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旭

李东旭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6300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05 20:53:18 +08:00
10 G 0 S 0 B
李东旭 的最新回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量感体验的方法的缺失。教师教学时对学习方法方面如果关注不够,学生的体验仅是动手、动眼,缺乏有效的思维加入,那学生的量感培养会出现断层,所以要及时去评价量感体验、引发思考。关注量感准不准、对不对,需要师生、生生共同评价,教师不要忽视这个引导学生修正、巩固、内化的好时机。

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投影上的一些的图形的一周指的是什么?通过学生这样不断地指,去认识和理解必须是由起点到终点,也就是由起点回到起点,然后再通过指一指,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去概括概念,让孩子充分感受周长的含义。

借助对生活中熟悉物品的估测,体会分米和毫米的实际意义,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实物包含的单位量的大小,建立长度单位正确表象,发展估测、抽象和想象能力,体验 “量” 形成 “感”,促进量感的形成

罗老师这节课,处处有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物体的质量,从做中学,既发展了学生的量感,又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王老师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及意义,建立小标准感知时间,再通过量的累加,以此建立大标准,作为新的标准,量感在活动中悄然形成并发展!

在 “说一说” 的教学环节中经历了三种方法,分别是 “升水法,降水法和溢水法” 学生在经历这三次实验之后,头脑中对于体积的量感理解就不会只存在于认识体积的表像,而是有了一个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培养。

曾老师在学生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利用各种感官实现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真实体验,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正确运用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强学生的 “量感”, 培养学生的 “量感”。

量感的持续发展需要思维去内化,通过思维参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建立不同量的清晰概念。教学中应多提供思辨的机会,一方面注重方法策略的总结提升,为后续学习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思考、辨析同一领域的相近计量单位或不同领域易混淆的计量单位,帮助学生明确计量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深化量感的发展。

夏老师的课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体积单位具体有多大,在生活情境探索和发现,对于日常教学很有借鉴意义。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课堂让学生观察钟表时针运动记录对比发现 24 时计时法和 12 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又通过观察发现 12 时计时法每个数字重复出现两次,为了表述方便 12 时计时法需要加上描述时间段的词。无形的时间当成有形的尺子,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高老师课上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摸、量,围、比、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

通过描一描、认一认、说一说、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周长,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量感的培养离不开操作活动,白老师设计的看、比、想、找活动,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知道测量物体时,度量的单位可复制,可叠加。

白老师设计很有层次,从感知 1 厘米到表象 1 厘米,再到应用 1 厘米,让学生充分经历认识 1 厘米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建立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具体表象,让学生头脑当中的关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表象得到不断的调整、明晰,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的同时,感受 1 平方厘米的大小、感受 1 平方分米的大小,实际上就是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学生量感。

认识了面积,那么面积应该用什么单位呢?让学生感知学习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师让学生摆、数来认识面积单位,并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各个面积单位的大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

《什么是周长》一课,这属于一节概念课,教材编排不揭示严格的定义,但要求通过教学理解周长的含义,从整体上来看,安婉婷老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通过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亲自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这样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值得我们学习!

《什么是周长》一课,这属于一节概念课,教材编排不揭示严格的定义,但要求通过教学理解周长的含义,从整体上来看,安婉婷老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通过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亲自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这样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值得我们学习!

本节课的设计,教师做足了功课,在整个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量感、发展量感。整个设计教师预设的比较详细,在探究环节,教师主要以核心的问题为导向,来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

本节数学课把课堂给孩子,鼓励学生探究、分享交流,在分享交流中促进孩子反思、提升,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得数学知识,又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7:45 · PVG 15:45 · LAX 00:45 · JFK 03:4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