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43757577

15543757577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7954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8-30 08:27:12 +08:00
9 G 99 S 90 B
15543757577 的最新回复

学生量感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 “视觉” 和 “触觉”,即观察与操作,当然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想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把视觉、触觉等结合起来,形成对量态的深刻认识,获得对量态的直观感觉,从而形成和发展量感,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在知识呈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学环节设计严谨、丰富、有趣,并注重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相结合,把数学知识应用发到实际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实践活动中感知量感,建立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量感的内化。

数学直观是一项重要的数学能力,但数学直观的形成不是无缘无故、毫无根基的,它是凭借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得以出现的。本节课的教学,黄老师安排学生直观观察、体验、感受时间的概念,建立时间概念的量感表象,知道生活中要爱惜时间。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黄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这样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知量感,体会量感。

本节课教师注重安排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知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并且体验数学中的量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量感。

教师安排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了量感的本质,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建立量感的表象,感知量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量感的形成需要各种感官相互协调配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物体进行不同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量感,比如通过眼睛看、触觉摸等。本节课教师设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去感知,从而形成清晰的印象。整节课每个环节在完成新知的教学的过程中都注重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老师设计一连串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从 “描” 到 “量” ,到 “摸”、“选”,最后再 “量”。 凸显了 “量” 的产生,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量感的培养是从学生一点一滴的生活实践中感知,这节课很好地让学生感知了数学中的量感源于生活。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获得对周长的感性认识,注重了量感的培养。

本节课在教学测量周长的方法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由探索测量方法,让学生凭着量感的直觉体验完成学习任务,这个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量感,感知生活中量感的存在。

量感只有亲身参与到活动之中才能体验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参与活动之中,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知量感,体会量感,发展量感。

本节课中,老师通过操作、演示、观察、比较等一系列活动, 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量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量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一定帮助。

本节课圆的面积推导是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想到把圆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利用学过图形的面积来推导圆的面积,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应该如何去转化,发展了学生的量感能力。

量感源于生活,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数学的地方就有量感,在学习中让学生感知量感存在于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实践中,圆的面积的教学通过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方法,感知量感,体会量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围绕着 “量感” 进行设计的, 首先,量的估测,用不同的标准,比如不同大小的小方格,正方形等,不同的方法估计圆的大小,培养学生合理估计的能力,发展量感;然后,量的感知,通过学生直观操作、演示、观察等,初步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让学生建构好周长的概念有利于后续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周长概念的学习是一个从形到数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与实践活动感知周长的概念,建立量感的表象,充分感知量感与数感是同时存在的两个概念,是数学学习领域不可分离的一对孪生兄弟。

量感是指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量感” 归根到底是一种感受,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态度和意识。它是一种对 “量” 的直觉,对 “量” 的敏感性,对 “量” 的直接反映,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感知量感,帮助学生建立量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量感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量感源于生活,教师本着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的原则,设计贴近生活的活动,使抽象的时间知识变得具体化,提高了学生的分析信息、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情感,对培养学生感知时间有长短有一定的帮助。

教师安排表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上课、下课等都要按时进行,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了量感的本质,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建立量感的表象,感知量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量感是人们的视觉、触觉等感官对数和量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产物,是不用任何测量工具能描述物体的大小、长短、多少、松紧、宽窄等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量感。本节课通过理解什么是周长,进一步深化对量感的理解。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04:29 · PVG 12:29 · LAX 21:29 · JFK 00:2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