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超

王利超

🏢  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2162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2-01 14:57:53 +08:00
9 G 99 S 60 B
王利超 的最新回复

整个教学过程中,衣老师把时间和空间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建立 1 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本节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衣老师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前置学习单中实践问题的设置,对孩子们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衣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课桌有多长》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节课《教室有多长》的自选单位测量。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积累中,学生已经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

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察与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本节课注重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习中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教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

教师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得自主,学得快乐,并学有所获。不但能做到较好的掌握课本知识,还能做到灵活的运用迁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新知,既训练了思维又培养了能力。

在测量小棒的长度中,衣老师注重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不断培养学生的数感与量感,这样的活动既是对 1 厘米的巩固,更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既有知识的收获,更有素养的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夏老师在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为了突破每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夏老师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开课时,学生对藏在图形中的规律含糊不清只能初步的进行猜想,经过合作探究,学生发现了规律并进一步地进行应用,使学生经历了 “猜想 —— 验证 —— 实践” 的探究过程。

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

在教学中肖老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让学生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本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妈妈在厨房里烙饼,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本节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运筹思想,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是学习这几个定律的难点。靳老师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主动建构乘法的分配律。教师的导学探究问题的非常明确。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很好地用推理的方法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加以判断,并能清楚地把推理过程表达出来,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包,为学生创设购买食品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创设情境,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习愿望,增强参与兴趣,能更主动地进行探索。

注重趣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素材和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喜欢的小动物小熊走入课堂,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购物事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提供了可观察、可思考的材料,为枯燥的学习增添了趣味色彩。

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做到让数学生活化,使学生从生活开始,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同时又能不乏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2:30 · PVG 10:30 · LAX 19:30 · JFK 22:3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