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教育同仁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吉林辽源龙山基地的唐树雨。很荣幸参加 “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六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活动。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工作室为我们提供学习与展示的平台。 接下来,我将与团队赵爽、刘哲、吴学谦三位老师一起,在编委专家的专业引领下,在辽源龙山基地负责人陈春艳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的体积(第 1 课时)》这节课,一起研究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学习方式的探索”。特别期待接下来和全国的教育同仁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也期待各位专家、领导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预祝各位同仁取得好成绩!
【电梯按钮】↓↓↓(^_^)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804#r_75788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804#r_75789
【一稿设计】文字版 https://bbs.xsj21.com/t/1804#r_75790 图片版 https://bbs.xsj21.com/t/1804#r_75791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804#r_75794
【二稿设计】文字版 https://bbs.xsj21.com/t/1804#r_88264 图片版 https://bbs.xsj21.com/t/1804#r_88266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804#r_88267
【三稿设计】文字版 https://bbs.xsj21.com/t/1804#r_93176 图片版 https://bbs.xsj21.com/t/1804#r_93177
【三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804#r_93178
【终稿设计】文字版 https://bbs.xsj21.com/t/1804#r_97469 图片版 https://bbs.xsj21.com/t/1804#r_97471
【选课思考】
我们团队选课之初在查阅文献时获得这样的信息:量感是对量的感受,是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在小学阶段有着促进学生图形与几何领域认知水平升华的重要意义。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感受等活动,促使学生整体体会 “点、线、面、体” 之间的联系,并沟通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之间的联系。而《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体积与容积的含义、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经历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采用 “提出问题 —— 类比猜想 —— 验证归纳 —— 实际应用” 的呈现方式,渗透 “类比” 等数学思想方法。那么,在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量有效的实践操作活动,一定能够促进学生对 “点、线、面、体” 之间量变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所以我们团队选择了《圆柱的体积》这一课展开教研,希望在教材编委组以及新世纪网络工作室的专家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前对本课教学活动的研究、课上课后学生对知识的反馈,获得行而有效的教学经验。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第一稿文本】
【教学内容】
北师版 六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圆柱的体积(第 1 课时)》
【教 者】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丰才小学校 唐树雨
【教研队伍】
赵 爽、刘 哲、吴学谦
【指导教师】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进修学校 陈春艳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感受体积大小的变化,发展学生的量感。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 “类比” 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积累活动经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从而理解、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直观感受体积大小的变化,发展学生的量感。
教学难点: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类比推导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圆柱 16 等分切割模型,教学 PPT,微课 3.0 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微课 3.0 剪辑片段)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引导学生思考 “柱子需要的木材和杯子能装多少水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发现 “杯子的容积” 就是 “杯子中水的体积”,以及在水杯的约束之下,杯中的水也是圆柱。
总结出这些问题都需要求 “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应用生动有趣的微课 3.0 动画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也能强化学生头脑意识中圆柱的概念。之后出示教材情境图,既能通过观察柱子与水杯的体积大小发展空间观念与量感,也能感受学习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二、合理猜想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是怎样计算的,追问学生对于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怎样的猜想?
(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 “底面积 × 高” 计算。)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怎样求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猜想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的 “等积变形” 做铺垫。
※三、严谨验证
在猜想的基础上,初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何验证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展开如下探究活动。
课件动态演示 “叠硬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由硬币叠成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变化,以及硬币叠成的圆柱与哪些 因素有关。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从叠硬币来看,用 “底面积 × 高” 能计算出圆柱的体积。
①播放微课 3.0 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回忆 “圆的面积” 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把圆沿直径平均分成若干份切开,可以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圆的面积,根据长方形长、宽与圆的周长、半径的关系,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类比推理,我们是否可以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
②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组织学生用课前准备的沿底面直径 16 等分的圆柱,进行 “等积变形” 操作。
③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哪些联系?
圆柱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就越接近长方体。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相当于圆柱的 底面;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 “叠硬币” 直观感知底面积与高都能决定圆柱体积的大小;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物感知,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量感,同时经历推导过程,渗透 “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的思想方法。
※四、尝试应用
汇报交流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已知圆柱底面半径、直径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先计算圆柱底面面积,再计算圆柱体积;两个实际问题的单位不同,求水杯容积计算结果要用容积单位 “ml” 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情景中实际问题的计算,尝试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通过对两个情境中不同体积单位的比较,对照现实生活中具体实物,发展量感。
※五、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脉络,并播放微课 3.0 动画片段。
梳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的推理过程,回顾课堂活动中 “类比”“转化” 等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的回顾总结,加深学习印象,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实用性,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学习单,组织学生课后完成圆柱的体积的估计与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底面不同、高不同的圆柱之间的估计、计算、比较,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建立更清晰的圆柱的体积的 “量” 的模型,发展空间观念与量感。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猜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圆柱体积计算方法
验证:圆柱体沿直径平均切割成 16 等份拼成长方体
结论: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唐老师的这节圆柱体的体积非常好地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对量的感知,尤其是硬币叠加那一动态演示,不仅形象直观地展示出了物体的体积的测量其实就是单位体积的累加,进而为后续学生理解如何计算圆柱体体积的方法进行了铺垫,学生也会很容易想到那圆柱体的体积是不是也可以用这样近似于一个个的圆的面而不断累加而成的呢?逐步渗透给孩子对量的感知,像这样叠几层就是圆柱的高,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圆的面积是多少,这样单位累加乘以高,圆的体积不就求出来了吗?唐老师的设计水到渠成,启发孩子运用对量的感知进而大胆猜想,从而验证猜想,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趣味性,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量感的形成,并且掌握了将 “” 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的数学思想。教学策略实效,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思想扎实,学习目标达成,真可谓是有数学魂的数学课!赞
基于学生的思考,猜想,实践,探究,验证及得出结论,唐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为着眼点,真正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设计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
唐老师的这节数学课,教学环节设计的比较好,通过微课动画的演示,导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生活中圆柱无处不在,老师起到引领的作用,一步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从思考,猜想,实践,探究,验证及得出结论,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研究。
龙山谦宁褚琳琳
唐老师应用生动有趣的微课 3.0 动画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之后又播放 3.0 微课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回忆 “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整节课唐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以及学以致用,发展了空间观念与量感,巧妙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向您学习! 龙山工农田悦
唐老师的这节数学课很精彩,思路超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看后受益颇多。这节课促进了学生对量变的感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机的渗透了极限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猜想,自学,验证,观察等方式,调动多种感官,突破难点!
唐老师抓信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 象、实际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的理念,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究。
《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柱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柱体的特征,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又一次飞跃。唐老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 “转化” 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这节课主要是探究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唐老师的这节数学课,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这节《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究,教师充分体现了 “学位中心”,课堂中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较好的处理教与学,练与学的关系。通过学生们生活中熟悉的硬币进行教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物体体积的大小,更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向唐老师学习!
本节课的教训,教师能够特别注重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求职主动探索主动获得。同时也能够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但吸引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也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一个引导和铺垫。整节课教师都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当中得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圆锥的体积也很有帮助,学生的量感意识在操作中一点一点的形成。
个人认为知识的迁移,实际上也是一种量感的建立。唐老师通过让学生回忆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思考圆柱体积该如何转化呢?个人建议:总结出圆柱的字母表达公式后,可以提问,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公式应该怎么写呢?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唐老师的这节数学课,通过 3.0 微课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圆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量感” 的培养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 “量” 又与生活密不可分,本节课中袁教师为学生搭建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展开对 “量” 的教学,进而让学生在估测与测量活动中逐渐形成 “量感”,使学生不仅有了切身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自然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高品质的量感。
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 “类比” 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设计中大量有效的实践操作活动,促进学生对 “点、线、面、体” 之间量变的感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看唐老师的教学设计他能认真研读教材,看唐老师的课堂他能认真研读学生。在这一课中唐老师利用手中的学具完成从圆柱体到长方体的转化之前,鼓励学生先想,并把思考过程交流出来,最后在动手做,这样完整的实现了内在思考的过程,很欣赏这样的设计。
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从而理解、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直观感受体积大小的变化,发展学生的量感。教学设计特别清晰,问题设计恰到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多媒体直观演示调动学生的感官,发展了空间观念。
教学中渗透给学生对量的感知,尤其是硬币叠加那一动态演示,不仅形象直观地展示出了物体的体积的测量其实就是单位体积的累加,进而为后续学生理解如何计算圆柱体体积的方法进行了铺垫,学生也会很容易想到那圆柱体的体积是不是也可以用这样近似于一个个的圆的面而不断累加而成的呢?逐步渗透给孩子对量的感知,像这样叠几层就是圆柱的高,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圆的面积是多少,这样单位累加乘以高,圆的体积不就求出来了吗?唐老师的设计水到渠成,启发孩子运用对量的感知进而大胆猜想,从而验证猜想,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趣味性,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量感的形成,并且掌握了将 “” 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的数学思想。教学策略实效,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思想扎实,学习目标达成,真可谓是有数学魂的数学课。
应用生动有趣的微课 3.0 动画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也能强化学生头脑意识中圆柱的概念。之后出示教材情境图,既能通过观察柱子与水杯的体积大小发展空间观念与量感,也能感受学习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 “猜想与验证” 的探索过程,在探索中理解、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体会 “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 等思想方法,采用 “提出问题 - 类比猜想 - 验证归纳 - 实际应用” 的方式,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研究图形的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微课视频的运用很好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既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又是很好的一个引导和铺垫!
量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量感” 的培养必须在教学中进行螺旋式地深入和巩固,它对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究,积累丰富的 “量” 的活动经验,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并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通过观察 “叠硬币” 直观感知底面积与高都能决定圆柱体积的大小;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物感知,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量感,同时经历推导过程,渗透 “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的思想方法。
注重课前的预习,圆柱的体积一课复习旧知环节,需要学生回顾什么是体积,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回顾转化的方法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需要回顾的旧知较多,所以可以课前设计成几个问题让学生预习,就可以避免课上学生由于对知识的遗忘,而浪费时间,影响课堂的高效。
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迁移想:圆柱体能转化成什么几何形体,然后让学生用学具验证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过程,并讨论思考:这个圆柱体与转化后的长方体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得出结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本节课堂特别注重孩子的主动思考、主动求知、主动探索、主动获得。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合理新颖,处处体现着新鲜感。尤其在导入中,利用咱们的 3.0 微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又是很好的一个引导和铺垫,为后续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量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量感” 的培养必须在教学中进行螺旋式地深入和巩固,它对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究,积累丰富的 “量” 的活动经验,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并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唐老师应用生动有趣的微课 3.0 动画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也能强化学生头脑意识中圆柱的概念。之后出示教材情境图,既能通过观察柱子与水杯的体积大小发展空间观念与量感,也能感受学习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必要性。在微课的运用上恰到好处。很快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快速的进入状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视在本节课中,充分了利用 3.0 微课资源,融入教学,能很好的丰富学生的经验的缺失,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开课之初的微课 3.0 视频的引入,目的是唤醒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唤醒 “量” 感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出示本节情景时,从 “柱子需要多少木材?” 和 “水杯有多少水?” 这两个问题中去感知 “量” 感,并去发现它们共性问题,这都是需要研究解决 “圆柱的体积” 的问题?这一核心问题,从而引出新课。让学生能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必要性,与价值。
在本节课中,充分了利用 3.0 微课资源,融入教学,能很好的丰富学生的经验的缺失,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开课之初的微课 3.0 视频的引入,目的是唤醒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唤醒 “量” 感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出示本节情景时,从 “柱子需要多少木材?” 和 “水杯有多少水?” 这两个问题中去感知 “量” 感,并去发现它们共性问题,这都是需要研究解决 “圆柱的体积” 的问题?这一核心问题,从而引出新课。让学生能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必要性,与价值。
本节课,教师不但对所学相关的知识经验的再回顾与再现,并且进行合理的正迁移,更有为验证猜想所设计的严谨的证明。有通过 “叠硬币” 的动态演示,更有从 “圆” 到 “圆柱” 的探究,这个过程就是从 “二维” 发展到 “三维” 的过程,还有思想方法的渗透。
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的时候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靠经验的叠加就形成了观念。量感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产物。唐老师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中来发展学生的量感,并结合新世纪 3.0 微课做补充,很好的把需要想象的部分,通过微课视频的动态播放,让学生能在直观的演示中来发展量感,培养思维。
教师通过逐步渗透让孩子对量的感知,像这样叠几层就是圆柱的高,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圆的面积是多少,这样单位累加乘以高,圆的体积不就求出来了吗?唐老师的设计水到渠成,启发孩子运用对量的感知进而大胆猜想,从而验证猜想,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趣味性,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量感的形成,并且掌握了将 “” 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的数学思想。教学策略实效,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思想扎实,学习目标达成,真可谓是有数学魂的数学课!
本节课以 “提出问题 —— 类比猜想 —— 验证归纳 —— 实际应用” 的呈现方式,渗透 “类比” 等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对微课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合理猜想,并利用未知转化为已知,将新问题通过已有知识经验解决。课堂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将课堂还给学生。
创设情境以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生日蛋糕为切入点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圆柱体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发展量感,环节紧扣,经历猜想与验证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 “动手操作,验证猜测” 来帮助学生建立量感,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学生借助学具将圆柱体积转化成长方体,实现 “等积变形”,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亲自体会量的属性,从而对量的理解又会更进一步。
本堂课的教学是学生小学阶段最后一个体积的学习,而圆柱在生活中的学习也密不可分。本课的开头用了微课导入,视屏动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圆柱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老师的设计水到渠成,启发孩子运用对量的感知进而大胆猜想,从而验证猜想,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趣味性,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量感的形成,并且掌握了将 “未知问题” 转化为 “已知问题” 的数学思想。
应用生动有趣的微课 3.0 动画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也能强化学生头脑意识中圆柱的概念。之后出示教材情境图,既能通过观察柱子与水杯的体积大小发展空间观念与量感,也能感受学习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唐老师的板书非常好,思路清楚。践行了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观,从猜想,验证再到结论。好的板书就是一堂微型课 在这一点 ,唐老师做的非常好,能够反映出他的课的一个教学流程,也能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
本节课导入很生动、新颖,运用 3.0 微课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强化学生圆柱的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动手操作,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让学生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量感。
唐老师这节课教学各环节设计巧妙,过渡自然。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我学习的有很多,包括了:通过具体情境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感受体积大小的变化,发展学生的量感;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 “类比” 的数学思想方法。
微课引入,生动有趣,而且在探究圆柱体积计算方法时通过猜想 — 实验 — 验证层层深入,并通过叠硬币、微课演示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逐渐揭开了求圆柱体积的方法!可谓是生动、有趣、有序,独具匠心!微课的巧妙介入,既生动形象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微课引入,生动有趣,而且在探究圆柱体积计算方法时通过猜想 — 实验 — 验证层层深入,并通过叠硬币、微课演示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逐渐揭开了求圆柱体积的方法!可谓是生动、有趣、有序,独具匠心!微课的巧妙介入,既生动形象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第二稿文本】
【教学内容】
北师版 六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圆柱的体积(第 1 课时)》
【教 者】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丰才小学校 唐树雨
【教研队伍】
赵 爽、刘 哲、吴学谦
【指导教师】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进修学校 陈春艳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积累活动经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通 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 的过程,从而理解、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直观感受体积大小的 变化、体积单位的叠加、不同物体体积的比较发展学生的量感。
☆☆(修改思考: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体积单位的叠加、不同物体的体积的比较,也是发展学生量感的有效策略。)
【教学难点】
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类比推导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圆柱 16 等分切割模型,教学 PPT,微课 3.0 视频素材,合作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微课 3.0 视频中卡通人物的自述导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圆柱无处不在,强化圆柱的形状特征,为后面体积的探索活动做铺垫。 (播放微课 3.0 剪辑片段)
由教材情景图片引出关于 “求圆柱体积” 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引导学生思考 “柱子需要多少木材和杯子能装多少水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回忆 “体积与容积” 的概念,重点强调 “所占空间的大小”!
☆☆(修改思考:前面学习的圆柱的表面积,会对部分学生心中 “体积” 概念产生负迁移。所以,再导入过程中强化体积概念,既可以促进学生建立体积概念模型,也为后面 “单位体积的累加决定物体体积的大小” 的探究埋下伏笔。)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发现 “杯子的容积” 就是 “杯子中水的体积”,以及杯中的水也是圆柱。总结这些问题都需要求 “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应用生动有趣的微课 3.0 动画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也能强化学生头脑意识中圆柱的概念。之后出示教材情境图,既能通过观察柱子与水杯的体积大小发展空间观念与量感,也能感受学习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二、合理猜想
(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 “底面积 × 高” 计算。)
如果学生反馈出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 ³” 师给予肯定并适时参照模型引导学生回忆:长 × 宽可以求出长方体的什么?(底面积),底部的棱长 × 棱长可以求出正方体的什么?(底面积)。
☆☆(修改思考:在试讲过程中,有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就是用长 × 宽 × 高 / 棱长 × 棱长 × 棱长计算。那么这里如果对学生的反馈做以正向引导,不仅自然地过渡到 “底面积 × 高”,同时也为后面探究 “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之间的关系” 做铺垫。)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怎样求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猜想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的 “等积变形” 做铺垫。
※三、严谨验证
在猜想的基础上,初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何验证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展开如下探究活动。
☆☆(修改参考:对于 “叠硬币” 这个探究活动的实际意义,可以做更深层次的挖掘,所以在 第二稿中,我们团队将 “叠硬币” 设计成小的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①体积单位的叠加决定物体体积的大小;②底面积相同,高决定圆柱体积的大小;③高相同, 底面积决定圆柱体积的大小。这样能更直观的发展学生的量感。)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从叠硬币来看,用 “底面积 × 高” 能计算出圆柱的体积。
☆☆(修改思考:针对试讲中学习障碍的呈现,我们团队研究将这一环节中的合作学习细化,完善合作学习要求,制定合作学习单,给学生更清晰的探究要求,同时也让学生更自由的探索长方体与圆柱之间隐含的联系,包括但不仅限于 “底面积之间的关系”“高之间的关系”“长与底面周长的关系”“宽与底面半径的关系”……)
圆柱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就越接近长方体。 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 长方体的底面相当于圆柱的底面; 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 “叠硬币” 直观感知底面积与高都能决定圆柱体积的大小;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物感知,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量感,同时经历推导过程,渗透 “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的思想方法。
※四、尝试应用
组织学生应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教材情境中的两个实际问题,分别计算柱子的体积和水杯的容积(水杯中水的体积)。 汇报交流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已知圆柱底面半径、直径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先计算圆柱底面面积,再计算圆柱体积;两个实际问题的单位不同,求水杯容积计算结果要用容积单位 “ml” 表示。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课后 “练一练” 第 1 题。集体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情景中实际问题的计算,尝试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通过对两个情境中不同体积单位的比较,对照现实生活中具体实物,发展量感。
※五、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脉络,并播放微课 3.0 动画片段。 梳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的推理过程,回顾课堂活动中 “类比”“转化” 等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的回顾总结,加深学习印象,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实用性,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学习单,组织学生课后完成圆柱的体积的估计与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底面不同、高不同的圆柱之间的估计、计算、比较,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建立更清晰的圆柱的体积的 “量” 的模型,发展空间观念与量感。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猜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圆柱体积计算方法
验证:圆柱体沿直径平均切割成 16 等份拼成长方体
结论: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在 “叠硬币” 直观感知底面积与高都能决定圆柱体积的大小这一环节设计中,唐老师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物感知,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量感,教学梯度明确,符合学生认知。并且引导学生经历推导过程,渗透 “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的思想方法,真正让学生习得方法,学得数学!
唐老师利用手中的学具完成从圆柱体到长方体的转化之初,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并把思考过程交流出来,最后再动手操作,这样完整的实现了内在思考转化成动手实践的过程,很欣赏这样的设计。
唐老师采用 “提出问题 —— 类比猜想 —— 验证归纳 —— 实际应用” 的呈现方式,渗透 “类比” 等数学思想方法。在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量有效的实践操作活动,促进了学生对 “点、线、面、体” 之间量变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第三稿文本】
【教学内容】
北师版 六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圆柱的体积(第 1 课时)》
【教 者】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丰才小学校 唐树雨
【教研队伍】
赵 爽、刘 哲、吴学谦
【指导教师】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进修学校 陈春艳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以及体积大小的变化发展空间观念、量感。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 “类比”“转化” “化曲为直” 等数学思想方法。
☆☆(修改思考:本课除渗透 “类比” 的数学思想外,在后面的探究活动中,也同样渗透了 “转化”“化曲为直”“无限逼近” 等数学思想方法。所以,经过研讨,我们团队认为,在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体会多种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积累活动经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从而理解、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直观感受体积大小的变化、体积单位的叠加、不同物体体积的比较发展学生的量感。
教学难点:根据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类比推导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圆柱 16 等分切割模型,教学 PPT,微课 3.0 视频素材,合作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微课 3.0 视频中卡通人物的自述导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圆柱无处不在,强 化圆柱的形状特征,为后面体积的探索活动做铺垫。 (播放微课 3.0 剪辑片段)
由教材情景图片引出关于 “求圆柱体积” 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引导学生思考 “柱子需要多少木材和杯子能装多少水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回忆 “体积与容积” 的概念,重点强调 “所占空间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发现 “杯子的容积” 就是 “杯子中水的体积”,以及杯中的水也是圆柱。总结这些问题都需要求 “圆柱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应用生动有趣的微课 3.0 动画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也能强化学生头脑意识中圆柱的概念。之后出示教材情境图,既能通过观察柱子与水杯的体积大小发展空间观念与量感,也能感受学习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二、合理猜想
学生汇报 “切割法”“排水法”“转化变形法”……
☆☆(修改思考:计算物体体积并非只有利用公式这一种方法,比如情景中第二个问题 “求水杯的容积”—— 先将水杯倒满水,再把水倒入量杯也可以求出容积,并且简单易行。那么在初步接触圆柱体积概念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回忆计算圆柱体积的多种解决策略。)
(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 “底面积 × 高” 计算。)
如果学生反馈出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 ³”
师给予肯定并适时参照模型引导学生回忆:长 × 宽可以求出长方体的什么?(底面积),底部的棱长 × 棱长可以求出正方体的什么?(底面积)。
引导学生思考同为直柱体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之间的相似性。
预设生答:“上下都有一组相对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面”
“立着摆放侧面上下都是直直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怎样求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猜想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的 “等积变形” 做铺垫。
※三、严谨验证
在猜想的基础上,初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何验证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展开如下探究活动。
课件动态演示 “叠硬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由硬币叠成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变化,以及硬币叠成的圆柱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观察在硬币依次叠加过程中,所形成的圆柱的体积变化。
②观察比较都由一元硬币组成,但数量不同的圆柱的体积。
③观察比较分别由一元硬币、一角硬币组成的高度相同的两个圆柱的体积。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从叠硬币来看,圆柱的体积与圆柱的高和底面积有关,圆柱底面的大小、高的长度都影响圆柱的体积。
☆☆(修改思考:通过 “叠硬币” 的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圆柱的底面大小、高的长度影响着圆柱的体积,也能感受到单位体积的累加决定着体积的大小,但并没有严谨的理论依据得出乘法算式,所以第三稿的设计中我们把这一环节的总结进行如此修改。)
①播放微课 3.0 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回忆 “圆的面积” 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把圆沿直径平均分成若干份切开,可以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圆的面积。根据长方形长、宽与圆的周长、半径的关系,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修改思考:对于六年级上册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大部分学生还有比较深的印象,所以这里对 “推导过程” 不做展开讨论,只需要引导学生回忆 “等积变形”—— 圆能转化为长方形即可。)
类比推理,我们是否可以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圆的体积公式呢?
首先思考讨论:如何将圆柱转化成为长方体。
☆☆(修改思考:尝试先引导学生进行模型想象,圆柱怎么切割、拼接转化成长方体,然后再动手操作执行。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 “类比” 的数学思想。)
②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操作,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组织学生用课前准备的沿底面直径 16 等分的圆柱,进行 “等积变形” 操作。
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哪些联系?
引导学生边操作,边填写合作学习单,再根据合作学习单汇报交流。
圆柱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就越接近长方体。
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
长方体的底面相当于圆柱的底面;
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 “叠硬币” 直观感知底面积与高都能决定圆柱体积的大小;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物感知,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量感,同时经历推导过程,渗透 “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的思想方法。
※四、尝试应用
汇报交流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已知圆柱底面半径、直径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先计算圆柱底面面积,再计算圆柱体积;两个实际问题的单位不同,求水杯容积计算结果要用容积单位 “ml” 表示。
☆☆(修改思考:几次试讲的过程中发现想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操作验证、合作学习探究环节,那么教学时间稍显紧张。而且教材问题串 3 本身即是一个需要计算的紧扣情景的实际问题,所以第三稿教学设计,我们尝试把练习做为作业布置给学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情景中实际问题的计算,尝试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通过对两个情境中不同体积单位的比较,对照现实生活中具体实物,发展量感。
※五、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脉络,并播放微课 3.0 动画片段。
梳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的推理过程,回顾课堂活动中 “类比”“转化” 等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的回顾总结,加深学习印象,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实用性,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学习单,独立完成教材课后 “练一练” 1、3,并总结发现,与同学交流。
☆☆(修改思考:通过前两稿的试讲,无论是用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圆柱,还是用打印作业单的形式,都没有很好的帮助学生形成估算与计算的良好体验,所以此次设计将作业做此修改。)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计算,进一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三个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通过解决不同单位、不同已知条件的计算问题,强化圆柱体积计算的简单应用。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猜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圆柱体积计算方法
验证:圆柱体沿直径平均切割成 16 等份拼成长方体
结论: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唐老师能适时地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引导,以猜想加验证的思路设计课堂活动,活动中的叠硬币直观有趣的说明圆柱的体积和底面积发现和高的长度有关。然后结合学生已有的对圆的面积认知,渗透 “转化 “的思想,得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唐老师首先把实物圆柱体模型进行分解,再组合成一个已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但郭老师觉得还不够透彻,因此,又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推导过程重新回顾一遍,学生非常容易理解。
唐老师这节课上,通过观察 “叠硬币” 活动, 直观感知底面积与高都能决定圆柱体积的大小;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物感知,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量感,同时经历推导过程,渗透 “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的思想方法。
通过唐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及多次的与同伴修改研磨,不难看出唐老师是一个做事很严谨,力求精益求精的人,让学生感受到圆柱的底面大小、高的长度影响着圆柱的体积,同时也感受到单位体积的累加决定着体积的大小。这种方法非常直观。在你的身上洋溢着青年教师对数学的那种热爱,我似乎找到了初心。本课唐让学生感受到圆柱的底面大小、高的长度影响着圆柱的体积,同时也感受到单位体积的累加决定着体积的大小,这种方法非常直观。像你学习。 龙山_侯欣然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终稿文本】
【教学内容】
北师版 六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圆柱的体积(第 1 课时)》
【教 者】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丰才小学校 唐树雨
【教研队伍】
赵 爽、刘 哲、吴学谦
【指导教师】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进修学校 陈春艳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积累活动经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通 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 的过程,从而理解、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直观感受体积大小的 变化、体积单位的叠加、不同物体体积的比较发展学生的量感。
教学难点:根据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类比推导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圆柱 16 等分模型学具、教具,教学 PPT,微课 3.0 视频素材,合作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思考 “浇筑一根柱子需要多少混凝土和一个杯子能装多少毫升水。” 都需要求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发现 “杯子的容积” 就是 “杯子中水的体积”,以及杯中的水也是圆柱。总结这些问题都需要求 “圆柱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中熟知的素材导入,既能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也能强化学生头脑意识中圆柱的概念。再通过直观感知柱子与水杯的体积大小,发展空间观念与量感,感受学习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二、合理猜想
学生汇报 “切割法”“排水法”“转化变形法”……
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 × 高来计算;
②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长 × 宽 × 高来计算;
③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棱长 × 棱长 × 棱长计算……
(猜想: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 “底面积 × 高” 计算。)
如果学生反馈出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 ³”
师给予肯定并适时参照模型引导学生回忆:长 × 宽可以求出长方体的什么?(底面积),底部的棱长 × 棱长可以求出正方体的什么?(底面积)。
引导学生思考同为直柱体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之间的相似性。
预设生答:“上下都有一组相对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面”
“立着摆放侧面上下都是直直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 “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的猜想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的 “等积变形” 做铺垫。
※三、严谨验证 在猜想的基础上,初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何验证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展开如下探究活动。
①课件出示两组数量、形状不同的叠加在一起的硬币。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对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影响?”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从叠硬币来看,圆柱的体积与圆柱的高和底面积有关,圆柱底面的大小、高的长度都影响圆柱的体积。
即底面积相同,圆柱的高的长度决定圆柱的体积的大小;
高相同,底面积的大小决定圆柱的体积的大小。
②一摞硬币的叠加过程我们能发现什么?
较小的圆柱叠加起来可以形成更大的圆柱;小圆柱的数量决定组成的大圆柱的体积的大小。……
引发思考:如何验证圆柱的底面积与高的乘法关系呢?
①播放微课 3.0 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回忆 “圆的面积” 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把圆沿直径平均分成若干份切开,可以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圆的面积。
类比推理,我们是否可以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圆的体积公式呢?
②课件出示圆和近似长方形通过向上平移形成圆柱和近似长方体的动画。
引导学生总结:如何将圆柱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
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哪些联系?
引导学生边操作,边填写合作学习单。
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 长方体的底面相当于圆柱的底面; 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长相当于……/ 长方体的宽相当于……
根据合作学习的探究成果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 “叠硬币” 直观感知底面积与高都能决定圆柱体积的大小,任意一个圆柱都可以看成若干小圆柱的集合;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物感知,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量感;同时经历 “类比”“转化” 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体会多种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尝试应用
汇报交流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已知圆柱底面半径、直径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先计算圆柱底面面积,再计算圆柱体积;两个实际问题的单位不同,求水杯容积计算结果要用容积单位 “ml” 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导入环节中实际问题的计算,尝试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通过对两个情境中不同体积单位的比较,对照现实生活中具体实物,发展量感。
※五、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回顾 “猜想→验证→得出结论” 的学习过程,梳理本科的知识脉络。
课件依次出示《九章算术》中记载的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和祖暅原理的图示,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发展。
【设计意图】系统回顾学习活动,加深学习印象,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实用性;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的相关记载,感受中国智慧,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板书设计】
猜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圆柱体积计算方法
验证:叠硬币 | 圆柱体沿直径平均切割成 16 等份拼成长方体
结论: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V=Sh
唐老师在课上,通过具体情境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以及体积 大小的变化发展空间观念、量感。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 “类比”,经历 “猜想与验证” 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 “类比”“转化” “推理” 等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