,孕伏量感。 对物体的长度的测量,可以通过获取数据精确计算,也可以选取合适的单位进行估测,而估测需要借助量感,也能发展量感。估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 1 分米?哪些物体的厚度是 1 毫米?这样的教学活动是在学生建立分米、毫米的正确表象后,进一步要求学生对物品的长度进行估测,也可以生活中的物品为标准继续估计其他物品的长度。当学生心中的 “单位”(参照物)越来越丰富,估测的方法越来越多样时,生活中的不同物体,都会引发他们的估测欲望,量感就在不经意间悄然生成。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学习借鉴!

郝老师的这节课《面积单位》是个概念课,不同面积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就显得更加抽象。郝老师的教学智慧是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让学生充分经历测量单位产生、发展过程,从多角度来实践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成学生量感的建立和完善。

纪老师《铅笔有多长》这节课在教学中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充分体现了以 “学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通过设置摸一摸、看一看、估一估、量一量等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精细化、精确化量感的形成!

刘老师的《什么是周长》这节课通过看、描、量、数等多种方式感受周长的实际概念,有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同时寓教于乐,通过交流数格子的方法,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养成乐于创新的品质。

李老师的《教室有多长》这节课充分说明了需要有教学的整体观,作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要顺藤摸瓜,善于挖掘知识内部的价值,沿着知识这条主线,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

岳老师这节课在合作探究,揭示概念本质环节中的活动二充分揭示了周长的本质其实就是线的长度,设计了将细铁丝的长变成图形周长的活动,40 厘米长的铁丝不管围成什么图形,图形的周长都是 40 厘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思考体会线的长与图形周长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化抽象为具体,在操作活动中形成 “量感”。

王老师《什么是周长》这节课充分诠释了周长:“周” 只是前提,“长” 才是本质。王老师找准了周长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了丰富的表象,逐步认识周长的观念。学生通过对于生活中的长度进行分类的活动,发现原来的长度是点到点,点与点之间是断开的,而周长是点与点之间连接在一起,起点出发回到起点,周长实际上就是长度家庭里一位特殊的成员,从而深刻认识了周长的概念。

张老师设计很巧妙,首先唤起了学生的这种直观感觉,再设置选择工具、对比测量方法、验证猜想等一系列的活动,去丰富学生对面积的感知,加强对叠加量的感悟,建立不同的量感,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借鉴!

李老师《买文具》这节课引入很开门见山,在探究活动认识人民币环节设计了如下环节:认一认和抢答游戏和分一分,实际上就是在潜移默化渗透元角分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这三个计量单位的关系,这实际上就是量的感知和建立以及完善过程。

通过阅读艾老师的整篇教学设计,深受启发,艾老师的选题思考体现出艾老师对面积以及面积单位和量感已经有了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因此才在教学环节进行精准的靶向施策,在活动中通过建立表象来深化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量感。

王老师《长方体的体积》这节课层次分明,设计了联系旧知,提出问题,逐级探究,明晰道理(动手搭建、观察发现、分析明理、推理),巩固练习,对比提升四个环节,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紧扣唤醒量感的必要性、建立、发展以及完善量感的重要性组织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曹老师引导学生知道其实一个硬币(底面积)相当于一个体积单位,但不是标准的体积单位,需要进行转化这个体积单位成为标准的体积单位,把一个小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也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层)里包含有几个体积单位,高是有几层这样的体积单位,从而得出圆柱体体积是包含了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体积作为一个 “量”,不论是长方体,正方体还是圆柱体,其实都是用一个体积单位去 “度量” 得到的体积大小,通过计量的多少,感受体积的大小计算。学生在经历从标准体积单位产生和累加体积单位的过程之后,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体积这个量的观念,积累度量的经验,从而培养量感。

“量感” 的建立重在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形成自己对量的感觉。舒老师的设计理念通过具体量的深度体验、单位量的丰富感知、叠加量的有效感悟完善了学生对多个 1 厘米的长度的估测,引导学生对量的意义进行了知识的建构。

夏雪老师的这节课值得我去学习,层次非常分明与严谨,通过四个环节:一、实物感知 直观比较 --- 唤醒已有 “量感” 相关经验,二、活动载体 多元探究 --- 完成不同体积单位 “量感” 输入,三、同构梳理 归纳总结 --- 完善不同计量单位关系框架,四、深化思维 挖掘本质 --- 内化计量单位不同呈现形式的源由,以数学活动为载体,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实现了量感的建立、发展、完善、升华过程!

冯老师的这节课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善于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设计了看一看、议一议、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中去感受、认识、理解面积单位,在建立面积单位表象的同时有利于深刻的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更好的体现了学生对 “量化” 的感知!

白老师的《课桌有多长》这节课在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用不同的手法来让学生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这一点是培养学生量感的起点。感觉设计最精妙的地方是有关认尺子、感知 1 厘米、表象 1 厘米、运用 1 厘米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得静态的 “1 厘米”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值得我们去学习!

唐老师的课注重了几何直观与几何模型相渗透的教学,利用几何直观来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设置提出问题 — 猜想 - 验证 - 运用等四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在丰富学生量感的渠道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思维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高阶升华,在数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对量的感知、发展以及完善。

“量” 起源于 “量”,这是学生量感形成的基本前提。东北师大史宁中教授说:“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可传递,只能靠亲身经历。” 那么量感的形成就是需要数学实验活动来让学生亲身感受与体验。通过生活中的感量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用量的眼光观察生活、用量的大脑考量事物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把握事物的量的属性,获得事物量的感受,最终形成精确化的量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 10ms · UTC 16:50 · PVG 00:50 · LAX 09:50 · JFK 12:5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