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教育同仁们: 您们好!我是来自天津河西基地的陈洁。很荣幸参加本次教学设计与展示大赛,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与我们团队的崔冰、李颖、王欢三位老师一起,围绕本次活动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结合《有趣的测量》这节课,探讨如何发展学生‘量感’,提升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很珍惜这一次和全国同行们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特别期待各位专家、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各位同仁们取得好成绩!
《有趣的测量》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709?p=1#r_73585
《有趣的测量》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709?p=1#r_73744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初稿:https://bbs.xsj21.com/t/1709?p=1#r_73750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二稿:https://bbs.xsj21.com/t/1709?p=2#r_86973
《有趣的测量》两稿教学设计对比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09?p=3#r_94223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终稿:https://bbs.xsj21.com/t/1709#r_97438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终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09#r_97439
《有趣的测量》教学视频: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zODQ3MjA0MA==.html
【选课思考】
本次大赛的主题是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所谓量感已有公认的、比较宽泛的定义是: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具体来说,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量感的培养有助于理解量的概念,加强对数量的感知。“量”(liàng)起源于 “量”(liáng),这是学生量感形成的基本前提。东北师大史宁中教授说:“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可传递, 只能靠亲身经历。” 那么量感就是需要依靠学生的亲身感受与体验。通过生活中的感量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用量的眼光观察生活、用量的大脑考量事物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把握事物的量的属性,获得事物量的感受。
因此我选择了《有趣的测量》一课来进行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的探索。本节课其实是围绕 “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这个问题开展研究学习的。学生刚刚学习了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利用体积公式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当遇到这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不能通过公式直接计算时,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本节课希望学生通过估量、测量、反思、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的丰富的学习体验最终也能够应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我将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归纳反思的过程,因为真正的量感一方面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依赖于学生的反思内省。学生只有将在亲身操作过程中得到的感悟和受到的启发在心中形成了 “一杆秤”,真正意义上的量感才算形成。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 (初稿)】
教材分析:
《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是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的。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将物体浸没于水中,通过借助水的体积测量与计算,从而得到物体的体积。从显性方面来说,这是 “等积变形”,那么从隐性来说,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学生把握这一数学的转化思想,不仅可以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也能以此类推,解决一大批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教学时,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显性联系上,更应把这种隐性的数学思想渗透在其中,从而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长方体容器、石块、、量杯、水槽、橡皮筋、水桶和水、直尺、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 教师出示长、正方体模型。
提问:我们怎么能知道它的体积?
学生回答。
2. 教师出示石头。
提问 1:这块石头的体积大约是多少?你可以这样估计?
预设:
(1)可以把它想成体积大概相等的其它规则形状的物体,比如粉笔盒。
(2)可以把它想成一个近似长方体。
问题 2:我们怎么测量石块的体积?
预设学生的方法:
(1)把他分成若干个棱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把体积加起来。
(2)将石块击碎变成粉末,倒入量杯可以直接读数。
(3)将石块浸没在水中,通过测量上升、下降、溢出水的体积,得到石块的体积。
问题 3:哪种方法最好操作?
预设:多数学生会采取借助水来进行操作。
师: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测量,亲身测量一下石块的体积。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可测的规则物体计算体积到测量不规则物体石块,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从估量入手,让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大小有一个初步感知,利用已有经验估量石块的体积,在思考如何估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学生在估量后继续思考如何测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继续测量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1、思考 —— 实验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可以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预设:
(1)将石块放入水中,测量上升水的体积;
(2)将石块放入水中,测量溢出水的体积;
(3)将石块从水中取出,测量下降水的体积。
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实验操作过程,及预测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预设:
(1)读数时要平视;
(2)测量要尽量准确;
(3)石块要完全浸没;
(4)尽量减少误差。
2、操作 —— 实验过程。
教师请某小组学生到讲台前利用教具依次进行三次实验演示。
学生到讲台前进行实验操作。
3、交流 —— 实验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思辨交流。
预设:
(1)石块的体积转化成哪部分水的体积了。
(2)石块放进水中后,测量哪些数据。
(3)如何计算求体积。
(4)操作过程中如何尽量减少误差。
(5)三个实验的相同之处。
4、提炼 —— 数学思想
总结发现:不规则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的数学转化思想。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精化测量方法,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叙述培养学生从头至尾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在实验中体验虽然测量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个实验都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了规则物体进行测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是相通的。)
三、应用拓展
1、一个量杯中放入水,此时水面刻度是 55 毫升,放入石头后,水面升至 72 毫升,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 2dm, 宽 1.5dm,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 0.2dm, 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3、将两个西红柿浸没在盛有 250ml 水的量杯后,水位上升至 200ml,平均每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在练习过程中运用刚才的发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为每一个问题配有相应的动画,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量感。)
四、总结提升
1.介绍数学家的故事。
2.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故事传递给学生捕捉生活信息,发现生活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
陈老师,您好!认真研读了您的教学设计,感觉整个过程思路清晰完整。教师教的设计,学生学的预设,一步一步环环相扣。通过实验等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体会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把转化思想渗透给学生,成为一种数学学习的品质和方法。有两个个人希望:1、这节课的课题是有趣的测量,希望陈老师的下一稿设计中能够体现一些 “有趣” 的元素。2、在课的最后介绍数学家的故事中是否体现了思政教育,想在您的下一稿中学习一下您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 上海道小学 张兰
朱老师的这节《有趣的测量》一课,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在实验中体验虽然测量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个实验都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了规则物体进行测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是相通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知识建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朱老师通过让学生实验,积极主动的获得对测量的直接经验,通过记录、分享、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不断的积累学习经验,并且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之后学习的一节课,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何来进行测量,学生在量感方面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本节课的学习很有帮助,练习题的设计上也有一定的梯度,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知识进行迁移。
@13920347221 感谢张兰老师的评价和建议。本节课开始让学生从长、正方体的体积一下子过渡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研究,思维跨度大,挑战性强,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我设计了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在这一稿的设计中, 考虑到时间的问题,担心每个组的实验进度不同,就没有让每个组都参与实验,而是让三个小组学生到讲台上做三个实验,在这一点上,我将会继续思考,考虑在下一稿中增加每个小组都做实验的环节;同时也在思考,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其他物体的体积,一次来增加趣味性。思政教育的体现我也在认真思考,也希望张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力的素材,谢谢。
@yubing111700 感谢您的点评。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我设计了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在这一稿的设计中, 考虑到时间的问题,担心每个组的实验进度不同,就没有让每个组都参与实验,而是让三个小组学生到讲台上做三个实验,在这一点上,我将会继续思考,考虑在下一稿中增加每个小组都做实验的环节;同时也在思考,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其他物体的体积,一次来增加趣味性。
实施新课程:我们的理念是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挑战性、鲜活的数学。那么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实践活动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全体老师思考的问题。
陈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通过转化的思想来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思想引导的十分到位。学生通过实践,一方面加深对测量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提升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运用 “等积变形”,让学生把不规则的物体,转换成规则的图形来测量体积,是一种转化思想的渗透,教师更注重了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将物体浸没于水中,通过借助水的体积测量与计算,从而得到物体的体积。借助等积变形求不规则物体体积,培养量感。
“量感” 的培养重在体验和感知。本节课从可测的规则物体计算体积到测量不规则物体石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从估量入手,让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大小有一个初步感知,利用已有经验估量石块的体积,在思考如何估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学生在估量后继续思考如何测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继续测量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运用 “等积变形” 原有认知,让学生把不规则的物体,转换成规则的图形来测量体积,是一种转化思想的渗透。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个人建议:可以结合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来设计本节课教学,在关键处利用微课来引导和铺垫,效果可能要更好。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并说明理由。
你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冲突,又在观察、讨论、思考中相互接纳,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尽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交互作用,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交流讨论结果时,有的 ' 学生说出了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案,并选择教材上呈现的两种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明白这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的水的体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从估量入手,让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大小有一个初步感知,利用已有经验估量石块的体积,在思考如何估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之后在小组合作测量探究中,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了规则物体进行测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老师的《有趣的测量》一课来进行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的探索。本节课围绕 “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这个问题开展研究学习的。学生刚刚学习了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利用体积公式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当遇到这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不能通过公式直接计算时,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本节课希望学生通过估量、测量、反思、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的丰富的学习体验最终也能够应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陈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习题的设计难易程度逐步加深,让学生积极的去思考,去商量。使学生不仅仅只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还能有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和探究经验的积累。
陈老师从估量入手,让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大小有一个初步感知,这点很好,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估量石块的体积,在思考如何估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之后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了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的数学转化思想。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获得了新知。
陈老师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分有趣,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快乐的体验。最后通过数学故事传递给学生捕捉生活信息,发现生活问题,结合了生活实际,对课堂进行了情感上的升华。
陈老师这节课从估量入手,通过学生思考、操作、交流、提炼等实验环节,从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借助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转化为规则的物体体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量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的设计,教师做足了功课,在整个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量感、发展量感。整个设计教师预设的比较详细,在探究环节,教师主要以核心的问题为导向,来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
本节课依托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过程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量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预设学生的猜想,从估量引发思考,引发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精化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关注细节,关注学生的发展。
@sheng2010 通过认真阅读,陈老师的教学过程,我发现陈老师的课堂条理清晰,环节紧凑能把课堂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老师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尤其是新让学生猜测测量石头的体积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同时把不合理的方法淘汰掉。
本节课主要围绕 “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这个问题开展研究学习的。设计从已经学的知识导入然后估测体积,再到实验测量体积,运用转化思想计算出体积。估是量感培养的重要步骤,因此我认为这一点上是非常好的。测是量感发展的过程,再好的听都不如自己研究出来来的好。以上都是值得学习的,我还想提点小意见:能否将每个环节的评价要点设计出来,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是否掌握。
本课是一课有温度的课堂,从教师的选材开始,对量的不同读音解释。这样深度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只有自己对教材深入理解 ,才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才能将生活中的数学深入学生内心。
本节课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而这堂课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理论依据,课堂上合作交流,测量石块的体积,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量的感知气到了很好的培养。
本节课的课题是有趣的测量,陈老师的课堂也时时刻刻提现了有趣,尤其是环节设计,每一步都有预设,读了两遍,又给我了很多启发。当然,预设和生成或多或少会有不同,如果能添加上生成 和课后反思就更加完美了。
在交流中精化测量方法,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叙述培养学生从头至尾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在实验中体验虽然测量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个实验都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了规则物体进行测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是相通的。
老师在本节课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归纳反思的过程,因为真正的量感一方面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依赖于学生的反思内省。学生只有将在亲身操作过程中得到的感悟和受到的启发在心中形成了 “一杆秤”,真正意义上的量感才算形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 (二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长方体容器、石块、、量杯、水槽、橡皮筋、水桶和水、直尺、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提问:我们怎么能知道它的体积?
学生回答。
提问 1:这块石头的体积大约是多少?你可以这样估计?
预设:
(1)可以把它想成体积大概相等的其它规则形状的物体,比如粉笔盒。
(2)可以把它想成一个近似长方体。
问题 2:我们怎么测量石块的体积?
预设学生的方法:
(1)把他分成若干个棱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把体积加起来。
(2)将石块击碎变成粉末,倒入量杯可以直接读数。
(3)将石块浸没在水中,通过测量上升、下降、溢出水的体积,得到石块的体积。
问题 3:哪种方法最好操作?
预设:多数学生会采取借助水来进行操作。
师: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测量,亲身测量一下石块的体积。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可测的规则物体计算体积到测量不规则物体石块,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从估量入手,让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大小有一个初步感知,利用已有经验估量石块的体积,在思考如何估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学生在估量后继续思考如何测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继续测量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1、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可以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预设:
(1)将石块放入水中,测量上升水的体积;
(2)将石块放入水中,测量溢出水的体积;
(3)将石块从水中取出,测量下降水的体积。
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实验操作过程,及预测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预设:
(1)读数时要平视;
(2)测量要尽量准确;
(3)石块要完全浸没;
(4)尽量减少误差。
2、小组合作操作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可能出现的测量问题。关注学生测量过程,予以必要的帮助。
3、展示实验过程。
学生到讲台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
(1)石块放入水中,水面上升,测量容器的内部长、宽,以及水面上升的高度,并计算出上升水的体积;也可以量出两次水面高度,用石块和水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
(2)拿出石块,水面下降,测量并计算下降水的体积,方法和求上升水的体积方思路相同。
(3)放入石块,水溢出,将溢出水倒入量杯中,读出数据并将单位从毫升换算成立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思辨交流。
预设:
(1)石块的体积转化成哪部分水的体积了。
(2)石块放进水中后,测量哪些数据。
(3)如何计算求体积。
(4)操作过程中如何尽量减少误差。
(5)三个实验的相同之处。
4、提炼数学思想。
总结发现:不规则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的数学转化思想。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精化测量方法,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叙述培养学生从头至尾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在实验中体验虽然测量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个实验都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了规则物体进行测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是相通的。)
三、应用拓展
(一)基础练习
1、一个量杯中放入水,此时水面刻度是 55 毫升,放入石头后,水面升至 72 毫升,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 2dm, 宽 1.5dm,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 0.2dm, 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3、将两个西红柿浸没在盛有 250ml 水的量杯后,水位上升至 200ml,平均每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在练习过程中运用刚才的发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为每一个问题配有相应的动画,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量感。)
2.操作实践性练习。
分组完成:测量一块橡皮泥、一颗蚕豆、一个乒乓球的体积。体会测量的不同策略。
师:生活中还有一些物体,我们也要想办法测量出它们的体积。老师为每个组分别提供了一些物体。打开信封看一看。
(1)明确实验内容。
测量一块橡皮泥的体积。
测量一颗蚕豆的体积。
测量一个乒乓球的体积。
(2)学生动手测量。
(3)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设计意图:提供多种测量物体,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书中问题串的第四个问题。)
四、总结提升
1.介绍数学家的故事。
2.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故事传递给学生捕捉生活信息,发现生活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从估量入手,让学生对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进行估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思考如何估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量感,然后从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在交流中精化测量方法,在操作过程中,行程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培养学生的量感。
朱老师的这节课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将物体浸没于水中,通过借助水的体积测量与计算,从而得到物体的体积。借助等积变形求不规则物体体积,培养量感。
@wj810403 感谢您的点评和建议。在我的一稿设计中,考虑到如果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做实验的过程中,担心在时间上把控不好,所以选择三个组到台前来分别做三个实验,其他学生观察和讨论。但是经过试讲和老师们的研讨发现,这样没用参与实验的学生就失去亲身操作体验的机会,缺少了在试验中总结经验的过程,这样的课毕竟是不完美的。必须讲过实际操作才能加深学生对于 “转化” 思想的理解,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商量实验过程,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操作步骤,也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合理利用实验材料,长橡皮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上升水的试验中,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上升水的体积,而上升水就是水面和橡皮筋之间的水,在下降水的实验中,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下降水的体积,而下降水就是橡皮筋和水面之间空气的体积,在溢出水的实验中,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溢出水的体积,而溢出的水就是水槽里的水,倒入量杯中可以直接读出数据。这些转化后的体积在学生的实验操作中都是可见、可测、可算的。同时在总结的过程中配合动画,可以更直观的体会 “转化” 的过程和思想。
@wangmingzhu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出现的错误及误差其实都是他们宝贵的经验,实验中进行及时的调整也是学生获取的经验,这样的数学活动才是有效的。同时,有了第一个实验的思考经验,在后面测量其他物体时,学生才能想到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测量不同的物体,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陈老师这节课主要围绕 “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这个问题开展研究学习的,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测量了石块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体验,有思考,有合作也有收获和反思。在亲身操作过程中,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
本节课教师通过估量、测量、反思、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同时也让学生积累的丰富的学习体验应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归纳反思的过程,学生在亲身操作过程中感悟了量感。
本节课运用 “等积变形” 原有认知,让学生把不规则的物体,转换成规则的图形来测量体积,是一种转化思想的渗透。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个人建议:可以结合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来设计本
  177
gufang 3 天前
本课内容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借助具体的情境,在实验中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一个不规则的物体,我们无法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来进行计算,这就需要想办法借助直接可测物体的属性来测量不可直接测量的物体,即用水的体积可测的属性来测量出不规
@xiaoshuling1234 感谢您的点评。您的建议又给了我新的启发,我一定认真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结合微课内容来修改本课,希望可以很好的融合,如果可以在课上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就更好了。
@xiaoshuling1234 感谢您的点评。我想,数学活动课不能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空架子,任何的动手过程都不是装样子给人看,而是要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合作思考实验方法,体验实验过程,联系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内涵。
两稿对比反思:
各位老师大家好!到现在为止已呈现两稿教学设计,经过几次试讲让我感触颇深,感谢团队老师不辞辛劳的评课和建议,感谢网络上老师们发自肺腑的精彩点评。现将两次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的试讲反思如下。
两稿对比,变化最大的有两点:一个是增加了学生的操作过程。在最初的设计中,我知道让学生动手操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又担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若干问题,用的时间过长会影响教学进度,所以忍痛割爱放弃了让所有学生都动手操作的环节,只让三组同学上台分别作了上升水、下降水和溢出水的三个实验。经过试讲发现,这样做确实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弊端也随之出现。第一,由于实验器材的大小有限,教室后面的同学看得不是很清楚,虽然已经在水中加入了蓝墨水,但是上升、下降部分还是看得不清楚,这样就更不能将石块的体积与转化后水的体积联系起来,量感从何而来?第二,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也许不会一次成功,比如,学生将石块放入水中,想测量上升水的长、宽、高的数据,但是由于忘记在放入石块前先在水位线箍好橡皮筋,只能将石块取出重新调整实验步骤;再如,在测量数据时,为了减少误差应该测量容器内部的长度;又如,在读取量杯数据时应该注意平视刻度线…… 种种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并与同伴协商解决的问题以及总结的经验,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没有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就是去了这样的锻炼机会。所以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在这节课中有所收获,能力有所提升,在第二稿的设计中,我将这一环节做一改变,将原有的三组同学上台实验变成每一个小组都做实验。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为了时间上不受影响,不让学生盲目操作,在操作之前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再来进行实验。经过试讲发现,学生的能力远超过老师们的预想,小组分工明确,组长指挥得当,随时调整实验步骤,井然有序,有些组做完其中一个实验并计算得到石块的体积后,还有时间用其它实验来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并在小组内讨论误差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减少误差。学生在亲子动手测量的过程中逐渐发展 “量感”。
另一个增加的内容是,在练习环节增加了操作实践性练习。很多老师在我发布完初稿后留言说,这节课题为《有趣的测量》,如何在课堂中体现 “有趣” 二字。看了老师们的留言,我和我的团队认为在初稿的设计中 “有趣” 体现得确实不明显,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积极性,在试讲时也发现没有参与实验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再加之后面只是基础性练习,那么这节课就相对枯燥了些。于是我们经过研讨决定,不但让学生每人都参与实验操作,同时还要加入更有挑战性的实验,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还可以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在操作实践性练习环节再次加入实验环节,为学生提供了橡皮泥、蚕豆和乒乓球三种实验材料,让学生想办法得到一块橡皮泥、一颗蚕豆、一个乒乓球的体积。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需要他们小组合作、集思广益想办法解决。经过试讲,发现学生在这个环节异常兴奋,积极性尤其高涨,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不消极、不放弃,信心满满、勇气挑战。由于前面测量石块的体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借助这些经验想到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测量不同的物体,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一稿的教学设计后,我和我的团队依然发现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
1、在学生到台前展示三个实验后,是不是应该配合电脑动画演示,更直观得突出石块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的过程。 2、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测量什么数据及如何计算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有些学生做上升水实验时,先测量了放入石块之前的水的长宽高,放入石块之后,有测量了此时的水面高度,计算:a×b×h 现 - a×b×h 原,当然这样计算也可以计算出石块的体积,但是这样算不但计算量变大,同时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哪部分水就不能直观地观察出来了,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需要巡视并适时引导,到台前展示实验过程时有必要对比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寻求最优实验方案。 3、在操作实践性练习中,是否有必要再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实验物品,如海绵等等。
以上是我对两次教学设计的教学反思,也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拜读了陈老师的设计,感觉陈老师是一个很有灵性的老师,她向学生提供石头、橡皮泥、蚕豆、兵乓球等不同特征的物体,让学生尝试测量体积。从而将物体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的测量过程深深映入学生脑中。提一点小疑惑,这是一节数学课应该上出与科学课的区别,应该更聚焦与 “量感” 这个主题。您将不同特性的物体都转化成水的体积,在这里水是不是就成为了一个测量的工具?而不同的测量策略是不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的一种感知?
【教学设计 (终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长方体容器、石块、量杯、水槽、橡皮筋、水桶和水、直尺、试验单、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新思考。
提问:我们怎么能知道它的体积?
学生回答预设:先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数据,以及正方体棱长的数据,再利用长、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它们的体积。
提问 1:这块石头的体积大约是多少?你还能直接测量数据再计算吗?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石块是不规则物体,不能像长、正方体一样直接测量数据了。
提问 2:你可以怎样估计你们组石块的体积?
学生回答预设:
(1)可以把这个石块想成体积大概相等的其它规则形状的物体,比如粉笔盒,大概是 1 立方分米。
(2)可以把我们组的石块想成一个近似长方体,长大约是 15 厘米,宽大约是 7 厘米,高大约 2 厘米,再计算出体积。
问题 3:我们可以怎么测量石块的体积?
学生回答预设:
(1)将石块浸没在水中,通过测量上升、下降、溢出水的体积,得到石块的体积。
(2)将石块击碎变成小碎块,倒入量杯可以直接读数。
(3)用切割机把它分成若干个棱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把体积加起来。
问题 4:哪种方法便于操作?为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采取借助水来进行操作,因为便于操作,与另外几种方法相比较,误差相对较小。
师: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测量,亲身测量一下石块的体积。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可测的规则物体计算体积到测量不规则物体石块,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从估量入手,让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大小有一个初步感知,利用已有经验估量石块的体积,在思考如何估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学生在估量后继续思考如何测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继续测量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思考实验方法。
问题 1:想一想,可以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学生回答预设:
(1)将石块放入水中,测量上升水的体积;
(2)将石块放入水中,测量溢出水的体积;
(3)将石块从水中取出,测量下降水的体积。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小组分工。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组内成员的分工。
3、小组合作操作实验。
要求:小组同学合作测量石块的体积,并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总结测量经验。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可能出现的测量问题,关注学生的测量过程,予以必要的帮助。
4、展示实验过程。
学生到讲台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测量时总结的经验、以及实验结果:
学生回答预设:
(1)上升水的实验:容器中倒入适量水(保证石块可以完全浸没),用橡皮筋箍在水位线处,将石块放入水中,水面上升,测量容器的内部长、宽,以及水面上升的高度(即橡皮筋和此时水位线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上升水的体积,即石块的体积;
有的小组在实验时可能没有用到橡皮筋,而是测量出两次水面高度,再相减,求出水面上升高度,计算上升水的体积;也有可能利用原始水面高度算出水的体积,再用现在的水面高度算出石块和水的体积之和,用石块和水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得到石块的体积。
(2)下降水的实验:容器中放入石块,再倒入适量水,石块完全浸没,用橡皮筋箍在水位线处,取出石块,水面下降,测量容器的内部长、宽,以及水面下降的高度(即橡皮筋和此时水位线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下降水的体积,即石块的体积;
其它方法类似于上升水实验的其它方法。
(3)溢出水的实验:将容器放在水槽中,将容器倒满水,轻轻放入石块,水溢出,将溢出到水槽中的水倒入量杯中,直接读出数据,并将单位从毫升换算成立方厘米。
测量经验预设:
(1)读数时要平视,不能俯视或仰视;
(2)测量要尽量准确,测量容器里面的数据;
(3)石块要完全浸没;
(4)尽量不洒水,减少误差。
(5)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使计算变得简单。
在学生做完每一个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辨交流以下问题:
(1)石块的体积转化成哪部分水的体积了?如何操作才能明显的看见石块的体积转化成的水的体积?
(2)石块放进水中或从水中取出后,测量哪些数据来进行计算?
(3)如何计算求体积?用哪些数据可以使计算变得简单?
(4)操作过程中如何尽量减少误差?
(5)三个实验有什么相同之处?
4、提炼数学思想。
教师播放动画还原三个实验过程。
总结发现:不规则物体等积变形成规则物体,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精化测量方法,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叙述培养学生从头至尾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在实验中体验虽然测量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个实验都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了规则物体进行测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是相通的。)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一)基础练习
1、一个量杯中放入水,此时水面刻度是 55 毫升,放入石头后,水面升至 72 毫升,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 2dm, 宽 1.5dm,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 0.2dm, 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3、将两个西红柿浸没在盛有 250ml 水的量杯后,水位上升至 200ml,平均每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在练习过程中运用刚才的发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为每一个问题配有相应的动画,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量感。)
2.操作实践性练习。
分组完成:
测量一块橡皮泥、一颗蚕豆、一个乒乓球的体积。
(1)明确实验内容。
测量一块橡皮泥的体积。
测量一颗蚕豆的体积。
测量一个乒乓球的体积。
(2)学生动手测量。
(3)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测量橡皮泥:方法一:将橡皮泥放入盛有水的量杯中(完全浸没),直接读取数据得到橡皮泥的体积;
方法二:将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测量数据并计算。
测量一颗蚕豆:将 20 颗蚕豆放入盛有水的量杯中(完全浸没),直接读取数据得到 20 颗蚕豆的体积,再除以 20,得到一颗蚕豆的体积。
测量乒乓球:将乒乓球用小棒摁入量杯的水中,使其完全浸没,直接读取数据得到乒乓球的体积。
(设计意图:提供多种测量物体,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及策略,体现方法多样性,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提升
1.介绍数学家的故事。
2.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故事传递给学生捕捉生活信息,发现生活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
终稿反思:
终稿教学设计与前一稿相比的不同之处:
1、在二稿的设计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测量方法后,紧接着让他们预测实验中会遇到的问题,这个环节在终稿的设计中做了删改。因为经验是从实践中来,在还没有进行操作实验时让学生预测在实验中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必须要在实验的过程中,或者说在失败中增长经验,总结方法。所以我把这一环节改成,让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确定小组成员分工,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
2、在学生小组合作测量石块体积时,我给学生提出要求:小组同学合作测量石块的体积,并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总结测量经验。团队教师也认为,在此时提出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思维上的或操作上的,例如学生知道借助水来测量石块的体积,但是测量时却不知道测量哪些数据为好,那么此时学生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和讨论过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时经历思维的碰撞产生的共鸣,从而想到解决办法。在学生汇报时都是可以把这个过程再现出来,将自己的经历分享,也提供给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在这个测量过程中,选择哪些测量工具、如何测量更有效,用什么数据计算更简单,都是发展学生量感的有效途径。
3、在学生汇报完自己的实验过程之后,我加入了课件中动画的演示,用更加直观的动画展示体积转化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更有效的帮助,体会转化的过程和思想。
通过估量、测量、反思、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同时也让学生积累的丰富的学习体验应用于生活。教师采用土豆,橡皮泥等不规则物体来试验,把这种愉悦、有趣带给孩子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运用 “等积变形” 原有认知,让学生把不规则的物体,转换成规则的图形来测量体积,是一种转化思想的渗透。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运用 “等积变形” 原有认知,让学生把不规则的物体,转换成规则的图形来测量体积,是一种转化思想的渗透。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拜读了陈老师的设计,感觉陈老师是一个很有灵性的老师,她向学生提供石头、橡皮泥、蚕豆、兵乓球等不同特征的物体,让学生尝试测量体积。从而将物体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的测量过程深深映入学生脑中。提一点小疑惑,这是一节数学课应该上出与科学课的区别,应该更聚焦与 “量感” 这个主题。您将不同特性的物体都转化成水的体积,在这里水是不是就成为了一个测量的工具?而不同的测量策略是不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的一种感知?
本节课属于属于实践课,陈老师的做法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在学生小组合作测量石块体积时,陈老师给学生提出要求:小组同学合作测量石块的体积,并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总结测量经验。在此时提出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思维上的或操作上的,例如学生知道借助水来测量石块的体积,但是测量时却不知道测量哪些数据为好,那么此时学生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和讨论过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时经历思维的碰撞产生的共鸣,从而想到解决办法。在这个测量过程中,选择哪些测量工具、如何测量更有效,用什么数据计算更简单,都是发展学生量感的有效途径。在学生汇报完自己的实验过程之后,陈老师加入了课件中动画的演示,用更加直观的动画展示体积转化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更有效的帮助,体会转化的过程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