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lpingping123

wanglpingping123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3683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04 11:58:37 +08:00
9 G 98 S 40 B
wanglpingping123 的最新回复

教材解读通透 准备非常充分 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计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预设,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归纳,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导入环节由长方形和长方体有什么不同,然后引发了学生的猜测,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量一量,说一说,猜一猜,用一用。设计的都非常到位。尤其是在测量前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也是培养量感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操作、数数等多种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感知时间单位分和秒之间的关系,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时间的意义与价值

用心体味这就是一分,是由 60 秒组成的,每个人生活当中都有有限的时间,将数数的经验迁移到时间的推断上。

《看日历》注重了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从日常生活中展开问题,让学生学会日历。分析学生分析的也很透彻,利用这一点培养他们乐趣实际操作。利用微课吸引学生注意,练一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充分感受了不同面积单位的不同,有利于学生增强几何学习的直观。另外,段老师能够活用教材,用我们的指甲盖,粉笔盒的面,开关的面,手掌面等为自己所用,让数学学习不再变得空洞,而是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师通过引导学生猜测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关系,诱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地猜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验证,进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是让学生经历 “类比猜想 — 验证说明” 的探究过程,这正是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希望探索新事物,但也是第一次接触周长概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引导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建构 “周长” 的概念。

张老师教学设计的层次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个人认为学生的操作较少,还是停留在师生的问答式教学的过程中,建议增加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和感知。

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把建立表象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促进学生形成 “量感”。 培养学生量感,首先要充分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有关 1 分米、1 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

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来认真钻研、精心设计并实施本节课。

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感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不仅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而且还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课前测试也是我们确定学习难点的重要依据,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所用到的方法、思维,这才是对学生负责的课堂

通过前测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是我们教师制定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

用硬币堆成圆柱体就是一个量感发展的过程,体积也是由若干个度量单位堆叠而成,堆得过程让孩子们明白底面积没有变,只是高增加,体积也会发生改变 符合本次量感的主题

通过微课介绍让学生感受从一维空间、二位空间、三维空间到多维空间的变化,感受空间感,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教师设计了数体积、摆体积和算体积三个层层递进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长方体体积形成的过程,把对学生量感的培养真正落实到了教学活动中。

在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0:52 · PVG 18:52 · LAX 03:52 · JFK 06:5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