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丹

石丹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2379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2-03 16:25:41 +08:00
9 G 99 S 85 B
石丹 的最新回复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进一步提升量感。

学生量感的培养,是比较抽象的,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培养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隋老师在教学中能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算法的多样化,测一测、量一量等活动,这是对学生量感培养由 “表象” 到 “内化” 的过程。

隋老师在教学中能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算法的多样化,测一测、量一量等活动,这是对学生量感培养由 “表象” 到 “内化” 的过程。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际操作自主地探究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大量数据,用事实说话,让学生认识测量误差。利用微课学习撕拼法,让学生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操作,通过电脑验证,结论更具科学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严谨,从而消除学生对误差的困惑。

本节课黄老师通过动手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对量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最后再发散到感性,形成直观。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增进量感。

柴岗小学 程志国 本节课在创设情境 揭示问题环节,让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情境图,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表的对比中发现北京的小兰在做同样的事情时都比新疆的古丽早两个小时,这样的创设让学生有认知的需求,有探究的欲望,有利于新知的探究、量感的培养。

数学实验是学生感受量、体验量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数学实验,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量的表象。隋老师在探究新知建立模型的这一环节,通过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数一说四个活动,让学生感受量,培养学生对周长的量感。并且注重学生的课堂总结,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材呈现了与北京的小兰和乌鲁木齐的古丽作息时间有关的现象:8 时,小兰开始上课了,古丽才起床。这是为什么呢?是两地日出时间有差别的缘故。在这样的背景下,这节课研究与两地学校上课时间表有关的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

发现、创新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基本知识理解掌握之后,他们对于书本上没有的方式方法有更高的兴奋点与关注点。这时有的学生会说,沿高展开后还可能得到正方形,这是一种特殊现象。借此我又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尝试,得出了与书上不一样的结果。这样做,不仅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0:43 · PVG 08:43 · LAX 17:43 · JFK 20:4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