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袁静

陕西西安-袁静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96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1-13 01:39:00 +08:00
9 G 99 S 15 B
陕西西安-袁静 的最新回复

度量的关键是设立单位,度量的实际操作就是测量。学生在秦老师的课堂上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重点就是在实践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秦老师最终选择综合运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画一画等多元方式,在操作中体验、感知量感的形成,建立表象意识,进而在创造 1 分米中,建立 1 分米的模型,为理解 1 分米的意义以及后面能够选择合适的单位,在生活中应用长度单位

秦老师基于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不断精心设计修改教学线索,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比较,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累加过程,建立相应的计量观念,最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加深认识、学会了估测。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观念,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不是比较困难的,很多学生在学完这些长度单位后,选择合适单位时,仍然会出错。因此,我觉得秦老师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很有必要。

长度、面积和体积是最基本的度量几何学概念,这三者除了图形的维度不同,作为一种测量过程其本质是一样的。不过,目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并没有给予 统一的处理。测量,不仅仅是拿刻度尺去量测一条线段的长短 那属于物理学范 围, 数学测量的本质是给每一条线段以合适的数。 比如,测量物体要先找一个单位,长度要找一个一维的单位,面积要找一个二维的单位,体积要找一个三维的单位,找到单位后对这个物体进行覆盖,覆盖物体就可以可列可加了

秦老师注重学生在情境中构建联系。以复习导入,再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发现红色铅笔比 6 厘米长一些,但是不足 7 厘米,长度不能用整厘米数表示。利用相对简化的测量情境,指向于形成直观的认知冲突,契合了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发现问题,并急于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心理需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分米的产生,让学生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把 10 个 1 毫米连接起来是 1 厘米,而这里可以把 10 个 1 厘米连接起来,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更大的长度单位 — 分米,从而体会把 10 个小单位连接起来就产生了 “更大的单位

越来越能看出让学生亲身经历了 “产生更小单位” 的过程。学生经历把 “大单位”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其中 1 份作为 “更小的单位” 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寻找方法的环节,对于到底将 1 厘米平均分成多少份才能产生 1 毫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会产生冲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学过程中让不同看法的学生都进行表达

通过秦老师的课堂,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了估测意识,特别是激发了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秦老师越来越注重引导学生寻找各单位对应的身体尺,并测量数学书的长度、课桌的宽度等,达到了让学生体会物体的实际长度其实是度量单位的累加,更深层次理解长度单位重要性的目的

学生看到一个物品比没看到物品的估测要精准,体验过的物品比陌生的物品要精准,操作过的比虽然熟悉但没操作过的要精准,所以在体验中感悟和提升量感,提高估测能力。要熟知学情,设计长度单位选择、长度量估测等活动

当学生对 “单位量” 的表象感知、直觉判断和参照估测逐步完善时,测量物体长度时自然会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而建立量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多考虑学生活动的目的性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建议增加量感发展的外化,将估一估的活动作用可以再加大,做足,增加学生的体验和体验展示的机会,量出量感,增加体验。

度量的本质可以看做是累加和细分,量感这种很玄的东西,在课堂上开展的所有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力为本的,授课老师特别尊重学情,从每一次修改上都可以看到用心备课,用情授课。

授课教师注重在学生活动中发展量感,活动层次清晰,既有复习回顾旧知,又有引导探索感知新知,特别尊重学生原有认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新知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喜欢这节课,学习效果好。

  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教育状态中变得鲜活而充满活力。计量单位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秦老师特别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把建立表象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丰富对计量单位的感知,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 “量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秦老师放慢了观察和体验的脚步,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寻学分米和毫米的生活素材,为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感悟积累更多的经验

秦老师在打磨这节课的过程中,对量感的理解不断深入,从修改稿中越发能体现以生为本,能力为重的理念精髓,分米和毫米笔墨出现有依据的更有层次的学生活动,预设内容也更加接地气,相信在这样这个轻松量感活动课堂,不同的学生定会得到不同的发展

建议秦老师加一个体验 1 分米活动 ————— 不借助尺子,你能剪出长为 1 分米的小棒吗? 活动要求:
(1)借助学具袋中的小棒,估一估,剪出大约 1 分米的长度。 (2)用尺子进行验证并修剪。 (3)和同桌交流自己剪的情况。
生活中你还见过长度大约是 1 分米的物品吗?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估一估数学书或课桌的宽大约是几分米。

培养学生的量感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节课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先估再测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1:54 · PVG 19:54 · LAX 04:54 · JFK 07:54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