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吉林省农安县的黄放,很荣幸能代表农安县小学数学王锋名师工作室参加全国新世纪小学第三届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专场活动。非常感谢新世纪教材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领导们,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得到锻炼与成长!
我将与谭红玉老师、徐朋老师、侯莹莹老师一起探索研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间表》一课,围绕本次活动主题,认真钻研、精心设计、组织实施本次活动的研讨课例。期待得到各位专家、老师们的宝贵意见,在此先表感谢!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参赛老师们取得好成绩!祝各位专家、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30#r_102637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30#r_102642
【选课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930#r_102643
【不同版本教材对比】https://bbs.xsj21.com/t/1930#r_102644
【前测试题】https://bbs.xsj21.com/t/1930#r_102645
【前测分析报告】https://bbs.xsj21.com/t/1930#r_102646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30#r_102647
【一稿试讲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30#r_119849
【一稿研讨记录】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2441
【教案二稿】 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1734
【二稿试讲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2287
【二稿研讨记录】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2601
【教案三稿】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2603
【三稿试讲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2606
【三稿研讨记录】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2609
【后测试题】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2459
【后测分析报告】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2463
【团队磨课图片】 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2437
【教案终稿】 https://bbs.xsj21.com/t/1930#r_122469
【课堂实录视频】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wNjYxOTAwOA==.html
【“量感” 解读 】
“量感” 一词来源于 “造型艺术”,即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之为 “量感”。
数学学科中的 “量感” 属于感知概念,小学阶段主要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重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量感” 是指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是对 “量” 的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是人们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地理解并运用量的态度与意识。通俗点将就是指视觉或触觉对于量态的感觉,是一种感性认识。例如:一眼看出一段路有多远,是一种对长度的量感;用手掂量掂量一堆水果就知道有多重,那是另一种量感,对重量的感觉等。
史宁中教授对 “量感” 的定义: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知道度量的方法,会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量;初步感受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这里十分有必要区分一下度量、数感和量感。
史宁中教授在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中说到:度量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另一类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
再看史宁中教授对数感和量感的解读:数感对应的数源于数量,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量感对应的数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导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 “数感” 和 “量感” 是度量概念下的两个分支。小学阶段数感,体现在数与代数领域。量感,体现在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领域。小学阶段的量感更多的体现在了常见的量的学习当中。
结合以上观点和史宁中教授对量感的解读,我们认为:量感是针对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可测量的属性(有单位的),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测量方法,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测量工具,并能利用这一工具实际测量和表达出来。然后寻求所有学生个性化的测量方法中的实质、相通的地方,并将学生使用的度量单位提炼出来,引导学生将非标准的度量单位规范为标准度量单位,并让学生理解这一标准度量单位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而让学生熟练的应用这一标准度量单位去估测和测量。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量感。这里面还涉及到要让学生感受这一标准单位的适用性,就是为什么用这一单位而不用别的;和感受标准度量单位的属性,比如时间单位 1 分钟是多长时间等等;以及感受几个度量单位的属性,比如 5 分到底是多长时间,10 分钟是多长时间……
“量感” 这一概念本身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但是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动和思维。一些高年级学生在求解问题时无法保证准确性,主要原因在于 “量感” 的缺失。小学数学教学中 “量感” 的培养必须在教学中进行螺旋式地深入和巩固,它对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量” 是长度、体积等单位在生活中的真实体现,与实物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触摸,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 “标准量” 表象。
量感是人们的视觉、触觉等感官对数和量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产物。因此,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量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
【选课思考】
一、基于量感初探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其中通过理解常见的量达到理解身边有关数学的信息,会用数学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量感在实际生活中,量感的建立需要借助计量单位,即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的描述,用于表示与其相比较的同种量的大小。在实际教学与实践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量感的建立与日常生活经验密不可分。而时间又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量。时间是由秒逐渐累加成分,再由分逐渐累加成时。这样时间的长短描述实际就是在发展学生的量感。
二、在教学中,我们对量的教学进行研究与加强,进行以下分析:
1. 唤醒生活经验,丰富表象感知:
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习中变得鲜活、充满活力。基于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因此在选择这节课时我们充分考虑本课的情景十分贴近生活,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安排,包括在家的时间安排,虽然学生之前没有制作过时间表,但是都与学生息息相关。同时在生活中,学生积累了时间的经验,对于经历的时间的长短有一定感知。
2. 联结生活经验,建立应用意识:数学应用意识是学生在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的意识。其实量感培养的过程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其实计量单位均来自于日常生活与生产的需要,这些单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生活性。我们本节课将利用时与分。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发展,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3. 丰富生活经验,提升直观判断:数学直观是一项重要的数学能力,但数学直观的形成不是无缘无故、毫无根基的,它是凭借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得以出现的。从这种意义上讲,获取广博的数学表象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将是强化数学直观的基础。对于某些学生不熟悉的单位量,则可以通过动手实践,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对量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最后再发散到感性,形成直观。家庭和学校是孩子驻足最多的地方,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家庭和学校中蕴含的数学,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增进量感。
总而言之,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是数学走向生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不断挖掘,可以促进教学教法的不断提升。综上所述我们选择了《时间表》一课。
人教版(三下) 教材例题当中并未单独安排观察和补充时间表相关内容学习,而是在练习题中设计了两道有关时间表的练习。
西师版(三上) 教材例题当中未单独安排观察和补充时间表相关内容学习,在练习题中设计了一道关于 “列车时刻表” 的数学思考题。
冀教版(三下) 教材例题当中未单独安排观察和补充时间表相关内容学习,在练习题中设计了一道关于 “作息时间表” 的问题。
浙教版(三下)
青岛版(三下)
苏教版(三下)
北京版(三上)
台湾康轩版(三下)
台湾南一版(三下)
台湾翰林版(三下)
台湾部编版(三下)
在 24 时计时法的学习内容编排上,教材例题和习题均未单独安排观察和补充时间表相关内容学习。
《时间表》前测分析报告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的第三课时,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常见的量” 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以及 24 时记时法,并且会计算经过时间。本节课的主要是运用 24 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解决有关时间表的简单问题。能用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制作时间表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新知识,是探究的重点。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三道题,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对于学过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前测分析如下:
测试人数 35 人,前测结果分析:
第一题,看钟面填写淘气的作息时间和经过时间,正确率 97%。
通过第一题的测试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于认读钟面,计算不超 1 时的经过时间较为准确,个别学生的错误出现在计算经过时间。
第二题,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正确率 84%。
通过第二题的测试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一部分学生对于上午 10 时用 24 时记时法掌握不好。
第三题,通过观察图书馆开放时间表,回答问题。
问题(1)正确率 87%,大多数学生能够找到活动是起止时间,个别学生没有读懂题意。
问题(2)正确率 51%,本道题考察学生在图书馆时间表中找到隐藏的午休时间,旨在考察学生读表能力,大多数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正确计算午休的时间。在错误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能够正确找到午休的起止时间,主要错误出现在计算上,还有个别学生的错误是书写不准确,将午休 2 小时 30 分写成了 2:30。
问题(3)正确率 51%,本题木旨在考察学生计算经过时间,在错误的同学中,有 65%的同学思路正确,但是计算错误,说明学生对于用 24 时记时法计算经过时间不扎实,还需要多加训练。
针对本次前测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认读钟表时刻、24 小时记时法掌握较好,对于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掌握较好,但是个别学生计算不准确,书写规范存在一些欠缺。这为我们《时间表》这一课的学习提供了一些参考,在此基础上学习时间表,有助于知识的串连。
《时间表》教学设计一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三课时(72~73 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的第三课时,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常见的量” 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以及 24 时记时法,并且会计算经过时间。本节课的主要是运用 24 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解决有关时间表的简单问题。能用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制作时间表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新知识,是探究的重点。在观察时间表、运用时间表以及制作时间表的活动中,使学生将时间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把生活中的时间转化成数学中的时间量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量感的经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时、分、秒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在本单元学习了 24 时记时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的已有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本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量感经验,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时间的体会与感悟,进一步发展的量感。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
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
题。
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学习卡、课件、微课。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谈话导入,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说一说每幅图上的内容。(说清楚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2、提问: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京和新疆两地的作息时间不同,会相差 2 小时?课件展示日出视频,解开疑惑。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新疆与北京两地不同的日出时间,认识时差,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同时能让学生体会时差致两地作息时间不同,为下面的时间表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由于北京和新疆两地日出时间不同,所以小兰和古丽她们的作息时间也会不同,她们的时间表也不相同。
出示两所学校上课时间表并板书。
观察小兰与古丽所在学校的时间表,看一看,说一说。你从时间表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独立观察,再与同伴说一说。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和对比,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发现,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同时,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知道上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及做眼保健操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2、根据发现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上午第二节课时,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右边的哪个时刻?
(1)对照上课时间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方法。
(2)独立完成,展示结果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推算方法,究其根本都是通过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加深了学生对于时刻与经过时间的感受,丰富了对于时间的量感认识。时刻不再是书本上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更是我们生活中实际经历的每一分一秒,让理性的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真正联系在一起,把生活中的时间转化成数学中的量感,积累量感经验。
3、根据小兰和古丽的话,将时间表补充完整。
(1)先读一读小兰和古丽提供的信息,再说一说怎么理解这个问题,读懂问题。
(2)独立思考后补充时间表,并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展示结果并汇报制作过程。
(4)结合上午的时间表,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时间表。可以适时提示学生几时上学、放学,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在看懂时间表的基础上,通过小兰和古丽的描述完成时间表,提高学生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体验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在制表同时,在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上课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到上学、放学,上课、下课等都有固的时间,我们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发展时间观念。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读图、制作时间表的过程。
(2)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小组讨论,我们在制作时间表时都需要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淘气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帮助淘气完成时间表,再次经历读图、制表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量感解决问题的能力。量感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因为有时差,不同的地方作息时间是不一样的;在制作时间表时要知道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和结束时刻;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自己的时间表,养成遵守时间安排、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老师很高兴与你们一起度过了一节课的时间,这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呢?(预设:40 分钟)这就是 40 分钟的长度。
课后,同学们可以制作一张自己的时间表。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进一步体会时间表的作用和意义,养成合理规划时间的习惯。通过一节课的实际学习与体会,感知 40 分钟的长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时间长短的感知能力,巩固量感的体验。
板书设计:
时间表
活动: 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
北京启明小学 新疆民族小学
第五节:13:00~13:40 第五节:15:00~15:40
大课间:13:40~14:40 第六节:15:50~16:30
第六节:14:40~15:20 课外活动:16:30~17:30
黄老师能让学生在看懂时间表的基础上,通过小兰和古丽的描述完成时间表,提高学生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体验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在制表同时,在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上课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到上学、放学,上课、下课等都有固的时间,我们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发展时间观念。
黄老师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同时,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知道上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及做眼保健操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lishujie123456 感谢您的认可。“量感” 是指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是对 “量” 的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是人们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地理解并运用量的态度与意识。
史宁中教授对 “量感” 的定义: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知道度量的方法,会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量;初步感受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这节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上内容。
@13180798129 感谢您的认可。小学数学教学中 “量感” 的培养必须在教学中进行螺旋式地深入和巩固,它对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团队不断探索量感培养的方式,促进教学教法的自我提升。
本节课对 “量感” 主题的阐释和演绎思路是清晰的、明确的。时间表又是对时间量的系统化、规律化呈现,是发展量感、促成抽象思维提升的极具价值的学习载体,教师能够在教学环节中渗透时间教育,是本课一大亮点。
@abcd1234cn 感谢您的认可。基于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征,我们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利用时间表这一载体,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发展量感。
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
@zhanglijuan12345 感谢您的点评。其实量感培养的过程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其实计量单位均来自于日常生活与生产的需要,这些单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生活性。时间也是如此,在时间表这一课的学习活动中,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也能发展学生的时间量感。
@18243067339 感谢您的点评和认可。家庭和学校是孩子驻足最多的地方,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家庭和学校中蕴含的数学,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增进量感。本课教学设计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增进量感体验。
教师安排表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了量感的本质,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建立量感的表象,感知量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5543757577 感谢您的点评。在选择这节课时我们充分考虑本课的情景十分贴近生活,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安排,包括在家的时间安排,虽然学生之前没有制作过时间表,但是都与学生息息相关。同时在生活中,学生积累了时间的经验,对于经历的时间的长短有一定感知。
数学源于生活,量感源于生活,教师本着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的原则,设计贴近生活的活动,使抽象的时间知识变得具体化,提高了学生的分析信息、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情感,对培养学生感知时间有长短有一定的帮助。
@15981006678 感谢您的点评。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量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我们团队会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不断丰富,增进学生体验,发展量感。
教师安排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了量感的本质,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建立量感的表象,感知量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5543757577 感谢您的点评。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我们团队会继续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量感体验,发展量感。
本节课教师注重安排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知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并且体验数学中的量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量感。
@15543757577 感谢您的点评。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我们团队会继续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量感体验,发展量感。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黄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这样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知量感,体会量感。
数学直观是一项重要的数学能力,但数学直观的形成不是无缘无故、毫无根基的,它是凭借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得以出现的。本节课的教学,黄老师安排学生直观观察、体验、感受时间的概念,建立时间概念的量感表象,知道生活中要爱惜时间。
@15543757577 感谢您的点评。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量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需要在乎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经验。我们团队一直在探索发展学生量感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展量感。
本节课的教学在知识呈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学环节设计严谨、丰富、有趣,并注重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相结合,把数学知识应用发到实际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实践活动中感知量感,建立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量感的内化。
本节课在创设情境 揭示问题环节,让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情境图,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表的对比中发现北京的小兰在做同样的事情时都比新疆的古丽早两个小时,这样的创设让学生有认知的需求,有探究的欲望,有利于新知的探究、量感的培养。
@15568716523 感谢您的点评。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我们团队会继续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量感体验,发展量感。
本节课通过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加深了学生对于时刻与经过时间的感受,丰富了对于时间的量感认识。时刻不再是书本上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更是我们生活中实际经历的每一分一秒,让理性的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真正联系在一起,把生活中的时间转化成数学中的量感,积累量感经验。
@13453856026 感谢您的点评。生活中的时间要提升到数学思维中的时间量,再形成量感,需要生活中的多次经历与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我和团队伙伴们会潜心研究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
量感是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的量态的感性认识,长度、重量等量感的培养可以在测量、比较等探究活动中获得,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时间的量的感知是无形的,是靠多个不同单位量的累加来感悟,本节课量感的培养主要是借助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使无形的量的感知融入到有形的活动中,有实效、有价值。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同时,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知道上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及做眼保健操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13453856026 感谢您的点评。生活中的时间要提升到数学思维中的时间量,再形成量感,需要生活中的多次经历与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我和团队伙伴们会潜心研究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一时,充分体现了在情境中感知量。借助情境图和作息时间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1. 说看到的信息。比如,北京和新疆小学上午都有四节课、都有眼操、课间操等。 2. 说信息背后的发现。比如,每节课 40 分钟,一上午 3 时 35 分,午休 1 时 25 分等。 本节课没停留在只关注小兰和古丽做了什么,而是让学生清除做每件事用了多长时间,让学生借助做每件事时间的长短感知量。
@15568716523 感谢您的点评。在选择这节课时我们充分考虑本课的情景十分贴近生活,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安排,包括在家的时间安排,虽然学生之前没有制作过时间表,但是都与学生息息相关。同时在生活中,学生积累了时间的经验,对于经历的时间的长短有一定感知。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二时,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找策略、合作交流分享策略、成果分享优化策略,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都在找两个不同地区第二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在用不同的方法算从起始时间到结束时间所经历的时间段,在学生找、算、想的一系列活动中,在解决教材有形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无形的量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量感的培养主要借助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使新知的探究有深度、有广度。
时间概念对生活的影响非常深刻,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从而可运算、可计划,集中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产生时刻、经过时间等数学度量工具是一个重大创造,是量感培养的绝佳机会。时间表又是对时间量的系统化、规律化呈现,是发展量感、促成抽象思维提升的极具价值的学习载体。所以本节课对 “量感” 主题的阐释和演绎思路是清晰的、作用是明确的。
量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年、月、日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将学生置身于开放、动态、多元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对时间量感的感知。
@17778926208 感谢您的点评。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我们团队会继续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量感体验,发展量感。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二时,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找策略、合作交流分享策略、成果分享优化策略,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都在找两个不同地区第二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在用不同的方法算从起始时间到结束时间所经历的时间段,在学生找、算、想的一系列活动中,在解决教材有形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无形的量感。
数学直观能力是低年级孩子在数学教学中应予以重视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具体化,帮助孩子建立丰富的量感表象,引导孩子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黄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这样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知量感,体会量感。
时间量感对于孩子是一个难点,这位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 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 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 总结归纳,提升体验,让学生通过时间表感悟到了关于时间的更多的时间体验,让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通过淘气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帮助淘气完成时间表,再次经历读图、制表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量感解决问题的能力。量感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同时,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知道上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及做眼保健操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通过淘气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帮助淘气完成时间表,再次经历读图、制表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量感解决问题的能力。量感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同时,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知道上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及做眼保健操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数学直观能力是低年级孩子在数学教学中应予以重视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具体化,帮助孩子建立丰富的量感表象,引导孩子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本节课新知的学习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使无形的量感的建立在有形的活动中感悟和培养,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便于理解和应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杨艳波 @15568716523 感谢您的点评。生活中的时间要提升到数学思维中的时间量,再形成量感,需要生活中的多次经历与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我和团队伙伴们会潜心研究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的教学在知识呈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学环节设计严谨、丰富、有趣,并注重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相结合,把数学知识应用发到实际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实践活动中感知量感。
在观察时间表、运用时间表以及制作时间表的活动中,使学生将时间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把生活中的时间转化成数学中的时间量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量感的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量感源于生活,学生量感培养的过程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计量单位均来自于日常生活与生产的需要,这些单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生活性。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以发展学生量感为目的,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量感,建立量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量感。
@15043189872 感谢您的点评。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我们团队会继续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量感体验,发展量感。
量感存在于各种数学领域,时间的长短、多少的量感非常的抽象,本节课教师借助各种情景让学生感知 “1 分钟” 的长短、感知钟表中的刻度,通过各种方式把无形的时间体现出来,建立量感的表象,形成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数学直观能力是低年级孩子在数学教学中应予以重视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具体化,帮助孩子建立丰富的量感表象,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感知时间概念里的量感。
本节课在观察时间表、运用时间表以及制作时间表的活动中,使学生将时间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知时间领域的量感,帮助学生把生活中的时间转化成数学中的时间量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量感的经验,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15043189872 感谢您的点评。在选择这节课时我们充分考虑本课的情景十分贴近生活,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安排,包括在家的时间安排,虽然学生之前没有制作过时间表,但是都与学生息息相关。同时在生活中,学生积累了时间的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通过淘气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帮助淘气完成时间表,再次经历读图、制表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量感解决问题的能力。量感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同时,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知道上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及做眼保健操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板书设计如果把问题一的两地的上午作息时间表对应的整合,在学生借助板书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时,更能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同时也为学生量感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经验,使本节课结束更有价值。
教师的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情分析的比较到位,对学生的前测的关注点很有代表性,预设的问题直指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解决问题的预判也能体现教师对问题串中每个问题要达到的度把我的非常准确。
本节课量感的培养不是借助一节课 40 分钟内学生都能做些什么,而是直接感悟学生比较熟悉的 40 分钟的长短,或者是几个 40 分钟时间的长短建立量感,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新知生长的层次性和高度。
本节课在观察时间表、运用时间表以及制作时间表的活动中,使学生将时间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感知时间概念里的量感。
黄老师,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建立应用意识。同时,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知道上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及做眼保健操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15568716523 感谢您的关注。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我们团队会继续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量感体验,发展量感。
本节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两条主线:一条明线 —— 作息时间表的观察、梳理、制作的过程;一条是暗线 —— 借助生活经验强化量感、借助活动经验深化量感、在应用中内化量感。使得教学设计有深度、有高度。
制作时间表是本节的难点,黄老师这节课充分考虑到了分散难点、分层落实难点,在教学设计时,在问题一的解决时就将时间表的相关信息提炼出来了,比如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问题三所需要的的相关信息在问题一就提炼出来,节省了解决难点问题的时间,降低了难点的难度。
@2741602583 感谢您的点评。我们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我们团队会继续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量感体验,发展量感。
@haohanchangkong 感谢您的点评。生活中的时间要提升到数学思维中的时间量,再形成量感,需要生活中的多次经历与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我和团队伙伴们会潜心研究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
量感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同时,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知道上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及做眼保健操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15543196633 感谢您的点评。我们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我们团队会继续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量感体验,发展量感。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二时,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找策略、合作交流分享策略、成果分享优化策略,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都在找两个不同地区第二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在用不同的方法算从起始时间到结束时间所经历的时间段,在学生找、算、想的一系列活动中,在解决教材有形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无形的量感。
数学直观能力是低年级孩子在数学教学中应予以重视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具体化,帮助孩子建立丰富的量感表象,引导孩子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量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年、月、日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的设计,充分纳入现实生活情境,将学生置身于开放、动态、多元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对时间量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量感表象。
数学源于生活,量感源于生活,学生量感培养的过程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量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的量感,建立时间单位量感的表象,发展了学生的量感能力。
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儿时间的教学也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一节课。时间的教学虽短,却不好教学,但也是学生最能体会的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黄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这样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知量感,体会量感。
通过研读 “量感” 的有关文章,知道量感的培养是不可传递的,必须让孩子亲自去体验尝试,只有经历了才能感知量感的存在。本节课,学生在实践中多次体验、尝试、感知,积累量感,提升了对量感的认识与理解。
量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漫长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量感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感知量感。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让学生从各种实践活动中感知时间单位,感受量感,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时间观念和量感意识。
“量与计量” 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着眼于学生 “量感” 培养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帮助 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践认知方式,依托数学实验,感知时间单位的量感,帮助推进学生 “量感” 的 生长,促进了学生 “量感” 核心素养的生成。
量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年、月、日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将学生置身于开放、动态、多元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对时间量感的感知。只有学生真正感知才能形成量感。
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习中变得鲜活、充满活力。基于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
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将学生置身于开放、动态、多元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对时间量感的感知。只有学生真正感知才能形成量感。本节课对 “量感” 主题的阐释和演绎思路是清晰的、明确的。
@13756827758 感谢您的点评。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我们团队会继续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量感体验,发展量感。
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中去经历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形成方法的过程,实现从观察到想象,从外部刺激到内部建构,建立时间的表象。
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感知。让学生在区别中建立量感,在体验中丰富量感,在内化中提升量感。
在课堂中黄老师以两位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表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为突破口,让学生质疑后一步步深入。在探究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应用所学时间知识计算经过的时间,以此来制作息时间表。在学生互相交流过程中,逐步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将已有的量感进行拓展,进而强化学生的量的感受,实现更准确的量感。同时学生的认知特征决定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周长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知识储备。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黄老师选择 “时间量感” 作为研究课题。基于 “情境 + 问题 + 发现” 的设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 “会看时间表并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 确定某一时刻所在的时间段 —— 补充时间表” 三个主要环节,帮助学生逐步形成 “量感”。通过 “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数一数,议一议,说一说,填一填” 多种方式感知时间量感,在这些丰富的体验中逐步形成的 “量感” 会更加巩固。
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接受。本节课设计 “看时间、 确定时间段、 补充时间表” 的环节,通过探究、体验、感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理解时间的意义和有序,真正体会时间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时,采用情境 + 问题 + 发现” 的教学设计,创设生动的数学活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切身需要,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悟,通过操作交流深化对量的理解、精准量的把握、拓展量的思维。
生活中存在数学问题。同时也能够将数学问题应用到生活之中。在进行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数学问题进行编创。编创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还能够使得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俗易懂、知识点全面,通过不同地域的学生的作息时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且结合自身习惯、特点与他人合作形成合理化建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有效的拓展了教学时间与空间
时间量感对于孩子是一个难点,这位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 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 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 总结归纳,提升体验,让学生通过时间表感悟到了关于时间的更多的时间体验,让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本节课老师提高了学生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体验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老师能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
量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年、月、日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将学生置身于开放、动态、多元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对时间量感的感知。
本节课教师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让无形的量感的建立在有形的活动中感悟和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对时间量的感知。只有学生真正感知量才能形成量感。本节课对 “量感” 主题的阐释和演绎思路是清晰的、明确的。体会到时间量的变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为量感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
量感的培养需要用大量的度量活动积累量感经验,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强化学生对量的感受,实现更准确的量感。同时学生的认知特征决定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周长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知识储备。
黄老师通过对比新疆与北京两地的日出时间,让孩子们感受祖国幅员辽阔,同时体会作息时间不同,引出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初步形成时间量感。之后通过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在读懂时间表的基础上,杨老师进一步通过小兰和古丽的情景,提高学生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意识,发展时间观念。
本节课通过研究二地的时间差引导学生计算经过时间,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让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制作时间表,进一步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加深了学生对时间量感的理解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把生活中的时间转化成数学中的时间量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量感的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抓紧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理解、运用时间表以及制作时间表的活动中,强化对时间量的感知,学生时间量感培养的过程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
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习中变得鲜活、充满活力。在《时间表》一课中,黄老师利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征,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的时间表象。
黄老师设计的《时间表》一课的情景十分贴近生活,通过小兰和古丽比对学校的时间安排,包括在家的时间安排,虽然学生之前没有制作过时间表,但是都与学生息息相关,能够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同时在生活中,学生积累了时间的经验,对于经历的时间的长短有一定感知。丰富学生的量感培养。
黄老师《时间表》的一课,能够联结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建立应用意识:数学应用意识是学生在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的意识。其实量感培养的过程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其实计量单位均来自于日常生活与生产的需要,这些单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生活性。黄老师将利用时与分。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发展,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值得我学习与借鉴。
黄老师《时间表》一课通过学生现有丰富生活经验,提升直观判断,因为数学直观的形成不是无缘无故、毫无根基的,它是凭借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得以出现的。从这种意义上讲,获取广博的数学表象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将是强化数学直观的基础。所以黄老师对于某些学生不熟悉的单位量,则可以通过动手实践,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对量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最后再发散到感性,形成直观。
《时间表》一课的问题二,黄老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找策略、合作交流分享策略、成果分享优化策略,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都在找两个不同地区第二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在用不同的方法算从起始时间到结束时间所经历的时间段,学生通过找、算、想的一系列活动,在解决教材有形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无形的量感。
本课主要围绕小兰与古丽所在学校的时间表进行教学,密切联系实际,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年龄特点,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和动手操作中去学习新知,利用深度体验助推儿童的量感拔节生长,从而突破时间量感培养的难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黄老师让学生在观察时间表、运用时间表以及制作时间表的活动中,使学生将时间表与实际生活密切的结合起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了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对学生进行了德育。
在教材知识点呈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学环节设计严谨、丰富、有趣,并能注意加强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联系,把数学知识应用发到实际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用眼找一找,用手摸一摸的过程,让学生从视觉和触觉上感知量感,萌生量感,激活原有认知,为后继新课的开展做好铺垫。
教学来源于生活,老师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理解、运用时间表以及制作时间表的活动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紧相连,让学生明白学好知识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让学生爱上学习,享受学习。
时间的认识和感知离不开实际生活,教师引导学生看懂时间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制作时间表,这一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将数学和生活进行链接,学生在联系生活的操作过程中,不仅能够建立、发展时间观念,还将 “生活量感” 转化为 “数学量感”,深化对量感的理解,体会数学也生活的联系。
黄老师这节课充分考虑了学生学情,在学生已有认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时、分、秒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在本单元学习了 24 时记时法,故黄老师在学生在看懂时间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的已有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小兰和古丽的描述完成时间表,通过理解常见的量达到理解身边有关数学的信息,提高学生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在学生体验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注重德育教育,在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上课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到上学、放学,上课、下课等都有固的时间,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发展时间观念。
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同时,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知道上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及做眼保健操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在实际教学与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量感的建立与日常生活经验密不可分,时间又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量。时间是由秒逐渐累加成分,再由分逐渐累加成时。这样时间的长短描述实际就是在发展学生的量感。因此黄老师在教学中依靠已知学生学情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活动,并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在学生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渗透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发展时间观念,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
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时间的体会与感悟,进一步发展的量感,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基于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征,我们可以发现,本课充分体现出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
本节课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设疑激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科普了关于时间的相关知识,导课比较直接自然,为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时间表的制作,发展了学生的量感,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时间可以做什么事情。
本节课教师对比了新疆和北京两地不同的日出时间,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时差,感受到了时间表制定的合理性,学生通过对时间表的观察也在提升关于时间的量感,为自己制定时间表提供很好的借鉴。
整节课是有关时间知识的再一次整合,在此之前学生对时间并不陌生,学习了时、分、秒。通过一节课一节课的累积,时间的量感已渐渐的建立了起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再一次丰富了学生关于对时间得感悟,提升了量感。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看懂时间表,并通过小兰和古丽的描述自主完成时间表,提高了学生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上课时间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悟。
时间对于孩子们来说再熟悉并不过了,但是关于时间的量感的建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本节课黄老师通过设疑激趣揭示了问题,孩子们自主探究,交流分享,总结归纳,提升了对时间的感悟,很好的提升力量感,,让孩子们有了不同的收获。
黄老师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习中变得鲜活、充满活力。在《时间表》一课中,黄老师利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征,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深刻的时间表象。
黄老师通过教材主题情境引入,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又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会看时间表、会利用时间表解决问题到会合理地安排、制作时间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发展学生的量感。。
黄老师执教的《时间表》以课基于量感的培育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体验从生活到数学的教学思想。从生活情境出发逐步发展学生单位时间量时、分、秒的体验,逐步感知叠加量由秒逐渐累加成分,再由分逐渐累加成时的量感形成过程。
“量感” 是对量的一种感觉,也是一种数学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 “时间表” 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增强培养学生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量的感知、体验、构建、实践活动。
黄老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 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又不忘教给学生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良好发展。
本节课教师通过新疆和北京两地不同的日出时间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时差,感受到了时间表制定的合理性,学生通过对时间表的观察也在提升关于时间的量感,为自己制定时间表提供很好的借鉴。通过时间表的制作,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节省了时间,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黄老师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从日常生活展开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微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层层深入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学生量感。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黄老师充分利用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时刻与经过时间两之间的区别,让学生掌握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方法,学生学会数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经过了多长时间,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时间表》一课主要围绕小兰与古丽所在学校的时间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和动手操作中去学习新知,突破时间量感培养的难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量感培养的过程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其实计量单位均来自于日常生活与生产的需要,这些单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生活性。本节课中教师将知识运用于生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发展,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时间表》一课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线索,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比较中,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累加过程,建立相应的计量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加深认识、巩固了量感,让孩子们有了不同的收获。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 24 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教材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从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线索,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比较中,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累加过程,建立相应的计量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加深认识、巩固了量感,让孩子们有了不同的收获。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感知,层次化体验,多元化理解,促进学生量感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学起于时间,止于时间,紧紧围绕时间教学,让时间观念扎根学生脑海,对时间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从而激发学生惜时,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
黄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这样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知量感,体会量感。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的量感,建立时间单位量感的表象,发展了学生的量感能力。
黄老师主要采用小组合适的形式上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有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直接经验,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现建立才会深刻,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时间单位概念的理解,从而为量感的发展提供了认知基础。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一时要达到的目标再细化些,教师只有明确每个问题最终的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条不紊的通过提问、追问、引领,最终完成本节乃至某个问题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才能创设实效、高效的课堂。
黄老师导课时采用观察上课时间表的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并不是孤立的,和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黄老师在制表同时,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上课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到上学、放学,上课、下课等都有固的时间,我们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发展时间观念。在教学生知识的时候,黄老师没有单纯的教知识,而是同时进行了思想教育。
《时间表》这节课通过淘气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帮助淘气完成时间表,再次经历读图、制表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量感解决问题的能力。量感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参赛团队对量感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读,如: 量感是针对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可测量的属性(有单位的),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测量方法,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测量工具,并能利用这一工具实际测量和表达出来。然后寻求所有学生个性化的测量方法中的实质、相通的地方,并将学生使用的度量单位提炼出来,引导学生将非标准的度量单位规范为标准度量单位,并让学生理解这一标准度量单位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而让学生熟练的应用这一标准度量单位去估测和测量。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量感。这里面还涉及到要让学生感受这一标准单位的适用性,就是为什么用这一单位而不用别的;和感受标准度量单位的属性,比如时间单位 1 分钟是多长时间等等;以及感受几个度量单位的属性,比如 5 分到底是多长时间,10 分钟是多长时间……
教学设计精心构思,环节紧凑,活动丰富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前对量感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只有教师对量感的概念非常熟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围绕量感的培养展开设计,量感的培养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教学环节中有直观演示、学生操作,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量感才能植入学生心中。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 24 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教材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黄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这样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知量感,体会量感。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的量感,建立时间单位量感的表象,发展了学生的量感能力。
从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线索,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比较中,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累加过程,建立相应的计量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加深认识、巩固了量感,让孩子们有了不同的收获。
本节课黄老师运用 24 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解决有关时间表的简单问题。学生在观察时间表、运用时间表以及制作时间表的活动中,将时间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把生活中的时间转化成数学中的时间量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量感的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在课前对量感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只有教师对量感的概念非常熟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围绕量感的培养展开设计,量感的培养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教学环节中有直观演示、学生操作,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量感才能植入学生心中。
量感是一个感性的认识,黄老师在制作的本节课中,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厘米,体会一厘米的实际意义,建立一厘米的长度概念,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任务可以轻松完成。
老师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通过淘气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帮助淘气完成时间表,再次经历读图、制表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量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量感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课的结尾,老师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进一步体会时间表的作用和意义,养成合理规划时间的习惯。通过一节课的实际学习与体会,感知 40 分钟的长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时间长短的感知能力,巩固量感的体验。这样的结尾感觉到比较紧促,一节课有头有尾。值得我学习。
“量感” 这一概念本身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但是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动和思维。一些高年级学生在求解问题时无法保证准确性,主要原因在于 “量感” 的缺失。所以本节课老师在设计师虽然是三年级的课程老师设计的由浅入深,从第一段就开始给学生渗透量感,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时间表,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看时间表,知道在什么时刻做什么事;知道做一件事经过了多长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本节课通过时间安排表中的时刻与现实时刻的对照,明确时间安排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制作时间表。并解决提出的问题,但不能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也不能自己制订一个适合的学习计划。
本节课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大量感知信息,量感的形成在时间单位上的描述是非常很总要的,黄老师的课中,深入浅出的让学生学会看时间表,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知道做一些事经过了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润物无声中得以突破。
越是简单的课学会生的内化越是问题比较大,所以在本节课中,黄老师将简单的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联系使学生们感受到了数学的有用之处,并能够很好的内化成为本省的量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时间量的存在与价值。
黄放老师设计的《时间表》一课,通过这节课对量感的解读,让人佩服。整节课对量感的理解很深刻,是一个解读深刻的学习内容。并且整节课的设计是围绕着丰富感知,建立应用意识,提升直观判断去发展学生的量感。主题很突出。并且本节课是一节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教学目标中确定了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是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运用到生活的具体表现。
加强学会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当中,会数事件后用教具拨时间,或者老师说时间薛航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的活动形式的改变乐意很大程度上,从不同感官感知时间这个量。
不过在数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在数大格时,由于手和嘴在数的时候不一致,可能会出现多数或者时少数的情况,学会生在读时间时往往读错,经过一线教学的经验,一般像 4 时 55 分,7 时 45 分这样的问题是难点。
个人认为,在时间问题的教学中,应稍微渗透时间问题中的三个数学量,为学会们以后解决问题做一下铺垫。这三个数学量分别是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和结束时间,这三个数学量,在时间问题的实际问题中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时间问题都是由这三个量组成的,而且这三个量是知二求一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解决时间问题的理论依据,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题型的归类意识。
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它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黄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地做到了这点,注重学生的观察与交流、体验和感悟,坚持以学生为本。尤其是将时间表补充完整这一环节处理得非常好,既提高了学生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体验了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在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上课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到上学、放学,上课、下课等都有固的时间,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发展时间观念,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时间是抽象的,教师在设计中关注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来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通过具体的活动或任务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看得见的外在表象,以此促进学生时间量感的发展,教学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期待精彩表现!
老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和学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数学应用意识是学生在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的意识。其实量感培养的过程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其实计量单位均来自于日常生活与生产的需要,这些单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生活性。我们本节课将利用时与分。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发展,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量感是针对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可测量的属性(有单位的),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测量方法,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测量工具,并能利用这一工具实际测量和表达出来。然后寻求所有学生个性化的测量方法中的实质、相通的地方,并将学生使用的度量单位提炼出来,引导学生将非标准的度量单位规范为标准度量单位,并让学生理解这一标准度量单位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而让学生熟练的应用这一标准度量单位去估测和测量。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量感。这里面还涉及到要让学生感受这一标准单位的适用性,就是为什么用这一单位而不用别的;和感受标准度量单位的属性,比如时间单位 1 分钟是多长时间等等;以及感受几个度量单位的属性,比如 5 分到底是多长时间,10 分钟是多长时间……
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它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黄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地做到了这点,注重学生的观察与交流、体验和感悟,坚持以学生为本。尤其是将时间表补充完整这一环节处理得非常好,既提高了学生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体验了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加强学会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当中,会数事件后用教具拨时间,或者老师说时间薛航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的活动形式的改变乐意很大程度上,从不同感官感知时间这个量。
在课前对量感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只有教师对量感的概念非常熟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围绕量感的培养展开设计,量感的培养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教学环节中有直观演示、学生操作,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量感才能植入学生心中。
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它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黄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地做到了这点,注重学生的观察与交流、体验和感悟,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课程当中,会数事件后用教具拨时间,或者老师说时间薛航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的活动形式的改变乐意很大程度上,从不同感官感知时间这个量。
本节课教师设计时找准学生的知识基础,弄清知识的生长点,操作中形成量感,让学生在大量的活动中体验,思考中感受标准度量单位的属性。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 5 分钟,10 分钟等的长短,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增强时间管理意识。
时间概念对生活的影响非常深刻,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从而可运算、可计划,是量感培养的绝佳机会。时间表又是对时间量的系统化、规律化呈现,是发展量感、促成抽象思维提升的极具价值的学习载体。所以本节课对 “量感” 主题的阐释和演绎思路是清晰的。
时间概念对生活的影响非常深刻,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从而可运算、可计划,集中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产生时刻、经过时间等数学度量工具是一个重大创造,是量感培养的绝佳机会。时间表又是对时间量的系统化、规律化呈现,是发展量感、促成抽象思维提升的极具价值的学习载体。所以本节课对 “量感” 主题的阐释和演绎思路是清晰的、作用是明确的。
时间概念对生活的影响非常深刻,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从而可运算、可计划,集中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产生时刻、经过时间等数学度量工具是一个重大创造,是量感培养的绝佳机会。时间表又是对时间量的系统化、规律化呈现,是发展量感、促成抽象思维提升的极具价值的学习载体。所以本节课对 “量感” 主题的阐释和演绎思路是清晰的、作用是明确的
时间概念对生活的影响非常深刻,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从而可运算、可计划,集中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产生时刻、经过时间等数学度量工具是一个重大创造,是量感培养的绝佳机会。时间表又是对时间量的系统化、规律化呈现,是发展量感、促成抽象思维提升的极具价值的学习载体。所以本节课对 “量感” 主题的阐释和演绎思路是清晰的、作用是明确的。
量感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建立生活化感知,初步建立学生量感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化的感知,能够建立学生的表象,为学生建立量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形成时间参照比较,从而提升学生的直觉判断。
@liqiushuang 感谢您的点评。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我们团队会继续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量感体验,发展量感。
通过淘气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帮助淘气完成时间表,再次经历读图、制表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量感解决问题的能力。量感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量感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建立生活化感知,初步建立学生量感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化的感知,能够建立学生的表象,为学生建立量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形成时间参照比较,从而提升学生的直觉判断。
本节课通过活动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本课的情景十分贴近生活,学生积累了时间的经验,对于经历的时间的长短有一定感知寻求解决问题策略,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的意识。
《时间表》教学设计一稿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是运用 24 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解决有关时间表的简单问题。利用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制作时间表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新知识,是探究的重点。本节课利用三个问题串完成本节知识点层层的落实,我通过学生主动探索活动,在观察时间表、运用时间表以及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使学生将时间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量感的经验。
贴近学生生活导入新课。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小兰和古丽在 8 时时一个已经上课另一个却刚刚起床引入课题。由于时差,两地的学校上课时间表不同,引导观察时间表,发现时间表上的信息;进而通过时间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完成问题串二;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探索制作时间表的方法,补充两所学校下午的上课时间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活动,发展学生量感。
紧扣发展量感的主题,开展学生活动。在设计学生活动时,明确学生观察、讨论等活动的时间;在观察时间表、利用时间表解决问题时,发展学生时间段与时刻的量感。在制作时间表时,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上课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到上学、放学,上课、下课等都有固的时间,我们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发展时间观念。
在实际授课后,结合团队成员的观点和我自己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导入部分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但是针对于新鲜的知识 —— 时差,没有激发起学生足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在引导学生观察时,重点应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建立起解决问题的目标。
二、在问题串一的解决时,由于预设目标不够明确,这部分运用时间较长。学生在观察时间表后发散思维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多角度的问题与思考,但是对于解决后续的两个问题串没有直接帮助。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明确每个问题串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总结自主发现时间表中所需信息。
三、在第二个问题的处理上如果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示经过时间与时刻的不同之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钟面时刻包含在时间段内,建立起更加形象的量感体验。
四、在制作时间表环节耗费时间较长,学生对于时间表制作的方法基本掌握,但是对于下课后的课外活动是否还需要 10 分钟的休息时间不明确。后续教学设计中要把这一问题解决好,明确哪些活动安排后有 10 分钟课间休息,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正确的续编时间表,利用生活经历解决数学问题,发展量感。
五、教学课件、学习卡等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时间表的数字较多,不够清晰,后排学生看不清楚。还有一些细节的问题,我们都会逐步调整与改进,让课件更好地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这一课中,更进一步地去体会量感、发展量感。
《时间表》教学设计二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三课时(72~73 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的第三课时,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常见的量” 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24 时记时法,并且会计算经过时间。本节课的是运用 24 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解决有关学校上课时间表的简单问题。
钻研教参与教材,我们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为明线和暗线。明线是能用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制作时间表的方法。暗线是借助时间表的观察、应用和制作的过程,一步一步发展学生量感。教材中的第一个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强化量感,第二个问题借助活动经验深化量感,第三个问题在应用中内化量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时、分、秒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在本单元学习了 24 时记时法。本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量感经验,学生具备独立探索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可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场景为内容,在观察时间表、运用时间表以及制作时间表的活动中,使学生将时间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相联系,发展学生量感。
学习目标:
1. 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
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 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 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
题。
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学习卡、课件、微课、小钟面。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 谈话导入。
2. 观察情境图,看看小兰和古丽 8 时在做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丽才起床?
3. 课件出示两地日出相差 2 小时,播放短片,了解两地存在时差的原因,解开疑惑。
【设计意图:通过小兰和古丽的作息不同,激发学生探知两地不同作息时间的好奇心;对比新疆与北京两地不同的日出时间,了解时差,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同时能让学生体会时差致两地作息时间不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 由于北京和新疆两地日出时间不同,所以小兰和古丽她们的作息时间也会不同,她们的时间表也不相同。我们一起来看下她们的上课时间表吧!(出示两所学校上课时间表并板书课题)
观察小兰与古丽所在学校的时间表,看一看,说一说。
活动目标:
(1)学生说出两校都是一节课 40 分钟、课间休息 10 分钟;
(2)上午四节课,上课、下课时刻都相差 2 小时;
(3)会计算午休、课间操、眼保健操的用时;
(4)能简单总结出时间表中要有活动安排、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活动建议:同学们,先独立观察,再与同伴交流,建议用时 2 分钟。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在学生汇报过程中,鼓励学生有序观察。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发现,完成这个环节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在观察前,提出活动要求,建议用时 2 分钟,利用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时间。在学生观察与交流中,引导学生说出所需信息,为后面补充时间表做好准备。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在观察时间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量感本质。同时,学生通过计算经过时间知道上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及做眼保健操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 5 分钟、10 分钟、40 分钟的长短,进一步形成对时间的量感体验。】
2. 根据发现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上午第二节课时,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右边的哪个时刻?
(1)对照上课时间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方法,限时 1 分钟。
(2)独立完成,展示结果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3)利用钟面拨出第二节课经过的时间段,帮助学生理解时刻在时间段内。
明确解题的基本方法:
一是找出两个时间表中第二节课的上下课时间,了解时间段;二是分析这段时间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特征;三是排除时针和分针不具备上述位置特征的钟面所示的时刻;四是保留下来的时刻就是所求答案。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推算方法,究其根本都是通过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再利用小钟面验证结果,也为学生形成经过时间与时刻的有本质区别的观念,丰富量感体验。时刻不再是书本上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更是我们生活中实际经历的每一分一秒,让理性的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真正联系在一起,把生活中的时间转化成数学中的量感,积累量感经验。】
3. 引导学生发现时间表中缺少下午活动安排。出示课件,根据小兰和古丽的话,将时间表补充完整。
(1)先读一读小兰和古丽提供的信息,再说一说怎么理解这个问题,读懂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小兰和古丽学校下午的安排一样吗?分别有哪些安排?
(2)回顾制作时间表时需要的信息:活动安排、活动的开始时刻、活动的结束时刻。
(3)补充时间表,并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4)展示结果并汇报制作过程。
(5)结合上午的时间表,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时间表。可以适时提示学生几时上学、放学,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部分观察时间表时,已经初步总结了时间表的构成,在看懂时间表的基础上,总结制作时间表的方法。通过小兰和古丽的描述完成时间表,提高学生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体验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在制表同时,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上课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上学、放学,上课、下课等都有固的时间,我们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发展时间观念。】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 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读图、制作时间表的过程。
(2)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淘气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帮助淘气完成时间表,再次经历读图、制表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量感解决问题的能力。量感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课后,同学们制作一张自己星期六的时间表。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进一步体会时间表的作用和意义,养成合理规划时间的习惯。通过一节课的实际学习与体会,感知 40 分钟的长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时间长短的感知能力,巩固量感的体验。】
板书设计:
时间表
(活动安排: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北京启明小学上课时间表 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 时差 2 时
第一节:8:00~8:40 第一节:10:00~10:40 一节课 40 分钟
第二节:8:50~9:30 第二节:10:50~11:30 课间休息 10 分
眼保健操:9:30~9:35 眼保健操:11:30~11:35
课间操:9:45~10:05 课间操:11:45~12:05
第三节:10:05~10:45 第三节:12:05~12:45
第四节:10:55~11:35 第四节:12:55~13:35
午 休:11:35~13:00 午 休:13:35~15:00
第五节:13:00~13:40 第五节:15:00~15:40
大课间:13:40~14:40 第六节:15:50~16:30
第六节:14:40~15:20 课外活动:16:30~17:30
《时间表》一稿研讨记录
在实际授课后,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根据听课结果进行研讨。
刘桂伟主任:
本节课在处理问题串一时,由于预设目标不够明确,这部分运用时间较长。问题一是在认识时间表,同时也要为下面两个问题的解答提供直接有效的帮助。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授课时需要引导学生说出所需的信息。
学生完成学习卡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什么时候需要课间休息,学生对于这个掌握的不清楚,这个需要在哪里帮助学什么明确,我们需要再研究一下。
徐朋老师: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明确几点任务。首先,明确两地日出时间不同而产生了时差。其次,帮助学生区分时刻与时间段,也就是时长的问题。最后,利用时间度量事件,如:每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的时间等,能够帮助学生补充时间表。
侯莹莹老师:
导入部分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但是针对于新鲜的知识 —— 时差,没有激发起学生足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在引导学生观察时,重点应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建立起想要解决问题的目标。是否需要建立一个主线故事将几个问题串联在一起,让这节课更加完整。
谭红玉老师:
在学习卡的设计上,可以把小兰和古丽的话以及上午两所学校的时间表加进去,方便学生去分析理解问题。在板书的设计上在黑板上将完成的时间表展示出来,在解决问题和补充时间部分方便学生观察和总结发现,更好地辅助教学。
在第二个问题的处理上,是否可以借助微课展示验证,时刻包含在时间段内,建立起更加形象的量感体验。
在补充时间表环节耗时较多,我们应该思考下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时间表的方法,在观察时间表时应渗透制作时间表的方法。
刘淑丽主任:
引入部分需要利用教科书中的情景,极大地引发冲突,引导学生发现时差导致作息的不同。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每天 8:00 你在做什么?同一天的小兰和古丽她们在做什么?
在观察上午上课时间表时,我们需要提取哪些信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在观察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再进行对比等方法去观察。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说出预设的观察目标。
我们研究的主题发展学生量感,这要求我们仔细研究教材本身如何体现量感的,学生活动怎么发展量感。我们还是以教材为起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发。
刘桂伟主任:
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我们不仅要掌握整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思考每个问题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带着目标去组织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活动事半功倍。
为了了解和掌握《时间表》这一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对上课的 36 名学生进行了后测。下面结合后测数据,简单分析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测试人数 36 人。
数据统计如下:
第一题: 正确 29 人 正确率:81%
第二题:正确 30 人 正确率 :83%
第三题:正确 31 人 正确率:86%
分析:
通过后测,我们发现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基本符合预期。
问题一,是通过机灵狗的一天的活动安排,补全时间表。这一问题当中,个别同学出现错误,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分析是,当比赛 14 点开始进行了一小时 25 分以后,结束时间计算错误,有的同学将一小时 25 分看成一小时 20 分,有的同学将一小时 20 分直接作为结束时间,没有加上起始时间。但是从错误情况分析,学生已经掌握填写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只是由于自己的计算错误导致最终的结束时间没有填写正确。 所以本节课将制作时间表作为教学重点,从后测结果来看,难点已被突破。
问题二,计算机灵狗午睡用了多少分钟?这是在计算一段时长从 12:40~13:30,经历的时长是多少?本节课在讲授新课时,也与同学们共同回顾了计算经历时间的方法,因此这道题错误率很低。几位同学出现错误后,课后与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学生错误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问机灵狗午睡用了多长时间,而个别同学填写的是结束时刻。所以上课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问题三,说下面的时刻,机灵狗在做什么?本题有五人做错。其中有两名同学因为做题速度较慢,所以两道题没有完成,还有两位同学是因为没有看准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因此没确定好这个时刻在干什么,但是可以看出他掌握了运用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时间表》教学设计终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三课时(72~73 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的第三课时,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常见的量” 中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24 时记时法,并且会计算经过时间。本节课主要是运用 24 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对比内地 9 个版本,台湾 4 个版本,都有关于时间 24 时计时法的学习,人教版、西师版、冀教版几个版本在练习题里出现时间表相关内容,但都没有把时间表做为单独的课时(例题)内容呈现在教材中,北师版教材将时间表作为单独课时呈现,对于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科书呈现了与北京的小兰和乌鲁木齐的古丽作息时间有关的现象:8 时,小兰开始上课了,古丽才起床,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两地日出时间有差别的缘故。在这样的背景下,这节课研究与两地学校上课时间表有关的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教科书编排了三个问题串,分别对应了时间表的观察、应用和制作的过程,问题串一: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时间量感,问题串二: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哪个时刻,帮助学生借助活动经验深化时间量感,问题串三:根据小兰和古丽的话,将时间表补充完整,帮助学生在应用中内化量感。
学情分析:
本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量感经验,学生具备独立探索的能力。为了了解学生对于学过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和访谈,通过对前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认读钟表时刻、24 小时记时法掌握较好,对于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掌握较好,但是个别学生计算不准确,对于用 24 时记时法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掌握不扎实,书写规范存在一些欠缺,这为我们《时间表》这一课的学习提供了一些参考。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
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
题。
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学习卡、课件、微课。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导入。
2. 观察情境图,看看小兰和古丽 8 时在做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3. 根据学生回答追问,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北京和新疆两地的作息时间不同?
4. 播放短片,解开疑惑:由于北京和新疆两地日出时间不同,出现时差,所以小兰和古丽的作息时间也会不同。
【 设计意图 :通过小兰和古丽的作息不同,激发学生探知两地不同作息时间的好奇心;对比新疆与北京两地不同的日出时间,了解时差,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
二、 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 出示时间表,提取时间表中的数学信息。
1. 出示北京启明小学时间表,学生猜测新疆民族小学第一节和第二节的上课时间,并猜测新疆民族小学的活动安排,点明本节课题。
2. 再看时间表,发现时间表上蕴含的数学信息。
3. 总结出时间表中要有活动安排、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 设计意图 :北京启明小学上午的时间表与我校时间表相近,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新疆民族小学的时间表与我地区的时间安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同时出示两地完整的时间表,信息量较大,不利于学生有条理的提取有用信息,所以我们分条出示时间表,便于学生分析和整理信息,感知不同时间段的长短,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强化时间量感,也为后面补充时间表做好准备。】
(二)根据发现解决实际问题。
1. 利用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上午第二节课时,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右边的哪个时刻?
(1)对照上课时间表,先独立观察,再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方法。
(2)展示结果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2. 明确借助时间轴解题的基本方法。
找出两个时间表中第二节课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了解时间段;分析钟表上呈现的时刻;借助时间轴验证该时刻是否落在第二节课上课的时间段内。
【 设计意图: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推算方法,究其根本都是通过时刻与时间段的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借助时间轴,既可以有效区分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又能清晰呈现时刻与时间段的关系,直观感知时刻是否属于某一时间段,利用图形深化学生的时间量感。】
(三)将时间表补充完整。
1. 出示小兰和古丽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读懂问题,提取有用信息。
2. 补充时间表,并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 展示结果,汇报交流。
4. 结合上午的时间表,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时间表,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 设计意图: 学生在观察时间表时,已经初步总结了时间表的构成,在补充时间表的同时总结制作时间表的方法,体会时间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管理时间,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上学、放学,上课、下课等都有固的时间,明确制作时间表要科学合理,帮助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习惯,发展时间观念,内化量感。】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 设计意图: 通过淘气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帮助淘气完成时间表,再次经历读图、制表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量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制作一张自己星期六的时间表。
【 设计意图: 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进一步体会时间表的作用和意义,感受合理规划时间的重要性。通过一节课的实际学习与体会,感知 40 分钟的长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时间长短的感知能力,巩固量感的体验。】
板书设计:
时间表
活动安排: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第一节:8:00~8:40 第一节:10:00~10:40 时差 2 时
第二节:8:50~9:30 第二节:10:50~11:30 一节课 40 分钟
眼保健操:9:30~9:35 眼保健操:11:30~11:35 课间休息 10 分
课间操:9:45~10:05 课间操:11:45~12:05
第三节:10:05~10:45 第三节:12:05~12:45
第四节:10:55~11:35 第四节:12:55~13:35
午 休:11:35~13:00 午 休:13:35~15:00
第五节:13:00~13:40 第五节:15:00~15:40
大课间:13:40~14:40 第六节:15:50~16:30
第六节:14:40~15:20 课外活动:16:30~17:30
《时间表》教学设计二稿研讨记录
主讲教师简单说课:
黄放:
我主要有几点困惑需要团队和指导教师帮我解惑。首先,在问题一的处理上,要达到什么程度算是完成目标,要发掘多少时间表中的信息。在处理问题一时,我总觉得时间过长。其次,在学生补充时间表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分不清什么时候课间休息,什么时候没有课间休息。这个问题是放在问题一中渗透,还是在分析小兰与古丽的话时去解决。最后,学生会按照自己的课表补充时间表出现了第七节课,在小兰和古丽的话中应该组织学生提取下午的活动安排信息。
刘桂伟主任:
出示小兰和古丽时间表时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看懂,要让一半以上的同学看明白。学生发现的问题和需要的问题偏离。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在问题一要提炼出活动、开始、结束时间,还要进一步强化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侯莹莹:
本节课,我们是在看懂时间表的基础上,用时间表,最后补充时间表或者说时制作时间表。其实质我们也是在帮助学生去区分时刻、时段的概念,要求学生能利用时间刻画事件,在事件中找到时刻。
王锋校长:
明确为什么要观察时间表,出示时间表的时候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将时间表换成我们学校自己的时间表,会将上课时间、课间休息时间,都解决,作为一个思路供你们参考。情境、最近发展期、确定时间的标准量时我们要思考的几点问题。时间、经过时长的标准量是整时。
教师的话要减少再减少。教师问完问题后要让孩子们进入当中去,不追问,不去换一个问题,以学生的思路去引发第二个问题。
颜士利校长:
用地图展示新疆和北京的地理位置。中国大陆用的是北京时间。同桌角色扮演小兰和古丽,自己说自己在哪个时间都在做什么,在补充下午的时间表时互换完成,教师要少说,多等待学生思考。
徐朋:
学生说不明白是理所当然的,教师要创造让学生表达的机会。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往往是学生深层次思考的好时机。学生要理解到什么程度算交代清楚了,到达什么层次算达到教学目标。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不同的表现,心理要有标准,要学会追问。关注语言表达,关注孩子们说的时候别人的反应,把球踢给孩子。
谭红玉:
引入用现实的、真实的贴近儿童实际的情境引入,谈话方式引入,可以让很容易地进入到课堂中来。如:我们今天第一节课是几时上课?第一节课多长时间?几时几分下课?贴近了学生生活,让知识自然生成。
时间表的呈现,不全部呈现,可以出示一部分,先对比。再出示另一部分。在时间表呈现时,分条呈现更加清晰,让学生很快找到了一节课 40 分钟,课间休息 10 分钟的信息。我们可以再试课时看一下效果。
《时间表》教学设计三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三课时(72~73 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的第三课时,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常见的量” 中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24 时记时法,并且会计算经过时间。本节课主要是运用 24 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对比内地 9 个版本,台湾 4 个版本,都有关于时间 24 时计时法的学习,人教版、西师版、冀教版几个版本在练习题里出现时间表相关内容,但都没有把时间表做为单独的课时(例题)内容呈现在教材中,北师版教材将时间表作为单独课时呈现,对于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科书呈现了与北京的小兰和乌鲁木齐的古丽作息时间有关的现象:8 时,小兰开始上课了,古丽才起床,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两地日出时间有差别的缘故。在这样的背景下,这节课研究与两地学校上课时间表有关的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教科书编排了三个问题串,分别对应了时间表的观察、应用和制作的过程,问题串一: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时间量感,问题串二: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哪个时刻,帮助学生借助活动经验深化时间量感,问题串三:根据小兰和古丽的话,将时间表补充完整,帮助学生在应用中内化量感。
学情分析:
本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量感经验,学生具备独立探索的能力。为了了解学生对于学过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和访谈,通过对前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认读钟表时刻、24 小时记时法掌握较好,对于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掌握较好,但是个别学生计算不准确,对于用 24 时记时法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掌握不扎实,书写规范存在一些欠缺,这为我们《时间表》这一课的学习提供了一些参考。
学习目标:
1. 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
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 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 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
题。
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学习卡、课件、微课。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导入。
2. 观察情境图,看看小兰和古丽 8 时在做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3. 根据学生回答追问,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北京和新疆两地的作息时间不同?
4. 播放短片,解开疑惑:由于北京和新疆两地日出时间不同,出现时差,所以小兰和古丽的作息时间也会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小兰和古丽的作息不同,激发学生探知两地不同作息时间的好奇心;对比新疆与北京两地不同的日出时间,了解时差,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
二、 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 由于北京和新疆两地日出时间不同,所以小兰和古丽她们的作息时间也会不同,她们的上课时间表也不相同。(出示两所学校时间表中的第一、二节课并板书课题)
1. 观察小兰与古丽所在学校的第一、二节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 引导学生观察出眼保健操、课间操、午休的时长。
3. 总结时间表上有活动安排、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4.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完成本环节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两所学校每节课都是 40 分钟,课间休息都是 10 分钟。
(2)上午四节课,两所学校从第一节到午休结束,新疆都比北京推迟 2 小时。
(3)两所学校上午的活动安排相同,都是四节课、眼保健操、课间操、午休。能说出午休、课间操、眼保健操的用时。
(4)能简单总结出时间表中要有活动安排、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设计意图:我选择分条出示时间表,便于学生分析和整理信息。在学生观察与交流中,引导学生说出所需信息,为后面补充时间表做好准备。上课时间表贴近学生生活,借助时间表感知不同时间段的长短,让学生进一步发展量感。】
(二)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时间表上只有上午的活动安排,下午两个学校的安排又是怎样的呢?根据小兰和古丽的话,将时间表补充完整。
1. 先读一读小兰和古丽提供的信息,再说一说怎么理解这个问题,读懂问题。
2. 回顾我们在制作时间表时都需要哪些信息。
3. 补充时间表,并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4. 展示结果并汇报制作过程。
5. 结合上午的时间表,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时间表。可以适时提示学生几时上学、放学,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部分观察时间表时,已经初步总结了时间表的构成,在看懂时间表的基础上,总结制作时间表的方法。在制表同时,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上课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上学、放学,上课、下课等都有固的时间,我们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发展时间观念。】
(三)根据发现解决实际问题。
1. 利用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上午第二节课时,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右边的哪个时刻?
(1)对照上课时间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方法。
(2)独立完成,展示结果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2. 明确解题的基本方法:
一是找出两个时间表中第二节课的上下课时间,了解时间段;二是分析这段时间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特征;三是排除时针和分针不具备上述位置特征的钟面所示的时刻;四是保留下来的时刻就是所求答案。
【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推算方法,究其根本都是通过时刻与时间段的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形成经过时间与时刻的有本质区别的观念,丰富量感体验。】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 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读图、制作时间表的过程。
(2)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 设计意图:通过淘气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帮助淘气完成时间表,再次经历读图、制表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量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量感解决问题的能力。量感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这节课你有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我们一起度过了一节课的时间,这就是 40 分钟的长度。
课后,同学们制作一张自己星期六的时间表。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进一步体会时间表的作用和意义,养成合理规划时间的习惯。通过一节课的实际学习与体会,感知 40 分钟的长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时间长短的感知能力,巩固量感的体验。)
板书设计:
时间表
活动安排: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第一节:8:00~8:40 第一节:10:00~10:40 时差 2 时
第二节:8:50~9:30 第二节:10:50~11:30 一节课 40 分钟
眼保健操:9:30~9:35 眼保健操:11:30~11:35 课间休息 10 分
课间操:9:45~10:05 课间操:11:45~12:05
第三节:10:05~10:45 第三节:12:05~12:45
第四节:10:55~11:35 第四节:12:55~13:35
午 休:11:35~13:00 午 休:13:35~15:00
第五节:13:00~13:40 第五节:15:00~15:40
大课间:13:40~14:40 第六节:15:50~16:30
第六节:14:40~15:20 课外活动:16:30~17:30
《时间表》教学设计三稿反思
结合几次试讲结果,我们发现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谈话的内容引入本节内容,让学生对于新知识自然地接受,没有学习的压力。在观察时间表时也会与自己的时间表进行对比,发现了时差的奇妙,激起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
针对三稿试讲中出现的问题反思如下:
1. 在几次试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计算像午休时间段这样跨小时的经过时间时有困难,更多学生倾向利用计算的方法去计算经过时间。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还要关注到学生对于知识实际掌握情况,适时地关注出现的问题。并且在练一练第 1 题(1)的问题中,要求学生画一画,算一算,很多学生只是得到了结果,却忽视了画一画的过程。这都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补充时间表对于学生来说存在难度,在展示学生成果时,不仅要展示正确的,还需要纠错的过程。在观察时间表的过程中,是否可以让学生初步经历制表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去思考。
3. 在教学活动中,简化教师语言,以较少的语言带动学生,让学生勤思考,多表达。
《时间表》教学设计三稿研讨记录
刘桂伟主任:
整体思路已经很清晰,在与学生互动时状态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在各个环节过渡语上,还需要注意尽量减少话语。在处理问题一处理午休多长时间时,出现了议辩的点,学生得到的时间长度不同,可以继续追问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侯莹莹:
在语气上,还需要增加激情,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还有点明课题中,用 “了解她们一天的生活” 不够准确,本节课的时间表只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
徐朋:
在导入部分,可以再精炼一下语言,播放短片后,直接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因为时差啊” 达到的效果更好,还能节省时间。后面还有一些重复的话语可以省掉。
谭红玉:
在反思整体教学设计时,我们注重在教学活动中,积累量感体验,在学生汇报问题二时,教师如果能相机的板书,在时间轴上呈现时间段与时刻的关系,会让这个问题更加直观。
在出示问题一中, 北京启明小学上午的时间表与我校时间表相近,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新疆民族小学的时间表与我地区的时间安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同时出示两地完整的时间表,信息量较大,不利于学生有条理的提取有用信息,所以我们分条出示时间表,便于学生分析和整理信息,感知不同时间段的长短,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强化时间量感,也为后面补充时间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