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珊珊

赵珊珊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6612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07 12:06:46 +08:00
10 G 0 S 0 B
赵珊珊 的最新回复

教师通过创设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元角分的关系,并在购物活动中巩固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感受付钱方法的多样性,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通过学生在实际换算活动中的实践,提升人民币量感的认识

教师通过采用闭上眼睛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小声数数:1、2、3、4…… 和随秒针走动数数、拍手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 1 秒的时间有多长。用学生熟知的知识进行知识的整合,将时间这一量感进行细化,将时间这量感具体化,这一活动和体验对于学生量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教师借助 1 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捏一捏等多种形式去感受 1 厘米的长,初步发展学生的量感意识,并通过找寻生活中的 1 厘米,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 1 厘米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实际测量的操作,认识到同一单位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采用不同的物体作为测量标准去测量教室长度,小组合作结束后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这样不仅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了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积累测量活动的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还让学生初步学会合作学习,体会合作的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量感的作用,培养学生建立有效的量感。通过对比不同的测量方法,让学生明确要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工具和方法,再次发展 “量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进行学习

教师通过设置亲身小体验的活动体验一分钟有多长,教师进行计时,学生在心里默数数字,在时间停止那一刻说出自己数到的数字,在数量上进行感知一分钟有多长,用自身的感受去真切的感受时间这一量感,进而引出学生要珍惜时间的感叹,将数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时间的量感相对抽象, 不易于把握 i,教师通过我说你拨的实践,在拨动分针和时针的过程中,感知分针转动一圈和时针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从而建立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感知,把握和感受时间的量感

教师通过学会找钱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感知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元角分之间如何进行等量换算,初步培养学生等量之间的关系,并新颖的引入 3.0 微课,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民币量感的初体验

教师借助 “铅笔有多长” 这一生活情境,引入对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毫米” 的认识,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给相应的单位进行排队,通过生活情境引入长度的 “量感”,在实际的操作中感知长度单位的妙用,将晦涩的知识点形象化,加深学生的认识。

量感是学生对量的一种感觉,更是一种中药的数学能力素养,所以只有在孩子们亲身经历并且亲自去实践后才会一点一点的形成并在点点滴滴中累积发展起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通过 “估一估”“量一量” 等环节,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在实践过程中去真切的感知,感受量感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人民币的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学会辨认人民币的方法,并同时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利用模拟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进行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人民币的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付人民币的多少,在数量上对学生进行人民币 “量感” 的培养。

教师通过 “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将 “分米” 和 “毫米” 的实际意义蕴藏在图片中,让学生在亲生操作中感知如何进行单位量的选择,并在选择中感受厘米和毫米的区别,亲身经历量感的形成过程,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教师通过小组活动,给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一套人民币,通过小组成员们一起认一认,说一说人民币的面值及是怎样辨认的,在小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将抽象的人民币带到课堂中,让学生进行亲身的感知,并利用微课视频人民币进行详细的讲解,既方便快捷同时又具有吸引力,形象生动的动画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人民币中的 “量感”

3年前
回复了 meyerjy000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教师通过 “100 元为何可以换成 10 张 10 元的人民币” 进行有效追问,将学生已有的经验迁移到新知上,逐步帮助学生经历量感的建立。在数量上感知人民币,进行量感的体验,进而引出量感的实质就是量,将人民币进行可视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加学生的人民币体验。

周老师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 “量感”,并将抽象的人民币进行具体化,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体验中感知人民币的大小、多少,应该如何去付钱。在活动中掌握购物能力,将抽象的 “量感” 放到学生可以感知的实际生活中,拉进数学和生活的距离。

数量度量过程中形成的度量单位是人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借助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数出 100 只口罩,学生很自然的想到运用数小棒的方法来进行等量的代换,用小棒代替口罩,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 “百” 这一计数单位的 “量” 为多少,让学生对百有了 “量感” 的体验,设计巧妙,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将知识具体化。

教师通过数花生这一具体真实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手、脑、口并用,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同时在无声中让学生对量感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在同桌之间比一比这一教学环节中,两个学生比一比谁的花生数量多,让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的感知度量,不仅在视觉上让学生发现量感,也在数字上感受量感,将数学融入到生活中。

教师将两个需要研究的分米与毫米单位整合在同一个素材(事先准备的图片)上,不仅在视觉上给学生美的享受,并将 “分米” 和 “毫米” 的实际意义蕴藏在图片中,让学生在亲生操作和选择中感受厘米和毫米的区别,亲身经历量感的形成过程,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27ms · UTC 12:57 · PVG 20:57 · LAX 05:57 · JFK 08:5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