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6213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04 15:09:45 +08:0010 0 0 |
4年前 回复了 成都工作室-颜欢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0 › 【2020 秋】成都工作室颜欢四下《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
@邓 颜老师的这节课耳目一新,她不单单是强调三角形内角和得概念而是组织学生们从 “数” 和 “形” 两个角度去摸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原理,因为量感的培养既离不开动手实践获得真知的体验过程也离不开客观测量的数学方法,只有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们学到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年前 回复了 靳吉侠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0 › 【2020 秋】陕西汉中基地(二)靳吉侠四上《乘法分配律》 |
@乔孝江 本季课靳老师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仔体验中学到知识。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欲望。在练习的设计上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也关注了运算律的辨析,做到了知识的延伸。
4年前 回复了 陶蒙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0 › 【2020 秋】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陶蒙四上《线的认识》 |
本节课陶老师成功地把生活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带领学生采用想象、描述、举例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们从生活到数学的线的抽象转化过程。又通过学生们动手画让学生们再次感受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基本特征,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密切联系于生活的道理,学生们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4年前 回复了 pj112358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四川省成都市郑大明工作室 潘洁 五下 《体积与容积》 |
@17684720732 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潘老师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过土豆和红薯得小实验让学生明白了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关系,使 “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变得可观察、可感受。师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逐步建立起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感觉。
4年前 回复了 王莹吉林长春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吉林长春基地王莹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 |
@宋彦飞 圆锥的体积来源于圆柱,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呢?怎么来验证呢?王老师本节课设计了先让学生猜测等底等高的柱锥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又嚷学生们通过实验赖验证自己的想法,一能获得真知,二能获得空间上的一种感觉既多大的柱能联系多大的锥,这就是量感的一种培养,让学生们理解到柱锥始终是联系在一起不能分离的整体,这对于后续学习中研究柱锥的底、高、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反求的问题做了强有力的铺垫。
4年前 回复了 高梦甜——包头市青山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坊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坊高梦甜 三上《什么是周长》 |
@高梦甜——包头市青山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坊 高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但注重了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周长,更注重了培养学生对周长的一种感觉,打破现象抓本质,抓住周长其实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并适时介绍了 “化曲为直” 的数学思想,把曲线图形想象成无数长度很小的直线连接起来的图形来测量,这无疑是在学生们的心里扎下了 “化曲为直” 的萌芽,建立了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4年前 回复了 sheng2010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天津市小学数学朱育红名师工作室陈洁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 |
@莹 有趣的测量一课重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体验 “等级变形” 的数学道理,“等级变形” 是中高年级在解决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面积及体积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陈老师本节课采用了小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了三种不用的测量方法:涨水、溢水、降水,从不同角度体验等级变形的道理,再加上估算体积的环节,有理有据的对学生进行量感的培养。
4年前 回复了 段红霞123456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运城市新绛县赵俊霞名师工作室段红霞三下《面积单位》 |
@GUORUI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赵老师为了给学生们建立 1 平方分米和 1 平方厘米的表象,老师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表面的面积是 1 平方分米或是 1 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教学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既发展了学生的量感,又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4年前 回复了 大面小学粟老师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0 › 【2020 秋】陈昌伦名师工作室 粟梅 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 |
@马天明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以数学故事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这一内涵做了铺垫。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学生们在充分的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分数,理解分数,应用分数,这也是培养量感的一种体现。
4年前 回复了 崔静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0 › 【2020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崔静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 |
@songhan1984 崔老师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切实地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发展孩子们的量感。如利用数学书封面揭示面积的概念,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物体的面的面积,比较人民币和树叶面积的大小等,这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符合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们的量感。
4年前 回复了 四川天府新区独立基地季楠馨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0 › 【2020 秋】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南湖小学独立基地校季楠馨 三下《什么是面积》
|
@靖艳双 本节课老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面积的含义,从学生们身边熟悉的物体入手,首先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初步获得面积概念。然后让学生用不用方法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通过比较,即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0 › 【2020 秋】吉林长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任洪亮三下《长方形的面积》 |
@白玉 任老师本节课着眼于学生发展量感的角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加强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年前 回复了 潘韫宇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 广东省刘占双名师工作室 潘韫宇 三下 《什么是面积》 |
在后续教学中潘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两个面积是 7 个方格的图形,学生们在设计图形的过程中再一次感受面积的意义,并发散了自己的想法,最终本环节落在了面积相等但是图形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再次把学生们对面积的认识提升了一个档次。
4年前 回复了 潘韫宇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 广东省刘占双名师工作室 潘韫宇 三下 《什么是面积》 |
@陆继成 在第二个环节,潘老师有出示了几幅图形 “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旨在引发矛盾,学生们的答案不统一,引发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学生们提出了重叠、测量、摆方格等方法,在验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逐步感知什么是面积,在重叠时多出的部分应该怎么办,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
4年前 回复了 潘韫宇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 广东省刘占双名师工作室 潘韫宇 三下 《什么是面积》 |
@有教无类 潘老师在上课之初的小游戏真的非常精彩,学生们从物体的长度过度到面积其实是很困难的,潘老师让学生们 “猜哪个图形大?” 从而发现只看到图形的边是无法确定它的大小的,这样一来学生们会逐渐明确图形的大小只靠一条边是无法刻画的,我们需要看到整个面的大小才行,于是学生们的感受也逐渐从线条转到了关注面的大小,这个过度既有思考性又有辨析性,值得称赞。
4年前 回复了 li qiu shuang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吉林长春农安基地(二)李秋霜 二下《铅笔有多长》 |
@李晓娜 李老师在带领学生认识了分米这个单位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自主选择尺子的环节,学生们在认识了 1 分米就是 10 厘米,1 分米大约就是 1 拃后选择尺子测量头发的长度和课桌的长度,这个过程就是对孩子量感的培养,学生们会根据刚刚学到的知识思考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时需要选择不同的单位,从而加深了不同长度单位的单位观念,这个加深是深刻的是有感而发的。
4年前 回复了 li qiu shuang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吉林长春农安基地(二)李秋霜 二下《铅笔有多长》 |
@李晓娜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习题 “读一读淘气的日记” 把不合理的地方改过来,这个练习太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了,学生们看完淘气的日记后肯定会觉得特别好玩,但是转念一想自己是不是也出过这样的问题呢?重新审视了淘气和自己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不过如此,所谓学到有用的数学其实也可以看作这这些问题的合集吧。
4年前 回复了 li qiu shuang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吉林长春农安基地(二)李秋霜 二下《铅笔有多长》 |
@红 本节课测量铅笔的长度这一活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学生们测量出铅笔的长度是 6 厘米多 3 个小格时,老师不是马上介绍毫米这个单位而是让学生体会毫米这个单位出现的必要性,很多数学中的事物都是这样而来,由此学生们将得到毫米是小于分米这个单位的认识,而且这个认识不是单独的、抽象的,而是和分米结合再一起认识到的,如果长此以往下去,那么每个单位领域就都会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串,而不是单独存在的。
4年前 回复了 li qiu shuang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吉林长春农安基地(二)李秋霜 二下《铅笔有多长》 |
@孙金焕 其实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量感就是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大量的亲身实践和感受解决某些领域间的 “干扰” 问题,也就是说学生们在单独认识某一个单位时可能会掌握的非常好,但是一旦单位变多了就感觉力不从心了,“干扰” 就来了。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帮助孩子们排除这些干扰,善于利用这些干扰培养孩子们的量感。
4年前 回复了 li qiu shuang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吉林长春农安基地(二)李秋霜 二下《铅笔有多长》 |
其实孩子们最熟悉的东西也是最陌生的东西,我们每天都在用分米、毫米这些单位但是一旦较起真来有的孩子就拿不准了,关键还是缺乏现实生活中的亲身感受的积累(量感),只有感受到位了才能让孩子们的量感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