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萍666

廖金萍666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789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9-09 10:16:44 +08:00
9 G 99 S 25 B
廖金萍666 的最新回复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探索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不同的方法,感受图形的特征,初步感受根据特征来寻找简便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多种方法的联系对比中深化对长方形图形特征和对周长概念的认识,凸显出周长的本质。

这节课以活动为基础,给学生一把度量时间的 “尺子”, 让学生经历从 “无形” 到 “可量”,从而感时间之长短,育学生之量感。

过教室有多长和课桌有多长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测量经验,同时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一厘米有多长,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认知特点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操作。基于此,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地发挥了学生本阶段的思维优势和特点。

常常我们容易混淆周长和一周的这两个概念,本节课通过描一描,画一画,让学生充分感知图形的周长;通过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理解了周长。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具有测量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意义,建立一厘米的长度标准,可以用一厘米去度量几厘米,为认识一米打下基础。

本节课通过实际情境活动,建立一米的概念,掌握,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 1 米 = 100 厘米。在经历探究,体验,感知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一米的内涵。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它是在学生初步具有测量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意义,建立一厘米的长度标准,可以用一厘米去度量几厘米,为认识一米打下基础。本节课教师让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建立 “厘米” 的概念和表象,动手操作,形成量的标准。

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它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建构时间概念,经历从 “无形” 到 “可量” 呢?如何给学生一把度量时间的 “尺子”, 让学生真正体会时间的价值?这节课中,李老师做到了给学生一把度量时间的尺子,让学生在时间表中让量感生根发芽。

估测和测量的实践活动是量感的最真实的生长点。本节课中,教师多次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估测和测量机会,进而感受估测的必要性,学生学会灵活应用量进行估测,进而促使量感进一步发展。

国内外的研究得出,常见的有效估测策略大体有三种 —— 单位迭代、参照点、在估计前把估计物进行心理转换。但是不论哪种估测策略,其最根本的依据还是学生的量感。所以,量感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是学生由面过渡到体的重要过程。

教学什么是周长,不仅要重视技能训练,更应该让学生反复体验,建立 “周长” 的概念和表象,动手操作,形成量的标准,深度体验,形成具身经验,培养学生的量感。

学生量感的形成,主要是依托于 “测量” 以及常见的量的教学,需要依托大量的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我们知道,量感的培养是一个较长期的,反复体验的过程。因此,本课设计了多个操作感受活动

我们知道,量感的培养是一个较长期的,反复体验的过程。黄老师的设计运用 24 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解决有关时间表的简单问题。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知时间。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充分体现了量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即:1. 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2. 量感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对量感的理解:量感的表现包含了三个方面:1. 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2. 会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3. 初步感受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8:22 · PVG 16:22 · LAX 01:22 · JFK 04:2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