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jiaxin

zhaojiaxin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4893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17 13:43:52 +08:00
10 G 0 S 0 B
zhaojiaxin 的最新回复

王老师的设计紧紧围绕发展学生量感的主题展开。整个设计活泼有趣,从二稿导入环节由 1 分钟木头人游戏与 1 分钟搞笑视频对比,激发学生兴趣;到通过 flash 时钟的演示,将 1 分 = 60 秒的视觉效果最大化,将时间概念形象化;小闹钟游戏,写 “秒” 字体验 10 秒,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真切感受时间,丰富对时间的认识,发展学生时间量感。

时间比较抽象,不容易形成量感。许老师的设计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起点,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尽量具象化,通过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分、秒的体验、感知。个人感觉整节课老师引领的感觉比较明显,能否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环节,让学生自主的去体验 1 分钟、阐述、交流对 1 分钟的感受等,以上是我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和许老师探讨。

王老师的设计思路清楚,目标明确,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自然而然地引出需要统一测量标准,想要测量要准确地认识尺子,认尺子的过程,认识了度量单位 —— 厘米,学习了测量,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量感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锻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完整地表述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王老师的思维导图式板书很有创意,值得学习。

陈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清楚,基于学情,指向量感培养。设计了多样的操作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时间量,用多感官参与,发展学生量感。

周老师关于时分秒的教学设计,让我耳目一新:从有趣的情境导入;到感知时间,由小蚂蚁比快慢,引出计时工具产生必要性;再到体验 1 分钟,认识时分秒的关系;会读表、认表;最后还设计了游戏环节。整个教学设计突出趣味性,灵活性,教学内容充实,关注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周老师说:认读钟表这件事,我们只要稍加等待,生活自然会教会我们,那么这节课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们学习和经历些什么呢?于是周老师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在教学设计时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兴趣。这一点给我很大启发。

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量,想要形成时间量感,需要学生切身体会,在丰富的体验中发展量感。谢老师的教学设计紧密围绕着 “发展学生量感” 的主题展开,先设计了游戏导入,两种不同的 1 分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大量开展多种形式有趣的实践活动,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使学生对于一分钟的长短有了充分的感知!其中有很多细节处理,超赞,比如感受 1 秒时:多提问不同形式的 1 秒钟的表示并带领学生一同表示:数 1 ,点 1 一下 头,拍 1 次掌,眨眼....... 每一个环节都注重对时间量的真体验、真感受。

时间这个量非常的抽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时间概念不强,时间量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培养。 《奥运开幕》这节课,重点在引导学生会认表、读表,知道 1 小时 = 60 分。 张老师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表、读表,通过读时、拨表、写出时间一系列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小时、分钟之间关系的理解。其中课堂导入的情境非常的新奇有趣。 还有一些细节,想和张老师探讨,如果每个环节结束,都请学生读出、写出当时时刻是几时几分,再说一说过了几分钟,对于学生的时间量感的形成是否会有所帮助呢?

周长有多长是一节概念课,重在认识周长概念,明确周长的定性描述 “一周” 指的是什么,了解周长的定量刻画 “一周的长度”,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工具(绳子、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等)进行测量。安老师的教学中设计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层层递进的环节,突出了教学重点,实现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量感的作用,培养学生建立有效的量感。

钱守旺老师说过: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把智慧表现出来,而不仅仅把知识装进脑子里。可见,有效的教学,一定要把握好学情,选择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积累技能和经验,提升核心素养。 而段老师的教学设计正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学习任务驱动,创设认知冲突(不同的正方形测数学书封皮、用 1 平方分米测量橡皮的面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由一维到二维,由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到认识平方厘米、平方米。测量物选择上都是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能够看到、摸到、想到,有直观印象,便于积累活动经验,容易建立面积表象,进而发展学生量感。

波利亚说:老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可见分析学生学习起点,依学而教,把握学情非常重要,而量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不一样,培养量感就要了解学生的量感基础,学习了秦老师多次的磨课、改课稿,秦老师和整个团队的钻研精神值得我学习。初稿由兵马俑身高引入,地域文化渗透;改稿中先讲毫米还是先讲分米的思考与尝试;再到五稿专注学生的学习起点,依学而教,依据每个孩子的量感不同,强化学生身体上尺子的印象,设计教学,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认、找、画、想、比、量多种方式建立长度量感,在测量应用和寻找过程中加深对不同长度的认知。

吴老师的设计紧紧围绕 “培养学生量感” 的主题展开,循序渐进,整个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首先贴膜情境,有趣又有生活气息,内容设计上紧接上一节课,引导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引入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再通过捏、想、找等操作活动建立 1 厘米的表象,根据 1 厘米的印象引导学生寻找适合测量什么样的物体,自然过渡到应用表象进行测量,其实就是通过 1 厘米的累加得到测量结果,帮助学生感悟测量本质,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操作,深化对 1 厘米的感知;多媒体演示尺子形成过程,渗透了模型思想,也让测量学习有根可寻,有法可依;通过估计 - 测量验证 - 拓展等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测量技能、积累测量经验,强化学生长度量感。

孙老师紧紧围绕 “培养学生量感” 的主题设计教学,从多感官多角度引导学生建立 1 千米的表象。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设计了前置学习任务,在前置任务单中有层次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建立长度表象,还留了学生自己发挥的余地。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基于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和经验、感受,帮助学生逐步梳理长度认知,通过类比、推理、想象逐步形成清晰的长度单位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又分享了各自的体验、感受,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之后又应用已有的量感、经验进行估计等活动,加深了对 1 千米的印象;最后通过分享资料和判断练习,拓展了学生对生活中千米的认识,巩固了学生对千米的长度认知。另外,我有一些困惑,什么时候出示 1000 米,什么时候出示 1 千米?

多次估计、测量,有着数学建模的味道,都是由直观到抽象,估计大小 - 选择面积单位 - 测量,由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学习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先估测、选择面积单位测量不同长方形的面积,这一环节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对推动学生量感形成,对不同面积单位的量感的建立会有很大作用。

杨老师的整个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着 “发展学生量感” 这一主题。通过多次操作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引导学生感受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内涵。由动手操作摆一摆到估一估、算一算,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长方形面积公式,并且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通过再次验证,多次实践应用,让学生真切理解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道理。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7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0:23 · PVG 18:23 · LAX 03:23 · JFK 06:2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