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吴迪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42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1-12 18:07:53 +08:00
10 G 0 S 0 B
吴迪 的最新回复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倍” 的概念比较抽象,将 “倍” 的知识借助书中有趣的情景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体会 “倍” 的意义,让学生对于 “倍”,对于除法都能有更好的理解。

樊老师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 "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的理念。整堂课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现得好极了。刘玲老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本节课借助课件展示的数方块活动让学生认识 “千”,建立千的概念,初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并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计算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为今后学习三位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

在 100 以内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数的活动经验,对计数单位 “个”“十”“百” 也具备初步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字母有时只能表示一定范围内的数或特定的数,渗透函数思想。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简洁性,概括性,发展抽象能力。

学生早习惯于常用的加减乘除号,习惯了以往的书写算式的顺序和方式,在接受字母公式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表现方式时,学生不太适应。老师在续写儿歌中让学生喜欢了课堂,掌握了知识。

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索性,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关注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于现在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中百分数并不陌生,知道生活中经常有 %的存在。因此这节课知识生长点是建立在学生完整掌握分数意义以及比的概念、并对百分数已经有一个模糊不清的感知基础上的教学,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本节课则是将学生的视角由平面的立体图形引向含有曲面的立体图形,感知它们的形成过程,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接经验,感受到数学世界中旋转带来的美,为今后继续学习圆柱、圆锥及其他立体图形积淀下丰富的认知、良好的空间感

本节课的学习是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打下基础,教材呈现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为旋转几个平面图形得到立体图形做铺垫,教师设计思路新颖,值得学习和借鉴。

在活动中,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本节课,就通过学生提出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为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量一量,让学生提出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 180 度,还是撕拼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想法,让后进行验证,教师都是引导作用,非常好!本节课通过学生在动手活动获取知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努力,这样的课堂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课堂。

靳老师利用多种方法突破教学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活实际巧妙巧妙的突破难点。效果很好。

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认识了钝角、直角、锐

角、平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三角形内角和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量一量、摆一摆、拼一拼让学生在充分胡活动中去完成学习,不仅知其然而且更要知其所以然。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感受解决图形面积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后面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张老师根据学生特点,适当将微课进行利用,建立了空间观念,值得学习。导学内容先简单的观察和画图,再引导学生进行稍复杂方位观察,最后动手画图。

本节内容从有趣味性的情境入手,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是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涵数学,选择这样的情境,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刘老师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寻找优化的烙饼策略,并通过观察、操作和数据的对比分析,掌握 “交替烙” 的方法和优化思想。构思巧妙,学生乐于参与。

樊老师的课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灵特点,内容丰富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加法的意义,用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用凑十法解决计算问题,理解计算的道理。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7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8ms · UTC 14:25 · PVG 22:25 · LAX 07:25 · JFK 10:2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