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丹

赵丹丹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473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1-11 10:28:45 +08:00
9 G 99 S 20 B
赵丹丹 的最新回复

这节课引导学生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给单位排队,并借助米尺来寻找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学生经历不同的长度单位度量不同的长度,体会到长度单位之间的差别与联系,培养量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老师注重孩子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测量,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 1 分米实际长度单位体验,感受测量长度的数学本质,也有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本节课的课堂导入运用的是回顾生疑,学生看到体积单位这个词语,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课堂最后总结反思,讲讲自己经过这节课的收获,我很喜欢这样的导入方式,前后呼应,让学生带着疑问开课,带着满满的知识结课。

王老师后面的教学环节 —— 对比提升,他把长度单位的测量、面积单位的测量、体积单位的测量放在一起让孩子思考:有人说,我们测量的道理是一样的,你们同意吗?这能够将度量的知识在对比中有个高度的提升 —— 它们的度量本质都是一样的。

用石块、橘子、弹珠等素材让学生亲身去感悟,不同物体的测量应该根据物体本身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 “量感”,深化学生对 “体积” 的认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体积” 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 “陈述性知识”,更是作为一种 “程序性知识” 而存在的。整节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围绕体积的意义将不规则转化为可测量,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来解决问题,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深刻地理解 “体积” 的意义。

本课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逐步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动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另外,在合作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本节课学生在观察、拼摆的过程中,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这样的知识建构必然会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创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的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观察,动手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的投身于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中。通过开展这样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也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乃至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 “长方形的面积=长 x 宽”?作为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测量研究,交流讨论。可以避免一节课显得零碎,缺乏整体性,也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建立。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还应该把这个大问题化解为几个次大问题,让学生的测量和研究,交流和表达的有所依托。因此,还应该想到长方形的 “长” 和 “宽” 其实就是什么?对应着一行有几个或有几行。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应该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感受。那么多次 “度量” 就很有必要。但每次度量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本节课通过描一描、画一画、看一看、说一说、量一量等多种方式,由浅入深,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感悟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量感。

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量感更有效的方法就是联系生活实际,李教师设计了 “找一找,说一说”。学生在教室里找,在生活中找,什么物品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为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感悟积累更多的经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接着在看一看、找一找、手比划、画一画等多种表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和量感。

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让 1 分、1 秒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亲身体验,孩子感受时间的长短。

本节课以活动为出发点测量教室有多长,学生可以灵活的使用身边工具进行测量。本节课的测量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形成对量的感知能力的过程,在课堂中要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

“数” 出度量单位的个数,培养学生的 “量感”。 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建立起 1 厘米的单位表象后,引导学生探究 “1 厘米” 与 “几厘米” 的关系并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来找几厘米,并追问 “为什么这个长度是 3 厘米?5 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及时出示课件,1 厘米 1 厘米地收尾拼接起来,产生更长的线段,也即是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这种 “累加” 的思想更多是的靠推理、想象来理解,这也正所谓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超越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度量单位的价值。这些活动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 “量” 积累了活动经验。

通过安排大量的活动并以学生的认知作为教学的起点,厘米是小学数学学习的第一个度量单位,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需要安排大量的操作活动,通过学生交流,使学生丰富对侧量工具、测量手段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同时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的趋向,在思维的转折处创设一定的情景,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提示,这能提高学生思维多变性。 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帮助自己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改变以往教师带领梳理知识点的传统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共同发现易错点,共同探讨易错题,体现复习的价值。在本环节中体现微课的作用,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

教材中是 2、3、5 倍数特征一起探究,3 的倍数特征探究是一个难点,所以教者把 3 的倍数特征单拿出一节课来探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规律。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让学生的数学理解不仅仅停留于对数学规律的浅层理解,而是对数学知识本质的深度理解。

《分数的再认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化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讲离散的量转化为单一的量,从学生关注数量到关注整体,关注分数,关注关系。分数单位 “1” 也就是整体,给学生提供多样性的,例如:平面的图像、立体的图形、点子图、大小一样和大小不一样的,可以拼接的和不可以拼接的…… 让学生充分感受分数整体的丰富性,单位 “1” 的单一化到单位 “1” 的多元化,都可以转化为单一的量,看成一个整体,更有利于理解 “部分”“整体” 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老师合理运用 “微课”, 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到①数对是用来确定位置的一对数 ②数对的写法与读法 ③第一个数相同的数对在同一列,第二个数相同的数对在同一行。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将确定位置与书柜中表示书的位置,象棋,门牌号,电影票的座位、火车票的座位、飞机票的座位、地球仪的横线和竖线的交点等联系起来。

本堂课的导入环节特别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播放录音的方式,从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进行估算,交流自己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让学生经历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式,得到结果并解决问题。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3ms · UTC 10:05 · PVG 18:05 · LAX 03:05 · JFK 06:0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