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红

郭丹红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873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29 22:48:37 +08:00
10 G 0 S 0 B
郭丹红 的最新回复

平方厘米的认知一直都是面积单位认知的起点,也是面积大小体验、感悟、生成、建立面积大小观念的教学源头,,因为掌握了最小面积单位意义后,平方分米、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大小的认识就会容易的多,而且三者可以一起对比来感受大小,也就是培养我们所说的 “量感”

量感” 的产生是在大量的体验后达到经验的积累。所以教学中设计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层层递进的环节,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量感的作用,培养学生建立有效的量感。通过对比不同的测量方法,也让学生明确要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工具和方法,再次发展 “量感”。

“量感” 的产生是在大量的体验后达到经验的积累。所以教学中设计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层层递进的环节,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量感的作用,培养学生建立有效的量感。通过对比不同的测量方法,也让学生明确要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工具和方法,再次发展 “量感”。通过数一数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明确不是只有规则的图形才能求周长。

学生从长度单位过渡到面积单位是一个难点,段老师这节课设计了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观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主要途径。“什么是周长” 这节课就是学生在观察蚂蚁运动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通过看 —— 描 —— 量 —— 数等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

大量的、丰富的操作活动,有助于能促进学生量感的培养,作为量感的启蒙课,《课桌有多长 — 认识厘米》最为适合学生参与并深度体验的一节课。

量是量出来的,秦老师这节课让学生充分感觉到 1 分米,1 毫米与 1 米,1 厘米不同的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量感”。从秦老师上传的图片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是愉快的,幸福的,可见孩子们的感受是特别舒服的

老师出示视频,通过用 1 厘米的小棒测物体的长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厘米是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位,对比用多根及一根小棒测量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测量本质,深化量的感知。

秦老师导入时利用兵马俑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估测身高,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 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旧 “量”,为后面学习新 “量” 及其关联做好铺垫。

本课通过描一描的活动,能够找到物体表面的边线,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找和动手摸身边物体的边线,让学生们初步感知了周长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了周长的含义。学生在感性体验后,通过树叶的边线和数学书表面的边线的突出概念,强调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量感” 的产生和发展要在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中逐渐清晰完善的。安老师这节课通过看一看、描一描、认一认的活动感受认识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再借助小组活动想一想、量一量、数一数,建立合理的 “量感”,从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整堂课丰满有内容,学生有思考!

“量是量出来的”,要认识 1 毫米有多长,学生是在量的过程中感知到的,那 1 分米我们又该如何感知呢?借助我们曾经学过的厘米和米,在操作活动中一步步清晰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我认为让学生明白单位产生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学生才会对这个单位形成表象,本设计老师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测量工具 —— 格尺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经历测量模型的演变过程,渗透了模型思想,发展学生量感。

在认识平方米时,让学生借助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的学习经验,体会和想象去估一估 1 平方米的大小。这一环节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感知面积的大小,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渗透了类比、迁移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史宁中教授说过,只有亲身经历后才能形成直观感受,本节课段老师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面积单位变得直观具体、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同学们在学一学,做一做,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中学会运用面积单位,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一堂成功的课。

无论什么样的度量和度量单位,其中的量,最终都必须通过数予以表达,并且都是基于 1 单位进行表达的。

通过参加本次度量悦读活动,我认为度量概念及度量方法的学习,需要学生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和感知,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所以怎样让学生有学习的需求,主动地进行活动探究,而不是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值得思考。而是在学生因学习需求而进行探索,因不同想法而进行讨论、争辩的过程中,知识也会在无形中内化于心。

市实验小学尤红 发表于 2020-4-23 17:52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理解 0 的意义,知道 0 和 1、2、3.. ...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8、9 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认数、数数及 1-5 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小猫钓鱼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理解 0 的含义,之前学习的 1-5 的认识是以 1 作为度量单位,那么 0 也是以 1 作为度量单位的,0 表示 “一个都没有”,而且 0、1、2、3 是以逐一增加 1 的顺序变化的,所以 0 也是以 1 为度量单位的。

河南郑州邵雨菲 发表于 2020-4-22 20:11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通过阅读娜仁格日乐、史宁中教授撰写的《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 ...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知道表达自然数的关键是 10 个符号和数位,还能让学生感悟符号表达的意义,能让学生知道数量的本质是多少本质,与此对应数的本质是大小关系,逐渐感悟度量的数学本质和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四川成都李曦娟 发表于 2020-4-22 13:40

在教学中,邓老师通过设计:你们知道《小猫钓鱼》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小猫在钓鱼时一会捉蜻蜓,一会捉蝴蝶 ...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8、9 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认数、数数及 1-5 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小猫钓鱼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理解 0 的含义,之前学习的 1-5 的认识是以 1 作为度量单位,那么 0 也是以 1 作为度量单位的,0 表示 “一个都没有”,而且 0、1、2、3 是以逐一增加 1 的顺序变化的。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11:20 · PVG 19:20 · LAX 04:20 · JFK 07:2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