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吉林省长春市小学数学周莹名师工作室的吴铁英,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活动,同时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接下来我将与团队的伙伴们一起研究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这节课。希望在活动中和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也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选课思考】
以下将从对度量的本质认识、对量感培养的思考两个方面,阐述我们的选课思考:
一、追溯度量本质,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数学语言,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几乎所有度量单位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承载了度量单位由多元到统一,由粗略到精细的发展过程。
《课桌有多长》一课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测量部分的内容,从知识的角度看,这是小学阶段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是一节 “种子课”,是对建立 “量” 的标准的初体验,是首次建立度量单位的模型;从教材内容看,编排呈螺旋上升分布,体现出量感的培养是一个渐进性的逐渐发展的过程。“测量” 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课桌有多长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度量单位,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把培养 “量感” 作为重点目标,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
二、探索有效学习方式,寻找量感生长路径
量感是一种对量与计量的感觉和能力,是空间观念在测量领域的精细化和具象化。由于 “量” 的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虽然已有比较物体长短的经验和基础,但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这给 “量” 的理解与感悟带来了困难。
史宁中教授说过,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可传递,只能靠亲身经历。测量单位是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让学生经历测量单位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全身感官参与体验,从多角度采用多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积累有效的数学经验,才能形成清晰的单位观念。这正符合 2011 版课标在第一学段提出的要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
大量的、丰富的操作活动,是否能促进学生量感的培养,学生量感培养的路径究竟是什么?作为量感的启蒙课,《课桌有多长》无疑是最为适合学生参与并深度体验的一节课。
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下,《课桌有多长》一课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线。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初稿)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一课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2 课时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借助对生活的感知,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会用 “长、短、一样长” 等词语来定性描述物体长度的特征;学生在上一节课《教室有多长》,经历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过程,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
本节课从定性刻画走向定量描述物体的长度,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 “厘米” 对物体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关于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会用一些 “粗糙” 的手段去量实物的长度,但对于抽象的内容难以理解,尤其是长度单位的标准化以及从理论上理解测量的本质。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掌握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问题驱动,动手实践
通过学校要给同学们的课桌贴膜,引发学生思考:每张保护膜剪多长合适?
进而引出学生测量课桌的活动,探究课桌有多长。
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活动,并针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报。
问题:课桌同样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预设:测量工具(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追问: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预设:用尺量(统一工具,统一标准),就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引出本节课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 厘米。
『设计意图』
通过给课桌贴膜的生活情境引入,引发学生动手实践,探究课桌有多长。整个过程学生经历了操作活动,结合已有经验,在交流互动中,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认识厘米、建立表象
引出厘米后,通过 2 个活动帮助学生体会 1 厘米究竟有多长。
活动一:组织学生借助 1 厘米长的小棒,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感受 1 厘米的长。再闭眼想象 1 厘米的长。
活动二:找身边的 1 厘米。
经历 2 个活动后,学生初步对于 1 厘米有了直观的感受,1 厘米是比较短的,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
『设计意图』
活动一能过直观的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活动二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通过 2 个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体会厘米是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位。
三、建构模型,认识尺子
在学生初步感受到可以利用厘米来测量较短物体的感受后,自然引出利用 1 厘米的小棒来测量身边物体的活动。
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体会物体有几根 1 厘米的小棒长,就是几厘米。
同时引出如果每次都利用小棒来测量,学生体会到很麻烦。
所以聪明的劳动人民,发明了一种测量工具 —— 尺子,进而认识尺子。
请同学们拿出尺子,观察尺子上有什么?
预设:数字(刻度)、长长短短的线(刻度线)、字母(单位)
通过一系列问题: 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吗?
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吗?
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怎么找到 1 厘米吗?
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2 厘米吗?5 厘米呢?
学生通过认识尺子,可以对厘米有更深的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利用 1 厘米的小棒来进行测量,学生初步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交流尺子上的发现,找到 1 厘米的长,感受测量工具的特点。
整个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 1 厘米,形成关于 1 厘米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认识几厘米,体会长度是由若干个长度单位累积而成,整个过程还渗透了模型思想。
四、谈论辨析,正确测量
先拿出学具袋中的铅笔估记一下铅笔的长。
说一说,你的铅笔大约有多长?取整厘米即可。
那么你估对了吗?再利用尺子来测量一下铅笔的长吧!
你是怎样测量的?
预设:铅笔的一边对准 0 刻度,另一边到几就是几厘米。
刚才在测量的过程中,同学们出现了不同的测量方法,这些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吗?
出示图片 第一种(从尺子左端开始,没有从 0 开始),这样测量是否正确? 第二种(从 0 开始)这样测量是否正确?铅笔有多长? 第三种(从 1 开始)这样测量也可以吗?铅笔有多长?
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一端对准 0,另一端到几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
估测铅笔的长度,积累借助表象进行直观思考的经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空间观念。
在测量时,充分放手,引导他们在操作、比较、辨析中,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领悟测量的本领,培养对测量的兴趣。
五、操作练习,巩固应用
利用尺子,画出长 4 厘米的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画线的方法,并在不同画法中体会画线的方法,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
积累用图形表征几何概念的经验。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水到渠成,建立 1 厘米表象充分而自然,1 厘米累加过程感悟度量本质。整节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量感的培养充分而到位。
本节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吴老师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成过程。要让二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保持长久的兴趣,课堂上的活动一定要有意义、有趣味,吴老师在课堂上以一位倾听者、分享者、助推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探究与交流中,时而是孩子们的好朋友,时而又是孩子们的解惑者,让孩子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使他们对数学兴趣盎然,让课堂持续升温。
本节课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长度单位的建构,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吴老师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与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相融合,让孩子们有思考有感触。孩子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使他们对数学兴趣盎然,让课堂持续升温。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既有知识的收获,更有素养的发展。
本节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吴老师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通过多种感观,让学生体会量的产生发展,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积累活动经验。吴老师在课堂上以一位倾听者、分享者、助推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探究与交流中,时而是孩子们的好朋友,时而又是孩子们的解惑者,让孩子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使他们对数学兴趣盎然,让课堂持续升温。有利于培养数学素养。
学生在生动、真实、易于操作的活动中,通过充分感知 —— 丰富表象 —— 领悟内涵过程,逐步体会厘米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在活动中建构厘米的表象,在应用中丰富厘米表象,体会度量的本质,发展学生 “量感” 能力。
《课桌有多长》这节课,以前也通过课,但当看到这篇分享的时候,感觉又再次有所感悟,本节课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水到渠成,建立 1 厘米表象充分而自然,1 厘米累加过程感悟度量本质。整节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量感的培养充分而到位。
本节课周老师通过动手捏、闭眼想的活动,让学生感知 1 厘米有多长,帮助学生初步直观的建立 1 厘米的表象。教学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关于学生量感意识培养的设计,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量感。
本节课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这节课以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 “课桌有多长” 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进行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厘米” 的空间概念。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找身边的 1 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活动后,学生会对 1 厘米有直观的感受,体会 1 厘米是比较短的,可以用它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充分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量的体验,形成量感。利用尺子测量课桌的过程中继续积累测量经验。
吴老师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从视觉、触觉多种感官体会 1 厘米有多长。通过找身边的 1 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让学习真正发生。
让学生在活动中既有知识的收获,更有素养的发展。通过找身边的 1 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经历 2 个活动后,学生会对 1 厘米有直观的感受,体会 1 厘米是比较短的,可以用它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充分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量的体验,形成量感。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吴老师这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够激发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学习!
导入部分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感受到度量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 度量的必要性。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层层深入。学生通过不同工具的测量,产生认知冲突,真实地感受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对于 1 厘米表象的建立从生活中的实物过渡到 1 厘米的小棒,再到尺子上的 1 厘米。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 1 厘米的表象深刻地印在学生的心中。
丰富的测量活动让学生首先感受度量的本质 —— 用长度度量长度,即度量就是计量单位长度的个数。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度量活动和辨析题使学生掌握度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吴老师整节课的设计都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值得学习!
量感是一种对量与计量的感觉和能力,是空间观念在测量领域的精细化和具象化。由于 “量” 的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虽然已有比较物体长短的经验和基础,但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这给 “量” 的理解与感悟带来了困难。学生在活动中既有知识的收获,更有素养的发展。通过找身边的 1 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经历 2 个活动后,学生会对 1 厘米有直观的感受,体会 1 厘米是比较短的,可以用它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充分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量的体验,形成量感。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这节教学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体验、感受的过程中对厘米有了深刻的认识,建立了厘米的模型,丰富的教具,美观的课件,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能够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其间的奥妙全在一个 “趣” 字。这是一节我们呼唤 “知情” 统一的课堂,课堂中尽可能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
本节课吴老师引导孩子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发展 “量感”。
二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年的数学学习经历,但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学中一定要设计有趣的、好玩的内容供他们探究、巩固、拓展。本节课中,吴老师练习题设计十分巧妙,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与孩子们喜欢的猜、玩、比活动相融合,让孩子们在玩中有思考,在戏中有感触,眼睛会骗人、量了才知道,可谓润物无声,无招胜有招!
本节课吴老师引导孩子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发展 “量感”。
在认识尺子的基础上,再来认识厘米,先认识 1 厘米,再认识几厘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通过相关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1 厘米和几厘米的认识,逐步建立长度概念,进一步发展学生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对 “量” 的观念与认知。
学生进行测量活动,并针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报这一环节,基于学生已有比长短的经验及相关的知识,当学生进行操作测量时,很自然地引出由不同测量工具得到的多种数据,体会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通过提出质疑: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引起学生好奇心,产生辩论,在认知矛盾中充分体验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起学习新知的兴趣,体会统一测量工具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吴老师创设了大量的形式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用自己的方法 “量一量” 课桌长,在尺子上 “找一找” 1㎝,并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记住 1㎝米的方法,都让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中建立 1㎝、几㎝的表象和长度观念,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当学生已建立起 1㎝的表象并掌握测量方法后,吴老师让学生判断铅笔长几厘米,又让学生先估计后测量数学课本等的长,并判断 4 只小熊量的对错等都恰到好处地让学生既解决了问题又使学生经历了应用所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再次体验到数学的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由于自己也是一线教师,经历过同样的课程设计,看到吴老师的这节课,也让我再次的去深思这节课的课后反思。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最先认识和了解的一个角色,对孩子们的意义非常重大,吴老师设计巧妙的环节来突破学生对抽象的 1 厘米长度认识的难点,通过不同的测量工具产生不同的测量结果而形成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和观察想象相结合,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得。
周老师让学生通过捏一捏,想一想这样的活动认识 1 厘米,遵循了学生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形成表象,强化图像的科学认识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用 1 根 1 厘米的小棒去量桌子,激发学生想出更好的办法,引出制作简易的尺子,这样测量的基本认知过程得到实现,要有单位,要有统一的单位,单位的累积。而在制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 “量” 来源于 “量”,“量” 是 “量” 的积累。而这个过程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会深刻,同时对于尺子的构造会更清晰
在整个教学过程,吴老师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 “自测量 — 捏 — 感受 — 比划 — 找 — 测 — 估 — 再次测量课桌长度” 这一系列操作,去获得 “厘米” 量感,深化 “量” 的感知,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这节课的教学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 - 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首先,在本节课中,情境导入非常贴近生活实际,水到渠成的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 测量课桌的长度,并且,在课堂上通过量,捏,比划,测量等一系列活动,去感知厘米,深化对量的感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也要借鉴这种教学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测量,在实践中形成量感。
首先谈谈我对量感的理解,量感是一种对量与计量的感觉和能力,是空间观念在测量领域的精细化和具象化。由于 “量” 的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虽然已有比较物体长短的经验和基础,但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这给 “量” 的理解与感悟带来了困难! 再谈我对《课桌有多长》一课理解,本课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的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学生已有 “比长短” 简单经验,前一课 “教室有多长” 中,学生知道要用同一物体进行测量,这节课要继续探寻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经历厘米产生的全过程。教材中 4 个问题串,层层递进,是作为测量单元的 “种子课”,为接下来学习米、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等做铺垫。 最后我想说兴趣是孩子参与学习的前提,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才能让课堂持续升温。山西运城梁雪荣
吴老师通过描一描、找一找等多种方式去找 1 厘米、2 厘米、几厘米,感受测量工具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关于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同时通过认识几厘米,体会长度是由若干个长度单位累积而成的这一本质,在体验中获得量感。特别是后面的 “课桌保护膜” 问题,画图过程中积累用图形表征几何概念的经验。深化 “量” 的感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感知量的存在,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吴老师这堂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老师在培养学生量感,建立 1 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下足了功夫!首先是通过测课桌的认知冲突中感受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接下来借助 1 厘米的小棒初步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再找生活中 1 厘米,再用 1 厘米小棒测量生活中物体,最后才是找直尺中的 1 厘米,得出直尺中相邻数字之间的距离就是 1 厘米。然后再回归生活中去估测去测量,最后画一画,在大量的视觉、触觉等的感知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对 1 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了 1 厘米的表象。
本节课作为测量的种子课,利用比一比,数一数,画一画等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建立了 1 厘米的长度表象,并教授了度量的本质: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为学生积累了测量的活动经验。
@Tia ! 在数学学习中 “量与计量” 的内容学习,是发展学生量感的重要内容。而计量单位的认识教学需要体现三个要求:①在操作、观察、比较等体验活动中构建计量观念;②能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加深认识、学会估测;③在实际操作、归纳推理中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而这几个方面正是学生量感形成的过程。对本课厘米的认识教学,也应该是在学生经历了丰富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在丰富的现实材料做支撑的基础上一步步构建 “1 厘米” 的长度观念。有了对 “1 厘米” 这个量的认识,就能帮助学生去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帮助掌握 “米、分米、毫米” 等度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形成自己对长度的量感。
@王朝霞 本课是测量知识,而测量实际上就是用被测物与标准物作比较,在一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认识。上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课 “教室有多长” 用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通过这些比较和测量的活动经验积累,学生已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初步的直观认识,会用 “长、短、一样长、短一些、有几个那么长” 等词描述物体长度特征。教材设计了 4 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借助直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而在实际学习中学生早已接触过直尺,大部分学生对尺子有一些粗浅的了解,比如知道可以用直尺画直直的线。极少数的孩子会测量长度,但对长度单位的概念,1 厘米究竟有多长无法具体描述也没用形成表象,因此本节课的新知识就是帮助孩子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吴老师的设计紧紧围绕 “培养学生量感” 的主题展开,循序渐进,整个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首先贴膜情境,有趣又有生活气息,内容设计上紧接上一节课,引导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引入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再通过捏、想、找等操作活动建立 1 厘米的表象,根据 1 厘米的印象引导学生寻找适合测量什么样的物体,自然过渡到应用表象进行测量,其实就是通过 1 厘米的累加得到测量结果,帮助学生感悟测量本质,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操作,深化对 1 厘米的感知;多媒体演示尺子形成过程,渗透了模型思想,也让测量学习有根可寻,有法可依;通过估计 - 测量验证 - 拓展等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测量技能、积累测量经验,强化学生长度量感。
通过找身边的 1 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经历借助小棒认识 1 厘米和找身边的 1 厘米 2 个活动后,学生会对 1 厘米有直观的感受,体会 1 厘米是比较短的,可以用它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充分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量的体验,形成 1 厘米量感。
吴老师通过描一描、找一找等多种方式去找 1 厘米、2 厘米、几厘米,感受测量工具的特点。整个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 1 厘米,形成关于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同时通过认识几厘米,体会长度是由若干个长度单位累积而成的这一本质,在体验中获得量感。
《桌子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六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度量单位 “厘米”,形成量感。本课属于 “空间与图形” 领域中有关测量的知识,对于图形,人们往往首先关注它的大小。图形的大小是可以度量的,度量的关键是设立单位,而度量的实际操作就是测量,测量就需要有标准去对比较。“厘米” 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 本课设置 1 课时,四个环节,主要以操作、交流等活动形式认识度量单位厘米。第一个环节在经历不同标准测量活动后,提出 “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引导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环节二在学生认真观察直尺的基础上认识度量单位 “厘米”,通过在直尺上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1 厘米” 的活动初步形成 “1 厘米” 这个标准的计量单位。而 “量感” 与生活息息相关,要建立准确的计量单位表象,不能仅凭在测量工具上去看和测量图形,需要学生充分观察、测量身边熟悉的实物,并能进行估测,借助实物表象来加深对计量单位的感知能力。因此这个环节需要对淘气提出的 “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问题设计丰富的估计体验活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概念。让学生先估再实际测量,在多感官体验中形成量感。 环节三教科书通过连环画形式呈现小熊测量铅笔长度让学生在辨析过程掌握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一般测量方法是一端对齐 0 刻度,也可以从非 0 刻度开始测量。测量其实就是计量单位的累加过程,在辨析和测量过程中丰富了 “多个单位” 的感知体验,提高对计量单位的认知能力,提升长度量感。 环节四是计量单位厘米的巩固应用,由量到画线段,在量和画的过程中巩固测量方法和对厘米的认识,积累 “量” 的活动,在应用中巩固量感。
吴老师的设计紧紧围绕 “培养学生量感” 的主题展开,循序渐进,整个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首先贴膜情境,有趣又有生活气息,内容设计上紧接上一节课,引导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引入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再通过捏、想、找等操作活动建立 1 厘米的表象,根据 1 厘米的印象引导学生寻找适合测量什么样的物体,自然过渡到应用表象进行测量,其实就是通过 1 厘米的累加得到测量结果,帮助学生感悟测量本质,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操作,深化对 1 厘米的感知;多媒体演示尺子形成过程,渗透了模型思想,也让测量学习有根可寻,有法可依;通过估计 - 测量验证 - 拓展等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测量技能、积累测量经验,强化学生长度量感。
本节课老师重视操作,在操作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建立起 1 厘米的长度概念。如:学生在认识刻度尺的基础上,先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 1 厘米的长度,然后辅以手势表示 1 厘米的长度,使学生初步建立起 1 厘米的长度概念。
动手操作和观察想象相结合,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得。本课中对于 1 厘米的认识,在学生猜测后,给学生呈现 1 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这样的活动认识 1 厘米。遵循了学生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形成表象,强化图像的科学认识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用 1 根 1 厘米的小棒去量桌子,激发学生想出更好的办法,引出制作简易的尺子,这样测量的基本认知过程得到实现,要有单位,要有统一的单位,单位的累积。而在制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 “量” 来源于 “量”,“量” 是 “量” 的积累。而这个过程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会深刻,同时对于尺子的构造会更清晰。
吴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然后在学生中收集可用的教学资源(从尺子的头开始量的,从 0 刻度开始量的,从其他刻度量的),让学生当小老师去讲解怎样测量,其余学生倾听质疑讨论,最终明确正确的测量方法,改正错误的测量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充分体现的学生主体性。
吴老师提供机会和素材,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在学生通过动手量桌子的长度,同样的桌子测量结果不一样,进而想出要统一测量工具的方法。在进行用 1 厘米的小棒测量桌子时,学生发现测量很麻烦,提出 “这样测很慢,怎么测才会比较快?” 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中,我们看到了吴老师在无时无处的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量感。量感是一种对量与计量的感觉和能力,是空间观念在测量领域的精细化和具象化。它是非常的抽象性的,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虽然已有比较物体长短的经验和基础,但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这给 “量” 的理解与感悟带来了困难。吴老师在课上利用各种数学活动,努力把抽象的量感具象化,让学生充分体验。
吴老师首先让学生自由选择工具和方法测量课桌的长并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然后让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说说自己想说的话(测量的结果为啥不一样)。最后引导学生借此问题议、辩,(结果不同是因为测量工具不同、同样用拃测量的结果也不同,是因为手有大有小)这样的议和辩使得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的认知水到渠成。学生有探究的欲望,他们才会积极寻找探究的方法,才能使探究活动深入浅出,才能使量感的培养一步到位。
长度单位的建构,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吴老师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与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相融合,让孩子们有思考有感触。孩子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使他们对数学兴趣盎然,让课堂持续升温。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既有知识的收获,更有素养的发展。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二稿)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掌握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知冲突,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学校要给课桌贴膜的情境,引出问题:每张保护膜剪多长合适?
进而引出学生测量课桌的活动,探究课桌有多长。
课桌同样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引出要统一标准,进而介绍本节课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 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给课桌贴膜的生活情境引入,引发学生动手实践,探究课桌有多长。整个过程学生经历了操作活动,结合已有经验,在交流互动中,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实践活动,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引出厘米后,通过 2 个活动帮助学生体会 1 厘米有多长。
活动一:组织学生借助 1 厘米长的小棒,感受 1 厘米的长。再闭眼想象 1 厘米的长。
活动二:找身边的 1 厘米。 经历 2 个活动后,学生初步对于 1 厘米有了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 1 厘米是比较短的,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
活动三:用 1 厘米的小棒测物体的长。
在学生初步感受到可以利用 1 厘米来测量较短物体的感受后,引出用 1 厘米的小棒来测量合适的物体的长的操作活动。 对比用多根小棒测量和只用一根小棒测量的方法,明确用了几根 1 厘米的小棒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活动一能直观的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活动二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通过 2 个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厘米是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利用 1 厘米的小棒来进行测量,学生初步体会尺子的形成过程,渗透了模型思想。
三、互动交流,感悟测量本质
在学生利用小棒完成测量后,引出测量工具,认识尺子。
组织学生拿出尺子,观察尺子上有什么?
提出问题: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吗?
追问: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吗?
追问:你能用一句话把 1 厘米全找到吗?
在学生充分建立了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后,追问学生能在尺子上找到 2 厘米吗?还能找到几厘米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尺子,体会长度单位的累加。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尺子上的发现,多种方式去找 1 厘米的长,感受测量工具的特点。整个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 1 厘米,形成关于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同时通过认识几厘米,体会长度是由若干个长度单位累积而成。
四、拓展思维,明确测量方法
在认识测量工具后,组织学生测量。在测量前先估一估学具袋中铅笔的长,再利用尺子进行测量。
学生完成测量后,出示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四格对比图片(参照教材),引发学生思考:这些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吗? 组织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在纠错过程中明确正确的测量方法。 最后出示遮挡了刻度的尺来测量铅笔的长,学生感悟就是数出有几个 1 厘米,铅笔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估测铅笔的长度,积累借助表象进行直观思考的经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空间观念。在测量时,充分放手,引导他们在操作、比较、辨析中,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领悟测量的本领,培养对测量的兴趣。遮挡刻度的设计更好帮助学生体会测量本质。
五、操作演练,学以致用
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后,开始利用尺子,对课桌的长进行测量。在完成测量后,共同解决课桌贴膜剪多长合适的问题,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紧接着继续布置学习任务:画长 4 厘米的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画线的方法,并在不同画法中体会画线的方法,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在利用尺子测量课桌的过程中继续积累测量经验,画图过程中积累用图形表征几何概念的经验。
教师通过测一测、描一描、找一找、量一量等操作活动逐步帮助学生理解 1 厘米的概念,建立 1 厘米的量感。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解决的冲突为启发点,让学生体会知识产生的必要性,学会问题解决的思考方法。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终稿)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的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在这之前,学生有两次与长度单位相关的直接体验,第一次是一年级上学期 “比长短”,第二次是本单元第一课时 “教室有多长”,学生有了第一节课的基础,已经知道要用同一物体进行测量,这节课要继续探寻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经历厘米产生的全过程。
教材中一共呈现 4 个问题串,通过第一个问题串,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第二个问题串,借助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第三个问题串,解决如何使用直尺正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的问题;第四个问题串,由量到画,在量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及对厘米的认识。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从而不断增进学生对厘米单位的理解。同时本课也是作为测量单元的 “种子课”,为接下来米的学习及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等知识的迁移做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教室有多长》,经历了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过程,积累了一定的测量活动经验,会用一些 “粗糙” 的手段去量实物的长度,但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尤其是长度单位的标准化以及理解测量的本质对学生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认识 1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感悟测量本质上。
【教学目标】
1.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2.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发展 “量感”。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及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掌握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知冲突,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1. 创设情境,引出测量任务
师:咱们班计划要给课桌贴膜,这个膜的宽度和课桌的宽一样,那怎样才能剪出一张合适的膜呢?
预设:知道课桌有多长。
师:那咱们就测量一下课桌有多长!
【设计意图】
通过给课桌贴膜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发学生动手实践,探究课桌有多长。整个设计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产生 “生活即数学” 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 动手操作,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怎样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那么课桌的长能测出来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测一测吧!
学生进行测量活动,并针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报。
预设:课桌长 5 拃,课桌长 5 拃半,3 个尺子长……
师: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预设:手不一样大,测量工具(东西)不同,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
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经历学习过程。在交流互动中产生 “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 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3. 比较测量结果,统一测量单位
师:怎样才能使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预设:用同一个东西来量,就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师:人们为了方便统一,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我们把这些标准叫做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个很常用的长度单位 —— 厘米。读一下 —— 厘米。
【设计意图】
学生在辨析中叩问本质,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实践活动,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活动一:借助 1 厘米长的小棒,感受 1 厘米的长。
师:1 厘米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小棒的长度就是 1 厘米。用手捏住它,感受 1 厘米的长。
学生活动:捏住 1 厘米小棒,感受 1 厘米。
师:再闭眼感受一下。
学生活动:闭眼再次感受,比划 1 厘米。
【设计意图】
通过动手捏、闭眼想的活动,让学生感知 1 厘米有多长,帮助学生初步直观的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活动二:找身边的 1 厘米。
师: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 1 厘米呢!
学生小组讨论。
预设:拇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 1 厘米,田字格的宽大约是 1 厘米等等。
教师展示生活中找到的 1 厘米。
师:根据 1 厘米给你的感觉,它适合测量什么样的物体呢?
预设:比较短的物体。
【设计意图】
通过找身边的 1 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经历 2 个活动后,学生会对 1 厘米有直观的感受,体会 1 厘米是比较短的,可以用它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充分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量的体验,形成量感。
活动三:用 1 厘米的小棒测物体的长。
师: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比较短的物体,请同学们找一个合适的,用手中的小棒,测量一下。
学生进行测量活动。
师:在刚才测量的过程中,有人测量了橡皮,有人测量了铅笔,有人测量了笔尖,大家都找到了合适的物体。有的同学测量时是这么做的,我们来看一看。
视频播放学生用多根小棒测量铅笔的情况。
师:所以这根铅笔大约是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我数出来有 8 根 1 厘米的小棒,就是 8 厘米。
师:还有的同学只用了 1 根小棒就测出了铅笔的长度,他是怎么测的呢?
师:看来用 1 厘米的小棒一个一个接起来也能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
通过用 1 厘米的小棒测物体的长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厘米是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位,对比用多根及一根小棒测量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测量本质,深化量的感知。
三、互动交流,感悟测量本质
1. 视频演示由多个 1 厘米进行累加形成尺子的过程。
【设计意图】
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测量工具 —— 格尺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经历测量模型的演变过程,渗透了模型思想,发展学生量感。
2. 观察尺子上有什么。
师:拿出你的尺子仔细看一看,尺子上都有什么呢?
预设:数字、长长短短的线、字母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交流尺子上的发现,帮助学生熟悉常用测量工具。
3. 在尺子上找指定长度的线段。
(1)找 1 厘米
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吗?
预设:0-1;1-2;2-3……
师:请你用彩笔在尺子上描 1 段 1 厘米。
预设:0-1 这一段的长是 1 厘米,1-2 这段的长是 1 厘米。
师:谁能把 1 厘米全找到。
预设:相邻的 2 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 1 厘米。
(2)找 2 厘米
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2 厘米吗?
预设:0-2 就是 2 厘米,找 2 厘米就要找到 2 个 1 厘米。
(3)找几厘米
师:你还能找到几厘米呢?
预设:5 厘米,7 厘米……
师小结:我们想找几厘米,关键就要找到几个 1 厘米。
【设计意图】
通过描一描、找一找等多种方式去找 1 厘米、2 厘米、几厘米,感受测量工具的特点。整个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 1 厘米,形成关于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同时通过认识几厘米,体会长度是由若干个长度单位累积而成的这一本质,在体验中获得量感。
四、拓展思维,明确测量方法
1. 估计铅笔的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铅笔,先估计一下大概有几厘米长呢?
预设:6 厘米,8 厘米……
【设计意图】
估测铅笔的长度,引导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用某个单位表示量与实际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 测量铅笔的长
师:你们估得准不准呢,量一量吧!
学生活动:利用尺子进行测量。
【设计意图】
在测量时,充分放手,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究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培养对测量的兴趣。
3. 明确测量方法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方法不太一样,咱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种测量方法都对吗?
预设:第一种不正确,没有从 0 开始;第二种正确。第三种不正确,不是从 0 开始,不能直接读数。第四种可以,看铅笔长包含几个 1 厘米。
【设计意图】
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对测量方法进行比较、辨析,明确正确的测量方法。修正学生的认知偏差,突破难点的同时加深对测量本质的理解。
4. 拓展活动
师:这支铅笔有多长?(出示遮挡了刻度的尺)
预设:数出有 4 个 1 厘米,铅笔就是 4 厘米。
【设计意图】
遮挡刻度的设计更好的帮助学生体会测量本质,有助于量感的培养。
五、操作演练,解决实际问题
1. 小组合作测量课桌的长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尺子测量,让我们一起解决课前的问题,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吧。
学生活动:动手测量,交流分享。
预设:60 厘米,58 厘米……
师:你是怎样测量的?
预设:从 0 开始,发现尺子不够长,对准上一次的刻度再去加,发现是差不多 60 厘米。
师小结:同学们在测量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点误差,我们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再完成计算,就会减少误差。
【设计意图】
此环节解决 “课桌有多长” 这个情境问题,体会所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在利用尺子测量课桌的过程中继续积累测量经验,知融于行。
2. 任务驱动,探索画线的方法
师:为整齐美观,我们要统一在课桌保护膜上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并在线上写上姓名。请你先在练习本上试着画出一条 4 厘米长的线吧!
学生活动:动手画 4 厘米长的线。
师:你是怎样画的?
预设:对准 0 刻度,画到 4。
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每人都能亲手制作出一张合适的课桌保护膜啦!期待你们的成品!
【设计意图】
继续用 “课桌保护膜” 相关问题贯穿,画图过程中积累用图形表征几何概念的经验。深化 “量” 的感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感知量的存在,获得更多的生成。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长度单位: 厘米 cm
1 厘米实物 1 厘米 较短
测量 有几个 1 厘米
【教学反思】
《课桌有多长》是《测量》单元的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学生有了第一节课的基础,已经知道要用同一物体进行测量,这节课要继续探寻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经历厘米产生的全过程。
因此本节课主要以培养学生量感为主线,力图通过多种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方法、感悟测量的本质。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1. 利用冲突触摸测量本质
测量中量感的形成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让学生产生长度单位的概念,我通过创设贴保护膜的任务引导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 实践操作建立 1 厘米量感
通过丰富的递进式操作活动:动手捏、闭眼想、找一找、比一比、描一描等,充分让学生感知 1 厘米有多长,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量感。
3. 多种体验感悟测量本质
测量的本质是单位长度的累加,课中设计了用 1 厘米小棒去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课堂中学生用多根 1 厘米小棒摆或用一根 1 厘米小棒倒着测量,在尺子中找 1 厘米,2 厘米,用没有刻度的尺子测量铅笔长(时间关系没有出来)等活动,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累加的活动经验,更加明确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感悟测量的核心所在。
4. 直观演示升华测量本质
通过将学生用 1 厘米的小棒测量物体的长度抽象出格尺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经历测量模型的演变过程,再通过引导学生在辨析几种测量方法对错过程中,明确测量的方法,突破难点的同时加深对测量本质的理解。
低学段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如何把操作、语言表达与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操作的实效性是需要我继续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课中,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多数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快速高效的完成操作活动,但也有个别学生动手能力稍差,不能快速掌握操作要领,教师要及时关注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吴老师通过动手捏、闭眼想的活动,让学生感知 1 厘米有多长,帮助学生初步直观的建立 1 厘米的表象。通过找身边的 1 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经历 2 个活动后,学生会对 1 厘米有直观的感受,充分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长度量的体验,形成量感。
测量单位是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只让学生经历测量单位的产生过程,通过全身感官参与体验,从多角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积累经验,才能形成清晰的单位量感。动手操作的同时给了学生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活动紧凑并且指向明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并建立长度概念。
吴老师通过动手捏、闭眼想的活动,让学生感知 1 厘米有多长,帮助学生初步直观的建立 1 厘米的表象。通过找身边的 1 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经历 2 个活动后,学生会对 1 厘米有直观的感受,充分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长度量的体验,形成量感。
吴老师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 1 厘米有多长,先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通过找身边的 1 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 1 厘米的感知和生活经验。活动目的明确,有助于学生对长度量的体验,形成量感。
二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年的数学学习经历,但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学中一定要设计有趣的、好玩的内容供他们探究、巩固、拓展。本节课中,吴老师练习题设计十分巧妙,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与孩子们喜欢的猜、玩、比活动相融合,让孩子们在玩中有思考,在戏中有感触,眼睛会骗人、量了才知道,可谓润物无声,无招胜有招!
吴老师通过动手捏、闭眼想的活动,让学生感知 1 厘米有多长,帮助学生初步直观的建立 1 厘米的表象。通过找身边的 1 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关于 1 厘米的生活经验。经历 2 个活动后,学生会对 1 厘米有直观的感受,充分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长度量的体验,形成量感。
本节课让学生感知 1cm 有多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量感,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会以后,对长度的认识更加深刻,将知识与孩子喜欢的活动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量感思维能力。
测量的本质是单位长度的累加,教师在课中设计了用 1 厘米小棒去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课堂中学生用多根 1 厘米小棒摆或用一根 1 厘米小棒倒着测量,在尺子中找 1 厘米,2 厘米,用没有刻度的尺子测量铅笔长(时间关系没有出来)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累加的活动经验,更加明确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感悟测量的核心所在。
【活动综述】 我们团队很荣幸能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专场活动,在接近 3 个月的时间里,得到这个和同仁交流的机会。期间更是从各位专家、同仁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获益良多。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量感”,而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就侧重于探索如何在常态课中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 “量感”,体会测量的本质。在本节课上,我们设计了丰富的多感官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去经历、体验与交流,如:用手捏、闭眼想、比一比、找一找、描一描、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多角度帮助学生达成建立 1 厘米量感的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活动中来。我们深知量感的培养一定要基于 1 个长度单位的多层次体验才能得以建构,课堂中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多层次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反复体验 “1 厘米” 的长,在体验中获得对 “1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独特、丰富、准确的感受,从而建构 1 厘米的长度表象。培养 1 厘米的量感,以 1 厘米为标准,在生活中对标准量进行叠加应用,学生在进一步的辨析中增强量感的感悟。 我和我的团队在此次活动中收获满满,我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今后我会将本次活动中所汲取的经验运用于课堂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