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鸟

不死鸟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065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8-30 19:41:59 +08:00
9 G 99 S 90 B
不死鸟 的最新回复

老师以测量孙悟空的金箍棒为情境导入新课,非常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厘米之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尺子的观察,认识相关的各部分名称,为进一步认识厘米打下基础。在认识 1 厘米时特别注重学生的体验,在多种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的意识。

本节课完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关系,建立了平等、和谐、友好、快乐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投入,思维活跃。

本课是 “图形与几何” 板块中图形的测量这一部分的内容。本课前,在教材上,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学生已经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这节课要在此基础上,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也就是学习定量的方法,要能比较准确的描述一个物体究竟有多长。

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背景,在编排时先引导学生认识实物表面的周长,然后从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过渡到认识规则图形周长。这样安排贴近生活实际,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规则图形,另一方面避免了学生认识周长的不全面性,有利于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真正理解。

数学直观能力是低年级孩子在数学教学中应予以重视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具体化,帮助孩子建立丰富的量感表象,引导孩子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教师让学生实物操作” 到 “形象感知” 再到 “抽象概念”。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图形,都能引导学生把周长这一抽象概念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描一描、说一说、辨一辨、想一想、找一找、摸一摸等活动,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

紧紧围绕 “什么是周长” 的核心问题, 注重为孩子提供多元的学习素材,创设多维的体验活动:“看、摸、描、走、围、量、拼”,让孩子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感 知、感悟、应用,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 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丰富多重周长表象的体验和积累,深化量感的持续发展。

小学生形成、发展量感主要依靠 “视觉” 和 “触觉”,即观察与操作,当然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想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取直观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把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协同起来,有力地促进心理活动内化,形成量态对象,获得量态感觉,从而形成和发展量感,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层层递进,认识 “一周”,理解一周的概念,更容易被接受。对易错点 “开口图形没有一周” 进行辨析,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描一描巩固对 “一周” 理解的同时受一周有长短。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层层递进,认识 “一周”,理解一周的概念,更容易被接受。对易错点 “开口图形没有一周” 进行辨析,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描一描巩固对 “一周” 理解的同时受一周有长短。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层层递进,认识 “一周”,理解一周的概念,更容易被接受。对易错点 “开口图形没有一周” 进行辨析,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描一描巩固对 “一周” 理解的同时受一周有长短。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层层递进,认识 “一周”,理解一周的概念,更容易被接受。对易错点 “开口图形没有一周” 进行辨析,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描一描巩固对 “一周” 理解的同时受一周有长短。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层层递进,认识 “一周”,理解一周的概念,更容易被接受。对易错点 “开口图形没有一周” 进行辨析,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描一描巩固对 “一周” 理解的同时受一周有长短。

在教材知识点呈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学环节设计严谨、丰富、有趣,并能注意加强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联系,把数学知识应用发到实际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周长” 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节课中先从认识边线入手,在寻找图形或物体表面的边线活动中学生建立起大量的表象,再此基础上揭示本质 —— 周长。而后的测量活动既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又让学生感知周长是可以度量的。从表象到本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培育学生的 “量感” 离不开学生的实践、应用。冯老师在教学时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通过五个有层次的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的量感。

几个练习设计十分巧妙:心中有数、心中有度、心中有悟,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与孩子们喜欢的猜、玩、比活动相融合,让孩子们在玩中有思考,在戏中有感触,眼睛会骗人、量了才知道,眼睛会骗人、数了才知道,让求真、求实的严谨融入孩子内心

非常喜欢庞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不是千篇一律,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思考,每个环节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老师的课通过判断小熊的测量方法的对错,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要领,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的长度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课堂通过多个教学环节和板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 “厘米” 的表象,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将学生的思维有效的引向最近发展区,优化认知结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感受测量和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在感量中发展量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0:22 · PVG 18:22 · LAX 03:22 · JFK 06:2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