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44101377

15844101377

🏢  吉林省榆树市新立镇中心小学校 / 教师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6237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04 16:34:40 +08:00
9 G 99 S 95 B
15844101377 的最新回复

毕老师对量感的把握很好。在教学中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 “量感”。通过不同的活动体验,循序渐渐,学生逐步感知尺子是由 “1 个 1 个单位长度” 组成的,“1 厘米” 是其中一个单位长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量,在感受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量感。

宋老师的课打破常规、呈现问题的变式,恰恰可以更深入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考。并且,这样的数学思考,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长度单位和度量,更容易触摸到数学的本质。更深层次地看,它让学生有机会真正去触摸度量的本质 —— 所谓度量,就是看被度量的对象里面包含了多少个度量单位 —— 而这一本质,在常规的直尺中学生反而难以体会。

由谜语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认识尺子开始,先让学生找尺子上的 1 厘米,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对 1 厘米有了准确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中,杨老师敢于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

《课桌有多长》一课旨在为学生建立 “厘米” 的概念,教会学生正确认读和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老师的教学安排以学生的感知为主,体会、感知 1 厘米有多长,并通过多次测量来巩固新知。

庞老师的课构思巧妙。小游戏的设计很有创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体会 1 米的实际意义后,利用小游戏,学生通过合作,体会几米的长度。在碰成 7 米时,正好是量得教室的长,与学生已有的认识进行对比,感受 “米” 这个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并了解测量较长的长度时,用 “米” 更合适, 加深理解 “厘米” 与 “米” 的区别。

在本节课中,我们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正是在量感础之上感知、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比较准确的测量一个较短物体的长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他们对长度的感知需要借助外部活动,在 “做” 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累沉淀。所以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机会,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

谈话导入引人入胜。同学们,我们的家乡 -- 大连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素有浪漫之都的美誉,前几天老师在书店看到一些大连景色的明信片,喜欢吗,如果制作一张这样的明信片,这个明信片的长是多少呢?你能想办法量一量吗?在激趣中提出问题,引人新课,设计的好。

测量物体长度的本质是看 “被测量对象中含有多少个单位 1 厘米”,作为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测量工具直尺就是 “计量单位 1 厘米的集合”。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很自然地引出尺子这一日常测量工具,把认识尺子作为研究度量单位的起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生活中对物体的长度的感知、判断,大多以实物来获取相关经验。而通过前测和试讲,孩子们大多数一眼就能看出或原来就已知 1 米里面有 100 厘米的这个数量关系。但是对于这个关系的由来孩子们是模糊的。因此本节课我们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孩子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到米的实际意义,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量感的建立,必须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总结提升经验,才能内化新知、加深认识。因此,张老师,特别重视活动的设计,通过活动,学生清晰的领会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既开阔了思路又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了个性。

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应用、在活动中创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活动是学习数学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

在数学领域,人们对数感的研究相对丰富与深入,而对量感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事实上,量感是数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感的一种延伸。在实际生活中,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加强对于数量的感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

目前对于量感有三种解释:一是直接将量感看作数感,二是认为量感是对于量的感受,是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薄厚等的感性认识。常见的量有长度、面积、体积、时间、重量、角度等。有关 “量” 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见,比如身高、体重、操场的面积、一盒牛奶的容积、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等等。三是认为量感是指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而 “量感” 归根到底是一种感受,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态度和意识。它是一种对 “量” 的直觉,对 “量” 的敏感性,对 “量” 的直接反映,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开始,陈老师把问题的发现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经历教学活动,得出时间表的共同特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时间。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激活了学生思维,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说出经过时间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采用传统的 “公式 — 例题 — 习题” 的教学结构模式,而是让学生更多的进行交流、讨论、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培养。 总之,整节课体现了数学的教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实践中应用数学,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数学、探索数学。

此次活动的主题,重点是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实际经验,并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方式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是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于丽琴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于老师的课让我受益良多,是我学习的榜样。

高老师在设计《什么是周长》这一课时,课前一直在思考如何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体验、交流、反思等活动中理解这节课的知识,从而能够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设计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让学生通过 实践活动去感受和理解 “什么是周长”。惟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 “什么是周长”,经历一种生活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周长” 的含义。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2ms · UTC 10:22 · PVG 18:22 · LAX 03:22 · JFK 06:2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