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予

张馨予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299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24 11:09:12 +08:00
10 G 0 S 0 B
张馨予 的最新回复

教学时,很多学生对于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其实是模糊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自体会到两者之间的区别,也促进了学生量感的发生。

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圆柱的体积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只是他们不知道公式是怎么来的,虽然知道要除以 3,但是理由是什么,学生也是不清楚的。教师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圆锥的体积的推测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体积单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老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体积单位,值得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学生在发展自己的量感的过程。

课堂的引入非常有趣,也贴合本学段学生的特点。教学设计的层次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个人认为学生的操作较少,还是停留在师生的问答式教学的过程中,建议增加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和感知。

何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学情,他不是简单地讲解书上的一些内容,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使课堂更加丰富,课堂内容更适合班上学生的学习。

特别喜欢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并且简练,而且直接指向问题的核心,这样的问题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个一个去解决更难的问题。

本堂课的重点并不在于让学生知道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而是要让他们去真正体验、感知,再到理解,让学生经历量感的形成,才会有度量的发生。

大部分学生在学这堂课之前就知道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说怎么的出来的,很多学生就说不清楚了。因此本堂课的重点其实在于让学生知道公式是怎么得出来的。教师的设计完全抓住了学生的学情,值得学习。

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出彩,每一个活动都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成,关注到了学生对于量感的培养。现先有了对量的体验,才会有后面度量的准确。

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出彩,每一个活动都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成,关注到了学生对于量感的培养。现先有了对量的体验,才会有后面度量的准确。

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出彩,每一个活动都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成,关注到了学生对于量感的培养。现先有了对量的体验,才会有后面度量的准确。

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出彩,每一个活动都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成,关注到了学生对于量感的培养。现先有了对量的体验,才会有后面度量的准确。

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出彩,每一个活动都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成,关注到了学生对于量感的培养。现先有了对量的体验,才会有后面度量的准确。

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出彩,每一个活动都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成,关注到了学生对于量感的培养。现先有了对量的体验,才会有后面度量的准确。

通过对老师教学设计的学习,发现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 “量感” 的体验,因为面积单位的学习非常抽象,很多孩子特别容易在单位换算问题中出错,因此良好的课堂体验非常重要。

通过之前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单位换算的题型中是最容易出错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很困难。老师在本堂课通过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相信学生能够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个人在上这堂课的时候觉得非常难,因为低段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需要有效地组织课堂。白老师的这趟课通过一层一层地慢慢深入,让学生有序地在活动中体验量感,是很不错的。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是具体思维向抽象的过渡阶段,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非常重要。老师以有趣的情境导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心中形成一把 “测量尺”,很好地理解了周长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唐老师的课着重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从提出问题,到类比猜想,再到验证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发展了量感,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公式就行,值得学习。

特别欣赏朱老师提出的要使学生心目中有 “一杆秤”,这对于体积的学习特别重要。老师在教学的设计中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本,抓住学生在活动中的生成,很好体现了量感的培养过程。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8:07 · PVG 02:07 · LAX 11:07 · JFK 14:0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