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王娜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78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1-11 16:41:45 +08:00
10 G 0 S 0 B
王娜 的最新回复

用字母表示数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质疑,围绕核心问题开展探究。借助学生熟悉的儿歌为切入点,通过续写儿歌,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进一步探索发现用字母有时只能表示一定范围内的数或特定的数,渗透函数思想。最后了解学生的困惑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以生活中存在的简单推理问题作为导入情境,借助多媒体动画这一载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示推理过程,并用自己的需要描述推理过程,积累推理的经验方法。

教师在教学前进行了充分的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微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动手操作画图、列算式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结合微课视频讲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趣的微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观察情境图的专注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规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发展了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对 “倍” 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由倍的概念引入,通过观看视频和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感知倍的知识,进一步通过圈,画的活动对倍的概念进行巩固。

通过微课视频,引发学生对于 “三角形内角和” 相关知识的探索热情,结合 “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 的实践操作活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从动作的逻辑内化为思维的逻辑。教学中有效利用微课资源。

本节课是 “比的认识” 的起始课,教师十分巧妙的设计了观察图片的活动,通过学生对图片像与不像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发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体会比的重要性,理解比的意义。

这是一节复习课,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以往教师带领梳理知识点的传统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共同发现易错点,共同探讨易错题,体现了复习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结合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入体会整体的意义,理解 “一个物体”“多个物体” 都可以成为一个整体,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结合微课视频,让学生头脑中的案例更加丰富。进而通过 “画一 画”“分一分” 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分数体现的 “部分” 与 “整体” 的关系。

通过视频引出学习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和分享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公式,进一步设计特别的任务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通过进阶的习题有效巩固知识。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通过比较所给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的动手操作活动,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结合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区别周长和面积,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分数的起始课,教师在教学中结合 “分苹果”“分图形” 等具体活动,唤起了学生已有的分数的生活经验,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数学模型。

教师在教学用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机整合,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发现 “三角形边的关系” 通过操作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扩展学生的认识,深化学生的理解,重视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整体构建。

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感知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便捷性,体会数对中横纵坐标与生活中行和列的关系,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空间与图形” 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通过 “折一折” 拼一拼 ““量一量” 的操作活动将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主动学生的兴趣。

线是抽象的,将线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讲抽象的几何概念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认知?利用微课生动形象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发现猜想,验证总结,巩固应用多个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知识迁移,让孩子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 × 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运用分解法,表格法,竖式计算法,一步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估算意识,并在教学中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积累归纳、对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领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6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68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11:53 · PVG 19:53 · LAX 04:53 · JFK 07:5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