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全国各地的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陕西汉中基地上课教师靳吉侠,我来自西乡县城北小学,我的团队成员有周婷、黄治豪、李荣吉共四位老师,邀请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程艳菊老师做指导。非常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组委会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很高兴能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进行交流学习,我们团队选择的课题是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我和我的团队老师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将紧密围绕 “混合式学习”,就《乘法分配律》这一课进行研究。
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研讨,感谢大家!
内容导读:
《乘法分配律》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589#r_59006
《乘法分配律》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589#r_59008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第 1 稿):https://bbs.xsj21.com/t/1589#r_59009
《乘法分配律》第一次研讨纪实:https://bbs.xsj21.com/t/1589#r_69406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第 2 稿):https://bbs.xsj21.com/t/1589#r_68696
《乘法分配律》第二次研讨纪实:https://bbs.xsj21.com/t/1589#r_69407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第 3 稿):https://bbs.xsj21.com/t/1589#r_69404
《乘法分配律》第三次研讨纪实:https://bbs.xsj21.com/t/1589#r_69408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第 4 稿):https://bbs.xsj21.com/t/1589#r_69729
《乘法分配律》课堂打磨:https://bbs.xsj21.com/t/1589#r_70383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第 5 稿):https://bbs.xsj21.com/t/1589#r_70203
《乘法分配律》第四次研讨纪实:https://bbs.xsj21.com/t/1589#r_70389
《乘法分配律》学习单:https://bbs.xsj21.com/t/1589#r_71476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终稿):https://bbs.xsj21.com/t/1589#r_71664
《乘法分配律》教学视频 - 教育 - 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 - 优酷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k4OTgwMDgzNg==.html
选课思考: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点,和其它四个运算定律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这几种运算律的难点,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三年级利用点子图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计算道理。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选择运算律的学习作为研究,目的是通过运用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探索在 “混合式学习” 模式基础下的计算规律的教学。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一稿)
西乡县城北小学 靳吉侠
【教学内容】
新世纪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几种运算律的难点,学生在二年
级学习乘法口诀、三年级利用点子图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计算道理。新课标强
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
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
1. 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2. 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合情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3.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征和数字特征,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课件播放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片段,妙想和奇思要购买舞蹈
服,女生 4 套,衣服每件 30 元,裤子每条 39 元;男生 3 人,衣服每件 29 元,裤子每条 45 元。
2. 请你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1)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
(2)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探索新知
1.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自由列式计算。
2. 全班交流算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0×4+39×4 (30+39)×4
=120+156 =69×4
=276(元) =276(元)
3. 观察这两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结合题意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
在,继而帮助学生构建起乘法分配律模型。
4. 你能根据自己刚才的发现,去解决 “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吗?”,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决,并和同伴说一
说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思。
29×3+45×3 (29+45)×3
=87+135 =74×3
=222 (元) =222(元)
5. 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两组算式,都有了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这样的特点呢?你还能在写出一
组这样的算式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6. 全班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自己发现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根据不同的两组算式的特点,模仿写出相同的算式,帮助学生发现
算式的结构特点。
7. 你还能用自己的方式写出你发现的这个规律吗?(可以用符号、图形、字母等表示)
8. 如果用 a、b、c 代表三个数,该怎么表示呢?
(a+b)×c = a×c+b×c
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字母式子,在乘法分配律里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结构特点和数字特
征。
9.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这个运算规律,能不能根据 4×9+6×9 这个算式说明,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成立的
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证明,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10. 出示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乘法分配律》片段,淘气和笑笑也用了不同的方法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
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点子图、长方形、乘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验证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是否成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
义和蕴含的道理,同时,多种方法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
1. 结合图与同伴说说等式 3×6+4×3 = (6+4)×3 为什么成立。
(1)你观察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法吗?
2. 游戏:算式对对碰
(1)师生之间,教师说一个算式,学生说一个算式,两个算式刚好合起来刚好满足乘法分配律。
(2)生生之间进行游戏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30×4+39×4 = (30+39)×4
=120+156 =69×4
=276 (元) =276(元)
29×3+45×3 = (29+45)×3
=87+135 =74×3
=222(元) =222(元)
(a+b)×c = a×c+b×c (乘法分配律)
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自然生成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同解题思路。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结果相同,从而得出等式,学生经历从现实到抽象的过程,初步感知等式的 “相似”,进而从本质出发建立乘法分配律的 “形”。
通过举例验证、解释说明乘法分配律这一模型的结构,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分配律,在本质上完成对乘法分配律的数学表征,透过乘法分配律的外在的 “形”,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内在的 “魂”。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最后通过回顾沟通,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层次性,把握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脉络,使数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满足于乘法分配律相关结论的归纳,而是适当拉长探究学习的过程,着力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其中的思维逻辑和数学内涵,体会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应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引导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
经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认识抽象的数学道理时,仍需要以具体形象的实物或图片作为载体,借助直观完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为学生提供实物、图示等直观操作材料,以帮助学生在多元表征及表征动态视觉化的情境中,既有利于学生实现不同表征系统的相互转换与转译,发展数学理解,也有益于促进学生灵活地思维。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引导孩子们从中学方法、思过程、精研究,学会从一道题的解决过程中探索、总结方法与思路。3.0 微课就像串珍珠一样为孩子们串起来一个个思考的问题情境,使课堂趣、活。
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整个过程中,老师不是把规律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使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 —— 验证 —— 结论 —— 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老师这一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
@靳吉侠 (https://bbs.xsj21.com/member/ 靳吉侠 ) 乘法分配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容易和乘法结合律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观察算式的结构特点,再看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在对比中进行学习!
乘法分配律是运用非常广泛的一条运算定律,也是最灵活的一条运算定律,也是对学生来说最难的一条运算定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慢下脚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分配律的特点、实质、内含的道理,才能真正的运用自如。迈小步,踏踏实实的走。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
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靳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 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结构特点和数字特征。学生经历验证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是否成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和蕴含的道理,同时,多种方法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结构特点和数字特征。学生经历验证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是否成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和蕴含的道理,同时,多种方法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值得学习!
靳老师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收起
《乘法分配律》教师选择购舞蹈服这一贴近生活的场景进行导课,确实比贴瓷砖这个情景更能让学生接受,但是贴瓷砖这个情境,能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所以,建议,让学生适写的时候把贴瓷砖加上,学生通过实际观察会很快想到点子图,或者数方格的方法来验证算式的成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第 2 稿)
西乡县城北小学 靳吉侠
【教学内容】
新世纪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几种运算律的难点,学生在二年
级学习乘法口诀、三年级利用点子图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计算道理。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征和数字特征,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片段,妙想和奇思要购买舞蹈服,女生 4 套,衣服每
件 30 元,裤子每条 39 元;男生 3 人,衣服每件 29 元,裤子每条 45 元。
(1)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
(2)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探索新知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自由列式计算。
全班交流算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0×4+39×4 (30+39)×4 =120+156 =69×4 =276(元) =276(元)
(1)你能结合情境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吗?
(2)能不能在这两个式子中间划等号,请同学们进一步来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继
而帮助学生构建起乘法分配律模型。
个算式每一步的意思。
29×3+45×3 (29+45)×3 =87+135 =74×3 =222 (元) =222(元)
(1)引导学生纵向对比,观察两组式子左右两边的结构特点 (2)再横向观察,发现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数字特点。
6.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两组算式,都有了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这样的特点呢?你还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根据不同的两组算式的特点,模仿写出相同的算式,帮助学生发现算式的结构特点。
你还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你发现的这个规律吗?(可以用符号、图形、字母等表示)
如果用 a、b、c 代表三个数,该怎么表示呢?(播放 3.0 微课中的 “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方法” 的微课片段)
(a+b)×c = a×c+b×c
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字母式子,在乘法分配律里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结构特点和数字特征。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证明。
(1)在点子图中圈一圈,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
(2)将练一练中第 2 题改编成 4×9+6×9 的方格图,结合图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3)利用乘法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4)结合生活情境说明验证。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验证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是否成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和
蕴含的道理,同时,多种方法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
思考: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感受乘法分配律的计算优势。
(1)师生之间,教师说一个算式,学生说一个算式,两个算式刚好合起来刚好满足乘法分配律。
(2)生生之间进行游戏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30×4+39×4 = (30+39)×4
=120+156 =69×4 =276 (元) =276(元)
29×3+45×3 = (29+45)×3
=87+135 =74×3 =222(元) =222(元)
(a+b)×c = a×c+b×c (乘法分配律)
同学们经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认识抽象的数学道理时,仍需要以具体形象的实物或图片作为载体,借助直观完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为学生提供实物、图示等直观操作材料,以帮助学生在多元表征及表征动态视觉化的情境中,既有利于学生实现不同表征系统的相互转换与转译,发展数学理解,也有益于促进学生灵活地思维。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第 3 稿)
西乡县城北小学 靳吉侠
【教学内容】 新世纪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几种运算律的难点,学生在二年级 学习乘法口诀、三年级利用点子图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计算道理。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 1. 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2. 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合情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3.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征和数字特征,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学校要开展艺术节了,妙想和奇思准备给他们所在的舞蹈队选购舞蹈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片段,妙想和奇思要购买舞蹈服,女生 4 套,衣服每件 30 元,裤子每条 39 元;男生 3 人,衣服每件 29 元,裤子每条 45 元。
2. 请你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1)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
(2)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
【设计意图】3.0 微课片段帮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现实与数学的桥梁。通过解决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自由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0×4+39×4 (30+39)×4 =120+156 =69×4 =276(元) =276(元)
(3)交流:
a . 你能结合情境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吗?
b . 如果要在在这两个式子中间添加一个符号,你觉得填一个什么符号比较合适?(请同学们进一步来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得数相等,可以划等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继而帮助学生构建起乘法分配律的外在模型。
你能根据自己刚才的发现,去解决 “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吗?”,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决,并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提问引导:如果不看算式的结果,你还能通过别的方法说明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吗?
29×3+45×3 (29+45)×3 =87+135 =74×3 =222 (元) =222(元)
请同学们观察两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纵向对比,观察两组式子左右两边的结构特点
(2)再横向观察,发现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数字特点。
4.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两组算式,都有了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这样的特点呢?你还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全班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
(1)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所写的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运算意义进行解释。(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加几的和乘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根据不同的两组算式的特点,模仿写出相同的算式,引导学生从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核心意义去理解,帮助学生发现算式的结构特点。
(2)播放 3.0 微视频,引出其他小朋友的发现。 【设计意图】3.0 微课的播放给学生动态化地呈现出乘法分配律动态的分配过程,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3)请你也用画箭头的方式,表示出你所写的算式中几个数的分配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箭头表示算式中数字的分配过程,感受乘法分配律中 “分配” 的意义。
如果用 a、b、c 代表三个数,该怎么表示呢?(播放 3.0 微课中的 “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方法” 的微课片段) (a+b)×c = a×c+b×c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吗?
(2)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字母式子,在乘法分配律里面,等号两边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结构特点和数字特征,同时,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的文字概念。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验证说明。 a.在点子图中圈一圈,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 b.利用乘法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c.结合生活情境说明验证。 d.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e.口算乘法。
(2)出示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乘法分配律》片段,淘气和笑笑也用了不同的方法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将练一练中第 2 题改编成 4×9+6×9 的方格图,结合图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验证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是否成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和蕴含的道理,同时,多种方法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
(1)出示一步乘法算式,每两个算式里包含一个相同乘数,引导学生观察,哪两个算式组合在一起,刚好满足乘法分配律。
(2)追问:为什么这样的两个算式可以组合在一起呢?(因为这两个算式当中都含有一个相同乘数) 【设计意图】通过算式对对碰练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乘法分配律中几个算式 “合” 的过程,提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30×4+39×4 = (30+39)×4
=120+156 =69×4
=276 (元) =276(元)
29×3+45×3 = (29+45)×3
=87+135 =74×3
=222(元) =222(元)
(a+b)×c = a×c+b×c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第 4 稿)
西乡县城北小学 靳吉侠
【教学内容】 新世纪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几种运算律的难点,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三年级利用点子图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计算道理。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 1. 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2. 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合情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3.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征和数字特征,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学校要开展艺术节了,妙想和奇思准备给他们所在的舞蹈队选购舞蹈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片段,妙想和奇思要购买舞蹈服,女生 4 套,衣服每件 30 元,裤子每条 39 元;男生 3 人,衣服每件 29 元,裤子每条 45 元。
2. 请你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1)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
(2)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
【设计意图】3.0 微课片段帮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现实与数学的桥梁。通过解决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探索新知
1.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
(1)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自由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0×4+39×4 (30+39)×4
=120+156 =69×4
=276(元) =276(元)
(3)交流: a . 你能结合情境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吗? b . 如果要在在这两个式子中间添加一个符号,你觉得填一个什么符号比较合适?(请同学们进一步来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得数相等,可以划等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继而帮助学生构建起乘法分配律的外在模型。
2. 你能根据自己刚才的发现,去解决 “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吗?”,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决,并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提问引导:如果不看算式的结果,你还能通过别的方法说明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吗?
29×3+45×3 (29+45)×3
=87+135 =74×3
=222 (元) =222(元)
请同学们观察两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纵向对比,观察两组式子左右两边的结构特点 (2)再横向观察,发现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数字特点。
4.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两组算式,都有了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这样的特点呢?你还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全班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 (1)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所写的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运算意义进行解释。(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加几的和乘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根据不同的两组算式的特点,模仿写出相同的算式,引导学生从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核心意义去理解,帮助学生发现算式的结构特点。 (2)播放 3.0 微视频,引出其他小朋友的发现。 【设计意图】3.0 微课的播放给学生动态化地呈现出乘法分配律动态的分配过程,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3)请你也用画箭头的方式,表示出你所写的算式中几个数的分配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箭头表示算式中数字的分配过程,感受乘法分配律中 “分配” 的意义。
你还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你发现的这个规律吗?(可以用文字、符号、字母等表示)
如果用 a、b、c 代表三个数,该怎么表示呢?(播放 3.0 微课中的 “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方法” 的微课片段)
(a+b)×c = a×c+b×c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吗?
(2)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字母式子,在乘法分配律里面,等号两边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结构特点和数字特征,同时,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的文字概念。
(2)出示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乘法分配律》片段,淘气和笑笑也用了不同的方法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将练一练中第 2 题改编成 4×9+6×9 的方格图,结合图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验证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是否成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和蕴含的道理,同时,多种方法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找一找,在下面的竖式中,你能找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吗?
三、巩固练习 1. 游戏:算式对对碰。
(1)出示一步乘法算式,每两个算式里包含一个相同乘数,引导学生观察,哪两个算式组合在一起,刚好满足乘法分配律。
(2)追问:为什么这样的两个算式可以组合在一起呢?
【设计意图】通过算式对对碰练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乘法分配律中几个算式 “合” 的过程,同时,知道因为这两个算式当中都含有一个相同乘数,具有乘法分配律的特征,所以能够组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2. 比一比,看谁算的快。
(1)(46+54)×28 46×28+54×28 (2) 20×25+4×25 (20+4)×25 【设计意图】通过分小组进行计算,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简便性,同时,渗透优化选择的数学理念。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30×4+39×4 = (30+39)×4
=120+156 =69×4
=276 (元) =276(元)
29×3+45×3 = (29+45)×3
=87+135 =74×3
=222(元) =222(元)
(a+b)×c = a×c+b×c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第 5 稿)
西乡县城北小学 靳吉侠
【教学内容】
新世纪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几种运算律的难点,学生在 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三年级利用点子图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计算道理。新 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 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
1. 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2. 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合情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3.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征和数字特征,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学校要开展艺术节了,妙想和奇思准备给他们所在的舞蹈队选购舞蹈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片段,妙想和奇思要购买舞蹈服,女生 4 套,衣服每件 30 元,裤子每条 39 元;男生 3 人,衣服每件 29 元,裤子每条 45 元。
2. 请你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1)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
(2)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
【设计意图】3.0 微课片段帮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现实与数学的桥梁。通过解决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探索新知
1.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
(1)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自由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0×4+39×4 (30+39)×4
=120+156 =69×4
=276(元) =276(元)
(3)交流:
a . 你能结合情境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吗?
b . 如果要在在这两个式子中间添加一个符号,你觉得填一个什么符号比较合适?(请同学们进一步来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得数相等,可以划等号。)
c.课件播放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引出其他同学的思考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的解决方法,理解算式中的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初 步地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
2. 接下请同学们去解决 “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吧?”,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决,并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提问引导:如果不看算式的结果,你还能通过别的方法说明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吗?
29×3+45×3 (29+45)×3
=87+135 =74×3
=222 (元) =222(元)
3. 请同学们观察两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纵向对比,观察两组式子左右两边的结构特点
(2)再横向观察,发现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数字特点。
4.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两组算式,都有了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这样的特点呢?你还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5. 全班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
(1)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所写的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运算意义进行解释。(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加几的和乘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根据不同的两组算式的特点,模仿写出相同的算式,引导学生从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核心意义去理解,帮助学生发现算式的结构特点。
(2)播放 3.0 微视频,引出其他小朋友的发现,请同学们试着用视频中小朋友的方法,对自己刚才写的算式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3.0 微课的播放给学生动态化地呈现出乘法分配律动态的分配过程,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6. 你还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你发现的这个规律吗?(可以用文字、符号、字母等表示)
如果用 a、b、c 代表三个数,该怎么表示呢?(播放 3.0 微课中的 “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方法” 的微课片段)
(a+b)×c = a×c+b×c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吗?
(2)请你也用画箭头的方式,表示出你所写的算式中几个数的分配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箭头表示算式中数字的分配过程,感受乘法分配律中 “分配” 的意义。
(3)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字母式子,在乘法分配律里面,等号两边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结构特点和数字特 征,同时,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的文字概念。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这个运算规律,能不能根据 4×9+6×9 这个算式说明,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成立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证明。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验证说明。
a.在点子图中圈一圈,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
b.利用乘法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c.结合生活情境说明验证。
d.口算乘法。
(2)出示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乘法分配律》片段,淘气和笑笑也用了不同的方法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将练一练中第 2 题改编成 4×9+6×9 的方格图,结合图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验证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是否成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和蕴含的道理,同时,多种方法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找一找,在下面的竖式中,你能找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吗?
三、巩固练习
1. 游戏:算式对对碰。
![image.png](https://bbscdn.xsj21.com/usercontent/undefined/image/1606715546000.png)
(1)出示一步乘法算式,每两个算式里包含一个相同乘数,引导学生观察,哪两个算式组合在一起,刚好满足乘法分配律。
(2)追问:为什么这样的两个算式可以组合在一起呢?
【设计意图】通过算式对对碰练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乘法分配律中几个算式 “合” 的过程,同时,知道因为这两个算式当中都含有一个相同乘数,具有乘法分配律的特征,所以能够组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2. 比一比,看谁算的快。
(1)(46+54)×28 46×28+54×28
(2) 20×25+4×25 (20+4)×25
【设计意图】通过分小组进行计算,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简便性,同时,渗透优化选择的数学理念。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30×4+39×4 = (30+39)×4
=120+156 =69×4
=276 (元) =276(元)
29×3+45×3 = (29+45)×3
=87+135 =74×3
=222(元) =222(元)
(a+b)×c = a×c+b×c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算理算法算率是数学运用能力的基础,而运算律源于算法的灵活运用,就要求学生在理解多种算法的时候,发现运算中蕴含的规律,本节课教师就从这一点出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去发现不同的算法,根据不同的算法,观察算式的特点,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特征。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时候,让学生运用两种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优化选择取舍的问题,给出不同的情景对比,发现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遵循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让规律为自己的计算服务,避免孩子们为了简算而简算。
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教师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让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种算式,发现两个算式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仿写出同类等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其他的应用和推理当中,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延伸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教师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让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种算式,发现两个算式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仿写出同类等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其他的应用和推理当中,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延伸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两种方法的相同点,经历探究观察,比较分析,在合作交流中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它的内涵意义,教师利用买衣服这个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等式的外形特点,也就是两个数的合成,一个数等于两个积的和,但是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教师充分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去理解。
这节课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从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找方法名规律,这样的一个知识形成过程,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再整洁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得到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满足于乘法分配律相关结论的归纳,而是是当了拉长了探究学习的过程,着力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其中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内涵,体会内在的合理性和应用过程的灵活性,引导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
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教师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较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对于学生来讲,乘法分配律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观察等式特点,用字母表示等式中的规律,再到多种方法验证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新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情境,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模拟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最大的作用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买舞蹈服,这样的情景学生对此比较熟悉,没有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同时也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也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
在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分析比较,从而得出规律,如利用生活情境解决问题,烈士后交流算式的意义分析,两个算式的联系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并追问交流为什么能用等号连接的想法,让学生写出类似的算式,并通过验证说说算式中蕴含的规律,从而得到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最后对乘法分配律进行了验证,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律的规律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计算与情境的关系,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智力达到最佳的激活状态,沟通了生活实际与数学具体形象与概括抽象的联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认识数学教师选择了具有生活性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去探究利用情景设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从本节课的整体看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以问题引导为主线,扎实实施开放的数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度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是这几个运算律中较难的一个定律,因此,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师,没有把重点放在语言表达上,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整的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点,主动构建乘法的分配律。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在本节课当中,教师就充分充当了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在不断地引导当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终发现知识获取知识,从而理解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终稿)
西乡县城北小学 靳吉侠
【教学内容】
新世纪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几种运算律的难点,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三年级利用点子图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计算 道理。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 对比、发现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 和发展。
【教学目标】
1. 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2. 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合情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3.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征和数字特征,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学校要开展艺术节了,妙想和奇思准备给他们所在的舞蹈队选购舞蹈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5 课《乘法分配律》片段,妙想和奇思要购买舞蹈服,女生 4 套,衣服每件 30 元,裤子每条 39 元;男生 3 人,衣服每件 29 元,裤子每条 45 元。
2. 请你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1)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
(2)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
【设计意图】3.0 微课片段帮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现实与数学的桥梁。通过解决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探索新知
1.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4 个女生一共花多少钱?
(1)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自由列式计算。
30×4+39×4 (30+39)×4
=120+156 =69×4
=276(元) =276(元)
(2)全班交流方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的解决方法,理解算式中的乘法的意义,让学生 初步地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
2. 接下来让我们来解决 “3 个男生一共花多少钱?”,
(1)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决,并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不看算 式的结果,你还能通过别的方法说明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吗?
29×3+45×3 (29+45)×3
=87+135 =74×3
=222 (元) =222(元)
3. 你还能写出一组这样的等式吗?请你写在学习单上。
(1)全班展示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别的小朋友也写出了这样的等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
(3)你能用他们的方法描述下面的两个算式吗?
4. 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1)纵向对比,观察两组式子左右两边的结构特点。
(2)横向观察,发现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数字特点。
(3)淘气和笑笑也有自己的发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发现与他们的发现一样吗?(播放新世纪小学 数学 3.0 微课片段)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的两组等式的特点,模仿写出相同的等式,使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结构特点 和数字特征,同时,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的文字概念。引导学生从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核心意义去理 解,帮助学生发现等式的结构特点。
5. 像这样的等式你写的完吗?你还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你发现的这个规律吗?(可以用文字、符号、字母 等表示)
6. 如果用 a、b、c 代表三个数,该怎么表示呢?
(a+b)×c = a×c+b×c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乘法分配律。(播放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
(2)请你也用画箭头的方式,表示出你所写的算式中几个数的分配过程,并展示给大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箭头表示算式中数字的分配过程,感受乘法分配律中 “分配” 的意义。
7.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这个运算规律,能不能根据 4×9+6×9 这个算式说明,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成立的 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证明。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验证说明。
a.在点子图中圈一圈,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
b.利用乘法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c.结合生活情境说明验证。
d.口算乘法验证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2)播放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乘法分配律》片段,淘气和笑笑也用了不同的方法说明乘法分配律是 成立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将练一练中第 2 题改编成 4×9+6×9 的方格图,结合图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验证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是否成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 意义和蕴含的道理,同时,多种方法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4)在下面的竖式中,你能找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吗?
三、巩固练习
1. 游戏:算式对对碰。
(1)出示一步乘法算式,每两个算式里包含一个相同乘数,引导学生观察,哪两个算式组合在一起,刚好 满足乘法分配律。
(2)追问:为什么这样的两个算式可以组合在一起呢?
【设计意图】通过算式对对碰练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乘法分配律中几个算式 “合” 的过程,同时,知道因 为这两个算式当中都含有一个相同乘数,具有乘法分配律的特征,所以能够组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乘法分配 律的理解和运用。
2. 比一比,看谁算的快。
(1)(46+54)×28 46×28+54×28
(2)20×25+4×25 (20+4)×25
【设计意图】通过分小组进行计算,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简便性,同时,渗透优 化选择的数学理念。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30×4+39×4 = (30+39)×4
=120+156 =69×4
=276 (元) =276(元)
29×3+45×3 = (29+45)×3
=87+135 =74×3
=222(元) =222(元)
(a+b)×c = a×c+b×c
学生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自主的探究和合作交流,本节课堂中教师充分的体现出了这一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当中去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在小组合作当中去交流各自的想法,获得了知识。
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五届基地教学设计展示大赛活动综述
陕西汉中基地(二)
2020 年 8 月 1 日至 12 月 23 日,我和团队老师周婷、黄治豪、李荣吉三位老师有幸参加了 “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五届基地教学设计展示大赛”,本次大赛由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主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践与探索”。在大赛主办方的精心组织和协调下,我们顺利圆满的完成了本次活动,老师们的热情也是不断高涨。
本次活动分为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包括前期课堂实践和后期网络答辩两部分。在收到通知后,上级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在基地内选择了几位综合素质硬,教学能力强的老师组成基地团队,并邀请县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程艳菊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开展研究活动。
根据活动的要求,我们认真观看了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并对我们的教材进行深入讨论研究,最终确定了用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一课,作为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践与探索的课程。在确定课题后,团队教师和指导教师程艳菊一起进行研讨,如何将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科学合理的运用在课堂教学当中。在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后,我进行了《乘法分配律》第一稿教学设计的编写,然后将第一稿教学设计上传至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学校组织教师登录后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发帖讨论,在学校教师和团队老师们的建议下,我又对一稿设计进行了调整,然后进行了第一次试讲,试讲后,团队教师就本节课中运用 3.0 微课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的几个地方提出了不同的修改意见,在综合研究考虑之后,对设计进行了修改,生成了《乘法分配律》第三稿。
我深深的知道,一节好课是在不断地实践研究和钻研探讨磨出来的,所以,这一次,我将课堂实践的范围扩大了,利用我校的远程互动课堂,线上连线四河小学、沙河中心校、堰口九年制学校、白龙塘九年制学校进行远程互动观摩研讨,并在当天下午举行了五校课堂研讨活动,我校的省级教学能手李凤、李丹、黄治豪,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程艳菊老师分别进行了发言,五个学校就《乘法分配律》这节课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在不断的研讨之后,我再次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生成了《乘法分配律》第五稿,团队教师再一次集中研究,就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在本节课的运用是否恰当、合理充分交流意见,最终认为,3.0 微课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分散知识的学习难点,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确定终稿后,我根据组委会的要求,迅速进入课堂录像阶段,并按照大赛的要求,上传课堂实录。
在完成课堂实践部分后,我们团队又迅速进入到网络答辩的准备阶段,不断的深入研究课例,多方学习,针对组委会设计的两个预设问题,深入研究,同时,和团队教师一起观看答辩小组吉林长春农安基地姜世侠老师执教的《小熊购物》教学实录,寻找课堂当中的关键点,最终形成了网络答辩现场的预设问题。
在本次活动中,大赛主办方不断协调,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时县教学研究室也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为了完美的呈现比赛过程,学校为我们定做了网络答辩背景,提供了良好的答辩氛围。我们的答辩时间是 12 月 21 日,在团队老师的精心准备下,顺利地完成了网络答辩活动。
通过活动,我们团队的每位教师都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在不断地研究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新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从一节课的研究设计中,获得更多的方法指导,同时,也对如何使用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进行混合式学习模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校教师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了不同的收获。
总之,非常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精心组织和谋划,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感谢学校领导教师的支持,感谢团队教师的团结合作,使得我们能够圆满顺利的完成本次活动,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合情推理的活动经验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节《乘法分配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师在让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之后,及时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去验证,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验证,教师还利用了微课,让学生去观察微课中面积模型,也能证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这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宽了学习的思路,打开了学习空间教师在让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之后,及时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去验证,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验证,教师还利用了微课,让学生去观察微课中面积模型,也能证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这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宽了学习的思路,打开了学习空间。
靳老师在教学中留给了学生比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去写一写乘法分配律的表示方法,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式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留给了学生比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去写一写乘法分配律的表示方法,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式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靳老师在教学中留给了学生比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去写一写乘法分配律的表示方法,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式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留给了学生比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去写一写乘法分配律的表示方法,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式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教师在让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之后,及时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去验证,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验证,教师还利用了微课,让学生去观察微课中面积模型,也能证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这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宽了学习的思路,打开了学习空间教师在让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之后,及时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去验证,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验证,教师还利用了微课,让学生去观察微课中面积模型,也能证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这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宽了学习的思路,打开了学习空间。
通过创设情境,将静态的情境动态化,使学生在观察中认识、比较中发现、交流中碰撞,始终处于主人翁地位积极地参与课堂,体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享受学习的愉悦,使课堂真正成了师生智慧与激情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
《乘法分配律》这节课主要是学生在贴瓷砖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概括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而四年级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认识抽象的数学道理时,仍需要以具体形象的实物或图片作为载体。所以本节课通过借助贴瓷砖这个情景来开展教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数学理解。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结果相同,从而得出等式,学生经历从现实到抽象的过程,初步感知等式的 “相似”,进而从本质出发建立乘法分配律的 “形”。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规律,从而抽象得到模型,渗透了对抽象能力和模型思想的培养。
给学生动态化地呈现出乘法分配律动态的分配过程,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3. 让学生经历验证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是否成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和蕴含的道理,同时,多种方法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