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军

夏正军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618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1-11 19:33:09 +08:00
9 G 98 S 80 B
夏正军 的最新回复

本节课孙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探究活动,引出 “数对” 这个数学知识前,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 引起学生的注意, 为下一 步出示的数学家笛卡尔表示方法形成了一个对比,让学生自 已体会到自己表示的方法和数学家笛卡尔发明的差距和区别,从内心里敬佩数学家笛卡尔,从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促使了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发展了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经历数对的发展过程,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数对的意义,感受规定的合理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准确,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基于学情再次反思与调整,充分彰显老师的研究能力。由学生日常 “组” 与 “排” 切入教学,加深学生对 “列” 与 “行” 的理解。改的好,有价值!

孙老师这节课能够对教材的进行深度研读,把抽象的 “数对” 形象化,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设计的有层次、有价值!

基予学情,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只有当学生接受了从客观事物到数学符号的抽象,才能更好地将数学 符号有效内化。

本节课的设计时,王老师首先通过播放图片,揭示课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课的通过动手量一量操作,实际感知一毫米的厚度,淘气日记的生活实际的一系列进程,层层递进,不断培养学生对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开始,陈老师把问题的发现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经历教学活动,得出时间表的共同特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时间。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激活了学生思维,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说出经过时间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感受时间的 “量”,要多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把时间度量转化为直观的时间尺和整数的竖式计算,去发现时间量中的规律和秘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讨论、推理、应用等学习能力。

时间量感是指学生对于时间量的感知。通过时间量感的培养,学生能对时间的长短、经过多长时间进行判断,从而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的量感体现在时间的比较、感受时间的先后、时间的计算中加深对时间量感的理解.

本节课通过先估后量的模式,突出了 “量感” 的主体地位,并且以学生为主导,一步一步的寻找测量单位,最终得到 1 米的长度,最终再利用 1 米去测量生活中的长度,由抽象再次到具体,积累经验,培养学生对长度的量感意识。

采用情境教学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中去经历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形成方法的过程,实现从观察到想象,从外部刺激到内部建构,建立 1 米长的表象。

本节课教学设计新颖,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孩子求知欲,在通过 “量周长” 和 “数周长” 两个活动,就像是把 “树叶一周”、“数学书封面一周”、“图形一周” 拎起来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直观的去量这一周有多长,去数这一周有多长。把抽象的概念尽可能的具体化,让孩子更直观的理解周长的含义,深化量感。

《圆的面积一》这节课,即能培养学生的量感,又能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解决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经历动手折拼,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渗透 “转化”、“极限”、“化曲为直” 的数学思想,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经历动手折拼,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渗透 “转化”、“极限”、“化曲为直” 的数学思想,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老师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 “度量” 意识,经历 “猜想 — 验证 — 操作 — 归纳” 的过程,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操作、比较、表达等学习过程中发展量感。

探究树叶和图形的周长活动,学生更是在小组长的分工组织下,有序的开展,借助手中的工具,通过绕、压、量,得出树叶和图形的周长,能在多种测量的方法找到最优方法。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测量工具,选择不同的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发展合作技能,感受不同工具测量不同的物品,找出最适合的测量工具。比较吸引人

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这些 “量” 呢?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自己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的东西了。因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

数一数,巩固周长概念含义这一环节,建议设计的再有趣些,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望。让学生自己发现度量单位,自主通过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数出图形的周长,教师做好引导。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2:20 · PVG 10:20 · LAX 19:20 · JFK 22:2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