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huimin37

zhaohuimin37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861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29 20:43:03 +08:00
10 G 0 S 0 B
zhaohuimin37 的最新回复

首先,本节课的课程设置非常具有趣味性,但是,这种课程最大的难处在于,如何把控课堂,引导学生理清课堂学习的思路,指导学生正确的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角色的扮演就非常重要,曾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最开始的 “估” 到思考解决办法,再到制定测量方案,之后展开测量,最后总结和反思测量结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孩子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把抽象的体积概念,变得可操作,把无法直接计算的体积,变得可计算。使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获得经验,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

学生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的换算经验,很容易对面积单位的换算产生消极影响,依靠之前的记忆,去混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因此面积单位的换算是一个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而彭老师的教学活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教学问题,通过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通过剪一剪,摆一百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体会了探究的乐趣,页更扎实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质量单位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量,但是学生对于他们的认知远没有长度单位那样深刻,而且质量也不想长度那样,通过用手比一比等方式直接测量,所以怎么让学生感知,积累对于质量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亲自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的过程,逐步加强对于质量单位的认识,使学生不断积累感知经验,发展学生量感。

我认为本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以学生的生活为主。学生亲自 “买、算、付款”,有的学生 “卖货物、找钱”,有的学生参与了操作,有的学生参与了记录。学生在体验购物的乐趣的同时,了解如何用人民币去支付,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通过活动,学生对于人民币的感知更加深刻,这样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感知并没有平面图形那样直观和清晰,所以对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本课中,教师在动手操作中,注重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去感知,引导学生发现体积和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体验。并且对于巩固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强化作用。

在两次教学设计中,个人认为第二次的教学过程能更好的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首先创设情境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这些看的见,莫得着的生活实例,引出对于面的初步认识,建立起对面积的表象。在探究发现环节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接下来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形,加深学生对于面积含义的理解,体会面积这个数量概念,发展学生量感。

在本节课中,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非常有趣的引出了计时工具,并且引导学生了解了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在活动中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时间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让学生掌握了概念和知识,整节课的感觉非常愉悦和轻松。

本节课中,对于封闭图形的讲解过程非常好,通过用电脑画画这个活动,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水到渠成的讲解了封闭图形的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这一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认一认,猜一猜,想一想的的教学过程,正是学生对于长度单位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也是学生量感形成并发展的过程,长度单位的感知只有在亲自体会之后,学生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准确的判断,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积极借鉴这样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中,杨老师通过了用多种方法来获得长方形的面积,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来的到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实现了从一维长度到二维面积的转化,使学生感受到了将面积进行量化的过程,

首先,在本节课中,情境导入非常贴近生活实际,水到渠成的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 测量课桌的长度,并且,在课堂上通过量,捏,比划,测量等一系列活动,去感知厘米,深化对量的感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也要借鉴这种教学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测量,在实践中形成量感。

本节课中,通过看大屏幕钟面,秒针从 1 走到 2 走了几秒等一系类问题,不断强化了学生对于秒这一概念的认识,并通过体验遗尿中有多长,一分钟有多长这些活动,是学生从实际体验区感悟和区分 “秒” 和 “分” 的概念,并形成量感。

本节课的课堂导入非常新颖,而且非常具有趣味性,学生在课程伊始就能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为本节课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新课讲授环节中,设置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去感受一分钟有多长,在头脑中建立并强化一分钟得我时间观念,达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生量感的目的,在本节课的最后,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整节课内容明确,过程精彩。

在本节课中,通过看,描,数等一系列学生能充分感知体会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周长的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掌握了周长的测量方法,这一过程对于学生量感的培养非常重要,也为学生之后学习周长的技术等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作业布置环节,利用趣味思考让学生感知到了数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并且进一步深化了对于周长的认知。

何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的自主探究,尝试计时环节,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知识,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 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能在课堂上更好的实现对量感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7:21 · PVG 15:21 · LAX 00:21 · JFK 03:2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