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005197208101920

229005197208101920

🏢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中心小学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2114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2-01 12:52:27 +08:00
9 G 99 S 10 B
229005197208101920 的最新回复

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可传递,只能靠亲身经历。测量单位是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让学生经历测量单位发生发展过程,杨老师通过调动学生全身感官参与体验,从多角度采用多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积累有效的数学经验,建立厘米的量感,形成清晰的单位概念 ,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杨老师的课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选择适用教具、学具运用于教学中,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发展量感。

杨老师的教学设计构思新颖,有创意,而且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厘米概念的理解。杨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实践中体验积累量感。

本节课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学生在初步体验中建立了厘米的模型,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加深用厘米量的正确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学生明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 “厘米” 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不仅稳固了估测意识,更发展了学生的 “量感”。

二年级学生对尺子很熟悉,他们常在手工课上用尺子画直线,还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可以用尺子测量长度。但 1 厘米到底有多长,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课堂上杨老师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建立厘米表象。杨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层层开展探究体验活动,深入理解 “厘米” 这个概念,逐步实现长度单位由动作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建立厘米量感。

杨老师的课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引起学生对 “厘米” 量感建立的兴趣。她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提出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量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时,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描一描、画一画、数一数等具体性的实际操作活动,真切的感受到了不同物体的边线也不相同,加深了学生对边线的理解以及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明确 “一周” 的实际意义,即从哪里开始,到哪里为止,为感悟周长概念的本质做了有效的铺垫。在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中,高老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把逻辑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有效的调动起来,学生直观,感受和体验周长的实际意义,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高老师紧紧围绕 “什么是周长” 这一核心问题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实际的看、描、量、数、比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周长的实际意义,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发展量感。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对 “周长” 的概念不明晰,高洋老师通过 “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测一测” 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感知、感悟和应用中,加深对 “周长 " 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高老师的课从具体到抽象,从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到图形的一周,从实物抽象到平面图形,进一步建立图形周长的概念,将抽象的概念,通过活动体验、实践操作,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黄老师根据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从时间表中获得信息,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从日常生活展开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微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层层深入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学生量感。

本节课教师通过新疆和北京两地不同的日出时间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时差,感受到了时间表制定的合理性,学生通过对时间表的观察也在提升关于时间的量感,为自己制定时间表提供很好的借鉴。通过时间表的制作,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节省了时间,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黄老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 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又不忘教给学生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良好发展。

高老师的课从具体到抽象,从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到图形的一周,从实物抽象到平面图形,进一步建立图形周长的概念,将抽象的概念,通过活动体验、实践操作,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高老师的课通过探究发现,建立周长模型,他主要采取描一描、摸一摸、说一说等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周长的经验,从大量的实践积累,抽象出来,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建立。。

高老师通过小蚂蚁行走树叶边缘,首尾相连,从哪开始就应该到哪里结束理解一周的的意义,形象具体,引起兴趣。

黄老师通过教材主题情境引入,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又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会看时间表、会利用时间表解决问题到会合理地安排、制作时间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发展学生的量感。。

黄老师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习中变得鲜活、充满活力。在《时间表》一课中,黄老师利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征,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深刻的时间表象。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5ms · UTC 11:37 · PVG 19:37 · LAX 04:37 · JFK 07:3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