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男

刘亚男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2415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2-04 11:10:17 +08:00
9 G 99 S 25 B
刘亚男 的最新回复

高老师这节课,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用生活中的 “数” 培养学生量感。

巩固练习设计的题目,与课堂教学环节紧密联系,有梯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 “做 " 有所 “会”。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描树叶边线及判断蚂蚁四次爬行路线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树叶的边线就是一周,从哪开始就应该到哪里结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做了有效的铺垫,加深了对 “周长” 的含义的理解。

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体验、交流、反思等活动中理解这节课的知识。通过创设接近生活的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高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活动探究感知周长的实际意义,让学生从生活量感提升为数学量感,发展学生的量感,最终利用学习的量感经验解决问题。

学生经历了 “量一量”、“找一找”、“比一比” 等数学活动,在唤醒学生已有经验的同时自主构建起了对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认识。教学中,老师通过设问、追问、反问,让学生将思维聚焦到 “厘米” 这一长度单位的数学本质上来,逐步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感悟度量的本质 —— 看被度量的对象里面包含了多少个度量单位。

杨老师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建立 1 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而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方法、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切实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和动手操作的过程发展量感。

《课桌有多长》这一课充分体会度量的本质。在创设情境的驱动下,组织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对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清晰的表象。通过认知冲突,形成类比、自主迁移建构、创造的过程,形成数学思维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实践告诉我们,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是提高有效学习的很好手段。

度量教学在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促其发展量感、拓展思维边界,掌握学习度量知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量感不仅是学习数学的需要,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和解释现实事物的能力。

本课信息情境丰富,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不低,教师设计时立足教材,创设猜谜语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充分交思考、交流,在对每一个具体任务的解读、分享中,学生生长了量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有层次的引入教材主题情境,给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机会,又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会看时间表、会利用时间表解决问题到会合理地安排、制作时间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事件转变为数学知识的过程,深刻地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做到了 “发展‘量感’润物无声”。

而本课情境信息丰富,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不低,教师设计时立足教材,让学生充分交流、思考,在对每一个具体任务的解读、分享中,学生生长了量感。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情境中才能体会时间,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具体化。老师仅仅围绕生活场场景,从实际出发,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量感” 的培养需要一个理解内化的过程,需要更多知识载体基础上的体验和感受,而非直接教授或强行灌输,是在润物无声中逐渐滋养的核心素养。本课的设计正是让学生围绕时间表,在活动中体会时间长短的量感。

时间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时间的学习内容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这节课教师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读懂时间表、修改时间表、制作时间表、对比时间信息表达方式等活动,体会以数量形式呈现的时间的价值,从而建立时间长短的量感。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陈进发表于2020-2-2518: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858&ptid=125960)

活动三:推导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1、制造矛盾冲突,引出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必要性。    刚 ...

陈老师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感谢陈老师,真是受益匪浅,向身边榜样学习。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2:59 · PVG 20:59 · LAX 05:59 · JFK 08:5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