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彦飞

宋彦飞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309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24 13:04:29 +08:00
10 G 0 S 0 B
宋彦飞 的最新回复

在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把体积和容积对比的活动,我认为这个环节设计的非常好,因为小学生常常把体积和容积弄混,通过对比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体积和容积。

《体积与容积》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之后学习的内容,教师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探究物体的体积大小,通过猜测、探索、验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促进了学生量感的形成,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学生在看、找、想、说等活动中加深了感悟。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表达 “大” 与 “小” 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出 “空间”“大小” 这两个关键词。为后续学生初步感知体积、容积做铺垫。

本课是学习体积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量感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感知机会,这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很清晰,但重点部分活动较少,学生亲身感知的机会不足。

在教学中,陈老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量一量、摆一摆的活动,使学生经历尝试、猜想、验证的过程,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思想,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从用 “体积单位块” 量给定的三个长方体的体积,得到相等的结果,从而产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设计合理,凸显了对学生量感的培养。

王老师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比较清晰,教学环节衔接也比较紧密。没有具体的操作过程,这部分是培养学生量感的过程,如果把这部分细化一下会更好。

本节课的设计,谢老师能够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这点很好。在小学阶段,量感的培养需要借助活动和实物才能完成。所以,可以在增加几个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量。

夏老师的课问题环环相扣,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体积单位具体有多大,让学生们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有了感性的认知。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不断积累关于量感的活动经验,同时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如果再增加两个活动就更好了。

夏老师通过类比猜想、估测等活动,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无痕过度,设计的非常巧妙。然后又及时巩固立方分米相关知识,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量感。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数体积、摆体积和算体积三个层层递进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长方体体积形成的过程,把对学生量感的培养真正落实到了教学活动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历 “合作 —— 探究 —— 操作 —— 质疑 —— 验证” 的过程后,学生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印象会更加深刻。有效的合作,可以大大地激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了铺垫。

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坚持让学生在拼摆操作、观察、合理推想等实践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思想,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整体设计很好,活动也比较丰富。但我认为,如果在本节课的最后,再设计一个找一找,说一说的活动,并让学生交流想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区分体积和容积。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自己去探索体会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无论用的是视频展示,还是亲身实验,都是为了给孩子们搭建好体积和容积这两个抽象的概念,正因为它们抽象,就更应该多给时间让学生体验感受,真正让体积与容积单位的概念变得 “可视”。

本节课王教师设计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通过类比、猜想、验证、总结等过程,探究圆锥的体积,从而不断地积累探究立体图形的活动经验。为发展学生的量感奠定了基础。

王老师的设计从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圆锥和圆柱比较接近,学生会猜想到圆锥的体积的和圆柱的体积一定存在某种关系,水到渠成。

在本课教学中,李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逐步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空间观念都得到了发展。

学生的 “量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构建,进而构建出 “体积单位” 模型。在本课的教学中,陈老师设计了做、找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升 “量感”。

陈老师对长度、面积、体积三个不同维度单位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三类单位的关联及对不同写法的差异比较,将这种关系从知识内部发展路径中解析出来,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将 “逻辑” 的 “基因” 嫁接至体积单位,沟通思想方法,再次突出体积的测量与长、宽、高三个维度相关。

教师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对知识内容进行多样化的体验,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亦能将对数学问题的思考、问题的解决、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一个相应的提升与发展。这也符合 “量感” 的发展过程。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10:30 · PVG 18:30 · LAX 03:30 · JFK 06:3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