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qiuyi

chenqiuyi

🏢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2987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2-28 16:12:02 +08:00
9 G 99 S 65 B
chenqiuyi 的最新回复

本节课教师通过观察设计,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量感的态度,构建量感思维,通过动手操作,组内交流合作,提出猜想,为解决问题找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量感数学素养。

在比较面积大小时,能有效借助小组合作让学生从多角度比较面积的大小,体现了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也为后面即将学习的面积单位做了铺垫。

李老师这节课,每一个问题都问的很细,但也有些不足,有的问题孩子回答不了。比如 “为什么一厘米一样长”,只要孩子通过比一比,验证不同尺子的 1 厘米一样长就可以了,也就体会到了单位统一的必要性了。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的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悅、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通过演示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体会到 1 秒有多长,建立 1 秒的表象,引导学生思考 1 秒钟内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尝试一下,说说你对 1 秒有什么感受?(很快),逐步培养学生的量感。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抽象到具体,学生不仅感兴趣,还保证了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了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和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表达能力。

本节课教师借助多种不同的方式,如拳头法、记歌诀等记忆大小月份,生动活泼,有趣,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有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中老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更直观地提升学生对转化思维的感悟,帮助学生建立量的感官认识,发展学生 “量感”

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学生明确体积单位的概念后,让学生大量的感知 1 个体积单位的大小,并在生活中找一些熟悉的物体,形成相应的表象,从而让学生建立量感。

王老师让学生从感知单位量到感悟叠加量的一次深度体验和深度学习,是从单位量到叠加量有效过渡,对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量感积累了有效的活动体验。

王老师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体验 “转化” 的思想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不仅仅只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还能有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和探究经验的积累。

在头脑中建立准确的表象,而后又通过具体测量培养学生的 “量感” 并解决本课重难点,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各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情景激趣导入,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 “周” 和 “长”,让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更加深刻。环节四的设计也非常好,再一次加深了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培育并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庄老师的设计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摆中体会长与宽的关系,在感知关系后交流中培养量感。如果课前对教材,学情再加以分析,设计时会更侧重于培养量感的策略上。

这节课的设计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迁移诱导到新知学习,完成了认知上的一次飞跃。设计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通过具体的数字向用抽象的字母来表示,过渡自然,逐步渗透了代数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为后面学习方程做好了铺垫。

朱老师通过让学生实验,积极主动的获得对测量的直接经验,通过记录、分享、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不断的积累学习经验,并且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知识。

在本节课中,就是让学生通过 “看、摸、测、量、说” 等不同的感受方式,加深对 “量” 的认识。秦老师这节课非常生动。

薛老师通过若干个大小区别明显的物体的面,给学生的感官以强烈的刺激,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面的大小上来。整节课的设计呈由直观感知到形成抽象概念,由易到难,呈螺旋式上升。使得难点的突破顺利成章。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3ms · UTC 01:26 · PVG 09:26 · LAX 18:26 · JFK 21:26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