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lin

leilin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240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23 19:32:52 +08:00
10 G 0 S 0 B
leilin 的最新回复

小学阶段量感的建立,是用一连串 “感觉” 串起来的体验活动。学习应该由学生自己感知体验、归纳整理,引导学生经历 “估长方形的面积” 到 “验证面积” 再到 “面积计算公式” 的过程,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又在运用中逐步发展量感。通过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体验、构建新知,不断积累活动经验的同时,更培养了学习品质,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总之,量感是一种感受、一种意识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帮助低年段学生建立量感作为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石,更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量感的建立、经验的积累、数学素养的提高。

如果说 “生活化感知” 能为学生量感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那么 “层次化体验”,就能为学生量感形成提供保障。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层层的体验、层层的铺垫,不仅可以建立学生的概念表象,发展学生的量感,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所形成的 “量感” 精确化、精准化、精致化。

让学生先估测铅笔的长度、文具盒的长度、课桌的长度,然后让学生用厘米尺展开实际测量,对照自己的估测,清晰长度量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建立某些物体的长度量感的表象。这样,在测量较长物体时,学生不仅可以精准测量,还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辅助测量。生活化感知,能够让学生的量感从主观臆测走向参照推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测经验逐渐积淀,这是培育学生量感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读完整个教学设计,有一个感受是很棒,第二个是真棒。将体积单位置身于更广的量的体系中,通过回顾追溯线的测量 —— 图形面的测到今天的课程这是一个结构化的开始,很有想法的开始。从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这一系列体验活动中,学生逐渐体积单位的表象,从感性特殊到感性一般的形成过程中,量感悄然生发。量感摸不着更多的就是感受体验,慢慢形成感觉,形成体系。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结构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长方形长与宽同面积之间的关系,形成结构化思维,有效加深对量与计量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思维水平。并且所有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得到了不是教师教的,这样学习的量在脑中 “发展” 会更有深度。

读完有一个感受,全文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在做,就是学生,学生自己去探索体会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无论用的是视频展示,还是亲身实验,都是为了给孩子们搭建好体积和容积这两个抽象的概念,正因为它们抽象,就更不能上成概念课,在平时的课堂中,老师就怕学生出不了就代替他们讲了,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如果多给时间让学生体验感受,慢慢的他们会形成的自己的理解然后来总结概念,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更好。

1、选课的思考是否不够充分,您所说的不是很深入。您的前期理念,选课的原因,课的定位。。。 2、这一节课其实是一节概念教学课,相对其他课程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设计是很有条理的,逻辑性强的。但是每个环节的分析上面,都是一带而过,这样设计怎么培养量感了,没有说清楚。

课前的前置体验活动,采用走一走、跑一跑、量一量等方式,学生积累了经验,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基础。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想法。而且任务打的设计又松又紧,学生思考能有方向也能开阔一定有空间。课中学生分享自己的活动体验,孩子们多样化的表达,丰富学生的感知,借助估测 1 千米会更有参照物,量感也就渐渐形成了,我认真读完就是豁然开朗的感受。

畅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

本文建立起 “面积” 的空间观念,经历估计、比较、测量面积得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然后类比推导出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且通过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用自己所学的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环节层层递进,逻辑性强。自己可以试着按照这个流程上一上。

老师您好,我看到您上传的资料,但是内容里面没有每个环节这样设计的思考称述,而且设计上看就是书上的流程,能否在写详细一些。让我们能更好的读懂您是如何发展面积这一量感的。

本文提到真正的量感一方面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依赖于学生的反思内省,我非常认同。本节课主要围绕 “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这个问题开展研究学习的。设计从已经学的知识导入然后估测体积,再到实验测量体积,运用转化思想计算出体积。估是量感培养的重要步骤,因此我认为这一点上是非常好的。测是量感发展的过程,再好的听都不如自己研究出来来的好。以上都是值得学习的,我还想提点小意见:能否将每个环节的评价要点设计出来,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是否掌握。

前测调查,了解学情是很好的出发点,可否将您的前测题出示,让我们更清楚的去了解数据的真实性。本设计是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类比、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建构有关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发展量感的。有个小小的建议:可否适当把活动的评价跟上,既然有前测那么是否需要再次进行后测才能说明这样设计达到了目的。

陈老师,你好,我想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了体积单位叠加过程,才能更深刻体验到各个体积单位,积淀量感。而您的设计中我没有感受到有这一过程。还有我认为学习过程是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才能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中,养成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表达的习惯。而您的设计只有一个环节探究活动,我想问空间观念与量感能逐步在您的课堂上形成吗?还有这个教学设计太过于简单,也需你有其他的想法,可是没来得及写出来,期待二稿。

从 “关于 “年、月、日” 的知识你都知道了什么?” 这个问题引入学习,其实就是在了解孩子的真实问题、孩子的学习起点,看似简单平常,实则意义深远,考研老师对学生的把握程度和教材的理解度。看日历填表 一步一步来深入教学,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将文化引入其中更是补充孩子们一直以来的疑惑。这样的教学我认为才是真正量感建立的过程。

之前听过几堂关于年月日的教学实录,从日历中去发现年月日的秘密,知识掌握永远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体会才会更深刻,所以,从实际的日历去发现里面的一些秘密,我认为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生知道 1 时 = 60 分,他们只是从生活中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转化关系,但是孩子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或者说感觉,所以个人认为张老师您的教学环节还是不够,不能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时和分的。建议再多加一些活动,多让学过体会。

直接开门见山的进入学习内容,从认一认到游戏活动再到分一分活动,其实就是不断加深认识人民币的过程。购物活动让学生去用钱,增加对人民币之间的转化理解,是层层递进的一个设计。不过从二稿中我没有看到孙老师您的板书设计,是否可以加上。还有一点我认为是否可以加上一个小面额人民币消失之谜的作业设计。让孩子们下来探秘为什么现在没有在流通小面额的原因。

李老师,你好,认真阅读您的三个设计,感觉在不停的升级和进化。我就说一说拜读第三稿中我的一些思考:1、开课更加有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辩论,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2、第 3 环节感知 1 厘米的实际意义,是学生真正建立 “厘米” 这一量感的过程。只有真正感受 1cm 有多长,孩子们脑子才有其表征。3、感悟测量方法这个环节设计也很巧妙,从错误中纠正孩子错误的量法。4、莱尔透视幻觉这个环节我个人认为很有亮点。

李老师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展现学生 “鲜活” 的思维过程。有一点不知道对不对,在活动二认识人民币时,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欣赏中国的文化。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说小面值的人民币消失,可以放一段视频介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面额淡出人民的眼中。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2ms · UTC 07:29 · PVG 15:29 · LAX 00:29 · JFK 03:2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