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荣丽

曲荣丽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6054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31 19:58:41 +08:00
10 G 0 S 0 B
曲荣丽 的最新回复

巩固练习环节段老师设计了用适当的面积单位填空很好。因为学生在获得一个新知识之初是需要反复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才能在短时间内真实的形成 “量感”。

关于量的估测是小学生数学量感培养的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让学生学会怎样去估测,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 “量感”。本教学设计段老师让学生估一估课桌大约有几平方厘米?估一估黑板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在认识 1 平方分米时,段老师提出用 1 平方厘米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这 - 设计让学生在认知上有冲突,自然引出比它大的单位 1 平方分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迁移和推导的形式来认识 1 平方分米和 1 平方米。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他们的迁移和推理能力。

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认识平方厘米是教学的重点,段老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去理解 1 平方厘米,突破了难点。

秦老师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很好地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一眼明了,易于学生掌握接受。

史宁中教授说过,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可传递,只能靠亲身经历。测量单位是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让学生经历测量单位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全身感官参与与体验,从多角度采用多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积累有效的数学经验,才能形成清晰的单位概念。秦老师设计了找、量、探等活动发展学生的量感。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秦老师以西安著名的兵马俑模型引入,通过让学生估测身高,复习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 “米和厘米”。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让学生体会数量的产生来源于生活。

课后思考题:赛车比赛中,两位选手的比赛公平吗?安老师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重点,培养其自信心而且让学生感知一节课的结束,不应是一段学习历程的终点,而更应成为引发深入学习的起点。

自课改以来,概念教学中对于概念的本质教学越来越淡化,不再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描述概念,而是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悟理解和认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就可以。这一点,安老师把握的好,本节课的教学虽没有让学生以严谨的语言把什么是周长说出来,但教学中做到了创设多个教学情境,注重体验,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表象,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在充分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测量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展示了概念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概念的引入一概念的理解一概念的巩固。

本节课安老师实现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周长呢?在学生充分认识和感知的的基础上用数学语言加以概括,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另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不同计算方法,学生们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实现了第二个教学目标,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建立表象,理解概念。本节课安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一先观察蚂蚁运动, 然后描树叶的轮廓,在学生描一描,说一说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理解树叶的周长,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活动情境,指一指,说一说教室的物体的面的周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理解每个物体的面的周长,接着教师又创设了第三个情境:指 - 指、说一说平面图形的周长,让学生认识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在充分的体验中,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建立丰富的表象,从而达到理解周长的意义,达到第一个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倡的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这一新的理念。

吴老师通过操作演练,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课桌的长使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不再停留在 1 厘米上,而是更加丰富了学生对厘米的认识。这样习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忘记的。从而掌握本节课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这一教学重点,突破难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这一教学难点。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吴老师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及明确测量方法的环节使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加深用厘米量的正确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学生明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 “厘米” 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不仅稳固了估测意识,更发展了学生的 “量感”。

吴老师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对厘米的理解,培养学生大胆说从 0—2 是 2 厘米,或是从 1—3 是 2 厘米等等。同时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充分张扬了个性。发散了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吴老师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尺子上找 1 厘米和其它厘米及其规律。

吴老师让学生用 1 厘米小棒测量铅笔的长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铅笔的长度就是相同单位量的累加,稳固了 “量感” 的形成。

“量感” 是建立在学生体验基础上的。吴老师让学生通过 “捏、抽、看、想” 一系列的体验学习,建立了 1 厘米的鲜明表象。随后,通过找长是 1 厘米的物体” 促使学生将头脑中刚形成的厘米表象提取出来,通过 “用 1 厘米小棒验证” 的活动体验再次对概念进行反馈,再通过画、剪、掰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厘米表象的认识。学生的认知特征决定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表象的建立才会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为 “量感” 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吴老师通过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用不同的工具,量得的结果不同,工具相同,选用工具的长度不同,结果也不同的认知冲突,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为统一测量单位做铺垫,使学生初步建立 “量的表象”。

吴老师的导入是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生活问题 “课桌有多长” 入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让学生体会数量的产生来源于生活。

吴老师这节课首先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丰富对计量单位的感知,促进 “量感” 的形成。然后,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经历体验、比较的过程积累 “量感” 经验。再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建立 “量感。最后,在纵向课程中螺旋式地渗入及巩固,发展学生的量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7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8:35 · PVG 02:35 · LAX 11:35 · JFK 14:3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