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yue212

tianyue212

🏢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工农乡中心小学校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2089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2-01 12:00:32 +08:00
9 G 99 S 65 B
田悦
tianyue212 的最新回复

赵老师的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还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的学习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使学生体会生活处处皆数学,从而更爱数学,更爱学数学。

龙山工农 田悦

赵老师这节课用探长破案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对身份证编码和银行卡编码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编码的特点,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完美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也巧妙地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意识,精彩。

龙山工农 田悦

在探究过程中,李老师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借助参照物自主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并形成空间观念,实现了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认识。

李老师让学生找生活中面积接近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和 1 平方米的物体,不仅让学生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还做到了学以致用。

李老师的第二稿以学生会出现的矛盾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引导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解决难题,实现了让学生自主感悟 “量” 的大小,妙!

唐老师应用生动有趣的微课 3.0 动画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图形知识的兴趣,之后又播放 3.0 微课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回忆 “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整节课唐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以及学以致用,发展了空间观念与量感,巧妙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向您学习! 龙山工农田悦

李老师设计 “量一量、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参照物进行比较,真实地感受 “量” 的大小,并能够根据自己的量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巧妙且轻松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周老师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让学生观看 3.0 微课了解华容道,自己动手做陀螺,感受做的乐趣与学的收获。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扎实地掌握两种运动的知识。

周老师以微课 3.0 动画导入新课,以游戏比赛贯穿课堂,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边玩边思考,知之,好之,乐之,事半功倍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设计精彩至极!

董老师极其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数学的回归。董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很明显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复习课并不是单纯重温旧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整理和复习,使这些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又能分散到牢固掌握各个知识点,还能使各个知识点互相联系,融会贯通。陈老师做得恰到好处,使课堂更加精彩,更加有效。

在教学难点的处理上,重点是 “烙三张饼” 的问题。确实,在让学生认识到 “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 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 “突破口”。所以在此时,李老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 “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之后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 “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 “9 分钟” 才最少。

黄老师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为了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产生好奇,引发探究欲望。让学生经历从 “生活问题 — 具体感知 — 语言表达 — 符号表示” 的过程,黄老师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整节课,张老师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创设了不同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究的平台,带领学生观察、讨论、体验,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 “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 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的大量数学信息,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一片沃土。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没有满足于乘法分配律相关结论的归纳,而是适当拉长探究学习的过程,着力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其中的思维逻辑和数学内涵,体会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应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引导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

杨老师这节课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

张老师的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抓住教学的契机对学生进行 “美” 学的指导。

生活化的情境教学给数学课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创造过程,在自己体验、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做” 数学、“想” 数学,这正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王老师这节课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创设有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也使我清楚地认识到王老师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

郑老师的教法别树一帜,让学生课前学习微课,并进行检测,在动手操作和分享交流中理解公式。通过特别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阶式的习题也可以有效地巩固知识。在小组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4ms · UTC 14:55 · PVG 22:55 · LAX 07:55 · JFK 10:5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